小额贷款50006000块,半年没还了

男大学生被小额贷款骗6000元 不堪压力喝农药自杀
男大学生被小额贷款骗6000元 不堪压力喝农药自杀
来源:新文化报
核心提示如今,骗子已经将魔爪伸向除中老年以外的80后,90后,甚至是00后啦~
  吉林长春警方远赴缅甸佤邦追捕跨境电信诈骗嫌疑人,共抓获两个犯罪团伙共10人,两团伙自2013年1月始至案发共作案235起,地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案金额360多万元,嫌疑人大多为和被害人同龄的年轻人。
  8月29日6时05分,长春火车站。随着汽笛长鸣,昆明到长春的K2286次列车缓缓驶进。
长春市公安局副局长刘省伦、刑警支队支队长林亚东率领刑警支队、双阳区公安分局联合专案组侦查员押解10名涉嫌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顺利返长。
  这10名犯罪嫌疑人是长春市警方远赴缅甸佤邦在当地警方的密切配合下成功抓捕。距离长春市双阳区一名19岁的大学生被骗自杀身亡21天。
  这10名嫌疑人平均年龄与被害人李某几乎相同。其中还有3名女性嫌疑人,从外表上看他们还显稚嫩,带没想到的其已经是有多年诈骗经验的老手了。
  专案组共抓获两个犯罪团伙共10人,两团伙自2013年1月始至案发共作案235起,地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案金额360多万元,嫌疑人大多为和被害人同龄的年轻人。
  19岁男大学生被小额贷款诈骗
  为6000元自杀
  8月8日晚7时20分,长春市双阳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该区一名19岁的大学生李某通过网上联系一家所谓的上海小额贷款公司贷款。
其实这家贷款公司根本就是一个幌子,通过虚假交易,以收取各种手续费用等,一步步骗取了被诈骗人民币6000元后。李某没有贷到钱不说,还被骗了6000元钱。
  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各种外在因素竟然让李某竟然喝农药自杀。
  刑警支队、网安、情报、双阳区分局等精干警力组成了“8·08”电信诈骗案专案组同时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同步上案开展侦查。
  远赴缅甸佤邦抓捕 捣毁两个窝点
  初步审查涉案金额360万元
  8月14日,专案组奔赴云南,在云南省公安机关配合下,确定这个犯罪团伙在缅甸藏身,且仍然在疯狂作案。
  8月24日上午,专案组确定诈骗犯罪团伙成员正在作案的两处出租屋,破门而入,分别将两处窝点里的7名和3名中国籍团伙成员抓获,当场缴获10余部笔记本电脑、几十部手机和大量的银行卡、U盾、移动wifi等作案工具和其它证据。
  男大学生被小额贷款骗6000元 承受压力喝农药自杀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吴某棋、苏某林、苏某宇、郭某英、姚某娇、胡某育、何某仙、何某辉、何某文、马某银10人,自2013年1月开始疯狂作案235起,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案金额360多万元。
  专案组即时马不停蹄,连夜冒着大雨艰难行驶250多公里,经云南省孟连县勐阿村,顺利将10名团伙成员押至昆明,8月29日返回长春。
  相关新闻和提醒
  你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遭遇电信诈骗吗?
  警惕!
  电信诈骗魔爪伸向网游,90后受害人增多。
  如今,骗子已经将魔爪伸向除中老年以外的80后,90后,甚至是00后啦~
  微信点赞、微信扫码、机票改签信息、冒充银行发信息、网络购物诈骗,这些围绕智能手机和社交软件的新型电信诈骗方式,正在向更广阔的人群袭来。
  据了解,前段时间,韶关始兴公安陆续接到街坊的爆料,说被冒充公检法、社保人员的相关人员骗走了不少的钱财。
  而韶关翁源公安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了有电信诈骗团伙把魔爪伸到了网游的年轻玩家身上。
  调查发现,该诈骗团伙从2016年年初就开始在YY游戏平台发布虚假广告,以代练游戏等级、解封游戏账号实施诈骗。该团伙涉及全国200多宗电信诈骗案件,涉及金额达100多万。
  经过梳理发现,电信诈骗的受害人以年轻女性居多,并占70%。同时也发现90后的受害人占比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兼职刷单类以及冒充公检法类诈骗,90后已经逐渐成为主要受害人群。
责任编辑:晓丽
后参与评论
暂无相关推荐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21岁小伙深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一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时间:日 15:07:10 中财网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全家被威胁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21岁定安小伙小徐(化名),目前在广州求学。因为在网上购物玩游戏,小徐深陷私贷利滚利“旋涡”难以自拔,他和家人频频受到的骚扰甚至恐吓、威胁,近段时间以来全家整日惶恐不安,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网购打游戏,每月生活费1200元不够用,先后在10多家“校园贷”借钱小徐今年21岁,老家在定安,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据了解,小徐父母每个月给小徐1200元的生活费,但依然无法满足他购物玩游戏的消费需求。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来补贴生活费,便在网上某平台借了6000元,本想在网上进购一批手表,转手卖出去赚差价,结果最终还是网购打游戏挥霍一空,钱没挣着反倒欠了一屁股债。因为自己还不上贷款,又不敢伸手问家里人要,难以忍受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先还上。于是,小徐又先后借了第二家、第三家……就这样,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借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拆东墙补西墙,“洞”越补越大,欠的钱利滚利竟高达32万元为了满足消费欲求,小徐不惜网上借贷,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贷款竟在短短的半年内“滚”成了“大雪球”,压得他喘不过气。因为还的钱越来越多,小徐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本金加利息涨至19万元,仅靠父母每个月给的1200元生活费,想还清每个月的贷款根本不够,小徐只好让几个要好的朋友,帮他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自己欠下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借款时留了亲朋好友的电话,全家被追债电话、威胁短信连番轰炸在小徐填写的借贷信息中,除了他本人的信息,还包含父母、亲戚、老师和同学在内的通讯联系方式。因为小徐没有及时还钱,借贷平台便开始给他及其亲朋好友打骚扰电话,频频发恐吓、威胁信息。小徐及其亲朋好友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苦不堪言。记者了解到,小徐的父母在一小区收水电费、做保洁,两人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3000元,而小徐的姐姐不久前刚失业,之前的工资也不过每个月2000多元。小徐欠下的贷款,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和姐姐筹钱帮小徐还了三四万元,没想到他欠的钱远不止这些。一段时间后,家人又四处借了13万元,帮小徐还了10多家借贷平台的钱,至今仍欠着19万元没还。虽然已经还了一部分贷款,但骚扰、威胁和恐吓电话、短信,却一直没停过,无奈之下,小徐和家人决定报警寻求帮助。国家三部门联合发《通知》:从事校园贷的机构一律暂停新业务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借校园贷的大学生其实不少,大三学生小张(化名)也是其中之一,因为马上就要面临就业问题,他便在朋友的推荐下开了一家网店,专卖海南特产。开网店的资金,小张自己凑了大部分,剩下小部分他分别向两家校园借贷平台借了1000元和2000元。“校园贷虽然能暂时解决资金紧缺问题,但同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我不敢多借,怕还不上。现在,我已经把之前借的3000元还清了。”小张说。近年来,大学生因向校园贷借款而背负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爆出,因还不上欠款辍学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校园贷”引发的问题,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从事校园贷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此外,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提供信贷服务。年超24%不受法律保护律师提醒: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24%,不受法律保护,大学生如需借贷应从国家等正规渠道借贷,高利贷风险和危害极大,应警惕并远离。.海.南.特.区.报《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二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时间:日 15:07:10 中财网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全家被威胁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21岁定安小伙小徐(化名),目前在广州求学。因为在网上购物玩游戏,小徐深陷私贷利滚利“旋涡”难以自拔,他和家人频频受到借贷平台的骚扰甚至恐吓、威胁,近段时间以来全家整日惶恐不安,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网购打游戏,每月生活费1200元不够用,先后在10多家“校园贷”借钱小徐今年21岁,老家在定安,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据了解,小徐父母每个月给小徐1200元的生活费,但依然无法满足他购物玩游戏的消费需求。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来补贴生活费,便在网上某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本想在网上进购一批手表,转手卖出去赚差价,结果最终还是网购打游戏挥霍一空,钱没挣着反倒欠了一屁股债。因为自己还不上贷款,又不敢伸手问家里人要,难以忍受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先还上。于是,小徐又先后借了第二家、第三家……就这样,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借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拆东墙补西墙,“洞”越补越大,欠的钱利滚利竟高达32万元为了满足消费欲求,小徐不惜网上借贷,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贷款竟在短短的半年内“滚”成了“大雪球”,压得他喘不过气。因为还的钱越来越多,小徐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本金加利息涨至19万元,仅靠父母每个月给的1200元生活费,想还清每个月的贷款根本不够,小徐只好让几个要好的朋友,帮他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自己欠下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借款时留了亲朋好友的电话,全家被追债电话、威胁短信连番轰炸在小徐填写的借贷信息中,除了他本人的信息,还包含父母、亲戚、老师和同学在内的通讯联系方式。因为小徐没有及时还钱,借贷平台便开始给他及其亲朋好友打骚扰电话,频频发恐吓、威胁信息。小徐及其亲朋好友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苦不堪言。记者了解到,小徐的父母在一小区收水电费、做保洁,两人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3000元,而小徐的姐姐不久前刚失业,之前的工资也不过每个月2000多元。小徐欠下的贷款,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和姐姐筹钱帮小徐还了三四万元,没想到他欠的钱远不止这些。一段时间后,家人又四处借了13万元,帮小徐还了10多家借贷平台的钱,至今仍欠着19万元没还。虽然已经还了一部分贷款,但骚扰、威胁和恐吓电话、短信,却一直没停过,无奈之下,小徐和家人决定报警寻求帮助。国家三部门联合发《通知》:从事校园贷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业务记者采访了解到,如今借校园贷的大学生其实不少,大三学生小张(化名)也是其中之一,因为马上就要面临就业问题,他便在朋友的推荐下开了一家网店,专卖海南特产。开网店的资金,小张自己凑了大部分,剩下小部分他分别向两家校园借贷平台借了1000元和2000元。“校园贷虽然能暂时解决资金紧缺问题,但同时存在着巨大的高利贷风险,所以我不敢多借,怕还不上。现在,我已经把之前借的3000元还清了。”小张说。近年来,大学生因向校园贷借款而背负巨额欠款的新闻屡屡爆出,因还不上欠款辍学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校园贷”引发的问题,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从事校园贷的网贷机构一律暂停新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此外,未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提供信贷服务。民间借贷年利率超24%不受法律保护律师提醒: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24%,不受法律保护,大学生如需借贷应从国家助学贷款等正规渠道借贷,高利贷风险和危害极大,应警惕并远离。.海.南.特.区.报《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三,快人一步这段时间,趣店赴美上市的新闻,带火了一个词:。什么是现金贷?现金贷,业内一般以狭义概念认定,将其限定在7-30天、金额在500-3000元左右的超短期小额,一般按照日或周计息,还有其他各类服务费用。其主要的群有三类:大学生、刚毕业出来工作的大学生、超前消费的蓝领。现金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行业,我们暂且不聊。今天小U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借贷的大学生和他们的父母。1徐女士的弟弟小刚今年21岁,是广州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去年12月,他偶然接触到一个借贷平台。小刚说,每月1200块钱的生活费,无法满足自己买衣服、打游戏等开销。于是,他从校园贷平台,贷了六千块钱,本想从网上采购手表,再转卖出去赚个差价。没想到最后钱没赚到,连贷款也还不上了。因为第一家贷款还不上,小刚开始借第二家、第三家......就这样,小刚分别向十几家校园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算起来足足有32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半年时间,钱滚钱、利滚利,竟然会演变成这么一个可怕的数字。小刚的父亲今年快60岁了,在一个小区里收水电费、做保洁,减掉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三千块。而小刚的姐姐不久前刚失业,之前每个月也不过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小刚的家人四处借钱,东拼西凑地凑出了13万,帮他还了十多家的高利贷,只是剩下的19万,让一家人彻底陷入了绝望。由于当初小刚借款的时候,提供了父母、亲友的联系方式,现在放款人为了催债,每天会发威胁的短信。小刚的姐姐徐女士说,她很害怕,不知道如果不还钱,对方会做出什么事,担心对方会威胁她的父母,危及到人身安全。2小刚的遭遇,不是个例。去年春节,安徽大学生小凡因为沉迷网络赌球,向十余家借款,越赌越输、越欠越借,短短几个月欠下了十多万元。去年4月,厦门一名大二女生深陷“裸贷”风波,因为无力偿还近60万元的校园贷,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有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2016年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三成以上的学生认为生活费不够花。而近年来网络借贷平台的崛起,为不少大学生提供了资金,如果没有很好的和自控能力,分分钟会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诱惑下透支消费,走向高利贷深渊。很多年轻人财商缺乏大部分还在上大学的年轻人(想想当年的我们自己),财商意识都是很薄弱的。因为财商不高,不知道怎么计算校园贷的综合成本,看着一个月只有几十一百的利息以为不高,其实早已超过100%。很多年轻人出来社会后,对自己的财务管理一塌糊涂,钱不够了就找爸妈要、去、去借现金贷透支消费,初期抱着侥幸心理,后来越陷越深,不可自拔。信用意识薄弱没有信用意识,不知道借钱不还、,会有不良记录。也不知道如果有这些不良征信记录,以后出社会找工作、买房、买车等等,都会被拒。(PS:如果有不良的征信记录,5年内买房、买车或者需要找时候,都是会被拒绝的,小伙伴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信用哦。)3我国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利率超过24%不受法律保护。但为什么很多平台利率高得离奇,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抢着被套?大概就是因为这些平台贷款容易吧。只是,把钱借给毫无偿还能力的大学生,最后还不上,还不是由大学生家人买单?这样的真的严谨?良心不会痛吗?小U觉得,借贷不是不好,但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借贷超前消费,那就不客观了。毕竟是成年人,我们的负债不该让家人为我们买单。与其负债累累超前消费,不如攒点钱,做点更有意义的事。- U T E R -理性消费,聪明- 点下面,这里还有更多精彩 -相聚优投|领iPhoneX|小U答疑|现金天天抽《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四原标题:又是网贷!三亚一名大学生在40个网贷平台借款15万元,无力偿还的他只能……↑↑连日来,就读于三亚某高校的大三的学生小苏,在校期间通过40个网络借贷15万元,虽然家人已还了部分贷款但仍欠贷10万余元。为了躲债,小苏便请假回东方老家,家属得知该情况后痛心不已,无奈拨打媒体热线求助。网络配图据小苏的叔叔苏先生介绍,两年前,小苏参加高考考了600多分,家人将其送到大学读书,原本对其抱着很大的希望,没想到在校期间,小苏迷上了手机游戏,玩彩票、赌博等,并通过各种校园网贷平台借钱,直到今年9月,家人接到网贷平台催账电话,才知道小苏已深陷无法自拔。苏先生介绍,小苏在校期间累计向近40个借钱15万多元,由于在校期间被催债,亲朋好友也受到骚扰,小苏的父母担心影响孩子学业,东拼西凑还了部分贷款,但仍欠贷10万余元。对此,记者9月15日也通过苏先生联系到小苏本人。据小苏证实,他从大一开始,就通过网贷平台借钱,多则一个平台借一两万元,少则一两千元,其中借款最多的一笔是2.5万元,这笔贷款直到9月15日才还清。“前几年,这些网贷平台对很多学生都是开放的,根据个人消费累计的‘芝麻分’,在网贷平台填写身份证号码、上传个人照片等资料,就可以申请款了。”小苏告诉记者,由于这些网贷平台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他用同样的方式,也在其他网贷平台借款。两年多时间,他累计借了40个网贷平台,借款15万多元。“当时借钱的时候感觉来钱很容易,花钱也很爽,但现在很后悔,不该随意借款,希望社会关注,其他同学不要跟我一样。”小苏告诉记者,他家里并不富裕,父母很难凑到这么多钱来还清贷款。他说,前一阵时间几个网贷平台催债很紧,于是他请假回老家筹钱还债。小苏回到老家后,家人也报了警,但因借贷涉及民事纠纷,公安机关建议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谈到未来,小苏表示他会尽快回到学校读书,自己借的钱也会尽量想办法还。小编在这里不得不提醒各位大学生,千万不要被一些小利所迷惑校园贷的套路,比你走过的路还长今天小编跟大家讲一讲他们的一些套路↓关于校园贷的漏洞据了解,校园贷的监管仍然处于监控缺失、无法可依的局面。如果你通过一些不正规的渠道,通过出卖资料隐私的方式来获取贷款,你的资料隐私一旦被泄露发生问题,那么起诉谁?追究谁的责任?或者,尽管一些渠道会签订合同,但是你能确保合同你会认真确认,来确保自己的权利么?你还是会因为前几个月借了一千块而要还两万块而烦恼,最后走投无路还是会求助父母亲人。那为什么不一开始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去和亲人商量呢?目前校园贷的两种主要形式一、直接放贷,学生群体能够获得现金这个是目前最普遍。给x照就有钱,能按时还款就将x照删除。听起来很正常,但你要知道校园贷还款逾期率高达10%—30%,而且这种属性的借贷,就像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的区别。而且你真的以为你想要多少他就能给你多少吗?保密费中介费等等的手续费,最终你可能只能拿到50%的金额。二、学生获得实物或培训同时按期偿典型代表就是,利用学生自身的关系网,利诱其身边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骗取高额学费,并承诺学费可以用兼职来赚取。在培训机构和熟人的双重洗脑下,你相信了,几个月后收到催还款信息,利滚利变成一笔巨款。你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套路你的那个熟人,因为你赚了200块钱来偿还他自己的欠款。你可能也会走上这条路,成为培训机构的“校园代理”,被迫骗人。拒绝校园贷,从自身做起1认清购买力和偿还能力树立正确消费观培养对金钱和欲望管理的能力将每月的生活费及兼职收入利用记账类APP记录清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能力对“想买”和“刚需”进行区分尽量减少借贷和分期购物远离不良网贷行为2不轻信借贷广告正规渠道借款网络借贷平台常以0首付、免息贷款宣传美其名曰帮助学生解决资金困难实质上,利用各种隐蔽性条款引诱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在紧急用钱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晰核实放款机构的资质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贷款签署协议时仔细阅读协议注意利息外的其他费用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正当手段保护自己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切勿轻易借给他人借款购物当遇到暴力、威胁等违法催款方式时及时报警或向学校反映学会用正当手段保护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够认清骗局还要学会拒绝,保护好自己不要再上当受骗心里留下阴影和还不清的债务同意的点个赞!了解更多,关注我们 !公众号 : 容易付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五或许是传说中的校园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再三,仍有网贷平台改头换面、顶风作案。“借800元,20天后被迫还20万”、“大二男生因网游陷校园贷被威胁 半年背32万巨债”、“大学生欠校园贷6.7万,为躲催债10多天离家3次”、“辞职辅导员骗学生背上校园贷,多起案件嫌犯被审查批捕”……百度搜索“校园贷”,跳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串串令人颇感沉重的字眼。记者查询获知,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预计达4743亿元,至2019年,预计突破5000亿元。此外,另有预测认为,校园市场,长期看,规模将超万亿级。然而,这个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波澜不断,且在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校园贷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数网贷平台虽已暂停校园贷服务,却仍有网贷平台死灰复燃,顶风作案。高额利润点燃校园贷乱象作为一个被誉为规模将达万亿的超大消费金融市场,“校园贷”发展却几经风波。2002年,“时代”正式开始,但随着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银行涌现,经过2009年整治,最终以退出校园而结束。此后,2013年网贷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并在2014年陆续进入野蛮生长期。部分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刺激消费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井喷,由此酿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百度搜索“校园贷”可见,有关校园贷的信息,几乎均是负面。简单的案例譬如,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近6万元。再如,今年21岁的小徐,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贴补生活费,便在网上一家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但这笔钱最终花在网购打游戏上。难忍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此外,他还让几个好友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如果说上述两个案例还停留在“现象级”水平,那么,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6月中旬的一则通报,则让“校园贷”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据内蒙古某学院在校学生崔某报案称,一名叫贾某的女子到她所在的学院,骗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帮忙从手机APP上为其公司贷款,贷款下来后支付她高额好处费。她先后帮助贾某通过7个APP贷款软件,共贷款2万余元,由于贾某手机关机,人失联,怀疑被骗遂报案。随后,民警陆续接到该校50余名学生报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被嫌疑人贾某以校园贷方式诈骗,致使网络贷款公司向他们催债。据统计,此案受害人多达60人,涉及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地,涉案金额80余万元。为何作为消费金融的一种形态,校园贷扑面而来的总是负面信息?记者了解到,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和直接提供现金贷款;其盈利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曾有工作人员爆料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如此暴利,引得各路人马不断杀入,无序的竞争,更让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现。59家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北京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记者表示,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群体客观存在的庞需求,但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网贷平台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危害了学生利益和校园安全,因此,校园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实属必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风险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银行进入校园,强制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的原则,并要求各高校对学生“正观念、补教育”,以维护和稳定校园秩序。记者了解到,连续的监管措施,让不少校园贷机构开始逐渐离场。自去年监管收紧后,便有不少网贷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业务。据数据,除和,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下旬,全国共有62家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如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供应,将相关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再如名校贷也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并用近年来积累的校园客户数据进军新生的蓝领、白领市场。与此同时,5月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相继宣布重启校园业务,被视为“正规军”的回归。在马天帅看来,尽管传统银行已有相关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庞大的金融需求。他向记者指出,《通知》中对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用了“暂停”一词,而非“停止”或“取缔”等更严格的词语,说明待互金行业合规整改完成后,部分正规经营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是可以开展业务活动的。马天帅预测,未来校园市场很可能会呈现一种银行与网贷机构合作的融合模式。死灰复燃挑战监管智慧然而,或许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令下,虽然大多数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政策;一些网贷平台还“改头换面”,和商家合作,从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消费分期业务形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近期被曝光的案例之一是,在“给你花”APP上,明确表示申请人条件为“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均可进行办理”,为“尚未在职的年轻人最高可申请5000元”,如果发生逾期,从逾期首日起会按照合同收取当期应还款项的1%滞纳金作为处罚,如此算下来,借款1万元每天的滞纳金就是100元,1月的滞纳金为3000元,成本不菲。再以银监会持牌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马上贷”为例,其针对年满18—60岁的人群提供贷款,月利息为1.45%。7月初,有媒体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一名“马上贷”平台中介,他称自己是“专业网贷”,也是“马上贷”推广人员,可给学生包装职业资料,以“内部通道”等名义帮助学生下款,比申请者自行在APP申请通过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点位费,这一费用远超借款利息。尽管马上贷否认中介是内部员工,称马上贷贷款渠道只有一个APP,但因中介引发的校园贷乱象,再被舆论关注。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据爱又米客服表示,平台针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年轻用户群体,在提交授信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最高3000元,自助授信20000元,毕业生授信最高50000元信用额度,并称该平台并没有对大学生群体停止贷款服务。引人关注的是,爱又米在官网上透露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但从爱又米APP用户反应看,其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并不仅是做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实则介入很深。而相关这种业务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需具备,但爱又米并不在银监会颁发的21块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列,其通过合作借用他人“消费金融牌照”,“打擦边球”痕迹明显。在消费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校园贷的治理,需外堵内疏同步进行,在打击不法违规金融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金融教育的引导和校园秩序的管理,从内部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大学生在进行平台选择时,一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二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三要看合同内容,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的合同,包括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作为法律保障依据。相关人士表示,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换言之,校园贷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也在考验监管智慧。《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六或许是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再三,仍有网贷平台改头换面、顶风作案。“借800元,20天后被迫还20万”、“大二男生因网游陷校园贷被威胁 半年背32万巨债”、“大学生欠校园贷6.7万,为躲催债10多天离家3次”、“辞职辅导员骗学生背上校园贷,多起案件嫌犯被审查批捕”……百度搜索“校园贷”,跳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串串令人颇感沉重的字眼。《》记者查询获知,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预计达4743亿元,至2019年,预计突破5000亿元。此外,另有预测认为,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长期看,规模将超万亿级。然而,这个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波澜不断,且在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校园贷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数网贷平台虽已暂停校园贷服务,却仍有网贷平台死灰复燃,顶风作案。高额利润点燃校园贷乱象作为一个被誉为规模将达万亿的超大消费金融市场,“校园贷”发展却几经风波。2002年,“大时代”正式开始,但随着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银行坏账涌现,经过2009年整治,最终以商业退出校园而结束。此后,2013年网贷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并在2014年陆续进入野蛮生长期。部分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刺激消费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井喷,由此酿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百度搜索“校园贷”可见,有关校园贷的信息,几乎均是负面。简单的案例譬如,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近6万元。再如,今年21岁的小徐,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贴补生活费,便在网上一家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但这笔钱最终花在网购打游戏上。难忍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此外,他还让几个好友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如果说上述两个案例还停留在“现象级”水平,那么,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6月中旬的一则通报,则让“校园贷”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据内蒙古某学院在校学生崔某报案称,一名叫贾某的女子到她所在的学院,骗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帮忙从手机APP上为其公司贷款,贷款下来后支付她高额好处费。她先后帮助贾某通过7个APP贷款软件,共贷款2万余元,由于贾某手机关机,人失联,怀疑被骗遂报案。随后,民警陆续接到该校50余名学生报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被嫌疑人贾某以校园贷方式诈骗,致使网络贷款公司向他们催债。据统计,此案受害人多达60人,涉及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地,涉案金额80余万元。为何作为消费金融的一种形态,校园贷扑面而来的总是负面信息?《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和直接提供现金贷款;其盈利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利差。曾有平台工作人员爆料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如此暴利,引得各路人马不断杀入,无序的竞争,更让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现。59家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北京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群体客观存在的庞大金融需求,但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网贷平台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危害了学生利益和校园安全,因此,校园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实属必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风险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银行进入校园,强制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的原则,并要求各高校对学生“正观念、补教育”,以维护和稳定校园秩序。《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连续的监管措施,让不少校园贷机构开始逐渐离场。自去年监管收紧后,便有不少网贷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业务。按照****的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下旬,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如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再如名校贷也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并用近年来积累的校园客户数据进军新生的蓝领、白领市场。与此同时,5月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相继宣布重启校园业务,被视为“正规军”的回归。在马天帅看来,尽管传统银行已有相关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庞大的金融需求。他向《投资时报》记者指出,《通知》中对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用了“暂停”一词,而非“停止”或“取缔”等更严格的词语,说明待互金行业合规整改完成后,部分正规经营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是可以开展业务活动的。马天帅预测,未来校园市场很可能会呈现一种银行与网贷机构合作的融合模式。死灰复燃挑战监管智慧然而,或许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令下,虽然大多数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政策;一些网贷平台还“改头换面”,和商家合作,从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消费分期业务形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近期被曝光的案例之一是,在“给你花”APP上,明确表示申请人条件为“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均可进行办理”,贷款额度为“尚未在职的年轻人最高可申请5000元”,如果发生逾期,从逾期首日起会按照合同收取当期应还款项的1%滞纳金作为处罚,如此算下来,借款1万元每天的滞纳金就是100元,1月的滞纳金为3000元,成本不菲。再以银监会持牌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马上贷”为例,其针对年满18—60岁的人群提供贷款,月利息为1.45%。7月初,有媒体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一名“马上贷”平台中介,他称自己是“专业网贷”,也是“马上贷”推广人员,可给学生包装职业资料,以“内部通道”等名义帮助学生下款,比申请者自行在APP申请通过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点位费,这一费用远超借款利息。尽管马上贷否认中介是内部员工,称马上贷贷款渠道只有一个APP,但因中介引发的校园贷乱象,再被舆论关注。此外,《投资时报》记者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据爱又米客服表示,平台针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年轻用户群体,在提交授信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信用额度,信用钱包最高3000元,自助授信20000元,毕业生授信最高50000元信用额度,并称该平台并没有对大学生群体停止贷款服务。引人关注的是,爱又米在官网上透露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但从爱又米APP用户反应看,其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并不仅是做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信息中介,实则介入很深。而相关这种业务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需具备消费金融牌照,但爱又米并不在银监会颁发的21块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列,其通过合作借用他人“消费金融牌照”,“打擦边球”痕迹明显。在消费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校园贷的治理,需外堵内疏同步进行,在打击不法违规金融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金融教育的引导和校园秩序的管理,从内部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大学生在进行平台选择时,一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二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三要看合同内容,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的合同,包括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作为法律保障依据。相关人士表示,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换言之,校园贷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也在考验监管智慧。《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七或许是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再三,仍有网贷平台改头换面、顶风作案。“借800元,20天后被迫还20万”、“大二男生因网游陷校园贷被威胁 半年背32万巨债”、“大学生欠校园贷6.7万,为躲催债10多天离家3次”、“辞职辅导员骗学生背上校园贷,多起案件嫌犯被审查批捕”……百度搜索“校园贷”,跳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串串令人颇感沉重的字眼。《投资时报》记者查询获知,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预计达4743亿元,至2019年,预计突破5000亿元。此外,另有预测认为,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长期看,规模将超万亿级。然而,这个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波澜不断,且在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校园贷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数网贷平台虽已暂停校园贷服务,却仍有网贷平台死灰复燃,顶风作案。高额利润点燃校园贷乱象作为一个被誉为规模将达万亿的超大消费金融市场,“校园贷”发展却几经风波。2002年,“大学生时代”正式开始,但随着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银行坏账涌现,经过2009年整治,最终以商业银行信用卡退出校园而结束。此后,2013年网贷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并在2014年陆续进入野蛮生长期。部分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刺激消费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井喷,由此酿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百度搜索“校园贷”可见,有关校园贷的信息,几乎均是负面。简单的案例譬如,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近6万元。再如,今年21岁的小徐,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贴补生活费,便在网上一家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但这笔钱最终花在网购打游戏上。难忍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此外,他还让几个好友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如果说上述两个案例还停留在“现象级”水平,那么,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6月中旬的一则通报,则让“校园贷”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据内蒙古某学院在校学生崔某报案称,一名叫贾某的女子到她所在的学院,骗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帮忙从手机APP上为其公司贷款,贷款下来后支付她高额好处费。她先后帮助贾某通过7个APP贷款软件,共贷款2万余元,由于贾某手机关机,人失联,怀疑被骗遂报案。随后,民警陆续接到该校50余名学生报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被嫌疑人贾某以校园贷方式诈骗,致使网络贷款公司向他们催债。据统计,此案受害人多达60人,涉及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地,涉案金额80余万元。为何作为消费金融的一种形态,校园贷扑面而来的总是负面信息?《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和直接提供现金贷款;其盈利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利差。曾有网络小贷平台工作人员爆料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如此暴利,引得各路人马不断杀入,无序的竞争,更让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现。59家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北京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群体客观存在的庞大金融需求,但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网贷平台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危害了学生利益和校园安全,因此,校园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实属必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风险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银行进入校园,强制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的原则,并要求各高校对学生“正观念、补教育”,以维护和稳定校园秩序。《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连续的监管措施,让不少校园贷机构开始逐渐离场。自去年监管收紧后,便有不少网贷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业务。按照****的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下旬,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如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再如名校贷也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并用近年来积累的校园客户数据进军新生的蓝领、白领市场。与此同时,5月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相继宣布重启校园业务,被视为“正规军”的回归。在马天帅看来,尽管传统银行已有相关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庞大的金融需求。他向《投资时报》记者指出,《通知》中对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用了“暂停”一词,而非“停止”或“取缔”等更严格的词语,说明待互金行业合规整改完成后,部分正规经营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是可以开展业务活动的。马天帅预测,未来校园市场很可能会呈现一种银行与网贷机构合作的融合模式。死灰复燃挑战监管智慧然而,或许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令下,虽然大多数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政策;一些网贷平台还“改头换面”,和商家合作,从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消费分期业务形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近期被曝光的案例之一是,在“给你花”APP上,明确表示申请人条件为“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均可进行办理”,贷款额度为“尚未在职的年轻人最高可申请5000元”,如果发生逾期,从逾期首日起会按照合同收取当期应还款项的1%滞纳金作为处罚,如此算下来,借款1万元每天的滞纳金就是100元,1月的滞纳金为3000元,成本不菲。再以银监会持牌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马上贷”为例,其针对年满18—60岁的人群提供贷款,月利息为1.45%。7月初,有媒体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一名“马上贷”平台中介,他称自己是“专业网贷”,也是“马上贷”推广人员,可给学生包装职业资料,以“内部通道”等名义帮助学生下款,比申请者自行在APP申请通过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点位费,这一费用远超借款利息。尽管马上贷否认中介是内部员工,称马上贷贷款渠道只有一个APP,但因中介引发的校园贷乱象,再被舆论关注。此外,《投资时报》记者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据爱又米客服表示,平台针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年轻用户群体,在提交授信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信用额度,信用钱包最高3000元,自助授信20000元,毕业生授信最高50000元信用额度,并称该平台并没有对大学生群体停止贷款服务。引人关注的是,爱又米在官网上透露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但从爱又米APP用户反应看,其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并不仅是做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信息中介,实则介入很深。而相关这种业务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需具备消费金融牌照,但爱又米并不在银监会颁发的21块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列,其通过合作借用他人“消费金融牌照”,“打擦边球”痕迹明显。在消费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校园贷的治理,需外堵内疏同步进行,在打击不法违规金融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金融教育的引导和校园秩序的管理,从内部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大学生在进行平台选择时,一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二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三要看合同内容,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的合同,包括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作为法律保障依据。相关人士表示,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换言之,校园贷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也在考验监管智慧。《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八或许是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再三,仍有网贷平台改头换面、顶风作案。“借800元,20天后被迫还20万”、“大二男生因网游陷校园贷被威胁 半年背32万巨债”、“大学生欠校园贷6.7万,为躲催债10多天离家3次”、“辞职辅导员骗学生背上校园贷,多起案件嫌犯被审查批捕”……百度搜索“校园贷”,跳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串串令人颇感沉重的字眼。《投资时报》记者查询获知,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预计达4743亿元,至2019年,预计突破5000亿元。此外,另有预测认为,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长期看,规模将超万亿级。然而,这个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波澜不断,且在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校园贷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数网贷平台虽已暂停校园贷服务,却仍有网贷平台死灰复燃,顶风作案。高额利润点燃校园贷乱象作为一个被誉为规模将达万亿的超大消费金融市场,“校园贷”发展却几经风波。2002年,“大学生信用卡时代”正式开始,但随着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银行坏账涌现,经过2009年整治,最终以商业银行信用卡退出校园而结束。此后,2013年网贷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并在2014年陆续进入野蛮生长期。部分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刺激消费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井喷,由此酿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百度搜索“校园贷”可见,有关校园贷的信息,几乎均是负面。简单的案例譬如,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近6万元。再如,今年21岁的小徐,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贴补生活费,便在网上一家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但这笔钱最终花在网购打游戏上。难忍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此外,他还让几个好友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如果说上述两个案例还停留在“现象级”水平,那么,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6月中旬的一则通报,则让“校园贷”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据内蒙古某学院在校学生崔某报案称,一名叫贾某的女子到她所在的学院,骗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帮忙从手机APP上为其公司贷款,贷款下来后支付她高额好处费。她先后帮助贾某通过7个APP贷款软件,共贷款2万余元,由于贾某手机关机,人失联,怀疑被骗遂报案。随后,民警陆续接到该校50余名学生报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被嫌疑人贾某以校园贷方式诈骗,致使网络贷款公司向他们催债。据统计,此案受害人多达60人,涉及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地,涉案金额80余万元。为何作为消费金融的一种形态,校园贷扑面而来的总是负面信息?《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和直接提供现金贷款;其盈利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利差。曾有网络小贷平台工作人员爆料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如此暴利,引得各路人马不断杀入,无序的竞争,更让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现。59家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北京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群体客观存在的庞大金融需求,但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网贷平台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危害了学生利益和校园安全,因此,校园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实属必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风险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银行进入校园,强制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的原则,并要求各高校对学生“正观念、补教育”,以维护和稳定校园秩序。《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连续的监管措施,让不少校园贷机构开始逐渐离场。自去年监管收紧后,便有不少网贷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业务。按照****的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下旬,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如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再如名校贷也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并用近年来积累的校园客户数据进军新生的蓝领、白领市场。与此同时,5月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相继宣布重启校园业务,被视为“正规军”的回归。在马天帅看来,尽管传统银行已有相关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庞大的金融需求。他向《投资时报》记者指出,《通知》中对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用了“暂停”一词,而非“停止”或“取缔”等更严格的词语,说明待互金行业合规整改完成后,部分正规经营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是可以开展业务活动的。马天帅预测,未来校园市场很可能会呈现一种银行与网贷机构合作的融合模式。死灰复燃挑战监管智慧然而,或许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令下,虽然大多数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政策;一些网贷平台还“改头换面”,和商家合作,从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消费分期业务形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近期被曝光的案例之一是,在“给你花”APP上,明确表示申请人条件为“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均可进行办理”,贷款额度为“尚未在职的年轻人最高可申请5000元”,如果发生逾期,从逾期首日起会按照合同收取当期应还款项的1%滞纳金作为处罚,如此算下来,借款1万元每天的滞纳金就是100元,1月的滞纳金为3000元,成本不菲。再以银监会持牌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马上贷”为例,其针对年满18—60岁的人群提供贷款,月利息为1.45%。7月初,有媒体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一名“马上贷”平台中介,他称自己是“专业网贷”,也是“马上贷”推广人员,可给学生包装职业资料,以“内部通道”等名义帮助学生下款,比申请者自行在APP申请通过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点位费,这一费用远超借款利息。尽管马上贷否认中介是内部员工,称马上贷贷款渠道只有一个APP,但因中介引发的校园贷乱象,再被舆论关注。此外,《投资时报》记者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据爱又米客服表示,平台针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年轻用户群体,在提交授信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信用额度,信用钱包最高3000元,自助授信20000元,毕业生授信最高50000元信用额度,并称该平台并没有对大学生群体停止贷款服务。引人关注的是,爱又米在官网上透露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但从爱又米APP用户反应看,其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并不仅是做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信息中介,实则介入很深。而相关这种业务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需具备消费金融牌照,但爱又米并不在银监会颁发的21块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列,其通过合作借用他人“消费金融牌照”,“打擦边球”痕迹明显。在消费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校园贷的治理,需外堵内疏同步进行,在打击不法违规金融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金融教育的引导和校园秩序的管理,从内部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大学生在进行平台选择时,一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二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三要看合同内容,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的合同,包括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作为法律保障依据。相关人士表示,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换言之,校园贷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也在考验监管智慧。《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九“中国消费金融现象调查”系列报道之五或许是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再三,仍有网贷平台改头换面、顶风作案文 | 《投资时报》记者 安“借800元,20天后被迫还20万”、“大二男生因网游陷校园贷被威胁 半年背32万巨债”、“大学生欠校园贷6.7万,为躲催债10多天离家3次”、“辞职辅导员骗学生背上校园贷,多起案件嫌犯被审查批捕”……百度搜索“校园贷”,跳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串串令人颇感沉重的字眼。《投资时报》记者查询获知,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预计达4743亿元,至2019年,预计突破5000亿元。此外,另有预测认为,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长期看,规模将超万亿级。然而,这个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波澜不断,且在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校园贷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数网贷平台虽已暂停校园贷服务,却仍有网贷平台死灰复燃,顶风作案。高额利润点燃校园贷乱象作为一个被誉为规模将达万亿的超大消费金融市场,“校园贷”发展却几经风波。2002年,“大学生信用卡时代”正式开始,但随着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银行坏账涌现,经过2009年整治,最终以商业银行信用卡退出校园而结束。此后,2013年网贷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并在2014年陆续进入野蛮生长期。部分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刺激消费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井喷,由此酿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百度搜索“校园贷”可见,有关校园贷的信息,几乎均是负面。简单的案例譬如,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近6万元。再如,今年21岁的小徐,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贴补生活费,便在网上一家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但这笔钱最终花在网购打游戏上。难忍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此外,他还让几个好友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如果说上述两个案例还停留在“现象级”水平,那么,鄂尔多斯(600295,股吧)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6月中旬的一则通报,则让“校园贷”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据内蒙古某学院在校学生崔某报案称,一名叫贾某的女子到她所在的学院,骗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帮忙从手机APP上为其公司贷款,贷款下来后支付她高额好处费。她先后帮助贾某通过7个APP贷款软件,共贷款2万余元,由于贾某手机关机,人失联,怀疑被骗遂报案。随后,民警陆续接到该校50余名学生报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被嫌疑人贾某以校园贷方式诈骗,致使网络贷款公司向他们催债。据统计,此案受害人多达60人,涉及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地,涉案金额80余万元。为何作为消费金融的一种形态,校园贷扑面而来的总是负面信息?《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和直接提供现金贷款;其盈利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利差。曾有网络小贷平台工作人员爆料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如此暴利,引得各路人马不断杀入,无序的竞争,更让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现。59家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北京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投资时报》记者表示,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群体客观存在的庞大金融需求,但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网贷平台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危害了学生利益和校园安全,因此,校园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实属必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风险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银行进入校园,强制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的原则,并要求各高校对学生“正观念、补教育”,以维护和稳定校园秩序。《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到,连续的监管措施,让不少校园贷机构开始逐渐离场。自去年监管收紧后,便有不少网贷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业务。按照的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下旬,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如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再如名校贷也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并用近年来积累的校园客户数据进军新生的蓝领、白领市场。与此同时,5月以来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等多家银行机构相继宣布重启校园业务,被视为“正规军”的回归。在马天帅看来,尽管传统银行已有相关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庞大的金融需求。他向《投资时报》记者指出,《通知》中对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用了“暂停”一词,而非“停止”或“取缔”等更严格的词语,说明待互金行业合规整改完成后,部分正规经营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是可以开展业务活动的。马天帅预测,未来校园市场很可能会呈现一种银行与网贷机构合作的融合模式。死灰复燃挑战监管智慧然而,或许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令下,虽然大多数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政策;一些网贷平台还“改头换面”,和商家合作,从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消费分期业务形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近期被曝光的案例之一是,在“给你花”APP上,明确表示申请人条件为“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均可进行办理”,贷款额度为“尚未在职的年轻人最高可申请5000元”,如果发生逾期,从逾期首日起会按照合同收取当期应还款项的1%滞纳金作为处罚,如此算下来,借款1万元每天的滞纳金就是100元,1月的滞纳金为3000元,成本不菲。再以银监会持牌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马上贷”为例,其针对年满18―60岁的人群提供贷款,月利息为1.45%。7月初,有媒体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一名“马上贷”平台中介,他称自己是“专业网贷”,也是“马上贷”推广人员,可给学生包装职业资料,以“内部通道”等名义帮助学生下款,比申请者自行在APP申请通过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点位费,这一费用远超借款利息。尽管马上贷否认中介是内部员工,称马上贷贷款渠道只有一个APP,但因中介引发的校园贷乱象,再被舆论关注。此外,《投资时报》记者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据爱又米客服表示,平台针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年轻用户群体,在提交授信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信用额度,信用钱包最高3000元,自助授信20000元,毕业生授信最高50000元信用额度,并称该平台并没有对大学生群体停止贷款服务。引人关注的是,爱又米在官网上透露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但从爱又米APP用户反应看,其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并不仅是做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信息中介,实则介入很深。而相关这种业务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需具备消费金融牌照,但爱又米并不在银监会颁发的21块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列,其通过合作借用他人“消费金融牌照”,“打擦边球”痕迹明显。在消费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校园贷的治理,需外堵内疏同步进行,在打击不法违规金融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金融教育的引导和校园秩序的管理,从内部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大学生在进行平台选择时,一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二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三要看合同内容,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的合同,包括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作为法律保障依据。相关人士表示,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换言之,校园贷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也在考验监管智慧。(责任编辑:李佳佳 )《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 精选十或许是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严令再三,仍有网贷平台改头换面、顶风作案。“借800元,20天后被迫还20万”、“大二男生因网游陷校园贷被威胁 半年背32万巨债”、“大学生欠校园贷6.7万,为躲催债10多天离家3次”、“辞职辅导员骗学生背上校园贷,多起案件嫌犯被审查批捕”……百度搜索“校园贷”,跳入眼帘的,是上面一串串令人颇感沉重的字眼。记者查询获知,校园贷,主要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预计达4743亿元,至2019年,预计突破5000亿元。此外,另有预测认为,校园消费金融市场,长期看,规模将超万亿级。然而,这个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一直波澜不断,且在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史上最严校园贷监管政策”的背景下,大多数网贷平台虽已暂停校园贷服务,却仍有网贷平台死灰复燃,顶风作案。高额利润点燃校园贷乱象作为一个被誉为规模将达万亿的超大消费金融市场,“校园贷”发展却几经风波。2002年,“大学生信用卡时代”正式开始,但随着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银行坏账涌现,经过2009年整治,最终以商业银行信用卡退出校园而结束。此后,2013年网贷平台开始进入校园,并在2014年陆续进入野蛮生长期。部分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为追求利益,对刺激消费无所不用其极,诱导性广告、变相高利贷、“裸条”、暴力催款等种种乱象井喷,由此酿造了一起起校园悲剧,衍生了大量社会问题。百度搜索“校园贷”可见,有关校园贷的信息,几乎均是负面。简单的案例譬如,来自咸阳农村22岁的小张是西安翻译学院2015级的学生,为帮同学陆续在13个网贷平台贷款,以贷还贷,两年时间总共欠了近6万元。再如,今年21岁的小徐,目前在广州一所大学读大二。去年12月,小徐想做点小生意贴补生活费,便在网上一家借贷平台借了6000元,但这笔钱最终花在网购打游戏上。难忍借贷平台催债的他,决定向其他借贷平台借款以拆东墙补西墙。他先后向10多家校园贷平台借款,本金加利息、服务费等共计7万元。此外,他还让几个好友在校园借贷平台上借了6万多元,加上之前的7万元,利滚利算下来,竟高达32万元。如果说上述两个案例还停留在“现象级”水平,那么,鄂尔多斯东胜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6月中旬的一则通报,则让“校园贷”上升到刑事案件层面。据内蒙古某学院在校学生崔某报案称,一名叫贾某的女子到她所在的学院,骗她用自己身份信息帮忙从手机APP上为其公司贷款,贷款下来后支付她高额好处费。她先后帮助贾某通过7个APP贷款软件,共贷款2万余元,由于贾某手机关机,人失联,怀疑被骗遂报案。随后,民警陆续接到该校50余名学生报案,他们以同样的方式被嫌疑人贾某以校园贷方式诈骗,致使网络贷款公司向他们催债。据统计,此案受害人多达60人,涉及呼市、包头、鄂尔多斯、乌海四地,涉案金额80余万元。为何作为消费金融的一种形态,校园贷扑面而来的总是负面信息?记者了解到,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和直接提供现金贷款;其盈利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利差。曾有网络小贷平台工作人员爆料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如此暴利,引得各路人马不断杀入,无序的竞争,更让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现。59家平台退出校园贷市场北京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总裁马天帅向记者表示,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群体客观存在的庞大金融需求,但业务开展过程中,部分网贷平台突破了校园贷的范畴和底线,危害了学生利益和校园安全,因此,校园贷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实属必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日,银监会明确提出用“停、 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日,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风险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银监会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银行进入校园,强制网贷机构全面退出的原则,并要求各高校对学生“正观念、补教育”,以维护和稳定校园秩序。记者了解到,连续的监管措施,让不少校园贷机构开始逐渐离场。自去年监管收紧后,便有不少网贷平台相继宣布退出校园业务。据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下旬,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如此前专注于校园贷市场的桔子理财公告称,将逐步停止学生消费金融资产供应,将相关债权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将稳步提升白领人群的消费金融债权;再如名校贷也于7月1日起暂停新增校园贷业务,并用近年来积累的校园客户数据进军新生的蓝领、白领市场。与此同时,5月以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相继宣布重启校园业务,被视为“正规军”的回归。在马天帅看来,尽管传统银行已有相关业务,但远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庞大的金融需求。他向记者指出,《通知》中对网贷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用了“暂停”一词,而非“停止”或“取缔”等更严格的词语,说明待互金行业合规整改完成后,部分正规经营网贷平台作为校园金融市场的补充还是可以开展业务活动的。马天帅预测,未来校园市场很可能会呈现一种银行与网贷机构合作的融合模式。死灰复燃挑战监管智慧然而,或许传说中的校园金融市场“万亿级”规模当量太过诱人,或许100%的利润率太过丰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令下,虽然大多数网贷平台已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政策;一些网贷平台还“改头换面”,和商家合作,从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消费分期业务形式,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近期被曝光的案例之一是,在“给你花”APP上,明确表示申请人条件为“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均可进行办理”,贷款额度为“尚未在职的年轻人最高可申请5000元”,如果发生逾期,从逾期首日起会按照合同收取当期应还款项的1%滞纳金作为处罚,如此算下来,借款1万元每天的滞纳金就是100元,1月的滞纳金为3000元,成本不菲。再以银监会持牌机构马上消费金融旗下的“马上贷”为例,其针对年满18—60岁的人群提供贷款,月利息为1.45%。7月初,有媒体记者以学生身份联系一名“马上贷”平台中介,他称自己是“专业网贷”,也是“马上贷”推广人员,可给学生包装职业资料,以“内部通道”等名义帮助学生下款,比申请者自行在APP申请通过率高,但要收取15%—20%的点位费,这一费用远超借款利息。尽管马上贷否认中介是内部员工,称马上贷贷款渠道只有一个APP,但因中介引发的校园贷乱象,再被舆论关注。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最近一款名为“爱又米”的APP在银监会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之后,依然向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与取现服务,并被多次曝光。据爱又米客服表示,平台针对年满18周岁以上的年轻用户群体,在提交授信资料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相应信用额度,信用钱包最高3000元,自助授信20000元,毕业生授信最高50000元信用额度,并称该平台并没有对大学生群体停止贷款服务。引人关注的是,爱又米在官网上透露已与国内多家大型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但从爱又米APP用户反应看,其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并不仅是做银行在校园贷业务上的信息中介,实则介入很深。而相关这种业务若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需具备消费金融牌照,但爱又米并不在银监会颁发的21块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之列,其通过合作借用他人“消费金融牌照”,“打擦边球”痕迹明显。在消费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整治校园贷,一直是个难题。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校园贷的治理,需外堵内疏同步进行,在打击不法违规金融机构的同时,更要加强金融教育的引导和校园秩序的管理,从内部源头上堵住校园金融风险。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大学生在进行平台选择时,一要看平台资质是否合规;二要看借款利息到底多高,防止陷入高利贷陷阱;三要看合同内容,与网贷平台签订正规的合同,包括具体的利息、还款时间等,作为法律保障依据。相关人士表示,不能指望网贷平台自觉落实“校园贷暂停令”,而是要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倒逼。换言之,校园贷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也在考验监管智慧。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1岁小伙深陷校园贷 借6000元半年后背32万巨债"的相关阅读:
还可以输入 500字
还没有用户评论, 快来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额贷款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