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经咒念佛基本仪轨时漏念,念错了,该怎么办

诵经超度时,念错字、漏字有果报吗?-因果报应问答
首页 - 学佛答问 - 因果报应问答 - 正文    │
  诵经超度时,念错字、漏字有果报吗?
  问:居士平时为众生诵经超度,若有念错字、漏字,果报是否堕地狱?
  答:在这个时代,造地狱罪业的业因确实很多,也很容易,但是这桩事情不会堕地狱。只要我们用真诚心、恭敬心去做,鬼神都能够得利益。这是一桩好事,纵然是念错、念漏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你们不是出家人,不是专门做超度事业的,所以这个可以的,放心去做,念熟了就不会有错误。(净空法师·答福鼎温州居士提问 )
  问:他说诵经时出现字句读错的现象,这是否有罪过?
  答:这里头是有意、无意,最好是读经之前,一定先把全部经细心看过一次。如果遇有难字不认识的时候,查字典,注音,这是不能够缺少的,这是要慎重的。不能说我读经的时候,里面错字,很多字不认识,我也就囫囵吞枣去读,这是大不敬。印祖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恭恭敬敬先把里面的生字查出来,注音,这就对了,这对于我们读经也是一种恭敬。(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 )
  (本站按语:一般诵完佛经、咒语后,建议读诵补缺真言或补阙圆满真言三遍至七遍,使其功德更加圆满。)
  相关佛学常识链接:、。
  问:居士在家每天除了诵《无量寿经》、《弥陀经》外,偶尔还诵《地藏经》、《大悲咒》、《普门品》,这样是否夹杂?
  答:是夹杂。但是如果是特别的因缘,特别超度鬼神,可以。如果平常我们诵经夹杂这个东西不好,你的心不能专一,专一才能得到利益,心一散乱,我们功力也就分散掉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连中国从前你看教童蒙,那都是最高的原理原则,“教之道,贵以专”,教跟学都要专,专就得利益,不专就很难得利益。《弥陀经》上佛教给我们的一心不乱,你看看你专容易得一心,还是学很多容易得一心,你自己就晓得了。(答福鼎温州居士提问 )
  问:读经时,文字上遇到障碍,有困惑,有时是经本错字,有时是古字难查,请问应如何学习?
  答:这要查字典,佛经里面确实有很多古字,古字是一般普通字典找不到的。现在新编的《康熙字典》,字就多些;像国内出版的《辞源》、《辞海》收集的也很丰富。台湾文化大学出版了一部《中文大辞典》,那里面收的东西非常丰富,佛经里面的文字差不多这里面都有,你都能够查得到。在我们学习一部经,读经之前先要把这些障碍除掉,就是难字的读音,它的字的意思一定要把它查出来,不能够少这道功夫。少这道功夫,那你读经就有困难,这个功夫是必须要做的。(之四十六 )
  其他相关文章
地藏孝亲网诵经超度时,念错字,漏字有果报吗_百度知道
诵经超度时,念错字,漏字有果报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娑诃  又念做:嗡
喷嘟噜嘟噜渣牙穆克
梭哈,苏怛拏。虎啰,吽。贺贺。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能圆满一切功课中出现的失误和错漏。  补阙真言,哆啰夜耶。佉啰佉啰。  任选一种念即可,呼嚧呼嚧,社曳穆契。泼抹拏,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补阙真言是空性的,都要念补阙真言,一般在做功课的最后  有的果报的。  因此,娑婆诃:唵,吽。  另有补阙真言:南谟喝啰怛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念佛母准提咒有几天时间了,但是都是散念的,没有规定念多少遍,晚上也有念,有一天没怎么念,晚上也没_百度知道
我念佛母准提咒有几天时间了,但是都是散念的,没有规定念多少遍,晚上也有念,有一天没怎么念,晚上也没
我念佛母准提咒有几天时间了,但是都是散念的,没有规定念多少遍,晚上也有念,有一天没怎么念,晚上也没听那个咒,然后就做噩梦了,梦见我两只手都有东西在咬,甩都甩不掉,左手被咬出血,右手是黑黑的东西,死缠着,甩不掉,是咋回事?我前些天晚上都听咒,...
我有更好的答案
梦,但是功夫不到,业障虽然能消但是消不干净,准(chuo)提刷哈 继续努力。全体法性发现,得与佛之应化身相感通也。黑物都是代表业障的,但是缠着你甩不掉,才是应该至意。准提咒没有禁忌,你发om cale cule cunde svaha
折(倾向发“扯”)隶主隶:(一)应化类。梦中见佛菩萨。这是除业障的先兆,不要紧,你能遇噩境而改,变恐怖为吉祥。此为业障消除之象征,说明你功夫还不够,这个梦的意思是说虽然你能持准提咒,而自吐黑物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想想看念经时手有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不念了。就不做了
心里作用,梦由心生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服装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普通』主题: 念佛法门并不简单!
&&发表日期: 22:38:25
头衔:社区伯爵积分:164994
&&&&&原来念佛法门并不简单!
&&&&&&&&&&&&&&&&
& 尸陀林瑜伽疯癫苦行者噶吐.曲吉加波于温州净社寺的开示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五日&&&.cn/s/blog_53bd63ef0100inrh.html
这次来到贵寺,打扰了常住,明天就要起程走了。这一走,大家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面,我别的没有什么好东西馈赠诸位。今天,我这个没寺院,只能住旷野坟地古墓的疯颠喇嘛,斗胆坐在法座上,准备给诸位讲些有关净土法门修持的问题,以此与大家结个法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能从中得到受益。
现实中太多的人把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看得太简单了,以为念一句佛号就可以了,这是错误的,
真正的念佛法门,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若修此门用功得当,一年半载就会有感应境界。若是修了没感应,那就要从自身找原因,是方法不对?还是用功不够精进?相信
方法得当,用功精进。心虔诚,愿力到(即信愿行三资粮具足),绝对没有修了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得不到感应的事。
& 古时大德们修净土法门,都能放下万缘,而制心一处。由此
经过三个月、半年,或三、四年时间就能见到佛。见到净土种种的瑞相,能够体会到佛的境界。为什么我们到现在却达不到呢?其究竟问题在那呢?要惭愧啊!出家修行要以了生脱死为要事,寺院是成就我们了脱生死的地方,所以
要把日常一切跟我们了生死没关系的琐碎事放下,一概不管。生死若是不能了,作其他任何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每天只是打两个小时的坐,念一两个小时的佛,而且身心并未融进去的话,这样修一百年,也只是种一点来世享福的因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你们的信心不足,定力不足,悲愿力不够。并没有将你们的心交给阿弥陀佛,而是把心大部分留给了自己,每天忙着红尘俗事。若是看到修行人,不是为了了脱生死,精进修行,而是每天忙东忙西,虚度光阴时,我常常忍不住掉泪。伤心难过啊!苦海茫茫,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若不抓紧时间修行,每天还理不清的人我是非,忙不完的杂事,岂知一个呼吸上不来,就死了。生前所追逐的财色名利都带不去,随身的只有我们所造的业。所以,
古时真正修行的人连刮胡子、洗衣服、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为什么呢?时不待人啊!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干这些婆婆妈妈没用的事?
有位居士是修净土法门的,一天突然看到净土的种种瑞相,诸如土地是黄金铺的等等。我就问她:&你是怎么修行的?&她说&我
睡觉的时候想着佛,吃饭的时候想着佛,走路的时候亦同样想着佛
。&噢!原来她把整个身心都融入到净土法门当中了,由于她身心清净,所以净土现前。
又有一位古代的修行人,他修了三个月的净土法门,专门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好,结果修了一百多天之后,常常在梦中、定中见到西方净土,见到了八功德水、宝树、荷花,见到了阿弥陀佛。为什么我们修了这么多年,还不如人家一年半载的功夫?惭愧啊!这里面有个最大的问题。原来他们
每时每刻都是把心交给了西方净土,交给了西方三圣。如此还恐怕自己不能够往生,每天在佛前痛哭流泪忏悔,请求佛加被,担心自己一个呼吸上不来,而误了生死大事,这样一年半载下来,就能在梦中、定中见到西方的种种美妙的境界。请问你们有没有呢?有没有胆量说自己有呢?
事实上,我们在打坐修行的时候,如果能够真真确确每刻都观想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庄严,在吃饭、走路、睡觉时都想着他,念他的名字,在他的面前发愿。那么,我们可能七、八天就能够有所
感应----或闻到香味,或听到天音,或见到佛,或有佛来摩顶。若是没有的话,应知自己没有好好地用功,所以佛没有显现给我们看,要继续拼了命地发去用功,这样经过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一百天,肯定能见到佛。如果还没有,那肯定是业障深重,应当在佛前痛哭流泪地忏悔。这样一年半载,绝对在梦中、定中、常常见到佛。因为佛是慈悲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完全把心交给佛。若你把心完全交给了佛,就能感应道交。若你对佛有保留的话,自然就会没有感应了。所以这也不能怪佛,只能怪自己!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观想西方净土的三圣,八功德水、宝树、莲花、亭台楼阁&&种种的相好,坐的时候,观想自己坐在莲花上面,走路时,观想自己走在莲花上,看到大地山河都是黄金色:仰望空中,时常见到西方三圣相好庄严加持自己,常常能闻到殊胜的异香,听到美妙的法音,感觉到诸佛菩萨的法流从空中而降,丝丝的清凉灌顶,这些是
修行的境界。若心不清净,即不忏悔,又没有好好地用功,而想得到这种殊胜的境界是不可能的。所以修了这么几十年,还是个老糊涂。这要怪自己!我们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每天花上六、七个小时好好地去用功呢?坐在那里,究竟是在想佛,还是在想种花,还是想其他的什么事情?所以修行人在日常生活中,扫地、做饭一切时中脑海中都在想着佛,而不是想自己。
&总之,如果
修行许多年还没有殊胜的感应境界,这有三种原因
。第一,可能是方法不得当;第二,不够精进;第三,业障很重。所以要时常在佛前礼拜忏悔,做供、发愿,常思自己的过错。为何别人修行能得到种种的境界,而我没有呢?为何古人易得,而我们现代人却不容易修呢?这一定是我们不够他们修行精进,不够悲心和悲愿。所以,净土法门应如何修行呢?关键就在这里。说起来简单,修起来实在很难。
古代的人,包括佛陀在世的时候,只要你传他一个法,他就以能依教奉行,一心一意地去修。虽然不识字,看不懂佛经,但也能迅速地成就。因为他能
一门深入,没有那么多杂念妄想,能专心修行,什么也不管。所以他很快就能够得到境界,能够成就,能够得到诸佛的加被。现在的人,佛学知识学习一大堆,每天听法师讲经,听了很多,但没有一样去照着做,那也等于没听一样,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有什么受用呢?
你们堕落在生死苦海里面,还有莫名其妙,糊里糊涂,以为自己很用功。试问一天你有多少时间去用在念佛和打坐上呢?僧人不象僧人,俗人不象俗人,
真正修行的人每天都是凄惨悲切,心惊胆颤,慌慌张张的用功修行,害怕自己一个呼吸上不来,就死了,不能见到佛,不能往生。
所以走路、吃饭一切时,都伤心拼命的去修行,去忏悔。常常为了自己的业障深重而掉泪,为不能见到佛,不能明心见性,不能见到西方净土现前而伤心掉泪,是这样的修行。你们有哪几个是这样修行的呢?说句不好听的话,白吃饭了。十方檀越的饭菜可不是那么好吃的啊!搞不好的话,下一辈子还要披毛戴角的还债,所以凡是佛的学生都要修行,都要参禅打坐,用功办道,不允许放松。哪有时间去说那么多废话,做那么多闲事。虽然感到自己还年轻,但要知道人命无常,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半少年人&,说不定哪一天就死了。
净土法门具体怎样修,我现在把藏传、汉传关于讲净土法门的内容融为一体,给大家讲讲。
睡觉之前,在佛前发愿:佛啊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请您们在梦中加持我吧!愿我在梦中见到您们!佛啊佛!西方三圣!希望您们在梦中加持我,庇护我!然后在睡觉时念着佛,想着佛,想着佛在上空,在我的头顶,看着我睡觉,慢慢地,&&进入梦乡。
睡觉的时候,观想自己睡在一朵很大的千叶莲花之上。莲花的下面是八功德水。八功德水上有一朵千叶莲花,千叶莲花上睡着一个我。我以荷花做床,以西方净土为世界。我作吉祥卧。心想着佛,念着佛,观想我的上空西方三圣,相貌庄严,放光照着我,看着我睡觉,在梦中加持我,常常地这么观想。
睡觉起来的时候,心里面第一个念头就是:弟子某某,向西方世界的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西方净土的诸圣贤顶礼,祈清您们时常加持庇护弟子。佛啊佛!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弟子向您发出恳切的请求,愿您时常加被我,希望您时时在我的梦中、定中出现,让我亲睹您的金容,让我能够往生净土,我恳请您,我祈求您,我把心交给您!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惦念着您!佛啊佛!请您加被我!象这样时常至诚恳切地去想,最后,你坐下来,在床上静静地坐半个小时,或十五分钟,观想着空中有亭台楼阁、八功德水,种种的相好庄严,观想着西方三圣和清净大海众菩萨在你的头顶,不断地发出耀眼的光芒。佛的光芒从空中进入你的头顶加持你,为你灌顶&&这样不断地观下去。而你呢?双手合十,不断地念佛,发出恳切的悲愿力,祈求佛菩萨。这十五分钟坐下来,就有甚深的感应,甚深的受用。
然后下坐,观想着所走的路是黄金铺的。路上到处都是荷花,你踏在荷花道路上,这样佛和净土就在我们心中,这叫唯心净土。
上殿做功课的时候,不要有嘴无心,为念佛而念佛,为做功课而做功课。
念佛诵经时要悲心切切,发出真正的愿力去念,用悲愿力去体会佛的慈悲,佛的大雄大力,佛的法性。这样边念边观想,才有受用才有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做早晚功课,是这么回事啊!
&做饭的时候,观想佛在头顶上空看着我们,不断地用他们的光芒照亮并加持所作的这些饭菜。临吃饭前,先供佛,他们欢喜地接受。观想完毕后,自己才吃。吃了这些佛加持的食物,可以减轻我们的业障。这样一边做饭,一边念佛,一边观想,就有功德。
洗澡的时候,观想所用的水是西方七宝池的八功德水。水慢慢地从头顶灌下来,观想身上的念嗔痴烦恼化为黑色的水从身体、毛孔中慢慢地流出去,我们的身心感到非常清凉安乐,是这么洗澡啊!所以洗澡也是有功德的。
走路的时候,观想佛在我们头顶,荷花在我们的脚下。常常观想佛在空中不断地放光,照亮自己的头顶,为我们加持,感觉佛的法流从头顶灌入逐渐遍布全身,久而久之则头顶清凉。这也是修行啊!
喝荼的时候
,要相信自己喝的是甘露水,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佛的甘露水。不要忘记佛所讲的话:一切唯心造。
真正的修行人
远离红尘,远离名利,一心向道,一心了脱生死。走路时都害怕自己忘记了念佛,忘记了了脱生死。时常来不及去干其他的事情,总是拼命地去用功修行。害怕别人打扰他,把门关上修行,不接待客人。但现在大多数修行人,只知每天接待人,婆婆妈事一大堆。到老了,什么东西都没有得到,既对不起佛,又对不起十方檀越,更对不起自己.
所以应起忏悔心,每天点上一支香,找时间在佛前忏悔。这样每天在佛前忏悔,心慢慢地就变清净了。身口意一旦清净了,渐渐地悲愿力也就生起来。要发信愿心,在日常生活中,把念佛、观佛、做佛,打成一片。
象禅宗一天二十四小时,行住坐卧身心意境都在&参&,何愁不成就!当你把我的话记往,并好好地实践,三四个月之后,你会说:&啊!那天来的那个喇嘛,原来说的是真心话,没有骗我们。&我没有必要骗你们,去做就有境界。祝你们早日成就!
文章不错(1)
&&帖子刷新
&&&&&&&&&&&&&&
睡梦中保持正念的方法&
(明代紫柏大师)
&&&&& 睡梦中能保持正念的人不多,明高僧紫柏大师
&&&&&&&& 我们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做到睡梦中还保持正念。
&&&&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 &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 
&& &合眼就忘了吗?!&   大师震威一喝,说:
&&& &这样念佛,念一万年也没用!从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才有出苦的希望。  
若是睡梦中不能念佛,忘记了。一开眼时,应该痛哭起来,直向佛前叩头流血,或念千声万声,尽自己力量便罢。这样做了二三十次以后,自然能在大昏睡中念佛不断了。
&世上很多念佛人,有的念了二三十年,有的尽一生都在念佛,可是到了临终,却是没有用。  
&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在睡梦中不曾有念佛的念头。要知道,人活着如觉,人死了如梦,所以梦中念佛的人,临死自然心不散乱,一心往生了。 
念佛的心真不真,勘验关头,须在欢喜、烦恼中取得证明
这时,真假的心,很明显地可以辨别出来。
&&&& &大抵上,
真心念佛的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还是念念不间断的。因为欢喜动他不得,烦恼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然不能动,那么,死生境上,自然不会惊怖。 
&&&&&& &现在人念佛,遇到一些微小的或喜、或怒景象,就把&阿弥陀佛&撇到脑后去了,怎么能得到念佛的灵验呢?  
&&&& &如果依照我的方法念佛,真的能于
爱憎关头不忘失这句&阿弥陀佛&,假使在目前日用中得不到受用,临终又不得往生,我的舌根必然坏烂!&
这也活的太累了。人生?
&&&&&&&&&&&&&&&&& 南怀谨先生讲念佛法门&&&&&&&&&& .cn/s/blog_53bd63ef0100jera.html
&&& &&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须我来饶舌多谈。&南无&两个字,要念成 namo。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o)弥陀佛&,要念&阿(a)弥陀佛&。
&&&&& 阿(a)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 &阿(a)&字门,也就是密集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所有佛经,大都从梵文翻译过来。梵文的真言咒语,有三个根本咒音,也就是普贤如来现身金刚萨埵的根本咒。这三个字是&唵(ong)&&阿(a)& &吽(hong)。简略的说: &唵(ong)&的意义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遍满法界。 &阿(a)&是无量无边,无际无尽,生生不息,开发光明。&吽(hong)是无边威德,无漏果圆,无上成就,迅速成就。  
&&&& 如果念成&哦(o)弥陀佛&,就有偏差了。哦(o)的发音是嘴部收缩成为一小圈,单从喉部(生死轮)所发出的声音,是轮回的音,轮回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o)弥陀佛&,必须要规规矩矩念出&阿(a)弥陀佛&的清朗音声。一切众生,既有生命,首先发音的一定是&阿(a)&。它是开发的,上扬的,示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例如婴儿所发的第一声,以及开始学说话.都是&阿 (a)&的发音。至于&哦(o)&音是沉没的,向下的,甚至可以说是沉堕的音声。即如念唱华严字母的梵音,起腔由&阿(a)&字开端,到&陀&字完结,便是咒音的&声明&内义。 
&&&&&&& 持名念佛的法门,如果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也就够了。人在临命终时,气息将绝,这四个字也念不出来时,就系心一缘,&阿&&&也就够了.绝对够了! 我说此话,绝对负责任,如果错了,我愿下地狱。但千万记住,系心一缘在&阿弥陀佛&的这个&阿(a)&字。甚至这一声也来不及念,念不出声了,就要断气了,那就不要出声,只要忆念就够了。
&&&&&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无法用少数几个中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照梵文名号译音。根据巴利文的发音,或根据后期的梵文发音,对于&阿弥陀&的:&陀&字,就念成&达&的字音。
&&&&&& 总之,&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阿弥陀&即包括了无量美好的、殊胜的时问与空间。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灭,只有时间、空间&&光寿无量,没有生灭。它充满了法界,尽法界、遍虚空,无处没有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蓝色蓝光。黑色的也有光。虽然说:现代的光学常识.把光与色加以界说,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隐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实,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为光之体所含摄。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长短的不同,它所显示的表相&&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无所不在,无所灭处的。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虚空无尽,法界无穷。诸佛性光,也无穷尽。  
&&&&&& 无量寿、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他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身心内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那么,那光从哪里来?从跟见的电灯光而言,它是从电能发生的,而电能是从宇宙间的能源而来的。但&能&又从何而来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自性光所感发的。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光,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念&南无阿弥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现了。并且光与音声都同时遍满。心光通于佛性,佛性自在心光。  
&&&&&& 光有很多层次,有很深奥的内涵,随便介绍出来,在有些学习密宗的人看来,是一项很严重的事。但在我的观念中,密宗与显教本无差别,无所谓密与不密。一切都就公诸世人。&道&是天下的公道,有利于人的,不应该保守什么秘密。如果另有秘密,而不可传,岂非佛法也有藏私吗?既然不能公开,尚须藏密,则此秘密何以值得相信?大公无私的道,不属于我之所有,也不属于任何人所应该秘密拥有的。这就好比空气、阳光,人人都有权分享,应该获得。所以不管显密,只要有益人群的,凡是所知的,都可以付出,一切都布施,一切都供养,不必藏为己有。真的秘密,秘密在每一位自己的身心中。所以云门禅师说:&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 光有子光、母光。凡有相的光明,都是子光。眼前的灯不是物理世界的子光。假如将灯熄了,一片黑暗,黑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电灯光中念佛,灯熄了,就在黑暗中,照念下去。念久了,自性心光发出,与&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光融接了,在黑暗中也自发现光明照耀,这种境界,不是想像所得。  
&&&&&&& 要知道,我们人类是在白天的日光中才能看见东西的生物。在这个世界中,有比人类更多的众生,在白天日光的强度下,看不见东西的众生,更多的不知其数。如蝙蝠、猫头鹰、虫孚等等,有的反而要在黯淡的光线下才能看得见东西。他们都在黑夜才出来活动,它们有的看见日光,反而受不了,甚至会导致死亡。各各众生的业力不同,感光就不同。所以&阿弥陀佛&也在它们中间放出各各感应不同的光。大家须要懂得这个秘要,才可了知佛的慈悲广大心愿。  
&&&&&&& 当你念佛,念到光明现前的时候,不要执着它就是胜境。这种光明还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一念不生,清净圆明,既无所谓光,也无所谓不光,自性心光现前,方可与&阿弥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时,见到有相的光明,便以为是&阿弥陀佛&放出光来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买一支手电筒,轻轻用手指一按,就会发出光亮.岂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总之,有相光明,还是子光。换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静坐中,发现了光,就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这才是傻瓜。岂不闻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所以必须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  
&&&&&& &那么这类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执着就好,执着了就不好。如果不执着、不着相,那有相的光明,与自性心光便自渐渐融会一体。如果执着了,便落在生灭妄缘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持名念佛,如果能体会到佛号无量寿光的涵义,那就更好。再说持名念佛的法门,也即通于普贤如来和观自在菩萨的大光明藏的法门,光寿无量,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 再说&持名念佛&的三种法门:    
&&&&&& 一&出声念佛&。念&南(na)无(mo)阿(a)弥(mi)陀(tuo)佛(fo)字字要发音清楚,可以大声念出,但不要只在喉咙嘶叫,心里却在打妄想。要由喉咙以下的胸腔发音。由丹田的气,连接上来发声,一口气念下去,念到气接不上来时,闭上嘴巴,不要用任何特别呼吸的方法,只任其自然,听任鼻子自然呼吸。此时心中没有杂想,片刻之间,非常清净,既不造妄想业,也不动祈求心。这样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去,心气合一,心念合一,便得大利。如果念到声光合一,也不必志得意满,此中道理已如前面所说,不必多讲了。 
&&&&&&& &二、微声念佛。 虽然还是一口气,一口气的念,但旁人听不太清楚,只是自己耳根反闻内听,一字一句的清晰念去。 大声念或微声念,都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最好耳根不要分昕外界的听音。在念佛中间,纵有一个杂念,要立即自净其意,要以念佛之念来遮断一切杂念,专心注意在返闻内听上,杂念自然中止不生。念到六根不受外界影响,念念是佛,这样也就是合于观世音菩萨&返闻闻白性&的法门,同时也可进人大势至菩萨&净念相继&的念佛境界。  如此念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下去,当然没有不成就的。如是修去,在活着的时候,身体键康,百病消除。一旦临命终时,可以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那便恭喜自在了。 
&&&&&&&& 三、瑜伽念佛。 持名念佛是出声念佛,要声气台一。瑜伽念佛,是意念台一,达到如《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净念相继&的境界。这也就是心心念佛的法门。如活在世间,能修到&净念相继&,将来临命终时,往生净土,必然成就。所谓&净念相继&,就是由持名念佛或观想念佛,而到达随时随地,念念在佛念之中。这种瑜伽念佛,最初正如白居易的诗倡所说:&坐也阿弥陀,行也阿弥陀,纵使忙似箭,还是阿弥陀。&随时都念念在阿弥陀佛。平常一般人说,现在是超音速的时代,一切都讲究快,讲究速度。所以许多人都说,我太忙了,工作太紧张了,没有办法念佛。听来好像蛮有道理,但是忙到极点,也不会像射出去的箭,发出去的**那么急速吧。纵然忙到这个地步,身忙心不忙,能够做到还是一念在&阿弥陀佛&上,必定成就无疑。 
&&&&&& 如此随时随地念下去,渐渐的念也念不起来了。只是一片清明,了无杂念的闲心。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业重障深,念佛念不起来了,其实并不一定。有的正是到了净念境界。清净现前。这样身心清净,突然断念,既无过去心,也无未来心,现前一念清明,佛也没有,念也不生,清净现前,正是净念。此时保持身心一片,了了常知,任运自在,这样就是净念相继了。然后一旦身心解脱,当然净土现前,绝对不会不成就的。如果在净念中,了了常知,既不昏沉,也不敢乱,顿然定住似的,你就让他多定一会,更好,试看五百罗汉的造相,各个不同,有的正在掏耳垢,有的正在捏脚,他就如此地人定不动了。佛国禅师偈云:&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诸位若能念到如此境界,当然无不成就念佛三昧。我当随喜,我当归向。
&&&&&&&& 暂且讲到这里为止,讲太久了,谢谢诸位,同声念佛,回向净土。
  168886~
& hlke2006
& 宣化上人告诉你秘诀:为什么有人拜佛持咒一直没有感应?(附拜佛偈及拜佛窍...)
&&&&&&&&&&&&/%BF%D5%D6%F1%BE%F5/blog/item/d2fa95f9394bbecbb58f317b.html
&&&& 所以我们
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那就是没有诚心,没有专一。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
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么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楼下有一个声音,又跑到楼下来了;街上有一个声音,心又跑到街上去了;门有一个声音,心就跑到门那儿去了,不可以这样跑。不要管闲事,因为你拜佛比什么都重要;你诵经、持咒也比什么都重要。除非特别叫你管理事情,你再去管理事情;没有叫你管理事情,你不要管闲事,这样子你就能专一,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佛,真正地礼拜佛。
&&&  真正的专一就是用一个心来拜佛,来诵经、持咒,才能有感应道交的力量。
所以各位说:「我拜了这么多佛,念了这么多经,持了这么多咒,啊!我修行了这么多年,一点什么成就都没有!」你想要成就什么?你在那儿拜佛,尽打妄想,尽想入非非,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一边管闲事,这怎么会有感应?
  所以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我以前对你们说过,我读书的时候,在我的旁边或者有打鼓、打钟的,都不能扰乱我,我不被这个钟声、鼓声所转,能专心致志来读书。那么说这钟鼓的声音,我是不是听不见呢?不是的,也听得见,但是就不被这种声音摇动读书的心。我们现在拜佛,也应该这样,一心拜佛,不被其它的闲杂声摇动我们的心。
  拜佛的时候,应该念这几句偈颂: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诸佛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皈命礼
  「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就是指我们,我们现在是一个能礼拜诸佛的众生,我们「所礼」拜的就是十方诸佛,我这个能礼拜的众生和我所礼的十方诸佛,这两种都是空寂的。那么说:「空的就不要礼啰!既然空,还要礼他做什么?」不错,本性是空的,无为是空的;但是你想要证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上做起。
  所以你没有证到空寂这种空理的时候,不可以说:「既然空,我也不要礼佛了,佛也不要受我的礼,这本来都是空的嘛!」本来都是空的,这是真空;但是你要从妙有上着手,你要礼拜,所以这叫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虽然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这感应道交是不可思议的。你这儿礼佛,佛受你的礼,你增加你的福慧,这是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我这道场就好像帝释天的宝珠,这宝珠什么都会现出来,「诸佛菩萨影现中」,十方一切诸佛菩萨法身的影都会在这宝珠现出来。
  「我身影现诸佛前」,我现在在这儿拜佛,我这身形、这个影就现到十方诸佛的面前,所以你供养一佛,也就是供养一切佛了;你供养一切佛,也就是供养一佛。那么我的身体和诸佛的身体都互相在这宝珠现出来。
  「头面接足皈命礼」,我的头面和手都接到佛足上,我一心皈命顶礼。
  在拜佛的时候,要诚心诚意来念这几句偈颂。你拜哪一尊佛,就加上哪一尊佛的名字,譬如我拜释迦牟尼佛,就说:「释迦如来影现中,我身影现释迦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你若拜观音呢,就说:「观音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观音前,头面接足皈命礼。」在拜佛的时候,你若能专一其心,那个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
  所以无论哪一位在念佛时,就要像一个念佛的,不要各处看,无论那里有动静、有声音,都不需要管它,就是不管闲事。那么念佛时要专一,拜佛时要专一,供养佛时要专一,你诵经的时候也要专一,持咒的时候更要专一。
我们这儿诵经持咒,旁边有什么声音,我们都不知道,那就是得到持咒三昧了。你说这么多年也没有得到什么感应,你那儿尽打妄想,怎么会有感应?
&&&&& 来自: /%B0%A2%B1%C8%BC%D7%B5%B1%B8%C2/blog/item/4cb2b2b7dca0.html
& & & & & &&& & 印光大师十念法的正确念法&
& & & & & & & & & & & & & 文/法宣法师&&
&&&&&&&念佛有很多种方法,我大略地说一说我平常用功的方法,我最用摄心念佛、用计数念佛,我计数念佛是跟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的《文钞》里面教我们用三声三声四声,我认为这位祖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师,他传授这个法门给我们,教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又称十念法。
  他这种十念法比其他的十念法很特别,不同其他的十念法,其他的十念法是一口气念多少声,你念十口气当十念法。那样念佛好不好?好!但是功夫可以持久吗?不能够。为什么?因为你用一口气要念很多声,你很急,心很急,你的心定吗?不能够定,只能是一点点定。这样你念久了,他那里讲一天至多可以念十声,十念,多了就不行,超过了就会伤气,身体就会有病。
& & & 今晚我们讨论一个问题,十念法,印光法师教我们的,这个方法不是他们那种方法,我今天分析一下,因为我们用一口气这样,我学着给你们看,很简单,我们大家不妨研究一下、讨论一下,那种十念法,你吸一口气,你开始这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你这一口气念完为止,多少句?十句、五句、三句,看你的能力。如此你重复念十口气,当时那几分钟你的心可能会定,但是再继续这样的话,你的心慢慢地就乱了,紧张了,因为气促,辛苦,久了就不得力,这种十口气的十念法。
  但是印光法师教的十念法不是这样的,是三声三声四声。就是在我们静坐的时候,一直这样念,你念六个字的可以,四个字的也可以。我是这样念的,我坐着,好象静坐的时候,我们不出声的,在心中念,三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第二口气又三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三声,到第三口气时念四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三三四就共十声。为什么加上一个四声呢?因为你的精神会集中在数字上,日子久了,你的心就定下来了。你不妨现在可以试一试。你这样念,不要一口气念多,像我现在这样,用鼻子吸一口气,一口气念三声,不让他超过四声,保持三声,无论你的气魄有多长,都不念四声,就念三声,第二口气又念三声,第三口气保持四声,你不断地如此训练,你的心就不会想东想西了。大家记住印光大师传的这个方法,我就是用这个方法的,所以后来心就很容易定下来,以前用的方法还会乱。&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数目,你念佛念得久了,就会想东西,想这想那,人坐在那里,手里拨弄着佛珠,但是脑子在想其他的事情。这样你就是自己骗自己,这样念佛很难成就。所以说,念佛要念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是这回事。大家不要误会了,这种念佛方法是叫做记数念佛。很多人有很多问题,我发觉现在的人不知道是讲他聪明好呢,还是讲他愚蠢好,我所讲的话,讲得这么明白、这么清楚,你们还是有人有疑问,他怎么问,我碰到这样的事,他说,&师父,我平时是这样念的,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三&。我讲十念念佛,并不是叫你念念这样计呀,我是叫你心中要知道这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不是叫你&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三&,一直计到十,是不是这样计啊?你念阿弥陀佛,再加个十,阿弥陀佛再加个一,不就夹杂了吗?人家叫记数,心中记住这个数目,三声三声四声,不是叫你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念。所以说不知道现在的人是说聪明呢,还是蠢,这么简单都听不明白,如果这句话你都听不明白,你不会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了。我教给你最简单最容易你都没本事领悟得了。
  所以说你们大家不明白,念佛是用心计数的,最好不用念珠,你在静坐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念珠,因为你会对念珠有依赖性,你对念珠有依赖性,你的心就不能清净。念久了,你自然就无需计数,不用计数就自然进入了,久了你念到念而无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进入了正念。你有了正念就能够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说,刚开始,我们要执着这个名号,久了成了一片就不会执着了,你不会执着于我现在有一个佛的名号。开始时要执着,久了就不执着了,进入了,成自然了。怎样成自然了?就好象我们习惯了一件事,每天一起身,第一件事就想到吃饭,十二点了,吃饭,晚上要吃饭,要人叫吗?不需要。时间到了,自然吃饭。就象你工作很忙,一想,还没吃饭呀。要人叫吗?不用叫。你念佛要念到这样的功夫,不需要有人叫,自然就会念出来,这叫功夫。不是一日就成功的,要连续不断地训练。你有这样的功夫了,才能自在往生啊。&
  所以说,学佛要清楚,这个是祖师教给我们的方法,我也是用这个方法。我用了功夫得力,所以我教给你们,我这几年念了佛心里没有什么烦恼了,没什么想的了,一坐下来就可以念佛。这个是念佛的好方法,这叫什么?叫摄心念佛,正如《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所说的,忆佛念佛。我们用忆佛,忆佛就是想佛,想佛的相貌清净庄严,念佛,你能够有忆佛的功夫,你就能够念佛,你忆不出佛,意思说,你想不出佛像的样,你心中就没有佛,你心中没有佛,你念什么佛?所以说,你想得出阿弥陀佛的样,你就念得出阿弥陀佛,你就会念佛,叫你观想,叫你想佛你想不出,正所谓说我们人业障深重。你看,我们印了许多佛像,很小张的,给你带在身上,拿出来想,你们以后可以发心印小张的阿弥陀佛的卡片,装在钱包里,作什么用?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忆佛、观佛、想佛。不是用来保平安的。所以有的人拿佛像问:开光没有?我们印这些小佛像是给你作什么用的?就好象念佛这样忆佛、念佛,以后你如果真的想念佛好好修行,你的钱包原来放着你女朋友的相的话,拿出来,又或者装着你男朋友的相的,拿出来,丢掉,放什么?放阿弥陀佛的像,阿弥陀佛就是你的亲人,如果你这样,想得多了自然就见到他了。
& & &&&只要信愿真切,阿弥陀佛会创造种种方便让我们往生(大安法师讲述)
& & &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临命终时,我如果这一念没有在阿弥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觉得临命终时,必须在阿弥陀佛念头上,或者一定要坐着,或者怎么样才能往生,如果一下子搞不好的话,就不能往生。这些从我们凡夫的角度,他提这些问题,他产生这些担忧,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从感应原理来看,他忽略了阿弥陀佛的力量,只要你平时有信愿持名,乃至一昼夜的时间,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一定会兑现他十九愿的力量,他会有种种善巧方便,他有种种神通力量,能够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要有这种信心。但这种信心很多人还是建立不起来,为什么建立不起来,他还是从对感应道交难思议这个本质点他透不过去。
& & & 有时候我会跟他举一个例子,这个出自《印光大师文钞》,在他78岁那年,有一个梦庵居士,到报国寺去,见印光大师。他请教了一个问题&&他不能解决的。说:当地发生了一个车祸,这是他当地发生的一个真实的事情。那个客车里面坐了四十几个人,司机呢是夜行开车,不小心就从那个山路上冲到了那个水里去了。四十多个人包括这个司机,都遭受灭顶之灾。那么,第二天很多人就去救,去营救。结果发现江边岸上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大家就问,你是怎么回事?她就是坐在这个车上的乘客。她坐在这个车上,其他人都死了,她怎么一个人坐在岸上?如醉如呆,大家问你是怎么到岸上来的?她说不知道,问什么她都不知道。但是她确实是到岸上了,身上还没有湿。这个事实大家都很难去理解这个事。当地报纸都作为一个奇闻进行报道。这个居士就把这桩事情来问印光大师,到底怎么回事?在场的还有其他人都听到了,当时印光大师倒没有怎么回答她,于是旁边人都说:&哎呀,真奇怪,真奇怪。&奇怪、奇怪得不出一个答案出来,就回去了。回到寮房,在傍晚的时候。印祖就让侍者给他带去一个纸条,印祖写了几行字,这几行字大概是这样的意思:此女人命不该死,盖是佛天鬼神,在她上车时,便把救她的方法预先准备好了,想必如是。这寥寥几语包含意味无穷呀。
& & & &一个人,这个如果宿世有很大的善德,她不应该在这种遭受共业里面,她可能有她特殊的别业,她不该死。不该死说明善神佛天鬼神,佛就是佛菩萨,天就是天人,鬼神,就得要帮助她,要救她。要救她因为这些佛天鬼神知道这桩事情肯定要发生的,因为佛天鬼神他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的概念。他有宿命通,所以知道这桩事情。知道这事情那么在这个车冲到水里的时候,她自己是绝对没有办法来拯救自己的,这是共业嘛,都要冲到水里去。然而这时候佛天鬼神他有力量,就被一股力量把她扬到车外去了,扬到岸边上去了。世间的很多因果都是这样的一个原理。你看那个世间的善人,还有佛天鬼神预先把他救助的方法准备好了,把他绝对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他顺当的解决了。
& & & 那你说,法藏菩萨五大劫的思惟,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就是要拯救每一个众生的,解脱生死轮回苦难的。而轮回紧急关头的生死关头,我们是最容易这种神识呀、昏迷呀,无量劫的恶业种子在沸腾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业力牵到三恶道,六道里面去的时候,这时候也是最需要佛来帮助的时候。难道阿弥陀佛还没有一种预先把帮助这个众生的这种方案实施好的能力吗?我们认为哪怕非正常死亡,火灾、水灾、病灾、被人杀死,好象认为横死,但是众生业力的种种死亡,在佛菩萨的眼里都是正常的。他也知道你在什么时候要走,所以一定会给你施设让你稳妥往生的方法,这就是不可思议。
& & & 就在这张纸条上,印祖还用很平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事情:说这个民国十几年的时候,山东有一个寺院,建成以后开光,开光就来了很多人,开光庆祝呢就请了一个戏班子唱戏,让很多人都去了。其中有个居士,他带了一个小孩,也去看大戏,到寺院里面,他看到那个旁边有口井,这个小孩坐在那个井沿上,噗通一下掉到水里去了,掉到井里去了。这下大家就慌了,这个做父母的赶紧马上派人用那个竹竿,用等等就打捞,这一下去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个井水并不是很宽啦,但是没有感觉,没有人,打捞了很久,没有下落。没有下落,这个做母亲的就很伤心了,你看带了一个小孩过来结果掉到井不见了,打捞也没办法,回到家里,回到家里一看让她感到非常吃惊的是,她的儿子睡在床上呢,在睡觉,睡着了。全身都是湿的,她一看这个就很惊喜呀,所以在那口井旁边盖了个亭子,立了一块碑叫&圣井&。写了&圣井&两个字。那个拓片呢还送给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让报国寺的当家师放在那个,一个地方挂起来。那收了之后印祖告诉他,此事你去解解这个梦。这个梦庵居士他也解不出来,夹在书里面以后他一直也没有去思惟这个问题。那为什么这个小孩全身都是湿的,躺到自己床上的呢?这是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所能解释的吗?但是他确确实实是存在的事情。
& & & &所以这个念佛一法,他的信心是需要这样的一个悟性的。是要对阿弥陀佛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大悲愿力的决定的相信。我们都生活在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把我们托起来,我们凡夫众生的每一个行为阿弥陀佛都看的到,我们的每一句话,阿弥陀佛都听的到,我们每一个念头,阿弥陀佛都有他心通都知道。所以这个感应,虽然很深奥,虽然不可理解,但是他确实跟我们非常亲切的,亲切到什么地步呢?他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阿弥陀佛慈悲的愿力在我们凡夫众生的每一个念头里面,所以我们的一切,阿弥陀佛在他的五眼圆明的这种状态当中,了了知道。就象《金刚经》里说的,一切众生举心动念,如来悉知悉见。既然弥陀对我们的举心动念都悉知悉见,而且我们每个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如同独生子女,所以他对我们的救度,这种稳妥性、这种不可思议,我们要有信心。不要老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这个角度,去考虑很多事情,凡夫众生的知见都是错误的。那么,换一个角度,以佛的果地上的智慧、力量、威神、神通,来反观救度众生的这种情况,它是很容易的。所以往生一法他确实是容易往生。就象永明延寿大师所说万修万人去。
& & & &但是可能会出现,往生不了的情况,往生不了的情况不在阿弥陀佛那边,是在我们自己这边。在哪里?就是怀疑。这个怀疑就是电阻,阻住了这个电源的过来。
& & & 所以我们修念佛一法,通过闻思修三慧,是要解决信心问题,听闻佛法,听闻净土五经一论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思想,这个闻,耳根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我们自性的&圆、通、常&的这种智慧显发出来,用这个智慧来观照净土一法的事理因果性相。思就是要思惟,思惟这个净土法门,从阿弥陀佛发愿建构净土,以及西方净土成立之后揭开广度九法界众生的序幕,在法界当中,自古迄今多少往生的例子,以及种种现生和临终种种瑞相。净土法门的种种瑞相,也是感应道交的产物。异香满室,为什么会异香满室?由于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宝香弥漫的刹土,他是由种种珍宝合成的种种的景物,每个珍宝里面又羼杂着百千万种香味,这些香味弥漫在极乐本土,同时弥漫到十方世界,这个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香,五分法身香。所以令他方世界的众生以及本土的往生者,闻到这个香味都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都能降伏烦恼,得种种柔顺忍、音响忍乃至无生法忍。
& & & 所以由西方净土宝香弥漫,所以念佛行人透过这个名号,名号就是我们这个现象界的众生跟西方极乐世界进行沟通的一个媒介。这个媒介一沟通,那么西方极乐世界的异香,就会透过这个名号的通道,光通讯呀,就到了我们这个世界,我想我们很多净业行人都有这种体验,当我们念净土经典念得很清净的时候,我们抄经抄得很清净的时候,我们念佛号念得很清净的时候,会忽然闻到一股异香。而且这个异香呢,哪怕你房间并没有燃香,但异香你闻到了,而且不是这个世间通常闻到的香味。我想这种体验很多人会有,这是感应。还有见光,见光这是阿弥陀佛十九愿,也是临命终时接引阿弥陀佛全身会放光,或者白毫放光,或者手放光,来注照在这个念佛人的身上。还有带着莲华,还有七宝宫殿,它都是能放光的。这种光一放过来,他就不是我们这个世间的业力感招的日月星三光,乃至于我们现在近百年发明的所谓电灯的光耀,这些光都不能在这种我们神识出离之后有什么感觉的。唯有这个法性的光,阿弥陀佛放出的是清净法性的光,它对我们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如入禅定,意不贪恋,心不颠倒。这样的一个心性当中的平和的禅定的状态,不是说我们自己有这个功夫的,这是阿弥陀佛临命终时放光注照令我们有这种心性的平和。然而这个光明里面,一切我们的内在的魔,五阴魔,还有外面的天魔,他都进不来。在这个光明里面,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空间的概念,这个光明里面,娑婆和极乐就在同一处。
& & & &大家注意看《无量寿经》在后半部,当释迦牟尼佛讲述完了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三辈往生的方法,以及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的情景之后,就告诉阿难,你想不想见阿弥陀佛?当然阿难很想见,就告诉他见的方法:你就面西合掌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顶礼。那么阿难就马上拜下去,一拜,一抬起头就见到阿弥陀佛,如黄金山,放出金色的光明,一切铁围山、须弥山,包括六道的境界,畜生、恶鬼、地狱的境界,以及天道的境界宫殿就在光明当中完全开辟,都显现在光明里面。大家注意看这段经文,我们看不到恶鬼,看不到畜生,看不到天界的宫殿,然而佛光里面全都看到了,这是为什么?这是阿弥陀佛的光明有把种种维度的空间打开的功能。让它就在一处,所以任何颜色的地方,阿弥陀佛光明一过去都是金黄色,同样一种颜色。所有的声闻菩萨的光明,天人的光明,在阿弥陀佛光明面前全都不显现,犹如聚墨,所以整个的就像滉漾的大水,都是弥陀的光明。那么就在弥陀的光明里面,注意看这经文啊,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情景,诸往生者的菩萨的情景,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些与会者看,看得一清二楚,就好象拿着一面镜子看自己面相一样的清楚。然而西方极乐世界天人,西方极乐世界菩萨看娑婆世界也同样。但是如果阿弥陀佛把光明一收,大家又看到的是娑婆世界的坑坎、沙砾、高山峻岭的娑婆世界了。
& & & 所以佛的净土,菩萨的净土、天界就在当下,他只是时空的不一样,这是众生的业力不一样,只能看到跟他相应的时空的情景。那么我们了解这个真相,它是告诉我们,佛菩萨的这种境界,到我们这儿来是没有隔离的,他可以通过来,问题就我们凡夫跟佛的沟通,本来也是没有障碍的,是我们的怀疑,是我们的业障,不隔自隔,自己隔开了,那么隔开了我们就要透过信愿的力量,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加持下,来把这个空间的这种隔阂打通。这一打通,马上我们这一念心就能够显现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净土经典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发心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这莲华写上你的名字。你看这是不是很神妙啦。但是要至心了,我们至心信愿的心就穿过去了,在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信愿持名,不仅在庄严我们娑婆世界,同时也在庄严极乐世界,我们信愿念佛的功夫,越精勤,那朵莲华绽出的光色,就越灿烂。如果我们退心了,后悔了,这个莲华它也会枯萎。所以这个一念心性是很不可思议的。从这里面理解感应。 
& & & & & & &&
& & & &四色佛光观想法,就是每次做完功德,或无事静坐的时候,作如下观想:
& & &你眼前出现四道佛光,可以从虚空中来,也可以从佛像中来。这是很管用的静心的方法,
& & & 第一道佛光是粉红色的,是阿弥陀佛的佛光,代表健康、旺盛的、无穷无尽的精力和体力。让这道佛光穿透你的身体,洗涤你的灵魂,带走一切病痛、抑郁、挫败、沮丧和不快。观想祂在清洗你的病灶,疏通你的血管,净化你的血液&&你张开全身的毛孔,贪婪地吸收这道佛光的能量注入。与此同时,你通过这道佛光与阿弥陀佛建立联系,与之亲切交谈和沟通,诉说你的愿望。让这道佛光在你身体内游走,彻底照亮你的全身。
& & & 第二道佛光来自观世音菩萨,大红色,代表财富和精神世界的丰足,消除一切匮乏,物质的或精神的。你也张开全身的毛孔吸收这道佛光的能量,并且透过它与观世音菩萨亲切交谈,诉说你的愿望。
& & & 第三道佛光来自大势至菩萨,天蓝色,代表智慧,你吸收这道佛光的能量,并且透过它与大势至菩萨亲切交谈,祈求他赐予你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 & & 第四道佛光来自地藏王菩萨,草绿色,代表平安,一切飞灾横祸悉皆远离,平安吉祥笼罩在你全身。
& & & &最后让这四道佛光混为一团,从头顶注入,照亮你的全身,并且同时照亮你周围的空间,佛光弥漫整个房间,你沐浴在佛光中,用心感受&&
& & & &最后你给自己一个信息,从世俗心理学的角度说是心理暗示也可以,那就是你精力充沛,浑身充满了力量,头脑清醒,平安吉祥,一切顺遂如意。
& &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法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 & & & & &&&法然上人:生于欲界之人, 皆是散心之人;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31-3) -&
http://yangguangshijiebok./blog/static//
& & & &JZ法师讲《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31课-3,第十五讲:不虑妄念,称名必生
& & & &心散乱,将如何?
& & & &下面,我们还要学一段。这一段是法然上人的法语,名字叫做《十念法要》,通过这个名字看,应该是在解释《无量寿经》的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所说的「乃至十念」。这个「乃至十念」,此法之要应当如何呢?法然上人有一段话,也是非常恳切、非常契合我们的根机。
& & & &在这之前先讲一个故事。因为法然上人在世弘通念佛,各宗的大德法师都来请教,其中有一位天台宗的座主──明遍僧都,明遍大和尚,他来请教法然上人,说:「我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你看,这样的担心不要说现在人有,古代人也有;不要说我们平常人有,大法师也有。他就来请教,说:
& & &虽念佛,心散乱,将如何?
& 「我心这么乱,这怎么办?」法然上人就说什么?
& &&&生于欲界之人,&皆是散心之人。
& & &我们生在欲界,欲界就是散乱心的人。
& & & &三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色界、无色界是禅定所生的境界。那么,既然生在欲界,「生于欲界之人,皆是散心之人」,散心之人本来就散乱,就像生在人间的人,你生而为人,就有眼睛、就有鼻子。你生在散地当中,你就是有散心。所谓「念佛要没有散心才能往生」,达到这个目标才往生的话,这个是不合理的说法。你做人,生在人间,就有眼睛、就有鼻子,你的眼睛和鼻子不障碍你往生啊;生为欲界,就是有散心的,这样对往生又有什么障碍呢?正因为如此:
& &&& 散心之人,念佛往生,方是可贵之本愿。
& & & 叹有散心而觉得往生不定,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这样想,这样想毫无意义。能不能听懂?(听众:「能。」)哎!这个很好明白。正因为散心念佛必得往生,方是可贵之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之所以尊贵、之所以契合我们的根机、之所以是大慈大悲,是因为不挑选我们是不是散心、定心,就这样念佛,决定往生,这个才叫「易行道」。这一点,一开始法然上人讲:
& & & &&此我法然也力有所不及也。
& & & &他说:「明遍大和尚,你来问我这个问题,连我法然也是力量达不到的,我也做不到。」然后底下就说了这一番道理。你要担心心散乱,这个毫无道理!不必担心!
& & & & & & & & & &此无谓之言也。
& & & &就是说:「拿这个话题来讨论,没有意义啊,不应该拿出来说啊,只管念佛就好了。」说得非常恳切。
& & & & 苇池月影喻:妄念虽多,信心常住
& & & &同时,他有一个比喻,说:
& & & &譬如十五之月,
& & & &像十五晚上的月亮,一轮明月。这轮明月照在什么地方呢?照在一个很茂密的芦苇池里,投影进去,一个月亮很清楚。但是,这个芦苇池被周围很茂密的芦苇盖住了,所以,从远处看,根本看不到月亮,如果走近把芦苇一拨开,就发现里面月亮还是在当中。这样的比喻大家听得懂吧?(听众:「听得懂。」)
& & &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密密麻麻的芦苇,就好像我们的妄念一样──妄念之芦苇;这个池子里面的月亮,就好像我们的信心一样,我们信顺阿弥陀佛不改变;月亮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功德。我们以信心来念佛,等于我们的心水之池里边,信心清净来念佛,信顺不怀疑,等于我们这里边就有六字名号的功德。虽然妄念很多,从远处看挡住了,看不到月亮,但是月亮还是在。这个比喻也非常的巧妙,非常的好。
& & &&& & 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 & & 还有两句话,也非常好,叫做:流急月不去,心乱佛常住。
& & & 这是两句诗,也是一幅对联。
& & &「流急月不去」:天上的月亮投射在小溪流当中,溪流的水在那里不断地流淌,淌得很急速,流得很快。虽然流水流得很快,但是,月亮并不能被它冲走──水流虽然急,月影并不能被冲走,对不对?大家回去观察就能看得到,水淌得再快,但是月亮仍然在那个地方。不过,影子不是那么很清晰。虽然不清晰,还是有月亮。
& & & 快速的流水,就代表我们的心,想这想那,心念纷乱。心虽然乱,可是我们心中还是有南无阿弥陀佛,所谓「心乱佛常住」,虽然有妄想,像水波一样流淌,但是我们内心里边,阿弥陀佛救度之月、对阿弥陀佛的仰信,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仍然在我们心中,忘也忘记不了。是不是这样?(听众:「是。」)哎!我们也不会因为睡一个觉,起来忘记了,我们睡醒了起来,还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昨天晚上睡一晚上,也不是说不存在,只不过我们睡着了,凡夫,忘记了。但是,忘记不是永远忘记了,起来了,又出来了。就是如此。
& & & & & & & JZ法师讲《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第43课-6:净土问答
&& & & & & &修净土法门最大的障碍和忌讳是什么?
& & & &问:
修净土法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 & & &答:
最大的障碍是疑惑不信。
问:最大的忌讳是什么?
& & & 答:
最大的忌讳就是杂修不专,除此之外,没有障碍。所以,善导大师就讲:「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除了你不信佛、诽谤佛,你不愿意念佛,除此之外,通通往生。所以,印光大师说:「
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没有不往生的。故名万修万人去。」
& & & & & & & & & &
特殊场合念别的经典算不算杂修?
问:莲友念《地藏经》,叫我去帮念,这样算不算杂修?(42课)
&答:这样不算杂修。就说我们自己专修念佛,一心念佛,知道念弥陀名号必然往生。但是,他现在善根还只是喜欢念《地藏经》,也要我去跟他念一部两部,那么,我时间抽得开呢,也不妨去帮帮忙,念上一部两部,助成他的善根,这个不算杂修。不过,这样的时间不要太多,每天都有三五个人请你去,我看你不杂也杂了,哪有时间念佛啊?还是少去为妙。可以跟他讲:「一次两次。你看,我专修念佛了,成就你的善根」,慢慢引导他:「哎,你也专修念佛就更好!」
之所以诵经,就是希望得功德、消罪业,如果把道理让他明白了,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像《观经》下品讲的,
听闻大乘十二部经典,只灭罪千劫;
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灭掉五十亿劫生死重罪。
你跟他讲明道理,拿出经文证据,他心里如果能放下来,他也会专修念佛,得到大的、实际的利益。
& & & & 问:
针对往生而言,什么是专修?
& & & &答:问这个问题,还是不太了解什么叫专修念佛。
专修念佛是指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专念这句名号必然往生,就可以了。这个跟上面回答的问题差不多,如果是人家请你专门帮忙,一起促成他的善根,那也可以;如果自己专修,就专念这句弥陀名号就好。
& & & & & & & 放弃读经、专修念佛可不可以?
问:原来读的经,比如《法华经》、《楞严经》,现在我不想诵了,想专修念佛了,可不可以?
& & & &答:这样可以。
问:那么原来的经典怎么办?
& & & 答:如果有人想修学,你也读完整了,就不必放在家里,在那里压着,可以恭敬地让别人请去拜读。
& & & 也有人讲:「
我的经典念完之后啊,在家里留给儿子看,让他早一点入佛门,这个算不算贪佛法?」
这个可以。经典除非我们没人看了,就送出去,有人看,可以留在家里自己看,给孩子们种善根、接触佛法。如果说贪佛法呢,是应当的,这个是正贪。贪佛法、爱乐佛法、爱乐解脱、爱乐佛的法身功德,不是贪世间的五欲。
& & & & & &&
&停止诵经、一心念佛可不可以?
& & & &问:
我现在年纪六十了,诵《无量寿经》只诵了七百多遍,现在想放下来,一心念佛,可不可以?
& & & &答:可以。
& & & & & & & &
放下以前的念经发心,算不算打妄语?
& & & &问:
原来发心念别的经多少遍,现在想专修念佛,这些经放下来不看了,算不算打妄语?
& & & &答:回答过了,可能今天才来的,这个不算打妄语。
& & & & & &&
& &可不可以放下持咒而念佛?
&问:已发愿持咒一百万,可不可以放下,就专持六字名号?
& & & &答; &可以。你专持六字名号里边,一百万咒的功能都在这当中,都有了。
& & & & & & &&
&念大悲水为家人治病是否算杂修?
问:家里人有时病了,给他念大悲水喝,是否算杂修?
& & & &答:不算。如果
念佛号,这个水也一样有加持功效。我试验过多次。
& & & & & & & &
念供水咒是否算杂修?
& & & 问:每天给佛供水,念供水咒是否算杂修?
& & & 答:每天给佛供水,专修念佛的人就不必另外再念供水咒,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
& & & & & & & &
& &专修念佛是否可以到寺院参加法会?
问:专修净土法门的居士,初一、十五、圣诞日是否到寺院参加法会或护持道场?
& & & &如果寺院需要,也可以来。同时,不放弃本修,还是专修念佛,
一句佛号提着来寺院维持道场、做事;如果不需要,就在家里专修念佛就好。就像大家讲「见佛」一样,你能奉行佛的教法,就是最好的见佛了。
& & & & & & & & &
&专修念佛消除业障,不做其它的佛事超度可不可以?
& & & &问:自己只想念佛,消除业障,不想做其它的佛事超度,这样可不可以?
& & & &答:可以。
& 专修念佛者在六斋日、十斋日用不用诵《地藏经》、《普门品》和地藏菩萨及观音菩萨的圣号?
问:六斋日、十斋日用不用诵《地藏经》、《普门品》等等?或者诵地藏菩萨圣号、观世音菩萨圣号等等?
& & &答:专修念佛不必。六斋日、十斋日通通是诵阿弥陀佛名号就可以。
& & & & & & & &
& & 广学多闻应该具备什么标准才可以修?
问:广学多闻应该具备什么标准才可以?不开根本智可以广学多闻吗?
答:开了根本智你就不简单了,那就不得了了。这个各随根机了,还是要把握根本,先把往生大事来解决。如果要修学教理,先把净土这一门来深入,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稳当地了解它,
往生这件大事定下来,行有余力,你再去看他宗他派的也可以。
&真正的修行人
远离红尘,远离名利,一心向道,一心了脱生死。走路时都害怕自己忘记了念佛,忘记了了脱生死。时常来不及去干其他的事情,总是拼命地去用功修行。害怕别人打扰他,把门关上修行,不接待客人。
& & & 我们是红尘中的修行人,还有很多俗世的责任,不能抛家舍业去深山,我们只能兼顾了。尘缘未了啊。
& & & & & & JZ法师讲《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41课-6:净土问答4-5
& & & &&&问题四:要不要念其牠佛菩萨名号?
&第四点,上午略微提到,有的人消业障就念地藏王菩萨,消灾免难、求子念观音,开智慧念文殊菩萨,治病、求延寿念药师佛&&对于专修念佛的人来讲,不必如此。我们专修念佛,就是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它所有一切都包含在这句名号当中。
&如果一方面念「南无阿弥陀佛」,另一方面为了求这个念这个、求那个念那个,说明你不懂得佛法圆融的教义,对净土宗来讲,行持上没有把握住它的根本。所以,你只管念佛就好了,通通在这里边都有了。这一点提醒大家一下。
& & & &消业的话,南无阿弥陀佛是无量光,那么,无量光明的佛就能消无边的罪业、黑暗;如果求开智慧的话,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十方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文殊菩萨的光明也就不能比了,文殊菩萨现身在菩萨位,那么,我们念阿弥陀佛无量光的名号,就可以开无边的智慧;如果求延寿的话,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自然就可以愈病,自然就可以延寿;如果要求消灾免难,阿弥陀佛名号是无量功德,有功德才可以消灾免难,自自然然这些都有了;如果要求子,念阿弥陀佛也可以。
& & & 在我们安徽马鞍山有一个吕洁居士,她就是念十万声佛号求子(在《念佛感应录》的第三集就有记载),她那个时候供的是观音菩萨,但念的是阿弥陀佛,念十万声。结果不到十万声,就得了儿子了,就怀子了。人家给她看,说是一个女孩儿。她就说:「我自己就是个女的,挺麻烦的&&」她又发愿念十万声佛,说:「阿弥陀佛啊,你最好是把我怀中的女孩子换成男孩子。」真的哦,结果要生产之前,就看见一个小和尚往她腹部一沉,说:「我来了。」第二天就生下一个八斤重的胖娃娃,一个小子。你看,这个很奇特,非常的奇特。所以,求子得子,求男转男,这个很殊胜。
所以,念阿弥陀佛都可以达到!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所有其它佛菩萨能达到的事情,念阿弥陀佛没有达不到的,专修念佛通通在里边!
& & &&& 问题五:以前发愿修别的,现在改修念佛,是不是对佛菩萨打妄语?
& & &另外有人问:我以前曾经发愿要念别的经典、要修别的法门,现在想改专修念佛,是不是对佛菩萨打了妄语?& &
&这个不算。为什么不算呢?打个比喻,比如说你儿子在你面前保证说:「爸爸妈妈,我想考大学,考一个普通大学。」结果他考上了重点大学。你会不会说他:「哎?当初你跟我讲考普通大学,怎么考上重点大学?你打妄语了!」你应该更欢喜:他不是妄语,是进步了。
&比如阿罗汉,他原来发心是要做阿罗汉的,后来回心向大:「我不做阿罗汉了,我要修菩萨道!」那么,佛也不能指责他说:「你当初发愿做阿罗汉,怎么现在打妄语啊?你要做菩萨?」因为他是回小向大。你原来修行难行道,解脱生死没有指望,你现在回转过来,修行易行道,专修念佛,佛不会说你打妄语的!而会说:「这样刚好啊,往生决定啊,这样才是正修佛法啦!」
至于说我们原来诵什么经,都没白诵,现在放下来专修念佛呢,这部经也含在这句名号中。佛菩萨不是那么小气,跟我们那么讲:「哎,你这样就是打妄语啊,你说念我的名号,你没有念,你打妄语了」&&「你说念我观世音菩萨,你不念,那我不保护你。」这个不是菩萨。诸佛菩萨都是同心一道,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净土。我们发愿,应该发一个正确的愿,如同《阿弥陀经》里所讲的:&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是根本的愿。你能够顺佛的教导来发,这就把握住根本了。至于说具体的哪一部经、读多少部,那都是细节问题,那个可以放下来,不算打妄语(如果是打妄语、有罪过,我在这里告诉你,我就要担罪过了,你就放心啦)。
还有的说:「我原来修密法,上师传我密法了,上师法里边不能够舍法、不能舍上师,我现在想改专修念佛,听说舍法、舍上师要堕金刚地狱,永远不能出来,这怎么得了?我到底怎么办?」
&关于怎样叫舍法、舍上师,我想在密法里边一定有它的解释,我不是很了解,就不便多讲。但是,从大的原则来讲,佛法是心法,什么叫「舍」呢?就是说:你心里边对上师不恭敬了,对这个法你彻底舍弃掉了,你改信外道了,你学法-功了,你干别的去了,不信佛法了,这个就舍掉了。
&至于说我们现在感觉到「我修这个法门,我年纪大了,再让我来学《菩提道次第广论》,我来不及了,我暂时把《菩提道次第广论》放一放,顶多过二十年,到极乐世界再学好不好?」这样就不叫舍法嘛!叫暂时放一下,等到了极乐世界,「法门无量誓愿学」,我一法都没有舍。
这是时间早晚、时机的问题,这不叫舍法。内心里边对给我们传法的师父,对给我们这个法的利益,我们还是敬重,没有说贬低它、说它的坏话,然后诽谤,没有这些,内心里面还是敬重、不舍,「我将来到极乐世界呢,把它圆满学会,开无边悟,获得无生法忍」,这不叫舍法。因为我们心里没有舍佛──法是跟着佛走,既然不舍佛,怎么叫舍法呢?对不对?佛都有法,到了阿弥陀佛那个地方,什么法没有?全部都有了!不过时间早晚而已。同样是信佛了,怎么会说「学这个法门我暂时学不来,换一个法门就下金刚地狱」?这个,佛跟佛之间不是矛盾了吗?这个不至于如此。
另外,也可以方便向你的上师禀报,说明你的情况,「我现在年纪大了,其它的可能来不及了,我想专修念佛」,如果这个上师通达的话,一定会默许、首肯的:「可以,无罪。」这样就很慈悲了,法门就没有障碍。
& & & & & & & & & JZ法师讲《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43课-7:净土问答
& & & & && 净土法门早课念什么经?
& & & & 问:早课是诵《大悲咒》、《十小咒》、《楞严咒》,还是诵《弥陀经》?
& & & & 答:净土法门的修行,是以念《阿弥陀经》和念阿弥陀佛为主。
& & & & & & &老年人怎样上早晚课?
& & & 问:我这把年纪的人,早晚课哪些内容更为适宜?
答:年纪大了,早晚课一句名号最好,如果你嫌不足,加一卷《阿弥陀经》最多了,或者是初一、十五念一卷《阿弥陀经》,平时都专门念佛。
& & & 另外,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不限于早晚课。早晚课之余,一天到晚就要念念相续、念念不舍,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当中,也可以讲:这个早晚课是一整天的,这样才好。不要说「我早课做了、晚课做了,中午、一大白天就去打麻将,就去玩,就去旅游&&」,那样不好,走路都可以念。
& & & & & & & & & &听经的时候可不可以同时念佛?
& & & &问:听经的时候可不可以念佛?
& & & &答:那就看你听经还是闻经意,听到之后根据它来修行就好。如果说能够不妨碍,可以念佛。
& & &&诵经、诵咒有错漏,是不是要到地狱中的补经处去补经?念佛号发音不准可以吗?
& & & 问:诵经,字诵错了,诵咒,字也诵错了、诵漏了,是不是要到补经处去补经?
&《地狱变相图》里有这样的记载:出家人拿了别人的钱,别人请你诵经超度,结果不认真诵,在那里偷工减料,略掉一段,或漫不经心,诵错、诵漏,将来就到地狱里去补。因为拿了别人的钱,不给别人消灾,不认真做,就要还这个业债──有这个说法。
居士自己修行、自己念佛,会不会到补经处去补呢?没有见到这样的记载。应该说我们诵经,只要我们怀着恭敬和虔诚的心来诵,有的因为口舌不利,或者有的字不认识、不知道、读错了,这样也还是有功德的,并不是说这样就有多大的罪过,只是功德不那么殊胜,功德不全。这也说明诵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你读错了、读失掉了,总之就不是完整的一部经了。
&还是念佛稳当,念佛即使念得不准,即使念错了、发音不正确,也往生。四川人跟东北人、跟南方人,念的都不一样,但是念的是那尊佛就可以。
有这么一个例子,就是在《感应录》的第一集记载:台湾有一个家庭雇了一位菲律宾佣人,这个家庭主妇是学佛修行的人,早晨就在那里念佛、诵经。这个菲律宾佣人的儿子在海上跑船,她也觉得:有一种宗教信仰,可能能保佑我的儿子。就跟女主人讲:「你念的这个佛、这个经,是不是也教我念?也保佑保佑我的儿子。」
& & & 女主人讲:「教你也很难,这样吧,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就教她,「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菲律宾佣人不会汉语,只会讲简单几句话,她并不了解「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她听错了,听成了三种蔬菜和水果,因为这句佛号如果用台语念呢,叫「lian
mu、o mi、dou fu」。「lian mu、o mi、dou fu」,「lian mu」就是莲雾,是一种水果;「o mi」就是芋圆,就是芋头;「dou
fu」就是豆腐。她一听,就听成这三种东西了,她说:「哎?这三种也能保佑人哪?这是什么宗教啊?念这个东西也能保佑吗?」又一想,「也有道理,人不吃饭都要饿死,可能还是能保佑。」所以,是一个很愚的佣人。
&这样,每天擦桌子啊、拖地啊,她都很诚心地念:「莲雾芋圆豆腐、莲雾芋圆豆腐、莲雾芋圆豆腐&&」保佑她的儿子,心里面这么念。
&后来,她的儿子就打电话告诉她说:他出海遇到海难了,船沉没了,他抓住一块木头,当时在海上漂,昏昏迷迷的,就看见漂来了一堆莲雾枝,莲雾香香脆脆的,他就吃;说还有豆腐什么之类的,救了他的命。人家后来过了三天用船把他救起来了,他醒过来之后告诉人家。人家都说:「你脑子肯定是神经了,又饿、又累、又恐惧,大概是一种幻象。」都不相信。
& & & &他说:「妈妈,我可真的吃着了,救了一条命啊。」
& & & &他妈妈就说:「哎呀,我相信我相信,这就是我每天都念的,我每天都在念莲雾芋圆豆腐啊,我念的这个管用了。」
& & & &你看,佛很慈悲,知道她要保佑她的儿子,很虔诚地这样天天念,那佛就用这个来提醒她:「你念的就是这尊佛。」
& & & 你看,这样都有感应。所以,我们只管念佛!说「念得不准哪,念得有没有效果啊?」──都有效果的。
心里有佛,做人象佛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复杂啊!
& & & & & & & &JZ法师讲《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第42课-1:净土问答
& & & & & & & & & & & &
家庭佛堂请佛像要不要开光?
& & &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 & 好,请放掌。昨天有问题没回答完,这里想稍微调整一下,上午主要是答疑,下午再处理有关仙堂。
& & &也有人问:「
我们家庭佛堂请佛像要不要开光?」一般来讲,所谓的「
开光」,就是称诵佛菩萨的名号、经咒,以我们的虔诚心献花供果,做一定的法事,是启发大众对佛的景仰心和敬信之心,这样,是可以的。如果认为说:「佛菩萨像不灵,要凡夫为佛菩萨像开光才灵。」这种想法就是罪过的、不正确的。这也是世间不了解的人讲的。因为佛是大觉圆满、彻证无量光明的,我们凡夫都在黑暗当中,黑暗怎么会向无量光开光呢?
&就像这个房间,是一片黑暗,早晨起来,我们把窗帘一拉开,光就照进来了,这就是我们每天早晨的开光。阿弥陀佛就是外边的无量光,我们的心就是这个黑暗的房间,因为我们不信佛,对佛缺乏虔信之心,那么,
通过佛菩萨名号、经咒,让我们能够接受佛法,我们如果心中信仰佛法,等于我们心里这块疑惑的窗帘就拉开了,这才是它的真实意义。至于我们
在家安立佛堂
,那可以买一些鲜花、水果,请一些莲友在家里念一堂佛,很恭敬地在那里礼拜。念完佛,大家如果愿意,在一起吃一顿素斋,这样就皆大欢喜,
这就可以了。
& &在家早晚课该怎么做?
& & & &也有人问早晚课,「在家早晚课该怎么做?要不要做早晚功课?」
&早晚功课是指在早晨、傍晚或者晚上,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来做自己的佛法修持,这个最好还是有。除非我们工作特别忙,或者是上夜班,或者时间没有规律性,无法来掌握,那就没有办法。因为如果有一定的规律,我们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至少,哪怕白天再忙碌,我这早晚都有功课修持,这个是有它的好处存在。尤其早晨,心比较静,这个时候念佛,或者是诵经,效果都很好。所以,
从早贯彻到晚,这是早晚课的意义。至于说早晚课这种形式,它的内容是各有不同。密宗有密宗的功课,净土宗有净土宗的功课,其它各人的修持、传统的寺院也有他们的功课。
& & & &我们在家莲友,如果你愿意专修念佛的话,在家庭当中不必做寺院这种早晚功课,你就
只管专修念佛,在家里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
& & & &那么方法呢,一种最简略的,就是说:
早晨一起来,就佛号提起来,然后洗漱干净,在佛堂也好,在其它通风、清爽的地方,端端正正坐好,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或者根据你的习惯念四个字。一般来讲,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可以,然后
念几句回向文,做功课嘛,
是一个完备的仪式。回向文,大家平常念的也可以,善导大师有四句:
& & & 愿以此功德,
& & & 平等施一切,
& & & 同发菩提心,
& & & 往生安乐国。
这是善导大师所写的。有的人想诵经,可以诵一卷《阿弥陀经》,然后念佛,或者诵《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然后来念佛,这样也可以。这个各人来调整。
&来到寺院,可以随常住,大众都在做课,你也可以随众去上殿。如果不会上这种通途的功课、不会读诵各种经咒,你也可以小小声来念佛,这样也行。
& 在道场做普通早晚课算不算杂修?
还有人问:「作为出家师父,住在道场,没有专修念佛,道场没有标示专修念佛,早晚课都是普通的早晚课,那我这样算不算杂修呢?」
这样不算杂修,这样把你的早晚课上完之后,你白天其它的时间专修念佛,还是专修。为什么不算杂修呢?早晚功课是维持寺院的一种古旧的、传统的仪式,同时,也是为了摄受一般还没有专修念佛的信众,让他们都有一个法可以依从,所以,它是站在这个角度。
&如果觉得说:「光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够,一定要念这种早晚功课才可以往生」,有这种心呢,就是不了解净土法门,这个就杂了。不是如此,是我们在这里住着──当年印光大师在灵岩山的时候,他也这样回答:你把早晚课上完之后,再专修念佛,也不防碍的。
上海彩虹说的非常对
共1页&到页
论坛上一帖:
论坛下一帖:
近期热门话题推荐
荐股牛人榜
最新精华帖
排名ID荐股段位推荐股
荐股人气榜
荐股大赛排名:1总收益率:14160.32%平均收益率:30.00%推荐次数:472成功次数:456今日访问量:129 荐股大赛排名:2总收益率:21800.65%平均收益率:29.95%推荐次数:728成功次数:701今日访问量:78 荐股大赛排名:130总收益率:43474.39%平均收益率:5.33%推荐次数:8161成功次数:4084今日访问量:7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度心咒念错了没事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