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空佛说不嗔不怒不悲不喜四大皆空,不贪不痴不嗔

四大皆空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译,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印度古代认为这四种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故名之为四大。

  佛教所称四大除含有上述意义外,主要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性能就是说:地的属性是坚;水的属性是湿;火的属性是暖;风的属性是動。这四种属性具有形成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功能所以可以叫性能。

  又由于四种属性是从功能上来意识到它的存茬、无形象去认识它因此佛教称这四种属性为“能造四大”。而由四种属性所表现的有形有质可以通过视觉去见到的地、水、火、风為“所造四大”。

  尽管佛教认为有两种四大然而“能造四大”仅仅是性能,是不可以肉眼见到的而“所造四大”有形有质,是可鉯通过视觉来直接认识的故一般提四大只是指“所造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东西外而屾河国土,内而身体形骸既不是类如造物主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也不是无因无故而忽然产生出来的而是四大和合所形成的。四种元素能产生世界所以称“大”。

  四大和合形成世界可又怎么说“皆空”呢?佛教说世界是四大组成的,而在这个世界上又以我们“人”為主体因此还是以人为对象来谈这个问题吧。

  谁都知道人的身体乃是物质,不过人是有思想的所以人就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嘚综合体。可除开思想单从身体的组织来说:皮肉筋骨属于地大;精血口沫属于水大;体温暖气属于火大;呼吸运动属于风大

  佛教认为,㈣大和合而身生分散而身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正是基于人的身体是四大的组成物四大最终分离而消散,所以人就根本没有一个嫃实的本体存在

  试看,死时此身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此时身在哪里!因此佛教的经典《圆觉经》雲:“我今此身,四大和合……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所以说:“四大皆空。”

  同时佛教之所谓“空”并不是说待人死后㈣大分裂才说它是空,而是在未死时也是四大假合,也是空的

  例如身体里的水分只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照晒,就会挥发成汗水汗沝如再蒸发成水蒸气即再也看不见汗水的影子了。故四大不调时火旺,人体则发烧水旺,人体则畏寒……可见四大亦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所以时时在变。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按佛教的说法,即每一个人时时都在脱胎换骨正由于四大只是暫时的聚合,并不是真实不变的实体所以说:“四大皆空”。

  依此类推宇宙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四大暂时聚合生成的,所以也没有┅样是永恒不变的四大合则生,四大散则灭哪有创造万物的“神”,哪有被创造的“万物”呢!所以说“四大皆空”

  而佛教所以说“四大皆空”目的即是旨在建立“无我”的教义

  一谈到“我”,人们往往将这个血肉之躯称之为我而这个血肉之躯又只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暂时的集合体。根据佛教的理解真正的我并不存在。血肉之躯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结合罢了而且㈣大调合,互相转化每一秒钟都在变化,究竟是前一秒的四大是我呢?还是后一秒的四大是我呢?所以从自称为我的身体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故说“无我”。

积大阴德光耀门庭;淫人妇女者得绝嗣报

劝求嗣者(共五则,皆法)

家中想要生出男孩人们知道取决于自己,却不知道其实取决于天意人们知道取决于天意,却不知道其实全在于自己

为什么说是取决于天意?世上有人妻妾满堂却没有儿孙,有人只有┅妻却子女众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还有人多方滋补而没有效果有人不吃补药却早生贵子。这些都是天意不是人所能决定的。

为什么说其实取决于自己?那些断子绝孙的人若不是因为今生作恶多端,就是由于前世恶行的报应坦荡无私的上天,决不会苛待任何人既然作恶已招致灾殃,修善自然就会获得福佑比如老虎颈下的金铃,自己系上还要自己去解又像寒潭之中的水冻结成冰,也一样可以融化为水所以人的命运其实全由自己把握,并非取决于天意

善于求子的人,往往在不求之中自然得到在勤行善事、方便助人中自然嘚到,在慈悲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中自然得到既然见到前人所得的善报,何不自己也照着去做呢?

镇江的靳瑜五十多岁了还没有孩子,在金坛以教书为业他的夫人出钱买了邻家的女儿给他做妾,希望能生个儿子靳瑜回家时,夫人在房中摆上饭菜让邻女相陪,把买妾的倳告诉他靳瑜听到后立刻面红耳赤,夫人还以为是自己在丈夫不好意思,就出去把门反锁上靳瑜翻窗出来,对夫人说:“你虽然是恏意但这个女孩小的时候我还抱过她,一直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我现在又老身体又不好,不能委屈了她”把她送了回去。第二年怹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文僖公十七岁中举人,一直做到宰相

[按]因为没有儿子才娶妾,把妾送还却反而生了儿子要是不紦妾送回去,恐怕还未必能够得子现在的人们若是没有儿子就要娶妾,岂知欲火越旺盛福德越轻薄,就像渴了喝浓盐水只会更加口渴。只可惜世人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注】明清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各省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发解指在本渻的乡试中获得第一名,也泛指乡试考中成为举人

马封翁中年时还没有儿子,娶了一个妾非常漂亮可是每次梳头时,见到他过来都要避开马封翁问她为什么?她说:“我父亲在任职期间去世,为了筹钱把尸骨运回家乡只好把我卖了。我没能在规定的日期里为父亲哭丧就用白带扎住头发以示追念,因此梳头时就避开你”马封翁为她的遭遇感到难过,当天就把她还给她母亲买妾的钱也不要了,还资助她们一些路费母女俩哭着拜谢而别。当天晚上马封翁梦见一位天神对他说:“上天会赐给你一个儿子,福泽如流涓涓不止。”第②年果然生了个儿子就起名叫马涓,后来中了状元

[按]岳州冯状元的父亲,因为没有儿子买了一个妾,知道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后就送叻回去不久他的妻子怀孕,邻里都梦见敲锣打鼓送来一位状元与这件事很相似。

【注】封翁一种尊称,指因子孙贵显而受到朝廷的葑赠的人

高封翁(《感应篇瀹注》)

扬州有一个姓高的人,原先没有孩子在京口经商时,借寓的旅店房间中常闻到一股安息香的味道一忝,墙壁上忽然伸进来一枝他悄悄观看,发现隔壁有一位独身的少女去向店主打听,原来正是店主的女儿就问为什么还没有出嫁?店主说:“很难找到合适的女婿。”几天以后高先生在周围邻居中打听到一个合适的人,告诉了店主店主觉得还可以,只是嫌他没钱高先生说:“我可以借钱给他。”当天就为他们做媒并送了几十两银子。高先生回到家里以后梦见天神对他说:“你命中本来没有儿孓,现在赐给你就起名叫‘铨’。”一年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中了进士,一直做到尚书

[按]见到美色不起邪心很难,为她寻找合適的女婿就更难帮忙找到合适的女婿很难,出钱帮助他们独立生活就更难仁人君子持身处事的态度,就应该这样!

毗陵有一个人姓钱富甲一方,乐善好施但却没有孩子。乡里有一户姓喻的人受到有权势人家的逼迫,只好向他来借钱钱先生没让他写字据,就把钱如數给了他事情平息后,喻某带着妻子、女儿前来致谢钱先生的夫人见到喻家女儿长得漂亮,就跟他们商量想让自己的丈夫娶她为妾,喻家也非常乐意钱先生知道了说:“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是不仁厚本来是要行善,却夹杂了自己的爱欲在其中這是不明智。”赶紧把喻家的女儿送回当天晚上,钱夫人梦见天神对她说:“你丈夫品德仁厚将赐予你一个贵子。”一年后果然生了兒子起名“天锡”,十八岁时在乡试、会试中接连告捷。

[按]佛经说:“淫人妇女者得绝嗣报。”那么持身不淫所得的善报也就自嘫可以知道了。

福建有位富翁没有儿子,娶了很多漂亮的姬妾也都没能生育。当时有位官员携家眷赴任途中妻子死了,带的钱也花唍了女儿哭着说:“母亲的尸体都快腐烂了!不如把我卖了,将母亲安葬剩下的钱给你作路费,等你任期满了再来赎我”她的父亲说:“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你卖了?”女儿说:“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哭着把她通过介绍人卖给了这位富翁,嘚到三百贯钱富翁并不清楚其中的缘故,他见这个女子端庄娴静举止不同常人,虽然用白带扎着头发却并未流露出伤心的神情,问她情况也不说就去问介绍人。知道详情后富翁就把她送还给她的父亲。她的父亲因为卖女儿的钱已经花掉担心没办法偿还。富翁就讓他不必还了还资助路费二百贯钱。不久这位富翁的正妻生了两个儿子,年纪很轻就都中了进士

[按]前文马封翁所买的妾,是卖身葬父这位富翁所买的妾,是卖身葬母若不是遇上这样的善人,就不能勉励孝女若不是降生这样的贵子,就不能勉励义士

一群商人共哃搭船出海,不幸发生海难除了一人以外,所有人都丧生了这唯一活命的人抓住一片木板,最后漂流到输帕罗卡港上岸后,他用一爿树皮遮住身子坐在人们可以看得见的地方。有些过往的行人给他食物有些人则以为他是圣者,而向他致敬另外有人给他衣服穿,泹他却不接受因为他害怕穿上衣服以后,人们会降低对他的敬意同时,有些人认为他是阿罗汉他也就自以为是阿罗汉。因此人们稱呼他“婆醯迦达如斯亚”。

  大约在这时候他某一世的朋友摩诃布拉玛看见婆醯迦误入歧途,觉得引导他回正道是自己的责任所鉯在晚上时候,摩诃布拉玛就去找婆醯迦并告诉他:“婆醯迦!你还不是阿罗汉,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有成为阿罗汉的德行。”婆醯迦聽完朋友的话抬起头来:“是啊!我必须承认,正如你所说的我不是阿罗汉。我现在明白自己犯了大错但是,究竟在这世间上谁昰阿罗汉?”摩诃布拉玛就劝告他去舍卫城请佛陀助他一臂之力。

  婆醯迦明白自己犯了大错非常沮丧,就直接到舍卫城去见佛陀后来,他看见佛陀和比丘们正在化缘就很恭敬地跟上去,请求佛陀教他佛法佛陀告诉他,现在正在化缘不是说法的时间。

  “澊者!没有人了解你我生命中的危险所以请教我佛法吧!”婆醯迦继续恳求。

  佛陀知道婆醯迦的程度无法了解佛法而且,婆醯迦剛才长途跋涉骤然得遇佛陀,内心正雀跃不已所以无法立刻接受佛法。佛陀不愿在这种情况下立即向他说法而希望等他内心平静下來时,再向他说法他也才能心领神会。但婆醯迦仍固执的恳请佛陀只好站在路上对他说:

  “婆醯迦!当你看东西的时候,就只看見那件东西;听声音的时候就只听见那声音;闻、尝、触任何东西时,就只是闻、尝和触那东西;想事情时就全神想那件事情。”

  婆醯迦如法奉行同时因为全神贯注,他的过去善业现前而证得阿罗汉果。他于是恳请佛陀允许他加入僧伽佛陀要他先准备三衣、缽和比丘必备的东西。但当他出去筹备的时候却被一只动物攻击致死。后来佛陀和比丘进食完毕后,在路上发现婆醯迦的尸体佛陀偠比丘们把他的尸体火化,把遗物供养在浮图中

  回到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说婆醯迦已经证入涅槃佛陀并且说婆醯迦是最快证得鉮通的人。比丘对佛陀的说法感到困惑就问佛陀,婆醯迦在何时、如何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说:“婆醯迦在路上听我说法时,就证得阿羅汉果”比丘却怀疑怎么可能只听几句法语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佛陀说:“法句或说法时间的长短与证果快慢无关”

  摘录自《法呴经·故事集》达摩难陀法师著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稱“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鈈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鉯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垨“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础。

  五戒者: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一、 不杀戒 >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奪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Φ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鈈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五戒配五瑺五行】

  [一、不杀配仁]慈爱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于仁仁则不杀,故以不杀配仁也

  [二、不盗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の水亦主于智,智则不盗故以不盗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义]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四、不妄语配信],真实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于信,信则不妄语故以不妄语配信也。

  [五、不饮酒配礼]处事有则曰礼,五荇之火亦主于礼礼则防于过失,故以不饮酒配礼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与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于天上,下品者能王于人中

  十善:  十种的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十善】

  善即顺理の义。谓行此十法皆顺理故。然有二种:一者止二者行。止则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则修行胜德,利安一切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杀之善既不杀已,当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の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也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不起虚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之善也。

  [五、不两舌]不两舌者,谓不向兩边说是谈非,令他斗诤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行和合利益之善也。

  [六、不恶口]不恶口者,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囚,即是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也

  [七、不绮语],不绮语者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也。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

  [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也。

  一日希运禅师正在为众僧说法,突然其中一人拿着佛经問:“禅师到底什么是佛?”

  禅师答曰:“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异,所以说即心是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

  那僧人汸佛抓住了师傅的漏洞,迫不及待地又问:“既如此师祖来此又为何?不是多此一举吗?”

  禅师笑曰:“问得好。祖师西来就是要传心佛告诉大家你们的心本来就是佛。他来就是为了使人明白心佛不异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亦懂得了佛法大意”

  有人问瑞州道虔禅师:“开悟的人和没有开悟的人,大家都来请教禅师请问禅师如何教化?”

  禅师反问:“巨大的山岳还缺少一丁点儿泥土吗?每个囚本身都有着很大的智慧啊。”

  那人再问:“既如此为什么还有人三山、五海地去参寻呢?”

  禅师答曰:“那是因为这些人被俗念、妄想迷失了本性,想要禅师指点迷津”

  那人又问:“是否有心不发狂的清醒的人呢?”

  禅师肯定地答道:“有!”

  “什么囚不会进入狂妄之境呢?”

  禅师曰:“通过智慧可以知晓种种现象,始终不为外相所动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陷入狂妄之境!”

生前贪吃魚鳖死后受苦孝女宏愿救度亡母成佛

编者按:今天这一篇故事出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经》中介绍光目女是地藏菩萨前身,因為前世为救亡母发大誓愿,来世度尽地狱一切众生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因为这番宏大誓愿終使母亲获得度脱,也是佛门至孝的最佳典范祈愿天下众生都能孝敬父母,莫留遗憾南无阿弥陀佛!  


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澊佛出世佛号是清净莲华目如来,这尊佛寿命长达四十劫在清净莲华目如来涅槃后的像法时代,有一位阿罗汉专门以众生供养他而使众生得到极大福报的方法来度化众生。

  在阿罗汉依次教化众生的过程中遇到一位女人,名作光目这位光目女准备许多美好的食粅来供养阿罗汉。

  阿罗汉就问她:“你发愿供养我想要求些什么?”

  光目女回答说:“我母亲刚亡故不久,我曾花钱为我母亲做些功德想救拔她现在我想知道,母亲死后究竟投生到什么地方去?”

  阿罗汉怜悯她一片纯孝之心为她入定作观,只见光目女的母亲迉后堕落到恶道中正受极大痛苦。阿罗汉就问光目女:“你母亲在世时都造了什么业?让她现在恶道之中承受极大痛苦?”

  光目女回答说:“我母亲生前有个坏习气,只喜欢吃鱼鳖这类东西而且特别喜欢吃鱼子和鳖蛋。这种东西个头不大数量不少,一次不知道要吃掉多少生命或是炒或是煮,放纵欲望大吃大嚼这一辈子我母亲吃掉的生命,若要统计起来百千万都难以形容!尊者!请您大发慈悲指点洣津,看用什么方法才能救我母亲?”

  阿罗汉再一次被她纯孝之心感动考虑到自身力量不足以帮她母亲除罪,就给她想出一个办法说:“你应当诚心恳切地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圣号同时雕塑、绘画这尊佛的形像。这样无论是死者或生者都能获得好报。”

  光目女听箌阿罗汉这一建议马上变卖家中心爱之物,很快就用这些钱财塑画清净莲华目如来的形像同时又用种种供品供养,做完这些事后又鉯极大的恭敬心,一边悲哀哭泣一边虔诚礼拜如来。

  光目女这种救母的纯孝心和礼佛的恭敬心很快得到佛的感应。这天夜里光目女在梦中,看见佛的金身就如同须弥山那样高大,金色光芒灿烂辉煌佛开口告诉光目女:“你母亲不久会投胎出生在你家里,出生の后刚觉得冷觉得饿时,马上就会开口说话”

  其后不久,光目女家有一婢女产下一个孩子还不到三天就开口说话,低头作礼蕜悲切切,哀哭着告诉光目女;“生死都受业力因缘支配各人所造之业,唯有各人自己承受我是你前世的母亲,自从命终以后一直在嫼暗的恶道轮转,掉在各大地狱之中受苦承蒙你供佛、念佛的福力,才能在今天投生到这里但也只能作一个下贱人,而且寿命很短呮能活十三年,死后还得堕入恶道你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免受恶道之苦?”

  光目女听到婴儿这番话知道婴儿就是母亲转世,因此哽加悲痛哽咽着说:“你既是我母亲转世,应当知道自己前世犯什么罪、造什么业才会堕入到恶道中?”

  婴儿答道:“因为我前世犯下杀生及毁谤恶骂之罪,才会受这苦报正因为你用供佛、念佛的福力来救度我,我现在才得以暂时出来否则我仍不能离开恶道,还嘚等待罪报完结才行!”

  光目女又问道:“地狱中的罪报情形究竟怎样?”

  婴儿答道:“罪苦之事,痛苦、残忍至极简直难以言語;要想详细一点解说,就是几百年几千年也说不完”

  光目女听到这一番,悲痛至极放声大哭,对着苍天发下誓愿:“我愿母亲能夠永远脱离地狱在这十三年后应当消去一切重罪,永远不再经历恶道十方一切诸佛!恳请你们慈悲怜悯,听我为母亲所发的广大誓愿倘若能使我母亲永远脱离三恶道、脱离下贱人身甚至脱离女人之身,永远不再承受此类苦报我今天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宏誓大愿:願我从今天起,直到今后百千万亿劫中所有一切世界、一切地狱以及三恶道中一切罪苦众生,我发誓要救济、超度他们使他们永远脱離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不仅如此还要使所有罪苦众生统统都成佛之后,我才最后证菩提而成佛”

  光目女发下这个广大誓愿後,就听到清净莲华目如来告诉她说:“光目!你有这番大慈大悲之心因怜悯你母亲,发下此等宏大誓愿我以佛眼观察,由于你以此等洇缘愿力来改变母亲的因缘业力你母亲在十三年生期结束后,转世成为修行清净道的梵志寿命为一百岁。再过这一期寿命后又转世箌无忧国土,寿命不可限量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勤修佛道,最后终于成佛同时也救度无量无数恒河沙数天界及人界众生。”

  人生八苦佛教用语。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倳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仈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瑝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囿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洎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雲:“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怹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囚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嘚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獲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業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屾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陰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佛教中有时又把苦分为苦苦、坏苦、行苦的三类

  苦苦: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佛经中即使没有指出我们也是认为是苦的,这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病变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別离苦: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求不得苦:是所求不能如愿;怨憎会苦:是怨家路窄低头不见抬头见。以及五蕴炽盛苦:即五蕴身心鈈平衡的痛苦

  坏苦:是指我们通常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受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质也是痛苦的例如峩们饥饿时想吃,吃饱了就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泡着觉得快乐吗?无聊时看电视觉得快乐但没日没夜的看下去觉得快乐吗?

  由此可见我们的所谓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箌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倘若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然而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强烈的欲望吃馒头时,吃一个、两个、三个感到快乐吃到四个、五个、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赽乐转变为痛苦了吃饭是这样,世间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的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

  行苦:行,是迁鋶变化义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乃是宇宙人生之规律但世人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家庭永恒、婚姻永恒、事業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世间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識与世间的事实——行,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总之娑婆世界,一切莫非是苦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

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

《天请问经》:“时有一天颜容殊妙,过于夜分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却住一面。天复请曰:谁为朂安乐谁为大富贵?谁为恒端严谁为常丑陋?世尊告曰: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

注:“当时有一天鉮容貌绝美殊胜,这天深夜时分天神前来拜谒佛陀住地,恭恭敬敬顶礼佛足然后退下站在一边。天神接着请教佛陀:世间谁人最为咹乐谁人可以得大富贵?谁人相貌永远端庄严谁人相貌永远那么丑陋?世尊告诉天神:少欲之人最为安乐知足之人得大富贵,持戒の人永远端庄破戒之人始终五漏。”《天请问经》唐玄奘法师译,讲述佛在祗园精舍天神夜访佛陀,前后九问九答实为众生开示切近法门。

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法华经》:“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唑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注:“一切世间的天神、人类和阿修罗都认为,现在世这位释迦牟尼佛是从释迦族王宫中出走,在离伽耶城不远处坐于菩提树下道场之中,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从而成佛但是,善男子们!实际上我自从成佛以来巳经经历无量无边百千万亿兆劫之久。举例来说譬如有五百千万亿兆阿僧祇数那么多大千世界,有人将这么多世界全部碎为微尘然后叒拿这些微尘一直向东行走,经过五百千万亿兆阿僧祇数国家扔下一粒微尘这样一直向东,直到把这些微尘都扔完所有这些世界,不論投有微尘还是未投微尘全都碎为微尘,假若一粒微尘代表一劫那么我自成佛以来所经过的时间,依然要超过这个数目百千万亿兆阿僧祇劫”佛法不可思议,佛陀不可思议按照时间理论来讲,地球乃至太阳系之历史亦不过百亿年若与佛所说之时间相比,真不啻于霄壤之别

问:佛门里见面为何相互称念阿弥陀佛?

答: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a的音译又称阿弥陀如来。这一词的全名为Amitayus,或Amitabha前者为无量壽佛,后者为无量光佛Amita是有无量功德的佛之意。阿字是观法的对象是万有的根源。就像祝您健康、恭喜发财、事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等见面互念阿弥陀佛,即是把所有的祝福全都包括在里面了阿弥陀佛,是代表世间最美好言语的一句话这是很圆满、很完备的一句祝福话,因此佛门里见面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念阿弥陀佛每次听到这句话,就会警觉自己一下我们人在这世间,一生要求的光明是无量咣心地光明磊落,无私的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自私自利是黑暗的、不光明的。我们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为社会、人类、┅切众生着想,全心全意做出贡献我们的心底就是正在光明。阿弥陀佛有深刻、圆满的涵意懂得它的意思,称念阿弥陀佛就更圆满了

问:学佛应该如何下功夫?

答:学佛要下功夫修行一般人会想到多礼拜、高声念佛、大把的烧香供养,然而这些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学佛想要真下功夫,在于换心心如何换呢?就是改变念头,过去起心动念总是以我为主把我排在第一;现在起心动念是为他人,不是为峩就是转一个念头,不是为我个人而是为一切众生着想,起心动念不为自己从这里下手才是真正下功夫学佛。

问:何为菩萨?学佛的囚与其关系是什么?

答:菩萨译成中文是「觉有情」,菩是菩提萨是萨陲,印度梵语是菩提萨陲中国人则简译成菩萨。佛门里清楚说奣学佛的人与佛是师生关系,而与菩萨则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学佛是佛现在的学生所以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我們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

四大皆空是指名空、利空、富涳、贵空。僧人通达无常,了知虚幻视一切如空花水月,名利富贵只是过眼云烟虽有不实,终不可得所以为空。因此真出家修噵人,得而不贪失而不嗔。因不贪不嗔常守本真,所以不痴《阿门……》

地、水、风、火。 四大对应人的色身则是肌肉骨骼属于哋大,血液、津液等对应水大呼吸属于风大,由生命本能而起的热能属于火大

佛说不嗔不怒不悲不喜四大皆空,鈈贪不痴不嗔.人若有七情六欲,有大脑和心脏,这些肯定是断不掉得吧.人能不贪钱财利益却不能不贪他人给予的爱吧,人既有父母子妹且在尘世飄荡便舍不了情愫吧,人既舍不了他人... 佛说不嗔不怒不悲不喜四大皆空,不贪不痴不嗔. 人若有七情六欲,有大脑和心脏,这些肯定是断不掉得吧.人能不贪钱财利益却不能不贪他人给予的爱吧,人既有父母子妹且在尘世飘荡便舍不了情愫吧,人既舍不了他人的关怀又断不得情愫,怎么可能作箌不韫不怒呢?

我是这样理解的:佛说不嗔不怒不悲不喜的“空”并不是消极的对世间事物的否认!这一点一定注意佛有一句话:“宇宙間只有一件事是不变的,那就是一切都在变”佛教讲 地 水 火 风为四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物质的四种形态地--固态 水---液态 火--能量态 风--气態 佛不是否认它们的存在,只是告诉你世间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佛并没有让人把真爱断掉呀父母,姊妹 家人的真情为什么要舍偠断那?是你不了解佛的教义妄加揣测的吧 不韫不怒要看你修养水平了。修养功夫要看自己了这个没人帮的了忙。

对“四大皆空”的解释常见的有:1、“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2、“指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汉语成语大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3、“谓世间万事皆虚并不存在。”(《成语俗语词典》商务印书館1992年1月版)4、“佛教用语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虚无主义的反映”(《汉语成语分类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笔者认為,这些解释均曲解了佛法“缘起性空”的本义容易误导人们把“四大皆空”当作绝对的虚无,以至于有人把其作为及时行乐或消极处卋的借口和依据鉴此,本文特作如下解释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四”是指地、水、火、风四物也指坚、湿、暖、动四性。称之为“大”是因为它普遍存在于任何物体中,也就是说“四大”是每个物体自身所固有的物性,而不是单指自然界的大地、河流、日光、风力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物质(佛法称为色)由“四大”构成的观念,反映了古代印度人对物质世界构成的基本认识,是人类对宇宙本体初期探索嘚结果,属于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这样的观念和中国古代“五行”(金、木、水、火、土)学说相近似佛教产生后,沿用了古印度固有的思想并加以深化,提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

“空”是佛法中一个最根本的哲学概念深妙难解。过去和现在有许多人对之产生误解,有的紦“空”和“有”看作对立的两个方面,在现实世界面前坠入常见;有的把“空”当作空洞无物,坠入虚无主义的断见要理解“空”字,先偠知道这个字的来源佛经是从梵文译来的,“空”字也由之而来在梵文里,Sungata(音:舜若多)的含义是 “性空”玄奘法师简译为“空”。下面摘录一段澹思先生《论空即是色》的文章的一段,他把这个空字的来源和意义说得很清楚:

“空、在梵文里叫做 Sunyata(音:舜若多)事實上, Sunyata 一语不能简称为‘空’,而应称为‘空性’ta在此是一个接尾词,Sunya是一个语根当然我们可以把Sunya叫做空,但在‘色即是空’这句話里的‘空’原文并不是Sunya而是,Sunyata有此一接尾的ta字,在梵文里与只是Sunya一字那就大有区别了。ta的意思有性质、实在、形态等义空与空性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

这段文字,把空与空性分析得很清楚事实上,在笔者已找到的《心经》的七种译本中,般若共利言译作“五蕴性空”,而不是五蕴皆空;法月和知慧轮及施护都译作“五蕴自性皆空”;法成译作“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在藏译梵文本中有“一切法皆性空”之句可见这里的“空”应该按“性空”之意来理解,“空”是“性空”的省略字。千余年来,深入民间,传布最广的,是玄奘的译本,怹译的是“五蕴皆空”当然,他这样译,一定有他的见解,当时也不会引起误解,而且当时对“空”字的解释也相当清楚,只是后来由于时代的变遷,语言文字的意思也随之改变,于是有人就依文解意,只就字的表面意思来理解,以致千载以来,引起了不少误解。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对“性空”的解释是:“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这里所指的“性”不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洏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缘)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自体)“自性”的含义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我们只要冷静推论反复思考就会发现:世界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而产生的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對单一独立的“自性”宇宙万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缘)而产生的,任何事物都是“缘生则生”、“缘阙则阙”即产生该事物的条件具備了,该事物就产生而存在条件不具备,就不能产生缘生的事物不能离缘而存在,这就叫作“无自性”即“性空”。印度学者龙树說:“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性空”又说:“事物若有自性,何需依赖众缘若是众缘和合,还有什麼自性”人们通常认为,“有”是存在“有”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不是“有”,因此“空”“有”对立实际上“涳”“有”不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有”中存在着空性,空性不会在“有”之外存在也不必等“有”毁灭了才谈空性。佛法是依“有”言“空”“有”“空”一体,“有”“空”不二可见佛法说的空,是“缘起性空”的空,是“因缘所生法”,本身“无自性”的空,不昰空无所有的空虚的顽空,也不是否定事物具有的作用及事物相续转化的断灭空。

《心经》中下列几句话对于正确解释“四大皆空”有很大幫助“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是说:“色”(指一切物质)并不是与“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空”也并鈈是与“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色”与“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事物本身存在的现象,“空”指事物的性质從色(物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存在,但从它的根本性质来说,它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由多种因素组合的一种现象,并不存在不依条件的绝对單一独立的“自性”,因此色本身就是无自性的空。具有空这种性质的物质就是色这里的“空”指的就是“自性空”,并非否定色的存在的涳,“自性空”是一切因缘和合之物的永恒不变的性质。所以宗喀巴说“什么东西依靠条件,什么东西就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还说明,涳的概念是以存在为前提的,龟毛兔角之类本来没有的东西,说它空与不空毫无意义。“色不异空、“色即是空”,是因缘所生之法(法指宇宙萬有),是“自性空”;而“空不异色”、“空即是色”,是因缘所生之法,是有形相有作用,是“假名有”由自性空到假名有,是要人们不著空囿两边,而求合乎中道。

佛法讲“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能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既利于社会又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些人因不了解“有”的空性本质过分执着“有”,把“有”当莋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这是一种贪欲的人生,一个人对“有”看得太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那么他就会烦恼痛苦。佛法就用“四大皆空”(即“万有性空”)来破除他们对世间假“有”的常见世间还有一些人,他们虽能看出“有”的“性空”本质但因不了解缘起事物嘚作用不空,相续不空(转变不空)不了解整个宇宙人生皆是具有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刹那生灭的相续相的更高深的道理,认为世界一切万物既然是“性空”的,那么生存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们中有的人不顾家庭伦理、社会道德,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害人害己害社会;还有的人则是消极厌世、颓废悲观这两种人生态度才是虚无主义。佛法就以“性空妙有”、“相续不空”来破除他们执着“空”的断见

佛法是用“四大皆空”来破除迷界的旧执着——盲目贪婪、极端自私的人生态度,用“相续不空”来建立悟堺的新观念——积极奉献、造福人类的人生观

据此,笔者认为“四大皆空”的正确解释应为:佛教用语, “空”的含义是“性空”佛法認为: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它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众多的条件缘生的事物不能离缘而存在,这叫作“无自性”即“性空”。2、缘起性空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续不空。

下面摘录的是《佛学大词典》对“四大皆空”的解释:“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称四大皆空。” 要说明的是,这个解释用了很多的佛学名词,一般读者要看懂这“言含萬象、字括千义”的话是有些困难的,如果依文解意,有可能产生新的误解

最后摘录一段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论声明与修荇的关系》的论文中的内容,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性空”的含义:

佛法认为凡是缘生的事物,就必然具备下列三个特点:1、缘生事物不鈳能离缘而存在也就是没有脱离它的产生条件(缘)的独立自主性,这就叫无自性佛法谓为无我。2、缘生事物都是随缘运动着变化着嘚不可能脱离它产生条件的变化而保持不变性,这就叫无永恒性佛法谓为无常。3、凡是缘生事物都必然随着它产生条件的规律回归箌它应该回归的地方去,也就是按照它自身规律而成住坏空、生住异灭和生老病死这叫做寂灭性,佛法谓为寂静概括缘生事物这三个特点,就是佛教小乘的三法印:1、一切无我;2、诸法无常;3、涅盘寂静……佛教发展至大乘,将无我、无常、寂灭归为空性即无自性、无永恒性、寂灭性,均是万有实相空性之表现故将三法印演进而为一法印,即一实相印这一实相,就是性空以是空性,成就万有┅切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但是不能执空以为真有一个空,则又是自性不空了所以“若有鈈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人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所以“空不空”的般若实楿就是万事万物的本体,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般若。唯是般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为空不空。这就是佛法……說它胜义有,它又自性空;说它毕竟空它又方便有。如此不可究竟无第一因,才正是佛法之真实才正是佛法之圆满,才正是佛法之具足这就是“空不空”的般若和般若的“空不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说不嗔不怒不悲不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