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银行破产了存款怎么办,结果会怎样

银行要破产了 你的钱怎么存才安全?
[摘要]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之前美国银行倒闭,储户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赔款,后来上调到20万美元,现在最新的规定是25万美元。(图:2015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行长张建国说到“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包括总理也大笑起来。李克强总理随后回应了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说法:“农民才是弱势群体啊!”)随着金融的冲击和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的各大银行也从之前“躺着都可以赚钱”的优越地位跌落至现在的“弱势群体”。2015年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净利润增速都在1%以下,而2014年四大行的净利增速都在5%以上。银行是弱势群体的观点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2015年关于银行破产的话题更是成为社会的焦点。(图:在2016年的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语出惊人:什么是稳定的秩序?不是保护的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而是对出现经营风险、或者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它们破产,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在刚刚结束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涛再次发话,允许银行破产。(图: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民众上街挤兑,导致银行倒闭潮。)在破产和企业破产一样,大家也不会觉得大惊小怪,20世纪20年代,美国每年平均倒闭银行500家左右,“大萧条”使得银行倒闭数在30年代初上升为2000家。1933年银行倒闭数达到3000家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后,仅在2010年美国破产的银行就达到157家。一般来讲,银行一倒闭,储户就会面临存款血本无归的风险。而在中国大众的心中,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不会破产,钱存到银行里是最安全的。这或许也是美国人不爱存钱,中国人爱存钱的一个因素吧。(图:98年海南发展银行广州分行日历片。)其实中国也有银行破产的先例。1998年危机期间,海南发展银行因为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信誉差等原因发生了挤兑现象,在耗尽了准备金和国家34亿元的救助金之后仍未能摆脱困局,最终宣布破产。但是所有储户的利益并没有受损,原因是在宣布破产之后,中国人民银行指定保证支付所有储户的本金以及合法利息。此后发生在河北省肃宁县的尚村农信社破产案,最后同样由央行指定其他商业银行予以救济。在此之后,中国就再无银行破产的实例。银行市场化,的钱靠谁来保障?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国家层面和储户层面共同调整进行应对。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国家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存款制度。由于银行倒闭数量太多,危机不断,1933年通过立法,美国成为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之前美国银行倒闭,储户可以得到10万的赔款,后来上调到20万美元,现在最新的规定是25万美元。就是说银行倒闭了,不管你原先在银行里存了多少钱,你最多只能拿回25万美元。(图:江苏射阳一银行被传倒闭近千民众挤兑现金。)印度在1961年成为全球第二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至2014年初,全球已经有111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在日国务院公布的《存款保险条例》已于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为我国99.63%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最高偿付额50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存款在50万以内就可以得到全额赔付,存款超过50万的最多也只能得到50万赔款。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银行破产了,存款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在银行购买的产品则不会获得赔偿。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个人怎么应对银行破产。1)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不要把所有的钱存到银行,更不要把所有的钱都存到同一家银行。如果你想把超过50万的存款存到银行,最好存到多家银行,这样在银行倒闭的时候你能得到全额赔款。再说了,你的运气也不会差到把钱存到哪个银行,哪个银行就倒闭吧。2)进行多种投资,把资金分散到不同的资产上,比如说,保险、房产、白银、股票、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投资;3)小M认为最应该投资的就是自己,钱没了可以再挣,公司倒闭了可以跳槽,身体垮了你往哪跳?去哪挣钱?把钱投在保持自身健康、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提高个人能力方面,回报才是最大的。【送福利】理财需要培养,也需要学习,小M给大家准备了9本的经典书籍,想要学习的读者,想要知道怎么存钱才更安全的读者,可以关注MissMoney的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然后回复关键字“存钱”,小M马上告诉你!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davidzho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买车容易选车不易 怎么买最划算?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位置:
中国允许银行破产 意味着什么日 13:53鸣金网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在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语出惊人:什么是稳定的金融秩序?不是保护金融行业的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而是对出现经营风险、或者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它们破产,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鸣金网,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原标题:中国允许银行破产,释放什么信号!)   日消息,在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语出惊人:什么是稳定的金融秩序?不是保护金融行业的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而是对出现经营风险、或者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它们破产,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行长离职,贷款不良率上升  前一阵子,朋友圈被中国第一大行工商银行行长离职的消息刷屏了!而银行的离职潮其实早就开始。  整个中国上市银行中,去年一年离职行长、高管超过50人,有银行更是出现了员工排队辞职的盛况。这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在银行工作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金饭碗”,但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业的不良贷款到底有多高,据称,2016年银行业第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为2.1万亿,不良率为2.04%,这大大低估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很多都是通过调胀,通过降息,通过所谓的重组,把不良贷款暂时掩盖住了。  光86家钢铁企业,负债总额3.3万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很多钢铁企业动辄就是几百亿,甚至几千亿。而指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可能达到8万亿,震惊业界!  银行面临破产危机在账目上表现的尤其明显。——随着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年报的相继披露,2015年上市银行的业绩也已基本确定。各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几乎全部回落到个位数,上述五大银行利润增幅几乎跌到零。  刚刚公布的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年报显示,五大银行2015年净利润总额超过9200亿元,但净利润增速却是有史以来最低的。除了交通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3%以外,四大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全部在1%以内。建行最低,只增长了0.28%,工行增长了0.5%,农行增长了0.7%,中行增长了0.74%。而就在几年前,他们的增速还都在两位数。  中国允许银行破产!谁在下一盘大棋?  在2016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张涛语出惊人:什么是稳定的金融秩序?不是保护金融行业的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而是对出现经营风险、或者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它们破产,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  这不是官方第一次提及金融行业破产的话题了,尤其银行也有可能会破产,更是牵动亿万储户的心,央行副行长张涛的表态,涉及以下几个意思:  第一,宣告允许银行业破产的时代即将到来。银行业经营的好坏,全交给市场去裁定。金融行业之下,政府罩着的“保险箱”要被打破了!  第二,此举有利于整顿金融行业的秩序,银行业“大而不倒、僵而不死”的怪圈将不复存在。既然传统行业,尤其是钢铁、煤炭等行业能大刀阔斧去产能,银行业为什么不能去去低效的产能呢?淘汰僵尸企业应将金融行业纳入其中,不能沦落为一句空话。  在中国,金融业准入门槛上比较低,一些存在经营问题的金融机构也“混迹”其中,只有使出破产的杀手锏,将一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金融企业实现“安乐死”,才能释放出市场活力,将有限的金融资源让位给具有创新意识的金融机构,才能实现优胜劣汰。那些还企图躺着挣钱的银行们,赶紧醒醒吧!  第三,给金融行业敲响了市场化竞争的警钟。尽管中国的很多商业银行陆续实现了上市,但仍残留着政府的“烙印”,出了问题,还指望着政府来兜底。  于是,一些银行肆无忌惮地在信贷上片面追求高风险、高回报产业项目,甚至是拯救僵尸国企,导致继续推高产能过剩,银行坏账频出,可能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还有一些银行打着政府机构的金字招牌,四处推销高回报率的理财产品,殊不知背后暗藏着不可预测的“跑路”风险。  请各大国有银行,放下高冷的架子,亲民一回吧,认认真真做好金融服务,要不就会被储户抛弃了。  第四,银行也能破产,有利于打开社会融资的有效渠道。数据显示民间投资下降,实体经济缺乏资金,这是最近几个季度甚至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都在面临的大问题。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老板为贷款跑断腿,银行也爱搭不理。  如今一旦金融机构允许破产了,断了政府救济的后路,那些“不差钱”的银行就会紧张起来,而不是把钱源源不断输血给有权有势的产能过剩的国企央企们,造成坏账一大把的;银行也不会把资金大把撒给央企去买地当地王,要知道一旦楼市泡沫破碎了,多米诺骨牌倒下,银行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最终难逃自身难保的命运。  所以,银行会从利润角度出发,更多考虑把钱投给最有回报率的行业和企业,一些发展势头正猛的民企才有机会获得银行的贷款。这对缺钱的实体经济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在全球范围内,银行破产不是什么稀奇的新鲜事,但是在中国却无疑投下一颗炸弹。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批量倒闭。雷曼兄弟这家超过150年的金融“巨鳄”在风雨飘摇之中,也支撑不住了,落得“破产申请”惨淡下场。连美国的超级大银行都能申请破产,中国的银行业为什么就不能破产呢?中央允许银行破产是相当有魄力的举措。  中国人那么热爱存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储蓄来源。可还是有很多银行存在经营不善的风险,这能怪谁呢?只能怪自己了,不被市场淘汰才怪。  据201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位居世界第三。中国人为啥爱存钱呢?  首先是中国人有存钱的习惯,从来都是未雨绸缪,不像西方很多国家的居民都是月光族。  其次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很多人储蓄是为了应对未来不时之需,例如生病、失业之类的问题。可见,中国人的危机意识非常强。  再次,中国人有严重的买房情结,挣的辛苦钱都舍不得消费,攒起来,为啥呢?举全家之力买一套大城市的房子。有了房,才安心。  连央行行长周小川都感叹,亚洲金融风暴以后,中国的储蓄率不降反增,近10年增加了约10个百分点,占GDP总额一半左右。  这也是个头疼的问题,这么高的储蓄率,如果不能用来拉动国内投资消费,实在太可惜了。以至于前段时间有人提出,中国居民储蓄率那么高,可以挪点去股市搞搞投资。开玩笑,中国真正懂股市的股民能有多少呢?大多数都是盲目炒股,在这种情况下把钱投到股市,还不如放在银行里稳妥呢,至少不会来一场股灾就赔个精光,还有点微薄的利息可赚。  中国人就是这么保守的储蓄一族,如果一旦银行经营不善破产了,你可以预料,那对中国人的打击有多大,所以央行一发话允许银行可以破产了,储户们将有多担心自己资金的安全,那几乎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身家财产。  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  之前人们的观念认为,在中国,银行破产是一件几乎不能想象的事情。而现在,银行破产即将来临了。据先前的报道称,银监会正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意味着一旦有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的具体条例是这样的: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银行所有存款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加起来在50万元以内的,全额赔付;超过50万元的部分,从该存款银行清算财产中受偿。央行测算,50万元的偿付上限可以覆盖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什么意思呢?换句话说就是国家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兜底,允许银行破产倒闭,一旦有银行破产,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但赔偿有一定限额。储户在单个银行的存款,最大赔付额度将是50万元,超过这一限额的存款部分,将得不到赔偿。  而且,请注意,下列三类情况是无法获得赔偿的,核心解释是:只赔存款,不赔理财产品。  1、存款丢失,你的钱存在银行里存丢了,是不负责赔偿的,自己去和银行协商索赔吧。  2、银行理财产品本金亏损、收益不达标、变身为保险的,统统不赔付。注意,以后银行向你推销理财产品或保险时,要留个心眼,说不定是个坑。  3、银行代售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危机、资金亏损的情况,也是不赔付的。一句话,购买理财产品,擦亮你的眼睛,跑路的事情没少看吧。  从中国允许银行破产,到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中国正在下一盘人民币国际化大棋。  如今,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已经势不可挡了。目前人民币与、、和一起成为I新篮子五种货币中的一员。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是国际货币系统一个重大发展,反映了人民币作为贸易和投资结算货币的用途日益扩大。  但是要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必须有一个前提:必须市场化。而在汇率市场之前,存款利率必须市场化(央行对存款利率已经有所松动了),否则会在人民币与其它币种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由国家买单的套利空间。而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有存款保险制度做强大的保证,保证老百姓的财产不受到损害。正是有了这个存款保险的保护套,中国政府更有底气大刀阔斧地推进金融改革,允许金融机构破产,接受市场化激烈的竞争洗礼。  由此可见,允许银行破产是中国庞大的金融改革重要的一环,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下行压力较大,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改革大幕已经启动,并正在迅速推动,让我们拭目以待。  央行发出警告!这些机构有风险  央行副行长张涛在演讲的最后,重点阐述了“市场退出”的问题,他说了一段堪称严厉的话:  制度设计的目标之一是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维护整体金融稳定,而不是保护业内每一个机构都不失败、都不出任何风险。对于经营出现风险、经营出现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建立有序的处置和退出框架,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该重组的重组,该倒闭的倒闭,增强市场的约束。一个没有优胜劣汰机制的行业是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的。  这段代表央行的表态,其实跟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开局首季问大势》的精神一脉相承。那篇文章在谈到金融风险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不掩盖和拖延风险”,就是“允许金融机构有序破产”,就是“该重组的重组,该倒闭的倒闭”。  在现代经济体系里,金融业的确比较特殊,也比较敏感。但如果国家因此就保护所有的金融企业,什么都兜底,那么道德风险就会急剧上升,小灾祸会拖延、集聚成为大灾祸。  那么,哪些企业会比较危险?投资者又应该如何应对?  1、首当其冲的是P2P行业。P2P一度是金融行业创新的热点,也是风险投资追逐的重要目标。但转眼之间,行业泡沫就开始破裂,大量企业面临被淘汰出局。目前这个行业仍在运作的平台有将近2400家,未来能有十分之一生存下来就很不错了。  因此,投资者对P2P要非常谨慎。如果非要投资,可以选择大股东实力雄厚的,或者拿过多轮风险投资的,而且资金一定要分散,不能集中在一两家平台。  2、私募行业风险可能不亚于P2P。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办理过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接近2.4万家,是“还活着”的的10倍。去年11月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过至少6批“失联私募”的名单,涉及的私募机构多达54家。至于发生巨额亏损的私募,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私募存在的一大风险是“散户化”。按照国家规定,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应该拥有300万元以上的金融资产,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但一些私募基金为了拉客户,把门槛降低,引入了大量风险识别能力较低的散户。  3、小型的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也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尤其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房地产泡沫较大的地区的这类机构,风险更大。以银行为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银行基本上都属于“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但众多的小型城商行、农村合作银行,问题就可能比较大。比如在矿区的、房地产泡沫比较严重地区的,很可能几单大的坏账就足以击倒一家小银行。  对于上述类型的金融机构,投资者要非常小心,尽量不要把自己的钱集中存储、投资在其间。一般来说,越是承诺高回报的机构,你越要打个问号。现在实体经济这么不景气,怎么可能长期支撑高的理财、投资回报呢。关注(.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 本文转自:“鸣金网”, 不代表中金网立场 )责任编辑去去【免责声明】此文章内容来源为鸣金网,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相关阅读1/2 10:14 17:39 13:44 11:54 11:07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
热门新闻 10:17 10:32 10:24 10:27 10:3624小时直播12-20
星期三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1小时3分钟21:30加拿大前值:-1.2%预测:-0.5%20:00美国前值:4.20%预测:--公布:4.16%20:00美国前值:247.9预测:--公布:234.320:00美国前值:398.8预测:--公布:379.220:00美国前值:1281预测:--公布:1240.519:00英国前值:30预测:--公布:24最新资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国家真的允许银行倒闭了 但你知道你的钱怎么办吗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近,银监会正在加快推出破产条例,这意味着银行不倒的神话即将成为过去。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不做投资不理财,你的钱放在银行存着就很安全。现在连国家都允许未来银行破产倒闭了,你存钱的思维也必须跟着改变。
  银行破产处置方案即将落地
  8月8日,九寨沟发生了地震,很快地震这件事把另外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淹没了。
  那天,有消息爆出银监会正在起草《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这件事,其实真的是一件重磅级的事情。
  消息的内容是加快推出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条例,换个说法,也就是关于商业银行也可以申请破产以及破产后出现的纠纷怎么处置的条例。
  早在今年5月时,银监会公布的《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中就已经提到银行破产风险的条例,也就是说快的话你能在今年看到商业银行破产的处置方案了。
  很快吧,没剩几个月的时间了,而且银监会表示到时会在条例里面考虑使用终止净额结算权力。
  所谓终止净额是指在双方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尤其是商业银行出现破产情形时,商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双方之间的所有交易,并对所有被提前终止的交易进行净额结算。
  就是商业银行经营出现问题,资不抵债了,它在申请破产后,可以提前把所有正在交易的业务都终止了,进行清算。
  什么理财还没到期啊,什么贷款还没到期啊,统统没用,只要破产都可以提前终止。
  出来混还是要还的
  很多人不了解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作为一个存钱的金融机构,怎么会破产。
  其实,商业银行就是个中间商,吸收储户的存款,支付存款利息,然后把这些存款再贷出去,收取贷款利息,从中赚取利差,只是后来渐渐地衍生了很多更为复杂的。
  但是它的根是不变的,存款就是它的负债,贷款就是它的资产,既然是一个经营性的机构,就可能存在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的情况出现,只是一直以来政府都在兜底而已。
  在经历了08年的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把利率调到低得不能再低,不断放水,向市场投入大量货币。
  这就苦了我们普通(,)啊,这原本辛辛苦苦打工赚钱,就是想放在银行生点利息,结果当时利率这么低,存了等于没存。
  而对于举债的人来说,都在偷偷窃喜,借贷成本那么低,钱又多,想怎么借就怎么借,借一年都才那么点利息。
  结果,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断加杠杆,不断举债,通过债务驱动经济发展,渐渐的形成了现在这个毒瘤模式:实体经济没多大起色,钱又多到可以不断借新填旧,靠着央妈放的水,滋养金融业。
  要不然看看今年全球最赚钱的企业,在第一名苹果之后,就是中国四大行了。
  老百姓没多大受益,反倒肥了一大帮金融机构。
  但是,你以为央妈放出去的水就是泼出去的水,不用收回吗?不可能的,现在美联储要把放出去的水慢慢收回去了,央妈今年也在逐渐收回这些水。
  要知道,央妈放给金融机构的水都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负债,如果到期了,央妈可是要连本带息都收回去的。
  而一直以来,依靠金融业的膨胀,很多人不思进取,沉迷在货币宽松这颗大毒瘤上,企业靠着举债生存,金融机构靠着央妈放的水随意放贷,习惯安逸的日子后,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
  不过风水轮流转啊,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的,欧美经济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一直处于走出泥潭的阶段,如今开始有点复苏的味道,但自己也得活,不会给太多机会给我们。
  另外由于长期缺乏品牌创新和投资过热的问题,很多企业经营不善,产能过剩的现象很严重。这两年开始出现企业破产老板跑路,商业银行给这些企业的贷款收不回来了。
  但商业银行跟央妈借的本息要还,百姓存款和利息也要还。
  运气好的商业银行靠着之前赚到的利差收入,还能撑一撑,运气不好的可能由于大量贷款跑路或者来个储户挤兑,就只能等着破产了。
  这些看似风光的金融机构,底子里其实现在都是一个个随时都会爆炸的债务坑。
  现在银监会怕的就是出现这些情况,如果都要政府兜底,到时候把政府也拖爆了,银监会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监管层当然很清楚,不能为了它们而造成更严重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只能让那些该破产的商业银行破产,而破产就只能按新规矩办。
  救赎,到底有多大用?
  其实早在次贷危机之前,国务院就开始酝酿要制定破产的条例,历时两年时间,在各种争议中基本成稿。
  但是当时全球金融危机蔓延,而引爆点正是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为了稳定市场信息,国家不想因为银行破产条例引起国内恐慌,所以就中止了。
  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在去年底今年初央妈开始收紧银根后,市场上关于商业银行的各种问题又开始暴露在我们的眼前了。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比如有人觉得银行大连分行的存款利率高,可是存进去大额存款却被质押冻结了,估计自己挂了还拿不出钱来。还有什么招行金葵花高净值客户存款不翼而飞。
  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谁能知道呢,又不是内部人员,新闻也只是一笔带过。反正让吃瓜群众一脸懵逼,只能以后小心点咯,不要随便买银行的理财产品。
  不过我认为,接下来同类的事情,可能在全球央行货币收紧的浪潮中会不断的发生,特别是发生在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商业银行。
  其实近年来,各大媒体已经早早就有风声传出,商业银行破产条例将继续起草完善,而在此之前,《存款条例》在2015年已经开始实施了。
  现在,银监会已经嗅到了一丝的气味,要把中止已久的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处置快马加鞭的完成。
  一旦处置方案出来了,代表了在国家层面已经同意商业银行进行破产处置,那你的存款要怎么做才会安全,你知道吗?
  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的相关政策,在商业银行破产后,只有受到存款保险额度保障的部分才能赔偿,即最高赔偿50万元,超过部分只能按照剩余清算财产中,按比例给予赔偿。
  所以,50万元之内的存款,商业银行破产基本上是不受影响的,如果你的存款高过这个数值,如果真的出现一堆商业银行申请破产的时间点,就可能需要考虑分散存款了。
  当然,存款也要找安全性较高的商业银行,不要因为地方性城商银行利率高,就一股脑的跑去存款,他们的风险比传统的四大行要高多了。
  而且四大行的存款规模足够大,再不济,政府也会兜底,不然以四大行的体量,一旦出问题不兜底,就变成下一个雷曼兄弟了。
  同时也要警惕这些易爆银行的理财,一旦他们破产了,就会被提前进行终止和清算,能不能兑付都是个问题,一不小心就成了打破刚兑的刀下亡魂。
  当然,对于允许商业银行破产也不用过于紧张,毕竟在市场化的情况下,美国等一系列国家都是允许商业银行破产的。
  08年次贷危机就是个例子,破产的还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而且在09年美国就有超过140家银行破产。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学会武装保护自己,既然躲不了,也不能硬生生的趟浑水。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菜鸟理财
(责任编辑:王姝睿 HF059)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国家真的允许银行倒闭了 但你知道你的钱怎么办吗》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铝业破产重整结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