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薪不加薪该车辆定损金额谁说了算算

为什么你的加薪申请领导没通过 | 职场16 - 简书
为什么你的加薪申请领导没通过 | 职场16
加薪这事儿,你自己还真的说了不算
先前有很多个人成长类的文章里会教职场新人怎么去和领导谈加薪,通篇满满的自信:你这样去说,领导就会同意的加薪请求--
1?讲述成绩和一年的战果;
2?小小地陈述一下自己的辛苦;
3?提出加薪的期望,并表示就算不加也不会影响明年的工作。
诸如此类。假如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说得好像领导都坐在那里等着你来提加薪的申请,然后听完你的理由点头称是,大笔一挥,准了!哪有这样的事情?呵呵。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一定是领导早就想给你加薪了,你才会一张口就准了。否则,加薪这种事情并不是你以为的那样--你努力做了,你就该被加薪。真的不是这样的。
别和老板抖机灵,老板比你精多了!
加不加薪,有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取决于你怎么提申请,并不是你提加薪的申请的时候说得好听,你就会被加薪的。今天这篇文章细致地分析一下,为什么多数情况下你的加薪申请没有被通过。1
努力了,但是离被加薪的要求还差得远当然是你努力的还不够了。这是最直接的理由,也是排在第一位的理由。好多同学不服气:“我挺努力的,领导让我做的我都做了,基本上都完成了,平时也没少加班。”是的,就算你说的都是事实,那也只是按你的标准来衡量来的“努力”,而不是按“加薪”标准来衡量的努力。我们总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误区,觉得自己的努力就该被奖赏,但是可能在领导眼中,你的努力只不过是你的分内之事罢了。所以,想要得到某个成果,你就得先弄清楚为了获得这个成果你需要完成哪些规定动作,而且这些规定动作还不是你以为的,是单位的制度规定,是有权给你加薪的领导的标准,是HR加薪流程的硬性指标。闷头傻干的同学要注意了,假如你并不是很清晰地知道,公司或是单位或者你的领导在什么情况下会给下属加薪的话,你很可能就陷入了自以为是的误区。想加薪,先搞清楚你们单位的规则和加薪标准再说。
求是没用的,得用脑子
符合加薪的标准,但是和领导关系不好
以前某个研究所里有个专业度很强的专家,为人性情耿直,做研究也很严谨,但是跟所里领导总是理念不合。
后来市里有两个国家级别的专家指标分到研究所里,能拿到这个指标,薪水是会涨很多的,研究经费分得也会多。
当时是这样说的,一个指标可以由研究所的领导内部自由审批,觉得谁合格就报谁。而另一个名额呢,给这位专家,假如研究所不把这个名额给这个专家,那么这个名额也就作废了。
结果,这个专家依然没有得到这个名额。
你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特气愤?这并不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而且,类似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职场当中,只要有员工有领导关系的存在,就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你可气愤和抱不平,也可以吐槽;同时你更需要思考的是,在你坚持原则的时候,坚持和领导理念不合的时候,你能不能承受不被加薪不被重用的后果。我并不是要同学们去拍领导马屁,每个人有坚持的信仰和原则,以及自己的一套价值准则,在什么情况下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什么情况下要和领导站在同一个战壕里,是一个很灵活很复杂的决策过程。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说,只要你的上司有给你加薪的权限,那么和他的关系就是你在工作中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分内之事”,千万别以为做好自己手里的那堆活就理所应当被“加薪”,没有这样的好事儿。
上司看你不顺眼,还提加薪?恨不得让你赶紧滚蛋
有人可能会说,领导有私心,加薪名额都给了他自己人。假如他不给自己人,他才有问题呢!给自己人不是很正常嘛!试问谁没私心呢?假如你是领导,你会把有限的加薪指标,分给一个和自己意见不合、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头上吗?每个领导都会考虑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员工的管理成本”。在你身上,你的管理成本高还是低?要是你总和领导意见不合,观念不一致,你再能干,也是一个管理成本偏高的人。更何况,你是不是真的特别能干,能干到无人能替代,还不一定呢。难不成领导要给你加薪来鼓励你跟他继续对着干吗?3
平时和领导汇报不积极,领导心中早有其他人选你的领导可能并不是像第二种情况中说的那样官僚或是特别有私心,但你的加薪申请依然可能不被通过。原因是,你平时并没有得罪领导,也没有和他意见不合,只是你太默默无闻,一年下来你做了什么成绩,领导完全没啥印象。概括来说,你和领导沟通得太少,领导完全不知道你做了这么多。俗话说,干得好,不如吆喝得好。
并不是鼓励大家华而不实地培养自己的忽悠能力,而是告诉你,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会喜欢一个不跟他汇报工作的下属。和你的领导保持正常频率的沟通,领工作任务并汇报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以及你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些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这些都是你工作中必须要做的。不然在年底的时候,领导心中早就物色好了加薪人选,你突然跑来说你一年做了这么多工作,领导心里也会想,你干了这么多可你没汇报我也不知道你做了这么多事啊!你说这个时候,是给你加还是给原定的人选加薪?多半你们领导会给他心里的原定人选。像这种情况,并不是你巧舌如簧就能让领导点头同意你加薪申请的。4
真的没钱,没有加薪预算有的时候不是你活干的不好,也不是你和领导关系不好领导故意为难你,也不是领导有了别的加薪人选,是今年真的没有加薪预算。你需要搞清楚为什么每个部门会有加薪的钱。你不要以为这个钱你伸手要就会有,你需要想想,能给你们下属加薪的这个钱是哪儿来的?公司并不是摇钱树,随时摇随时有钱;同样,部门能有加薪的名额或是资金,肯定是公司上层给拔的资金预算。不信你找个资深的HR问问看,是不是每年加薪的指标是有数的,钱数也是每个部门分配好的。而这个钱是从公司的盈利中来的。假如你们公司所在的行业不景气,或者你们公司今年的业务惨淡,你再努力可能也没钱给你加薪,因为你们公司就没多赚出来给大伙加薪的钱,或者钱数太少,根本轮不到加到你头上。所以,你再怎么晒辛苦晒成果也没有用啊,因为真的没钱!
是真没钱!
特别是最近这一两年,就算你是互联网行业的公司,只要不是业绩疯长的高成长性高收益的公司,加薪申请都不太容易被通过,除非你是公司业务的顶梁柱,离了你业务就垮了,否则你的加薪申请很可能因为公司没有加薪预算而不被通过。5
就是你傻呗不是公司没钱,不是你干活少,不是你业务能力差,都不是!是因为你就是个软柿子--入职谈薪水的时候你就是扭扭捏捏不好意思谈薪水,心眼实诚地说,按公司一概的标准给就行了。结果,HR就按最便宜的价格招你进了公司。于是,你就是那个活脱脱的软柿子,活多累死累活也不见你找领导说,加班替别人擦屁股也不见你有反抗,工作三年了薪水一次都没涨过你也没有怨言。你说,不坑你,坑谁?
不坑你坑谁?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领导都心明眼亮谁干多少活他心里有数,他迟早会看到我的付出”,假如你心里真的这么觉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看得到你干活多,他也看得到你好说话性子软,好欺负好糊弄。遇到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领导,不欺负你欺谁?而平时那些狠角色,不给够钱不好好干活的,没事儿就找领导要资源要人的,年底分钱少了会找领导小闹一番的人,可能都被加薪了。你说,是不是你傻?所以,三年你都忍了,你突然来提加薪,领导估计还会沿用以前的习惯,觉得不给你加你也不能怎么样吧。于是,你的加薪申请没通过。
你会一气之下走人吗?希望你能换家好的公司,否则你呆在这儿很可能还是被当软柿子捏。加薪这件事儿,话怎么说、怎么和领导提,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环节。假如你全面分析过前面的这几种情况,你会更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态势中,对于提加薪这事儿,你或许会更有把握一些,或者会趁早死心早早打算另谋出路了。一切不是由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都有很多你不可控的因素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想加薪,先按前面讲的仔细分析一下情形再开口吧。祝你们年底都能加薪成功!
参考阅读:
微信公众号ID:Mirawang01
简书最专业的人际沟通作者
新精英职业咨询资深专家
新领程人际沟通学院创始人
「在行」资深人际沟通专家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系硕士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共四部,分为《开端》《深井》《格局》《启示》。 #序章:一张光盘 ##一张光盘 如果不是那次经历的话,我不会得到这张让我从此过上恶梦一样生活的光盘 一年前,我是一个中关村一个软件工程师,平时的...
冒死记录中国神秘事件 作者:老夜(第三个宇宙的沉思、海中帆) &能够将此书介绍给大家,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并不喜欢看很多的小说,但是这部小说让我手不释卷,如痴如醉,作者想象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故事的组织能力,真是无人能出其右 读完这部小说以后,我相信你也会象我一样迷失方向....
责任:对使命的忠诚和信守......................1 责任是一种使命........................ ...........2 工作意味着责任........................ ...........5 点燃热情,全...
第一章我如何做好销售团队的整体组织规划 依靠优秀销售团队的努力,可以为下级经销商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销售服务,以获得协同和配合,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和增值性,从而建立争夺市场优势的基础。同时,市场不可预测的快速多变,也要求销售团队保持快速的响应能力,以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使销...
这是个崇尚“干货”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极度碎片化的时代,人们筛选有用信息要付出的成本。因此,我们邀请到国内外优秀的作者分享经验,希望帮助那些还未关注我们的中国职场人打开上升之门;也希望长期关注我们的老友在被身边的浮躁与焦虑围绕,找不到方向时,这本书能像一个安静的朋友,给你一...
无事可做的一天,好好睡觉。 妈妈剥好的核桃, 炼乳口味的牛奶, 五大盒总觉得用不完的面膜。 好无聊,没他在的时候日记都没什么可写。 想回上海。
有时候你遇见一个人,就好像认识了另一个骨子里的自己…你同这个人说话,会感觉到心头暖暖鼻头酸酸…你跟这个人聊故事,聊过去,聊未来好像诗人谈诗,像是一起温了一壶月光下的酒,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的感觉!这个人就给你的过去跟回忆,那不止是诗是歌的故事,那还是他留给你一生取之不竭享...
这次暑假回家某晚在喜马拉雅听张云雷唱的德云社小曲儿,意外淘到了一曲《探清水河》,第一次听的是吉他慢弹版,只觉耳前一亮,睡意全无,当时还不知道此曲为探清水河,一看曲名,因为前面还有“张云雷2017年德云社小曲云云”,以为是清水河,打开曲库最全的QQ音乐一搜,发现没...
人心向善,走到哪里都是天堂,人心向恶,走到哪里都是地狱;善与恶,一念之间,在滚滚红尘中行走,千万别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有善心才有善行,善心是善行的出发点,善行是善心的结果;待人处事,心存善念才会乐善好施;播种善良才能善心常驻;勿忘初心,让爱成为习惯!
中年的我,已经学会了玩弄自己,也学会了在黑夜里为自己点一盏希望的灯。风景在路上,诗意不在远方,在心里。 梨花雪白 玉兰飘香 当柳树换上星星点点的新装 当玉渊潭的樱花红满枝头 当平谷桃花红成一片花海 北京的春天 每年如期而至的惬意 圆了您一个冬天的期盼 在不经意间 也浸润了我的心田今年工资“涨多少”,谁说了算?——————————▲619《深度中国》中国新闻周刊2012
我的图书馆
今年工资“涨多少”,谁说了算?——————————▲619《深度中国》中国新闻周刊2012
 大幅加薪不是梦,但那可能是在工资指导线说了算的世界里。截至6月21日,中国已有包括云南、天津、北京、山东在内的12个省市发布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其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达到16%,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1.5%。
  有人说,幸福就是提出加薪,老板答应了!而难过就是,老板答应了涨薪却一直没有实行!现实中的加薪博弈,员工往往是弱势一方,求薪过程中总是显得底气不足。这不,各地政府相继公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向老板求加薪的由头。但究竟企业工资指导线是个啥?它真的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所谓企业工资指导线,就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工资指导线测算指标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失业率等。
  根据规定,工资指导线分为基准线、下线以及上线。基准线是指企业工资平均增长幅度;工资增长上线也为预警线,是指企业工资增长允许达到的最高幅度;下线是企业工资增长应达到的最低幅度。
  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已不是第一次了,民众的诸多疑问也不是第一年了:究竟这条指导线能否执行?怎样去执行?但过不了几天,人们又会像从来没有过这样一道建议般继续着生活,仍然抱怨着工资跑不赢物价云云,仿佛一切从没发生过。
  正如前文所说,企业工资指导线仅仅是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作用主要是指导工资集体协商。但是,与最低工资标准不同,企业工资指导线仅仅是用于指导,不要求企业必须执行。也就是说,工资指导线仅仅是企业决定工资时的参考,没有约束力和更没有强制性。
  问题随之而来,既然没有约束力,那么发布它对老百姓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只是想赢得掌声的话,那么这条线划不划是否有作秀之嫌。
  本网于6月25日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调查,征集网友对于工资指导线的看法,有网友 @我的轻松熊 回复到:公司总是找各种借口不给员工涨工资。我对工资指导线没有任何看法,只觉得是摆设!网友 @ Lee-蕴儿 表示:工资指导线只不过是国家的美好愿望,也可以说工资指导线只适合政府部门。对于企业,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盈利水平,对于指导线对企业真的只是"指导"。还有网友 @围观看客的力量 表示:对于我们私企工作的来说,什么都是浮云,要加工资找老板,而不是靠什么工资指导线。
  除却这些对工资指导线可操作性的质疑外,还有专家认为,工资指导线非但不能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反而会拉大收入差距。因为工资指导线的执行者,往往都是那些收入较好的国企,特别是垄断性行业。而在目前企业利润下降的背景之下,民企的生存压力极大,加薪会增加经营成本,让本已经举步维艰的经营难上加难;即便是民企经济效益好,利润高,老板也不会轻易的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一部分给员工。
  当然,人们愿意相信,国家发布工资指导线的良苦用心,但是否目前在执行层面关注仍显乏力。人们既不愿看到企业工资指导线成为摆设,也不愿其成为加大收入分配不公的砝码。
报道称,目前已经有包括云南、天津、北京、山东在内的12个省级单位请示或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上线多超过20%,下线在5%左右,其中宁夏不设下线。... [
&&& 据经济参考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取的信息,目前已经有12个省级单位请示或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大部分涨幅比上一年下调。
  报道称,目前已经有包括云南、天津、北京、山东在内的12个省级单位请示或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上线多超过20%,下线在5%左右,其中宁夏不设下线。
  从上述省级单位的情况看,大部分地区的工资指导线的涨幅比上一年下调,其中河北、陕西、上海等地增速下调较大,其基准线或上限增速均比上一年下降2至3个百分点。不仅如此,公布工资指导线的省级单位数量也有减少,较去年上半年的16个省市减少了四分之一。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年)的通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合理较快增长,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笔者认为最终能按工资指导线标准实现涨幅的只有收入较好的国企。因为民企即便效益很好,其赚的钱也是个人所有,这些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的让利。... [
 据报道,截至6月19日,中国已有10个省市发布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其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达到16%,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1.5%。
  感觉每到了这时候,政府有关部门在一边发布工资涨幅指导线的同时,都还要同时解释或重申几点:我们的工资指导线没有强制性、我们的涨工资计划覆盖了所有人云云。而这些解释多半是矛盾的。例如,既充分照顾低收入群体又让效益不好企业只发基本生活费,既声称是全体涨工资又表示没有强制性等。
  这让我们觉得政府在工资指导线这件事上,不过是想博个好彩头,赢得一片掌声,但是末了不忘说一句能力不够。直接来说,就是表态说我做了,但做没做成就不管我事了。所以工资指导线在发布之后,群众和媒体最关心的是如何执行、谁来执行、执行程度的问题。
  不过笔者倒是觉得关于执行的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担忧,因为指导线只要出来,自然有人积极的去执行。但是这种执行未必是好事,特别是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工资指导线非但不能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减工资差距,反而有拉大收入差距的可能。
  因为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在当前的收入分配体系中,究竟是哪些人工资较高,哪些人工资较低。笔者认为这是很明显的事实,也是公认的现状:体制内外收入分配持续扩大。具体表现为:第一,体制内企业,既国企的盈利状况要远远好于民营企业。第二,体制内企业员工工资要明显多于民营企业员工,特别是加上福利房、公积金、退休金等福利之后。第三,同一企业或单位内在编人员和不在编人员无法做到同工同酬。
  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究竟哪些企业或单位可以很好的落实工资指导线呢?按北京人力社保局的说法,“生产经营正常、经济效益增长的企业,可参照该幅度安排本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笔者认为最终能按工资指导线标准实现涨幅的只有收入较好的国企。因为民企即便效益很好,其赚的钱也是个人所有,这些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的让利。而国企则不同:其一国企是政府政策调整的排头兵,往往要率先示范。其二国企的岗位薪酬则相对固定,高管也乐意自己加薪。其三而随着政府对于国企红利上缴越来越严厉的要求,国企的利润是很难留住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内部福利消化。
  这样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原先赚得多的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涨薪机会,而赚的少的依然只能在最低工资标准线上爬行。即便是同样的涨幅,月入2000和月入5000同涨10%,其涨量也是200与500的区别,难言公平。
  因此工资指导线不过是体制外穷人的一场镜花水月,体制内富人的一次致富机遇,媒体的又一会分析歌颂,而最终只是不断的拉大收入差距罢了。  ——王亚煌 专栏作者
然而,之所以有民众质疑工资涨幅的不透明,实际到手的薪水与预期相去甚远,更多原因恐将与结构性的矛盾有关联。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收入水平提高的很重要原因。... [
&&&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9日讯(记者 周亮亮)“如果企业效益不好怎么办”,面对各省陆续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越来越多的网友提出类似的疑问。据媒体统计,截至6月19日,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    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企业以此作为决定工资增幅的参照标准。在上述10省份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达16%,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1.5%。
  中国经济网记者调查发现,以上数据一经发布,在网友间产生广泛议论,网友对于今后一段时期企业用工持观望态度,认为工资涨幅还应根据当前物价走势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适当加大调整幅度,均衡发展尤为重要。
  网友“金陵白马王子”坦言:“如果企业效益不好怎么办......,受伤还是大众,因此,从根本上应控制和抑制物价,而不是出台一些类似于‘白条’的规定。”
  网友“法蘭西施_baby”直言道:“还是先降税负吧,盲目地要企业加工资只会令更多人失业。”
  网友“可爱的快乐的老虎”不无担忧地表示:“硬性规定恐难执行。”
  网友“资深鱿鱼”认为:“只是个建议,他可以不去执行,企业要说了,我要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来增加或者是减少。有时候就算是政府主导的也不见得有用。”
  网友“林间小毛虫”质疑称:“那谁来保证企业每年的利润上涨11.5%呢?”
  网友“lovecris2011”感慨道:“工资貌似每年都涨,而到手的钱却并不见多,拥故啥呢?医疗养老公积金,还没等工资涨上去,早就抢先一步涨上去,而且涨幅远超过工资。”
  网友“今夜花落有谁知”分析指出:“工资指导线反应的是不是实际水平?我们更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看待这种“线”?促进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
中国经济网记者点评:
&  “涨工资啦!”,作为工薪阶层,每当听到“涨工资”这三个字时,都将心头一颤,想到辛苦地付出,能够通过加薪来换取一定的报酬,认为自己还是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然而,之所以有民众质疑工资涨幅的不透明,实际到手的薪水与预期相去甚远,更多原因恐将与结构性的矛盾有关联。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是影响收入水平提高的很重要原因。
  在财富蛋糕既定的条件下,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团不可能自动放弃在财富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此外,就是体制性的矛盾。还有社会保障不健全同样影响到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通过近年来工资指导线的同居数据显示,提高劳动报酬,改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偏低的现状,不能指望工资会突然快速增长,更不能把工资增长、劳动报酬的提升等同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由此,也不难看出,民众对于“普涨”概念的担忧是有其针对性的。
  按照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与总趋势来判断,工资增长要小步渐进,社会保障要迅速普及,职业福利则要有政策的牵引,这样整个劳动报酬就提上去了,同时也优化了劳动报酬结构,不仅现在收入增长,未来预期也稳定了。
  上班族对于“涨工资”的期盼,反映了工薪阶层对物价飞涨的担忧,难怪有人略带玩笑地认为其拖了“XX的后腿”!这一调侃的背后,也泄露了他们的无奈。看看高涨的物价、依旧高不可攀的房价,工资的“杯水车薪”着实是一种痛苦。
无论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还是工资指导线的上调,传达出的信号都给了工薪阶层更多的期望。但是,在目前的工资分配体制下,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真会让工薪阶层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吗?真实的答案是:很难。... [
&&& 在目前工资体制下,无论是提高最低收入标准和调整企业工资指导线,可能都无法改变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工薪阶层的生活状况也无法改善。
  从名义上看,工薪阶层又要加工资了。两条官方消息互相佐证这样一个预期:
  截至6月19日,中国已有10个省市发布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工资增长幅度的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截至6月21日,全国已有15个省市在2012年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无论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还是工资指导线的上调,传达出的信号都给了工薪阶层更多的期望。在物价一个劲疯涨的时期,无论是从提高生活质量还是维持原有生活水平的角度,老百姓都期待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但是,在目前的工资分配体制下,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真会让工薪阶层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吗?真实的答案是:很难。
  以往的事实表明,每一次给低收入群体增加工资,都会引发工资的轮番上涨。并且,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员工的工资增长水平,无论是从绝对数值上还是从比例上,都会超过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长幅度,由此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2008年联合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7年,北京市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速差异明显,年,最高与最低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差距在5.5—6倍。其中,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速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为20.8%,增速最低的行业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7.5%。
  同时,由于工资的普涨会带来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这样一来,低收入群体增加的工资就完全被物价上涨给吞噬掉了。
最终的结果是,每当物价上涨,最低收入群体就寄希望涨工资,但每次工资上涨,都会让其被固化在收入结构金字塔的最底层。
  从名义上看,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很快的,但这种方式非但没有解决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反而使这一问题持续恶化。《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畜牧业职工平均工资为10803元,证券业为172123元,二者相差15.93倍。另外,有公开资料显示,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的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
  中国所谓的和国际接轨,很多是学习美国的做法。就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言,和中国相比,其调整的频度和幅度都远没有中国高,从1997年到2007年的十年间,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只提高了一次。同时,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是单纯提高,有时甚至会降低,比如在1970年至1981年间,其实际最低小时工资一直维持在8美元以上,但在1981年到1990年的9年间,实际最低小时工资却降低到了6.33美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待金融高管薪酬过高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做法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制定法案要求降低金融高管的薪酬,而不是通过增加其他行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来解决这一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这样就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恶果。
  中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解决的难点在于,有关管理层不敢向高收入群体开刀,不敢触及高收入群体的利益,而是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办法,讨好低收入群体,但由此带来的一个严重负效应就是工资和物价的轮番上涨。在名义收入提高的背后,是工薪阶层苦苦积累的财富大幅度缩水甚至化为乌有的现实。在上世纪80年代,万元户还是令很多人望尘莫及的财富标准,但现在的中年人都不知道100万元的积蓄能不能够自己养老。货币的大幅度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购买力下降,让许多人失去了幸福感甚至是安全感,几乎所有中国人都陷入对财富的疯狂追逐之中。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金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中国大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
  比基尼系数所反映的贫富差异更严重的问题是,基尼系数中包含了最高收入阶层和最低收入阶层的财富占有情况,这使得劳动收入不公的问题被隐性化了。
  我们可以尝试着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工薪阶层,你会和一个亿万富翁去比较收入和生活差距吗?
亿万富翁的财富再多,他们在中国也是极少数人,很少有老百姓会和他们的收入水平及生活方式进行比较。低收入阶层最直接的不公平感其实是来自于劳动收入的分配差距。
  事实上,靠资本等其它要素获得财富的人毕竟是少数,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并不具有代表性,绝大多数人是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所以说,劳动报酬分配不公平是最大、最显性的不公平。如果这样的表述还不够明白,我们可以做一个推论:如果在一个社会中有极少数人富及极少数人穷,形成两极分化,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最恶劣的问题是,在一个社会上有一半人的生活显著好于另外一半人,形成两个阶层的分化。劳动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正是这样一种事实。
  在理想状态下,不同人在智力、体力、劳动强度和努力程度相同情况下,从事不同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应当大体是相当的。但在中国,同样一个人,由于进入了不同的行业,其收入水平是会大不相同的。更为严重的是,那些高收入行业的人员流动并非是市场性的,通常是靠继承或裙带关系才能进入,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行业收入差距远没有中国这样大。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保障研究所提供的资料,年最高和最低行业工资差距,日本、英国、法国约为1.6—2倍左右,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在2.3—3倍之间。和这些国家的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相比,中国15倍的细分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是令人震惊的。
  无论是提高最低收入标准和调整企业工资指导线,都无法改变中国劳动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办法是,要敢于把政府人员和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降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通货膨胀所引发的货币贬值,让老百姓多年积累的财富不致严重缩水,提高公民靠劳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安全感,并使中国经济保证持续稳定的增长。
  之所以中国的工资差距远高于市场化国家,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劳动力配置和收入分配体制都还远没有实现市场化。以中央企业为例,央企中大量劳务派遣工的存在,充分说明了体制内员工的高收入并不是其市场价值的体现,央企员工的合理收入应当以劳务派遣工的收入为参照系。
  从根本上讲,要实现工资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首先打破不同体制和行业间的人才壁垒,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只要人力资源配置和工资分配的双轨制依然存在,工资越涨越穷的现象就无法破解。
当下经济形势比较复杂,要想让居民收入跑赢CPI,跑赢GDP,增幅达到两位数,恐怕要面临更多的困难。很多民众对此信心不足。年中将至,近期或将有很多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利于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发布,期待这些政策能够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让民众看到工资收入上涨的希望。... [
  当下民众对增收信心不足,导致消费增速下降。要让实际的可支配收入增长跟上“工资指导线”,还需要减税、打破垄断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
  据报道,截至6月19日,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工资增长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其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达16%,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1.5%。
  去年,各地出台的企业工资指导线,也大多在14%左右。各地出台的工资指导线并不具有强制效用,仅仅为市场提供参考,尤其是在集体工资谈判的时候,可以有所凭依。
  尽管工资指导线不可能直接带来实际工资的增长,但以往的经验表明,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452元,同比名义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4556元,同比名义增长18.3%,实际增长12.3%。
  因此,职工平均工资适度上涨应该可以预期,不过,考虑到税收等因素,居民到手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能有多大,还值得期待。
  应该看到,当下经济形势比较复杂,要想让居民收入跑赢CPI,跑赢GDP,增幅达到两位数,恐怕要面临更多的困难。很多民众对此信心不足。
  昨日,央行公布的2012年第2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53.2%,较上季下降1.7个百分点,是1999年有调查以来同期值中的最低水平。
无独有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该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8%,增速创下近一年来的新低。
  居民对增收信心不足,导致消费增速下降,并非孤立的事件。眼看上半年即将结束,如何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提振民众信心,还需要减税等实质性的政策出台。
  “减税”实际上就相当于“增收”。应该说,去年个税起征点大幅上调,给中低收入民众带来的增收效果相当明显。不过,很多民众仍然认为,起征点应该提高到5000元。按家庭征收个税的呼声也持续多年。这些建议如果被采纳并实施,就相当于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送出了一个“民生大礼包”。
  实际上,去年个税起征点上调,我国个税收入并没有减少,仍然实现了25.2%的增长。上一次个税起征点调整之后,当年个税收入也是不减反增。这说明,减税对于经济来说,具有良性促进作用。
  另外,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垄断,缩小私营与非私营单位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均工资为42452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为24556元,前者是后者的1.73倍。这并不令人奇怪,大家不难发现,很多职工平均收入较高的企业多属垄断行业。
  当下,直接将某些人的“蛋糕”分给别人或许并不容易,但是一些利润和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完全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共同做大“蛋糕”。
  年中将至,近期或将有很多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利于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发布,期待这些政策能够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让民众看到工资收入上涨的希望。
对于企业工资指导线,民众关注的热情在逐年递减,除了不差钱国企的员工外,其它企业,特别是为就业率做出巨大贡献的无数中小企业员工,已由最初的兴奋期盼转为失望和无奈,继而去冷眼旁观,把自己当成企业工资指导线以外的局外人。... [
  “如果企业效益不好怎么办”,面对各省陆续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越来越多的网友提出类似的疑问。据媒体统计,截至6月19日,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9日)
  一年最低能涨14%左右的工资,无疑是工薪阶层,梦寐以求的一道大餐,怎能不让追梦者翘首以盼!期盼早日品尝到涨薪美味,为涨声一片中的生活压力,去减减压。
  然而,企业工资指导线戴上了“指导”帽子,却让追梦者纠结在画饼能否充饥的尴尬现实中,让网友产生指导离执行、梦想离实现还有多远的担忧,去质疑企业工资指导线政策,是否仅是写在纸上的,一项中看不中用的惠民政策?
  现实表明,实施多年的各省或国企,工资指导线政策,在落实中出现了两级分化:一方面,某些国有企业,凭借专营权和政策优惠,企业效益可观,只要捕到涨薪风就会揭加薪潮,让本来就高企的员工薪筹更加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受出口市场需求疲软,造成恶性竞争,出现微利甚至倒赔出口现象,加之原材料、雇工等成本费用的不断上涨,企业生存举步维艰,对于工资指导线,也就只会看到“指导”两字,贯彻起来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事实上,对于企业工资指导线,民众关注的热情在逐年递减,除了不差钱国企的员工外,其它企业,特别是为就业率做出巨大贡献的无数中小企业员工,已由最初的兴奋期盼转为失望和无奈,继而去冷眼旁观,把自己当成企业工资指导线以外的局外人。可见,企业工资指导线所能指导的只是某些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职工,并不能普遍指导。况且国企中能被指导享受涨薪的员工,也只是那些管理人员,对于那些聘用的只能干活不能索取的短期“临时工”,也只能处于敢怒不敢言的尴尬境地。
当然,不能片面否认国家用心良苦的工资指导线政策中的积极因素,但是其实施中造成的片面消极因素更需要我们去反思和补救。如果企业工资指导线仅成了助长分配不公的助推器,不仅加剧了分配不公的贫富两极分化,造成仇富、仇国企垄断的负面社会影响。
  而且,也就会影响到国家共同富裕和谐发展,消除分配不公的长远规划。也就需要那些制定工资指导线的管理部门,去认真反思和补救,工资指导线造成的不和谐因素 ,让工资指导线,真正成为惠及民生的,既中看也中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作者:赵茂盛
标准的下发也不代表企业会配合实施,真正的执行并非可以是百分之百,毕竟这只是一个“指导线”,而并非“最低工资”的标准,无法令所有企业强制执行。因此,若企业坚持装傻不作为,那么下发的这项标准将成为一纸空文。... [
  市人社局发14日布了北京市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及劳动力市场部分职业工资指导价位信息。今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最低水平(即下线)为4.5%,按去年职工月平均工资4672元来算,职工可涨薪210元。(京华时报)
  数据显示中国10多个省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大多都在14%左右,新疆甚至是与北京只有一界之隔的天津基准线达到了最高的16%,而北京却是这其中最低的11.5%。青海、石家庄、天津、乌鲁木齐等地均发出了一片利好的消息,而提到北京最多的则是“最低标准”。
  其实,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对于各个城市来说都还未达到合理的顶点,只能说基准还在慢慢调适中,眼见着生活成本迅速猛涨,工资的些许调适显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当然并非对调高基准线这种得来不宜的方式不满,而是涨幅的跨度不足以让人兴奋。按此标准,北京涨薪幅度分别为210元、537元、770元,相对于段时间的“贵羊羊”、“火箭蛋”、“蒜你狠”等等的疯狂涨价,以及其他此起彼伏的食品及日用品的涨价,这样的标准实在不算什么。
  况且,标准的下发也不代表企业会配合实施,真正的执行并非可以是百分之百,毕竟这只是一个“指导线”,而并非“最低工资”的标准,无法令所有企业强制执行。因此,若企业坚持装傻不作为,那么下发的这项标准将成为一纸空文。
  由于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应对的约束措施,劳动监察更不会参与其中,企业当然可以继续无视,而让这些标准变成了可笑的空头支票。因此,是否至少让眼前虽不多的但却不失实惠的涨幅真正的发挥作用,还是需要政府劳动及行政部门的助力,因为我们并不需要空空的高喊及悄悄的落幕。  ——芒露 专栏作者
当然,人们愿意相信,国家发布工资指导线的良苦用心,但是否目前在执行层面关注仍显乏力。人们既不愿看到企业工资指导线成为摆设,也不愿其成为加大收入分配不公的砝码。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说了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