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已经理可顿悟 事须渐修修行没有

金刚经渐修顿悟
金刚经渐修顿悟
【 - 金刚经】
  佛教认为不可思议,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读经,坚持读经,等待金刚经帮我们洗清业障的那一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来了,到时候,我们也能一切愿望悉数达成。
  禅定虽然是渐修,但也离不开顿悟,否则很难完成质的飞跃。所以,释迦牟尼在渐修了许多年之后,依靠菩提树下的瞬间顿悟才恍然成佛。渐修和顿悟是佛法修行的两翼,缺少哪一边也飞不起来。
  后人说起渐修与顿悟,往往会把神秀和慧能提偈子的公案拿出来,片面地夸大两者的对立,以为渐修、顿悟水火不容,甚至还会武断的认为两者有高下之别。其实两者并没有佛法上的高低,差别只是修行层次和所达到的境界不同。修行的初级阶段,渐修递进比较实用,这是一个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的过程;而修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定力和智慧具备了一定的能量,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极少有人不通过渐修而直接顿悟的,连释迦佛都是先渐修而后顿悟的,更不用说一般初学者了。可以说,渐修是顿悟的基础。渐修是量变,就像是登山,你必须一步一步往上攀爬;等到最后一步跃上了山顶,你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觉悟,那最后一跃就是顿悟了。任何的佛、菩萨、高僧、大德,得道证悟都是经过渐修这一关的,世人大都不原意吃苦,所以只讲顿悟不讲渐修,特别是推崇禅宗六祖大街上悟道的事。但六祖慧能只是在大街上明白了道理,对于真正的佛法还是不能切身体会;跟了五祖后一开始也是被派去舂米,跟众人一起听经,这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了三年后,他才真正得道。所以,渐修是基础,顿悟需要渐修的积累与支持。
  佛学是很需要下功夫的学问,即使顿悟了,也仍然要坚持渐修。因为即使佛理通达了,没有经过实践的验证,也算不得真正得道。禅宗六祖惠能在顿悟之后又忍辱偷生了十二年,才出来开坛弘法。因此,佛法的修行不是简单事,它始终离不开循序渐进的修证过程。
  而佛法也离不开顿悟,顿悟是修行的结果,如果没有顿悟,即使离成佛只有一米之遥,与离佛十万八千里的境界是一样的。仍然以登山作比喻,顿悟无门就像是围着山峰转圈,就是没有登山的路。
  严谨的讲,顿悟是一种直觉体验,但它并不是精神病人说的意识混乱,而是像艺术家突然来了灵感一样,一下子就跨越了有限与相对,在刹那间体验了无限与永恒,是一种理性直觉。因此,在具体形式上,顿悟也不循常理,一句话、一棒子、一滴水都可以是顿悟契机,这与牛顿被一个苹果砸到是相同的道理。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顿悟的。普通人不管被苹果砸到多少次,都发现不了地心引力;禅宗六祖说:&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也就是说顿悟只适合具备了足够智慧的人。而具备这种条件,除了凤毛麟角的菩萨转世,最主要就是像牛顿一样,通过漫长而执着的努力,已经攀到巨人的肩膀上。
  实际的是,渐修和顿悟在佛法修行中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渐修中顿悟,在顿悟中有渐修。马上要顿悟的人肯定是经历了渐修的&九九八十一&番磨难,到达了真理之门,只差最后轻轻一推,就豁然开朗了。要没有经过充分的修行,即使经过真理的门前,也会视而不见。
  总之,渐修是修行的过程,而顿悟是&得道&那一瞬间的现象。这个道理在自鸣钟上最清晰了,要想听到下一次报时,必须经过三枚指针一格一格的进步;而如果运转正常,积累适量,到了一定水平,它自然就会&叮叮当当&的向你报告。
  但无论渐修还是顿悟,都不要执着于表象。对渐修而言,如果执恋于谨慎勤勉,最终不过是佛门的忠实奴仆;如果沉迷在纯洁明净的感性体验中,那就等于跌倒在成佛悟道的终点线之前。顿悟也一样,不要以为&一顿解千愁&,否则就是&刻舟求剑&,离佛法真理越来越远。
  拓展阅读:金刚经说什么
  过去庄严劫中末期的三位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以及本贤劫中的四位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只提醒人们自知&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的三世因果定律,遵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要旨,即已至矣尽矣。
  真正的学问能够滋养我们的身 心,变化气质。从知道到理解到做到,不仅要「学」,还要善于「问」。明师的指点,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欢迎关注『尚南精舍』,一起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那个时侯
  &一时&这两个字,倒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一本记载时间、年龄;佛经都是&一时&这两个字。拿白话文来解释,&一时&就是&那个时侯&。那个时侯就是那个时侯,那个时侯也就是这个时侯,所以这个&一时&很妙。
  我们研究印度的文化及历史,知道印度人不太注重时间,所以印度人没有历史观念。十七世纪以后,靠着英国以及东西方一批学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不像中国的历史,是从古老开始五千年一直下来的。所以有些人要学梵文来研究佛学,那就是一个非常滑稽的事。尤其是现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连一本原经都找不到了。而且唐宋以后的梵文,有南印、北印、东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我们当时翻译过来的梵文也有不同,咒语的发音也有不同,这些旧的梵文,现在影子都找不到了。所以说,一般研究梵文的佛学家,用十七世纪以后,欧洲人整理出来的梵文,追究少数留下来南传佛教的本子,想探讨整个的佛法,拿孟子一句话来说:&缘木而求鱼&。
  当然,这个事情我也很少提到,严格的来说,真正的佛法,全部都在中国大藏经里。这一两百年来,西方人似乎有意否定东方的佛学,日本人也跟着乱叫。所以说,花很大的精神学梵文,为了研究佛学,真是浪费光阴,又误人子弟。你慢慢三大阿僧祇劫去找吧!当然,梵文也是一种文字语言,可以去学,但是它同真正佛法是毫不相干的。
  再说,印度人除了没有时间观念而没有历史外,数位观念也非常差,所以佛经上这里八万四千,那里八万四千,等于杭州人说:&木老老&,多得不可数的意思。印度人说多得很就是八万四千。
  &一时&意思非常好,真正悟了道,就没有时间观念。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等于一首:&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月亮、太阳、风、山河,它们永远如此,古人看到的那个天,那个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天和云,是一样的世界。未来人看到的也是。风月虽是一样,但是情怀有浅深。有些人看到风景很高兴,痛苦人看到一样的风景,却悲哀的要想死,都是个人自己唯心所造。
  在科学上的了解,时间是相对的,在佛法上时间是唯心,不是绝对的。痛苦的时侯,一分一秒却有一万年那么长,幸福快乐的时侯,一万年一百年,也不过一刹那就过去了。因此佛法已经点题了,&一时&,就是无古今,也无未来。
  一九七八年怀师讲了&如何修证佛法&,两年后再讲《金刚经》。 由于这次的听众,对佛学都有相当基础,对《金刚经》尤不陌生,故此,怀师的讲法深入骨髓,可说是叹未曾有!真正是:为上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因机缘特殊,对经中的疑问及似解难解之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读后虽不悟,亦得其门矣!
本文来源: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doc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佛教的顿悟心理思想
一、禅宗与顿悟
(一) 印度佛教到中国禅宗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 后又东渡日本, 佛教在中国和日本的继承、发展远远超过了在其发源地的影响, 尤其以中国为最。印度佛教有大乘和小乘之分, 大乘乃梵文Mahayana的意译, 其音译为摩诃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 衍那是乘载(如船、车)或道路之意。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 最终证得佛果。小乘佛教,乃梵文Hinayana之意译, 音译为希那衍。小乘佛教坚持释迦牟尼初创佛教时所制定的戒律, 在修持上追求自我解脱, 把灰身灭、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 在义学上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 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1] 。禅宗正是印度大乘佛教在我国的变体, 相传, 禅宗的禅法是在6世纪初由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传人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入中国, 达摩便为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 慧可传僧璨 , 僧璨传道信, 道信传弘忍, 弘忍传慧能。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中国的禅宗才算由初创到成熟, 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禅宗的顿悟也由此生成。从某种意义上说, 禅宗是属于中国士大夫的佛教, 因为其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 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都更多地接受了老、庄思想, 以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 非常道和言不尽意、得意忘像等观念的影响。只不过, 禅宗把它们纳入了内心反思的框架体系之中, 以空灵澄澈的本心体验为中心, 形成了独特的以神秘的直觉主义为特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2] 。
(二)东方禅宗顿悟思想的发展过程
顿悟思想的发展不是一顿而就的, 它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有着清晰的线索, 那就是从竺道生的一悟得意到天台、华严二宗的止观圆顿再到禅宗六祖慧能的直下顿了。竺道生认为, 十住之内, 无悟道之可能, 皆是大梦之境, 十住后之金刚心, 才能豁然大悟, 把一切结惑断得干干净净, 由此得正觉, 证法身。嘉祥之二谛义说: 大顿悟义, 此是竺道生所辨。彼云:果报是变谢立场, 生死是大梦之境, 从生死至金刚心, 皆是梦, 金刚后心豁然大悟, 无复所见也。[ 3]另高僧传载有竺道生一段话: 夫象以尽意, 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 入理则言息。自经典东流, 译人重阻, 多守滞文, 鲜见圆义。若忘筌取鱼, 始可与言道矣。可见, 道生之学, 入理言息, 贵在得意。摩诃止观谓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 一渐次,二不定, 三圆顿。渐则初浅后深, 如彼梯登。圆顿初后不二, 如通者腾空。圆顿者, 初缘实相, 造境即中, 无不真实。天台宗智者大师始创修习止观的忏法, 就是摩诃止观中所说的四种三昧的半行半坐之昧和非行非坐之昧。天台宗制定忏仪的主要目的, 是借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心思, 然后从诵经、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 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 以达到证悟[ 4 ] 。华严宗则以法分五教, 曰小乘教、大乘教、终教、顿教、圆教。天台、华严二宗的顿悟是渐顿泯合之圆融。
禅宗有一则公案, 说的是五祖弘忍把门人召到堂下, 让各位自写一道表达自性的偈( jie)子, 凭此考察大家佛性的深浅, 从中挑选自己的接班人。神秀先写出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的偈子在墙上。当时禅宗五祖弘忍收下的刚几个月的弟子慧能, 针对神秀的偈子也想出一道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的偈子。这道偈子完全体现了后来成为禅宗六祖、南宗创始人慧能的顿悟成佛的思想主张。
即顿悟见性, 即心即佛。比较之, 以竺道生之顿悟为例, 道生所说之顿悟, 是于十住后, 金刚心观, 而豁然开朗, 这与慧能直接诉诸自心之顿悟成佛相去甚远。天台、华严也说顿悟, 但就其修行理论而言, 则更重止观双修和离妄还源。慧能在禅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之一, 就是一反弘忍以前几代祖师的传统思想, 在立即心即佛的基础上更立顿悟见性说。慧能之后, 神会、慧海、希运等人的继承和发扬,将顿悟说推向极致, 其后的顿悟思想, 从根本上说,没有更多的发展, 有的只是将其进一步神秘化了。
二、向心求悟的真谛
(一)悟为本质
顿悟在中文概念解释中即猛然醒悟的意思, 其英文表述为sight( a sudden clear, but not a-lw ays comp le te understanding)。由此可见, 顿悟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与内心、向内有关的词汇。在西方, 顿悟( insight)的研究始于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的黑猩猩问题解决实验, 主要指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或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 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 5]。而东方文化中, 悟则更多地和个体自身的联系比较亲近, 佛教文化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坛经第八节说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识心见性, 即悟大意,本心即众生本自俱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修行没有 顿悟只在刹那_百度知道
修行没有 顿悟只在刹那
修行没有 顿悟只在刹那
我有更好的答案
达到某种境界而在某一刻豁然开朗,也是在循序渐进的修行过程中。至于对心性的顿悟,那基本是不可能。顿悟现在人说的顿悟,往往是理悟,也就是能忽然明白一个道理
采纳率:46%
顿悟万法无常刹那生灭,了达自性真长永恒,不生不灭。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奇妙的顿悟(坛经心得之六)——陈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顿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