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墨家武功只有两门传承武功

为何墨家没有传承下来,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为何墨家没有传承下来,却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什么墨家下场如此悲凉?是墨家思想不够高明么?应该不是。图片源于网络,欢迎关注:学国学网墨家思想体系,充满了伟大的人道主义色彩与科学精神,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它依然是那么熠熠生辉。可见,历史留下的未必尽是精华,淘汰的也未必尽是垃圾。历史的逻辑未必是合理的,但不合理的又未必是不能解释的。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原因是什么?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道教和佛教相类。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图片源于网络,欢迎关注:学国学网一、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以裘褐为衣,以跂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所以,《庄子·天下》批评墨家说:“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不过,即便如此,《庄子·天下》还是感叹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房中术甚至还是一种仙家秘术。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因为在禁欲主义方面,比墨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佛教,自传入中华以后,一直香火不绝,至今依然是中国的第一大宗教。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虔诚的佛门弟子可以忽略形而下的艰苦,去追求形而上的禅悦。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这些都是纯粹俗世的学说。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人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图片源于网络,欢迎关注:学国学网二、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治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对于君主而言,可怕的不是有造反的野心,而是有造反的能力。所以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那时还没有形成四海为家的大一统,列国君主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身边的敌国,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自要松弛许多。而且,像墨子这类人可以周游列国,亦不致成为某一国君主的忌讳。一旦“六王毕,四海一”,君主就势必以臣民为敌,不但墨家这类的组织不可能继续存在,甚至秉承了一些墨家思想,以除暴安良为己任的游侠亦因“以武犯禁”而为朝廷所不容。而释、道二教虽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它们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而且,在传教上,“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使释、道二教高度依赖世俗政权的支持。正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过早衰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作者最新文章|||||||||||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重视墨家思想
日08:02&&&&来源:
  去年,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之所以将这颗卫星命名为“墨子号”,主要是希望激发国人的文化自信。今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墨家思想。
  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派,其创立者为墨子。在当时,儒墨常常并称,如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中就曾讲:“世之显学,儒、墨也。”可见墨家在当时的重要影响。墨家学派主要由从事工艺的能工巧匠组成,所谓“服役者百八十人”,个个都是技艺精湛的优秀工匠。后期墨家将前期墨家工匠群体的技艺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墨经》。其中关于力学、数学、物理学、光学等方面科学原理的阐述,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特别是在光学方面,《墨经》中有章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讲述了物蔽光成影、双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光的反射等八大光学原理。因此,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为“墨子号”,也是对墨家在光学等领域所作贡献的肯定。
  墨家除了极具原创性的科技思想,还拥有极富温情、极具智慧的人文思想。墨家学派针对当时不利于人民和社会发展的时弊,提出了“兴利除弊”十大主张。这些主张在当时虽未实现,但无疑具有进步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的社会治理来说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比如,墨家提出了“兼爱”的和谐平等观、“非攻”的和平共处国际观、“尚贤使能”的社会政治观、“节用”“节葬”的崇尚节俭观以及积极防御的军事观等。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曾引用墨子的话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必须坚持同舟共济、互信互利的理念,摈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观念。”“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自《墨子?兼爱上》,其意是说天下人若相亲相爱,天下就会治理好;天下人若相互憎恶,天下就会乱。墨子从“兼相爱”中提炼出“兼爱”和“兼”的范畴,用以表达其政治理想。墨家的“兼爱”即尽爱、俱爱和周爱,爱的对象不分民族、等级、亲疏等差别,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众人。可以说,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继承和弘扬墨子的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对于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墨子学会顾问)&&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曹淼、谢磊)
  “高档”一词经常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纪检部门的禁令中,那么如何认定“高档”呢?国庆中秋将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敲响节假日廉政警钟”系列策划,本期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过的违纪典型问题中,梳理出哪些“高档消费”党员领导干部不能碰。
48小时新闻排行
12345678910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为何只有儒家道家法家得以传承,而辉煌一时的墨家却销声匿迹了?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为何只有儒家、道家、法家得以传承,而辉煌一时的墨家却销声匿迹了?
245104468518616914202924942539118622350293919616732959758730611.3万5.4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家为什么会突然消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