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界,无色界的心生起时哪些心所法决定同时生起

俱舍论讲记
查看: 14108|
评论: 0|来自:
摘要: 上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文殊智慧勇士!顶礼传承大恩上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释迦牟尼佛次第转三次*轮,其中第一转*轮的见 ...
丁三、任何法由几缘产生:四缘生诸心心所,以三缘生二种定,他法则由二缘生,非自在等次第故。诸心与心所以四缘可以产生;无想定与灭尽定除所缘缘外,以其他三缘产生;而其他法则由二缘产生。一切法绝非自在天等一因所生,次第生之故。一切万法皆由四缘产生,那是否四缘全部呢?不一定。一切心与心所的产生可以四缘,其中五因中的任何一因作为因缘,前刹那心心所为等无间缘,五境或一切法作为所缘缘,除自之外的法则作为增上缘。无想定与灭尽定具足除所缘缘以外的三缘,因为有部认为此二定的本体非心与心所,而所缘缘的作用唯一是引发心心所,因此不具足所缘缘,而此二定可以由等无间缘产生,因其加行依赖于心与心所,但其本身却非心和心所。其他的不相应行及一切色法由因缘、增上缘产生,因为是无情法之故。外道有很多遍计观点,如有些说万物由常有自在的我产生,有些说由大自在天产生,有些说是常有相续产生的,《入中论》中抉择人无我时,已经广泛遮破了众多外道的观点。按小乘自宗观点——三时常有,以大乘观点来看,此观点与外道无有差别。但于此,仅仅依靠小乘自宗的“因缘生法”,即可遮破外道所承许“一因生法”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自释》中说:“谓诸世间若自在等一因生者,则应一切俱时而生,非次第起,现见诸法次第而生,故知定非一因所起。”如果一切世间万法是由大自在天等一因所生,那么,一切法皆应一时生起,但是,我们可以现量见到,万法在因缘聚合时偶尔产生,此生彼灭,具有次第性,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万法非由大自在天等一因所生。下面讲大种与大种所造之间的几种关系,如大种产生大种由哪些因产生?大种产生大种所造由哪些因产生?大种所造产生大种所造由哪些因产生?大种所造产生大种由哪些因产生?其中大种指地水火风,大种所造指色声香味触,若有声音就五种皆具,若无有声音就只有色香味触四种。作大种因有二种,为大种造之五因,大种所造三互因,作诸大种之一因。大种可作为大种之俱有因与相应因,亦是产生大种所造的五类因;大种所造可作大种所造的俱有因、同类因、异熟因,唯一作大种的异熟因。色法有大种与大种所造两种,而色法是由因缘与增上缘产生的,那么,大种与大种所造之间如何以因缘、增上缘的方式产生呢?大种作大种因,即地水火风产生地水火风,一方面,地水火风自己群体中存在的地水火风可互相起作用,故是俱有因;地产生地、水产生水等,同类因产生同类果,因此是同类因,所以大种可作大种的二种因。大种不会依因缘产生大种所造色,因其非心心所法,故非相应因;不是染污法,故非遍行因;因果同为无记性故,非异熟因;因果同时生起故,非同类因;大种与大种所造之间不能互相帮助,故非俱有因。那是否不需要因呢?无因生是顺世外道的观点,佛教认为,万法产生必定有因,那大种究竟作为何种因来产生大种所造呢?能作因。能作因作为增上缘的方式有五种:第一种生因,即大种新生大种所造;第二种是住因,大种可以使大种所造不间断;第三种,大种变化则大种所造也随之变化,故为相同因;第四种,大种所造依靠其他大种,故为所依因;第五种是增上因,即大种使大种所造愈加增上。上述已经介绍了大种作为何因产生大种及大种所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种所造以何因产生大种及大种所造。大种所造产生大种所造,首先可以作为俱有因,二种无漏律仪属于心之随转,互相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因此属于俱有因;其次可作同类因,如磕头时,前刹那的手印产生后刹那手印;现在的大种所造之色法,可以成熟未来大种所造群体中的色法,比如现在造善业或恶业,将来就会产生旁生或人的身体之色法,因此也是异熟因。大种所造唯一作大种之异熟因,因为即生中善与不善的有表色可以产生后世异熟生之根群体中存在的大种。丁四(广说等无间缘)分三:一、分析十二心;二、分析二十心;三、观察十二心中何者新得。戊一(分析十二心)分二:一、真实宣说十二心;二、对应缘与具缘。己一、真实宣说十二心:善与不善心,有覆以及无覆心,色界以及无色界,除不善外二无漏。有四心,即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无色界除不善心外,各有三心;无漏心有两个,即有学心与无学心,这样共有十二个心。己二、对应缘与具缘:接下来讲一心的后面无间产生哪些心。在这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八时,所谓八时,就是指相续时、同地时、结生时、入定时、出定时、染污定所逼恼时、入化心时、出化心时。相续时,如信心产生信心,相续不断,也即前面的信心作为后面信心的等无间缘。同地时,如先生起信心,后又生起嗔心,又生起贪心,各样之心虽然种类不同,但地却相同;这其中无间产生的不包括欲界化心,因其比较薄弱,而其他凡是欲界中产生的任何一个分别念均可包括于同地时中。结生时一般是从死有到中有,从中有到生有,这中间有一个结生的过程。以人为例,首先是在人间死亡,死亡时,意识立刻结生到中阴身,然后中阴身再结生到后世的那一个。一般说来,生心均为性或有覆无记法,在欲界中,没有以善心结生的情况,而死心则可以是俱生善心、不善法、有覆无记法、无覆无记法。在死心中,若于善心中死亡,则除去加行善;若是于无覆无记心中死亡,则除去工巧、化心。而且,死心不在二无漏心中产生,因二无漏心不包括于三界之中,实际上,何为轮回?轮回即生死。所以也可以说,有学、无学二无漏不会成为生死二心。入定时一定是依靠善心入定,而不会依靠其他心入定,也即下界加行善心入定后,可产生上界加行善,如欲界善心产生色界善心与二无漏心,色界善心则产生无色界善心与二无漏心,而无色界善心只产生有学、无学二无漏心。但是,以欲界入定之加行善心不会产生无色界加行善心,因为此二者的所依、所缘、行相与对治四方面有很大差距,圆晖法师在《俱舍论颂疏》中云:“所依远者,无色界心,不与欲界心为所依故。行相远者,无色界心,唯于第四禅,作苦粗障行相,必无缘欲作苦粗等行相故。所缘远者,不缘欲故。对治远者,未离欲界贪,必无能起无色界定,能为欲界恶戒等法,厌坏及断二对治故。”所依方面,欲界属有色,无色界非以有色为所依;行相方面,无色界唯于第四禅之苦粗行相为缘,而不会缘欲界之苦粗行相;所缘方面,欲界的心粗大,属于有缘,无色界必不以此为缘;从对治来讲,无色定必已欲界贪,故以欲界具贪之善必不能现前无色界定。出定时,如入于第一禅定时为上界善心,而出定时,则已成为欲界善心;然后无色界的二无漏心可以产生无色界善心;无色界的善心与二无漏心产生色界加行善;色界善心与二无漏心产生欲界俱生、加行二种善心。下面是染污定所逼恼时。入禅定者若对自己的禅定生起傲慢——“我所得到的禅定很不错”,以此会染污禅定,马上退失到下一禅定,这种禅定就是染污定所逼恼时。实际上,也就是以上界心产生下界善心,一般来讲,上界所有的烦恼均为有覆无记法,无有真正的不善心,因此,若认为自己的禅定是究竟解脱,或对自己的禅定产生一种禅爱,就会以此有覆无记法染污自己的禅定。有些讲义中只讲到以上六时,因入化心时与出化心时与前面所讲的入定时相同,因此未详细分析,但本论中对此二种心的阶段也作了简单介绍。入化心时是指色界的加行善之后会出现欲界与色界的两种无记化心。如欲界众生显示神变,他先要入色界禅定,显现化心,然后出定,以此化心显示神变,若未出定,则不能运用此化心。出化心时,指欲界化心中产生色界加行善心。上述八时与十二种心一定要铭记于心,这些道理通达以后,下面所讲的问题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达。欲界善心生九心,彼唯由八心中生,不善心由十心生,彼中产生四种心。有覆无记心亦尔,无覆五起生七心。欲界善心可产生九心,彼则通过八心产生;不善心可从十种心中产生,彼自身可产生四心;有覆无记心与不善心相同,而无覆心由五心中生起,其本身产生七心。前面已经介绍过十二种心,此颂词就来介绍欲界的四种心与哪些心互为等无间缘。欲界善心作等无间缘,可以产生九种心,是哪九种心呢?即相续时欲界的善心,同地时欲界的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入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色界禅定之心,有学、无学二无漏心——依靠欲界善心可现前一来果、无来果及阿罗汉果;结生时,依靠善心死亡后转生于色界、无色界后可产生有覆无记心,这样依靠欲界善心,有九种心可以产生。反过来,以哪些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欲界善心呢?可由八心中产生,即与前面相同的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四心;出定时色界的加行善心——入于色界禅定后,以色界加行善心出定,出定时即可产生欲界善心;二无漏心;染污定所逼恼时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从色界禅定退失之因即有覆无记法,以此心可产生欲界善心,因此共有八种心可以产生欲界善心。下面是欲界不善心,它可以从十种心中产生,即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四心,与上述相同;结生于欲界时的不善心之因,可以是上两界的善心,也就是说,若于上两界的善心中死亡,转生于欲界的生心为不善心;若于上两界的有覆无记心与无覆无记心中死亡,转生于欲界,亦可产生欲界不善心。这样,上两界各有三心,一共六种心,再加上自地的四心,欲界的不善心可以从十心中产生。若是欲界不善心作等无间缘,则只产生四心,即相续时与同地时的自地四心,这是欲界的不善心。欲界有覆无记心与不善心相同,皆可依此类推。欲界的无覆无记心由五心中产生,即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四心以及入化心时的加行善心。欲界无覆无记心作等无间缘,则可产生七心,即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四心,出化心时色界的加行善心,结生于上两界时的有覆无记心。色界善心生十一,彼由九心无间生,有覆由八心中生,彼心产生六种心,无覆无记三心生,彼中产生六种心。色界的善心可以产生十一种心,它本身则依靠九心作等无间缘来产生;有覆无记心由八种心来产生,它自己则可以产生六种心;无覆无记心由三种心作等无间缘产生,而从彼中则可产生六种心。在这里,也许有些人会产生疑问:我们正在讲因与果,为什么突然讲到三界的心呢?有些讲义中没有科判,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此种疑问,但如果分析前面“广说等无间缘”这一科判,也就不会有此疑问了。实际上,等无间缘主要是安立在心心所方面的,因此,这里才会对三界的十二种心广作分析。前面已经讲了欲界的四种心,下面是色界的三种心。色界善心可以产生十一心,即相续时与同地时的三种心,前面讲欲界时,相续时与同地时均为四种心,这里为什么要说是三种心呢?因为色界中无有不善心,所以色界的善心可以产生自地相续时的善心,以及同地时的有覆、无覆两种心。其中同地时的无覆无记心,可包括除化心以外的异熟心、工巧心和威仪心,而由俱生善心中出现化心,化心中出现工巧与威仪心,有覆无记心则由工巧与威仪心中产生。总而言之,色界善心中产生无覆无记心,之后由无覆无记心中产生有覆无记心,以上是色界善心于自地产生的三种心。在出定时,依靠色界善心,可以产生欲界加行善和俱生善两种心;入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结生于欲界时可以产生不善心、有覆无记心,若结生于无色界,则产生有覆无记心;入定时,依靠色界善心,可现前无色界的加行善心以及二无漏心,这样共有十一种心,也就是十二心中除无色界的无覆无记心以外的十一心。复次,色界善心可以由九心中无间产生,是哪九心呢?即相续时的善心,同地时由化心中所生的加行善心、异熟生与威仪心二者所生的俱生善心。这里面有一点差别,蒋阳洛德旺波尊者没有提到同地时的有覆无记心可以产生色界善心,按理来说,同地时,有覆无记心与无覆无记心均可产生色界善心,但尊者在讲义中没有提到有覆无记心,而是将善心分为两种——加行善与俱生善。不过《自释》中已经明确提到:“即此复从九无间起,谓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因此,从《自释》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可以从同地时的有覆无记心中产生色界善心的。以上是自地的三心。在入定时,于欲界依靠加行善开始修持,即可产生色界善心;出化心时欲界的无覆无记心——出化心时与入定时相同,入于色界等持,即产生色界善心;出定时由无色界的加行善心及二无漏心中可以产生色界善心;染污定所逼恼时,以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退失其禅定,则会无间产生色界善心。色界有覆无记心由八心中产生,也就是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三心;结生时,以欲界善心或者异熟生与威仪的无覆无记心死亡,转生于色界时以有覆无记心结生;另外,结生时若以无色界俱生善心、有覆无记心及无覆无记心的三种心来死亡,则亦可产生色界的生心——有覆无记心。如果色界有覆无记心作为等无间缘,则可从中产生六心,即相续时的有覆无记心与同地时的善心、无覆无记心——化心,这是自地的三心;结生时,以色界有覆无记心死亡,则可产生欲界不善心及有覆无记心;染污定所逼恼时,因对色界禅定生起傲慢或厌烦之心,故无间生起欲界加行善、俱生善两种心。这样,色界有覆无记心可以产生六种心,即自地三种心及下界的三种心,它不会产生无色界的三种心,因色界有覆无记心不能作为入定之依处,在出定时只能上界善心产生下界善心,而不会产生上界的善心或二无漏心,因此色界的有覆无记心只能于结生时作为等无间缘。色界的无覆无记心由三心中产生,即相续时的无覆无记心——自己所生之化心,威仪与异熟二者互生;同地时的善心以及有覆无记心亦可产生无覆无记心。然后色界无覆无记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六心,即相续时的无覆无记心——自己所生之化心,威仪与异熟生互为产生;同地时自地的善心与有覆无记心,此为自地三心;若以色界无覆无记心死亡,则结生时可产生欲界不善心、有覆无记心以及无色界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不能作为其他心的依处,如有学道的二无漏心,必须依靠欲界或色界善心来现前,若以色界无覆无记心则不能现前此二心。以上已经讲了色界的三种心与哪些心互为等无间缘,同样,无色界也可以如此分析。无色无覆亦同彼,善心产生九种心,彼由六心中产生,有覆七心生七心。无色界的无覆无记心与色界相同。善心可以产生九种心,其本身则通过六种心产生;有覆无记心由七心中产生,自己也可产生七心。无色界的无覆无记心与色界的无覆无记心相同,均可以上述方法类推,所不同之处是无色界无覆无记心作等无间缘所产生的六心中,有一无覆无记心,此时的无覆无记心唯包括异熟生心,其他三种无覆无记心均不包括。无色界善心中可以产生九心,有相续时的善心和同地时的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自地共有三种心;入定时的二无漏心,出定时色界的善心;若死后转生于色界,则于结生时产生色界的有覆无记心,若转生欲界,则产生欲界二烦恼性心。以六种心作为等无间缘,可以产生无色界善心,也就是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之三心,入定时色界善心,出定时二无漏心。有覆无记心中可以产生七心,即自地三心;结生时欲界二烦恼心、色界有覆无记心;染污定所逼恼时色界的加行善心。同样,无色界的有覆无记心也是以七心作为等无间缘而产生的,包括相续时与同地时自地的三心;结生时欲界、色界二种善心及二种无覆无记心——异熟生心与威仪心。有学之心四心生,彼中产生五种心,无学五心中产生,彼中产生四种心。有学道之心可以由四心中产生,从彼中则可产生五种心;而无学道之心从五种心中产生,他自己则产生四种心。
21 / 54 页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当前位置: >>
唯识宗 ?唯识宗也称法相宗、慈恩宗,形成于唐代。 以万法唯识之法门为主。依唯识论,明万法 唯识之理,故名“唯识宗”;因此宗乃究明 万法性相之宗,故又名“法相宗”;因窥基 长期居于长安大慈恩寺,被人称为“慈恩大 师”,故又称慈恩宗;又因以《瑜伽师地论》 为主要经典,故也称“瑜伽宗”。 一、主要人物?玄奘(602-664) 唯识宗理论奠基人。玄奘曾游学印 度17年,回国后先后译出瑜伽学系的各论,如《解深密 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奠定了法相 宗的理论基础。其弟子神P、嘉尚、普光、窥基等对该 宗典籍作注疏,在理论上各有发挥。《大唐西域记》。窥基(632-682) 唯识宗主要创宗人。窥基直绍玄奘所 传,融全贯通,加以发扬,有“百部疏主”之称。窥基 之后,慧沼、智周传承两代,各有阐扬。自智周弟子如 理以后,即逐渐衰微。窥基主要著作有《成唯实论述 记》、《唯识二十论述记》、《因明大疏》、《法华玄 赞》、《异部宗轮论述记》、《大乘法苑义林章》等。 窥基对唯识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主要作用。? 二、主要经典?一本十支:主要奉古印度大乘佛学瑜伽一系学说, 其所依经典,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 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 《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 《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 经论》、《分别瑜伽论》等十论为支的所谓“一 本十支”为主要典籍。《成唯识论》。六经十一论? 三、判教?? ? ?判教:根据经典义理的深浅、说时的先后等 将佛经由浅入深分为几个等级,称为判教, 或教判。由于诸家所见各异,遂生宗派之别, 所以判教也是宗派成立的原因之一。 《解深密经》 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 窥基,八时教 四、主要理论?? ?1.五位百法法相,“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 五位―有为法(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 不相应行法) ―无为法(涅,真如) 色法?五根(能力):眼、耳、鼻、舌、身; 五境(所游履):色、声、香、味、触; 法处所摄色(第六识)意识的对境,即未 显示于外的或潜在的法。?? 心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 阿赖耶识?? 心所有法??心所有法为心王所有之法,简称心所法。心王:1、心的主作用,叫做“心王”;心的副 作用,亦即为心所有的思想现象,叫做“心所”。 2、宇宙万有都是由心而生而起的,心就是万法 之王,故称“心王”。??心王与心所的区别心所:遍行、别境、善、随烦恼、不定 遍行:又名遍行心所,乃周遍起行之意,心若生时, 此五心即相应俱起。?? ?? ?一、作意,即注意,也就是留意,它领导心识去攀缘外境; 二、触,即接触,由于作意,使根与境相接触,因而产生 了识(了别、认识); 三、受,受者领纳,谓此心生时,能领纳顺逆等境,若领 纳顺境,叫做乐受,领纳逆境,叫做苦受,领纳俱非之境,叫 做不苦不乐受; 四、想,想即想像,谓此心生时,于所缘之境,取其形象 而作种种之想; 五、思,即行动前的动念,动念之后才会去造作种种的善 恶业,所以思这个心所相等于心理学上所说的意志作用。 别境:乃面对某种特殊对象才出现的心所,与遍行 心所的性质恰相反,亦可说是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 故名“别境”。有五种:???? ?一、欲,是欲求、愿望的心理; 二、胜解,是殊胜的见解,是心接触外境, 经过印证之后予以肯定的心理; 三、念,是忆念,对过去的事情忆念不忘; 四、定,是三昧,是禅定中平等持心的状态; 五、慧,是智慧,是对道理的是非善恶有分 别抉择的能力,可以化解怀疑。 善,没有罪恶的意思,凡有益世人的事, 就叫做善。善心所一共有十一种?? ? ? ? ? ? ? ? ? ?一、信,即信仰,能信仰真理; 二、精进,即努力修善断恶; 三、惭,对自己德学未充,常怀惭念; 四、愧,是做了坏事无脸见人; 五、无贪,是知足而无他求; 六、无嗔,是对逆境能乐安天命,不生嗔恨心; 七、无痴,凡事以智慧观照,事理分明; 八、轻安,是断除烦恼,身轻心安; 九、不放逸,是精进不放荡的意思; 十、行舍,是舍弃名闻利养和五欲六尘,一心努力修行; 十一、不害,是不存损害他人的心,也不做损害他人的事。 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凡能扰乱众生身心, 使之心烦意乱的情事,都叫做“烦恼”。贪是贪爱五欲; ? 嗔是嗔恚无忍; ? 痴是愚痴无明; ? 慢是x慢自大; ? 疑是狐疑猜忌; ? 恶见是不正的见解。? 随烦恼:由烦恼心所衍生出来的心理状态。随即衍生、滋生 的意思。有二十种,这二十种烦恼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 以又名“枝末烦恼”,或“随惑”。它可分为三大类。 ?一、小随烦恼:即忿、恨、覆(恐名誉之 欲堕,隐藏、隐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 恼、嫉、悭(吝啬)、诳(虚妄。谓以不 实之言,欺己欺人)、谄、害、x十种; 二、中随烦恼:即无惭及无愧二种;? ?三、大随烦恼:即掉举(掉举者摇动也。谓外 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 沉(搞鲁磷恚蚤不明,障碍轻安和智慧)、 不信(谓邪见多疑,于诸正法,不生信心,因而 恼乱)、懈怠、放逸(放纵心思,任性妄为)、失 念(谓心逐邪妄,正念遗失,遂致沦坠,恼乱其 心使心散乱,于所缘之境不能明记之心所也)、 散乱(谓凡夫之心流荡于六尘之境,一刹那亦 不止住者)、不正知(误解所观之境)等八种。 不定,是说这四种法,可以成就善,也 可以成就恶,故曰不定。??? ?一、悔,悔者追悔,也就是事后生悔,如作了善 事而后悔则属恶,作了恶事而后悔则属善,故列 入不定; 二、眠,即睡眠,若睡眠是为了调摄身心,恢复 体力,便是善,若为了贪睡,或昼夜颠倒,耽误 正业,便是恶; 三、寻,寻者寻求事理,若想善便是善,若想恶 便是恶; 四、伺,寻是粗想,伺是细想,伺察事理叫做伺, 若细想为善便是善,细想为恶便是恶。 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即不与心及心所相应,也不 与色法相应,故名“心不相应行法”。行 是有为法的总名。又这些法为五蕴中行蕴 之所摄,故名行,共有廿四种。 ?? ?? ? ?一、得,是成就的意思,由色、心、心所法三种的作用, 而成就或善或恶的种种行为; 二、命根,即由色、心二法和合而有的生命; 三、众同分,众是大众,同是相同,分是一分,意谓与 大众相同的一部分,人是人类大众中的一分,畜是畜类 大众中的一分,以及其他各类亦然。 四、异生性,异是异类,生是众生,性是性质,宇宙间 一切众生,种类各异,性质不同,叫异生性; 五、无想定,是外道欲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的无心定, 修这种禅定,前六识不起,但第七识仍在; 六、灭尽定,这是佛教所修持的最高禅定,修成此定, 前七识永不复起,故又名无漏定; ????七、无想报,这是由修无想定(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 报而修一种泯灭一切心想的禅定)的力量,所成就的一种果 报,报在无想天,五百大劫,不生想心,但报尽命终,受 业力牵引,仍入轮回,故佛教行者决不修这种禅定; 八、名身,名是名字,身是聚义,名身就是一切的名词, 一字为名,二字为名身,三字连缀是多名身; 九、句身,句身是联合若干名身,以表明一种事理,也就 是一句完整的话; 十、文身,文是文字,也就是名词和句子所完成的一篇文 章; ?? ? ? ? ? ? ?十一、生,本无今有的叫做生; 十二、住,现在尚存叫做住; 十三、老,形态逐渐衰坏叫做老; 十四、无常,不能常住的意思,在人叫做生老病死,在物叫做 生住异灭,在世界叫做成住坏空; 十五、流转,一切因缘生的事物,都是因果相续,生灭无常; 十六、定异,在无常流转中,不同的因生不同的果,因不同, 果亦各异,叫做定异; 十七、相应,宇宙万有,各从其类,叫做相应,例如瓜的种子 仍可再生瓜,豆的种子仍可再生豆,余可类推; 十八、势速,一切因缘生之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刹那不停, 叫做势速; ?? ? ? ??十九、次第,一切有为法,其安立都有次第,如 一、二、三、四是; 廿、时,是时间,如过去、现在、未来是; 廿一、方,即方位,如东、南、西、北是; 廿二、数,即数目,如一、二、三、四等是; 廿三、和合,法不孤起,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生 起和存在,要籍众缘和合而生而有; 廿四、不和合,事物的生起要籍众缘的和合,叫 做缘聚则生,事物的坏灭是众缘分散不和合,叫 做缘散则灭。 无为法?? ? ???虚空无为:虚空遍一切处,既是虚空,自然无生 灭变化,名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之果,证 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凡事无能生之因缘或有因而缺缘, 则毕竟不生,合于无为宗旨,名非择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 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感性思维,直观证悟的境 界; 真如无为:达到最高真理的精神境界。 2.八识与种子??三类八识――心法(1)前六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了别――认识????(前五识)唯外门转:向外追求要认识的东西; (第六识)内外门转:能向外认识外境,也能向 内思考、反思。 ?? ? ? ? ? ? ?―五同缘 ―五俱(明了意识) ―不同缘 第六识意识―广缘识―五后 ―不俱 ―独头(独散、梦中、定中) ――染污末那 ?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 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故又称明了意识。复可 分为:(1)五同缘意识,系与前五识俱起,且缘同一对境之意识。(2) 不同缘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然缘其他之异境。??不俱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 (1)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2)独 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1.定中意识,又称定中 独头意识。系与色界、无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之意识,乃禅定中发 生之意识活动。2.独散意识,又称散位独头意识。系指脱离前五识 而单独现起,追忆过去、预卜未来,或加以种种想像、思虑等计度 分别之意识。3.梦中意识,又称梦中独头意识。乃于睡梦中朦胧现 起之意识作用。 (2)第七识?第七识――末那识――思量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 ? “由有本识,故有末那。”? ?染污识 (3)第八识??阿赖耶识――根本依 唯识宗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世界现象都由人的 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而前七种识再据以变现 外境影像,缘虑执取,以为实在。阿 赖 耶――藏 阿赖耶识――藏识? ??? ?藏的三个含义:能藏、所藏、执藏前七识――转识 第八识――本识 (4)种子?种子: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氛感入第八识中,留下 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同类之果者,名为“种 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将来一定会生出那 一种的果一样。易言之,藏在第八识中能生一切法的功能, 叫做“种子”。 种子有二类: 一、本有种子,这是无始以来,第八识中,十法界种子俱 全,此类种子皆是本有的,故又名“本性住种”; 二、新薰种子,这类种子,不是原来有的,而是由前七识 的现行为因,回薰第八识,又成为新的种子藏入于阿赖耶 识中,故又名“习所成种”。? ? ? 种子识?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 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 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 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 有漏种子――无漏种子 有为法――有漏法;无为法――无漏法? ? ? ? ? ?转识成智 我执――烦恼障;法执――所知障 转有漏为无漏,化认识为智慧。 (5)三性?唯识宗把宇宙万法分为三种性质,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 实性。普遍计度一切法,然后颠倒迷执,认为或有或无者,名遍计所执性; 万法皆无自性,不能单独生起,须靠众缘具备,然后乃生,名依他 起性; 诸法的本体,名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满十方,具有圆 满成就真实之性,名圆成实性。 此中遍计为妄有,依他为假有,圆成为实有。 法相宗继承此说,且结合唯识说,以为三性也不离识,谓诸识生起 之时,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意识从而周遍计度,执为 “能”、“所”二取,则是遍计所执。? ? ?? ? 3.五性各别与修持次第? ? ? ? ?(1)五性说 三草二木之喻 一切众生之机类,分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 一、定性声闻,有可开阿罗汉果之无漏种子者;二、定性缘觉,有可开辟支佛果之无 漏种子者;三、定性菩萨,有可开佛果之无漏种子者; 四、不定性,有二种三种之无漏种子者。此中有四种:一、菩萨声闻不定,有佛果与 罗汉果之二种子者。二、菩萨缘觉不定,有佛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三、声闻缘觉 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之二种子者。四、声闻缘觉菩萨不定,有罗汉果与辟支佛与 佛果之三种子者; 五、无性,无三乘之无漏种子,但有可开人天果之有漏种子者。 如此五性各别,故谓之为三无二有。以配于法华经之三草二木。三无者:谓定性声闻 与定性缘觉与无性之三种,无佛种子而毕竟无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萨与不定性 之一分,以有佛种子而必可成佛也。 五性宗? ?? (2)修持次第?四十一位十三住 大乘五位说: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 修习位、究竟位。??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心法师3什么时候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