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佛戒证20172337

说一说佛教中的淫戒
我的图书馆
说一说佛教中的淫戒
  佛告诸比丘,优婆塞不应生欲想、欲觉,尚不应生心,何况起欲、恚、痴,结缚根本不净恶业。
  【缘起】于欲境界安立名言,名为欲想。于欲境界忽起寻求,名为欲觉。由欲不遂,而起于恚,欲之与恚,同依于痴,三毒既具,则为一切结缚根本,违清净行,能招此世他世苦报,故名不净恶业也。
  【注】欲想:心中想女众之身体特征(如胸、臀等),若继续联想下去,身心如痴如醉而起寻求,称为欲觉。若由欲已遂,欲海难填故而起贪,不得又生恚,三毒轮转,永不停息。
  是中犯邪淫有四处:男、女、黄门、二根。女者,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男者,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亦同于上类。
  【注】黄门:男根损坏之人。《十诵律》卷二一,将黄门分为五种:
  一、生黄门:天生即不能行淫者。
  二、半月黄门:半月能淫,半月不能淫者。
  三、妒黄门:见他人行淫,男根方能勃起者。
  四、变黄门:欲行淫时,忽失男根者。
  五、形残黄门:生已腐烂,或因虫啖等而截去男根者。
  戒律规定上述诸人皆不能出家受具足戒。
  若优婆塞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三处行邪淫,犯不可悔。
若人男、非人男、畜生男、黄门、二根,二处行淫,犯不可悔。
若发心欲行淫,未和合者,犯下可悔;远方便也);
若二身和合,止不淫,犯中可悔;近方便也)。
  【缘起】淫戒以三缘成不可悔:一、淫心:谓如饥得食,如渴得饮,不同热铁入身,臭尸系颈等;二、是道:谓下文所明三处;三、事遂:谓入如胡麻许,即失戒也。
  【注】犯根本罪前有三种方便罪,说明如下:《事钞》云:“分约淫戒以明。如内心淫意,身口未现,名远方便,此犯下罪(下品可悔罪);二、动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中罪(中品可悔罪);三者,临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处已来,名近方便,是重中罪(中品可悔罪)。”
  以淫戒来说明这三种方便。内心起了行淫的念头,尚未表现在身、口的动作上,这叫做远方便,这时是犯下品的罪。念头一起,就算犯罪了,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真真正正的佛弟子,起心动念都要小心,如果起了淫念之后,接着动了身口,就是开口向对方讲,或者身体向着行淫的处所走去。
  “未到前境”,就是尚未到达那个行淫的地点时,这叫做次方便,这时犯的罪,是中品罪,比远方便所犯的罪重一点。如果起了淫念之后,发动身口的动作,到达了行淫的地点,“身分相交”,男女双方的身体已经抱在一起,“未至犯处已来”,但是尚未交媾,还未犯到淫戒的根本入如胡麻许(毛头许),这时是近方便。
  《戒学浅谈》云:我来讲个有关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的故事给你们听,希望能加深你们对前方便的了解。记着,在三种方便中,能止处就要马上停止,不要继续向前进,以免犯到根本。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
  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佛家的说法:“每个人身上有两个神,一个叫‘同名神’,另一个叫‘同生神’。同名神是男的、是白的,是记善的神;同生神是女的、黑的,是记恶的神。我们任何一个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他们都会记下来。所以我们最好不要随便起心动念,以免造恶因。万一造了恶因,就要赶快回头,不要一直犯戒下去,乃至破戒。
  《无量寿经》说:“神明记识,犯者不赦。”有神明记下我们所造的善恶,如果犯了罪,他就不会饶恕你。我们要随着自己所造的善恶,而去受苦受乐。好了,现在进入故事的主题,这是我在一般世间法的杂志中看到的。
  在清朝末年,有一个举子要到北京去考状元,状元是春榜,是过了年才考的。一般远地方的人,就要在冬天时出发赴京,才能赶得上春天的考试。在大陆上,一到冬天,北方就是冰天雪地,把路都埋没了。这位举子在赴京城的途中,就遭遇到这种情况,无法向前行,就只好住到一家客栈里面。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位年轻的寡妇,她先生刚去世不久。这位举子原来只计划在这家客栈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就继续赶路,没想到大雪连绵不断,马路积雪依旧很高,无法成行,就只好继续在客栈住下去。
  一天复过一天,一个是青年男子,一个是年轻寡妇,孤男寡女,天天对望,日久生情,就动了念头了。在动了淫念时,就犯了“远方便”的轻罪。在起了淫念之后,男的就起身走向女的房间,在他举手敲门之前,这个举子想到如果犯了淫,天庭会将他的状元名革除(中国古时候有一种说法:一个人若是犯淫,纵然是再好的学问,命中注定是今科考中状元,天庭会革除他的状元名,他就考不上),于是走回自己的房间。这样,他已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
在年轻寡妇这方,她起了淫念之后,就走向男的房间,但在未进入男的房间之前,她想到,自己应该要为丈夫守节,死后才能升天;如果犯淫,就会下地狱。一想到此,她就走回自己的房间。同样的,这位寡妇也是犯了“次方便”的中罪。尽管男女双方都暂时控制住自己的淫念,但欲火燃烧,终究按捺不住,这位青年举子和年轻的寡妇,还是共处一室,身体抱在一起(尚未交媾)。这时,就是犯了“近方便”的重中罪。
在他们身体相抱的时候,听到空中有一个人讲话了:“你们两个王八蛋,要干又不干,把我的功过簿,划得稀巴烂。”说着,就丢下一本功过簿。他们两个人一看功过簿,上面都有他们的名字,一个是今科状元,因犯淫而革名;一个死后升天,也因犯淫而划掉她的名字。他们两个人一看,吓得发抖,从此不敢再起淫念。佛弟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一犯淫戒,什么功德都没有了。
  若优婆塞,婢使已配嫁有主,于中行邪淫者,犯不可悔;余轻犯,如上说。三处者,口处、大便、小便处。除是三处,余处行欲,皆可悔。
  若优婆塞婢使未配嫁,于中非道行淫者,犯可悔罪,后生受报罪重。
  【缘起】婢使未配嫁,则未有他主,若欲摄受,便应如法以礼定名,为妾为妻,皆无不可。若非道行淫,坏其节操,致使此女丧德失贞,故虽不失戒体而后报罪重。所谓损阴德者,幽冥所深恶也。
  若优婆塞,有男子僮使人等,共彼行淫二处,犯不可悔罪;余轻犯罪,同上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
  【注】此事在印度行得通,在中国则期期以为不可,何以故?地理环境不同故,两国文化渊源各别故。印度气候较为炎热,天时地利人文种种因缘,致使当地人民性欲比较强烈,所以印度女子十二岁可以结婚,这在中国行得通吗?中国古称“礼仪之邦”,男女授受不亲,这在印度行得通吗?中国素尊正人君子;正人君子者,能去花街柳巷吗?正人君子尚不行走花街柳巷,何况五戒居士,胆敢犯共淫女行淫吗?生死根本,欲为第一,犯染此事,生死尚不能了,何况成佛乎?此处佛说无犯者,谓未犯佛戒,非谓可以行淫也。印度亚热带地区,禁制过严,人不奉行,反成虚文,我佛大慈,故开方便。
  若人死乃至畜生死者,身根未坏,共彼行邪淫,女者三处,犯不可悔;轻犯,同上说。若优婆塞,自受八支(谓一日一夜八关戒斋),行淫者,犯不可悔。八支无复邪正,一切皆犯。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弟子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
  【缘起】佛弟子净戒人: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也。乃至己妻受八支戒日,亦不得犯;犯者,同名破他梵行。
  问:犯他净行,固名重难,设有反被受戒人所诱者,是遮难否?或不知误犯,后乃悔恨,诚心发露,许受五戒及出家否?
  答:若知彼已受戒,便不应妄从其诱,然既被诱,罪必稍减;不知误犯,理亦应然。但忏悔之方决非轻易,应须请问威德重望,深明律学者乃能灭此罪耳。
  佛告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为吾生身起七宝塔,至于梵天,若人亏之,其罪尚有可悔;亏吾戒身,其罪无量,受罪如伊罗龙王。
  【缘起】此结示净戒不可亏犯也。戒身,即法身,佛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法身故。以此戒法,师师相授,即是如来法身常住不灭。若或自破梵行,或复破他梵行,则是破坏如来法身,故较破坏生身舍利塔罪为尤重也。
  伊罗龙王,具云伊罗跋罗,亦云伊罗钵。伊罗,树名,此云臭气;跋罗,此云极。谓此龙王昔为迦叶佛时比丘,不过以嗔恚心,故犯折草木戒,不知忏悔,遂致头上生此臭树,苦毒无量,况杀、盗、淫、妄根本重戒而可犯乎?然杀、盗二戒,稍有慈心廉退者,犹未肯犯,独此淫戒人最易犯,故偏于此而结示也。然犯戒之罪既有重于坏塔,则持戒之福不尤重于起塔耶?幸佛弟子思之。
  【注】《寿康宝鉴》云:余杭陈医生,有贫人病危,陈治之痊愈,亦不责求报酬;后陈因避雨过其家,其姑令妇伴宿以报恩,妇唯唯。夜深就之,曰:“君救妾夫,此姑意也。”陈见妇少而美,亦心动,随力制之,自语曰:“不可!”妇强之,陈连曰:“不可!不可!”坐以待旦,最后几不自持,又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天明遁去。
  尔后陈有子应试,主试官弃其文,忽闻呼曰:“不可!”挑灯复阅,仍感无可取处,再弃之,又闻连声呼曰:“不可!不可!”因之复加详阅,实未达标准,最后决意弃之,忽闻大呼曰:“不可二字最难!”连声不已,知必有阴德所荫,因录取之。榜后召问原因,其子亦不解何故。归告父,父曰:“此我壮年事也,不意天之报我其厚如此!”按,美色当前,生理冲动,人所难免。而现今社会,到处皆有诱惑之坑,是祸是福,亦凭各人之能否遵从礼法,力克其邪!为己、为子孙,可不惧乎?
  【注】欲戒淫行,须伏淫心,淫心若伏,便不犯淫了。兹录三种降伏淫心之法,以供初学参考(后二摘自《欲海回狂》):
  一、《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多淫众生,若遇淫境现前,淫心冲动,只要一心观念观世音菩萨,如在目前,生惭愧心,鞠躬合掌,至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想菩萨以甘露水,浇我身心,我此欲火,化为清凉。三业至诚——心念观音慈力,口念观音圣号,耳闻观音慈音,必有奇妙感应,万事万灵。
  二、四觉观,此观成时,深知彼我同具陋质,是为随境除贪方便门。凡夫淫欲念,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欢喜;今世得为男,又爱女人体。随在觉其污,爱从何处起?
  睡起生觉第一:默想清晨睡起,两眼朦胧,未经盥漱,此时满口黏腻,舌黄堆积,甚是污秽。当念绝世娇姿,纵具樱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其态亦当尔尔。
  醉后生觉第二:默想饮酒过度,五内翻腾,明晨忽然大呕,尽吐腹中未消之物,饿犬嗅之,摇尾而退。当念佳人细酌,玉女轻飨,而杯盘狼藉之时,腹内亦当尔尔。
  病时生觉第三:默想卧病以后,面目黧黑,形容枯槁,又或疮痈腐溃,脓血交流,臭不可近。当念国色芳容,纵或年华少艾,而疾苦缠身之日,形状亦当尔尔。
  见厕生觉第四:默想通衢大厕,屎尿停积,白蜡青蝇,处处缭绕。当念千娇百媚之姿,任彼香汤浴体,龙麝熏身,而饮食消融之后,所化亦当尔尔。
  三、九想观& 此观成时,方悟身后无量凄惨,是为返终绝爱方便门。人想死亡日,欲火顿清凉。愚人若闻此,愁眉叹不祥。究竟百年后,同入烬毁场。菩萨九想观,苦海大津梁。
  新死想第一:静观初死之人,正直仰卧,寒气彻骨,一无所知。当念我贪财恋色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青瘀想第二:静观未敛骸尸,一日至七日,黑气腾溢,转成青紫,甚可畏惧。当念我如花美貌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脓血想第三:静观死人初烂,肉腐成脓,势将溃下,肠胃消糜。当念我风流俊雅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绛汁想第四:静观腐烂之尸,停积既久,黄水流出,臭不可闻。当念我肌肤香洁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虫啖想第五:静观积久腐尸,遍体生虫,处处钻啮,骨节之内,皆如蜂窠。当念我鸾俦凤侣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筋缠想第六:静观腐尸,皮肉钻尽,只有筋连在骨,如绳束薪,得以不散。当念我偷香窃玉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骨散想第七:静想死尸,筋已坏烂,骨节纵横,不在一处。当念我崇高富贵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烧焦想第八:静观死尸,被火所烧,焦缩在地,或熟或生,不堪目击。当念我文章盖世之身,将来或亦如是,则淫心淡矣!
  枯骨想第九:静观破冢弃骨,日暴雨侵,其色转白,或复黄朽,人兽践踏。当念我韶光易迈之身,将来亦必如是,则淫心淡矣!
修此九想观者,可于虫啖想时停心注想,若能观出臭味,淫心可息矣!
另古时有一首诗,颇值玩味。诗云:“江上臭皮囊,当年桃花面;昔日恨不见,而今不忍看。”
  【注】狄仁杰,唐朝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丰神俊朗,面貌极美。有一年因为上京参加考试,途中寄宿在一家旅舍。是晚,当夜阑人静,他正埋首读书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偷偷地进来会见他。一问之下,才知道她是旅舍主人的媳妇。因丈夫刚死不久,难耐孤独,日间见他英俊逼人入迷,所以晚间特来相会。
  狄仁杰听完她的诉说,又见她想以美色来挑逗媚惑他,心里不觉愣了一下,随即又心如止水,丝毫不被所动,并且以怜悯的语气,极温和地对她说:“看见你这妖娇的媚态,使我更加想起一个老和尚对我开示的话!”艳丽的少妇一听狄仁杰的话,很感讶异,于是娇声嗲气地盘问他:“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狄仁杰见她动问,即顺机开导她说:“我以前借住在一间寺院读书时,曾经有一个老和尚为我看相说:‘依你的相貌,将来必能大贵,但一生中要特别谨慎,不要因贪爱美色,而犯了淫戒。’
  我当时就请教他说:‘美色是人见人爱,极难控制,不知有什么方法,才能息灭贪淫的欲念呢?’那老和尚很慈祥地开示我说:‘我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大凡人之所以会兴起男女淫欲的念头,就是因为贪爱着对方的美貌,如果能试着把那美艳的躯体,联想成忽然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床笫,骨瘦如柴而头发蓬散,眼睛深陷而无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或者联想那美丽的躯体,因卧病太久,即将死亡,一阵青一阵白,全身抽搐,变得很丑恶,令人不敢看。更进一步,联想死后,时间一久,遍体腐败臭秽,口、鼻、眼、耳都有蛆虫,钻入钻出啮食骨肉。本来娇艳美丽的躯体,一下子变作骨是骨,肉是肉,被虫啮得骨肉凌乱不成形。到此地步,相信你必会把那炎炽的淫欲念头,泼得冷如寒冰,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我敬佩并遵守着这位老和尚的教诲,不敢稍有违背遗忘。现在看到你来,对于你那娇媚的身材、动人的仪态,起初我也非常的喜爱,差点难以控制。于是即刻忆起老和尚的教诲,把你当作生病想、将死想、已死想,顿时把那贪淫的念头熄灭掉,心有如死灰,不再复燃了。我听你之意,本想为丈夫守节终身,可是因看到我的英俊,所以一时控制不住,才偷偷地来看我,想满足你那淫欲的爱念。
  如果你能把我也像老和尚所教的方法想一遍,那么我又有什么值得你兴起爱欲呢?”这时那少妇认为他的话很有道理,于是默然地站着,照那方法想了一下,忽然感激得流下眼泪,向狄仁杰跪拜说:“很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不但保全了我的名节,还指示我熄灭淫欲的极好方法。使我从此以后,能做到古井无波,为丈夫守节终身,此后决不会再有淫欲难抑的困难了。”说着一再地向狄仁杰拜谢,怀着感佩的心情离去了。后来这位少妇,竟能以坚守妇节,受到朝廷的表扬,为天下人所称赞。而狄仁杰则辅助唐朝安邦定国,处处毁淫词,励百姓以德,成为一代名臣,以贤宰相而终,后于唐睿宗时被追封为梁国公。
  狄仁杰拒美色诗云:“美色人间至乐春,我淫人妻妻淫人,若将美色思残躯,遍体蛆钻灭色心”,此诗即脱胎于不净观。狄梁公少年时有此德行,宜其后来为贤宰相,若佛弟子常作如是观,持戒自能清净矣!
【注】明朝时,太仓有一位读书人陆容,长得英俊挺拔,仪表出众。天顺三年,到南京应试,借住在一家旅馆中。旅馆主人有一个女儿,因中意陆容不凡的相貌,晚间就到他窗外,流连不去,百般挑逗。陆公题诗拒之,女见之大哭而去。诗云:“风清月白夜窗虚,有女来窥笑读书,欲把琴心通一语,十年前已薄相如。”该年春季大考,陆公金榜题名。之前陆容父亲曾作一梦,梦见郡守率领众人抬着匾额,敲锣打鼓而来,匾上题了“月白风清”四字,不知何故,到此才知是中进士的预兆,于是写了一封信告诉陆容这个梦,陆公更觉警惕。后来官高极品,直至参政。
  古人为政,着重修德,故官愈高而德愈大。今人为政,多只顾名利,不问道德,故有“一代当官,三代打砖”之语。噫!可不戒哉!
【注】《正法念处经》卷一二云苦狱有十六段,兹节录五段:
  一、大身恶吼可畏处:若人毁犯净行沙弥尼故,死堕此狱,受身一由旬量,第一柔软,被细铁钳拔彼身毛及筋骨肉,痛苦叫唤,余狱人闻之心破裂分。
  二、内热沸处:若有恶人复犯持五戒之优婆夷,污彼梵行;自谓污他无罪,破戒非恶,不信因果,多行不善。死堕此狱,常受烧煮,及热风吹,彼热沸处,身熟而死。又活他走,被捉置于割截山中,热铁焰锯,割彼身根,叫唤痛死;复活受苦无量年岁。
  三、鞞多罗尼恶烧恶漂处:若有邪行之人,烧香取妇,彼妇无过,生厌之后,强词加罪,与过已复共行欲。如是之人死堕此狱,漂大河处,受大苦恼。在于暗处被热铁杖劈割烧煮,常雨铁杖割身分离。
  四、发愧乌处:复有邪淫,借酒行恶,淫己姐妹。死堕此狱,受热焰铜炉烧煮,死已复生,常在炉中,狱卒吹炉火使炎热;如是烧煮无量年已,得出铜炉,又在铁砧上被铁椎打死,举椎还活,复打受苦,经无数时。
  五、无悲暗处:邪行之人,淫己媳妇,或淫师母。死堕此狱,受焰燃铁地热沸灼烧,上下翻覆,同地狱人,互迭上下,百倒千倒,如煮块肉。复被杵捣筑,或作异块;如是细捣,细密和合,不可分别。
  【注】淫己姐妹者,我为人授五戒时,曾发现有这种事情,因为此人和姐妹一起睡的缘故。所以兄弟姐妹最好分房睡,至少也要分床,避免这种情形。
  若己之妻妾有娠时、乳儿时,及非淫根处而交媾者,亦名邪淫,如《智论》广说(准义应是可悔罪)。
  律论云:若长老闻此不净行,甚勿惊怪,何以故?如来怜悯我辈,为结戒故,说此恶言,若不说者,云何得知罪之重轻?若法师为人讲,听者慎勿露齿笑,若有笑者驱出。何以故?佛怜悯众生,金口所说,汝等应当生惭愧心而听,何以笑!
【注】 犯罪要件:
一、淫心。      二、是道。      三、事遂。
【开缘】:
一、为怨家所执,如热铁入身等,惟苦无乐。
二、熟睡不觉知。
三、狂乱坏心。
【注】若五戒弟子被人强逼或在睡眠时被奸,而完全无有淫乐,且有苦之感觉,或无知,不犯。如《善见律》卷八云:“优钵罗花比丘尼,从外乞食还,开户入户,暗故不觉男子在内,便脱衣而眠。此婆罗门从床下出,犯比丘尼。犯者坏比丘尼,此比丘尼爱尽无欲,如热铁入身,是故不犯。此男子行欲竟去,此地能载须弥山王,而不载七尺恶人,是故地为之开,即入阿鼻地狱,火如罗网。世尊语诸比丘:‘此比丘尼不乐故,故名无罪。’”又比丘尼在于寂静兰若中独住,或独在树下坐,易为强徒所侵,是故世尊制诸尼不得住兰若,亦不得在旷野林中之树下坐。
【注】若女众被人强奸时,须有方便,不令犯戒,如《戒学浅谈》云:万一你们被强暴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一丝快乐的感觉,只要有一点快乐的感觉,就算犯戒了,这是因为起了染污心。但是,要怎样才能不受乐呢?有的书上教人咬手指头,咬到它痛,痛了就不会有快乐的感觉。假如你的手被抓住,咬不到手指头,怎么办?续明法师在灵隐寺讲戒的时候,有谈及这件事情,他教人咬自己的舌头,或咬自己的嘴唇,一定要咬到它痛,才不会有快乐的感觉。我所以要特别提到这一点,是希望你们时时警惕自己,只要一个念头受乐,就算犯戒。上天堂或是下地狱,就在一念之差,你们应当好自为之。
【注】云何是颠狂散乱病坏人之相?《十诵》卷五七谓:
一、痴狂,     二、散乱,    三、病坏心。
  一、痴狂者,有五相名狂人,即痴狂、颠狂也:
(一)亲里死尽故狂。      (二)财物失尽故狂。
(三)田业人民失尽故狂。
(四)四大错乱故狂(一切发热病致狂,一切细菌传染所致狂,一切物理性之刺激如过冷、过热、电激、声音激、打、压、跌等所致狂)。
(五)先世业报故狂。若有如是狂病,自知我是某甲,作淫欲,犯根本罪。
  二、散乱。有五种因缘令心散乱:
(一)非人所打故心散乱。   (二)非人令心散乱。
(三)非人食心精气故散乱。   (四)四大错乱故心散乱。
(五)先世业报故心散乱。虽有如是散乱,自知己是某甲,作淫欲,犯根本罪。
  三、病坏心。有五种病坏心:
(一)风发故病坏心。     (二)发热病故病坏心。
(三)冷发故病坏心。   (四)有以上三种俱发故病坏心。
(五)时节气发故病坏心。虽有如此等病坏心,若自觉己是某甲,作淫欲,犯根本罪;不知己是某甲,不犯。病坏即痛恼所缠。此开缘是四重同开,即四根本罪的共同开缘。
  此处要注意的是:虽有如此狂病,若尚有意识知道我是某甲,作淫欲(五戒则改为邪淫),犯重。此即开中有制,制中有开,有病可开,病好则制。
【注】为令读者便于观想,附印不净观照片三张于书后,作修观增上缘。
馆藏&4841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佛教里面说说的守戒是守什么呢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佛教里面说说的守戒是守什么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五戒居士进一步,可以到寺院受在家菩萨戒。有六条重戒,28条轻戒。此处不列举)4沙弥戒。(出家人刚出家佛教中的戒律,此处不列举)5比丘戒。(出家人进一步受比丘戒,共250条戒律,在此不列举)6比丘尼戒(出家尼姑:1,因身份不同。(刚学佛的人,守这三条。)2.五戒,所守的戒也不同、皈依法,到寺院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霪、不妄语、不饮酒)3在家菩萨戒.三皈依:皈依佛,受10条沙弥戒、皈依僧,进一步受比丘尼戒,共348条戒律,在此不列举)
……等等。(学佛有基础后
跟守戒的人相处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一般来说,在家的佛教居士说的守戒,多数就是指五戒,与他们相处,很简单,就是尽量不去做这五种戒律不允许的事。比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霪(不搞婚外恋),不妄语(不说假话,不骂人等),不饮酒。
明白了!谢谢指教!
采纳率:74%
来自团队:
我认为是克制自己不要做一些对他人,对祖国,对世界,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比如我们常听到的三归五戒中的五戒是 一不杀。若出家人受佛教里面收的守戒。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语。则云离非梵行缘。以善念为主导。 戒律有很多
很详细,谢谢!
跟守戒的人相处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佛教信徒或弟子最崇尚的是
佛 法 僧。 称为 三宝。
要说注意,我觉得不要对三宝不敬就可以了。
佛教守戒守的是‘心’,过程就不讲了,待得守的‘心花怒放’时就根本没有可守的了。(心花怒放是佛教用词。不要会错意)
跟守戒的人相处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对方在意的话,尊重就是了。对方持戒好而不在意的话,你也随意就是了。这不是持戒程度的问题,不是谁高谁高的问题。
佛教有五戒、八戒斋和十戒之分!【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不论出家在家皆应遵守的。【八戒斋】 又叫做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简称八戒。一、不杀生,不杀有生命的动物;二、不与取,不取他不与之物;三、不非梵行,不作男女之媾合;四、不虚诳语,不说不符事实的话;五、不饮酒,不饮一切的酒类;六、不涂饰鬘舞歌观听,不身涂香饰花鬘及观舞蹈听歌曲;七、不眠坐高广严丽床上,不坐卧于高广严丽的床上,八、不非时食,不食非时之食,亦即过午不食。离上述八种之非法为八戒,又因此八戒中之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故总名八戒斋。【十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著华鬘好香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上、不非时食、不捉钱金银宝物。
跟守戒的人相处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看他守得什么戒了,如果戒荤,那就不要劝他吃肉,甚至不守着他吃,如果戒色,就别提性爱问题和请他去“比较开放”的场所...以此类推吧
就是不放戒,色戒,淫戒,杀生戒,荤,盗,抢,酒,,,,
跟守戒的人相处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佛教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佛教中的授戒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佛教中的授戒
佛教中的授戒是怎么回事啊,是一种什么形式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又,乞受具戒。{4}‘心境相应’谓既已界成僧具,对大众告和尚与受者,有十种得具戒法,告欲作正问,{2}安受者所在,{3}差人问缘,{4}出众问法,{5}白召入众法,出家五众之戒系全分皆受、‘无内外病否?’等十五问,确定无此等遮难后。第六为‘敬重得’,即大生主比丘尼闻说八种比丘尊重法而得戒。第七为‘遣使得’、妻子、奴婢,出家则易,故诈投僧中。然复为同住僧所知,(c)僧数满足,即{1}请师法,为摄彼故复说等言。何者为十。{5}为他人所系属∶指王臣、式叉摩那、比丘,方授予戒法,即大迦叶以信受佛为大师而得戒。第五系指苏陀夷聪明过人,年仅七岁能善巧酬问佛陀所问,故虽未满二十岁,而被允许受具。然若有碍缘。另有在家者别受一日一夜之八关斋戒,此名优波婆沙,优婆塞,僧众甚多,故至少不得少于十人而得戒,戒法多由他人所授而得者。谓六十贤部共集受具戒。’  此中,由他教者,指教授师既终问遮,还来僧中,指定可问十三难事等之教授师。五由善巧酬答所问,谓苏陀夷、沙弥尼共受十戒。即从和上依一白三羯磨之法而得戒。诸毗奈耶毗婆沙师说、西方(妻子)、北方(善知识)、下方(奴婢),谓余五种戒。次一一就不杀生等五戒问尽此形寿能持与否,谓比丘,欲受此戒者先供养东方(父母)、南方(师长)。七由遣使,谓法授尼,顺佛教诫出家,以某甲为和上、国王之许可。即{1}意乐损害∶指为王逼迫,又为强贼侵害、犯比丘尼,或外道、贼住之徒。  (3)比丘大戒之受法∶若依《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诸戒受法篇〉所述,系须具五缘方得成就。五缘者,即能受之人,所对之境,对受者问十三难十遮,不念戒本,或心境相乖则不能得戒,比丘、比丘尼及式叉摩那之正学戒,得父母,第一为‘自然得’,即佛及独觉于尽智心之位,无师得具足戒,并问容许受戒与否。若众默然认许,然亦别有自然得者。如《俱舍论》卷十四云(大正29·74b)∶  ‘别解脱律仪由他教等得、具足戒等四种。通常谓为五、八、十、具。  一般说来,次于授戒法前,和尚对众僧宣受者乞戒及受者无遮难。第十为‘三归得’,系指六十贤圣闻说三归而得受具足戒,即(a)结界,(b)有秉法之僧。  五缘既已具足,其次为正受戒法。此有八法,边国须三师二证?’。从僧伽得者。七证是指为之作证的七位学证师。{3}‘发心乞戒’指在僧众之前,称自名,称和尚名。六由敬受八尊重法,谓大生主,可为道器;应着三衣、比丘尼为出家众,复发愿(大正40·496a)∶‘我今以此八关斋功德,故若授予戒法,或有见之者当易对其他比丘亦生憎恶之心,不堕恶趣八难边地,持此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恶;从补特伽罗得者,令所有白法劣薄之辈。三度唱是事如是持,此谓三羯磨。后更为说四波罗夷之一一戒相,问能持与否,受者应誓言能持。又授予四依之法,亦令一一答能持,最后宣受者以和尚为依止,以了其仪、分受二说。即《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四、《俱舍论》卷十四谓五戒须具足受;然《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优婆塞戒经》卷三、《成实论》卷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等皆谓在家戒可以分受,有自受、优婆夷属在家众  转载一段《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供参考。  【受戒】  又称纳戒、‘不负佛法僧物及他物否,即受具者必为人类;诸根具足,恐遭驱摈。{2}依止损害∶指有十遮中之疾病、优婆夷之五戒∶首先令彼等依法受三归。四由信受佛为大师,谓大迦叶。第三为‘善来得’,即耶舍依佛称其为善来比丘而得戒。第四为‘自誓得’,乃授予戒法、负债者。此中,{1}‘能受之人’有五种规定。  《四分律》等小乘戒之作法,略如上述。然大乘中别说三聚十重戒,其受法亦与小乘有别。此中,三聚者,指三聚净戒,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律仪戒,即七众所受‘五、八、十、具’之戒,此与小乘戒同。此律仪戒以七众各别得受其戒,故称为别受。反之,七众总受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故二者谓为通受。又,《梵网经》别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且以之为大乘菩萨所受之戒相。关于其受法,智顗《菩萨戒义疏》卷上谓受戒之缘,可分三段,即(1)信心∶谓欲受戒法者,须信善恶因果,信佛果之常乐我净,信戒法之功德及自他皆具佛性。(2)无三障∶指受戒者无烦恼障、业障及报障。此中,烦恼障以凡夫常具,故未必障之;业障指现身作七逆,或犯十重禁戒。此等重罪之障或不障,虽有多说,然一般以‘犯七逆之一,假令忏之亦成为障;若犯十重,假令忏之,则不成障’之说为正义。又,报障,系果报之障,即地狱、饿鬼为重苦所逼恼,故非戒器。(3)以人、法为缘∶‘人’指戒师,‘法’指记录受法之诸种戒仪。戒师分诸佛、圣人、凡师三类。诸佛亦有真佛、像佛之别。真佛者,如妙海王及王子从卢舍那佛受戒者是,像佛者,指自誓受时,于金像、木像之前受之。圣人亦有十地等真圣及像圣之别。凡师须为真正之人,须具足五德,即(1)持戒,(2)十腊以上,(3)解律藏,(4)通禅思,(5)慧藏穷玄。湛然《授菩萨戒仪》谓菩萨戒正从佛菩萨受得,凡师唯代圣师秉羯磨传戒而已,故应称之为传教师。《略述大乘戒仪》卷下亦谓浇末之世难得五德具足之师,故仅以凡师为传教师,而以圣者为戒和上。  关于大乘戒之戒仪,《菩萨戒义疏》曾列出梵网本、地持本、高昌本、璎珞本、新撰本、制旨本等六种。然一般皆用湛然之《授菩萨戒仪》。此有十二门∶(1)开导,(2)三归,(3)请师,(4)忏悔,(5)发心,(6)问遮,(7)授戒,(8)证明,(9)现相,(10)说相,(11)广愿,(12)劝持。授戒时即依此十二门之次第而授予戒法。  ◎附∶Holmes Welch着·阿含译《近代中国的佛教制度》第九章第七节(摘录)  受戒就是接受一系列誓约,这些誓约大多是否定句式的。如果依戒而行,和尚不必履行国民义务,尤其是兵役。中国当职戎N了解这点,免除了和尚们的兵役、徭役与税金。相对的,和尚们有义务造功德,回向给帝王与国。政府总是不断设法,以免僧侣这项特权被误用。无耻之徒可能为逃避兵役、税金而穿上僧袍。这将削弱国家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因此政府立法限制出家人数。一些寺庙由朝廷授权,每隔一段时间传戒一次。未经许可,擅自传戒,可罚打八棍。一般是三年传戒一次(编按∶现代台湾一年传一次),但也有三个月传戒一次的例子。未经授权的寺院如果想举办一次特别的传戒,或未经授权的寺院想传任何戒,依法必须向地方官员申请(在台湾,则须向‘中国佛教会’申请)。  在实际运作上,法律常遭忽视。许多僻处宁静乡间的小寺庙常不经授权就传戒(据一位记得清末数十年间情形的和尚说)。但如果地处城市附近或是受盗匪骚扰的乡间,它们往往会申请许可,即使是政府长期授权传戒的寺院或许也会通知地方长官一声。这有两层原因,在遭土匪威胁的乡间,他们希望地方长官派兵守卫通往寺院的道路。至于城市附近,据一位受访者说∶‘受戒的人很多,好人与坏人混杂,有公共秩序上的问题。’如果有麻烦发生,即使当时没有地方长官派来的人在场处理,寺院也希望地方长官能事先留意。  1911年,中央政府控制传戒的时期结束。但寺院仍然需要安全保护。另外,在一些城市地区,法律规定举行公共集会必须获得许可。这可以解释1929年杭州净慈寺为何向杭州市政府申请允许传戒。后来市政府经由公共安全局发出许可。相反的,焦山在1949年前经常传戒,却从未申请许可或是事先通知。焦山位于长江的一个小岛上,没有安全之虞。  虽然朝廷传戒的授权,已因帝国瓦解,丧失法律上的效力,但它们的实际效力依然存在。原因是对宗教态度严肃的和尚,希望能正式受戒。正式的传戒仪式费时较长而且繁复,参加的戒子人数又多,只有累积数十年经验而且房舍众多的寺院才有能力举办。这样的寺院大多是皇帝授权传戒的寺院。即使在1911年以后,中国和尚仍然蜂涌到这些寺院授戒。  当中最有名的是南京、浙江间的宝华山隆昌寺。每个地区总有一、两个寺院是和尚最向往的受戒之地,但宝华山的声名却驰走全国。普利普·摩勒(J. Prip-Moller)1939 年整个春季传戒期间都在宝华山,他作了详尽的记录,也拍摄照片。雷契尔特(K. L. Reichelt)曾目睹该寺及江苏他处寺院传戒,德·固鲁特(J. J. M. De Groot)亲见福建鼓山传戒,还取得一份仪式程序表。不幸,这三位杰出的调查者,叙述互不一致,与我的受访者的见证也不相符。这些受访者有六、七人在宝华山受戒,其中一位在那里担任了四年的引礼师,之后当了三年的教授——三位主传戒大事的和尚之一。  据这些受访者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寄堂’,新戒抵达寺院(有些人在几星期前搬入),迁入云水堂当客人,除了报名、上早晚课,再没有其他义务。报名时,他们提供有关个人历史的种种详细资料,包括师父名字,得度年次。宝华山执事根据这些资料,估量他们受训时间的长短,受训的状况,将程度相当者编为一组。各组有各自的堂,组员在第二阶段之初迁入堂内。  第二阶段初始叫‘分堂’。报名截止,不许再有新戒参加,然后‘开堂’。各组合称为‘新戒堂’。‘新戒堂’指时间,也指地方。时间上,它持续到传戒的最后一天。作为地方,它指堂口会集的各堂。总共有六堂,即‘一堂、二堂、三堂……’。每堂——每组——有六、七十人。堂内的摆设近似禅堂,四边设有广单。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分别编在不同组别。一般单是比丘就占了三组。  前两星期,准和尚、准尼师学习如何吃、如何穿、如何卧眠、如何整理床铺、如何整理行李出游、如何站、如何走、如何进大殿、如何礼佛、如何待客、如何交班(例如禅堂当值的)等等。多数人在小庙受训时,已经从剃度师学得其中大半。但宝华山要求举止尽善尽美。像伊顿(Eton)、葛洛登(Groton),或许更像山德赫斯特(Sandhurst)或西点(West Point),它在学员身上烙下记号。如一位受访者说∶‘这些只有在宝华山才教得正确。其他戒院根本不重视。要教好这些,必须先到宝华山住上十年。’  事实上大部分教师似乎经验不丰,而且才进宝华山两、三年。其中四位教师是引礼师,分派给各组。阶层最高的是开堂师,其次是陪堂师,然后是三师父、四师父。新戒也选出两位同伴作为代表,由于他们分别走在队伍的最前与最后,因此叫做‘沙弥头’与‘沙弥尾’。当代表的,必须外貌好、能干、有经济来源——最后一项是因为他们得掏腰包打斋供养全寺所有的和尚。如果钱不够,他们师父一般也乐于资助,沾弟子的‘光’。  除行仪外,新戒在这两星期内也学习一些经文,尤其是五十三偈咒。这是一些句子,是和尚们每天在各种场合(起床、喝水、听大钟)心里应该默念的。行仪及经文学会以后,接著有个忏悔与净化之夜,新戒齐集大殿礼佛。次日举行第一次传戒。沙弥头与沙弥尾代表同学请三位师父(三师)及七位证人(尊证)主戒。三师包括得戒和尚——通常是该寺的退居和尚,代表佛陀;羯磨——坐在左首,代表文殊;以及教授——坐在右首,代表弥勒佛。宝华山的三师七尊证都是寺里的常住众。在他寺,其中一部分和尚也许是从他处请来的。  三师、七尊证在大殿门前坐定,出家新戒跪在广庭上念三皈依,受沙弥十戒。出家新戒退下后,在家新戒上前,念三皈依,受优婆塞五戒。三段式传戒的第一段在沙弥领取袈裟、钵之时结束。袈裟分沙弥穿的五衣与比丘穿的七衣。他们虽然还不是比丘,但中午进餐厅时已换上七衣,手托着自己的钵,一如寺里的常住众。  第二阶段的训练随即展开。出家新戒现在必须学习多种仪式,尤其是波罗提木叉的二五0戒。再经过两星期的学习,又有第二次的忏悔之夜,忏悔之后是仪式性的沐浴净身。传戒仪式的其他部分,局外人可以旁观,至于立誓受戒则在隔离的戒坛上举行,局外人被挡在外。普利普·摩勒(Prip-Moller)是少数目睹新戒立誓的外国人之一,他写道∶‘此处所见的,也许是佛教仪式中最庄严的典礼,典礼在奉献精神中进行,参与者全心全意投入,这在庙里一般是很少见的。’集体受毕二五0戒,新戒每三人一组走上戒台。一组称作一坛,而且编有号码。在同戒录上,新戒的名字便写在‘一坛’、‘二坛’等等之下。三位传戒师父从傍晚一直坐到深夜,检视每一坛戒子,接受他们成为比丘。这对得戒和尚而言,必定是一项严刑酷罚,因为通常他是一位老者。在普利普·摩勒目睹的例子中,得戒和尚到晚上便将位子交给弟子——现任方丈。  据原始印度佛教的作法,出家和尚经上述程序后,即成为正式的僧团成员,但以中国的大乘佛教来说,一星期后新戒还得受《梵网经》的五十八戒。《梵网经》制订了更高一层的戒律与誓约,要求新戒度尽一切有情才登涅盘。因此这套戒称作‘菩萨戒’。出家与在家新戒在同一典礼上念菩萨戒,两群新戒中的一群退下后,换另一群念,但在此前后,两群新戒一起跪着。前一天,戒子在头上烧戒疤。次日傍晚,发给每个人戒牒与同戒录,戒子同时还领取《波罗提木叉》、《梵网经》与《毗尼日用》。在得戒和尚一场告别演讲后,‘新戒堂’关闭,传戒结束。  〔参考资料〕 《五分律》卷十五~卷十七;《四分律》卷三十一~卷三十五;《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三;《十诵律》卷二十一;《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弥沙塞羯磨本》;《昙无德律部杂羯磨》;《十诵羯磨比丘要用》;《毗尼母经》卷一;《善见律毗婆沙》卷七。。八由持律为第五人,谓于边国。优婆塞等在家三种戒,而非必从十师。第九为‘十众得’、沙弥尼十戒之受法∶沙弥等先从比丘、比丘尼受三归。即造无间业,法正缘合,若心别缘。{6}为护持其他比丘∶指如龙等能变化身形者,复召入受者,大德比丘发‘父母听许否,然在家五戒则有全受,复依羯磨法令求受者誓愿能持、婆罗门)等六方。三师是指戒和上,如来为世尊。九由十众,谓于中国。‘正问法’。{5}‘事成究竟’指始自请师,终至正受戒法。此中,式叉摩那之六法,并非离沙弥戒而别存,故就戒别言,计有在家五戒,谓从僧伽、补特伽罗有差别故?一由自然,谓佛独觉?此时求戒者须誓愿持守。据《优婆塞戒经》卷三所述,系从戒和上及数位僧众而得。沙弥,不得授予比丘戒,愿大德为我作和尚,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安受者所在’,谓受戒之人不得在空隐没离见闻处;‘差人问缘’、沙弥尼戒系从一位和上及一位阿阇梨得;仪容严正;身心清净、他受及自然受之别。  按得受戒法虽有种种方式,然一般多行‘从他受’。{3}男形损害∶指扇递迦与半择迦。{4}白法损害∶指因无惭无愧,事事须前后无违,僧众鲜少,故得从和上等五人得戒,系从和上一人得;式叉摩那受六法正学戒;比丘及比丘尼受具足戒?’,故须制止。  一般而言。其受法之次第,依《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诸戒受法篇〉所载,系先受三归,次就八戒一一誓愿一日一夜能持、羯磨阿阇梨及教授阿阇梨,次就十戒一一誓愿尽形寿持之。比丘尼大戒之受法亦准之。此中之‘请师法’,指招请十师之法。即对和尚言∶某甲请大德为和尚。第二为‘见道得’,即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于见道位得具足戒,(d)集合界内僧,(e)有白四羯磨之教法,(f)衣钵等资缘具足。三由佛命善来苾刍,谓耶舍等。第八为‘五人得’,即于边国,与事成究竟,即戒师对众僧宣受者乞戒,《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谓有六种因缘,如前之出众问法、比丘尼及正学戒。此外,《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谓受律仪时。兹略述其受法如次。  (1)优婆塞。优波婆沙的八斋戒系于一日一夜持受,即以晨旦受之为法。十由三说,归佛法僧。‘出众问法’,指于屏处解说十三难十遮,问其有无,{6}乞戒法,{7}戒师和上问法,{8}正问法,后至大德处乞受戒法,僧数满足,指在中国时,须有三师七证,亦得于斋(朝食)竟受之,所有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令来戒师之前。‘乞戒法’,即戒子以至诚心求哀乞戒。‘戒师和上问法’,虽能化现比丘之相,然于睡眠时又恢复原形、沙弥尼,亦使将来弥勒佛世三会得度生老病死。’  (2)沙弥。在从他受中,发心乞戒,心境相应;以及受戒之法相同。{2}‘所对之境’有七项规定,故须令戒子心境相应,(g)为佛法流布之时。此中、仆从及不为父母所听许者,即中国之境,思在家难以活命。即在家或出家人从师或依自誓而纳受戒法。佛教教团有七众之别;七众之中。二由得入正性离生,谓五苾刍,通常称为‘从他受’,乞授戒法,和上咨询诸尼许之与否后,一一说明戒相、上方(沙门。‘白召入众法’。其中,沙弥,是为得受其戒。式叉摩那六法戒,系十岁以上曾嫁之女及十八岁沙弥尼所持守之戒,以二年为期。其受法系先于比丘尼之所,以某甲为和上,系指法授尼虽欲往僧中受戒,然因故不能成行,故遣他人代受戒法,能教他者说名为他,从如是他教力发戒、八戒及出家十戒。  在毗奈耶毗婆沙师十种得戒中,故说此戒由他教得。此复二种,共受五戒。沙弥
参考资料: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采纳率:64%
baidu://baike.htm" target="_blank">http<a href="/view/7537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佛教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