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去受居士菩萨戒的夫妻生活师兄吗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开示收集整理;一、大众对受持菩萨戒的两个误区;1、第一个误区:误认为菩萨戒高不可攀,所以,望而;依据《梵网经菩萨戒本》以及《璎珞经》,受戒的对象;一、普遍受戒的对象――六道一切众生,种当来成佛之;所以,《梵网经菩萨戒》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谁发愿;2、第二个误区:误认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此乃是套用了世间法“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二、受持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开示收集整理 一、大众对受持菩萨戒的两个误区 1、第一个误区:误认为菩萨戒高不可攀,所以,望而却步。 事实上,《梵网经菩萨戒本》同于净土法门,即不是单一的佛力,也不是单一的自力,是将自力与佛力融为一体,是合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一乘圆教,契理契机,念佛与受持菩萨戒相辅相承,合则双美,分则两亏。 依据《梵网经菩萨戒本》以及《璎珞经》,受戒的对象应该分为两类: 一、普遍受戒的对象――六道一切众生,种当来成佛之因; 二、受戒且得戒的对象,是但解法师语者。 所以,《梵网经菩萨戒》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谁发愿受持,谁就契机。“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受戒使我们浊恶凡夫成为第一清净者。 2、第二个误区:误认为受戒犯戒罪加一等。 此乃是套用了世间法“知法犯法罪加一等”。这本是歪曲了佛法。佛在三藏十二经中说:“一切无非因果”。但没有说过罪加一等!佛、菩萨慈悲处处呵护众生,从不加罪于众生。而还在许多经典中告诉我们犯戒忏悔的方法,我们依教奉行,可重获清净。加之受戒之人,临犯错造恶之境,生惭愧心、迟疑心皆得减罪。不要听从只了解佛法、不了解戒律的人把世间法随便套用于佛法之上。
二、受持菩萨戒之犯戒与失戒 持戒功德:菩萨虽持一戒,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持一戒,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众生之数无量,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所以受持菩萨戒的功德之大,大得无法比喻。所以璎珞经卷下说:“法师能于一切国土中,1
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萨戒者,是法师其福胜造八万四千塔。”又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可知,提供信息令愿受戒者如愿受菩萨戒或教化他人受戒的功德是很大的,自己受菩萨戒的功德,那就更大了。 犯戒罪过:有人以为受戒固然功德很大,犯戒的罪过也是很大,唯恐受了戒不能坚持不犯.所以没有勇气受戒,但在这里却明白地告诉你:“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是说受了菩萨戒的人,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即使犯戒也远胜本人未受菩萨戒的情况,更胜不受戒也不犯戒的外道)”。为什么呢?这就是菩萨戒的功德作用了,因为持戒是对一切众生持的,所以在一切众生中有功德,犯戒则绝不可能对一切众生而犯。比如犯杀生戒,即使天天杀,时时杀;也不可能杀尽一切众生,杀一众生,仅于一个众生身上得罪,杀生有罪,却没有在一切众上身上得罪。所以又说:“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一个普通人能知道修行,其本身就是很难得的,因为一个平常人,在修行的漫长的道路中,如果没有证果,肯定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和毛病,其实是消自己无始来的业障,这是因缘法则,在忏悔当中,逐渐忏完罪业,等罪业忏完了,也就证果了。如果还没有证果,就不会犯错误那就很不正常了,也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菩萨再世。)”。所以又称菩萨戒为“四十二贤圣法”,四十二个阶位的菩萨(三十贤位加十二圣位),是由于受持了菩萨戒而得。所以华严经要说:“戒是无上菩提本;”梵网经要说:“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失戒情况:菩萨戒不是“尽形寿”受持,而是“尽未来际”受持,所以命终不舍戒,菩萨不拒性别与变性(男女身互转)之人;所以二形不失戒。菩萨戒只有在两种情形下失戒:一是犯了重戒,二是故意舍去大菩提心。犯重戒有两种:一是破重戒,是以上品烦恼缠犯(如故意杀人);二是污重戒,是以中品烦恼缠犯(如过失杀人,不加注意而误杀人)。舍大菩提心,即是对人宣布不做菩萨了,或者不相信2
有菩萨行了,或者以为大乘不如小乘好而不学大乘法了,乃至不信佛法而信外道了,这都成为舍菩萨戒的因缘。 有犯不失:菩萨戒一经受得之后,从生至生,直至成佛,都是永远随逐的,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象的无漏色法(物质体),当它一经熏上了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落的可能了。所谓犯了重戒失戒,那只是因受恶法阴影的遮没而失去了戒体的功能,并不即是戒体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落,这是应当明白的。所以梵网经许可犯了十重的人,于佛像前忏悔过恶而取相重受;璎珞经则直言:“十重有犯无悔,得使重受戒;”瑜珈也是直说:“以上品缠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此所以“重受”或“更受”,乃是以外在的佛菩萨(他)力,为引发先前曾熏受的戒体,使之恢复其戒力功能而已。
三、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要做菩萨就要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来学佛,先对无我对出离方面要有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小乘是把自己的漏给堵住,轮回的业把它结束掉,你的生命这样才会充实,才会大而有光。所以你看这个画像也是,凡夫就光是一个人,如果圣者头上就有光圈,这样行起菩萨道来菩提心才会非常强大有力。 现在想受菩萨戒,往往以前就有这样的善根,但是来到地球上投了胎之后,我们在这个境界当中会迷失掉自我,迷失了自我之后有时候就变得没有力量了,我们的生命都迷惑在这个业力的世界里面。就好像飞在云雾里面,靠感官完全没有办法看到,这时候只有看仪表盘。所以佛陀的经是真理的指导,它叫规则。这个就像仪表盘一样,你只要看着它,跟着它的指挥,你参照于真理你才能超越出这个迷雾,六道轮回的状态。那个迷雾就好像众生业力一样,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业力的环境,如果没有佛讲的真理就完全迷失在里面了。 3
四、菩萨戒的行持 现在一般人对持戒有一种畏惧之心,就是怕自己持不好戒,罪过很大,会下三恶道。其实,受菩萨戒的前提是要发菩提心,受了戒就跟成佛结上了缘。能够跟成佛结上缘分,比不受戒而没有缘分来得强。 宁可受菩萨戒,犯了重戒下地狱,也比你不受菩萨戒好。为什么呢?因为结上了缘分,所以下地狱出来后还可以成佛。永远不受菩萨戒的就没有这个缘分,无量劫还要轮转,也还是要下地狱。 受了《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的,前面的十重戒要注意,不要去犯。其它的四十八条轻垢戒是可以忏悔的,犯了后忏悔能够忏除。更何况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有菩萨戒的戒体,有这个戒体,就有佛力的加持。 如果不受这个戒,当对境生起的时候没有戒律的护持,就一定会犯。如果你有戒体的话,遇到对境,戒体马上产生作用,你就不会去犯。所以还是要勇敢地来受菩萨戒。受戒对自己有好处。
五、要了解受持菩萨戒的目的 希望大家第一要懂得戒的意义;第二要知道怎样要如法受戒;第三要知道受戒的功德;第四要知道失戒的罪苦;第五对受戒的道理要正解深信;第六要发大愿求上品戒;第七要至诚禀受净戒;第八要精明戒法;第九得戒后要善能护持,少有亏损当从速忏悔;第十当知处处都可以持戒的,不一定要出家住寺院才能受戒的。希望戒子得戒后,当如法精修,毕生严持不犯,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才能达到受菩萨戒的目的,获到殊胜功德DD圆满菩提,究竟成佛。则上不负世尊制戒利人之盛德,并且不负发起传戒诸同仁的厚情,和你们这次受戒的胜缘。
六、鼓励发心受持菩萨戒 你想往生,一定要受菩萨戒、发菩提心。佛经里有个比喻,你受了菩萨戒,你的这个碗就是一个金碗了,这个金碗就是砸碎了,碎片还是金子的。不受菩萨戒,受其它戒,你的这个碗是泥巴碗,就算是一只完整的碗,但还是泥巴的。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受菩萨戒。 关于菩萨戒,对十重戒要很好地去受持,不能丝毫违犯;对四十八轻戒,尽量去受持,能受持多少就受持多少。关于持午问题,如果确实持不了,那就晚上吃一点,作服药想,但是要生惭愧心。 我们在这个世间只能粗持戒律,这也说明我们在这个时代,只靠持戒是没办法得解脱的。如果以自力的法门修行,对持戒的要求就非常高,但如果再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以其愿力令我们行持圆满。
七、受菩萨戒者有八种殊胜功德 一者道场殊胜,菩萨发心,受此大戒,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 二者发心殊胜,若人一念,发起大悲大智,受菩萨戒,即超二乘。 三者福田殊胜,假使有人供养满世界大阿罗汉,不如供一受菩萨戒者。 四者功力殊胜,受小乘戒,譬如萤火,受菩萨戒,譬如日光。 五者灭罪殊胜,受戒破犯,犹胜外道,以戒威力,设堕恶道,受罪轻微。 六者受胎殊胜,受菩萨戒者,若有胞胎,常为天龙善神,共守护故。 七者神通殊胜,受菩萨戒者,能搅长河为酥酪,变大地作黄金。 八者果报殊胜,受菩萨戒者,当生莲华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常,永不退转。 受大乘菩萨戒,既得如是广大功德,因此奉劝诸善男信女,凡是信仰佛法皆应求受大乘菩萨戒。既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开示收集整理89等内容。 
 规定 给发心求受菩萨戒的大众居士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方面的问题,即:一是何谓菩萨、二是何谓菩萨戒、 ...又三世 诸佛皆由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所以菩萨戒是...  一、吃素的问题 吃素不是学佛的必要条件。目前情况下,在家居士吃素值得赞叹,但 ...但《梵网经》菩萨戒中,类似的不适合在家人受持 的戒条很多, 如果都这样不受...  这次贵社社长德钦法师,暨李炳南老居士等,发心举行传授在家菩萨戒会,可说 是...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功德不可思议。'你看受 戒功德大不...  4、做“在家菩萨”:受持居士菩萨戒,诵《维摩 经》 ,修四摄、六度菩萨正行,学地藏之大愿、弥勒之 大慈、观音之大悲、文殊之大智、普贤之大行,依《普 贤行愿...  净空法师开示:在家居士如何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需要什么条件? 在家居士如何受菩萨...第一层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层是“受持三皈,...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 32页 免费 受持五戒、八关...净空法师开示--菩萨戒6重2... 5页 免费如...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  净空法师对买衣置房的开示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如...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但在大乘佛教的居士,确有受持菩萨戒的必要,因为受戒...  公分戒 27、养蚕戒 28、行路见病舍去戒 ___ 《在家菩萨戒本》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三聚净戒难得闻 读诵受持亦如是 经于无量俱胝劫 如说修行者更...自动登录:
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等级: 资深会员用户组: 超级版主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1,585赞: 1 次被赞: 78 次 总 60 贴
&&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传喜法师开示&&&&&&&&&&&&居士:师父我这次利用飞行的间隙时间来拜见师父,我想受菩萨戒可以吗?我受菩萨戒应该怎么做?&&&&&&&&&&&&师父:你想受菩萨戒很好,受菩萨戒主要是要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首先要有出离心,所以佛陀先是讲小乘的,小乘侧重在出离,出离的关键在于我,对我的真实的认识。佛陀在讲这些法的时候是很简单明了的,他直接说这个我,有我吗?然后从地水火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地大中有我吗?水大中有我吗?现在医学甚至连器官都可以换,心脏可以换成人造的,所有我的主观意识是一个错误的结果,现在科学也已经告诉我们,要凭着这种理智、这样的智慧走出误区。&&&&&&&&&&&&出离的这种修法对这个世界主要是一种否定,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能够走出这个误区,佛陀告诉我们有苦的寂灭,苦的停止。所以佛陀一开始讲苦,讲出感召苦的原因,自己怎么制造苦的因,了解这些的话还有方法,还有一条智慧之道,按照这个道去走的话才有苦的停止,冲出这个苦。所以小乘的时候佛陀就讲“苦集灭道”,讲四个中心点。佛陀让弟子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先让大家能够真实地体验到苦,因为平时人连苦都体验不到,不知道的。用佛的智慧加持他们之后,感觉到真的是这样。然后再用智慧思维这个“苦”自己是怎么造出来的,把制造苦的因停下来。知苦、断集、慕灭,大家是追求苦的彻底消失,然后修道。&&&&&&&&&&&&当苦停止下来的时候,它的最殊胜的果位就是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时候,他完全从以前的经验、虚幻的自我意识中超越出来了,他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是非常奇妙的,这个时候生命的感受已经冲破了个体的束缚。如果这个世界这个东西是我的话,他已经冲出了这个狭隘的范围。比如说这个东西在这个空间,我们看是这么大,但是从宇宙空间来比较的话它就像一粒尘埃一样,我们自身就像一粒尘埃一样。所以当从自身的这一粒尘埃当中突破出来的时候,发现这个宇宙无限的空间都是自我。如果有这个个体就有生老病死,有了这个物质,我们人是精神和物质的合体,所以它有错觉在里面。&&&&&&&&&&&&就是一个物体,它也有成住异灭,当从这个个体意识里面冲破出来的时候,他跟这个宇宙、跟这个世界才完全是一体的,当融为一体的时候已经消除了个体的生老病死的状态了,所以我们佛教里叫了生脱死,这个状态,观音菩萨叫同体大悲,整个宇宙是我们的身体。&&&&&&&&&&&&在这个里面还有那些不觉悟的,迷失掉的生命,他们依然像我们过去那样的状态在生活着,所以他们就会要回小向大。自己本来是小乘的,只管自我的一种解脱,后来就转而对众生的教化,这些众生那个时候在他们眼里智者的眼里来看都是无量劫来的父母一样的。佛比喻说一切众生皆如我独子罗睺罗,在《地藏经》里佛陀又说一切众生皆如我父母。&&&&&&&&&&&&受菩萨戒要有看清这个世界这样的一种基础,要有出离的基础。在净土法门的经典里也可以看到,有非常多的阿罗汉、圣者们,他们解脱了之后就会住到佛国,但是他们不仅仅只是住在那里,他如果已经明白了真相,他们会以那边为根据地然后来救度众生,叫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也指彼岸,也指解脱的状态,解脱的状态是极乐的,同时它也指诸佛菩萨圣者的一个世界。&&&&&&&&&&&&你学佛也有几年了嘛,以后系统地学习,每一步都要用身心去体验,学佛就是自己的,自己就是这个学佛的实验室。佛说阿含部讲无我的时候,那你就随着佛陀的引导深入的体验去观察,阿含经里的经文是很短的,但是非常有用。&&&&&&&&&&&&要做菩萨就要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来学佛,先对无我对出离方面要有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小乘是把自己的漏给堵住,轮回的业把它结束掉,你的生命这样才会充实,才会大而有光。所以你看这个画像也是,凡夫就光是一个人,如果圣者头上就有光圈,这样行起菩萨道来菩提心才会非常强大有力。&&&&&&&&&&&&现在想受菩萨戒,往往以前就有这样的善根,但是来到地球上投了胎之后,我们在这个境界当中会迷失掉自我,迷失了自我之后有时候就变得没有力量了,我们的生命都迷惑在这个业力的世界里面。&&&&&&&&&&&&菩萨戒一般是六重二十八轻戒,侧重点是先发菩提心。你既然有这么一个想法,就开启了生命这部分的功课。凡夫的状态就像你开着飞机在云层里飞的状态一样,是看不远的,自己身处在迷雾当中,后一刻将会发生什么他不知道。但是佛教给我们什么呢?给我们一个非常理智的,这个时候不能完全靠感官来判断,是要靠理智来指挥自己的。就好像你们飞在云雾里面,靠感官完全没有办法看到,这时候只有看仪表盘。所以佛陀的经是真理的指导,它叫规则。这个就像仪表盘一样,你只要看着它,跟着它的指挥,你参照于真理你才能超越出这个迷雾,六道轮回的状态。那个迷雾就好像众生业力一样,我们自己给自己造的业力的环境,如果没有佛讲的真理就完全迷失在里面了。&&&&&&&&&&&&信众:如果业障全部消干净了等于就把眼睁开了,出云了,可不可以这么理解?&&&&&&&&&&&&师父:业障还不一定全部消除,业障如果想消掉的话那是很久的事情,你只要超越它。你不能说我把云雾都拿吸尘器给吸完了,风吹干了,你只有超越它,所以有个出离。&&&&&&&&&&&&弟子:就是离开这块地方,不在这里转悠了。&&&&&&&&&&&&师父:对,所以前面讲了,你想把梦里的业全部平息掉那不可能,只有觉醒过来。换个环境不是说换个外在的环境,是换一种理念,本来一直因为有我,首先就是我感受这个世界,我感受了苦乐。老子《道德经》里也讲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佛教里面首先就是告诉我们无我的状态。&&&&&&&&&&&&弟子:无我的时候也就无业了。&&&&&&&&&&&&师父:这个业就不起作用了,有我才会有人有他有众生,侧重在理智上,不是侧重在主观的感受上。&&&&&&&&&&&&弟子:就是说如果我超越了,戒律也就没有用了,戒律是在我没有超越的时候来管我,包括我受菩萨戒的戒律。&&&&&&&&&&&&师父:就像你走在这个道上,有栏杆,有指挥我们的线啊,有红绿灯,这是引导。&&&&&&&&&&&&弟子:在没有消除我的时候必须有这些戒律管着你,真正超越之后这些也就可以放了。&&&&&&&&&&&&师父:就像你在跑道上走的时候,跑道上会有线指导你的,你在跑道上还是需要参照这些线的,否则会乱跑。当你在空中的时候跑道上的线对你来说已经过去了,所以《金刚经》说渡过河了没有把船再背着走的。但是你到了空中之后有空中的规则,空中也有它运行的规则。&&&&&&&&&&&&弟子:所以菩萨有十地。&&&&&&&&&&&&师父:罗汉作为声闻乘有他们的规则,小乘有小乘的规矩。&&&&&&&&&&&&弟子:怎样才算是罗汉呢?证悟到什么境地才算是那个层次?&&&&&&&&&&&&师父:彻底的破我执,彻底的从我执突破出来,从我执的迷茫里逃出来,证得漏尽通的标志。&&&&&&&&&&&&弟子:外在有什么体现吗?比如说一个普通人他已经证了罗汉果位了,那他的外在有什么体现吗?&&&&&&&&&&&&师父:如果真正到罗汉的漏尽通的时候,他们的初果法眼净就能把一切法的本质看清楚,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属于智慧层次。到了三果阿那含果的时候,男女的欲望就能控制了,就能够超越掉,不单单理论上而且实际上这些负面作用已经没有了。&&&&&&&&&&&&阿罗汉果的话,他是在初地的知见上理论上一步一步做到了,所以一般性阿罗汉的话完全无我,这个身体跟宇宙是同体的。我们现在身体受地球的吸引力,就是因为有我嘛,因为有我了之后你就是个个体存在了,这个个体存在的话你就会被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当你整个人跟宇宙是同体的时候,你的个体跟地球的个体跟所有的这些完全突破掉的时候,完全是个大我的时候,这个个体会悬浮起来,吸引力就没有掉了,引力已经没有了,因为引力只是单方面存在的,任何一个引力其实有一个内在的平衡,我们内在的平衡没有。&&&&&&&&&&&&比如说人现在站在地上,地球给你一个引力,我们身体的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一个支撑力,往下引的同时我们身体还有一个力量是支撑的,达到平衡的。任何一个物体也是这样的,它在被吸引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力量,但是那个力量因为我们的这种状态那个力量就处于隐化,不显现出来,我们只受单方面的一个吸引力。当证到阿罗汉的时候这两种力是平衡的,所以阿罗汉走路可以脚离地三尺,是悬浮的,那个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是漏的状态,我们现在某些能量是有,某些能量是隐化的,阿罗汉的能量场已经完全平衡了,所以阿罗汉的头上就有光,这是从实相上来说。&&&&&&&&&&&&现在这个时代证阿罗汉的越来越少,但是这个功课还是一定要做。为什么会少?现在太多东西会影响我们,没有办法达到最高的状态,但是这个理论一定要有,我们学佛一定要有这种无我的体验,这种理念要有,这种修要有,这种体验也要有。&&&&&&&&&&&&弟子:那怎么修?怎么体验?&&&&&&&&&&&&师父:平时有空坐下来念经的时候自己从理念上理解经的意思,然后用身心去感受安住在这个意境当中。比如像《阿含经》里面说地水火风中无我,那你就观人体是地水火风组成的,去分析地水火风,你这样分析这样观照的时候,本来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个课题,这样观照的时候,那你自然就会产生这种经验。&&&&&&&&&&&&佛陀说生命在呼吸之间,在体验小乘修法的时候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空明。这个时候读《楞严经》比较好,《楞严经》破我执,好像一个一个剖析一样,眼耳鼻舌身意种种虚幻的,读经所以要用心去读,不能像赶任务一样。佛经的一句话都不得了,在这宇宙里面佛陀讲这一句话我们要好好体验。&&&&&&&&&&&&弟子:我记得您说过一个“释”字就已经说明很多很多问题了。&&&&&&&&&&&&师父:对!昨天日食的时候你们没在这里吗?&&&&&&&&&&&&弟子:昨天在天上,看不到全食,我看到的时候还剩很小一溜光,后来下降进云层了看不着了,手机拍不好,用眼睛看了看,五百年一遇。昨天正好从这通过,正上面,从拉萨过来。为什么日全食修法特别殊胜呢?有什么内在的东西?&&&&&&&&&&&&师父:中国古人说天地是无形的父母,人跟自然界的关系,本身人就是自然的产物,人受外界影响最大的一个是地球,地球对人类影响最大,有时候地的磁场变动的时候人会头晕。&&&&&&&&&&&&第二对人影响比较大的是月亮,大海的潮汐主要是受月亮影响,我们人体里面有百分之七十的水自然也会受影响。男性还少一点,女性就比较敏感,就是月亮的规律。我们中国的历法为什么以月亮为主,人的身体规律都是这样。&&&&&&&&&&&&植物的生长它以阳历为主,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初一、十五是阴历的,中国的历法阳历和阴历自古以来就有。中国不是有天干地支嘛,天干地支一个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是以月亮为参照物,所以对我们人体影响最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太阳。太阳的辐射线其实就是一种力量,我们说阳刚阳刚,阳刚之气,我们一个人的活力来自于太阳。月亮它很平和,它一直在我们边上作用,我们不大觉得,但是修行如果能够感受到月亮的力量就可以开发智慧,所以一个力量、一个智慧。&&&&&&&&&&&&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条直线,特别是我们人所在的这个地标,你所在的地标跟月亮跟太阳成同一条直线的时候,它的引力场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跟平时是不一样的。平时比如说这个引力场是扭曲的,这个时候完全是一条直线,这三种力量合成一体的时候,特别在修行上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平时修行,靠个体的这种定难以达到的状态,在这一刹那会达到,开发深层的智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思维一个甚深的问题的时候,平时不一定能想通这时候能想通,所以我们经典里说至少是平时十万倍以上的功德力。十万倍也好,一亿倍也好,是强调它很重要,所以我们昨天念经念咒打坐,利用这些。光打坐,没有前面念经念咒人没有内涵,那打坐干嘛。&&&&&&&&&&&&师父:刚才电话是一位弟子打来的,她怀孕了,从五台山回来之后那天正好要来见我,有个空她去查了一下身体,医生查出来说胎儿没有心跳了。那天就要她做引产,我就跟她说你停一下,你先观察一下,结果昨天今天做了四次检查都是这个结果,观音签是非常灵的,问签之后,也是跟医生讲的一样。&&&&&&&&&&&&弟子:师父,这个算堕胎吗?&&&&&&&&&&&&师父:这个不算堕胎,自己已经死掉了,有可能是小孩子来讨债的,你发心大就走掉了,不来讨了。&&&&&&&&&&&&弟子:师父,那如果我受菩萨戒的话还要再做什么吗?&&&&&&&&&&&&师父:(师父带念“发菩提心”文)现在先发菩提心,先修起来,以后有机会再好好学习菩萨戒的六重二十八轻戒具体内容。授菩萨戒。
等级: 资深会员用户组: 超级版主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1,585赞: 1 次被赞: 78 次 总 60 贴
&&&&&&&&&&&&精华篇:&&&&&&&&&&&&&&&&&&&&&&&&&&&&&&&&&&&&&&&&&&&&&&&&&&&&&&&&&&&&用&&&&心&&&&读&&&&经&&&&&&&&&&&&&&&&&&&&&&&&&&&&&&&&&&&&&&&&&&&&&&&&&&&&&&&&——传喜法师&&&&&&&&&&&&平时有空坐下来念经的时候自己从理念上理解经的意思,然后用身心去感受安住在这个意境当中。比如像《阿含经》里面说地水火风中无我,那你就观人体是地水火风组成的,去分析地水火风,你这样分析这样观照的时候,本来我们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个课题,这样观照的时候,那你自然就会产生这种经验。&&&&&&&&&&&&佛陀说生命在呼吸之间,在体验小乘修法的时候越简单越好,越简单越空明。这个时候读《楞严经》比较好,《楞严经》破我执,好像一个一个剖析一样,眼耳鼻舌身意种种虚幻的,读经所以要用心去读,不能像赶任务一样。佛经的一句话都不得了,在这宇宙里面佛陀讲这一句话我们要好好体验。&&&&&&&&&&&&&&&&&&&&&&&&&&&&&&&&&&&&&&&&&&&&&&&&&&&&&&&&&&&&&&&&&&&&&&&&&&&&&&——摘自《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传喜法师&&&&&&&&&&&&中国古人说天地是无形的父母,人跟自然界的关系,本身人就是自然的产物,人受外界影响最大的一个是地球,地球对人类影响最大。有时候地的磁场变动的时候人会头晕。第二对人影响比较大的是月亮,大海的潮汐主要是受月亮影响,我们人体里面有百分之七十的水自然也会受影响。男性还少一点,女性就比较敏感,就是月亮的规律。&&&&&&&&&&&&我们中国的历法为什么以月亮为主,人的身体规律都是这样。植物的生长它以阳历为主,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初一、十五是阴历的,中国的历法阳历和阴历自古以来就有。中国不是有天干地支嘛,天干地支一个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是以月亮为参照物,所以对我们人体影响最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太阳。&&&&&&&&&&&&太阳的辐射线其实就是一种力量,我们说阳刚阳刚,阳刚之气,我们一个人的活力来自于太阳。月亮它很平和,它一直在我们边上作用,我们不大觉得,但是修行如果能够感受到月亮的力量就可以开发智慧,所以一个力量、一个智慧。&&&&&&&&&&&&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条直线,特别是我们人所在的这个地标,你所在的地标跟月亮跟太阳成同一条直线的时候,它的引力场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跟平时是不一样的。平时比如说这个引力场是扭曲的,这个时候完全是一条直线,这三种力量合成一体的时候,特别在修行上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平时修行,靠个体的这种定难以达到的状态,在这一刹那会达到,开发深层的智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思维一个甚深的问题的时候,平时不一定能想通这时候能想通,所以我们经典里说至少是平时十万倍以上的功德力。十万倍也好一亿倍也好是强调它很重要,所以我们昨天念经念咒打坐,利用这些。光打坐,没有前面念经念咒人没有内涵那打坐干嘛。&&&&&&&&&&&&&&&&&&&&&&&&&&&&&&&&&&&&&&&&&&&&&&&&&&&&&&&&&&&&&&&&&&——摘自《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无&&我&&的&&体&&验&&&&&&&&&&&&&&&&&&&&&&&&&&&&&&&&&&&&&&&&&&&&&&&&&&&&&&&&&&&&&&&&——传喜法师&&&&&&&&&&&&如果真正到罗汉的漏尽通的时候,他们的初果法眼净就能把一切法的本质看清楚,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属于智慧层次。到了三果阿那含果的时候男女的欲望就能控制了,就能够超越掉,不单单理论上而且实际上这些负面作用已经没有了。&&&&&&&&&&&&阿罗汉果的话他是在初地的知见上理论上一步一步做到了,所以一般性阿罗汉的话完全无我,这个身体跟宇宙是同体的。我们现在身体受地球的吸引力,就是因为有我嘛,因为有我了之后你就是个个体存在了,这个个体存在的话你就会被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当你整个人跟宇宙是同体的时候,你的个体跟地球的个体跟所有的这些完全突破掉的时候,完全是个大我的时候,这个个体会悬浮起来,吸引力就没有掉了,引力已经没有了,因为引力只是单方面存在的,任何一个引力其实有一个内在的平衡,我们内在的平衡没有。&&&&&&&&&&&&比如说人现在站在地上,地球给你一个引力,我们身体的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一个支撑力,往下引的同时我们身体还有一个力量是支撑的,达到平衡的。任何一个物体也是这样的,它在被吸引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个力量,但是那个力量因为我们的这种状态那个力量就处于隐化,不显现出来,我们只受单方面的一个吸引力。&&&&&&&&&&&&当证到阿罗汉的时候这两种力是平衡的,所以阿罗汉走路可以脚离地三尺,是悬浮的,那个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是漏的状态,我们现在某些能量是有,某些能量是隐化的,阿罗汉的能量场已经完全平衡了,所以阿罗汉的头上就有光,这是从实相上来说。&&&&&&&&&&&&现在这个时代证阿罗汉的越来越少,但是这个功课还是一定要做。为什么会少?现在太多东西会影响我们,没有办法达到最高的状态,但是这个理论一定要有,我们学佛一定要有这种无我的体验,这种理念要有,这种修要有,这种体验也要有。&&&&&&&&&&&&&&&&&&&&&&&&&&&&&&&&&&&&&&&&&&&&&&&&&&&&&&&&&&&&&&&&&&&&&&&&——摘自《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等级: 资深会员用户组: 超级版主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1,585赞: 1 次被赞: 78 次 总 60 贴
&&&&&&&&&&&&师父对求受菩萨戒师兄的这篇开示简明扼要而又生动形象地指明我们修行的指导思想和修行方法。是我们大家修行的指南。极其重要。
等级: 新手用户组: 注册用户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1,071
当你整个人跟宇宙是同体的时候,你的个体跟地球的个体跟所有的这些完全突破掉的时候,完全是个大我的时候,这个个体会悬浮起来,吸引力就没有掉了,引力已经没有了,因为引力只是单方面存在的,任何一个引力其实有一个内在的平衡,我们内在的平衡没有。
等级: 高级会员用户组: 注册用户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157赞: 6 次被赞: 20 次 总 13 贴
&&&&&&&&&&这篇也是我的问题,&&非常受益。顶礼大恩师父!
等级: 新手用户组: 注册用户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353
引用:以下是引用德藏在&&14:25:03的发言:[color=008000][size=4]&&&&&&&&&&&&&&&&&&&&&&&&&&&&&&&&&&&&&&&&&&&&&&&&&&&&&&&&&&&&&&&&&&&&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传喜法师开示&&&&&&&&&&&&居士:师父我这次利用飞行的间隙时间来拜见师父,我想受菩萨戒可以吗?我受菩萨戒应该怎么做?&&&&&&&&&&&&师父:你想受菩萨戒很好,受菩萨戒主要是要发菩提心。而发菩提心首先要有出离心。所以佛陀先是讲小乘的,小乘侧重在出离,出离的关键在于我,对我的真实的认识,佛陀在讲这些法的时候是很简单明了的,他直接说这个我,有我吗?然后从地水火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地大中有我吗?水大中有我吗?现在医学甚至连器官都可以换,心脏可以换成人造的,所有我的主观意识是一个错误的结果,现在科学也已经告诉我们,要凭着这种理智、这样的智慧走出误区。&&&&&&&&&&&&出离的这种修法对这个世界主要是一种否定,生命存在的意义是能够走出这个误区,佛陀告诉我们有苦的寂灭,苦的停止。所以佛陀一开始讲苦,讲出感召苦的原因,自己怎么制造苦的因,了解这些的话还有方法,还有一条智慧之道,按照这个道去走的话才有苦的停止,冲出这个苦。&&&&&&&&&&&&所以小乘的时候佛陀就讲苦集灭道,讲四个中心点。佛陀让弟子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先让大家能够真实地体验到苦,因为平时人连苦都体验不到,不知道的。用佛的智慧加持他们之后,感觉到真的是这样。然后再用智慧思维这个“苦”自己是怎么造出来的,把制造苦的因停下来。知苦、断集、慕灭,大家是追求苦的彻底消失,然后修道。[/size][/color]&&&&“欲行菩提道,先发菩提心。”菩提心来自对苦的认识和体会,由于了解到苦,确实体味到无间断之“苦”,又想到无量众生也在无时不刻得“苦”(空洞的理解)所以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要渡众生,所以又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有了德行和智慧才会有广大的胸怀……这些都会成为“法门无量誓愿学”的动力&&&&&&——也许这就是修行的次第!假使抛弃了菩提心和断烦恼这两项,直接切入“无量法门誓愿学”就违背了这个次第了!也就谈不上成“无上佛道”!&&&&&&这次我回家前,师父说“到哪里都是一样的”。原来师父时刻在说法,是我没有用心!那些所有我觉得简单朗朗上口的甚至都背得烂熟的那些经文、句子,偈语,不能再有口无心啦!没有量是达不到质变的呀!&&&&&&我真的还不是一般的笨~~简直没救~&&&&(以上个人感想,仅供参考)&&&&&&&&
等级: 新手用户组: 注册用户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38
&&菩萨戒一般是六重二十八轻戒,侧重点是先发菩提心。阿弥陀佛,感恩无量佛法,顶礼大恩传喜**
等级: 普通会员用户组: 注册用户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1,254被赞: 1 次 总 1 贴
无我时这个业就不起作用了,受菩萨戒就是随着佛陀的引导深入,发出离心、菩提心。。。彻底的破我执,彻底的从我执突破出来。超越轮回。阿弥陀佛,顶礼大恩传喜**,感恩恩师的教言。
等级: 新手用户组: 注册用户
注册时间: 帖子数量: 87
&&&&&&要做菩萨就要真实的脚踏实地的来学佛,先对无我对出离方面要有感受,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发起菩提心。&&&&&&&&&&&&&&&&&&&&&&&&&&&&&&&&&&&&&&&&&&&&&&&&&&&&&&&&&&&&&&&&&&&&&&&&&&&&&&&&&&&&&&&&&&&&&&&&&&&&&&&&&&&&&&&&&&&&——摘自《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受菩萨戒要做什么准备
意见征集专版
- 网站改版意见征集专栏
- 法师开示精华
- 法师问答录
- 甘露法语
- 佛海求索
- 佛教夏令营专栏
- 因果故事
- 传统文化
- 你 我 他
- 素食与健康
- 人与自然
- 我与慧日禅寺
- 心灵的桥梁
- 解惑释疑
- 楞严经 楞严咒共修
- 天天放生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戒恶习专栏
- 烟酒的危害
- 邪淫的危害
您 不可以 发表新话题。
您 不可以 回复话题。
您 不可以 删除自己的发言。
您 不可以 编辑自己的发言。
您 不可以 发表民意测验。
您 不可以 投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受菩萨戒能吃鸡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