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公司小橡树幼儿园收取费用用是骗人的吗

藏品估高价为赚前期费用 文化公司被举报“借拍卖骗服务费”_网易新闻
藏品估高价为赚前期费用 文化公司被举报“借拍卖骗服务费”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X文化公司涉嫌诈骗!”“许诺的拍卖一直没有兑现,费用也不退……”近年来,举报合肥某些文化艺术交流公司骗取服务费的信息接连不断。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调查发现,合肥多家文化艺术交流公司,通过在网络上寻找艺术品及古董藏家,在自家公司鉴定估价后,许诺在一定时间内以高价拍卖并收取大额拍卖运作费用,而所谓的拍卖最终往往以流产与纠纷告终,客户运作费用也随之“打水漂”。
举报:高估价只为收高费用 调查:三阳公司已被收购
近年来,记者连续接到全国各地多名收藏者举报,合肥当地多家文化交流公司以藏品价值虚假天价为诱饵,收取高额费用。
2014年1月份,河北衡水的刘女士在网上投放了自己的绣品—十字绣红楼群芳图,想通过网络把它销售出去,刚把信息发上去,就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刘女士来到自称“不收前期费用、放在公司肯定好卖”的合肥三阳文化交流公司。
“三阳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我的作品做工好、拉线匀,走国外最少能卖35万,国内最低也能卖18万。据工作人员说20万以下要交前期费用1万,走国外要1万5千,卖了以后都在他们的佣金里扣,他们前期做铺垫也需要钱,需要我们自己出钱供他们统一宣传。”刘女士说。然而,“约定的服务期限到期后,如甲方未能促成乙方与潜在购买者达成买卖交易,甲方不退还乙方策划咨询服务费。”
经过一番劝说,刘女士签了合同,缴纳了前期费用。
不久三阳方面来电话说有人看上这幅作品,出价13万,过了几天公司又来电话说买家看上了多幅,但没有凑齐钱……经过几番折腾,绣品最终还是没卖出去。
辽宁阜新的刘先生藏品是十字绣清明上河图,三阳公司称有买家出27万元买这幅作品,日他与三阳公司签订合同,交了1万元的前期服务费,等待买家无果。
山东临沂的陈女士称被骗12万余元,她的一幅琴棋书画十字绣,三阳公司估价为48万元。在缴纳24000元的中介费后,三阳公司来电称再凑几幅十字绣,有客户要买。陈女士在临沂当地发动朋友,又带了清明上河图等数幅十字绣,垫付了10万元的中介费。但这些作品都没卖掉,经过多次讨要,陈女士至今仍有24000元没有要回……
由于藏品最终未能卖出,多名藏家多次来到合肥要回服务费,三阳公司最终退还了部分藏家的部分费用。目前,合肥三阳公司多个固定电话已无人接听,举报人提供的“经理”手机号也无人接听。
经了解,合肥三阳文化交流公司位于合肥市全椒路与临泉路交口某大厦。5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该大厦,可三阳公司早已没了踪迹,位于该楼层的是“合肥德谦文化交流公司”,且已搬离。
记者电话联系德谦文化交流公司,公司负责人孙经理称,德谦公司收购了三阳公司,而三阳公司的老员工基本都已离职,“我们买的是他的客户信息。”日后其才接手,像山东临沂陈女士的合同已经看不到了,“对于之前的投诉事情没办法再处理。”孙经理说。
协议:拍卖不成退还运作费 结果:领欠条或书画抵偿,就是没钱退
与合肥三阳公司不同的是,合肥珍铭阁文化艺术交流公司与藏家合同约定退还运作费用,可合同到期,该公司却始终不退还费用。
山东省临沂市的张仁民藏有乾隆玉碗一套,被珍铭阁公司估价140万。日,张先生和珍铭阁公司签订合同,缴纳了28000元的运作费用。和三阳公司不同的是,珍铭阁公司与张先生签订的“艺术品代理销售服务协议”明确规定,合同有效期一年,如协议到期未能成交,公司每月扣除100元,应总共退还26800元。
可就在此期间,珍铭阁公司再次以该藏品参加拍卖北京一拍卖会,并收取了5000元费用,并给张仁民一本该拍卖会的图册,其上确实有“玉碗五件一套”,但尺寸却和张仁民的藏品不一致。对此公司方面解释称“工作人员疏忽。”
截至目前,张仁民的21800元钱还是没有要回来,“公司说剩下的钱肯定会给,但财务上没有钱。”
没拿到钱的人并不只张仁民一位。
福建福州的吴先生有瓷器古董,缴纳了八万元,每月扣除80块钱的管理费,钱至今没有退回来。
江西九江的郭先生拿到16000元的退款条,但珍铭阁公司以没钱为由将两台电脑和四幅书画作为抵偿。
据记者了解,香港的朱女士于2013年11月总共转给珍铭阁公司28万6千元前期费用,她所有的二件陶瓷、4张字画共签了两份合同,其中两幅范曾、一幅唐云的作品,签了一份是推荐去中国嘉德的合同,可一件也没有推荐上,至今仍有28万余元费用没有退还。
合肥珍铭阁文化艺术交流公司朱经理称,其身在外地,回到合肥后,希望当面沟通,并协商解决客户退款问题,所有款项将会近期统一解决,藏家可一起见面协商,公司会妥善解决。但截至记者发稿时,朱经理再未与记者联系。
律师:故意虚高价格来收费牟利属诈骗 提醒:正规拍卖公司不会提前收任何费用
据悉,香港的朱女士曾向合肥市长信箱反映,回复称公安机关经调查该公司涉嫌诈骗证据不足,其涉嫌虚假宣传及违规经营的问题应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管辖,由此产生的经济纠纷建议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而工商部门则回复,诉求属于合同债权主张,建议依据投诉人根据合同争议条款的约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主张。
安徽徽商律师事务所赵伶俐律师认为,根据《拍卖法》第六十条规定,企业未经许可从事拍卖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这里所说的拍卖业务,当然包括委托、评估、保管、展示等行为。因此,某些没有拍卖业务许可的企业,围绕所谓的拍卖而收取费用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查处的职责。那些故意虚高文物、艺术品价格,收取高昂的评估费、宣传费,以此牟利的,属于诈骗行为,也应当予以查处。
与此同时,记者获悉,《拍卖法》明确规定,拍卖企业名称中的行业表述应当标明“拍卖”字样。
赵伶利律师认为,现实中当委托人发现受骗上当后,因与企业签订的多为“服务合同”,委托人凭此维权确实较难。因此,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以维护正常的经济活动秩序。
安徽玉石协会副会长翟光景认为,工商局按营业执照来管理难度大,文化部门、税务部门就更监管不到;真的假的价值几何,公安部门只能认为是经济纠纷,导致一些公司应运而生,没执照也敢肆意为之。
“虽然媒体曝光过很多次,但上当受骗的还是很多,究其原因,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关注到艺术品市场拍卖,再加上被一些文化公司不停打电话蒙蔽了双眼。其实,藏家只要注意—公司有没有拍卖资质,任何正规拍卖公司不会提前收取任何费用,掌握这两条即可避免受骗。”安徽文萃拍卖公司负责人周玲峰说。(市场星报)
作者:市场星报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拍卖藏品骗手续费 诈骗公司一年多来骗得近千万
来源:综合
作者:安徽网
原标题:拍卖藏品骗手续费 诈骗公司一年多来骗得近千万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讯 以拍卖藏品为名,漫天估价骗取手续费。短短一年多时间,合肥一家公司诈骗近千万元。日前,蜀山公安分局历经3个多月侦查,将该团伙82名成员全部抓获。
  瓷器被鉴定价值300万
  去年6月,河北的王先生将收藏多年的一件瓷器拍图发到网上出售。不久,王先生接到“万合公司”业务员电话。对方称,王先生的瓷器极具收藏价值,建议王先生携带实物前往位于合肥的公司,公司将邀请专家对瓷器进行免费鉴定。
  听说是免费鉴定,王先生便带着瓷器来到万合公司。一进大门,王先生瞬间被公司的架势镇住了,“装修特别豪华,墙上悬挂着公司老总与很多名人、专家、知名主持人的合影。”当天,王先生便与万合公司签了合同和物品交接手续。
  几天后,王先生得到一条让他激动万分的消息:经业内多位专家鉴定,王先生的瓷器为宋代文物,市场保守价在300万元左右。
  交3万多手续费后没下文
  根据合同约定,万合公司会委托香港一家拍卖公司对物品进行拍卖,王先生需支付36700元手续费,王先生很爽快地将手续费汇给了万合公司。
  可是接下来的十多天,王先生没有收到万合公司的任何音讯。万合公司解释说,由于物品属于宋代文物,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在境外进行拍卖的,公司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办理出关手续。
  王先生在等待中又过了十来天,仍没有收到任何回音。去年12月初,王先生来到万合公司,经过一番交涉,既没收回藏品,也没要回手续费,一气之下向警方报案。
  民警在调查中发现,曾有网民发帖称被万合公司骗过。今年2月,蜀山公安分局安排两名侦查员,乔装成大学毕业生应聘进入万合公司卧底调查。历经一个月的缜密侦查,一个以拍卖藏品为名,专门针对收藏爱好者收取手续费的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一年多时间诈骗近千万
  3月15日上午,专案组兵分四路,将以张某超和徐某春为首的82名公司成员控制。
  今年43岁的张某超是太和县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几年前在江浙一带接触到此类诈骗。2014年6月,他纠集一帮老乡、同学、朋友来到合肥,成立安徽万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从事诈骗活动。
  为掩人耳目,张某超将公司设在繁华路段高档写字楼里,公司装潢考究,并将名人、专家、知名主持人与他们的合影悬挂在公司的醒目位置,每年还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座谈,多次自导自演拍卖会,竞拍者全是公司员工。
  公司员工分工明确,组织严密,选择的受害人均为外地人,与受害人签订合同,藏品交由公司保管,收到手续费后,万合公司会伪造出关证明。当受害人发现上当之后,公司会以受害人违约为由拒绝退还手续费。一年多来,以张某超为首的团伙成员诈骗近千万。
  目前,41名骨干成员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合公新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胡广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拍卖前先收取高额佣金,网络拍卖“骗局”知多少|界面新闻 · JMedia 界面新闻APP一枚看起来很普通的五角硬币,在上海一家资证不全的拍卖行鉴定师口中成了&纯金打造&且&全国只有三枚&的稀罕文物。为了让这枚五角硬币能在拍卖公司拍出好价格,硬币主人王先生支付了3万余元鉴定费和拍卖费,可惜的是,这枚&金币&至今没有出手,支付的费用却打了水漂&&日前,数百位与王先生有相似遭遇的&送拍者&聚集在一起,他们遭遇了各种花式&拍卖&,希望通过抱团的方式来挽回自己的损失。
■IT时报记者 章蔚玮
9成投诉者第一次参拍
10月15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人汇聚到上海,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藏品送拍&被上海十几家拍卖行收取了&鉴定费、保证金&,其中最少的2万元,最多的超过50万元。
来自沈阳的张先生告诉《IT时报》记者,他在一次旅行途中捡到了恐龙蛋和古残陶片。这两件宝贝值多少钱,张先生自己并不清楚。将宝贝送至拍卖行是因为那天他在网上检索&恐龙蛋化石&&价值&这几个关键词,出现的搜索结果中最靠前的就是&恐龙蛋化石拍卖&信息。进入其中一些拍卖网站后,张先生发现恐龙蛋化石竟然这么值钱,&至少能卖到40多万元。&张先生选择了上海一家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并与之取得联系,&对方说这个恐龙蛋化石估价在500万元。&张先生没有多想就付了6万多元的鉴定费。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投诉者中超过90%是第一次参与拍卖。他们中有的是从网上获取拍卖信息后主动与拍卖行联系,有的则是将自己的藏品资料上传到社交网站后,收到了来自拍卖公司的联系电话。
拍卖前先收取高额佣金
从线上到线下,上千位投诉者在不同拍卖公司的遭遇都大同小异。
上海的蔡女士家中有三把收藏多年的紫砂壶,去年底,她开始关注互联网上的拍卖信息,并对排名最靠前的三家拍卖行进行实地走访。&拍卖公司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信息,我都看过。&蔡女士说,这几家拍卖公司看起来都很正规,其中一家名为宝弈艺术品销售中心,在徐家汇一栋商务楼内包下一整层楼面。经过一段时间沟通后,蔡女士与这家艺术品销售中心达成合作。
销售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知蔡女士,她送拍的紫砂壶已经被挂在公司的网站上了,一旦有买家中意就会来找他们谈,但这只是场外交易。真正的主场是在香港,他们将举行现场拍卖会。
艺术品销售中心的估价师对蔡女士的紫砂壶初步估价是100万元。几天之后,拍卖公司又特地请来自称是北京故宫鉴定师进行第二次估价。这位大师对紫砂壶的评估结果是:一把上品,一把中品,还有一把是即将成为国家级的藏品。蔡女士认为这样的评估是中肯和合理的,决定先拿出其中年资最短的一把试拍。
经过大师估价,这把紫砂壶身价从180万提高到了500万。这时,对方提出蔡女士要先交7万元手续费,并告知蔡女士&多付钱就能拍高价&。但蔡女士表示&拿不出这么多钱。最多只能交3万元。&经过协商,最终蔡女士交付了38700元。在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上,这笔费用的性质被定义为&为委托进行展览或参加指定的市场营销活动而提供相应服务佣金。&
那么这把紫砂壶到底是怎样拍卖的呢?之后,这家艺术品销售中心称在香港举行一场拍卖活动,没有去香港的蔡女士提出看现场的视频录像,却遭到对方推脱。当蔡女士最后提出要放弃交易时,对方才展示了一段所谓在香港wj万豪酒店拍卖现场的录像。蔡女士说,录像视频中只有许多身着羽绒服的老太太在举牌,根本看不出这场拍卖会到底在哪&&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可能有问题,并走上维权之路。
在所有拍卖纠纷中,另一种常见模式是联系外籍人士进行&私下交易&。
山西运城靳先生今年初将自己家的一只铜洗盆上传到拍卖网上,想让网上的内行人士做评估。两天后,上海群御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的交易员主动联系了他,表示这件&宝贝&可&私下交易&,愿意为他介绍欧美&高端&买家。6月27日,靳先生带着藏品来到上海,与所谓欧美买家见了面。两位欧美买家对铜洗盆很满意,愿意以238万元成交。这时拍卖公司提出要收取2.3万元保证金,确保靳先生不会二次转卖这件宝贝。结果一个月后,拍卖行方面提出,由于之前一批货物被海关扣留,第二批货需要暂缓成交。两个月后,对方再次提出,可以成交,但需要靳先生再次支付通关费,靳先生表示这笔费用不在此前协议内,拒绝支付。拍卖行以违约为由,终止合同,扣留了此前的保证金。
拍卖行正不正规看三证
记者尝试联系了蔡女士此前达成交易的宝弈艺术品销售中心,拨通了其官网上留下的一位徐女士的电话。但对方却告知,这并不是宝弈艺术品销售中心,而是另一家名为国信艺术品销售中心。记者提出想要送拍一件玉器,估值在400万元左右,这位徐女士就提出,根据估值,在500万元以下的送拍品统一收取68000元的营销费,&我们不可能白白为你宣传。&但记者问究竟是怎样的宣传时,对方强调主要是在香港,并含糊地表示,主要是在当地的报刊、杂志上进行宣传。当记者再次追问,具体通过哪家报刊宣传时,对方却始终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
随后记者联系了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李卫东,他表示,根据拍卖行业协会的规范,在拍卖成交前,拍卖行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只有在成交之后,才能按照此前签订的协议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他表示,如何判断一家拍卖行是否合法合规主要是查看三证,分别是由工商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商务部颁发的拍卖经营许可证,还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拍卖许可证。目前的市场上,各种不规范操作大行其道。根据协会掌握的情况看,全国范围内三证齐全的拍卖交易公司在300家左右,而真正能完全规范操作的不足60家,而在上海地区,则不足10家。因此要仔细甄别,那些以&服务营销费&为由提前收取客户费用的拍卖公司。
目前,我国法律对类似的行为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处罚措施,投诉者往往只能通过向工商部门举报,取缔对方的营业执照。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相关文章界面JMedia联盟成员推荐阅读今日律师风向标:
您好,我去拍卖公司鉴定了一枚钱币,专家开一个鉴定证书收了我19000,请问这是骗人的吗
您好,我去拍卖公司鉴定了一枚钱币,专家开一个鉴定证书收了我19000,请问这是骗人的吗
wl1297bwma
您好,委托鉴定合同如何约定?若有其他疑问,欢迎来电咨询!
律师回复区
[VIP+版主]
你们的合同是如何约定的
不知你们的合同如何签
以上回复,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马上咨询在线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957人
今日回复问题:2920个
相关法律咨询
标签:拍卖
标签:拍卖房子
标签:拍卖有效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扑救火灾是否收取费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