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格局及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能力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扫一扫 手机阅读
  观众在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展位参观。新华社发
  【专家视角】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军民融合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科学体系,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纳入新时代的强国战略体系,进一步彰显了军民融合在强国强军中的战略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总目标,深化了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富国和强军规律的认识,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核心要义
  当今时代,国家竞争不仅是财富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的竞争,更是国家战略能力的综合比拼。如何优化国家战略体系、有效提升和运用国家战略能力,从而达成国家战略目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运筹的重中之重。
  国家战略体系是为实现国家利益而形成的有机战略系统。国家总体战略居于最顶端,其下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发展战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分为各安全领域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国家战略能力则是运用国家战略资源达成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国家的经济能力、军事能力、科技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制度变革能力、战略谋划能力以及民族凝聚力等。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国家战略意愿与战略能力的统一。构建完整有效的国家战略体系,目的在于形成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进而实现国家战略意愿。
  军民融合是一个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融合趋于深度化即为军民一体化。军民一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军&与&民&完全合为一体,而是指&军&与&民&在实现深度融合时所体现出的高度协同性、兼容性、互动性的良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和国防两大体系能够充分实现建设规划统筹、发展进程同步、资源配置均衡、要素有效互动、政策制度兼容、组织实施统一。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个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大框架下,重塑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体系的过程。通过战略体系重塑,大幅提升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新兴领域竞争、军事战略威慑、动员应急、国际规则主导等战略能力,进而实现国家发展和安全统筹谋划、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整体推进、经济力量和国防力量一体运用,达成国家大体系集成效益和国家战略收益最大化。
  战略需求
  在当代中国,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具有重大战略需求。
  其一,国家强盛的战略支撑。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从本质上说,国家安全就是捍卫已有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国家发展则是拓展新的国家利益。在战争形态信息化、技术形态军民通用化、经济形态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与捍卫自身安全的活动已经水乳交融、共生共亡、枯荣与共,国家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已经高度融合。一个国家要有效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须臾离不开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与运用。
  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战略资源、转化机制和战略谋划。其中,转化机制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枢纽&。转化得好,可以实现国富军强、国运兴旺;转化不足,只会止步不前、国力衰微;过度转化,又会不堪重负、透支国力。要有效实现转化,需要一系列有效的战略布局、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就是其中重要的机制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由封闭转向开放、由计划转向市场、由半工业化社会转向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能力结构失衡、规范缺失等问题,&要素强、系统弱&&指头硬、拳头软&等矛盾比较突出。与此同时,在军民二元分离体制下,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统筹衔接不够,军民资源相互转化运用受阻,国家战略资源难以充分整合转化,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国家战略能力的形成。
  要有效应对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严峻、复杂、多元挑战,更好地维护与拓展国家利益,急需加强和改善国家战略能力的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正是&撬动&强国跃升的战略杠杆。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体系整合、军民协同,能够&捏指成拳&,有效提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种战略资源和实力的综合运用水平,加快生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能力,从而在国际战略博弈中获得更多战略主动和更大战略利益。
  其二,强军兴军的重要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战略威慑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体现。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军事力量建设已是一个科技高度密集、资源高度密集、人才高度密集的复杂巨系统,对国家经济、科技、人才基础的依赖越来越大。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不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而且更为集中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谁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系统整合,谁就能够赢得军事竞争优势。从军事体系对抗到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深刻反映了由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对抗形态的变化,也对军队建设发展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
  纵观世界各军事强国,都不是局限在军队自己的&小圈圈&里搞建设,而是聚合国家整体资源打造军事力量体系,甚至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比如,美国依托其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平台,采用政府助力、军方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了对国家资源乃至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
  长期以来,我们军是军、民是民,军地各搞一摊,不能充分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在当今时代,要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创新军队建设发展理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体系,从传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体系转变为军民一体化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体系。这就需要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从国家层面破除军民二元体制,打通以整体国家实力支撑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国家优质资源,这样才能把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先进的知识、最前沿的科技、最优质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吸纳和运用到建设现代国防和强大军队中来,使我们的军队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先进群体,从而极大地提高国家体系对抗能力。
  其三,赢得国际科技和军事竞争优势的力量之源。强大的创新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支撑。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革命加速演进,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纵观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大多都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起了军民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和能力,构建起了军事需求与民用需要双轮驱动、军事创新与民用创新良性互促的强大创新驱动机制。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进入了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大幅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打破军民分割和军工经济封闭发展的状态,统筹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军民协同创新的巨大战略潜力,将我国的富国强军建设牢牢立于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一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再生的深刻革命。赢得这次革命,我们就能获得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协同能力,大大加快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
  构建路径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在强国强军的总体进程中统筹谋划,在国际战略竞争的大格局中谋势布局,科学制定路线图、施工表,并随实践推进不断迭代优化。在战略重点上,要紧扣&资源&转化&能力&这个完整链条,聚焦形成国家战略能力推进军民融合,不能把军民融合庸俗化。在战略任务上,要紧扣&体制、体系、效益&优化发展布局,以建立军民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抓手,推动各领域军民融合体系优化,充分释放军民融合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军民融合对国防与军队建设及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对创新驱动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在战略路径上,按照&调整、改革、重塑&的步骤,有序推进、逐步深入,坚持以增量融合带动存量调整,以新兴领域融合倒逼传统领域转型,最终达到&要素互动、体系重塑、效益提升、激发创新、催生战略能力&的总体功效。
  二是创新治理模式。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本质上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由条块分散设计向军民一体筹划转变,由重点融合领域向多领域延伸拓展转变,由要素松散结合向全要素集成融合转变,进而实现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技术创新的过程。应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强有力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跨军地、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治理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模式,强化统一领导和决策,统筹军民需求,统筹发展规划,统筹重大改革,统筹政策标准,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治理现代化。
  三是加强国家战略耦合。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道纳入决胜全面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引领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个很现实的路径就是健全和完善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与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之间的耦合机制,促进军民融合战略与其他国家战略的紧密结合。只有充分运用军民一体筹划、一体建设、一体使用、一体管理、一体评估的统合力量,促进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在各层级、各领域的统筹协调和有机衔接,才能达成国家大体系集成效益、实现国家战略收益最大化。
  (作者:姜鲁鸣、王伟海,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赵晋
责任编辑:王敬东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领导干部要着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
日 11:26:41
来源:《前线》  作者:董振华
  战略思维,是指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客观辩证地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一种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自觉运用。在现代社会,战略思维作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全局性、长远性、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方法,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来谋划全局问题,运用历史维度和长远眼光来分析问题,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谋划和战略布局,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深谋远虑。
  战略思维的重要意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纵论国际国内大势、擘画改革发展蓝图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有战略思维,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战略思维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处理重大而复杂问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要求领导者从讲政治、谋全局、顾长远、抓根本的高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领导工作。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和安全环境,在激烈竞争特别是大国博弈中赢得主动,每一步都离不开战略思维。对于主要领导干部而言,更是需要具备战略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能力,增强全球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做到厚积薄发。”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党历来善于战略思维,能够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准确判断内外形势,及时抓住战略机遇,妥善应对复杂局面,明确提出战略任务,适时实现战略转变,成就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工作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只有眼界非常宽阔,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才能把握工作主动权,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推动事业顺利发展。” 他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不能出现战略性错误,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进行战略谋划。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襟、敏锐的洞察、深邃的思考,才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深谋远虑,及时提出战略任务,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不断开创新局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许多多重大问题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凡是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的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都需要从战略上进行思考、研究和筹谋;凡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重大问题,也都需要从战略上拿出治本之策。”
  战略思维的基本要求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习近平反复强调,要“观大势、谋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处理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旨向;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树立自觉维护全局的大局意识;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做到善于抓住重点的统筹兼顾;处理好长远和当前的关系,能够一切放眼于长远的高瞻远瞩。  一是坚持人民利益的价值旨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依据国内外大局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从内政外交各个领域,在军事战略、文化战略、政治和经济建设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生态文明战略等多个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战略思维的根本价值取向,即根本价值目标必须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上。日,习近平在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上曾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日,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答问时更是强调,“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就是要带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可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和立党之本,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价值取向的核心。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战略价值目标,体现在国际战略上要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导向。日,习近平应德国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总体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价值取向。  二是自觉维护全局的大局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必须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争取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当二者出现矛盾时要牺牲局部利益而保证全局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重视要善于从全局视角看待问题。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党的十八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讲话指出,“要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他强调在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中都要有战略思维。在谈到改革工作时,他指出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最后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  三是善于抓住重点的统筹兼顾。进行战略思维,要统筹兼顾,但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战略重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讲的:“一子不慎,全盘皆输”,“一招棋活,全盘皆活”。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全面改革并不是没有重点,日他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党的建设方面,也要抓住重点。日,习近平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并发表讲话指出,“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党中央在谋划这次活动时认为,这次活动的重点是促使全党更好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而当前影响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是作风问题,必须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而作风又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聚焦,我们就聚焦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以反‘四风’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不搞面面俱到,打到了七寸。”  四是一切着眼于长远的高瞻远瞩。进行战略思维,还必须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各个阶段的关系,使当前目标的实现为长远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必要时要牺牲眼前利益确保长远利益。这就是所谓“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习近平早在宁德工作离任临别赠言时候就语重心长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应时刻牢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的道理,克服经济建设中的急躁情绪和短期行为,做长期艰苦的努力。” 他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又一次指出,“要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揭示并凝聚了统筹兼顾的辩证法,是指导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南。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强调求实效、谋长远,求的不仅是一时之效,更有意义的是求得长远之效。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 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千万不要‘空前绝后’,出现‘前任的 政绩,后任的包袱’,甚至犯下不可补救的过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习近平总书记还一再强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他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广大干部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朝令夕改,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大我和小我的关系,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战略思维的能力培养
  战略思维既是一种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又是一种主体素质和精神境界。战略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和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  一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会不会的问题。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基础。战略思维能力说到底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了这个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现象与本质、特殊与普遍、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诸多重大关系,树立全局眼光、提高统筹能力提供了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才能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即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克服和避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现象,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  二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决愿不愿的问题。进行战略思维,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个人的格局大,是因为关注的问题大,心中时刻装着全局和长远,才能登高望远。应多思考改革发展的大问题,少琢磨个人的功名利禄;要有以身托天下的担当,将个人的荣辱排除在事业的成败之外。如果在个人利益问题上患得患失,那么很难想象能够服从大局和整体利益,也很难进行科学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习近平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拘泥于部门权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讨价还价,必然是磕磕绊绊、难有作为。改革哪有不触动现有职能、权限、利益的?需要触动的就要敢于触动,各方面都要服从大局。各部门各方面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跳出部门框框,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三是尊重实践,加强调查研究,解决能不能的问题。思想之树植根于实践沃土,力量源泉来自于群众智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向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学习,向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学习。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群众的力量。领导干部只有老老实实地拜群众为师,甘当他们的小学生,才能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找到破解难题的“灵丹妙药”,获得力量源泉。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掌握工作主动权、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基础,是进行科学决策、实现正确领导的前提。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经常开展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 网站编辑:赵雁 )[原创]论世界战略格局下的中国国家竞争能力(一)
导读:我们知道有竞争才会有需要,有了需要才会有要求、有了要求就会有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成为战略。因此没有竞争价值意义的战略发展要求本身就不是战略,而是谋略。战略本质要求的是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展开外部世界的生存发展竞争;谋略本质要求的是在一个或多个个体之间形成内部相融性世界的控制生存发展竞争。因此这就存在着《国家竞争》、《国家社会竞争》、《社会竞争》三大方面。本文首先从中国的国家竞争能力开始进行阐述,国家竞争同时又存在政治竞争、战争竞争、发展竞争。同样国家竞争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竞争(国家社团
前言:我们知道有竞争才会有需要,有了需要才会有要求、有了要求就会有目标,有了目标才能成为战略。因此没有竞争价值意义的战略发展要求本身就不是战略,而是谋略。战略本质要求的是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展开外部世界的生存发展竞争;谋略本质要求的是在一个或多个个体之间形成内部相融性世界的控制生存发展竞争。因此这就存在着《国家竞争》、《国家社会竞争》、《社会竞争》三大方面。本文首先从中国的国家竞争能力开始进行阐述,国家竞争同时又存在政治竞争、战争竞争、发展竞争。同样国家竞争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竞争(国家社团/团体)、社会竞争(社会基本相融面)在世界战略当中的能力。国家竞争在和平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大环境下,主要表现在以发展竞争为主,政治竞争为保证、战争竞争为支撑;在以战争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大环境下,主要表现在以战争竞争为主(军事为主)、政治竞争为保证、发展竞争为支撑;而在政治竞争动荡不安为主题的世界大环境下,主要表现为以政治竞争为主、战争竞争为保证、发展竞争为跟进。国家竞争下中国战略状况与战略问题阐述:理论上来说中国虽然具有在亚洲区域(洲际)本地区战略张力扩展能力,但中国这种本地区战略张力扩展能力由于受到美国具有的广域战略张力直接影响以及来自俄罗斯具有的区域(洲际)战略张力影响下,冲抵了大部分中国已拥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在本地区内应有的实际战略张力影响。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中国因为不具有在本地区战略张力根基要求,从而导致中国在面向世界之时必然也会是毫无任何国家战略张力影响可言。而对于中国本身具有的内部世界基数再大也只代表是国家实力强大,并不代表中国具有在本地区内战略张力影响。特别是如果发生在本地区中国拥有了强大实力还要时常遭遇到范围内国家的强势竞争与挑战的话,就说明中国在拥有了国家强大实力的情况下还缺失全面迈向世界发展要求的本地区战略张力根基条件。如果说这些来自本地区范围内的国家针对中国的竞争与挑战多少有些顾忌中国具有的现实国家强大实力,那么中国在走向世界之时展开发展要求就不仅仅是国家没有任何地区战略张力影响的问题了,反而因中国拥有了强大实力面临成为世界蛋糕的尴尬局面所带给的可能就是事与愿违的非发展性要求。这就好比中国本应该是两只脚走向世界要求全面发展,却发生只有一支脚走向世界寻求全面发展。我们知道实现世界就是个相对的空间世界,不像中国自身内部世界是绝对空间世界。事物都有两面性,但在至于相对空间世界与绝对空间世界却完全是两个不同认知慨念的事物。同时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必须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要求条件之上、而任何事物的发生也都必须是要建立在一定条件要求基础之上也会随着空间要求性的不同而不同,然而问题的关键却取决于需要性的准确定义把握。中国要想真正走入世界要求取得更全面的国家发展可能,没有在本地区范围内形成战略张力影响来给予的强力支撑,可以说就是个中国梦。根据事物要求对应理论,中国在具有了国家强大实力的基础要求之上走向世界要想取得更全面可能发展所面对的对象也是广大国家组成体,那么同时就要求中国也必须要具有能力将本地区范围内的国家通过中国自身强大的国家实力予以覆盖,才可能转换形成中国具有在本地区的战略张力影响。这样中国在走向世界面对广大国家要求取得更全面发展的可能方面就具有了直接保障效应。不过中国在面向世界的战略发展需要性上如果要求建立本地区的战略张力影响又与中国现行对外所要求的和平发展政策以及中国现有不利趋势的战略环境状况发生对冲战略矛盾,似乎中国现有的国际战略环境要求条件和国家对外政策都不允许中国可以通过传统的非和平国家行为来建立起自己在本地区内的战略张力影响圈。这就会演化成为中国具备国家发展条件但却因为相应的张力保障条件缺失而陷入到被动状态,其实事物的产生和发生并没有不合适的时间、只有不合适的战略,说明什么时间的切入都是最佳时间,时间本身没有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需要的战略。对比中国对外的战略指导思想主要来源于1974年中国的前瞻战略意识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国家战略方针阐述,这就是中国面向世界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划分。其中关于涉及到的“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当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反对任何国家违背这些原则,在任何地区建立霸权和势力范围。中国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而斗争看做是自己神圣的国际义务。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世界人民就应该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这些选要来自新中国前瞻战略意识“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以及政治阐述本身,已经就超越了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同时也就要求中国不能再以当今世界上的社会制度性质以及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认知视角来予以释解引用。当然做到中国重大的国家战略指导思想本身来说首先应该是服务于中国的有效战略需要性。同时根据划分理论和政治阐述的基调来看是以国家/人民/民族/社会/要求展开并没有涉及到任何关于阶级性问题,说明中国这个重大的战略指导思想本身就具有了国家实效性要求的主动型(进攻型)战略指导思想。而国家政治的背面释解的就是国家战略、因此国家政治的基本属性通俗意义上来说就是把你的东西装进到我的口袋里来。那么超越了现今社会制度性质和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认知处于完全动态要求的中国战略指导思想意识本身就要求不能用常规传统的国际公共政治常识来理解,而要上升到空间性与非空间性、范围性与非范围性、需要性与非需要性等等组成的意识界面来看待。根据划分理论和政治阐述要求特点:需要性空间要求的特点是将绝对空间世界里的行为要求准则规范,来适用于成为在相对空间世界里的行为要求准则规范。但是在相对空间世界里本身就存在自身的行为准则规范要求,那么绝对空间世界里的行为要求准则规范要想成为相对空间世界里的行为要求准则规范,就必须要求绝对空间世界完全对应再遵循相对空间世界里的行为准则规范要求以来取得改变的可能条件。因此反观中国在1974年面向世界的国家战略方针阐述包括其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个来自中国内部绝对空间世界里具备行为要求准则规范的正义性意识,在对应到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只能创建正义性意识制高点,却不能实现形成行为要求准则规范。正如“我们反对任何国家违背这些原则、在任何地区建立霸权和势力范围”一样!那么中国为了将自身绝对空间世界里的这些原则能够在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里也成为行为要求准则规范,就必须要求中国内部绝对空间世界也应该完全对应再遵循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里本身就已存在的行为准则规则要求来指导国家竞争行为。以这些原则能够真正成为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里的行为要求准则规范做为国家目标。就像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所要求建立的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民主富强新中国这些原则能够最终成为行为要求准则规范本身也是通过对应既有国内行为准则规则要求再得以竞争实现的,而现在只不过是从国内空间范围进入到另一个更大空间范围罢了。所以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是国家在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里一个基本底线要求,而中国这个基本底线要求只要被来自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的任何国家突破,那么这些原则和理论就是要求别人、而不是继续要求自身。最起码中国就不能发生掉进到阐述要求的具体内容当中做为对自身行为要求准则规范来始终束缚中国本身在这个相对空间世界里的国家行为。那岂不是成为中国自身在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里自己在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再埋掉的国际笑话?至少直到今天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并没有按照中国内部绝对世界所主张的这些原则做为世界行动纲领,反倒是中国因为这些原则的国家阐述在这个现实的相对空间世界里成为了众多国家进行随意攻击指责中国的舆论武器而反复使用。这就是中国发生了对前瞻战略意识认知的空间性领悟误区。与之组成中国战略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核政策阐述本身:“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表明看似乎中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等死境地。其实不然,起码这个世界上所有有核国家对于中国的这个核政策意识都应该明白是完全处于主动战略姿态要求(完全动态进攻型)。从第一个直观要求外层来看,“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代表中国不主动使用核武器。起码阐述本身就优先保证了中国不会因为任何自然性与非自然性成因带来的误判和有意造成中国被核攻击可能。“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阐述本身并没有进行“不首先”的具体范围规定,那么就是应该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有任何对他国首先使用核武器进行战术或战略攻击的国家行为(国家企图),中国核政策就要求国家必须转换成为可以随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主动待发进入状态。“中国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应该是自二战后期美国对无核日本使用了两颗原子弹,正因为如此朝鲜战场上美国也是继续延伸叫嚷要对当时无核中国大规模使用原子弹轰炸带给这个世界的威胁。中国做为第三世界这些广大贫穷落后的无核国家和地区代表,“中国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就阐述来说保证了这些广大贫穷落后的无核国家和地区免受来自列强国家的核攻击可能,同时“中国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阐述抢占了这个相对空间世界里的正义性制高点。迫使美国的核政策也必须为此关门遵循、也避免了苏联为此随时可能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而步入美国的后尘。试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有那个国家可以用本国的核政策要求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要规范自身的对外核攻击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当时中国首先必须要自身有核武器切不管多少,才能满足任何事物的发生都必须要建立在一定条件要求基础之上方可展开中国的核战略意识威力。而第二个意识要求层面,“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阐述并没有就使用核武器针对的具体“使用”范围进行要求,那么这就要涉及到是已经准备使用还是已经实际使用的针对问题。根据阐述范围的要求有效性至少针对中国必须就是设定在已经准备使用这个范围而不是已经实际使用范围,因此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世界范围内有针对中国已经准备使用核武器进行攻击企图的国家,中国的核政策都要求国家必须率先展开使用核武器对首先已经准备使用核武器企图的国家进行全面核打击。“中国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同时也是在警告那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不要给列强提供可以进行核武器攻击、侦测、导航、拦截等方便条件,而使本来自身国家也要成为被核打击的对象国。中国这个对外核政策两个层面互融的国家要求就是战略被动姿态下的战略主动状态(完全动态进攻型)。而对比几年前发生的中国有关对中美核摧毁后果的国家表明,由当时中国国防大学的朱成武少将代表中国军方(被授权下)进行的公开阐述“中国已经做好了西安以东所有城市被摧毁的准备,不过美国同时也要考虑做好一百座以上城市被中国摧毁的打算……”。这个中美核摧毁后果的中国阐述本身就与中国既有对外的核政策要求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意识对冲矛盾,而且阐述还根本不携带任何可以威慑到美国的有效要求性。中国的核摧毁后果阐述原则上完全体现在核结果的效应层面,用核打击后的中美代价程度来进行双方核后果对比,从而体现出中美两国的国家承受力哪个国家承受力更强。不过可能阐述本身中国是为了要求能够与美国进行战略对话。但是阐述的方向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国家核战略意识威力,尽显中美核大战的国家静态承受力比拼。这种国家核阐述成因下的中国如果与美国要求展开战略对话,只能说多半是会自受其辱。事与愿违,对话结果可想而知。为什么?直观来看核摧毁后果阐述中国似有不惜代价、势不低头的国家意志。可是根本就没有涉及到任何国家意志方面的表达意识,就阐述而言已经设计为中美两国的核大战是否要不要爆发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家意愿,而不是中国。并且美国在与中国进行核大战可以完全主动保证确定摧毁结果,然中国的这个后手核反击却存在不能保证确定摧毁结果。因此美国不会产生任何在全世界范围内因为打压中国的发展要求上带有核顾忌中国方面的程度后果,但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发展要求却会考虑由此会不会与美国发生摩擦和冲突因为程度引发双方核大战的可能顾虑。也就是说美国的主动核威力完全有效于中国、中国的被动核摧毁后果阐述完全无效于美国。所以中国这种核摧毁后果阐述只可能让美国产生中国想要干什么?是来寻求公开敌对的?还是来要求被摧毁的?其实反映出的就是中国完全静态战略意识要求的唯热核武器至上论,并且还严重暴露出中国的核武器使用竟然没用任何国家安全底线要求的核自启动机制。那么依据中国拥有的核武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威慑效率比值,没有国家安全底线要求的核自启动机制对于中国来说就似如跟没拥有核武器一个样,所以关于中国核政策下的国家阐述本身应该要求的是保证具有把握战略主动的有效可能。如果退一万步来说中国既然都具有让西安以东所有城市被摧毁的国家承受准备能力,那么中美之间关于核战争的话题就不能成为中国与美国进行全面战略前端对话交锋的国家主动意识存在。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要求就毋需顾虑与美国存在发生摩擦和冲突带来的程度而引发核大战犹豫,反而是美国应该要给予考虑在全世界范围内因为打压中国发展要求的程度可能后果。根据热核武器本身具有的是摧毁人类生存空间发展面积的毁灭性武器效应,本质上就完全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竞争意识要求。因此中国完全具备让美国的主动核威力无效于中国、而中国的核政策完全有效于美国。再来看中国对于强大的邻居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前苏联自90年代初国家联盟体制解体以来,前苏联不管是自然性主动发生解体还是非自然性主动发生解体都不是由于外部世界存在着强势直接或间接威胁影响的;也不管前苏联是在进行国家“变形金刚”还是在要求社会进步,都与现今中国所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直接威胁截然不同。中国在90年代末期开始与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进行边境确认划分谈判事宜,试想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自解体以来理应国内和独联体之间的矛盾事物繁杂,本应该是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与中国存在着的边境解决问题上来,必然是俄罗斯抓住中国的战略担心日益会再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校正的首要目标,为此中国需要先行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联体国家改善关系、尽早减少摩擦和冲突的最大可能。需要预先制造出一个良好的前提氛围,以免中国陷入到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境地。其实中国通过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在90年代末期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与中国进行边境确认的划分谈判事宜上就可以看出前苏联国家联盟解体的变形意识。中国丢失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对前苏联的固有战略优势,俄罗斯消除了一个相当被动的无解战略后手。60年代末期中国与苏联就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岛屿进行谈判,苏联为了争取中国,几乎是无条件主动同意全部归还给中国,中国要求再加了一个意识,就是苏联要承认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是强加给中国的。苏联为此宁愿与中国进行核战争都拒绝同意中国这个意识,可想而知一个意识的存在对比掠夺领土的放弃对于前苏联来说在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一目了然。虽然中国存在又收回了从张学良手里丢掉的领土,又继续要求保有对苏联这个战略优势,苏联什么也没捞着。但是苏联不要忘了不是中国得寸进尺,而是列宁在20年代代表苏联国家联盟两次正式声明要将沙皇俄国侵占中国的全面领土归还给中国。所以中国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同样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为了意识对于领土也是和苏联一样。其实国家存在的根本不是为了规避摩擦与冲突的、也不是为了解决摩擦与冲突的、而是为了某天没有摩擦和冲突。有时摩擦和冲突就是战略优势的持续拥有、有时摩擦和冲突却是战略祸端的延续不断,而重要的是只在于如何认知看待和意识运用。中国的战略意识面对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的战略意识挑战,通过中国南海问题走向国际化就说明中国的战略意识完全低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的战略意识。这是个重大的战略意识博弈问题,中国拥有着世界上的国家战略研究机构部门以及各大院校专业战略研究部门机构不可以说不具规模前列性,而如果所产生的国家战略决策研究成果不能高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的战略意识,对于中国来说即使规模再大、成果再多,这一战略研究整个层面都是无任何价值于中国的战略意识需要性,反而可能还更加有害于中国战略,因为不能高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的战略意识,就会反向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对付中国的战略意识武器。所以中国的战略问题不是如何急于改变目前所面临的被动战略局面,而是要求中国整个战略决策研究方面能够重塑高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战略意识,因为思想意识是最强大的,也是强大于任何方向的国家竞争。没有等待的战略,只有需要的战略。中国也只有在高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势力的战略意识前提下,才有可能依托现有国家强大实力来建立起中国的地区战略张力影响圈,也才能发挥中国的核政策以及核武器效应达到最佳有效要求性。(待续-论国家社会竞争)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