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地区在可高盛预见中国十年的未来必然会有巨大的发展

您的头条速递已经到达UC从兴趣,发现乐趣广州优视网络 (C) 2017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0号增值电信服务经营许可证:粤B2-粤ICP备号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能有多高?
转自微信公众号 华尔街见闻本文作者:兰Sir, 转自知乎,内容有删节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中的一员,并没有任何超越经济发展规律的理由。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星球上4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最近35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试图参照各国的发展情况,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大致的直观的认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世界上4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年35年间的GDP发展情况如下:(数据比较复杂建议查看原图,下载地址 )下面说说这45个国家和地区是怎么来的。在IMF的统计数据中,一共有189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选取的标准是:GDP总值大于1000亿,同时人口大于1000万人。对一个大国而言,选取的参照物经济规模太小,参考意义并不大;人口数量太少,甚至没有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多的话,参考意义也不大。按照这个标准,可以把挪威、瑞典、芬兰、阿联酋、埃塞尔比亚、刚果(金)等国家排除在外。按照这个标准,在IMF统计的189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只剩下了上面图中的45个国家和地区了。通过观察这个曲线图可以发现: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论发达与否,人口多少,面积大小,体制如何,其经济的发展趋势都是总量不断增长的。在35年中,很多国家的经济规模都增加了10倍以上,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也实现了好几倍的增长。图中也有一些国家的增长曲线比较亮眼,波动比较大,大约有十几二十年的停滞和衰退,与世界趋势格格不入,而波动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战争、冲突、政权更迭导致的局势动荡。从这些曲线中,可以隐约看到历史:越南的波动:中越战争、柬埔寨战争、美国对越经济制裁1991年埃及的负增长:海湾战争尼日利亚:内乱及政权更迭还有波及多个国家的衰退:1998年亚洲的危机,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都出现了下跌。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几乎所有国家都出现了下跌,出现2009年的负增长。不过,这些所谓的金融危机,仅持续一年,第二年经济就复苏了,远没有战争造成的十几、二十年的影响大。观察这些曲线,可以催生出很多问题:美国为什么能30多年保持持续增长?日本20年来经济停滞不前,日本怎么了?经常说日本经济衰退 10 年,为何日本直至现在都是发达国家? 中国20年来为什么能保持高速增长?有人说印度跟中国一样,具有巨大的潜力,那么印度崛起了吗?美国:回顾35年的历史,谁才是世界经济的榜样?是美国。美国在过去的35年当中,只有2009年出现了负增长,而之前的29年中,美国经济实现了稳定、持续的增长。而中国在的15年中,居然有6年是负增长!(所有数据都是美元计价,可能有变动的原因)中国和美国:1986年中美两国差距最大时,美国的GDP为中国的15倍还多。28年后的2014年,美国GDP只有中国的1.7倍,28年间差距在迅速缩小。美国在35年间保持了几乎一致的增长速度,其未来的增长趋势也是可以预见的;中国只要能保持接近目前的增长速度,超越美国是十五年之内的事情。中国和日本:1991年中日两国差距最大时,日本的GDP为中国的8.3倍;2014年,剧情出现了急剧的反转,中国的GDP已经是日本的2倍还多了!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是中国赶上并反超日本的原因。中国和印度:1987年中国和印度差距最小时,中国的GDP只有印度的1.16倍;2014年,差距已经扩大到5倍。中国与印度:@图灵Don说:麦迪森推测,公元2030年,也就是再过15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达到世界的23%,美国为17%,印度为10%,西欧国家合计达世界的13%左右。印度无疑也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家,但是从印度几十年来的情况看,其经济增长速度甚至经常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目前其GDP为2万亿美元,占世界重量的2.5%,什么时候能占世界的10%呢?可以参考一下中国的情况:中国在2011年才达到世界经济总量的10%,而占世界总量的2.5%时,是在1995年。中国用了16年的世界,把经济总量从占世界2.5%的比例提高到了10%。这16年中,有中国自身经济的增长,还有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因素,因此以美元计价的GDP增长率非常高,好几年甚至增长率达到20%以上。印度要在15年内把经济总量从占世界2.5%的比例提高到了10%,就需要比当年中国还要高的增长率才行。你相信印度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长率吗?日本和美国:1995年,巅峰时期的日本,GDP达到了美国的69.6%。以前中国常说:“我们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那时的日本可以说:“我们以世界0.25%的土地,创造了世界17%的GDP!”,那时的日本,是怎样一个逆天的存在?然而,经过了长达20年的原地踏步,如今日本的GDP只剩下美国的27%。下面对几个国家近20年来的增长曲线作一个小结:美国:平稳增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中国:强力增长。中国是一头大象,正在崛起。日本:原地踏步。20年里徘徊不前。欧洲:曲折中缓慢增长。总量比肩美国,但似乎少些活力?印度:缓慢增长。印度也是一头大象,只是还未醒来。众中小国家:一乱就跌,一稳就涨,跌起来就像过山车。对图表中各国的GDP发展情况作一个总结,就会发现,一个国家只要自己不作死,没有内忧外患,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就会向前发展,其背后,似乎有股强大的力量在驱使。这股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上,常把投资、、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但请注意,这“三驾马车”可能只对发展中国家其作用,而对发达国家可能无效。“发达国家”这个名称,其精髓在一个“达”字,为到达目的之意,指社会的发展基本到达了预期,该有的基本都有了,所以发达国家的投资、消费通常都会维持一个稳定的水平,投资和消费不再是经济的增长点,而只能维持原有的经济规模。而出口呢,全球市场也不是无限大的,市场也有饱和的时候,出口在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也不会再增加。对一个发达国家,如果这“三驾马车”都达到极限,而有没有其它的增长动力时,经济可能就会停滞不前了。日本经济二十年来面临的可能就是这个情况。这难道说明发达国家的经济没法向前发展了?不是,不然美国经济也不会持续30多年增长了。经济增长还有两个原动力:人口增长、科技进步。增加的人口,会带来新的消费需求,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口的增长受到物质、空间的制约,不可能无限增长。发达国家大多生育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左右比较有限。下图是日本几十年来人口的数量图,在最近二十年里,日本人口几乎没有再变化过:而美国人口的增长情况是:(图中单位应为thousand)日本人口大约在1995年左右停止了增长,这正好是日本经济停止增长的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人口的增加。这一点是日本没法比的:日本的人口密度是美国的10倍,日本的人口已经不能再多了。而从世界范围看,地球能承载的总人口有限,人口数量必须受到控制,因而希望通过增加人口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担忧也有道理,但是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很多,其实情况跟日本类似,中国人口的增长空间也很有限,人口停止增长造成的经济发展放缓,是中国经济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即使痛,也得忍着。这涉及人口密度问题,后面会有探讨。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个经济增长的动力了:科技进步。其实,科技进步才是最能促进经济增长、使社会产生深刻变革的巨大动力。蒸汽机、电气革命、计算机,哪一个不是促使经济规模成百上千倍的增长?化肥、农业机械、新作物、转基因等,没有这些农业科技,如何能保证持续增长的人口免受饥饿之苦?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远远高于前面的“三驾马车”和人口的增长,是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大、持久、可持续的动力。继续看看日本,在最近的、智能手机等热潮中,日本似乎也没有抓住发展的机会。考察经济发展的5个动力,日本在这20年的时间里没有一个是可以称道的,这才是日本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上面提到,“三驾马车”对发达国家来说可能已经饱和,无法再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是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人们要改善生活,需要投资各种基础设施;要丰富物质,需要各类工厂;要达到富裕、优质的生活,还要购买各种物品。这样,投资和消费两辆马车就发挥了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能对经济产生比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对发达国家来说,只需要对这些项目进行更新和维护,所以两者是不相同的。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三年里,中国水泥的用量超过了美国整个20世纪的用量。对中国而言,三驾马车中,出口已经很高,只需维持现有水平;而由于国内人均GDP水平还比较低,投资和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后面的人口和科技进步两项,人口已经不能再增长了,只能依靠科技进步。有人觉得中国就会山寨,怎么配谈科技进步?这是对科技进步的理解有偏差造成的。科技进步,指的是相对原有水平的进步,即便是山寨过来的,只要比原来的管用,就是科技进步。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对以上的总结,就是: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全世界的经济都在发展,中国并非只有在TG的领导下才能发展;但几十年来中国远高于世界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可否认的。中国的经济还有持续增长的动力,但增长速度肯定会减慢;只要我们能保持比美国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指日可待。关于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有人说,GDP再高又有什么用,人均GDP不还是一样呵呵了?1949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100位,经过了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中国人均GDP全世界排名成功“上升”到第106位......1960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第 78位,1970年排82位,1980年排94位,1990年排105位,2001年排75位。由此可见,2001年中国经济世界地位,并不比1960年高。以上的数据,排位是否准确暂且不论,但中国各个经济指标的人均世界排名很低,这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曾经我也很疑惑,为什么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均GDP为什么还是这么低?TG确实不行了?好嘛,既然说到排名,那我们就先看看人均GDP排名呗:这是2014年的数据。看到排名你会惊呼:卧槽,卢森堡碉堡了!然后是:中国是多少呢?中国在哪里?呵呵,我也不知道中国排在哪里,反正是在看不见的地方。中国真是弱爆了!中国药丸......且慢!既然卢森堡这么牛逼,那我们就先看看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呗。一看,这么小的国家?没错。再看看其资料:国土面积:2586.4平方公里 ——比深圳市大一点点人口数量:54.53万 ——擦,这连国内大城市一个区都不如:上海黄浦区人口90.9万,深圳南山区108.8万......原来这就算排名中的一位了啊,这不坑爹吗?要是来10个卢森堡那不把中国挤下去10名,可它们加起来说不定还不如一个上海市呢?咱把澳门拉出来也可以跟卢森堡PK一番啊。看样子这榜单似乎有点“水分”,那么就把排名中所有国家的人口、面积都看一看吧:你会发现:世界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国家,大部分都是人口几十万、几百万的弹丸小国,甚至还有人口仅仅3万多的圣马力诺。那么,这份排名有多大意义呢?能说明什么问题吗?说明不了什么。小国船小好掉头,只要抓住几个经济增长点,经济就蹭蹭蹭地上去了,把一些大国都甩在后面了,但是小国再多,也就那么点人,代表不了全世界。我们需要一个简单粗暴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判断中国的人均水平在世界上到底排在什么位置。2014年人均GDP高于中国的78个国家中,人口总数是19.2亿人;除去中国13.7亿人,世界上70亿人中剩余的37.1亿人的人均GDP小于中国。作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中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位置相当于:在7个人的队伍中,有2个人排在我们前面,4个人排在我们后面。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人均GDP比世界平均值低那么多?(2014年世界GDP总量77.36万亿美元,总人口70亿人,人均GDP 11051美元)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是极度不均衡的——不是不均衡,而是极度不均衡!在前面提到的人均GDP高于中国的19.2亿人中,前10亿人的人均GDP高达47469美元,包括从第一名卢森堡到第37名的台湾;剩下的9.2亿人,人均GDP只有12036美元!这是多么巨大的鸿沟?!而世界上最贫困的10亿人,人均GDP只有1050美元!美国3亿人口,人均GDP高达56700美元;如果除去美国不算,世界上剩下的67亿人的人均GDP只有8956美元。你以为“超级大国”四个字是说着玩的么?反映到图表上,就是美国经济可以把整个世界吊着打。还记得上面第一张图片用对数坐标展示的45个国家的GDP增长情况吗?如果用常规坐标显示,是这个样子的:上面10个国家,除去人口仅1000多万的荷兰、比利时,剩下的8个,你是不是发现,跟一百多年前的八国联军很像呢?这些国家,无一不是经过一两百年的持续发展才建立起来的领先优势,这可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的。这些国家,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榜样。有人说,西方国家已经不行了,德国就是个大农村,英国还要跟我们买高铁,日本二十年了一直半死不活的样子......那我们就看看这几个国家里面人均GDP最低的日本:(美、中、日三国的GDP增长情况/单位:10亿美元)日本经济在1995年达到顶峰之后,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徘徊在这个水平附近。日本就站在原地不动,中国花了20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在经济总量上赶上了日本,可是人均GDP依然离日本一大截:2014年中国人均GDP 7581美元,而日本是36327美元。日本说:我再等你二十年,你还是赶不上我。而在人均上赶上美国,100年内不可能。美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哦。在人均水平上,一个简单的总结就是:我们过得并不比世界上大多数人差;我们离想要的生活水平(发达)还很远。当我们想考量一个国家的某个指标在整个世界中的所处的位置时,世界排名的意义并不大,我们更应该从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去衡量。比如上面有人说的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不增反降的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中国GDP占世界的总量,1990年大约占全世界的1.8%,而2014年中国GDP占世界的总量达到了13%。你说中国反而变穷了,你自己信吗?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可以衡量当前的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比如:钢产量:2014年中国粗钢产量达8.227亿吨,占世界的一半;水泥产量:2014年中国水泥产量24.76亿吨,占世界的约60%;煤炭产量:2014年中国煤炭产量38.7亿吨,约占世界一半;石油消耗量:2013年消费量5.1亿吨,占世界石油总消费量的12.1%;发电量:2014年中国总发电量5.5万亿度,居世界第一,同年美国是3.88万亿度;港口吞吐量:2014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10个港口,有8个在中国;......这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占世界如此高的份额,怎么说都不会混得太差吧?财富是需要积累的,西方发达国家都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才成为了发达国家。中国经济已经占据世界总量相当大的份额,但是,中国同样需要保持这个增长态势几十年以上,才能成为发达国家。因此,对中国当前的经济水平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不卑不亢。具体的国运分析美国美国其实跟中国很像,都拥有巨大的国土面积、大量的人口(美国有3亿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相似的气候、极为丰富的资源资源。人口:美国拥有巨大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比中国还大,至少可以承载和中国同等规模的人口。而美国目前人口数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资源:美国本身就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煤、天然气、铀矿、太阳能、风力资源等,均居世界前列。而且美国背靠着加拿大这个面积世界第二、资源同样极为丰富、且人口稀少的国家,这相当于美国的后院,美国资源不愁。(唯独石油一项,美国跟中国真是难兄难弟,石油储量连面积只有它们500分之一的科威特都不如。不过美国的邻居加拿大石油非常多,储量接近中国的10倍。)美国有、有资源、有发达的科技水平,这成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总结:美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增长空间、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极为发达的教育、科技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来里,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定、持续地增长。就像 @Xiuquan Yu说:“就算哪天彻底被排挤出旧大陆,守着美洲一亩三分地,美国也有数百年好日子过。”中国人口:中国相比美国,最大的劣势就是人口太多。除非未来科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否则中国人口的增长空间不大。资源:中国的资源也非常丰富,几乎拥有所以种类的矿产资源,而且很多矿产的储量都居世界第一,但是石油、天然气、铀、铁、铜、铝、太阳能、风能等重要资源,相对世界储量来说比较少。这些资源,未来中国可能会严重依赖进口(太阳能、风能除外)。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资源总量是不如美国多的,相比巨大的人口数量和资源的需求量,中国是一个资源小国。相比美国,我们更应该参照同为人多资源少的日本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的大多数资源都要依赖进口。为保证进口,中国需要稳定的出口。中国并不满足于出口低端工业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要改变这个这个现状,中国就必须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中国需要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需要重教育、重科研。中国的竞争对手、学习榜样是美国、日本、德国等科技发达的国家。在中国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经济的发展主要就要靠科技水平的提高了。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因此,未来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经济、生活水平的脚步将会变慢。另外,中国的发展将会挤占发达国家的资源和出口市场,发达国家的经济、生活水平会因此有所降低。总结: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消耗量大,中国需要大量进口。中国要发展,需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工业水平的差距。在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会放缓,这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但人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需要靠提高科技水平来缩小,这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中国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觉得,中国不会发展到相当于现在欧美人均GDP美元的程度:中国的人口太多,发展到这个水平的话,整个地球的资源都不够用;整个全球市场怕是也消化不完中国的产品;更何况还有发达国家与我们竞争。所以,我认为中国最多可以发展到相当于现在人均GDP30000多美元的程度,这时候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也会被中国拉下来,估计顶多像现在的日本、意大利这样美元吧。这里就是纯瞎猜了。)日、德、法、意等缺乏资源的发达国家这几个国家,国土面积不大,人口密度比较高,又已处于发达状态,人均GDP水平很高。因此,它们几乎没有可能再高速增长。目前几个国家的GDP增速都比较低。因缺乏资源,这几个国家的发达状态是建立在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之上的,这是它们的唯一选择。出口一旦下降,那么其生产所需的能源、资源的进口、供应就没有保证,这有可能导致恶性循环。这些国家需要建立科技的领先优势来保证出口的稳定。但是,日、德、法、意这几个国家的科技领先优势正遭受中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挑战,虽然绝对优势还在,但是出口市场被慢慢蚕食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日、德、法、意等国与中国、韩国、台湾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几个国家的未来,恐怕不那么明朗。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是能源出口大国。但是,俄罗斯有1.4亿人口,光靠能源出口养不活这么多人。这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俄罗斯太冷了!俄罗斯所处的纬度很高,基本上整个国家都在黑龙江以北,又处于内陆,冬季漫长(将近半年)而寒冷。俄罗斯的西部,也就是欧洲部分如莫斯科、圣彼得堡的气候算好的了,然而这个“好”是这样的:莫斯科:积雪期146天;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圣彼得堡:积雪期132天;1月平均气温-8℃一年有4-5个月的积雪期,这在俄罗斯已经算好的,俄罗斯的气候可想而知。受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农业,气温冷、积雪期长,农作物的生长时间、生长速度都会受到限制,所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俄罗斯拥有比肩中国的耕地面积,但是粮食总产量远不能与中国相比。结果其就是:俄罗斯的总人口上限比较低,土地允许的人口密度也比较低,加上国土面积太大,导致人口非常分散。人口聚集,才能带来繁荣;人口分散,会造成内部的流通成本变高,不利于经济发展。气候过于寒冷,还会对工业生产直接造成影响,汽车、机械、电子、电气产品的性能都会因为低温造成性能降低,在俄罗斯发展工业,相对来说没有什么优势。现在的俄罗斯,除了军事、宇航和其他一些重工业外,拿得出手的东西并不多,工业市场上极少能看到俄罗斯的产品。目前俄罗斯的人均GDP只有13264美元,也就跟阿根廷、马来西亚一个水平,恐怕连发达国家都算不上了。总结:气候问题,是俄罗斯最大,也是唯一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无解。俄罗斯肯定不会穷到哪里去,但是很难富起来。印度:人口:印度人口有赶超中国之势,人口问题同样是印度最大的问题。印度的人口密度与日本接近,但气候比日本好,人口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若不把工业发展起来,人口却越来越多,那印度人民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资源:印度除了煤、铁、铝土、云母,自然资源并不多,没有。但是印度人口多,市场潜力大,内需是未来印度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印度人口多,劳动力多,有可能成为继中国之后,新的“世界工厂”。这需要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印度还有不少路要走,而且因为缺少资源,所以发展起来恐怕没有中国那么顺利。总结:印度目前跟中国至少有10年至25年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还在扩大。印度具有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目前还没有爆发出来。印度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巴西:人口:巴西人口已经超过2亿,而且国土面积854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可以和中国、美国匹敌的国家。而且巴西的气候条件优越,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大部分国土属于平原地区,巴西高原海拔低、地势平坦,有准平原的特征。因此,巴西的耕地、人口的增长潜力巨大。不过,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巴西的人口并不会大幅增长。资源:巴西的资源也很丰富,目前铁矿正在大量出口。但是仅靠出口自然资源同样养不活巴西,巴西想要富裕,同样需要走工业化的道路,最后拼的还是科技实力。目前巴西的人均GDP有11000多美元,跟俄罗斯相差不大,属于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点点。总结:巴西很有发展成强国的潜力,能否有大国发展能强国,就要看巴西今后的科技实力如何。我怕被打脸,就不预测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两个国家,都是国土庞大,资源丰富;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多。这两个国家基本上是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资源支撑的,这足以让他们过上十分富裕的生活。人家就是坐拥资源,轻轻松松富起来了,别的国家眼红也没用。这两个国家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差。资源总有用完的时候,这两个国家需要在资源用完之前发展其他优势产业,他们至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以上就是自己妄对几个国家国运的一点分析。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觉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太爽了,这些国家真是躺着挣钱啊,上帝真TM不公平!其实正好相反,中国东部地区绝对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之一: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广阔的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正是因为中国这片土地太好了,这里几千年来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繁衍出现在十几亿的人口。然而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现在中国的人口过多,如何让这十几亿人富裕起来就成了一个世界难题。如果中国人口像澳大利亚、加拿大那样,只有2000万人、3000万人,那中国立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资源出口国。现在十三亿人口摆在这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却同时把另一扇门关上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保护声明:腾讯财经选发有优质传播价值的内容,我们极其尊重优质原创内容的版权,如所选内容未能联系到原文作者本人,请作者和bigson(微信)联系。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youngme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六七十年了还做大跃进的梦呢?
唯一?撸撸睡吧
在有“国家”的概念下,很有可能。
整个世界在不断融合,国家概念会淡化,“利益体”取而代之。
引用2楼 @ 发表的
唯一?撸撸睡吧
有一个国家做了1800年的超级大国,确实也撸撸睡了200年
引用4楼 @ 发表的
有一个国家做了1800年的超级大国,确实也撸撸睡了200年
那又怎么样,那毕竟是老黄历了。现在美帝才是超级大国,中国最多大而不强。就像个胖子有很多肥肉篮球是打不好的,是被美帝肌肉男虐的
即使中国30年后真强了,反正也不是唯一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市场优势就是全球最多的百万级别人口都市,能养出别的国家十几万甚至几万人口小城不可能养出的产业工资优势就是讲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不过其实也有东欧国家的水准了政治优势就是全球最安定的政治环境,最少的*河蟹**河蟹*罢工,最不浪费税金的福利制度,不会养出欧洲那种好吃懒做吃福利为生的屁民就业优势就是保存下来最大的第二产业规模群,只要你想就一定能找到工厂上班,还有超大的大学生群带来的高就业人口素质有些人啊,别整天网上觉得这不好那不好,来欧洲带个三五年好好沉淀下就知道国内的好和希望所在了
引用6楼 @ 发表的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
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
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
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
市场优势就是...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
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
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
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
市场优势就是全球最多的百万级别人口都市,能养出别的国家十几万甚至几万人口小城不可能养出的产业
工资优势就是讲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不过其实也有东欧国家的水准了
政治优势就是全球最安定的政治环境,最少的*河蟹**河蟹*罢工,最不浪费税金的福利制度,不会养出欧洲那种好吃懒做吃福利为生的屁民
就业优势就是保存下来最大的第二产业规模群,只要你想就一定能找到工厂上班,还有超大的大学生群带来的高就业人口素质
有些人啊,别整天网上觉得这不好那不好,来欧洲带个三五年好好沉淀下就知道国内的好和希望所在了
键盘committee老弟,你还是多上上网吧,你的槽点很多,别来误导别人了
超级大国现在已经是了,唯一?? 想的有点多
引用7楼 @ 发表的
键盘committee老弟,你还是多上上网吧,你的槽点很多,别来误导别人了
您还是多出去看看,我在英国呆了五年了。等你这能理解了西方那一套再来讨论讨论不迟
别太乐观,虽然好吃懒做没米帝欧猪那么可怕,但也有这苗头,新劳动法社保什么的全部都在慢慢拖累经济进程,丧失世界工厂。另外对于学术的约束很强,至少在这方面还有一段日子才能改变。军事实力也落后米帝挺多。唯一超级大国我是说不出来的,只不过无论如何死得比别人慢是事实
引用5楼 @ 发表的
那又怎么样,那毕竟是老黄历了。现在美帝才是超级大国,中国最多大而不强。就像个胖子有很多肥肉篮球是打不好的,是被美帝肌肉男虐的
即使中国30年后真强了,反正也不是唯一
美帝,呵呵,曾经的确强,现在不过吃老本而已,4500的hispanic移民问题不解决,以后的美国就会越来越南美化,这个资本autocracy国家强强在三方面1.技术积累2.军事称霸3.国际话语权和政治秩序。我倒想问问你英国也好美国也好,称霸的时候谁不是世界工厂?好了现在世界工厂这称号易主了,你猜美国能称多久,当年英国撑了60年。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太悬殊,随着制造业外移和几次金融危机,把中产阶级掏空了,只要中产阶级不能被重新养肥,这个国家就是外强中干
引用11楼 @ 发表的
美帝,呵呵,曾经的确强,现在不过吃老本而已,4500的hispanic移民问题不解决,以后的美国就会越来越南美化,这个资本autocracy国家强强在三方面1.技术积累2.军事称霸3.国际话语权和政治秩序。
我倒想问问你英国也好美国也好,称霸的时候谁不是世界工厂?好了现在世界工厂这称号...
美帝,呵呵,曾经的确强,现在不过吃老本而已,4500的hispanic移民问题不解决,以后的美国就会越来越南美化,这个资本autocracy国家强强在三方面1.技术积累2.军事称霸3.国际话语权和政治秩序。
我倒想问问你英国也好美国也好,称霸的时候谁不是世界工厂?好了现在世界工厂这称号易主了,你猜美国能称多久,当年英国撑了60年。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太悬殊,随着制造业外移和几次金融危机,把中产阶级掏空了,只要中产阶级不能被重新养肥,这个国家就是外强中干
你觉得现在是中国贫富差距大还是美国贫富差距大?
引用6楼 @ 发表的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市场优势就是全球最多...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市场优势就是全球最多的百万级别人口都市,能养出别的国家十几万甚至几万人口小城不可能养出的产业工资优势就是讲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不过其实也有东欧国家的水准了政治优势就是全球最安定的政治环境,最少的*河蟹**河蟹*罢工,最不浪费税金的福利制度,不会养出欧洲那种好吃懒做吃福利为生的屁民就业优势就是保存下来最大的第二产业规模群,只要你想就一定能找到工厂上班,还有超大的大学生群带来的高就业人口素质有些人啊,别整天网上觉得这不好那不好,来欧洲带个三五年好好沉淀下就知道国内的好和希望所在了
欧洲留学生表示部分同意 但我觉得未来世界美帝会和中国变成唯二的超级大国
Yawn. Wake me up when you get there.
引用6楼 @ 发表的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市场优势就是全球最多...
中国未来就是最强的唯一大国,没什么好讨论的,特别是当你neng读懂kbc6n的政策之后。原因?说白了就是有基本上所有国家的优势,基建优势,产能优势,市场优势,工资优势,政治优势,就业优势基建优势就是指全球最强的交通网络产能优势就是指短时间内完成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的订单市场优势就是全球最多的百万级别人口都市,能养出别的国家十几万甚至几万人口小城不可能养出的产业工资优势就是讲相对低廉的劳动成本,不过其实也有东欧国家的水准了政治优势就是全球最安定的政治环境,最少的*河蟹**河蟹*罢工,最不浪费税金的福利制度,不会养出欧洲那种好吃懒做吃福利为生的屁民就业优势就是保存下来最大的第二产业规模群,只要你想就一定能找到工厂上班,还有超大的大学生群带来的高就业人口素质有些人啊,别整天网上觉得这不好那不好,来欧洲带个三五年好好沉淀下就知道国内的好和希望所在了
说的很有理有据,步行街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处处把自己的国家贬的一文不值。一些人居然把抹黑国家当作乐趣,真是国民悲哀。
引用11楼 @ 发表的
美帝,呵呵,曾经的确强,现在不过吃老本而已,4500的hispanic移民问题不解决,以后的美国就会越来越南美化,这个资本autocracy国家强强在三方面1.技术积累2.军事称霸3.国际话语权和政治秩序。
我倒想问问你英国也好美国也好,称霸的时候谁不是世界工厂?好了现在世界工厂这称号...
美帝,呵呵,曾经的确强,现在不过吃老本而已,4500的hispanic移民问题不解决,以后的美国就会越来越南美化,这个资本autocracy国家强强在三方面1.技术积累2.军事称霸3.国际话语权和政治秩序。
我倒想问问你英国也好美国也好,称霸的时候谁不是世界工厂?好了现在世界工厂这称号易主了,你猜美国能称多久,当年英国撑了60年。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太悬殊,随着制造业外移和几次金融危机,把中产阶级掏空了,只要中产阶级不能被重新养肥,这个国家就是外强中干
一般黑tc的帖子很难亮,跟你费那么多劲,又不是非常懂,就没有必要了。我不希望自己像某些人一样,明明不懂还口气很大误导别人
只简单的说两句,美帝现在制造业回流,机器人不出10年就可以取代大量工人,未来制造业也可以流向印度,你绝对可以看到印度成为世界工厂的一天,难道你会认为印度超级大国?天大的笑话
你是完全不了解现在tc经济形势有多么严峻的愣头青,说那么空话都没有数据你居然会觉得有意义???简直是不可思议。。。。。
tc并没有什么高端产业,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什么产能过剩反而是扔不掉的大包袱,tc人聪明勤劳是不假,这是我们优势所在,但是人总不能压榨到累死,是有个极限的
你都说工资到东欧国家的水准了,那还有多少优势
还有很多懒得说。可笑的是你什么都不懂,如此巨大的问题,换个经济学家也不敢谈,你开口就来一个“没什么好讨论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浪费时间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你觉得现在是中国贫富差距大还是美国贫富差距大?
中国的贫富差距大不是大问题,至少目前而言,在有增量的社会中,大家都有钱赚就不会为了存量打架,而美国曾经养出大量中产阶层的制造业岗位都被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吸走了,高科技的制造业岗位能养活的人总是少数,中国虽然工资低,但是这些岗位养活的人多,所以请不要吐槽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工厂,这个世界没那么多高科技岗位舒舒服服的办公室工作岗位留给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养活现在这个规模的人口,还能有发展已经很不错了。其次,美国的普选制决定了有钱才能当选,因为没钱你压根不可能宣传,不断的演讲,维持团队,做访谈节目,放竞选宣言。这就是资本autocracy的由来,因为美国的执政者代表的是他们出资方的权益,所以政策会无止境的向这些富贵阶层倾斜,这会更加加剧贫富差距的gap。而中国的执政者考虑的更多的是国家发展和政权持久,可以污钱可以腐败,但是不能暴乱不能过多压榨,保证执政才是王道。事实也是现在工资水准不停上升,买车买电动车进口商林奢侈品越来越轻松,娱乐也越来越多。当然我们一直是对穷人不友善的,特别是教育.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至少是不需要那么多为了找工出人头地为目标而进大学的大学生,污染也是大问题,包括未来势必要走的去工业化之后怎么维持就业率,城市化进程和乡土社会的稳定。包括这几年西方为了维持住现有国际话语权和资源分配体系而对中国的打压,问题很多,但是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这一任政府绝对是有厚积簙发的资本的
引用12楼 @ 发表的
你觉得现在是中国贫富差距大还是美国贫富差距大?
美国官方基尼系数05年是0.46,往后扩大,中国官方08年达到今年峰值,0.491,10年回落到0.481,世行对中国05到07的估计是0.425,只能说差不多,只不过发展中国家基尼系数大比发达国家大本来就更应该
引用16楼 @ 发表的
一般黑tc的帖子很难亮,跟你费那么多劲,又不是非常懂,就没有必要了。我不希望自己像某些人一样,明明不懂还口气很大误导别人
只简单的说两句,美帝现在制造业回流,机器人不出10年就可以取代大量工人,未来制造业也可以流向印度,你绝对可以看到印度成为世界工厂的一天,难道你会认为印度超级大国?天...
一般黑tc的帖子很难亮,跟你费那么多劲,又不是非常懂,就没有必要了。我不希望自己像某些人一样,明明不懂还口气很大误导别人
只简单的说两句,美帝现在制造业回流,机器人不出10年就可以取代大量工人,未来制造业也可以流向印度,你绝对可以看到印度成为世界工厂的一天,难道你会认为印度超级大国?天大的笑话
你是完全不了解现在tc经济形势有多么严峻的愣头青,说那么空话都没有数据你居然会觉得有意义???简直是不可思议。。。。。
tc并没有什么高端产业,转型是非常困难的,什么产能过剩反而是扔不掉的大包袱,tc人聪明勤劳是不假,这是我们优势所在,但是人总不能压榨到累死,是有个极限的
你都说工资到东欧国家的水准了,那还有多少优势
还有很多懒得说。可笑的是你什么都不懂,如此巨大的问题,换个经济学家也不敢谈,你开口就来一个“没什么好讨论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浪费时间
印度自己被民主拖死了,想翻身还远着
引用17楼 @ 发表的
中国的贫富差距大不是大问题,至少目前而言,在有增量的社会中,大家都有钱赚就不会为了存量打架,而美国曾经养出大量中产阶层的制造业岗位都被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吸走了,高科技的制造业岗位能养活的人总是少数,中国虽然工资低,但是这些岗位养活的人多,所以请不要吐槽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工厂,这个世...
中国的贫富差距大不是大问题,至少目前而言,在有增量的社会中,大家都有钱赚就不会为了存量打架,而美国曾经养出大量中产阶层的制造业岗位都被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吸走了,高科技的制造业岗位能养活的人总是少数,中国虽然工资低,但是这些岗位养活的人多,所以请不要吐槽什么劳动密集型产业世界工厂,这个世界没那么多高科技岗位舒舒服服的办公室工作岗位留给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养活现在这个规模的人口,还能有发展已经很不错了。
其次,美国的普选制决定了有钱才能当选,因为没钱你压根不可能宣传,不断的演讲,维持团队,做访谈节目,放竞选宣言。这就是资本autocracy的由来,因为美国的执政者代表的是他们出资方的权益,所以政策会无止境的向这些富贵阶层倾斜,这会更加加剧贫富差距的gap。而中国的执政者考虑的更多的是国家发展和政权持久,可以污钱可以腐败,但是不能暴乱不能过多压榨,保证执政才是王道。事实也是现在工资水准不停上升,买车买电动车进口商林奢侈品越来越轻松,娱乐也越来越多。
当然我们一直是对穷人不友善的,特别是教育.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至少是不需要那么多为了找工出人头地为目标而进大学的大学生,污染也是大问题,包括未来势必要走的去工业化之后怎么维持就业率,城市化进程和乡土社会的稳定。包括这几年西方为了维持住现有国际话语权和资源分配体系而对中国的打压,问题很多,但是危机就是危险加机遇,这一任政府绝对是有厚积簙发的资本的
没一句让人服的,就中国现在这个尿性,居然还有人为共产dang*河蟹*,也是醉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其他人正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盛预见中国十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