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战略防御阶段重心在哪儿

下载费用:5 元 &
美国全球战略 美国全球战略,主讲教师:纪晓峰高级讲师、学科带头人、矿区名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特聘教授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人事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653”工程首席教师国家注册高级采矿工程师、国家注册高级安全工程师Tel: &E-mail:,,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美国的战略是全球性的,不让某一地区出现强国,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为什么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西方国家中是起步很晚的。 &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是“西半球防御”,目的是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个转折点,纵观美国的暴发史,无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坐收渔翁之利所致。 &二战以前,本是欧洲列强统领世界,美国充其量就是欧洲的一个小弟而已。欧洲列强在征服了世界后,获得了世界大量殖民地后,开始在欧洲内部争夺老大的位置,结果爆发了一战和二战。,,美国在欧洲列强斗得两败俱伤之时,举起反对法西斯的所谓正义大旗,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介入二战,最终奠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之中,美国本土未受任何损失,而欧洲、苏联、日本、中国等大国,本土均饱受战火创伤。由此,美国从自身发迹史中得出战略宝贵经验:要打仗,必须在远离本土打。,,所以,美国人坚持做到两点: 一是到处挑拨世界各国的矛盾,引起世界各国之间内斗,战争火拼。美国则在其中起战略平衡者作用,并大发军火财。 二是美国在世界各地大量驻军,把防御战线推到各国的国界边,避免本土遭受战火损失。,,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 & 美建立军事基地需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施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几个方面,选址颇为精心。 & 目前美军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点是:既重视前沿基地,又重视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以及后方基地。,,,美国对中国的防范,,第二岛链,第三岛链,太平洋上不“太平”,美国斥巨资打造关岛军事基地,意在强化第二岛链,,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冷战时期与后冷战时期两个阶段。冷战年代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内容是遏制苏联和所谓共产主义的全球扩张。 & 苏联解体后的美国前两任总统,即老布什和克林顿,其战略重心仍是欧洲,主要任务是打扫东欧残局,收编东欧和除俄罗斯以外的前苏联地区各国,彻底扫平欧洲的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打造一个美国一统天下的欧洲世界。,,进入21世纪,新任总统小布什趾高气扬地走马上任,以“霸主”身份开始掌管这个世界,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可惜好景不长,自诩是世界上最安全又是世界霸王的美国,不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9·11事件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和惨烈的结果震撼了美国,震撼了世界。这一事件对新世纪的美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事件,尾巴翘到天上的小布什,犹如受到猛击一棍的一只疯狗一样疯狂,迅速作出反映。促使他在任期内的主要任务就是反恐,他将世界推进了“反恐”时代,“反恐”战争成了小布什的首要战略任务。借“反恐”为名,向全世界发出了“反恐”战争号召。,,而他自己却举着既“反恐” 又支恐的双重旗号。一边穷凶极恶、横冲直撞的在阿富汗、伊拉克大打“反恐”战争,虽然打了八年“反恐”战争,却没有捞到拉登一根毫毛,却培植和催生了一大群“新拉登”、“小拉登”,使“恐怖”灾难波及到除美国以外的整个国际社会。另一边却在肆无忌惮地支持、资助中国、俄罗斯等国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制造的恐怖活动。,寻找下一个对手,苏联的解体,使美国这个战争狂人一下子没有了“战略对手”,失去敌人和对手的美国面临国内鼎沸、盟国离散、小国抗命的局面。没有敌人的威胁,无论小国或盟国都不愿再受美国的保护和控制。美国必须塑造新的敌人和威胁,作为吓唬小国、挟持盟国继续留驻美国军队,保持同美国的联盟,接受美国控制的理由。,成为美国敌人的标准,第一,是和美国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价值理念的国家。美国认为这就是有敌对倾向的国家。 &第二,是有给美国造成实际伤害能力和愿望的国家。,美国为什么把中国视为敌人?,第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依然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异已和“邪恶势力“,从心底里采取敌视和不容态度。 &第二、中国是一个大国。美国不少人抱着“零和游戏”规则不放,认为对手的得分就是已方的失分。中国国力日盛,对美国构成了威胁。 &第三、美国政府认为美国现在天下无敌,而中国是一个“刺头”,“顺我者昌,顺昌逆亡”,必须给中国施加一些压力。,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美国的全球战略以亚洲为“重心”,包括“一个中心”(维护其全球霸权与亚洲主导权)与“两个基本点”; “两个基本点”有两层含义: &1、在地缘战略上“东西兼顾”,兼顾中东与亚太; &2、在“战略任务”上兼顾“反恐防扩散”与“应对崛起大国”,而在“兼顾”的同时,越来越侧重亚太与“应对崛起大国”。这也就是近来美国急于从伊拉克撤军、在中国周边尤其是亚太地区动作频频的深层原因。,,美国目前的策略:拉欧盟,防日本,压俄国,遏中国,灭伊朗,占中亚。既然中国成了美国新的“战略对手”和“敌人”,那么,围绕新的战略对手进行战略重心调整和转移也成了自然的必然。战略重心和兵力从中东逐步移向亚太——,亚洲全貌,世界四大洋中,唯有“太平洋”这个名字,被人们赋予了祥和与太平的希望。然而,对于中国而言,这片太平之洋却从未平静过。,美国为什么重视亚太地区?,美国是惟一面对两大洋的国家。大西洋是它的家乡之水,欧洲与它同文、同种、同宗,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也类同。并且欧洲是四分五裂的,所以它从不担心欧洲会构成威胁。但太平洋是麻烦之水,不同文、不同种、不同宗,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亦相去甚远。所以,能否控制太平洋对美国的安全十分重要。,,美国对亚洲说:我回来了! &有人说: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美国的亚太战略的根本目标,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根本战略目标非常简单: 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潜在的敌对大国垄断西太平洋、控制西太平洋。,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问题,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直言不讳地把中国说成是它的潜在威胁和巨大挑战,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全球称霸战略的基点之一。,,美国加紧围堵中国,在中国外围完成包围圈合拢在中国境内制造事端在中国周边制造麻烦,,,美国高调插手南海问题,美国全球战略的特点,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 & 历史上的大国霸权往往直接采取武力征服领土、奴役人民、强占资源的形式,美国霸权则更多地采取“借力”的方式,通过各种军事集团、条约组织构建其联盟体系和势力范围,形成一个包围对手的网络。,,美在西太平洋构筑了六对军事同盟关系:美日、美韩、美菲、美澳、美新。以及正在加强的美越、美印等的战略伙伴关系。美还构筑以美为中心的三边或更多边的军事同盟体系,如:美日韩、美日印、美日澳等。以及由美、日、澳、印等组成的“亚洲小北约”。,,,,,中国很难阻挡美国航母进黄海,朝鲜不是不知道后果,美国人来估计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借美国人的手绑架中国,把中国和他们绑架在一起,之前大胖访问中国肯定是要求中国支持小胖,中国必定没有给出肯定回答,朝鲜不如背水一战,豁出去了,对于朝鲜来说,美国航母来不来黄海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朝鲜一直都是战争状态,但是中国不同。 & &中国带错这个小弟了,被小弟将了一军,当务之急是在美帝黄海军演后针锋相对在韩国的海域进行演习,最好是在日本海区域,在中朝鸭绿江进行演习,警告小弟,这个小弟不要也罢。,,“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蹲守亚洲的“大家伙”,该舰以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名字命名,因而也颇有些与众不同的“领袖风范”。 & 乔治·华盛顿”号于1992年开始服役,属美国最大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长333米,宽77米,乘员人数逾5500人,满载排水量9.7万吨。“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长期驻扎在日本横须贺基地。,,西太平洋:美国的内湖,中国的门户,危机四伏、兵临城下、空前逆势任贤齐《伤心太平洋》“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深深太平洋底深深伤心”。将中国永远囚禁在西太平洋岸边,是美国、日本梦寐以求的战略构想。,中国要寻求出路,,,,,军事上,对我全面遏制和防范。,,自苏联崩溃后,美国就确立了在世界大举进攻,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大致分两条战线,展开战略进攻: 第一条战略进攻战线,利用北约东扩、911事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借口,将欧盟紧紧捆绑在美国战车上,继续扩大战果,侵占前苏联的势力范围,掌控中亚、中东,遏制俄罗斯东山再起。,,第二条战略进攻战线,是利用朝韩矛盾、中日矛盾、台湾问题、中国与东盟的矛盾,将韩、日、澳和东盟诸国,紧紧捆绑在美国战车上,构筑针对中国冷战的亚洲北约系统.,,冷战结束,美国失去了敌人和对手。失去敌人和对手的美国面临国内鼎沸、盟国离散、小国抗命的局面。没有敌人的威胁,无论小国或盟国都不愿再受美国的保护和控制。美国必须塑造新的敌人和威胁,作为吓唬小国、挟持盟国继续留驻美国军队,保持同美国的联盟,接受美国控制的理由。,,中国威胁论像冷战时代的共产主义威胁论一样,似有非有,能够引起人们一些幻觉。美国就利用它来吓唬和说服亚洲小国和盟国继续接受美国的领导和保护。冷战时代讲亚洲共产主义威胁,主要指中国威胁,冷战后再说共产主义威胁已无人相信。同时中国更加强大,因此直说中国威胁。,综合国力的构成,结 束 语,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更加深刻的理解美国由资本主义转变到帝国主义,那么当今美国政策对我国有什么深刻影响呢?请听下一讲 & & & &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周边》,
文档加载中……请稍候!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元 &&0人已下载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1079331"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美国 全球战略
&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美国全球战略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类型: 共享资源
格式: PPT
大小: 5.10MB
上传时间:
&& 侵权内容
&& 违法内容
&& 其它类型
&|&川公网安备 12号&|&经营许可证(蜀ICP备号-1)(C)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苏联解体后俄国与乌克兰的军事纷争:核武库是重点(1)
14:27:03 &《东欧中亚研究》 & &
被肢解的图-22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苏联解体25周年:有了大炮,帝国却依然崩塌_网易军事
苏联解体25周年:有了大炮,帝国却依然崩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了大炮,帝国却依然崩塌日,镰刀和锤子红旗从克林姆林宫的尖顶上黯然降下,宣告了苏联这个红色帝国的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当然非常复杂,既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也有社会和军事的原因,不过相比而言,对于军事原因的介绍还是比较少的。建设一支实力庞大却是拼尽自身国力才勉强维持的武装力量,十年泥潭般难以脱身的阿富汗战争以及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成了苏联解体军事方面主要的三大原因。图1: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在克林姆林宫悄然降下令美国都害怕的庞大军力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的军事力量就迅速膨胀起来,冷战时期更是强调宁要大炮不要黄油,倾尽举国之力发展军备,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直逼美国,让美国都不由自主地感到害怕。以1988年的数据举例,苏联红军由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和战略火箭军五大军种组成。陆军总兵力约为199万,16个军区,共有51个坦克师、142个摩托化步兵师、7个空降师、10个空中突击旅和16个方面军炮兵师,装备主战坦克5.3万辆、装甲战斗车辆6.3万辆、火炮2.9万门、地对地导弹发射架约1570部。图2:最令西方世界胆寒的苏军装甲部队海军总兵力约为45万,下辖4个舰队和1个区舰队,装备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79艘、巡航导弹潜艇和攻击潜艇268艘,大型水面作战舰只193艘,小型水面作战舰只797艘,登陆舰艇187艘,各类辅助舰只269艘。空军总兵力约为45.3万,其中远程航空兵约10万人,编为5个集团军,装备中远程轰炸机752架;方面军航空兵约31.5万人,编为12个军区空军和驻东欧四国苏军集群的空军,装备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5167架。图3:苏联空军同样实力不容小觑防空军总兵力约为63.5万,编为5个防空区和10个军区的防空军,装备各型歼击截击机1300架,防空导弹发射架9600部,雷达约7000部。战略火箭军总兵力约为29.8万,编为6个火箭集团军,装备洲际导弹1398枚、战略轰炸机1690架。除了这五大军种的正规军外,还有边防军25万和内务部队35万人,武装力量总人数高达513万。同时苏联作为华沙条约的创始国,在华沙条约成员国中,在民主德国驻军约38万人,在波兰驻军约4万人、在捷克斯洛伐克驻军8万人、在匈牙利驻军6.5万人。此外在蒙古有6.5万人,并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国家也驻有军队或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光从这些纸面上的数字来看,当时的苏军确实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和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相比,也完全有一较高下的实力。但是细细分析,海军方面,美国海军是以15艘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具有相当强的作战能力,是苏联海军难以企及的。空军方面,美国空军总兵力约82.5万人,共编为91个联队,约19000架飞机,除了空军外,其他三大军种海军、陆军、海军陆战队都有自己的航空兵,整个空中力量无论是固定翼飞机还是直升机,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苏军。即便是在苏军声称“可以象生产香肠一样生产导弹”的战略武器方面,60年代中期,美国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苏联,因此苏联从70年代开始奋起直追,但到了80年代末期也只不过和美国勉强维持均势,在某些方面还处在劣势。在1990年美苏签署《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之前,美国在洲际弹道导弹、弹道导弹潜艇与战略轰炸机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上总共部署了大约12304枚核弹头。其中洲际弹道导弹包括单弹头的“民兵Ⅱ”导弹、携带3枚弹头的“民兵Ⅲ”导弹以及携带10枚弹头的“和平卫士”(MX)导弹,共计1000枚导弹和2450枚核弹头。战略潜艇力量包括搭载“海神”C-3导弹和“三叉戟Ⅰ”(C-4)导弹的海神级潜艇以及搭载“三叉戟Ⅰ”(C-4)导弹和“三叉戟Ⅱ”(D-5)导弹的俄亥俄级潜艇,总共部署600妹导弹和5216枚核弹头。战略轰炸机是94架B-52H和96架B-1轰炸机,另外还有约70架老式的B-52G轰炸机和2架当时最先进的B-2隐形轰炸机,这260架轰炸机能够携带超过4648件核导弹。图4:苏联核力量更是令人生畏因此,苏军实际上占据优势仅仅只有陆军,而为了维持这样一支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苏联将绝大部分重工业和高科技力量都投入了军工生产,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十年阿富汗战争:流血不停的伤口上世纪70年代,苏联在全球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霸权争夺,逼得美国连连退让。但由于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苏联支持的阿拉伯国家遭到了惨败,损失惨重,将苏联在阿拉伯国家中十几年苦心经营的成果几乎尽付东流。为此苏联就转而向阿富汗极力渗透扩张,以便能够建立前出波斯湾的新的前进基地,苏联特别寄希望于1965年1月1日成立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将阿富汗建成新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富汗西邻伊朗,北面与苏联有2400公里长的边界线,东、南则是巴基斯坦,是苏联伸向波斯湾的最理想触角。1973年达乌德发动政变,成立阿富汗共和国。达乌德上台之初积极奉行亲苏政策,但从1975年开始,就逐渐不满苏联的渗透和控制,转而开始清洗亲苏势力。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领导人阿明发动军事政变,打死达乌德,宣布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任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阿明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人民民主党执政后立即开始“全线社会主义改造”,而且塔拉基和阿明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最终阿明于1979年9月发动政变,逮捕塔拉基,自任总统。由于苏联一直支持塔拉基,所以阿明上台后就对苏联极为不满,不但处死了塔拉基,而且越来越公开地表现出摆脱苏联的倾向。因此,苏联最终决定直接出兵阿富汗。1979年12月27日晚,苏军特种部队一举攻占了阿明的行宫,打死阿明。随后苏军空降部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降落,迅速控制了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国防部、内务部、外交部、电话局、广播电视中心、监狱等要害部门。同时约10个师的苏军部队越过苏阿边界,一夜之间便占领了阿富汗的各大城市和交通线,扶植卡尔迈勒担任人民民主党中央总书记、阿富汗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政府总理。苏联乐观地认为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就能迅速完成占领。图5: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但严酷的现实远不像苏联领导人想象的那样简单,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的一致谴责,陷入了空前的孤立和被动。而且在阿富汗,早在塔拉基和阿明时期就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反政府游击队更得到了迅猛发展,进而演化成了反对苏联入侵的圣战。苏军完成对阿富汗的占领后,便于1980年2月、4月和6月对游击队发动三次大规模攻势,展开全面“扫荡”。游击队利用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在山区广泛进行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无法发挥出优势,被迫停止全面“扫荡”。随后苏军改变战术,在确保主要城市和交通线的同时,集中优势兵力对游击队主要根据地发动重点“清剿”,其中对潘杰希尔谷地的大规模“清剿”就多达8次。遭到游击队顽强抵抗,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然占领了游击队一些根据地,但未能重创游击队的有生力量。针对游击队充分利用山区地形伏击苏军的战术,苏军大量采用直升机运送机降分队抢占制高点,并用武装直升机进行火力压制,一度给游击队造成了很大损失。1981年,几支游击队联合成立了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并开始接受美国、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埃及等国的军事援助,其中美国向游击队提供了著名的“毒刺”单兵防空导弹,随着大量“毒刺”导弹的使用,苏军飞机遭到了惨重损失,在整个阿富汗战争中苏军损失了2675架飞机,曾经相当有效的直升机反游击战术也不得不停止。游击队因此逐渐发展扩大,至1985年底,已经发展到了10万人。而苏军在阿富汗驻军12万人,阿富汗政府军总兵力7万人,依然只能控制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完全陷入被动。图6:阿富汗游击队员正在使用“毒刺”防空导弹图7:被阿富汗游击队击落的苏军直升机苏军先后有150万官兵在阿富汗参战,总共死亡12210人,伤35478人(其中不少人成为残废),失踪311人。而且入侵阿富汗使苏联在国际政治上声誉大跌,空前孤立;在国内直接诱发和推动了反对势力的壮大,为最终的解体埋下了伏笔。经济上更是成为沉重的包袱,在阿富汗平均每天的支出从1984年的430万卢布、1985年720万卢布、1986年1000万卢布一直发展到1987年的1470万卢布!十年战争总共付出了450亿卢布的高昂代价。因此阿富汗战争被形象地誉为“流血不止的伤口”。1986年3月,苏联用纳吉布拉接替卡尔迈勒作为阿富汗的领导人,但依然挽回不了败局。为此苏联最终只能吞下苦果,从阿富汗撤军。1988年4月,日内瓦协议签字,苏军从5月开始撤军,9个月内全部撤出。1989年2月,苏军按照协议全部撤出了阿富汗。十年的阿富汗战争,对于苏联来说,就是一步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全面失败的大败笔,从阿富汗撤军两年后,苏联就解体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正式提出美国要建立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简称SDI),这个计划是美国担心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从而打破“核平衡”的均势,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防御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继续维持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优势。图8: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宣布建立战略防御计划由于战略防御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在外太空飞行洲际战略导弹和外太空航天器,以防止敌方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计划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因为这个计划主要是以外太空作为战场,1977年到1983年美国好莱坞恰好推出了著名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三部曲系列,所以战略防御计划又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1985年1月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将投入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在战略防御方面,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这个系统针对弹道式导弹弹道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星球大战”计划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战略防御计划。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几项国防战略计划,除了具有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促进经济的职能。通过这一计划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地位。从局部上说,“星球大战”计划是一项国防高技术和国防经济发展战略,但从整体上看,它又是一项综合性的国家总体战略。图9: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主要以外太空为战场,因此也被叫做“星球大战”计划美国预计整个战略防御计划将投入1万亿美元来,在1994年开始部署。从技术上而言,在80年代该计划所涉及到的绝对都是高精尖的顶级技术,先进程度几乎就是科幻级的了。从经济上而言,1983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是36380亿美元,1万亿美元的资金规模相当于1983年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7%,而苏联198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9930亿美元!美国大张旗鼓地开始“星球大战”计划,一旦“星球大战”计划完成,苏联对美国最具威慑的战略核力量优势就会被抵消,面对战略盾牌在手的美国,苏联就更加难以对抗,因此和美国一样开展战略防御计划,就是苏联最自然也是最无奈的应对之举了。在这些高技术领域,苏联向来就处在劣势,为了能够和美国竞争,苏联不得不投入比美国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进行研制,而此时苏联本来就远不如美国的国力还要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同时还要应付阿富汗战场的巨大消耗,财政方面已经是难堪重负,再要投入巨资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经济上的崩盘就无法避免了。
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5月,美国突然宣布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因此不少人认为美国当初高调推出“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战略欺骗,目的就是要将苏联拖入过度军事竞备,从而拖垮整个经济。尽管美国官方一直表示放弃“星球大战”计划完全是因为技术上的不成熟,并且“星球大战”计划中的一些科研项目实际上还在进行研究。但是从“星球大战”计划提出、推进到最终放弃,和苏联解体的步履如此相契合,不能不让人觉得这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作者:周明
责任编辑:姚文广_NN1682
本文系网易原创稿件,版权属网易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网易,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何亮亮:美国战略重心由欧洲东移至亚太
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10月31日《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刘芳:在刚刚结束的东盟会议,还有东亚峰会上,各国的互动特别的引起关注。很多的焦点都放在刚刚结束的这一场会议当中,中日的领导人没有会晤,同时这也显示中日关系可能在未来缓和,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与此同时,除了关注中日的关系之外,其实在这一场峰会当中,也涉及到更多国家之间的互动,特别是美国和亚洲各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
很多人都在解读说,美国其实在从过去的外交重心上慢慢的再转向东,也就是说美国从这一次东亚峰会明显的能够看出来,似乎在把它的外交重点移向中国。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今天来和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先生一起来进行讨论。何先生,我们看到刚刚结束的东亚峰会上,美国有很多的动作,很多国家的会晤,以及针对中国的各种方面的言论,包括刚刚我们看到希拉里和国务委员戴秉国进行的会晤等等。
有很多的评论现在都在解读说,美国的战略中心是不是再向东转移,是不是说美国的战略重心会和过去不同。从二战以后,比如说重点是在欧洲,布什时代又有反恐,现在是不是战略中心,您觉得转向中国了?
何亮亮:我觉得是,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很明显的是在从以欧洲为中心,长期以来是以欧洲为中心,甚至在东移,东移到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的重点就是中国。美国这样的一个战略转变,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整个20世纪,我们看美国的战略中心是在欧洲,因为美国两次参加世界大战都是从欧洲开始的,而且欧洲跟美国在历史、文化、经济方面的渊源都是非常深厚的。
美国作为世界上,过去不是唯一的,过去是一个主要的超级大国,它跟苏联的争夺也主要是在欧洲。虽然是遍及全球,但最主要的是欧洲,所以长期以来美国的战略重心一直是放在欧洲的,但是这个情况在冷战之后,就开始有了逐渐的变化。它不是突然变成的,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它是以一个突然的戏剧性的方式结束的,原来美国的对手,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苏联,这个对手突然就土崩瓦解了。
美国,几乎就是在苏联20世纪的最后十年,那个十年也就是克林顿当政的八年,大概剩下最后10年。那时美国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我们看以信息、科技为基础的新经济在美国是突飞猛进,另外美国主要的敌人已经被打垮了,世界上,你可以说美国没有敌手,没有敌人。
刘芳:所以当时的理论也出来说是历史的终结?
何亮亮:这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了美国精英的一种踌躇满志,而且世界以后,美国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制度,世界各国都要按照美国的制度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当时也确实是这个情况。
然后我们看到世界进入21世纪之后,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9&11事件使得美国突然也就惊醒起来了,忽然发现伊斯兰世界里面的一部分人,一部分极端主义分子,他们对美国有深仇大恨,就是以奥萨马&本&拉登为代表的基地组织,但是这个敌人对美国来说,跟美国历史上的任何敌人不一样。
它不是一个国家,它不是一个具体,甚至你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美国以前的敌人非常明确就是一个国家,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日本、意大利,意大利相对是一个比较小的,然后二战以后一直到苏联解体,一直就是苏联,主要敌人就是苏联。
现在突然有这么一种思潮,一批恐怖分子成为美国的敌人,这时候你看布什总统,小布什总统当政的八面基本上就是在反恐,反恐的敌人到底在什么地方。这时候,如果美国一定要有具体的重心,美国这个重心还没有大的转移,它仍然是在欧洲或者在中东,但是已经开始出现转移的趋势了。
其实从美国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第二次发动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为目标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这个之间还有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战争实际上和伊拉克战争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中间是隔着一个伊朗,而美国在这个,我们知道美国对于中东地区的关注,可以说它是把欧洲作为它的战略重心的延伸。因为从地理上,从地缘政治上,中东都是在欧洲的南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编辑:史海东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热点图片1 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