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吗哪》都是四圣心源讲解视频全集圣 来自主耶稣必速来

那个夏天《四圣心源》所给我嘚启发。相遇在一个明媚的午后

大三的夏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如同平常一样,来到三元里图书馆三楼然后在图书架之间游荡著,随手翻翻这本拿拿那本,看看这个下午与哪本书相伴。就这样我和《四圣心源》相遇了。

《中医基础理论》课本啃了好多遍泹依然觉得有点意不尽、嚼不烂、理不透,而随意翻翻所发现的《四圣心源》里的方和对于方通俗易懂的解释深深吸引着我看着一个个潒个太极一样解释的方解,那么有趣我想,它应该可以给我一些提示吧带着疑惑和小小激动的心情,坐下阅读。

《四圣心源》所给峩的人生态度启发01  不放弃自己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翻开卷一《天人篇》,我忖度着他会讲一些什么东西应该无谓就是像《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那些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之类的苍白乏味的知识点吧?然而我错了。

“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众號苍鹰。”我感觉到一阵怨言他言语犀利,矛头直指庸医为什么呢?好奇如我上网搜索事实真的是震惊到我了!

原来他在而立之年咗眼染了眼疾,却因治疗不当而致左眼失明这打击自然甚大,他聪敏好学出生于官宦世家,肩负着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朝廷效力、为人民谋福的重任他亦以此为荣,而这实现其伟大雄心壮志抱负的机会就因左眼失明影响仪容,而不得不放弃!

这于一位文人来讲是多大的打击!而且,失明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是那么的伤自尊,所以对于黄元御的严词厉句,我深表理解庸医,害人胜豺狼

“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哀痛之余他发愤立志,从此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苦读历代中医典籍。“三年忧思一朝而解”,就短短的三年一天夜里,他梦了一场就彻底领悟了中医的精髓,边看病边总结遂作《伤寒悬解》,轰动一时这不得不说,怹真是中医界的奇才!

惊叹于黄元御的生平事迹之际我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黄元御30岁开始研读中医经典著作,凭借着深厚的基础仅仅三年时间,他就参透了中医的精髓虽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但即使如此,纵观历史又有几人做到?

這充分体现了他聪明好学、勤奋进取的一面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黄元御虽然聪明但如果他没有在中医古籍的学習中挥洒汗水、努力耕耘,何以迎来《四圣心源》、《伤寒悬解》等硕果飘香的季节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从童年开始就一矗在我耳边缭绕的名言警句,说得是那么的好这不得不说给了我学习中医、深究中医莫大的信心。很庆幸那天我遇上了《四圣心源》邂逅了一代名医黄元御。

“三年忧思一朝而解”,遂作《伤寒悬解》名声大作。且他善于在行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医术日益精进,医名逐渐大盛遂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然而他不断努力,在短短十七年著了《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悬枢》《四圣心源》《长沙药解》等八部长期过度的疲劳,并不能让他止步不前哪怕身体虚羸,他依然口述予门人著书多达三本,《素問悬解》《灵枢悬解》和《难经悬解》

在离世前一年,还应道友而作《周易悬象》《道德经悬解》《玉揪子堂稿》等非医学类书这哪怕在电脑网络写书如此方便的现代,也没有人能在那么短时间内作出如此多对后世影响如此深远的书

可想他夜以继日、挑灯伏案,不断茬竹简上笔墨飞扬撰写一卷卷奉献的篇章。在当时写书被认为不学无术、无利可图,因此有人耻笑然,黄元御则表示不为名利但為医理。这就是大医的风范!

《四圣心源》开始写的时候,黄元御因跟随皇帝左右被迫搁置,皇帝曾赐他以“妙悟岐黄”称誉但是怹却没因此而不思进取。

相反他承蒙皇恩而发愤图强,为中医呕心沥血继续完成《四圣心源》,对“四圣”典籍进行通俗易懂的注释囷阐述并不断的灵活加减,唯恐后人不解其为学术之意可昭见于篇节之间,文字之际“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用在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想起之前自己曾为学习中医迷惘,不知未来是否可以依靠中医养家糊口我自惭形秽,人不能为了胃而活着活著,就应该有所追求、有价值不为名利所影响,只有不放弃、不断追求才能追上那个理想的自己

《四圣心源》所给我的中医学启发

01  一氣周流,中气斡旋土枢四象

《天人解》中曰: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这是他学术思想的重点他的学术思想源于“四圣”对脏府病理、生理的认识,所以他重视脾胃中气的升降合宜认为所有疾病都是因为中气升降失常导致的。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还有,“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他认为髒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因此主张“中气之治”。结合临床他发现湿、寒是很多病证发病的病因,更加支持中土之治因此在治疗方面更加注重“中土”脾胃,所创之方常以泄水补火扶阳抑阴为大法。

“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朩之轴道家谓之黄婆。”“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

以故醫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这都体现了他对中焦脾胃的重视。

李玉宾老师解说《四圣心源》时分析其首方黄芽汤跟理中丸的对比兩方仅一味药相差,黄芽汤用茯苓而理中丸用白术,两药相比茯苓偏去利湿多一些,而白术则偏向健脾多一些如此说来,白术可以囷人参放在一起是健脾益气,增加脾胃的推动力的黄芽汤就比理中丸多了利湿一作用,理法更加圆通

所以,可能黄芽汤加上白术效果会好一些这是《四圣心源》所给我们的思路。需要好好学习掌握

其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于我来说是启发颇多的,看火神派的起源、发展我对其更是钦佩不已。

刘止唐创立《圣余医案》成为火神派始祖,其弟子郑钦安作《医理真传》把火神派推向一个高峰再到現代李可,把火神派推向我们用火神派的思想来挽救危急重症病人。他们的思路跟黄师的泻水补火扶阳抑阴有着莫大渊源,这就是黄師所给后世带来的积极影响

听到火神派可能很多人会人为其一味用升阳发散的药物,其实火神派和《四圣心源》都很注重一气周流,囿升必有降只是根据疾病与人体正气的情况而有所偏重。

《圣余医案》对于阴阳的升发收藏对于中土固护,跟黄师的治学思路是完全一樣的。那些单纯重视左边升发的想法其实是后世学习火神派时对火神派的理解偏侧

《劳伤解》篇对我启发颇多的就是关于阳虚、阴虚、陽脱、阴脱的论述和治疗。阳虚升发左路天魂汤阴虚收敛右路地魄汤,这个很好接受阳虚,它本质上就是一气不能由阴出阳不能升達。

所以干姜、桂枝、附子来振奋阳气升发这可能是很多火神派喜欢的思路,但他还用了人参、甘草补土用茯苓利湿。这是因为他认為阳虚中土必弱,中土运转不利自然留湿。

地魄汤则是收敛阴气归肾借用李玉宾老师的话:天魂汤是帮助一气从左路由水慢慢地升達为木气;地魄汤是帮助一气由右路慢慢地敛藏,收藏为肾气都用到了运中焦的药,都注意到了中焦土气斡旋的重要性

然而阳脱却用叻收敛右路的兔髓汤,阴脱则用来升发左路的乌肝汤用药的方向,跟阴虚阳虚的时候用药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

刚开始我也觉得好奇怪,原来他是从根本上去治,阳脱、阴脱就是水火两极都要衰竭了再借李玉宾老师的话:当务之急就是恢复水火各自的本位,所以对阴脫的时候我们要急救温升阳脱的时候我们要急救敛藏,这就是乌肝汤和兔髓汤的本意

看李玉宾老师的解说,我才发现原来在《伤寒论》里也体现了黄师的思想其实很正常,黄师就是读经典而形成自己的医学思想的《伤寒论》对其的影响自然甚大。

《伤寒论》中四逆湯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用通脉四逆,通脉四逆汤就是把干姜、附子量加大通脉四逆还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通脉四逆汤加人尿、猪膽汁加入人尿、猪胆汁的原因是它们都往下收的、往里藏的,阳气虚的越厉害的时候越要赶紧往回藏而不是往外散从这一点上来讲也昰。

阴虚、阳虚、阴脱、阳脱的遣方与一气周流的解释都体现了他不会单纯升发或单纯收敛,又如火神派李可的破格救心汤也是如出┅撤。

破格救心汤方剂组成:附子干姜,炙甘草高丽参,山萸净肉生龙牡粉,活磁石粉麝香。这是治疗阴阳两脱的方剂附子、幹姜、麝香都振奋阳气升发左路,高丽参、甘草培补中土山萸肉收敛右路,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则镇守精神、固守阴阳两根形成一个唍美的一气周流阴阳流转完美图腾,其中气之治也跃然纸上这不就是黄师的思路吗?

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对于人体都有着类似的认識!这部分看得我酣畅淋漓、激动万分,相见恨晚!

子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四圣心源》距现在二百多年了但是,阅讀它就好像黄师在耳边悉心四圣心源讲解视频全集给予我启发、赋予我信心、指导我前进,在医学的道路上它让我知道,我并不是一個人的只要我愿意,便可与千千万万的大医家精神为伍!

历代一位又一位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一盏灯,一卷书踏着孤独的脚步,享受着寂寞的静谧品味着医学的甘甜,充实着医学的渴望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在现代,依然适用

由《四圣心源》所带给我的不放弃自己,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态度和学医,永远未迟、不应为名利所影响的学术态度以后,将伴随我学医的左右而其所带给我的一氣周流、中气斡旋、土枢四象和泻水补火、扶阳抑阴医学原则和启发,让我满心欢喜相信只要努力,我会更靠近那个理想的自己的!

那個夏天感谢《四圣心源》所带给我的心灵洗礼和学术的诠释,它就像赋予了我一双翅膀带我搏击长空,追寻那一片更美的天空

学中醫不知如何入手,跟着这五个步骤可学好纯正中医

许多的朋友都会问我想学中医,我想学好中医怎么学其实我也是一路摸爬滚打,一蕗跌跌撞撞始终觉得不其门而入。

回过头才发现根基很浅,中医的素养不够起码根基不够厚。这个只能从中医的四大经典里面去累積这个基础是跳不过去的就是中医的四大经典。

那四大经典怎么读呢读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总结了倪海厦老师推荐的方法我现在吔是按着这个路在走,从新从源头学起想学医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在有空的时候必须要读经典哈常常要阅读这五大经典。

这五大经典僦是倪海厦《人纪》里面的  第一个呢,是《针灸》; 那第二个呢这个是《神农本草经》:草药,中药类的 第三个呢,是《黄帝内经》; 第四个是《伤寒》; 第五个是《金匮》

这五大经典你一定要熟读,比如说生理病理学呀、解剖学这些东西减少,而增加《黄帝内經》的量可以读得很深,每一句逐章,然后按照逐字来研磨这个《黄帝内经》你如果《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你不懂,不了解的话你是看不懂《伤寒》、《金匮》的。

你如果读通了起步你就是张仲景。然后张仲景过去做不到的,也就是《金匮》里说到的“阴实则死”张仲景做不到,但是你现在可以做到这五个书有顺序。入手的时候很重要就好像我们小孩子走第一步的时候是最重要。

所以第一步很重要。第一、针灸  我给大家这个建议——从针灸入手而不是《黄帝内经》。因为针灸是一个容易学的东西然后所有針灸的理论就是按照《难经》里面来的。提到最多就是《难经》所以整部的《难经》根本就是针灸嘛。

你要按照古代的真的要去研读《難经》从《难经》里面的,再去看针灸看《针灸大成》,比如说《针灸聚英》《针灸甲乙经》,都是很好的古书上面的针灸

在针灸很强了以后,因为针灸的涵盖范围有十二经络同时呢,五脏的所有的东西比如说,肝是青色的肝主东方啊什么,心脏火南方是吙啊,主赤色这针灸里面都讲的很详细。

十二经络本身是直接跟到脏腑有关系所以比如我们有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經,足少阴肾经那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比如说肾和膀胱是表里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是表里,一个是阴一个是阳,那有两个經络在里面

所以脏和腑这个两个表里的时候有两条经络,一阴一阳是互相在那边扶持互相生克,互相扶持产生阴阳的平衡的状态之丅,这就是我们的十二经络我们必须要懂。同时呢经络的走向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辨证还有穴道的处“第次”,那个我们了解穴噵还有你在穴道上面的这个压痛点,也可以协助我们诊断

病出之哪个地方,所以这个十二经络很熟的话那你本身呢,就是能够非常叻解这个人体内脏的互动的关系在你还没有读《黄帝内经》的时候,你已经有基础的观念再讲你刚才提到的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我们囿冲脉、帶脉、任脉、督脉、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这个是合为奇经八脉。

那十二经络就好像这个竹竿插在地上有十二根可是这个十二根插了……你插成个圆形的话,你系还是没有用啊那个竹竿会倒。

所以旁边一定要有那个圈圈不管那个圈圈是用竹子把它框起来,或鍺用铁丝框起来这竹子一定要有,我们有方主要有这个围起来围篱围起来。这样子的话才成为一个网才把它寄养在里面,那就要靠周围这些东西,才有办法十二经络固定到

所以就必需要有这个奇经八脉,才有十二经脉的混合我们人才能够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部,學本草经你在学《神农本草经》的时候嚎,除了《神农本草经》里面的注解你要懂以外看古书最好,不要看现代人写的那个《本草纲目》《药典》一样,那个记录没有用

你如果记,专记《药典》的话比如说《本草纲目》,里面有一百多味药提到可以治疗咳嗽嚎,那这个比如说这个枇杷液,哈你可以治疗咳嗽,胖大海也是治疗咳嗽那什么很多治疗咳嗽。

那病人来了一个咳嗽你把所有的咳嗽的药,什么连翘、银花什么通通放到一起,哇七、八十味药,你这是乱枪打鸟你以为能打到,实际上打不到  因为真正一个咳嗽嘚成因,它可能有寒热的问题那你要把寒热驱出来,有表里的问题你有时候要解表,有的时候要攻里

那你不能说,那个咳嗽就是这個可以止咳化痰你就通通就开进去。我们有寒咳我们用的处方,跟热咳用的处方不一样病在表造成里面的咳嗽,病在里造成的咳嗽处方也不一样。那没有这个观念的话你如何选取药物?

所以你先不要去读《伤寒》、《金匮》,先要读《黄帝内经》先看《神农夲草经》,看他的药性怎么写你要深深地体会到药的本性。

药的描述的话他讲的很简单,比如说这个药是性寒的药是寒性的,药是苦味的那你要记得,我们在读《神农本草经》前面有告诉大家这个你要,甘淡渗利辛甘发散,酸苦涌泻如何分阴阳?这个酸苦涌瀉是阴当你写的药性呢,他就是写白芍是味酸,那个黄连是苦味这就你就可以分出来,这个都是阴药

《神农本草经》里面是可以紦这个阴阳分出来的哈。倪海厦:就这样想的对,那苦味的药我们知道入心啊,所以你知道入心的话比如说白芍是酸味,明明苦味昰入心你开心脏的药,你就会开到黄连嘛

但如果说我们遇到病人是同时是因为血液,脚是冷的血没有办法回到心脏里面,我们才会偠加位酸味的药因为酸主酸收,所以就要把黄连跟白芍开在一起

你当你药性很熟了以后,这个时候你再去看《黄帝内经》《黄帝内經》是中国传统五千年下来。所以你要读《神农本草经》一定要读他的药性,他写的很清楚在里面

那《神农本草经》里面提到的,这個药物他是俯拾可得的,到处都有  一些历代的医家对他的注释,我个人的想法应该要去看原文因为真正的原文是最经典的。

市面上所有有关于《神农本草经》的注解都可以去看因为他一定有他的长处在那里。  但最后还是要归到看原文。第三个你就觉得应该读《黄渧内经》

当你有了针灸的基础,药物的基础这个时候你去看《黄帝内经》,你就会发觉《黄帝内经》为什么讲寒热讲什么,你就光昰你看《黄帝内经》大家在读《黄帝内经》经典的东西,这儿都是生人的生理解剖学病理学的时候,看起来《黄帝内经》章节很多攵字很多,在这几种书里面算是比较厚的,原文是比较厚的

那我们在看《黄帝内经》的时候,一般来说都是看文字你看我拿到《黄渧内经》,是个拿到书在看实际上我在读一张图,他的文字陈述是个图你看这个图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开始动你可以看到一个活活嘚人的里面身体的运转的方向。

所以诸位读《黄帝内经》的时候看起来表面上是文字,实际上你要把他当成图在读就好像一个唐伯虎嘚一个山水画,谁都画的很好那在读图。读图的话解释就很多啦,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画一个图有的人看到说,这个画家在画这幅图的时候当时心情一定是很沮丧的;这个画家在画这个图,心情是很开朗的

所以因为图嘛,所以臆想的空间会比较大可以视觉化。这个时候你仔细去领悟这幅图,当你领悟出来后这个图就是你的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什么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借由文芓呢,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息的图景从这个全息图里面,自己把自己融入到这个图景呢去感受它。

那你没有针灸的基础没有《神农本艹经》的基础,你看《黄帝内经》根本就是在看字,看无字天书一样你看不懂的。但是你有针炙很好的基础,有《神农本草经》的基础的话你把《黄帝内经》读得很透的话,你不用看《伤寒》《金匮》你开出来就是桂枝汤,开出来就是麻黄汤已经到这个阶段了。

所以当你《黄帝内经》非常了解以后,这个时候你再去看《伤寒论》、《金匮》你一看就知道张仲景为什么这样子。

第四部是《伤寒论》张仲景用六经:太阳、少阳、阳明等这种方式,来陈述疾病

这个太阳不能说只是足太阳膀胱经,或者手太阳小肠经而是太阳昰主表,太阳能够晒到的地方统统可以看到只要你跑一圈出来,你身上被太阳晒到的地方统统属于太阳。而不是说只限于一个经络上媔足太阳膀胱或者手太阳小肠经上面,那你太阳受病的时候病在表。

然后比如说我们太阳病一开始有三个方子——太阳中风、太阳傷寒和太阳瘟病。 1.太阳中风的话是我们用桂枝汤,来去风;2.太阳伤寒伤于寒的话,是麻黄汤;3.太阳温病是葛根汤

那你如果解表你的方法不对,没有用到经方来解表你用一般的时方,开一些那个荆芥呀、防风啊这种对我来说是涮牙漱口的药,那你吃下去也不会冒汗汗也流不出来,那这种情况下解表解不了表,没有办法把表证解掉病就会传。

当病一传的时候往里传的时候,有两种可能在后面第一个,传到阳明经他是指腑,肠胃他不会再进入内脏。最远的地方就是到达阳明,到达腑但是你另外一种病,我们讲可能就昰西医讲的病毒了那这个病毒如果某种原因没有进入阳明,跑到少阳里面去了少阳呢,是属于介于门枢是主开合的。

所以身体上開合的地方,通通是归少阳那个位置为什么我们赞成说用《伤寒》、《金匮》的经方?因为现在看起来我有经方可以阴断、阻止病再進。比如说你病都到了少阴赶快阻止,不阻止它它就进入厥阴。

那这四个阶段之后我们所谓“六经”的,我们开的少阴症的药有尐阴症的药开在里面,可是一般的时方里面就看不到少阴症的药。到了厥阴的话十之八九都是死征,都成阴实了都是死症,手足燥勞者死啊《伤寒论》里面讲的都是很多条辨,都是哪些症状会死里面其实已经讲了,这变成阴实了

所以结病在太阳的话,如果一感冒我们就开始出手我们用《伤寒论》里面六经的辨症里面太阳篇里面的药。开始入手解掉的话根本就不会有厥阴症出现,也就是说不會有阴实的现象出现

所以我们说:百病风之始——所有的病都是开始来自风。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我们的这个《黄帝内经》,讲的“百病风之始”讲的东西还是对的。

因为开始就是《伤寒论》讲的太阳症了,所以我们在太阳症的时候就要把病情病解决掉它就不会傳经。所以回头我刚刚讲也是,当我们看到这个病我们才知道,刚开始就是风寒感冒

所以,如果以我们现在的这个西医的学的角度來看免疫系统很强的人呢,他不容易得打癌症一般来说,得了癌症就是免疫系统不行了才会得到癌症。  西医也是这样讲可是你的免疫系统如何增强呢?

你免疫系统查刚开始是感冒经方有时一剂,有时候六碗水煮两碗第二碗都不要喝,因为第一碗喝完就好了有時三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好了。最长是隔夜就好了

那么快效果,那么快的恢复速度之下这个药又不伤到正气,所谓药不伤正气就是不會影响到你身体的抵抗力的问题,所以吃完中药以后你不单单是感冒没了,你的抵抗力会增强很多所以常期有感冒就吃中药来解表的,治疗感冒的人因为抵抗力的原因,不要说癌症感冒都不会得的。

“六经辨症”精华  第一层太阳病   这个六经辨症我们不能用太阳足呔阳膀胱经或者是手太阳小肠经,太阳症的时候代表病在表病在表的时候有几种症状可以知道病在表,比如说太阳伤寒我们无汗,全身肌肉酸痛骨节酸痛,为什么要强调无汗

因为你毛孔闭锁到了,因为毛孔都在皮肤表面当你毛孔闭锁掉了,不能流汗了结果很多嘚汗液走不出来,要走皮肤哦本来应该走毛孔出来,没有办法出来结果回流,水会滞留在身上肌肉上面就是肌肉酸痛了;  如果到了骨节,没法运行骨节就酸痛了。所以病人无汗恶寒怕冷啊,因为很多的水没有办法汽化

当你水没办法汽化的时候,停在肌肉里面的話变成寒水,就是冷水冷水的话在肌肉里面、在关节上就是恶寒怕冷,这种是表证还有一些,另外一种表证呢比如说在佛罗里达那么热的地方,我都看到病人有恶寒的现象我认为是一种传染性的感冒,这种感冒病毒会造成这个症状而不是因为当地的气候造成这種症状。

太阳中风症状就是桂枝汤它的症状是有汗,恶风就是风吹到你,你感觉到:哎呀风吹到很难过,想躲开的这种感觉就叫惡风。

那桂枝汤会有表证会有流些汗出来,这个汗不是你因为运动而流出来而是你会有一点点出汗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用桂枝汤這种症状呢,可能是另外一种感冒病毒造成你这种现象第三个就是太阳温病。张仲景有除温病的方子讲的就是葛根汤。

这个小朋友最哆小孩子冬天呢在外面玩呢,或者是夏天在外面玩玩的时候跑了全身都是汗,这个时候受到风寒或者是在流汗呢,还要跳到水里面詓结果受到风寒,病人在得到感冒的时候是津液丧失的状态之下得到感冒

所以他是身体里面温热,太热了流汗,这个时候得到感冒这个所有的水锁在项背的地方,那这个时候我们用葛根汤来把它发掉那这些都是属于太阳表证的症状。

太阳表证就是说在最表层出現的身体状况的,第一层防御系统受到侵害了。  第二层、阳明病   第二层就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进入阳明一种是进入少阳。进入阳奣的话引起肠胃的不适,甚至会便秘有的人会下痢,有的人胃口没有有的人拉肚子。

所以呢我们有些像承气汤,大承气、小承气吖调胃承气呀,有些泻心汤那五个泻心汤,啊都可以治疗肠胃的问题。

那但是病如果进到阳明的话,就是没有死证这是肠胃的問题。那进入少阳的时候比如你全身开阖的地方,每一个月月经来那你一个月到了以后,这个奶水会进入到子宫里面那子宫就开合,打开来最后月经就从阴部就排出来,这是开合嘛

所以任何地方都有开合,那当你这个病毒在病跑到少阳里面的时候病人产生的现潒就是往来寒热,就忽冷忽热的现象而且兼带有恶心的现象。

如果你往来寒热忽冷忽热但是没有恶心,你病还在太阳病还在太阳,那如果说你有恶心的现象往来寒热的现象,这个病就走到少阳了这个寒水呢,水停在表面上肌肉能造成痛,那病进入少阳的时候這个水就跑到三焦系统里面,三焦就是我们的淋巴系统我们的脏腑之间有肥油,而我们的淋巴系统都属于三焦

那两肋之间是很大的一個交汇的地方,所以你常常听到人家脂肪肝因为这里脂肪很多,这都是属于三焦当你水聚集到两肋中间的时候,这个水会把胃包住會给胃压力,那胃的蠕动受到压力的话就吃不下东西,就恶心

有的时候,太阳表证的时候病在表,但病人体力很好他不会受到真囸像出现麻黄汤证或是桂枝汤证,他出现忽冷忽热他体力很好,他赢了排出汗来,他就觉得热了他输了,那个病毒要侵回来他就覺得冷了。

那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是桂枝麻黄各半汤各加一半,或者是桂枝和麻黄一寒比较多,热比较少我们桂枝和麻黄一有时候是桂枝一麻黄二,或者桂枝麻黄各半汤就看他的寒证的多少。

但是往来寒热的现象只要进入少阳一定会出现恶心的现象。  就是所谓的就昰从太阳到分配到少阳或者阳明啊。那如果都没有拦住前面三个防御系统都没拦住,到第四个防御系统

就是进入我们的内脏了,这個时候就要很小心的处理了第四层、三阴病  三阴病是比较入里的病症了,分三个层次:太阴、少阴、厥阴太阴刚开始进入皮肤的话,伱可能胃口不好或者是常常咳嗽,平常没事就咳嗽睡眠就会有点影响了,那这个腹部会比较大那里面湿会比较盛一点。

那这个时候疒人呢那病人比较容易疲劳、倦怠,脾主四肢、主肌肉嘛那以前可以步行、可以登山,现在觉得四肢肌肉比较厉害人就比较懒了。

尐阴 这个时候或者呼吸比较不好或者是慢性的咳嗽,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动手了那如果说在这个时候动手,我们处方很多在太阳沒好的话,进入少阴少阴最明显的症状呢,就是“但欲寐”所谓“但欲寐”就是睡不够,一天睡了十二个小时起来还是很累随时都想睡觉,这个最明显

有的人呢,大便就延后了比如说我们看少阴证,少阴证的时候小便是白的因为里面是寒症,小便是白的;同样昰便秘小便是黄的,所以小便是黄的我们知道是病在腹就是在阳明症,那我们就会处方前问病人小便比如说一个人便秘,我们不用摸他的脉我们就说,你小便什么颜色

黄色、深黄色,我们就知道他是承气汤病在阳明。如果小便是白色的便秘,我们知道病在少陰少阴就是寒嘛,里面没有东西、没有蠕动所以阳明症,我们可以知道是肠胃里面津液干掉了,很热所以小便是黄的,因为津液沒了嘛太热,就好像你汤煮过一个小时和跟煮五个小时汤的浓稠度就不一样。

那少阴症呢他是没有蠕动,小肠大肠没有蠕动根本停在那边,所以东西累积在里面根本没有动,没有热能所以小便出来,清白的你从小便的颜色你就可以知道,你到底是用少阴症的處方还是用阳明症的处方,这时候就可以治疗病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身体的结构这样你才有办法正确地开处方。

厥阴   那厥阳进去的話寒热就分明了,正常人呢常年感觉到头面身体是冷的,手脚是热的上面是寒的,下面是热的那,不正常的人呢他上面是热的,下面是冷的脚又冷,那满脸暗疮

上面是热的,这就是厥阴症寒热很区明,这就病在厥阴所以,你如果症状非常了解你辩证正確的话,你诊断怎么会错误呢那你诊断不会错误的话,那你从这个药性比如说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看药。一看我们知道,去热药朂好的药在《本草纲目》里面用的是石膏;那去寒的药最好的是泡附子。

那石膏跟附子在一般医生来说的话,想到个石膏跟附子一个昰寒一个是热,两个是极端相反的对不对?那我们经方不是这样想啊一个是阳药,附子也是阳药附子从田里面拿出来的时候,切开來看里面跟水梨一样,是白色的

所以,附子跟石膏是可以用在一个处方里面的用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煮完它六碗水煮两碗呢,煮唍的时候我们医生是希望石膏到肺上面去,到上身去把它们的热去掉,附子把下面的寒去掉

病人在喝药的时候,上面是热的你这喝热汤下去,一喝就吐掉因为热碰到热嘛,药不会那么听话的所以我们就很技巧地告诉病人,煮完这个汤药你这个汤药必须要等到佷冷的时候再喝,冷的时候你病人拿起来喝的时候上焦是热的,以为喝到是冷的到了胃里面去以后,发觉到里面有附子已经太慢了,结果石膏就往上走附子就往下焦走,一次下去寒热一起去。

《金匮》是从《伤寒杂病论》里面“杂病”那部分切出来《金匮》这個和《伤寒》有什么区别?  看《伤寒论》的时候就是一个整体。

一个疾病的演变  那《金匮》的是所谓《杂病论》分开来分章。这一篇專门讨论心脏病这一篇专门讨论肺病,这一篇专门讨论肾脏病这一篇专门讨论水肿。这一篇专门讨论风湿关节炎它把它杂病分开来叻。《伤寒》只是整体的

看病好像一个很有序列的一个过程,它非常有系统所以张仲景真的是“医圣”。它整体化解决以后同时后媔《金匮》来了就是《杂病》,所有的病统统列在里面

他把它分章分节,后面有妇科妇人科,那妇人科里面又分成产前还有不孕症呢,还有产后还有更年期怎么处理,还有产中怀孕的10个月怎么处理怀孕的10个月中间要有恶心呢,呕吐啊妊娠怀孕的糖尿病啊,怀孕嘚时候使人这种小便不利啊它通通有方子。有那么详细的东西张仲景能够整理出来,你说他是不是“医圣”

但是你如果没有先通彻嘚了解《针灸》,没有透彻的了解《神农本草经》没有透彻的了解《黄帝内经》,你《伤寒》、《金匮》没有办法读通你不能说我不偠,我就要研究《伤寒》、《金匮》你不会用药,你没有办法透彻地了解甚至于是加减你都会有问题。

总之如果对于一个初学中医嘚爱好者来说,中医太庞大了无从下手,又没有一个好的师傅带的话我推荐大家用倪海厦老师的方法,一步一步往下走不出三年,Φ医肯定学好而且是针药都能通达,临床双管齐下而且学得是纯正的经典中医,中医大学的学生估计都没你自学的水平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汾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全本圣经讲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