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借贷支付宝的营销手段段

借贷宝的营销是传销吗?其实它顶多算是人傻钱多
  “借贷宝”这几天确确实实火了一把。原因是其在8月8日搞了一次
“拉上好友抢现金,轻轻松松玩出钱”的线上营销活动,此次活动借贷宝将豪掷20亿。然而正是因为这次营销活动却将借贷宝和传销甚至是诈骗挂上钩,一时间把借贷宝推上了风口浪尖。这究竟都是怎么回事?借贷宝到底是不是传销?下面就和小融一起来一一揭晓。
  我们先来看一下借贷宝这次活动的规则:老用户通过短信、微信、QQ、等社交平台邀请新用户,新用户接受邀请并成功注册借贷宝,即可获得20元现金,老用户也可以获得20元现金;新用户如果再邀请一名新用户,原先的老用户可获得10元。
  活动最诱人之处在于邀请的用户越多,能领取的现金越多。比如你邀请100位新用户,就能获得2000元;这100为用户再邀请100位新用户,那你就能获得10万元。最终共获得10.2万元。
  废话不多,小融先来解答大家最关心的几个问题:
  1、 邀请好友是否真能获得现金奖励?
  答:能,但是前提是你邀请的这些好友要成功注册。最高10.2万的现金奖励看上去诱惑力确实挺大,而且不用你掏一分钱,简直是空手套白狼。但是,这白来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挣的。
  因为你邀请的新用户在注册的过程中要实名认证,不仅要绑定银行卡,甚至银行卡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姓名等一些很隐私的信息都要填写。很多人到了这步出于对资金安全的顾虑就会选择放弃,以至于注册没有完成,而发起邀请的你自然也拿不到奖励。也就是说,很可能你邀请了100个用户,但是实际成功注册的用户也就一两个而已,想拿到10万元的奖励简直比登天还难。
  2、 借贷宝到底是不是传销?
  答:不是,这个还真得帮借贷宝喊冤。虽然借贷宝这次活动中,由老用户向下发展新用户,这和传销活动中发展下线的方式如出一辙。但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传销中被发展人员要交纳一定费才能加入组织,而借贷宝这次活动中,用户并不用掏一分钱。另外,这次活动的奖励机制只有两级,从上来讲,也基本不算传销。
  所以说,借贷宝这次活动只是“营销”而并不是所谓的“传销”,顶多可以说借贷宝是人傻钱多。
  3、 为什么大家都说借贷宝是传销呢?
  小融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很多人并没有把营销和传销两者的本质区别搞清楚,以至于把这次营销活动混淆成传销;
  2、 树大招风,借贷宝被人黑了。眼看借贷宝越来越火爆,很可能存在竞争平台专门黑借贷宝。不过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我们不得而知。
  除了传销,这两天
“用户注册借贷宝卡中现金被盗取,被诈骗8万元。”的消息也在朋友圈疯传,文章不仅说的有理有据,甚至有截图。而借贷宝表示,这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是一名叫X公子的自媒体账号捏造出来的虚假信息。由此看来,这是有人在背后黑借贷宝。而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到这种消息便开始盲目转发,最终结果就是炸开了锅,借贷宝因此扣上了“传销”、“诈骗”的帽子。
  借贷宝到底是个啥?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究竟借贷宝是个啥。事实上,借贷宝是一个P2P平台,但与传统P2P把钱借给陌生人不同的是,借贷宝平台的借贷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借贷宝的这次营销活动要通过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做推广了。
  说实话,小融当初评测借贷宝时,它还刚刚上线,没想到就这几天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一夜成名,虽然成名的原因并不光彩……
  借贷宝这款产品是由人人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App。它的大股东是九鼎投资(控股95%),而这个九鼎投资是一家上市公司,据说市值超过千亿。这个背景多多少少给借贷宝担当了信用背书的作用。  要说借贷宝这次的营销事件有多火,打开借贷宝官网会看到由于太多用户登陆,系统都down掉了。
  说实话,看到网传的借贷宝是传销、诈骗,小融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借贷宝虽然是一个新产品,但是考虑到九鼎投资这个大股东的实力,觉得传销不太可能。第二个是前段时间也听内部人士证实20亿的投资确有其事,所以可以推测应该有实力搞这次的“土豪撒钱”的活动。第三,之前小融评测借贷宝时,拿了100块钱试水,而上周五刚刚提现到银行卡,取现到账流程一切正常。
  最后,小融曾经为了评测下载安装了借贷宝,但是要想使用就必须要进行实名认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取款密码等这些都要填写,说实话给小融的第一印象确实不太好,用户体验也不怎么样。另外,虽说借贷宝的这次活动不是传销,但是这种送现金拉注册人数的营销方式,在拉新上是成功了,但是用户忠诚度和粘度能否建立起来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HF003)
08/11 07:4908/10 14:5208/10 14:52
理财精品推荐
特色栏目: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借贷宝营销模式受争议 业内称有金融传销嫌疑_网易财经
借贷宝营销模式受争议 业内称有金融传销嫌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经济学家表示,借贷宝的真正问题在其推广模式,从金融的角度看,具有金融传销的嫌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关于“营销”模式的争议尚未平息,微信朋友圈一则诈骗传闻又被疯狂转发:“现在有几伙骗子,让60岁以下,18岁以上,凭身份证,手机号,再录个点头的视频,就可以领一壶油或者一个充电宝,他们会用你的身份证号及视频来开个借贷宝账号进行贷款。”对此,10月21日,人人行科技有限公司(借贷宝)王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上述谣言纯属污蔑诽谤,借贷宝已经报警,目前正处于搜集证据阶段。”同时,记者注意到,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已于近日发布“经向各地了解,没有收到相关报案”的声明。不过,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依然忧心忡忡。争议核心:输入银行卡密码和人脸识别10月16日,来自江苏徐州的陈女士发布了一条微博:“如何注销借贷宝账号?”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其取得了联系,徐女士表示:“此前,朋友通过微信转来借贷宝的注册链接,我并没有在意。但上周末,我在本地商业街逛街时恰好碰到借贷宝在搞活动,当时觉得有礼品赠送,注册就注册吧,并没有多想,而这几天看见微信朋友圈关于借贷宝的传言,注册流程确实和当时基本上一致,现在想来非常后怕,也不知道这种路边摊靠谱不靠谱,那些人靠谱不靠谱,真不该贪小便宜。”对于上述推销方式,王璐表示:“借贷宝的推广方式与大多数互联网产品的推广模式类似,都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下推广包含两方面人员,一些负责人员是我们的在职员工,比如我们每个地区的推广经理,而他们管理着的另外一些合作伙伴,也和我们签订了合作协议,有统一的管理规范。”不过,山东泰州的张先生并不认可:“我是在借贷宝在我们学校设置的摊位注册的账号,工作人员就是兼职的学生,专业性怎么保证?安全性怎么保证?”事实上,不少用户最为担心的就是注册时输入银行卡密码和人脸识别环节。王璐表示,“为满足网络支付安全要求和合规要求,借贷宝向用户提供‘五要素’认证,比一般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多了‘输入银行卡密码’这一要素。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该密码输入和验证是跳转到银行类金融机构页面完成的,借贷宝无法留存该密码,监管部门也不允许留存该密码。”对于人脸识别,王璐称,“借贷宝使用了最先进、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风控的引擎会根据交易的风险情况,在某些交易环节,会请用户进行人脸识别的确认,用以保障用户安全,实现了高度的账户安全保障。”是否存在远程贷款的问题呢?王璐解释道,“在远程人脸识别过程中,一个关键过程是活体识别。比如让用户做随机的动作,如点头,眨眼,张嘴等来确认手机另一端是活体,防止有人用照片假冒进行验证。同时识别过程中最终取的是一张照片,对比公安系统留存的身份证照片进行验证。也就是说后台对比的是两张照片,而非一段视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近期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表示,为确保实名开户,要求远程开户必须与现有银行账户交叉验证。其实,即使是已经将人脸识别技术在柜面和VTM做辅助应用之后,将“刷脸”应用到ATM渠道的也表示,远程开户短期内并无放开迹象。不过,这并没有打消陈女士的疑虑,“今天就有‘司机冒充赵薇老公黄有龙骗过公证处人脸识别系统卖掉其千万豪宅’的新闻,借贷宝一套流程下来基本涵盖了个人信息,虽然他们是说为了个人信息安全,但作为用户心里面还是很别扭。”对此,王璐表示,“实际上,完成注册后,用户想要用借贷宝进行借贷交易,还需要加好友,互相认证熟人关系,且每一笔借贷都还需要银行卡转账操作时,随机的交易验证码的再认证等多重环节。”争议最终落在推广模式对于此次借贷宝的传闻,多位律师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由于目前尚无相关案例,无法做出具体评论。”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如果输入银行卡密码时跳转到银联页面,那么用户不用担心风险,而在目前阶段,人脸识别技术也不被允许运用到远程贷款等事关当事人核心利益的领域,必须辅之其他手段,借贷宝的真正问题在其推广模式,从金融的角度看,具有金融传销的嫌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联网金融人士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是借贷宝‘熟人营销’模式争议的延续,虽然滴滴打车、美团等APP也会采取赠送礼品、返现等方式推广,但毕竟借贷宝涉及用户的‘钱袋子’,性质不同、意义不同,所以即使是谣言,大家也会比较轻信。”网贷315首席信息官李子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借贷宝发展速度确实比较快,但借贷宝不是滴滴打车,奖励获客后,用户高频消费,粘性大,借贷投资本身比较特殊,烧钱不能持续,实际作用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参差不齐,的确存在恶性竞争的可能性。”另外,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公安提醒,“对自己不熟悉的网络产品,最好等到了解清楚之后再选择。无论宣传的多么安全,都希望大家伙长个心眼,不要随意留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致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受不了了,打开手机天涯前十条帖子几乎全是它,没人管吗?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顶贴!!!!!!
  顶,SB软件,拜托营销能不能有点创意...神烦
  确实没人管
  神烦  
  能不能管管啊,现在首页十几条借贷宝的帖子。
  必须来支持一下,首页全是广告贴,天涯是收了好处还是啥意思,烦死了
  咋我打开显示的是你我贷
  @小白讨厌玛丽苏
21:37:10.0  咋我打开显示的是你我贷  —————————————  额~反正都是一类东西,恶心到不行!要么就是各种偏方,买药的!!啊啊啊啊啊……  
  烦死了  
  看来天涯是穷疯了,什么鬼广告都接,版主是不是都等着这个发工资啊
  病毒营销太烦了  
  简直觉得就是版主为捞钱发的。天天几十个挂上面  
  借贷宝就是个骗子,吃人不吐骨头的。坚决死磕到底。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50被浏览15314分享邀请回答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怎么看借贷宝营销事件?
互联网营销~~~~~~~~~~~~~~~~~~~~~~~~~~~~网友回复:
~~~~~~~~~~~~~~~~~~~~~~~~~~~~网友回复:
借贷宝营销事件解析
“十万元,这样玩出来”――最近时段朋友圈一直在转发借贷宝的这样一则微文,周围的朋友也都蠢蠢欲动。面对这一现象笔者不禁发问,这TM的是真的吗?“拉上好友抢现金
轻轻松松玩出钱”借贷宝大型推广活动明日重磅上线!在朋友的邀请下,也进入了一个‘借贷宝app****推广群’,慢慢的通过群里的消息,对这一事件有了些许了解。“活动中,如果你成功邀请了100位新用户,可获得2000元。如果他们每个人再分别成功邀请100名用户,您即能获得10万元。那么你最终能获得10.2万元!”这是活动微文上的描述,这到底是福利,还是一种高超手法的营销推广手段??很多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为这款app的推广做出很多贡献的同时,可能无法得到标题所描述的盈利,其中绝大多数人分文未得,少数人费劲心机也仅仅得到微薄回报。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听我慢慢分析。首先,需要邀请100位新用户,可以获得2000元,看似邀请每人平均20元,但它限制了100这个人数就是陷阱。可能大家会认为每个用户朋友圈都有几百个朋友,但大家要注意一点,每个人只能注册一次,反复注册无效,如果你的朋友圈有人也邀请别人注册,那不可避免的和你的邀请会进行重合。也就是你需要邀请一百个之前没有注册且没有收到别人邀请的人,并且同时这一百个人都接受你的邀请愿意注册。这是第一个陷阱,假设大家的朋友圈有500人,如果有二十个也在做同样的事,依据‘六个人就能认识任何人这一理论’,这二十个人的朋友圈的并集绝对包含了你的朋友圈。也就是说二十个人的邀请就会发生重合,每个人平均分配二十五人,远远低于一百人这一成功人,当然这是最坏的情况。第二个陷阱,单方收益,只有邀请方可以收益,下载和注册放无法收益,这就导致邀请接受可能性很低,也许你需要邀请三百人才有一百人愿意接受。第三个陷阱,我看了微文后的注意事项,总结为一句话,注册很麻烦,同时活动有时间限制。大家可以进行一个场景模拟,你注册这个软件没有丝毫收益,同时很麻烦还有时间限制,在下载注册的过程中就嫌麻烦放弃了。所以当你邀请五百人时,有二百人碍于朋面愿意接受邀请,但其中一百五十人可能之前接受别人邀请已经安装过了,之后就剩五十人了,还有五十,还是蛮开心的,但这五十人中估计还有十五到二十人因为太麻烦放弃注册。最后真正接受你邀请并注册的也就三十人左右,亲,你还差七十人!这注定是绝大部分人无法赢利的一个推广活动,产品推广方借助一个二十亿的噱头,诱惑广大民众,以此达到产品推广的目的。
【怎么看借贷宝营销事件?】
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怎么看借贷宝营销事件? 的相关文章
------分隔线----------------------------
北京联盟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联盟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北京联盟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拉宝营销手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