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煤集团全称的工人们为什么还不喊“给我工资

龙煤集团还我工资!!!【黑龙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62,346贴子:
龙煤集团还我工资!!!收藏
一年到头挣不到多少钱,还不给发,领导们你们长没长心???嗷嗷待哺的孩子28块钱一袋的奶粉都要喝不起了。马上年关了能不能给我们多发点工资让我们过个好年,!!!!
智联招聘,哈尔滨高端人才招聘网站,每天更新350万高薪职位黑龙江人才信息网信息,年薪30万起!24小时极速反馈,立即登录填写简历,快速找到好工作!
大家好我家老公在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工作,集团效益不好导致我们才开到去年八月份工资,我是没办法才上这发的
真的是没钱了,人家都在高高兴兴的办年货,我们在傻傻的等工资
一个月不到两千块钱,还不能按时发
真是着急啊,现在如果家里老人不帮忙真吃不上饭了。想想三十多岁的人还得啃老,都觉得自己没脸见父母
活活不起,死死不起
有没有人能管管我们这些矿工家属的死活
辞职,出去打工吧!
80年专注高端产品,超级环保.可调出33000多种色彩,把大自然带回家.
大庆没油了,鹤岗没煤了,农垦拆分了,黑龙江你还有啥
没办法,煤炭行业不景气,年年亏损
和错误的人在一起,就好比穿了双不合脚的鞋,即使鞋子再美,最终伤到的还是自己。
中国政府不懂爱,工资下浮还不开。孩子嗷嗷没有奶,领导天天在补钙。东北经济好荒凉。拆了东墙补西墙。何时均衡来发展。穷苦百姓把身翻?
我来顶顶贴
辞职,出去打工。抱怨没用
都发出不工资你还指望他能给你啥,出去打工一个人一年也六万多了,两口子够了也比在这样的地方强,干个几年在自己干掉啥,真比你现在这样强,黑龙江为啥穷,蛀虫多,当官的腐败无能
前段时间在吧里看到省里不是有一个改革的方案吗?难道不是真的?
煤矿城市急需转型太紧迫了!光靠资源是长远不了的,大庆的油也快抽干了,煤炭也是便宜的不行了。
帮顶起……
东北淫就这操性,你在人群中多看他一眼,他能跟你动刀子。你让他下岗不给他开支,他只能到贴吧里,吐吐苦水。
就跟这烂摊子靠吧,每个月不开,你就骂,然后开,然后不开,你再骂,然后开。这一辈子就骂那1000多块钱工资玩吧。直到黄了,企业没了,岁数大了,你的社会生存能力也就只会骂了。仅供参考,才30多岁。
不要裁员分流了么
鸡西的煤矿工人也不容易,矿区的道路真不像样!
改革开放三十年、今朝重回解放前·
只要中央知道了就管用,顶煤矿工人 确实不容易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龙煤集团职工太多陷巨亏黑洞:五工人20多个领导|龙煤集团巨亏|领导太多|拖欠工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龙煤集团职工太多陷巨亏黑洞:五工人20多个领导
  【推荐阅读】
  龙煤集团人工成本高企成巨亏黑洞& 30亿元输血饮鸩止渴恐难治本
  该公司人士表示,职工太多包袱太重,像百万吨的煤矿,一般只有几十或者几百人,但龙煤这样的矿则多达三四千人
  ■本报记者 李春莲
  煤炭市场仍旧在继续恶化,东北最大的煤企龙煤集团已经站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去年亏损超23亿元后,龙煤集团今年前四个月再次亏损22亿元。而在陷入巨亏的同时,龙煤集团还要养活多达24万名员工。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龙煤集团下属各煤矿就不断下调工资,并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变本加厉。有的煤矿已经三、四个月没有下发工资,部分煤矿科长工资也已经降到了1000多元。
  尽管现实已经如此惨烈,但是龙煤集团仍有不少人浮于事的现象,好多工人每天刷卡没活干,却照领工资。但作为一家历史包袱沉重的国企,承担着就业等问题,精简人员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了拯救似乎已无路可走的龙煤集团,政府欲输血30亿元缓解其流动资金困难。但这对于包袱沉重的龙煤集团来说,能有多大效果呢?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输血也仅仅是解燃眉之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龙煤集团如果不借机改革,恐怕仍旧支撑不了太久。
  近期,以神华为代表的大型煤企再次下调煤价,煤炭市场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煤价仍在不断探底,龙煤集团该如何度过这场生存危机?
  各煤矿拖欠工资8亿元
  “以前是每个月月末发工资,现在延后20多天,45天-50天发一次,还不会全额发。”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某煤矿工作人员王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王峰是矿上一名正科级干部,以前基本工资三四千元,现在各种奖励没有了,上个月工资也只开了1447元。“工资从2013年10月份开始不断减少,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就剩下这些了。”王峰表示。
  据他介绍,尽管煤矿已经陷入巨亏,但鸡西分公司在整个龙煤集团情况还算稍好一点的,其他三个更惨。鸡西分公司一共有13个矿,但现在仅有2个矿盈利,其他都是巨亏,前6个月大概亏了五六千万。
  “我们矿以前是龙煤的标杆矿,省领导检查都来这。”王峰说起来颇为悲观,以前人均工资五六千元,现在人均也就两千多元。
  据了解,在龙煤集团,副处以上的领导都是拿年薪的,但前提是完成盈利指标,现在都处于亏损状态,所谓的指标根本也完成不了,自然也拿不了年薪。
  由于工资太低,而且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对于普通的工人来说等于没有了经济来源,没办法养活老婆孩子,每个矿上都有一些技术人员辞职去了新疆、内蒙、山西等地去谋求新的工作,但是没技术的只能硬撑着等市场情况好转。
  “每个月开一千多块钱,对于养家糊口还需要还贷款的工人来说,很难生活。”一位七台河矿务局的工人很无奈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就像王峰所说,他们煤矿还算“不错的”,鹤岗分公司各个煤矿的情况更加糟糕,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的工人鄂巨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工资到现在还没有发。所有补贴都没有了,3月份也只发了1800块钱。”
  此外,记者采访的多位龙煤集团下属煤矿的工人均提到了拖欠工资的问题。
  据了解,双鸭山分公司自2013年中旬开始拖欠下属各煤矿工资,停发各项生产、安全奖励,工资仍不足的情况下按百分比开工资,井下一线生产工人平均工资不足2000元,地面人员平均工资不足1000元。
  截至今年4月底,龙煤集团旗下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个煤炭公司已欠付工资8.2亿元。
  2004年,黑龙江省启动了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四个煤炭集团的整合,成立了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是,这四个煤炭集团由于历史负担沉重,2003年亏损3.5亿元,到2004年重组前已经资不抵债。
  带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重组后的龙煤集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公开资料,2005年龙煤集团就被曝出拖欠工人工资,最多的个人累计拖欠工资达60个月,被工人自嘲为“自费上班”。但是,当年5月份,拖欠工资问题得到解决。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龙煤集团原本是打算进行现代化重组,但受限于经验和资源,不是很成功,现在煤炭行情又差,公司的状况也是愈加恶化。
  闲人太多领导太多
  刷卡不干活只领工资
  尽管已经陷入业绩巨额亏损、工资也无法足额发放的境地,但龙煤集团却仍旧有不少闲人。
  “好多工人每天下井刷趟卡,不用干活每个月领工资,井上这样的情况也不少。” 鄂巨龙表示,矿上闲人太多了,尽管一直有文件下来说要精简人员,但是也没有具体行动。
  据他透露,矿上有的部门只有四五个工人,却有20多个领导。一个科级单位,能安排上领导的都给安排上了。没用的部门也不少,还有好多附属衍生企业,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也拖了龙煤集团的后腿。
  在鄂巨龙看来,龙煤的用工成本确实太高了。
  王峰也表示,职工太多,包袱太重。像百万吨的煤矿,一般只有几十或者几百人,但龙煤这样的矿则多达三四千人。
  从去年龙煤集团的经营状况恶化之后,有不少煤矿出台了精简人员的文件。
  “减员出台具体方案了,但不好实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鸡西分公司一共有2200多人,要裁员700多人,但一直没有动静,据说年底会实施。”王峰说。
  据了解,作为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在册职工多达24.8万人。
  2013年,龙煤集团亏损23.4亿元。今年一季度,其再度亏损16.22亿元,而今年前4个月已经亏损22亿元。
  应该说,这与整个煤炭市场不景气,煤价跌跌不休脱不了关系,但是龙煤集团之所以亏损的如此严重,也与其自身的特殊情况有关。
  据悉,上述4个煤炭集团在资源整合后的这十年期间,并没有展示出优势,不但停滞不前,反而还倒退了。由于煤价不断降低,各个煤炭集团都在千方百计降低煤炭成本,蒙煤、晋煤、进口煤大量冲击着煤炭市场,而龙煤集团的煤炭成本太高,根本没有竞争力。
  龙煤集团认为这是“整个煤炭行业经济严重下行与历史矛盾和问题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除此之外,龙煤集团也提到,公司历史形成人员多,人工成本负担较重,再加上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重,2013年支出达到16.3亿元。
  龙煤集团还表示,其人工成本高,占支出的60%以上,也是全行业最高的。
  “由于是老矿区,有的煤矿相当于一个城镇,包括家属在内就几十万人,包袱太重。”面对龙煤集团的困境,王峰如是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人士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龙煤集团作为老煤企,人员包袱太重。而且大国企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解决就业也是重要的一项,轻易裁员容易引发问题。
  30亿元输血救急
  饮鸩止渴恐难治本
  由于煤炭市场不断恶化,各地政府出手相救已经屡见不鲜。黑龙江也不例外,但是直接砸钱解救的却也并不多见。
  6月23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等8个方面。《措施》明确提出,推进龙煤集团深化改革,支持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煤城转型发展。
  《措施》还提到,推进龙煤集团深化改革,完善各分(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分(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省、市政府采取减负担、化债务等措施,支持龙煤集团解决实际困难。省政府多渠道安排30亿元缓解龙煤集团流动资金困难。
  此外,7月底前,将原属龙煤集团负责的“三供一业”和42所医院全部移交所在地政府,医院享受公立医院政策。优先给后续资源不足的煤矿企业配置资源。
  在地方政府纷纷救市的背景下,30亿元算得上巨额输血。但是对于已经陷入巨亏的龙煤集团来说,能有多大效果呢?
  王峰认为,龙煤集团的各种成本都太高了,政府输血也仅仅是解燃眉之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同时,据鄂巨龙介绍,今年鹤岗已经有2个矿停产了,分别是兴山煤矿和振兴煤矿。一是因为这两个煤矿井下煤已经不多了,二是开采起来成本太高。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龙煤集团的多数矿井生产年限较长,多数矿井受地质灾害威胁较重,安全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鄂巨龙还提到:“现在龙煤有些煤矿的采煤机器还是很老式的,总是亏损也没钱改进设备。”
  实际上,尽管龙煤集团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但是煤炭市场仍在继续恶化。继6月份下调煤价后,神华集团7月初又变相降低煤价,在其带领下,各大煤企相继下调了煤价。
  对于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都很高的龙煤集团来说,新一轮降价恐怕将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已经不堪一击的龙煤集团,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
  沈萌也认为,龙煤集团要以短期输血为抓手,就此启动企业转型升级,不然这种打吗啡式的救助,非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吸食成瘾,最终导致更大的恶果。
  但是,对于老牌国企来说,在重重困难面前,改革可谓举步维艰。
  鄂巨龙表示,尽管已经陷入如此困境,但领导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有些领导不愿意改革,一旦有变动,有可能会触及他们自身的利益。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像龙煤集团这样面临生存困境的国企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政府都在为传统巨头的转型升级而发愁。其也认识到靠简单输血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企业转型升级又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推动起来难度非常大。加之行业环境大幅恶化,地方政府想要摆脱这一包袱只能通过深化国企改革、整合地方国企来解决。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电缆网欢迎您
东北欠薪最大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大翻身 将结清历史欠账
解读电缆行业热点、更多独家分析,尽在电缆网微信(ID:cableabc),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责编:陈霞
随时随地看资讯
关注电缆网
随时随地看微信
服务热线:龙煤集团职工太多陷巨亏 5个工人20多领导日 16:01来源:证券日报
该公司人士表示,职工太多包袱太重,像百万吨的煤矿,一般只有几十或者几百人,但龙煤这样的矿则多达三四千人
煤炭市场仍旧在继续恶化,东北最大的煤企龙煤集团已经站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去年亏损超23亿元后,龙煤集团今年前四个月再次亏损22亿元。而在陷入巨亏的同时,龙煤集团还要养活多达24万名员工。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龙煤集团下属各煤矿就不断下调工资,并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变本加厉。有的煤矿已经三、四个月没有下发工资,部分煤矿科长工资也已经降到了1000多元。
尽管现实已经如此惨烈,但是龙煤集团仍有不少人浮于事的现象,好多工人每天刷卡没活干,却照领工资。但作为一家历史包袱沉重的国企,承担着就业等问题,精简人员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了拯救似乎已无路可走的龙煤集团,政府欲输血30亿元缓解其流动资金困难。但这对于包袱沉重的龙煤集团来说,能有多大效果呢?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输血也仅仅是解燃眉之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龙煤集团如果不借机改革,恐怕仍旧支撑不了太久。
近期,以神华为代表的大型煤企再次下调煤价,煤炭市场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煤价仍在不断探底,龙煤集团该如何度过这场生存危机?
各煤矿拖欠工资8亿元
“以前是每个月月末发工资,现在延后20多天,45天-50天发一次,还不会全额发。”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某煤矿工作人员王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王峰是矿上一名正科级干部,以前基本工资三四千元,现在各种奖励没有了,上个月工资也只开了1447元。“工资从2013年10月份开始不断减少,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就剩下这些了。”王峰表示。
据他介绍,尽管煤矿已经陷入巨亏,但鸡西分公司在整个龙煤集团情况还算稍好一点的,其他三个更惨。鸡西分公司一共有13个矿,但现在仅有2个矿盈利,其他都是巨亏,前6个月大概亏了五六千万。
“我们矿以前是龙煤的标杆矿,省领导检查都来这。”王峰说起来颇为悲观,以前人均工资五六千元,现在人均也就两千多元。
据了解,在龙煤集团,副处以上的领导都是拿年薪的,但前提是完成盈利指标,现在都处于亏损状态,所谓的指标根本也完成不了,自然也拿不了年薪。
由于工资太低,而且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对于普通的工人来说等于没有了经济来源,没办法养活老婆孩子,每个矿上都有一些技术人员辞职去了新疆、内蒙、山西等地去谋求新的工作,但是没技术的只能硬撑着等市场情况好转。
“每个月开一千多块钱,对于养家糊口还需要还贷款的工人来说,很难生活。”一位七台河矿务局的工人很无奈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就像王峰所说,他们煤矿还算“不错的”,鹤岗分公司各个煤矿的情况更加糟糕,已经有三个月没有发工资了。
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的工人鄂巨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工资到现在还没有发。所有补贴都没有了,3月份也只发了1800块钱。”
此外,记者采访的多位龙煤集团下属煤矿的工人均提到了拖欠工资的问题。
据了解,双鸭山分公司自2013年中旬开始拖欠下属各煤矿工资,停发各项生产、安全奖励,工资仍不足的情况下按百分比开工资,井下一线生产工人平均工资不足2000元,地面人员平均工资不足1000元。
截至今年4月底,龙煤集团旗下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4个煤炭公司已欠付工资8.2亿元。
2004年,黑龙江省启动了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等四个煤炭集团的整合,成立了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是,这四个煤炭集团由于历史负担沉重,2003年亏损3.5亿元,到2004年重组前已经资不抵债。
带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重组后的龙煤集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公开资料,2005年龙煤集团就被曝出拖欠工人工资,最多的个人累计拖欠工资达60个月,被工人自嘲为“自费上班”。但是,当年5月份,拖欠工资问题得到解决。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龙煤集团原本是打算进行现代化重组,但受限于经验和资源,不是很成功,现在煤炭行情又差,公司的状况也是愈加恶化。
闲人太多领导太多
刷卡不干活只领工资
尽管已经陷入业绩巨额亏损、工资也无法足额发放的境地,但龙煤集团却仍旧有不少闲人。
“好多工人每天下井刷趟卡,不用干活每个月领工资,井上这样的情况也不少。” 鄂巨龙表示,矿上闲人太多了,尽管一直有文件下来说要精简人员,但是也没有具体行动。
据他透露,矿上有的部门只有四五个工人,却有20多个领导。一个科级单位,能安排上领导的都给安排上了。没用的部门也不少,还有好多附属衍生企业,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也拖了龙煤集团的后腿。
在鄂巨龙看来,龙煤的用工成本确实太高了。
王峰也表示,职工太多,包袱太重。像百万吨的煤矿,一般只有几十或者几百人,但龙煤这样的矿则多达三四千人。
从去年龙煤集团的经营状况恶化之后,有不少煤矿出台了精简人员的文件。
“减员出台具体方案了,但不好实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鸡西分公司一共有2200多人,要裁员700多人,但一直没有动静,据说年底会实施。”王峰说。
据了解,作为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在册职工多达24.8万人。
2013年,龙煤集团亏损23.4亿元。今年一季度,其再度亏损16.22亿元,而今年前4个月已经亏损22亿元。
应该说,这与整个煤炭市场不景气,煤价跌跌不休脱不了关系,但是龙煤集团之所以亏损的如此严重,也与其自身的特殊情况有关。
据悉,上述4个煤炭集团在资源整合后的这十年期间,并没有展示出优势,不但停滞不前,反而还倒退了。由于煤价不断降低,各个煤炭集团都在千方百计降低煤炭成本,蒙煤、晋煤、进口煤大量冲击着煤炭市场,而龙煤集团的煤炭成本太高,根本没有竞争力。
龙煤集团认为这是“整个煤炭行业经济严重下行与历史矛盾和问题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除此之外,龙煤集团也提到,公司历史形成人员多,人工成本负担较重,再加上企业承担的社会负担重,2013年支出达到16.3亿元。
龙煤集团还表示,其人工成本高,占支出的60%以上,也是全行业最高的。
“由于是老矿区,有的煤矿相当于一个城镇,包括家属在内就几十万人,包袱太重。”面对龙煤集团的困境,王峰如是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有人士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龙煤集团作为老煤企,人员包袱太重。而且大国企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解决就业也是重要的一项,轻易裁员容易引发问题。
30亿元输血救急
饮鸩止渴恐难治本
由于煤炭市场不断恶化,各地政府出手相救已经屡见不鲜。黑龙江也不例外,但是直接砸钱解救的却也并不多见。
6月23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等8个方面。《措施》明确提出,推进龙煤集团深化改革,支持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煤城转型发展。
《措施》还提到,推进龙煤集团深化改革,完善各分(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各分(子)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省、市政府采取减负担、化债务等措施,支持龙煤集团解决实际困难。省政府多渠道安排30亿元缓解龙煤集团流动资金困难。
此外,7月底前,将原属龙煤集团负责的“三供一业”和42所医院全部移交所在地政府,医院享受公立医院政策。优先给后续资源不足的煤矿企业配置资源。
在地方政府纷纷救市的背景下,30亿元算得上巨额输血。但是对于已经陷入巨亏的龙煤集团来说,能有多大效果呢?
王峰认为,龙煤集团的各种成本都太高了,政府输血也仅仅是解燃眉之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同时,据鄂巨龙介绍,今年鹤岗已经有2个矿停产了,分别是兴山煤矿和振兴煤矿。一是因为这两个煤矿井下煤已经不多了,二是开采起来成本太高。
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龙煤集团的多数矿井生产年限较长,多数矿井受地质灾害威胁较重,安全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鄂巨龙还提到:“现在龙煤有些煤矿的采煤机器还是很老式的,总是亏损也没钱改进设备。”
实际上,尽管龙煤集团已经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但是煤炭市场仍在继续恶化。继6月份下调煤价后,神华集团7月初又变相降低煤价,在其带领下,各大煤企相继下调了煤价。
对于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都很高的龙煤集团来说,新一轮降价恐怕将带来更为沉重的打击。已经不堪一击的龙煤集团,已经到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
沈萌也认为,龙煤集团要以短期输血为抓手,就此启动企业转型升级,不然这种打吗啡式的救助,非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吸食成瘾,最终导致更大的恶果。
但是,对于老牌国企来说,在重重困难面前,改革可谓举步维艰。
鄂巨龙表示,尽管已经陷入如此困境,但领导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有些领导不愿意改革,一旦有变动,有可能会触及他们自身的利益。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像龙煤集团这样面临生存困境的国企还有很多,很多地方政府都在为传统巨头的转型升级而发愁。其也认识到靠简单输血已经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企业转型升级又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推动起来难度非常大。加之行业环境大幅恶化,地方政府想要摆脱这一包袱只能通过深化国企改革、整合地方国企来解决。
[责任编辑:刘蕊]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
湛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
&&&&②&&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恶意修改,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湛江新闻网”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所产生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湛江新闻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煤集团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