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是国家的啥子

什么叫环境保护?为什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什么叫环境保护?为什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08-12-10 &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常识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70年代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的宪法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成为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文化环境保护法,如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如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 另外还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法制工作的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下面几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 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保化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本国策,就是问题很严重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常识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70年代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的宪法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成为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文化环境保护法,如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如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 另外还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法制工作的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却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我们如何做到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下面几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 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有利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一、乡村旅游的需求与供给有关乡村旅游的科学定义至今无处考证,本文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乡野农村的风光、生活和活动等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所在,它们可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的需要;(2)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是有别于乡村的城市,特别是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因为乡村旅游对居住在具有城乡一体化特征的中小城市居民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3)旅游资源和藉此存在的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只能是与都市具有一定距离的乡野农村;(4)乡村旅游只是众多旅游形式中的一种,因此它具有旅游产品的共性,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旅游形式,它又存在其个性。综上所述,我们或许可以对乡村旅游给出这样的定义: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都市居民是乡村旅游主要的目标市场,但这并不等于说都市居民都会成为乡村旅游现实的客源市场,因为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旅游实现的先决条件是消费者具有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旅游的权利和旅游的动机。就国内旅游市场而言,乡村旅游基本不存在权利方面的限制,收入和时间两个决定因素对于乡村旅游消费的影响与一般的旅游消费也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在于经营者如何准确把握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并有效影响其旅游动机。就乡村旅游的需求方面而言,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1)对于田园风光的向往。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希望通过参加乡村旅游暂时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寻求一种回归自然的享受,并通过参与各种农事和活动获得身心的放松和娱乐。(2)扩大知识视野。当今社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缺乏对于农村、农事和大自然的基本了解,这就促使许多都市居民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队伍中来,以求扩大知识视野和陶冶情操。(3)各种类型的旧地重游。怀旧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一代知青中的“知青情结”已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与此相似的“‘右派’情结”、“抗战情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都市旅游者向乡村的流动。(4)复合型的旅游需求。很多情况下,人们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需求同样也是多方面的,并由此构成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复合型需求。乡村旅游需求方面的上述特征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正确把握乡村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实质,确保乡村旅游的乡土气息。尽管都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对乡野农村风光、生活和氛围的追求却是共同的,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应保持乡村旅游活动中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而过分的拥挤和喧嚣无疑会破坏旅游者对乡土气息的欣赏和体验。因此,乡村旅游接待容量的科学规划和控制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难题。(2)适应旅游发展的趋势,活动安排注意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趋势,乡村旅游同样也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因地制宜地安排适当的农事和活动,并注意提高活动项目的知识含量和娱乐性,满足旅游者寓求知于娱乐的需要。(3)根据都市旅游者的需求特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大众旅游市场需求方面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旅游者既希望获得新奇的感受,但又不要过分背离自己习惯的生活背景。如前所述,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大部来自都市,他们习惯于都市生活中清洁的环境和卫生标准,而相比之下,我国绝大多数乡村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标准与都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在保持乡野农村乡土气息的同时,注意旅游环境特别是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至少使其达到都市旅游者可以接受的水平。(4)除各种类型的旧地重游以外,都市旅游者乡村旅游的目的地一般都选择在距离都市较近的乡村地区。无庸置疑,旧地重游的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是有特定指向的,而其他都市旅游者在寻求一般的乡村风情时大都不会舍近求远。由此我们或许可以推论,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其目标市场一般是距离旅游目的地较近的都市或都市群。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特点决定了乡村旅游市场供给的特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供给对需求的有效影响,但无论如何,从乡村旅游的需求入手来研究乡村旅游供需之间的关系是符合市场经济观念的明智的选择。二、乡村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关系旅游活动中的主人是指旅游目的地或接待地的居民,其中包括一般居民和在旅游服务业中工作的职工,而客人则是指外来的旅游者。按照旅游者的来源划分,客人主要分为外国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两类,本文的研究范围限于外来的国内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互动则是指旅游接待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与外来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7年的一篇题为《旅游对于社会文化价值的影响》(UNE-SCO,The Effects of Tourism on Socio-CulturaI Values)的研究报告中,对接待地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出主客关系存在的4方面特征:(1)主客之间的关系是短暂的:客人在接待地停留时间很短,任何主客之间的交往都只能是偶然的和表面的。(2)主客交往存在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客人的到来通常都有季节性,而且一般不会再来。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常常用敲竹杠的办法来取得利益。(3)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个人缺乏与当地主人会面的自发性:通过包价旅游,大部分与居民的接触是事先安排好的,甚至一些聚会也是事前计划好的。这种聚会是旅游活动的组成部分,且常常成为一种商业性的安排。(4)主客之间的接触通常是一种不对称和不平衡的过程:当地居民在与外来游客接触时与游客们的阔绰富裕相比,显得寒酸,因而忿忿不平。再则,客人是在度假休息,享受新奇的经历,对当地居民来说,这种活动和接触、会见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因此容易缺乏兴趣。上述主客关系特征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乡村旅游中,如乡村旅游主客之间的关系也是短暂的,而且这种交往存在着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等等。但就乡村旅游而言,特别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主客关系的不对称和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乡村旅游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威胁。众所周知,我国现阶段城乡之间的差别仍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大多数富裕的农民并没有彻底摆脱其世代沿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城乡差别依然存在。此外,由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往往高于其日常生活的水平,这就使得参加乡村旅游的都市旅游者与接待地东道主之间在消费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加剧。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其一,促使主人不断加深对客人的羡慕之情,并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模仿客人的消费方式;其二,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由发达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会促使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上述物质和文化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促使主人在生活方式方面全面效仿客人,并最终将这种方式涵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此一来,城乡差别使会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野农村也会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不复存在。当然,主人也会在客人财富和生活方式诱惑下产生极端思想,采取敲竹杠、提供劣质服务甚至犯罪等方式寻求心理平衡的现象也是可能发生的,这将从另外一个方面断送乡村旅游的发展前程。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城乡差别是乡村旅游产生和发展的土壤,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又会通过主客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乃至消失,从而最终铲除其自身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如何妥善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客关系便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又一难题。三、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世界保护联盟(IUC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允许的开发过程。就旅游开发而言,这种资源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包括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需的经济投入或称资本资源。正因为如此,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同时包括生态的可持续、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以及经济的可持续。我们将这一思想运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或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生态的可持续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进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而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方面的要求在客观上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吻合之处,这就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对我们在乡村旅游供给的分析中提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第一个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2)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是指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这一原则为解决我们在主客互动关系的分析中提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另一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这一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乡村旅游的供需双方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机构的参与。世界旅游组织(WTO)1985年9月在索非亚发布的《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法规》明确要求各国政府“为了当代人和后代的利益,保护包括人文、自然、社会、文化的旅游环境”,与此同时,它还要求旅游者“不要强调与当地居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而接待地居民则“有权自由使用他们自己的旅游资源,通过他们的方式和行动增强对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尊重”。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通过政府有关旅游环境意识的有效宣传和旅游者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充分尊重,特别是通过提高接待地居民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3)经济的可持续是指发展乡村旅游能取得经济效益,资源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以便能造福于子孙后代。经济效益是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维系乡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而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无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妥善解决乡村旅游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明确了环境保护的指导理论、目的、内容和应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纳入环境保护。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常识 什么是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在广义上又称为环境法,是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要素,防止环境破坏的法律规范,一是关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改善环境的法律规范。另外还包括防止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法除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综合性、科学技术性、公益性、世界共同性、地区特殊性等特征。环境保护法律规范,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国家,但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现代环境法出现在世界上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70年代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环境保护的宪法规范。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法规、规章组成的体系,成为 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法律部门。 国环境保护法的范围主要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法,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法,如森林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文化环境保护法,如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环境管理、监督、监测及保证法律实施的法规,如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 另外还有各种环境标准,包括环境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和环境法制工作的加强, 国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 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 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 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许多事情当然必须由国家和政府来做,比如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禁止使用氟利昂等等。但是,有些事情却与 每一个人有关。 如何做到从 做起,保护环境呢?下面几条是 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 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 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 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 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 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 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 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 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 自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初看起来,“成本”和“收益”这两个概念似乎与道德行为格格不 入。因为道德提倡奉献,崇尚自我牺牲,道德行为从来不讲成本,不讲 回报。但细细想来,道德行为确实有个成本与收益的问题。道德行为离 不开付出(投入),有付出(投入)就得讲究获得(产出),否则会造 成浪费,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道德行为, 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还可以揭示道德行为的特点与规律,为研究道德行 为提供新的视角。 一 成本——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 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种计划方案,是预先作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任何一个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 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收 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 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 遍的方法。经济学可以用它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 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它来分析 人的行为。“经济学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经济 学家之所以有不同,是因为他们对什么是成本、什么是收益的看法不同。 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广之,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因此经济学的方法 可以应用到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1](P 282)那么,具体化到道德 领域,具体化到道德行为,成本——收益分析是否可能,这就需要分析 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特征。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从事经济活动 的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总要力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 益。“消费和需求构成了厂商的收益,生产和供给引出了厂商的成本, 厂商按照收益和成本决定其生产规模。”[2](P 57 )这是厂商理论的 基础。“从收益和成本两方面的变化,研究出最佳的生产规模以获得最 大限度的利润。利润最大化就是厂商决定生产规模的原则。”[2](P57 )在这里,厂商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得最大化利润,厂商研究成本与收 益的变化只是为了确定可以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规模。在经济活动中, 人们之所以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 收益。“经济分析比其他方法更明确更全面地假定最大化行为,假定家 庭、厂商、工会或管理当局的效用或福利函数能够极大化。”[3](P 7) 因此,当我们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考察道德行为时,其前提条件 应该是,道德行为也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然而,传统的道德 理论则认为,道德的根本特点是自我牺牲,它不求回报,提倡奉献。“ 道德调整与其他调整方式不同,其根本特点在于要求个人或行为主体对 他人或社会作出必要的自我节制和自我牺牲。所谓道德总是要以个人对 社会或对他人的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为前提的。”[4](P15)其实,这 只是对道德利他性这一方面特性的说明。道德除了利他性之外,还有自 利性的一面。而且,道德并不排除对其最佳效益的追求。道德在本质上 是讲效益的,它的产生本身就是经济原理的运用。道德既不是自发产生 的自然物,也不是什么神的意旨,而是人们为了调整相互间的利益关系 而约定的行为规范。人们之所以要用这种形式规范各自的行为,是因为 这种形式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在利益上的种种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把人的行为约束在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道德是以较低的契约 成本换取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较高收益,道德这种形式在人 际关系中的运用本身就遵循了人类行为效用最大化法则。“经济学可以 证明,那些历史地形成的道德规范是有效率的。一个人最有效率的行为 或对策,就是遵从道德的行为或对策。由于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采取合作态度、替他人着想以及自律精神不仅是有道德的,而且是有效 率的。”[1](P 277)道德不仅是人们获得经济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策略 ,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其实,人类的一切行为 都蕴含着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动机,都可以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 析方法进行研究和说明。“当代行为科学已用大量事实证明,决定人的 道德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动因是人们对其行为结果的预期,这种预期是 建立在人们对行为结果的酬赏——代价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这种 行为结果的预期中,经济利益上的考虑通常起着最重要的作用。”[5] 自利性、经济性、计算性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特征。这种方法的 内在精神是追求效益,但这种对效益的追求带有强烈的自利性。成本— —收益分析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追求行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过是行为 者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计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为 者自己的效用,不是他人的效用,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由于行为 者具有自利的动机,总是试图在经济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 益,使经济活动经济、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 就蕴含着经济、高效的要求。道德行为的效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 效用,另一类是精神效用。道德本身是精神产品,但它以利益为基础。 遵守某种道德就是维护某种利益,因此,道德行为效用最大化包含了物 质利益的最大化。但道德的效用又不能仅仅用物质利益来衡量,它还表 现为人格完善的精神价值。只有承认这一点,才能全面地把握道德行为 经济性的内涵及其价值。行为者要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达到自利的目的, 达到经济、高效,必须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计算,因此,成本—— 收益分析蕴含着一种量入为出的计算理性,没有这种精打细算的计算, 经济活动要想获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计算特 性是达到经济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行为者行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由此可见,成本——收益分析具有极强的功利性。 那么,源于经济学且功利色彩十分浓厚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为 什么能够适用于道德行为呢?这是因为道德行为虽然具有利他性,但也 具有自利性、经济性和计算性,在内在特征上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的内在要求相一致。道德的自利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物质利益 上的自利性。因为道德的基础是利益,一个人选择遵守道德的行为,实 际上就是选择了通过尊重他人利益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在经济活动中, 许多通过利他形式达到自利目的的互利道德行为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是 精神上的自利性。道德既是人们相互间维护物质利益的工具,也是人们 追求精神完善的一种境界。追求高尚道德目标的人,他们把道德本身作 为目标,因此,他们在发生道德行为时,其精神也是自利的。道德行为 同时是一种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它讲求效率,并对行为的后果 进行理性的思考(计算),并力图取得最佳效果。“实际上,人们的道 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不可能脱离他们现实的生活环境,尤其是经济生 活环境的。道德认知和良心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但是, 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对其行为后果的酬赏——代价 的分析和预期。”[5]虽然道德行为不同于经济行为, 经济行为的成本 ——收益分析不能机械地搬到道德行为的分析中来,但成本——收益分 析的内在精神和基本做法是适用于道德行为分析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在谈判桌上寸利必争、连办公用纸都要精打细 算的企业家,却在捐助社会事业、赈灾济贫时出手大方,与从事经济活 动时判若两人。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遵循着截然不 同的规律呢?是否意味着成本——收益分析不适用于道德行为呢?笔者 的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不管是经济行为,还是道德行为,都追求效用 的最大化。“在经济活动领域中,追求财富是人的主要的和公认的目的。 ”[6](P 119)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人们只能以赚钱的多少来体现自 己的价值。市场机制是一个以利益为杠杆的机制,它使人处于一种求利 的紧张气氛之中,不得有半点松懈,否则便无法在经济活动中立足。一 旦跨过经济活动的边界,有些人便会从求利的紧张气氛中缓过气来,甚 至慷慨地捐让出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但他们在利益捐让过程中所表现出 的品质,并未超越效用最大化的行为规律,而不过是追求了另外一种效 用。其次,人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经济人与道德人并不是两个领 域的两种人,而是同一活动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属性。在经济 活动中,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充分展现着经济人的属性,但人们在追 求利益的过程中也同时遵循着道德,表现出道德人的属性。其实,经济 人的假设反映了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反映了人的本性。不管什么行为, 都不会使人性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经济人的假设在道德领域中也是成 立的。但人的行为随着环境的变化,其表现方式会有所不同。在道德活 动中,道德人会处于突出的位置,使人的行为表现出更大的道德性,经 济人的属性则退居次要位置。因此,一个人在社会事务中所表现出的“ 出格”行为仍然是一种常规行为。 二 我们的伦理学比较重视道德发展规律的研究,但对道德行为规律的 研究则显得不够。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道德行为,可以揭示出 道德行为的成本——收益规律。“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又称交易费用 分析法。在交易费用为正的世界上,经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就是行为的 预期收益≥预期成本(即R≥C),这是经济人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必要 条件,而采取行为的程度则在于边界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 =MC),因为这时已经实现了净收益(NR=R-C)的最大化。经济人的 行为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人们的基本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不 同,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人们行为的差异则在于其收益较之成本的 差异,此差异来源于各人价值观的不同。”[7](P 17 )由此分析道德 行为,可以发现:一种道德行为是否发生,及其发生的广度和深度如何, 由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决定;当收益大于成本时,该行为就具有经济的价 值,并且是值得或易于发生的,反之,则是不值得发生或不易发生的; 收益与成本的差越大,这种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高,驱动力就越强。在 收益既定的情况下,道德成本就像经济活动中的“看不见的手”一样, 支配着人们的道德选择。这就是道德行为的收益——成本规律。 道德行为可区分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无论是道德的行为 ,还是不道德的行为都是遵循道德行为的成本——收益规律的。 就道德的行为来说,其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构成。直接 成本是道德主体在从事道德活动的过程中在时间、财力和精力等方面的 付出;机会成本是指道德主体因从事该项道德活动而放弃从事其他道德 活动所放弃的效用收益。道德的行为收益是指道德主体从事某项道德活 动所获得的效用。在这里,收益大于成本,则表明该行为有效益,这种 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反之,则无效益,这种行为就会被弱化,甚至消失 而出现不道德行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在社会的倡导下,一些人无 私奉献,乐于助人,但也有些人,却乘机捞取便宜,损害无私奉献、乐 于助人者的利益。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时,是要 对这种行为可能付出的成本和可能得到的收益进行比较计算的,只有当 他认为收益会高于成本时,才可能选择这种行为。当无私奉献、乐于助 人者作出善举时,他们所生产的公共产品(如创造的良好社会秩序等) 被他人无偿享用。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这种成本 得不到补偿,其主体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倘若一种道德的行为收益与 成本差距太大,这种行为就会受到抑制。久而久之,道德的行为就会被 不道德的行为挤垮,这与商品市场上劣质商品搞垮优质商品的莱蒙市场 现象是类似的。因此,对待道德的行为,社会不能不闻不问,而应通过 制度设置使善有善报,使遵守道德者自身的利益得到保障,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更多的人乐于行善积德,扩展道德的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道 德水平。 至于不道德的行为,其成本由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受罚成本和边 际成本构成。直接成本是指道德主体从事不道德活动的直接支出,包括 人力、财力的支出和精神负担方面的代价;机会成本是指道德主体因为 从事此项不道德活动而同时不再有机会将其资源用于其他道德行为活动, 由此而放弃的可能的收益;受罚成本是指道德主体的不道德行为暴露以 后受到惩罚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事发后所受的处罚付出和由此产生的负 面效应。当然,受罚成本必须在不道德行为暴露并受罚后才产生,否则 不能被计作不道德行为成本。边际成本是不道德行为成本变动量与其收 益变动量之比,表示随着不道德行为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次不道德行 为所增加的成本。不道德行为的收益就是道德主体从不道德行为中所得 到的好处。不道德行为收益如果大于成本,这种不道德行为就会强化。 要避免该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关键是加大受罚成本。一般说来,不道德 行为者所选择的某一具体不道德行为,其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是一定的, 而且随着不道德行为的增加,不道德行为者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手段会更 加熟练,经验会更加丰富,边际成本会趋小。因此,只有增大受罚成本, 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处罚力度,才能提高不道德行为的风险程度和被制 约力。处罚要有力度,处罚不到位比不处罚还要糟糕。处罚要体现严肃 性,要处罚到对这种行为具有较强的抑制性。 不道德行为发生者总要把行为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如果我们把 道德行为的收益与成本之差视为效益,那么,一种行为收益越多,成本 越低,则效益越高,行为者就会乐于趋向这种行为。如下图所示。 图1 不道德行为收益与成本关系简图 当收益与成本相等时,效益为零。效益为零的行为,从理论上来说 是不值得发生的。一个行为者在从事不道德活动之前,要对自己行为的 成本与收益进行计算,一般说来,当效益较大时,才会实施该行为;从 图示来看,不道德行为者效益预期值处于零效益曲线下方的某一点上, 这些点的连接就形成了效益预期曲线。要使不道德行为成为不经济的行 为,成为不值得发生的行为,必须使其收益小于成本,办法就是加大受 罚成本。受罚是针对行为者讲的,对于社会来说,就是对不道德行为的 惩罚。惩罚曲线的设置必须使其处于零效益曲线之上,而且随着收益的 增大而增大,否则惩罚就会缺乏抑制不道德行为的作用。惩罚曲线表明, 只要发生不道德行为,不管行为者事实上有没有收益,都要进行与预期 效益相应的惩罚,因此,惩罚曲线应与效益预期曲线平行,并与零效益 曲线保持一定距离,这体现了惩罚与行为者所能获得的效益成正比例的 关系,惩罚曲线随着预期效益的增大而上升。惩罚曲线越上升,收益与 成本的差距就越大,效益负值也就越大,不道德行为的成本才会越高, 这种行为就越不值得发生。 由此可见,无论是道德行为,还是不道德行为,都遵循着效用最大 化原则,因此,对道德行为的调节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只有运用这一经 济原则调节道德行为,才能保护道德的行为,抑制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盛洪.经济学精神〔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2】刘涤源.谭崇台.当代西方经济学说〔M〕. 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1983. 【3】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5. 【4】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85. 【5】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 法律的关系〔M〕.哲学研究,1997,(1) 【6】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8. 【7】贺卫.寻租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是类型平等主义的社会没有省、没有私有财产和没有社会阶层。在共产主义, 所有物产由社区拥有整体上, 并且所有人民享受相等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或许一个共产主义社会的最佳的已知的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作为思想体系, 共产主义的同义词为马克思主义和其各种各样的衍生物(最著名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尤其, 马克思主义声称人类社会审阅发展各种各样的阶段在其历史过程中, 并且资本主义是当前的阶段我们经历。下个阶段以后将是社会主义, 和那个将是共产主义。所以, 值得注意的是, 共产主义者不寻求立即建立共产主义; 他们寻求首先建立社会主义, 将被共产主义跟随在将来。 作为一个政治运动, 共产主义是更加宽广的社会主义者运动的分支。共产主义运动区分自己从社会主义者运动的其它分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 例如, 共产主义者的欲望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系统在社会主义一个以后, 和他们的承诺对革命战略为推翻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 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定义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是透过消灭私有产权,去消除社会隔阂和阶级,以把全人类从压迫和贫困中解放的思想,并建立没有阶级制度、没有私有产权、没有政府,以及集体生产的社会。实现的条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要在社会物质基础发展成熟后才能实现。过程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实现共产主义是会经过数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把这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作用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把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并阻止资本主义的复僻。在这段时期,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仍然存在。当社会主义建设完成后,政府、商品生产和货币经济会完全消失。最后,人类的社会就进入共产主义的阶段。这个时候,城乡差异和社会分工会完全消失。人类就能够以低工作量去满足生存所需,所有的财产归全人类所有,产品各取所需,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人们不再将劳动做为谋生的手段,劳动将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人不会被分工所局限著。达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阶段。“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著整个生产, 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 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 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 或批判者。当前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这些国家现在大部分都处于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国家部分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西方国家阵营&认为其本质接近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如果从唯物史观划分资本主义前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后的共产主义完全不对。而有的国家依然持续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如朝鲜。现在存在的所谓的共产主义国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产主义。首先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把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全社会组织生产,而这种形式是无产阶级民主的,不是官僚命令。官僚的命令,实际上就是一个阶级,他们掌握生产资料,掌握全部的社会生产,他们利用监狱、警察、常备军来防卫无产阶级。社会主义(socialism)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实行公有制经济,认为生产资源应该由社会或政府所控制。在马克思的理论中,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而且社会主义需要有发达的资本主义作基础才能实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