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虚拟经济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行的

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
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飞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地推陈出新,全球虚拟经济的整体交易规模急剧膨胀,其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对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加速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会使实体经济的运行出现巨大的经济风险和经济泡沫,导致金融市场动荡,严重时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反过来又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近期不断爆发的金融危机都与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金融动荡与经济危机的不断出现,使得对虚拟经济的发展不禁产生了诸多疑问:这些问题的发生是不是源于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怎样才能保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准确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细致、全面的分析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入研究和论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且依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虚拟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对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本文尝试以新的角度阐述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历程。虚拟经济发展和演化的初级阶段是以货币的虚拟化过程为代表的,这一阶段从实物货币开始,以脱离了贵金属的法定货币全面接管货币体系告一段落;随着货币的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直至通过信用和货币的结合催生了股份制企业,股票和债券也纷纷登场,意味着虚拟经济的演化过程进入了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顶峰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标志。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货币的金本位体系破灭,货币完全成了国家依靠信用发行的虚拟化符号,虚拟经济逐渐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束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整体社会经济中虚拟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钱生钱”成为经济社会的常态,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投资把这种经济虚拟化扩展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已经表现为虚拟经济的一体化,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程度也进入了高级阶段。这部分最后概要地梳理了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和演化过程。  然后,本文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理清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基本关系以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虚拟经济的运行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同时又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本文对虚拟经济的这种“双刃剑”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文章还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这一部分重点对虚拟经济在消费和投资领域的作用机制分别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本文的重点在于实证和计量性检验部分,论文这部分通过实证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论文第四章,通过选取年我国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季度发展水平数据,运用边限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ARDL-ECM)以及VAR模型框架下的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GDP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协整关系;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上,GDP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都存在着相互正向决定的发展机制;对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要比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更加持续,这也反映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对虚拟经济的依赖程度。  论文第五章则通过采用年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季度数据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年度数据,应用基于VECM和基于PECM的长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如下的基本结论: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发展在长期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而在短期上则表现为仅股票市场波动是实体经济波动的单方面因果关系;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实体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在长期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在短期上房地产市场波动与实体经济波动间不存在着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从长期上看,我国经济快速平稳持续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在短期上,无论是房地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论文最后,对我国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第一,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引导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基础,实体经济的决定了虚拟经济的产生、规模及运行状况,没有实体经济就没有虚拟经济,所以要加速发展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重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协调,要尽量做到虚拟经济适度发展。虚拟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二者相互协调,虚拟经济适度发展才会促进经济的进步。第二,要重视加强金融监管,降低虚拟经济发展的风险。加强金融监管,要严格控制虚拟经济领域的资本流入;加强金融监管,要特别重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第三,吸取次贷危机教训,重点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市场金融系统的监管,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其中的金融风险,保证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导读: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不仅对本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损害,对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温家宝总理在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货币银行学 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2008年由美国遍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由于美国金融衍生品的肆意发展,缺少国家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而引起的,这场金融危机给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些金融危机的发生,不仅对本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损害,还通过国际贸易、汇率变动以及资本流动等渠道,对周边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金融危机。 温家宝总理在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提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的观点。不论是深深卷入危机中的欧美金融强国,还是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均已成当务之急。 一是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力度。金融衍生品的创新,本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效率,但当风险足够大时,分散风险的链条也许能变成传播风险的渠道,所以在开发金融衍生品的同时.必须加强相应监管,避免金融衍生品过度开发,进而控制风险的规模。要牢牢坚持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原则和方针,理顺虚拟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监管方式,构建完善的金融系统,适度发展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和配套的虚拟经济。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监管是当务之急。 二是逐步规范金融市场。虚拟经济的发展依托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实体经济和金融总体进程制约,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金融市场体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序开放,完善基础金融市场,确保基础资产的质量。加强同业拆借、票据、外汇、股票债券市场的规范建设。加速金融市场的- 6 -
货币银行学 立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规范证券交易,在发展中逐步完善金融市场。 三是正确处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关系,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虚拟经济的发展并不一定导致泡沫经济。只有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才会出现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投机虽然是重要的原因和导火线,但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才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投机是泡沫破裂乃至引发金融危机的催化剂,是外在原因;而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出现问题才是内在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定要打牢实体经济的基础,把握好虚拟经济发展的“度”,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四是促进世界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创造了过多的流动性无疑是造成这场危机的主要根源。从世界范围看,为了实现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应按照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调整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加强对所有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各国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避免危机重演。
参考文献 [1]贺建平.三大经济失衡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8):95―97. [2]叶馨蔚.浅谈我国虚拟经进与实体经济的背离【J】.中国商贸,2009(4):209. [3]郝香英.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4]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J].开放导报,2008年 [5]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年
包含总结汇报、文档下载、IT计算机、旅游景点、外语学习、计划方案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浅析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当前位置: >>
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郑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姓名:李伟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西方经济学 指导教师:孙新雷
摘要摘要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产物,金融创新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让高流动性、高风险性以及高投机性的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饱受世人非议,有人甚至将次贷危机直接归罪于虚拟经济,也有人将泡沫经济等同于虚拟经济。作为次贷危机爆发温床的资本市场, 更似乎成了经济社会的万恶之源。其实,金融危机爆发以及泡沫经济破灭的本 身并不是虚拟经济的过错,而是监管者失职和交易商贪婪共同作用下,虚拟经济、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相脱离而形成泡沫经济,从而最终导致全球性经济危 机的发生。虚拟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核心推动因素,对经济增 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其经济功能不以个人的意志所转移。虚拟经济的发展,有效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拉动实体经济增长。正确认识虚拟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本文的核心要旨。 为了论述虚拟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作者在总结虚拟经济一般特征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的方法论述了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作用。虚拟经济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种类,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并通过自身的价值化积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财富效应增加社会消费,通过投资效应扩大社会投资,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经济增长。本文关于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作用不仅给出了理论解释,还从实证角度加以验证。通过对财富效应、投资效应、经济增长效应的建模计量检验,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实证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势必会引发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破灭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具有极大的破坏 作用,今天的世界就正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但是,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 本文没有系统涉及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 利用虚拟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是作者展开政策思考的主线。作者 在充分认识我国虚拟经济功能和定位的基础上,思考了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中的 功能改善和结构优化问题。 关键词:虚拟经济经济增长价值化积累 一_――――――――――――――――――――――――――――――_―――――――――――――――一AbstractAbstractproperty ofThe fictitious economy is itsallobjectiveamarket economy,and hasaobjectivefunction.The U.S.sub.prime crisistriggeredglobalfinancialsourceandeconomic crisis.SO that fictitious economy Was criticized economic crisis.In fact,the financial crisis,as wellasto betheof t11ethe bubble economy burst in the regulators fictitiousitself is not the fault of the fictitious economy.It was the source that and traderS to be derelict of duty under thejointaction of greed.Theeconomy asaform of modem economic hasan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caneconomic growth.The fictitious i11vestment demandeconomic developmenteffectively stimulateandconsumption,stimulate real economicgrowth.Itis theof the role of fictitious edonomic 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to let people understandthe economic growth.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ositive role of fictitious economy in thecourseofeconomicgrowth.theauthor summarize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ctitiousouteconomy.and then carry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of test.Thefictitious economy has increased the types of social wealth and has concept of people’Schangedthewealth.fictitiouseconomycanpromoteenterprisescanthese development.increase social spending and expand social investment.Allpromote economicgrowth.Offictitious course,everything has its two sides.Theeconomv is bound to be over.inflated bubble economy.the bursting of the bubble economy caus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has the limited spaceaof devastating effect.However,becausenotandindividualcapacity,this article couldsystematicallyexplai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fictitious economy. The main line of authors policy thinking is positive role of theonfictiyiouseconomy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Basefullyunderstaningthe functionand locmion of China's fictitious economy,author carry out heself advisions aboutChina,S fictitiou economy development in its functional improvementandstructuraloptimization problems. Keywords:fictitious economy economic growth theaccumulation of value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舍佯新日期:叫年l f月沙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郑州大学。 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 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 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郑 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参彳苯翻吼扣7年l 1月讶日 第一章引言第一章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引言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产物,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理论概括。 依据经济运行方式的不同,以物质产品运行为代表的经济称为实体经济、以虚 拟资本运行为代表的经济称为虚拟经济。虚拟资本是虚拟经济的起点,虚拟资 本的积累与扩张过程形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自从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 林体系解体以来,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推陈出新的金融创新,使虚拟经 济在信用体系的支持下得以迅速扩张,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也为虚拟经济 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宏观层面上,整个世界经济年平均增 长率为3%左右,国际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5%左右,而国际资本的年平均增长 率为25%左右,上世纪末全世界的虚拟经济存量为160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 全世界国民生产净值总和的5倍,目前全世界虚拟资本的每天流量为2万亿美 元,大概是全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在微观层面上,个人、企业和社会 团体越来越多地持有债券、股票等虚拟资产,由虚拟资产带来的收益逐渐成为 人们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多年来,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 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度日趋突出。 虚拟经济在全球的规模发展和体系建设引发了世界经济运行方式及组织方 式的改变。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金融的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 重心。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金融交易量的总值己经达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 资的60一70倍,国际金融活动己经不再是国际间实体经济行为的派生活动,而 是发展成了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导。与之相适应,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也已从 以实际生产活动为主的跨国公司,转而发展为以从事金融交易活动为主的国际 性金融中介机构、国际大银行和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投资基金②。另一 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范围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方式,竞争的 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工业经济的竞争表现为以机器设备和自然资 源为代表的自我积累式物质资本竞争;现代经济中的竞争则主要表现为以知识 为内容,以技术为先导,以资本运营和产品服务为依赖的社会资本式竞争。所①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南开大学fl{版社,2003年版,第5页。 @刘骏民:“论虚拟经济的研究”,环渤海经济晾望,2000年第J期l 第一章引言有这些势必引起经济的组织方式的改变,变革单一的与实物经济运行相适应的 经济组织方式,进而转向与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方式相适应 的经济组织方式,更为全面地运用虚拟经济变量及相关参数为经济主体服务。 基于此,加强对虚拟经济运行方式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在于经济增长的原因、实现途径和内在机制。长 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实物经济是经济学家所普遍关注的重 点,经济增长理论几乎都集中于阐述劳动增长、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等实际经 济变量与地域性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研发了许多经济模型对它们之间 的互动关系进行描述。然而,由于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系化运作,以股票、 债券等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数量急剧增加并超过实物资本,从而导致经济结构本 身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数量占据资本市 场的主导地位,世界各国普遍将虚拟资本作为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虚 拟经济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到社会财富的构成。为此,经济理论不得 不关注经济增长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才 展开虚拟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二、文献综述在世界范围内虚拟经济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体现了东西思路的差异,西 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思路在于货币金融等虚拟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 则主要是沿着马克思虚拟资本范畴展开研究体系。 (一)西方学者对虚拟经济的相关研究 西方经济理论研究者将虚拟资本作为其研究虚拟经济的重点,并没有对虚 拟经济提出明确的规范概念,其研究领域和成果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 展的关系,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偏离关系的测量,以及金融投机引发金融危机 对经济发展的危害等方面。 西方理论界对虚拟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最早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 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书中亚当.斯密指出“慎重的银行活 动,可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加一国的资本,而在于使本 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山”亚当.斯密通过资6转引自:上官小琴《堰拟给济影响实体终济增【:自々作尉机制{Ij|究》,武汉人学颀l?学世眨文.20052 第一章引言本的逐利本性侧重资本生产机制,而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更为重视金融中介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作者对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生产 要素能够在创新中得到重新组合。金融中介活动,尤其是银行信用能够为生产 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购买力,通过促进要素重组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著名 的资本累积过程理论由论魏克赛尔在其著作《利息与价格》中提出,货币经济 理论由此产生,货币经济理论的发展则要归功于凯恩斯,凯恩斯使货币理论得 到丰富并为经济学界所普遍接受。在《货币论》一书中,凯恩斯主张货币调节 可以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保持均衡;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 凯恩斯更为详尽地阐述了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实现扩大就业,增加国民 收入的传导机制。在凯恩斯看来,失业和经济萧条的根源是货币经济的不确定 性和人们预期的悲观性,所以政府必须强化对通货的管理,并采取适当的财政 政策与货币政策管理宏观经济运行。 上世纪60年代,金融结构学派论述了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体系结构的金融 服务功能和资源分配功能,从金融服务在分配资源中作用的角度讨论虚资本市 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拓了人们认识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视野。 从金融服务角度研究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功能的理论观点庞杂而类同。美 国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约翰.格利认为虚拟经济能够大幅度把储蓄者的零散储 蓄转化为投资者的集中投资,投资增加则社会的产出水平得以提高,其理论观 点汇总于《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与资本》一书。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详细考 察了金融对工业革命的刺激作用后,在《经济史理论》一书中指出:工业革命 早期的技术创新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在缺乏金融市场的情况下,新技术的应 用在得不到大量长期资本投资而无法实现,因此工业革命客观上需要金融革命 的支撑,资本市场是孕育工业革命的基础,所以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直接 结果,而是金融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共同产物。戈德史密斯在通过同一国度的历 史纵向比较和不同国度之间的横向比较,并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对比研究之后 认为,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在近几十年内有大致平行的关系,金融 结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随着经济总量和人均的实际收入及财富的增加而增加, 金融结构改善了经济的运行条件,增加了资本转移的便利条件,对经济增长具 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上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历史性的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 第一章引言论,指出金融抑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论证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 进作用。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发表了他们的著名论著《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 一书,此书系统总结和深化了其以前的学术观点。他们指出金融抑制会给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后果,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金融自由化,通过 形成均衡的市场利率来从而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 进经济增长。后来的实践证明他们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不尽完善,且理 论体系上比较粗糙,缺乏严格的数学推导和理论证明,但是,金融深化理论对 于传统的金融货币理论提出异议,并且立场鲜明地提出“金融抑制”有碍于经 济增长,这无疑会在货币理论界和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对发 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和货币金融改革实践有着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得到90年代后的金融发展理论家继承和发 展。在借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良性互动性关系的观点基础上,上世 纪90年代后的理论研究者进一步克服了麦金农和肖学派的金融抑制模型中所 存在原始缺陷,诸如总量生产函数的形式过于简单、效用函数缺乏、完全竞争 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符等缺点,步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效用函数入手,在 模型中增加对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和监督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从规范意义 上解释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存在,使得新提出的观点更具有可操作性 和现实规范性。金融发展理论家上世纪90年代的研究成果在于:既全面解释了 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形成过程的内生性,又便于接受地解释了金融发展的经济 增长功能和作用机制。 (二)国内学者对虚拟经济的研究现状 虚拟资本的范畴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提出,有关虚拟经济的早期 研究,主要是探索和系统化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世纪末, 东南亚各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虚拟经济的极大关注,掀起研究 虚拟经济的热潮多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一方面对虚拟资本、虚 拟经济概念进行学术探讨,另一方面侧重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 国内学者对虚拟经济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以下几种观点具有代表性。 成思危是虚拟经济研究的领军人物,他把虚拟经济描述为在经济全球化、信息 化条件下,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依托金融体系进行循环运动的经济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货币资本不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其独立运动就可获取盈利,简4 第一章引言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①。同为南开大学虚拟经济研究所的刘俊民教 授将虚拟经济划分为广义虚拟经济和狭义虚拟经济两种形态,广义虚拟经济包 括银行、保险、体育、文化、房地产、投资、广告等物资生产活动之外的所有 经济活动;狭义的虚拟经济仅包含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圆。李晓西认为,虚拟 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构成虚拟经济的主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外相对独立@。李宝伟等人更愿意将虚拟经济看作是以资本定价化方式为基础的、特定的资产价格定价交易体系④。刘俊民在后续《论虚拟经济的研究》论文中,进一步 认为,不能够简单的从交易物的形态来区分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在区分二者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经济运行的关系。指出虚拟经济体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运 行关系,进入虚拟经济领域的资产,不论是否有实际价值,只要带有虚拟资产 运行的性质并进入这种影响关系,就理应成为虚拟经济的组成部分。国内学者在有关虚拟经济的性能特点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方面,虽然表述不一,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成思危把虚拟经济的特点归纳为复杂性、寄生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和周期性五个特点@:刘骏民更侧重于虚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 李晓西、杨琳同样认为虚拟经济具有高投机性、高度流动性、高风险性和不稳 定性等特点。在有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认同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认为适度发展虚拟经济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又认一旦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势必要引发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过度发展和破灭会严重损害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经济学家曾康霖在分析虚拟经济 的正面效应时指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信息揭示、风险定价、储蓄动员、公司控制、为合约选择和交易行为提供支付便利、对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进行恰当的市场和制度安排@;天津财经大学王爱俭教授集中研 究了虚拟经济的负面效应,指出虚拟经济会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间歇性挤压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资金,泡沫经济产生的客观性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危害。此外蓝庆新、赵志诚还研究了虚拟经济增加区域性经济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李晓西、杨琳研究了虚拟经济拉大分配差距、扭曲消费行为、扭 曲资源配置和破坏金融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也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o刘俊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4页。 雷李晓西,杨琳:《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载《财贸经济》2000年第6期。 @李宝伟:《虚拟经济的界定及j妊里论框架》,载《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从》,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曾康霖:《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5 第一章引言此外,国内学者还展开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为了论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具有相背离的客观性,伍超明、王国忠、王群勇分别通过各自的数据模型给以分析;吴秋憬、于兹志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 虚拟经济产生的制度根源、存在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张全旺从理论和机制设 计的角度,研究虚拟经济的合理发展规模。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国外有关虚拟经济的关注点是货币金融政策与经 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西方学者选用GDP指标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动,倾向于 把金融作为一个经济部门或产业,通过对这一部门发展的分析来研究其对经济 增长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的研究重点偏重于金融发展对经济总量增减的影 响,而不够重视金融发展所引起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至于虚拟经济发展对 社会财富构成的变化、财富积累方式改变的影响,则较少研究。虚拟经济体系 是一个复杂综合体系,金融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涵盖其全部,所以 虚拟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虚拟经济的思路是沿着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理论思路,创新性 地对虚拟资本发展到虚拟经济体系后所引发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变革、社会财 富构成变化、价值评判体系重构等系列问题予以重视,具有相当的现实性。但 从研究总体来讲,对虚拟经济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构建起来完整的 虚拟经济理论体系,尤其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涉足较少,给本 文选题留下足够的研究空间。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思路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在实物经济时代,经济增长表现为物 质产品绝对数量的增多。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的内涵逐渐演变为物 质财富和资产财富的共同增加。价值形态财富的出现,绝对不是实物产品的某 种价值转换,而是尚未被人们定义的“非实物产品或劳务”。虚拟资本以金融服 务业为依托,其独立运行够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虚拟经济运行体系,所以现代 经济体系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复合体,其中实体经济以物质产品运行为主 体,虚拟经济以虚拟资本运行为主体。实体经济和虚拟经的共同增长构成社会 经济的整体增长,在整个经济增长体系中,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相互作用、相6 第一章引言互影响,存在一种相互推动、相互掣肘的关系。 经济学理论自建立之日起,经济增长理论就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到 目前为止,实体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已相当完善,20世纪50年代,哈罗德一 多马模型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增长理论的诞生。其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建 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基本完善了实体经济的经济增长理论。然而,对 虚拟经济增长的研究,以及虚拟经济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功能研究则相对薄 弱。本文认为,虚拟经济的起点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积累与扩张过程就是 虚拟经济的增长过程,虚拟经济的发展又通过经济体系内部的传递机制促进实 体经济的增长,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增长。基于此认识,贯穿本书研究的主线 就是:虚拟的产生和发展~虚拟经济的本质和特征….虚拟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 效应一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检验一关于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政策思考。 (二)研究方法 1、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在经济学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本文研究过 程中,作者围绕虚拟经济的企业成长效应、财富效应、投资效应等,展开理论 分析,探讨虚拟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收集 相关的经济数据,引入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虚拟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 系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 2、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虚拟经济体系孕育于虚拟资本,研究虚 拟经济就应该从虚拟资本这个源头着手。通过研究虚拟资本的产生、发展,继 而延伸到价值化积累,重点是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和检验。逻辑和 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能够了解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又能够论证虚拟经 济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我国虚拟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政策指导信息。 3、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现有理论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前人的研 究成果有助认清虚拟经济的特点和功能;实际是虚拟经济运行的现实,即可检 验理论又可发展理论。本文正是在借鉴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虚拟经 济发展的新情况对虚拟经济进行研究,分析和检验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三)本文内容结构和创新点本文围绕虚拟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全文内容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言,指明了本文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引言与现状作了简要综述,最后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结构;第二章 回顾了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举例说明了虚拟经济的国际发展状况和我国的 虚拟经济发展实践;第三章介绍了虚拟经济的特征,以及由虚拟经济发展所引 发的财富观念的转变和价值化积累;第四章对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定 性分析,其中包含:企业成长效应、投资扩张效应和财富效应?9第五章应用计 量经济学模型对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从量的角度来认识虚 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第六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发展虚拟经济的政策思考。作者撰写本文的过程中,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可 能创新点:引入风险类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特殊贡献;引入价值化积累 改变消费者消费预期的作用;引入行为金融理论,论述虚拟经济对边际消费倾 向的扩大作用。8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一、虚拟经济界定和产生虚拟经济是以信用为前提,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以票券或权证为载体, 以牟取权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虚拟经济的构成大致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银行存贷业务、股票债券业务和金融衍生业务。其中银行 存贷业务和股票债券业务是虚拟经济的构成基础,体现资本属性;金融衍生业 务是权益的演化,体现权益属性。虚拟资本是虚拟经济的核心,虚拟资本只是 一种收益凭证。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持有者可以通过它们获取一定的收益, 但证券本身并没有价值,也非货币。投资者无权直接支配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财 产,只能间接的、虚拟性的拥有投资,所以被称为虚拟资本。 虚拟经济产生的首要原因是信用。现代货币,债券、股票和其它金融衍生 品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契约关系,信用是契约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正是信用 制度建立与发展直接推动了虚拟资本的出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社会化 大生产的不断扩大,企业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 对资金有着强大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又断断续续 地产生出一些暂时闲置的货币和资产。在资本逐利本性的催促下,自然而然地 产生了以偿还为条件的资金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便是今天社会所称为的信 用。社会信用催生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虚拟性是经济的信用化和经济虚拟 化的基础,在货币信用化的基础上,经济主体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以一定的方 式脱离实体经济,以特有的运动形式实现资本增值。 虚拟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资本化。货币资本化是经济生活主 体将货币财富转化为可实现价值增殖或带来更多财富的一种过程和机制。信用 行为的不断深化使信用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专营货币的社会企业家便应运而 生,他们通对社会上各种暂时闲置的资金收集,集小为大,再以有息借贷的方 式放贷给那些需要资金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从中谋取利润。货币通过借贷 有了自己的独立运动,这种运动又与资本生产运动融为一体,货币便具有了资 本的性质。货币的信用化和资本化是虚拟经济的初始形态,此时的货币己不再 与实体经济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具有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9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虚拟经济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股份制的出现。技术进步提升了社会化大生产 的规模,一些利润丰厚、风险较高、但投资巨大且又是经济发展必须的大型项 目已超过单个企业积累的承担极限,如铁路建设、航空建设等。股份制形式通 过多人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资产组织形式,有利于这一矛盾的解决。 这样,通过股份制企业的组建和企业的股份化改造,资本市场应运而生。企业 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投资通过证券投资获取资本收益, 资本由此具备了脱离实体经济运动而自身运动的相对独立性,有了自身的运动 规律,资本由此得以虚拟化。 虚拟经济发展初期,其主要形式是股票、企业债券、国家债券、不动产抵 押单等有价证券。金融深化和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使虚拟资本拥有越来越多 的表现形式,例如期货、期权、指数期货、指数期权以及组合证券等各种高级 金融衍生产品。越是高级形式的虚拟资本越是远离最初的实体资,“虚拟”是他 们的共同特征。虚拟资本的产生和运动导致了虚拟经济的产生和运动,虚拟经 济是一种虚拟的价值系统,是一种虚拟的价值财富。二、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发展的动力有两个:一是金融创新,一是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是 其发展的直接动力,信息技术则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虚拟经济的发展首先 体现在其规模发展,其次体现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亦即虚拟经济体系的形成。(一)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 虚拟经济规模发展指的是虚拟资本在数量上的扩张,是虚拟资本规模发展 中的首要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银行资产、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和金融衍生 品发行及交易数量的增加。从全球范围看,虚拟经济的发展亦有其不平衡性, 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虚拟经济是发达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的理论现实。 1、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头号经济大国,不但拥有发达的实体 经济,其虚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全球领先作用。1952年到1973年之间,美国 的虚拟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以金融资产加房地产资产为代表的虚拟资产总额与 实体经济的资产总额的比值一直维持在8左右。1972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10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的崩溃使得美元与黄金脱钩,货币虚拟化的空间得以拓展,再加上美国政府放松金融管制,金融创新得以多样化发展,美国虚拟经济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支持 下得以快速膨胀。2003年,美国的性能资产与实物资产比值己上升到14.4,虚 拟资产的膨胀同时引发美国居民财富构成的变化,在居民家庭资产构成中,家 庭耐用消费品的比例不足30%,房地产和其它金融有价证券的比例则达到70%。 具体情况见表2.1。表2.1 美国虚拟资产与实物资产总量规模比较 单位:10亿美元 虚拟资产占 实物资产 虚拟资产 总资产 总资产比例286 339 439 553 875 151{ 2760 3728 5106 6251 812l 8328 8562 8847 2204 2648 3469 4865 6979 11346 21132 34361 50360 69300 112969 115008 115238 127774 2490 2987 3908 5418 7854 12857 23892 38089 55466 7555l 121090 123336 123800 132261 88.5 88.7 88.8 89.8 88.9\\项目年纷\1952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203\虚拟资产/实 物资产比值7.7 7.8 7.9 8.8 8.0 7.5 7.7 9.2 9.8 11.1 13.9 13.8 13.5 14.488.2 88.490.2 90.8 91.7 93.393.293.1 93.5资料米源:转白《世界虚拟机发展概况》,第三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2004年2、日本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 日本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性。战后的日 本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实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其虚拟经济也得以长足发 展,尤其是其大量的外盈余为虚拟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然而成也 萧何败也萧何,上世纪中后期的日本虚拟资产价格过分走高,导致居高不下的 地产和股市价格与实体经济相脱钩,再加上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人为推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高了日元的外汇汇率,使得日本经济率先经历了泡沫经济的洗礼。泡沫经济的 破灭导致日本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放缓,且一度低于 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1990年时,日本的虚拟资产总量己达到76517290亿日 元是实物资产的27倍,经过五年的徘徊到1995年,其虚拟资产的总量依然未 能有大的突破,大概是79167910亿日元,与实物资产的比值还是27倍。这种 徘徊不前的局面一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有所改观,2000年日本虚拟资产总量达 到81894300亿日元,与实物资产的比值上升到30倍。总的来讲,上世纪90年 代至今,日本的虚拟经济发展在经历泡沫经济之后与其实体经济发展高度一致 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虚拟经济 受实体经济的拖累而徘徊不前,与之相应,虚拟经济的徘徊同样导致实体经济 发展缓慢。日本的虚拟经济发展历程受日本特殊国情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来 讲比较具有代表性,具体情况见表2.2。\目 年笏\.表2.2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日本虚拟资产和实物资产总量比较 虚拟资产占 实物资产285513 299053 304945 299019 290509 289117 293640 302826 294128 283608 277403 264928 251011单位:10亿日元 虚拟资产与实物 资产比值27 26 25 26 27 27 27 27 27 29 30 30 31虚拟资产总资产 总资产比重7651729 7715566 7540010 7649690 7821695 7916791 7995652 8127576 8068667 8283869 8189430 8039075 79019227937242 8014618 7844495 7948709 8112204 8205908 8289292 8430402 8362795 8567477 8466833 8304003 815293396.4 96.3 96.1 96.2 96.4 96.5 96.5 96.4 96.5 96.7 96.7 96.8 96.9资料来源:转自《世界虚拟机发展概况》,第三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2004年3、全球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12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全球虚拟经济的发展既有整体规模的提升又有内部结构的调整。就全球虚 拟经济结构的本身而言,金融衍生品类资产份额呈现逐年上升之势,2003年其 资产比重已达到总虚拟资产的56%,传统的银行资产占总资产的24%且稍有下 降,股票和债券类资产呈现趋稳态势,占总资产份额的20%。就地域范围来看, 西欧传统经济强国的虚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次是北美地区和亚洲国家。从 全球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来看,其近二十年的增速远高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 1990年全球GDP总量为208139亿美元、虚拟资产总量为461446亿美元,到 了2003年GDP总量增长到361698亿美元,平均增速为5.6%,虚拟资产总量 增长到4147057亿美元,平均增速为61.4%。截止到2003年,全球虚拟资产的 总量已经是GDP总量的11.5倍。有关全球虚拟经济的发展概况可参见表2.3.表2.3 全球虚拟资产状况表 金融衍生 股票市值 债券余额 银行资产 品余额8878.0 10575.8 10102.8 12934.2 14490.8 17107.1 19505.7 21687.4 25355.7 34778.9 30849.1 26512.7 22768.1 31098.5 18009.6 19757.4 20597.5 22432.5 25407.8 27783.6 29173.0 29276.3 32874.8 35756.2 36710.7 38341.2 43821.4 51965.1 13262.7 15915.3 19098.4 22918.0 27501.6 33002.0 39602.3 47522.8 60984.0 69477.4 80139.9 87963.4 1 03502.2 97731.5 5994.2 7970.6 9984.2 16249.5 20200.5 26994.6 34309.9 52207.5 94243.7 101791.9 1 09457.7 134942.1 l 65494.2 23391 0.5单位:10亿美元 虚拟资产 总量46144.6 54219.0 59782.9 74534.2 87600.7 1 04887.2 122591.0 1 50694.0 213458.2 241 804.4 257l 57.4 287759.4 335585.9 414705.7\\项目全球GDP 20813.9 22056.5 23923.0 24482.1 26298.2 29124.9 29886.1 29733.7 29523.9 30623.6 31437.5 31134.5 322725.7 36169.8虚拟资产 比GDP2.2 2.5 2.5 3.O 3.3 3.6 4.1 5.1 7.2 7.9 8.2 9.2 10.4 11.5年纷\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资料来源::转自《世界虚拟机发展概况》,第三届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论文,2004年(二)虚拟经济发展的质变分析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虚拟经济规模总量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诱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离而自成体系,不再依附于实体经济而是相对独立运行,虚拟经济的体系化运作势必引起的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 l、虚拟资本日益与实体资本相脱离 从债券、股票、资产证券化,到金融衍生品,金融资产虚拟化程度被渐次 提高。股票和债券是传统虚拟资本的代表,其代表的现实资本大都存在于实际 的生产过程,所以,尽管他们有着相对独立的运动形式,但与现实资本还有着 密切的联系;资产证券化则不再代表任何实际资产,只是以某种收预期的资产 代表,其交易方式也与实际资产失去关联,在他们身上已很难见到与现实资本 间相关的影子;金融衍生品则与实物资本几乎完全脱离,在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过程中,人们只需要交易这个形式,交易什么以及有实物资产代表都已变得无 关紧要;期货合约的交易仅是对未来买卖一定量该种金融资产的承诺,已经完 全变成“无中生有”的虚拟资本;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利率期货、股指期 货以及期权交易等金融产品,更是从根本上割断了与实际资产的联系。 2、虚拟经济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 全球虚拟经济总量在1992时年大致是经合组织国家GDP的两倍,到2003 年则达到4lO万亿美元,与世界各国GDP总值36.2万亿美元的比值超过11:1。 虚拟资本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引发社会价值 评判体系发生改变。在实体经济占主体的时代,增加物质产品的绝对数量是社 会经济追求的目标。物质产品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各种要素进行组合的产 物,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质产品产出量的多少,所以生产技术水平是 整个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在虚拟经济占主体的经济时代,经济运行的方式已 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对生产技术的依赖关系,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转变为以知 识为主要内容的无形资产,经济的运行基础由技术关系向价值关系变迁。虚拟 经济的规模大幅扩张之后,许多经济现象令传统经济学家难以解释,诸如向社 会提供物质财富最多的人很难取得同样多的货币财富,而取得大量货币财富的 人却很少向社会提供具有实际效用的物质产品;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 从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渐次过渡到既有经营实物产品、又有进行资本经营、 金融服务和基金操作等各类跨国集团公司共同发展的局面。 3、社会财富的构成正在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阶段,尽管不同的经济学家眼赋予财富的概念有所不同, 但均认为财富的共同特征是以一定物质为基础的。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后,14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虚拟资本的大幅扩张使虚拟经济在数量上占据了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无论世 界主要发达国家或者其它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其社会财富的结构中证券、股票、 金融衍生品形式的金融资产总额在规模上也都都远远地超过了其拥有实物资产 的规模总额。物质财富已经让位于价值财富而处于从属地位,社会对财富的追 求也已经脱离单纯地谋取物质财富阶段,而是更多的是追求虚拟财富和物质财 富的共同扩张。虚拟财富具有价值化定价方式,其价值可能会在很短的时期内 期膨胀或大幅度缩水,具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但人们追求虚拟财富的热 情却颇为高涨,以至于那些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企业,也不再单纯地追求物 质产品的增多,改而追求其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所以说,虚拟经济的发展 导致社会财富的构成已经由以物质财富为主,转变为物质财富和虚拟财富共存。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历程我国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随着政府对虚拟经济认识 的变化而变化。 (一)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虚拟经济基本被忽视 我国在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国家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 体制,忽视虚拟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前,旧国民政府曾经发行过股票等 形式的虚拟经济,因其与计划经济的利益相违背,不但没有得到新政府的发扬 光大,而是被全部取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管理体制,采取了高度集中的 计划管理,国内金融业务高度集中到人民银行一家,采取计划调拨的方式在国 内分配资金,银行业务集中在简单的存款、贷款等基本金融服务形式,融资结 构单一。 (二)我国的虚拟经济在经济改革后重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僵硬的计划经济开 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迅速发展的经济增加了对金融总量的需求,对金融服务结 构的调整,促使我国虚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具体内容包括商业银行建设和金融市场的建设。国内银行为了适应实体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发展,首先从财政的附属地位中 解放出来,恢复并建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四大 商业银行。其后政府又相继创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建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设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重建对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当时的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提 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国内商业银行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政府还着手同步 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 票等市场先后建立,金融市场的建设历史性开创了我国的直接融资渠道。1990 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推动了国债场内交易的发展,债券融资成为固定资 产投资来源渠道之一,企业债券得以发展,并拉开了我国股票流通市场的帷幕。 (---')1992年xljd,平南巡讲话后虚拟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1993年,xgd,平发表南巡讲话之后,中共召开十四届三中全会,一系列重 大举的金融体制改革措纷纷出台,我国的虚拟经济步入了实质性的推动期和快 速发展期。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驾马车”构成的中国金融业分业监 管体系逐步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为提高了其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成 为专司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新型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发 展,逐步形成了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竞争性的金融体系。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建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原来的区域 分割市场得到规范和统一,使同业拆借市场步入规范、快速发展轨道。1996年 的市场资金拆借量仅有5826亿元,而该市场2003年的资金拆借量已接近20000 亿元,七年之内净增长14174亿元人民币。其二,票据市场快速成长使得票据 业务不仅成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而且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1996 年《票据法》的颁布实施,票据业务有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加速了中国票据市 场的发展。2003年,国内累计票据贴现和再贴现达到444万亿元,票据市场交 易额已达到当年货币市场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其三、国内债券市场在国债和 企业债券的推动下,交易规模逐年增长,有效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1998―2001四年间,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加,发行量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21.67%。到了2002年,国债总计发行6061.3亿元,与1994年相比,发行量净 增五倍。国债市场的高速发展及募集到重点工程建设资金,又为人民银行调控 宏观经济实现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企业债券方面,企业债券发行和管理 更为规范,改善了债券市场处于多头管理的监管格局。2002年企业发债规模达 到325亿元,企业债券上市规模达461.5亿元。其四、股票市场的发展为我国 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股票已涵盖 A股、B股、H股、N股、S股等多种类、多地域的筹资方式;股票发行方式 采取代销、包销等方式逐渐与国际接轨;股票发行市场的主体结构中,既有国16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界定、产生和发展有大中型企业,又有民营企业。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交易规模和 融资规模迅速扩大。表2.4列举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概况。表2.4中国股票市场发展概况 上市公司 开户数(万户)\项目 \年度\1996市价总值 (亿元)10285.8流通市值 (亿元)2867.1筹资总额 (亿元)425.1市价总 值/GDP13.93\总数(个)53023071997745333317078.15204.41294.022.971998851949391119505.75745.6840.124.121999200044822647.28213.9944.332.301088580248090.916087.52103.153.7020011160665143522.214463.21199.245.3720021224688538329.112484.6961.837.4320031287702642457.713178.51357.836.3920041377721237055.611688.61510.927.15资料来源:CIz.海证券交易所统计月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统计》相关各期及国家统计 局网站、中国证监会网站。17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一、虚拟经济的特征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运动体系,与传统的实体经济相比较,虚拟资本在 其运动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虚拟性、寄生性、高度投机性、复杂性等特征。(一)虚拟性是虚拟经济的本质特征虚拟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交易和运动的体系, 以股票、债券和其它资产证券为代表的虚拟资本,只是一种权益凭证,不再支 配所代表的实物资产,是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虚拟经济的交易对象是价值符 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产品,是实体经济的影子。实物资产本身有生产成本,其 价值由成本决定,遵循价值规律的作用。虚拟资产却没有生产成本,或者成本 极低,以预期收益为定价和供求关系为定价基础。因而相对实体资本来讲,虚 拟资产的成本和价值都是虚拟的。 (二)虚拟经济具有寄生性 虚拟经济体系尽管有相对独立的运动方式,但其毕竟产生于实体经济、依 附于实体经济系统。虚拟资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其价值的涨跌与其代表的实 体经济价值有着密切关系,一旦其代表的实体资本破灭则虚拟资本将无以生存。 所以它的寄生性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尽管短 期的背离时有发生。实体经济中产生的经营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 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 (三)虚拟经济的行为主体具有高度投机性 在虚拟经济中,虚拟资产经营主体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利润,以预期收益为 基础来定价,而虚拟资产的预期收益取决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经营状况、宏观 经济运行、经济结构、政治及人们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虚拟资产 的价格总是上下起伏、剧烈波动。对与仅仅追求资本利润的虚拟资本投资者来 说,捕捉机会是经营虚拟资本的头等大事,通过价值投机获取资本利润是虚拟 资本的本性,虚拟资本的投机价值远远高于投资价值。这是虚拟经济高度投机 性的根本原因。此外,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遍运用为虚拟经济的交易提供了极 大的便利,虚拟资本交易依托网络交易系统可以迅捷地进行划拨、清算,为虚18 第二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拟资本的投机交易提供了技术环境。(四)虚拟经济呈现复杂的系统性广义来讲,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共同构成,具备某 种功能并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虚拟经济体系由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要 素共同构成具备系统的功能特征,且虚拟经济体系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具有系 统的复杂性。虚拟经济的复杂性首先来自于虚拟资本的内在不稳定性。虚拟资 本的虚拟性和其定价特殊性导致虚拟经济的价格行为极为复杂,不但波动频繁 而且波动幅度超乎常规。资产证券进行市场交易时,由于其本身并没有价值, 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和主观心理预期,其价格受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往 往会大起大落让人难以琢磨,当虚拟资本的市场价格远离其合理预期时又会生 成经济泡沫,反过来对实体经济造成危害。其次,虚拟经济的复杂性来自于货 币供给量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货币的虚拟化使得货币失去了真正的价值,货 币的购买随着货币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的变动而变动,虚拟 化的货币输入虚拟经济势必影响经济主体的心理预期改变虚拟经济的运行环 境,使虚拟经济的运行更为复杂。最后,虚拟经济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作用也 会对虚拟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产生一定影响,正反馈效应是虚拟经济运行中的一 种涨跌共鸣效应,股票市场的追涨杀跌是这种效应的真实体现。正反馈效应使 得虚拟经济的运行难以控制,放大虚拟资本市场的波动幅度。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财富概念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财富概念是物和权力的结合,已经摆脱传统经济中物质 财富的束缚,不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只要能以货币形式表现并得到市 场经济认可就可成为财富∞。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财富的形式是多样的,既有有 形财富和无形财富之分,又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别;人们对财富的评价即 具有相同的客观标准又包含个体的主观差别,即包含着效应标准又拥有权利标 准。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财富概念不但涵盖传统财富的要素,更强调现代财富的 可交易性,不能交易的物和权利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很难真正划归现代财富的范畴。(一)虚拟经济条件下财富的特性。刘晓欣:《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19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效用属性是虚拟经济条件下财富的首要特征。财富的效用特性表明财富具 有使用价值。在传统的物质经济体系中,财富效用观注重财富的物质属性,而 在虚拟经济条件下,财富的物质属性已相对边缘化,财富的收益性演变成为财 富的重要属性。物质财富具有使用价值,虚拟财富则更加强调财富的收益性。 虚拟经济条件下的金融票据等虚拟资产之所以成为财富,是因为能够为人们带 来收益,所以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一书中,除将货币看作财 富外,首次把股票、债券看作财富,甚而至于将人力资本视为财富的某种形式 加以分析。如他所说:“对于经济中最终的财富所有者来说,货币是一种资产, 是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①在弗里德曼看来,股票、债券、人力资本都可以作 为财富的存在形式,但他们的收益方式却彼此不同。我们将虚拟经济条件下的 虚拟资产称为财富,是因为它们可以为人们带来收益、带来价值增值,这一点 集中体现了虚拟财富的效用。 交易特性是虚拟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另一重要特征。不能进入市场交易的物 和权利不能成为商品,也不能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财富的交易特征曾经得 到苏格兰学者麦克鲁德的肯定,他认为:“财富的特征在于其可交换性或购买力。 凡是可以交换之物均为财富。他把财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财物,如机器设备 等物质财富;第二类是人的品质,如技巧、勤劳、能干和信用等;第三类是抽 象的权利,如股票、出版权、专利权、商业信誉等。人的品质与抽象权利虽然 难以把握。但均可以买卖,具有交易性,所以都是财富。"②财富的物质属性是 传统财富概念的特点,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最终价值是由社会交易 来完成的,无论财富是否具有物质属性,只要财富具有交换性并能得到市场对 财富的承认,就具备了财富效用。个人对财富的判断与评价需要通过市场交易 来验证,财富的价值通过市场与其他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流和互换中来完成。市 场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转让,是产权的交易。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将有形与无 形资产转移为金融形态是进入市场交易的最佳方法。金融形态又包括货币化金 融形态、信用化金融形态和证券化金融形态三种形式。 价值属性是虚拟经济条件下财富的本质属性。财富的价值增值特性体现人 们关系的交易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拟财富与实物财富之所以能够相提 并论,其等价的前提条件是市场经济形态。只要有价值的东西,无论其有形还直弗里德曼:《货币数量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曾康林:《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20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是无形,无论其有无使用价值,都被这个社会承认为财富,多样化的虚拟财富 中股票、债券以及电子货币等是虚拟财富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虚拟财 富的价值性是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接受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 价值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关系,既然可以在实体关系的媒介中存在,当 然也可以脱离实体关系在虚拟经济领域内生存。例如金融衍生品中的期货交易, 交易品种的本身并不具备可见的实际效用,但其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可 以以货币的方式进行度量的,市场经济承认投机活动赚取的收入、承认其价值。 财富的本质属性并不局限于其物质属性,价值属性更能体现其本质,虚拟资产 的财富效用就是这种本质的体现,它产生于社会关系变化和调整的大背景之下, 较少受到物质生产过程的影响。所以说,虚拟资产并不是不存在的或假想的资 产,它们是最具市场经济本质属性的一类资产代表。 (二)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财富构成 在传统的物质经济条件下,社会财富主要由物质财富够成,而虚拟经济的 发展使得虚拟财富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理论从社会公众的角度 和市场认可的角度来认识财富,强调财富是所有者的资产。金融资产是典型的 虚拟财富,以金融资产为例,金融资产以信用为基础,以债权债务关系为纽带 所产生的权益证明,涵盖现金、存款、股票、债券、保单及地产等。现今的社 会财富中,金融财富的持有比例正在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市场经 济条件下,财富概念的核心是可交易性,交易的实质是权利的转移,金融资产 代表着实物资源以及各种权利的存在状态。财富的存在、创造和增长离不开现 代金融,财富的构成理所当然要包含金融资产,所以说作为各种权益凭证的金 融资产是当今社会财富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资产成为财富有其微观和宏观存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讲,虚拟资产 作为权益和凭证的载体,其包含的权利往往是对实际资源所有权的分割,是实 际不可分割资产的组成部分。从社会的宏观角度看,虚拟资产是不能抵消的, 离开虚拟资产,实际资源在产权上就会残缺,虚拟资产已经成为实际资产的一 种存在形式。所以,虚拟资产成为现代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金融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虚拟形态存在的财富变得越来越 普遍,并且已经演变成社会财富存在的主导形式。在金融不发达的社会中,物 质财富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资产所有者占有完整的所有权,可以没有虚拟资产。 但在虚拟经济充分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没有虚拟资产显然是不合实际的,离开21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虚拟资产现实的各类债权交易、产权交易、股权交易都将难以进行。 虚拟资产作为权益的凭证有其内在价值,其价值增值的实现是实实在在的。 虚拟资产的应得收益往往是是实际资源所有者放弃完整所有权而获得的报酬, 诸如股权收益、债券收益或是其他金融资产的应得收益,实际上是资产所有者 放弃物质财富所换取的资本收益。货币、债券和股票等由实际资源所有权直接 派生,金融衍生工具则是在货币、债券和股票等基础性金融工具之上再次派生 而来,与实际资源的产权运动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尽管衍生金融工具与实体 经济的距离显得更大。因此,虚拟资产作为权利的载体有其真实价值,而不是 虚无缥缈的东西。虚拟资产随其虚拟性的增强,它与单个实际资本运动的联系 离得越远,而与整个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反而愈发紧密。虚拟财富是建立在信 用关系之上的价值财富。虚拟经济与价值化积累价值化积累是虚拟经济的新型积累机制。市场经济充满竞争,竞争主体的 目的就在于获取利润、积累财富。实体经济通过增加产品数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实现积累;早期资本主义通过战争掠夺和国际贸易赚取贵重金属实现积累;当 代虚拟经济条件下投资者则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投资和投机获取利润。在虚拟 资本的运动过程中,逐利者摆脱金本位的约束,直接追求货币增值而实现价值 积累。价值化积累是财富积累的新方式,表现为价值财富的聚集与增长。(一)价值化积累的内涵价值化积累是财富方式的改变,反映社会关系的变革与转型。资本可以综 合为两类:一类是实物型资本,一类是价值化资本。实物资本是劳动和土地生 产出来的,有自然的物质属性,建立在技术和劳动之上,例如器具、厂房、设 备和存货等。价值化资本更侧重于资本的价值属性,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类 金融资产,以市场交易为手段,例如储蓄、股票、债券及金融衍生品等。现代 经济体系不仅是一套物质技术关系,更是一套价值系统,价值化积累的核心是 运用经济体系中的价值运动系统实现价值增值,体现了经济系统中的社会关系、价值关系。虚拟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信用的高度发达,使得大量的信用货币不再局限 于媒介实物资本的积累,而是发展成为脱离实物资本、投资于虚拟经济领域以 完成自身的纯价值形态的资本积累,资本积聚与增殖的形式演变成单纯的“以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钱生钱”。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催生了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为企业筹措资金,为投 资者提供股票的股息收入和资本溢价收入,拥有股票就等于拥有企业的产权。 股票就是资本,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积累股票的本身就是积累财富。股 市只是虚拟资本运动的一种方式,债券、金融衍生产品及房地产市场的炒作同 样是虚拟经济的主力军。于是,价值增值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二)价值化积累导致财富构成变化 价值化积累是积累财富的一种方式,虚拟资本运动和积累的结果势必导致 财富构成发生变化,虚拟财富逐渐成为人们持有财富的主要方式。从近年来的 统计资料来看,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持有的财富越来越与物质财富相 脱离,虚拟财富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表3.列举了1981―2003年主要工业国家金 融资产占家庭净财富的比重中,表中数据显示,世纪之初的财富构成中,美国 人有88%以上是金融资产,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的金融资产比重占到72%左右,日本和法国也在60%以上。表3.1\别家金融资产占家庭净财富的百分比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加拿大年劳\\1981…1985 1986…19901991---]995\69.7 71.7 76.9 82.2 88.442.5 41.5 50.1 58.2 64.137.8 49.6 55.2 58.8 62.551.9 52.7 64.1 68.8 71.658.6 63.9 67.3 70.2 72.11996…19992000-.....2003资料来源:根据BI s各年资料整理。中国的虚拟经济起步较晚,自改革开放以来虚拟财富得以产生和发展,所 以虚拟财富中国家庭财富构成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 城乡差异的存在使得我国城镇家庭与农村家庭在财富总量与构成上存在较大的 差异,本文涉及的家庭财富结构以城市家庭为主。建国初到改革开放的1978年 之前,居民的收入水平极其低下,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尚且不能满足基本的生 活所需,居住房屋又属于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形式资产的积累。改革开放之处, 由于改革开放的重点在农村,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虽有增长,但水平依然很低。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相比之下,居民家庭出现了耐用消费品实物资产的增加,其他方面没有大的变 化。上9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家庭在必要消费支出后有了越来越多的存款,与 此同时,资本市场开始发展,城镇居民家庭的投资主体地位被法律所确认,金 融资产在居民家庭中逐步出现并开始扩张,股票和债券等基本金融产品受到投 资人的普遍,中国家庭开始拥有虚拟财富。进入21世纪后,城镇居民的家庭资 财富积累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除拥有房产和更多高档次的耐用消费品之外,银 行存款、企业债券、股票、国债等投资性金融产品为居民家庭所广泛接受,保 险需求增加,虚拟财富在居民家庭财富构成中以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在全 国居民财富的七个子项目中,金融资产占居民财产总量的21.79%,而耐用消费 品则只有6.89%,详细情况见表3.2。表3.2 财产及其构成 财产总额202年中国人均家庭财产构成 平均值(元)25897.03 2420.77 5642.68 1 4989.26 1037.31 1784.31 241.64 .218.93比例(%)100 9.35 21.79 57.88 4.01 6.89 O.93 。0.84土地价值 金融资产 房产净值 其 生产性同定资产 中 其它资产的估计现值 非住房负债 资料来源: 耐用消费品价值《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新华文摘》2005年第15期。(三)虚拟价值增值是虚拟经济的本质属性 现代经济体系是一套价值运行体系,价值增值是现代经济体系运行的本质。 价值增值是资本的本质属性,不同类型的资本具有不同的价值增值轨迹,实体 资本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虚拟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 与生产过程相脱离,在单纯的价值运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由于虚拟价值增值过 程摆脱了生产过程的束缚,可以在虚拟经济领域更便捷地获取货币利润,更能 体现资本追求货币利润的本质属性。 追求货币利润是市场经济主导价值标准。全球金融投资大鳄乔治.索罗斯在24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一书中说:“我暂且把追求货币成为全球资本 主义体系的主导价值标准看成一个事实。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普遍地 存在着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主导着经 济生活。"①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在虚拟经济充分发达的今天,追求货币利 润的特点更为突出。资本主义体系强调竞争,并以货币作为成功的标志,货币 价值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本来,科学、艺术、教育、法律、 医疗、政治、甚至人际关系都具有非货币可以衡量的内在社会价值,但现在所 有这些社会事业都转变成了产业,功利追求改变了衡量它们价值的社会标准, 追求货币利润使他们具备相当程度的价值商品。 通过投机追求货币利润是虚拟资本价值增值的手段。投机资本是虚拟资本 的最发达形态,它们游走于外汇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疯狂地追求货币利润,实现虚拟的价值增值是其唯一目的。 (四)价值化积累的运行特征 特有的资本化定价方式是价值化积累的运行特征,价值化积累过程在虚拟 经济环境中获取货币利润。在虚拟经济的资本化定价方式中,货币供应量、利 率、汇率的变化和人们对资产价格预期的变化,往往会带来资产价格的波动, 价值化积累正是通过资产价格的波动来获取货币利润。价值化积累的过程具有 如下三项特征: 1、定价方式对心理因素的依赖较强。资本化定价资产的价格走势很容易受 到人们预期这一主观因素的影响,利息率、宏观经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也会干 扰其价格变动趋势。虚拟资产的交易过程中,资产价格P=R/r(r为贴现率,R为 预期收入流)。在这样的资产定价公式中,贴现率由利率决定,虚拟资产的预期 收入是一种心理因素的体现。虚拟经济体系中,人们运作虚拟资本的目的在于 获取利润,一旦人们预期到某项虚拟资产能够在未来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只要 人们的预期是看涨的,该项虚拟资产的需求量必然会大量增加,需求的增加又 必然引起资产价格的上涨;相反,如果人们预期到某项资产即将贬值,持有这 项资产势必带来经济损失,那么,此项虚拟资产的价格在抛售压力下将下跌。 所以说,虚拟资产价格决定对交易者的主观心理预期依赖性很强。 2、虚拟资产的价值增值过程独立于实体经济。随着经济虚拟化,虚拟资本 价值增值过程对实体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少,有时和实际生产过程几乎没有任。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2页。25 第三章虚拟经济的特征和价值化积累何干系,这就是价值增值的虚拟化。虚拟经济的价值增值是以钱生钱的过程, 许多虚拟资产的买卖并不是零和交易,如股市的价格从长期来看是上涨的,股 价上涨则股民普遍获利。虚拟资产的运作有其连续性,除非整个虚拟经济系统 出现问题,虚拟资本会长期呆在虚拟经济领域追逐利润。当然,当区域性或全 球性金融危机出现时,虚拟资本会逃离资本市场兑换成实际资产,但危机必然 不是常态。当今的虚拟经济领域已相当宽泛,一种资产出了问题,人们具有更 换其它资产的选择;当地域性危机出现时,人们可以更换国外资产来规避风险。 只有发生全球性深度危机时,危机会导致全球性虚拟经济的衰败,原来繁荣的 虚拟经济大幅萎缩并出现倒退,此时虚拟资产就会被迫放弃,亦或转投实物资 产。高度发达是市场经济是价值化增值与实际生产过程分离的基础。 3、资本化定价方式呈现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因为虚拟资本的定价行为与人 们的心理预期高度相关,虚拟经济的运行不再受边际投资率递减规律的支配, 而是呈现某种程度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在虚拟资本市场,交易者的心理预 期失去成本参照,虚拟资产价格由预期展开,随供求而波动。例如,在一定条 件下,当人们对某项资产的未来预期看好时,预期带动资产需求和价格的同时 上涨,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赚钱效应会促使人们进一步上调预期,以至于更 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赚钱效应被进一步放大。股市上常见的“买涨不买落”, 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描述。价格上升的信息不但不会造成对未来价格预期的下 降,反而是预期的进一步上升,这种现象被称作正反馈现象。预期乐观,价格 上涨;预期悲观,价格下跌,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增的行为规律。 第四章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第四章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一、企业成长效应企业的成长过程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规模的扩张,二是企业 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虚拟经济在现代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 重要角色,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行募集社会闲散资金,既能筹集企业发展 资金又能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有力促进企业的成长。 (一)虚拟经济与企业成长、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重要区别在于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传 统企业靠自身积累筹集发展资金,而现代企业通过股票和债券募集社会资金, 不仅解决了企业资金来源匮乏的问题,而且还能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奠定了企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1、股权类虚拟资本制度使现代企业的组织模式成为现实 建立在股份信用基础上的虚拟资本制度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 促进作用。虚拟资本制度的出现,使大量的社会闲置货币转化为股票、债券等 形式的虚拟资本投资于企业,相当比例的此类资金参与到企业的具体生产运营 过程,解决了资金不足对企业发展形成的约束;企业在吸收社会资本的同时, 还可实现企业价值由“一元化”向“二元化"的转变。企业价值“一元化”的 企业把实现商品市场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追求目标;企业价值“二元化" 的企业在追求商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的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融资, 并实现企业价值的市场价格最大化。①社会经济由产品经济过渡到信息经济和服 务经济,必然伴随着现代企业的转型。企业价值目标从“一元化”到“二元化" 的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产品经济时代的结束,标志着企业的成长。 2、股权类虚拟资本运动成为企业规模扩张的重要途径 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利益,需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的战 略有两种,即内部成长战略和外部成长战略。一般讲来,内部成长是通过自身 积累实现已有项目的规模扩大,或是内部新增项目,规模扩张较慢;外部成长①徐璋勇:《虚拟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27 第四章虚拟经济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是通过资本市场以横向兼并、纵向兼并、或者混合兼并等手段实现企业规模扩 张,其扩张速度较快。①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过程中,无论采取那一种规 模扩张方式,充分的资金支持必须得到保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般都 能积累一部分资金,但是,企业规模扩张所需资金数额往往大于自身的资金积 累,仅靠自身积累很难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借助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则能够帮 助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地获取资金,实现规模扩张战略。 3、股权类虚拟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 企业成长既有量的扩张,还有质的提高。由于虚拟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 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成为现代公司制的典型特征。企业控制权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拟经济是国家项目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