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家的衰落真的衰落了么

(图一)欧洲正在衰落,许多人说法国正在被穆斯林破坏,除了穆斯林外,还有另一个首要的破坏机--我国。法国的各方面都在被破坏,经济、作业、文明、乃至环境都在被破坏。我常常去法国出差,因为咱们公司的供给商某法国机动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总部在巴黎。早年仅仅偶然去那出差,还算正常;自从这家供给商2013年被日本某股份有限公司收买后,我去巴黎出差的频率就俄然添加,而我出差的使命大大都都是投诉这家供给商,各种质量小疑问交涉,开商质量量会议。这既是好差事也是坏差事,说这是好差事,因为我没啥压力,去了法国所做的即是投诉,听取技能剖析,提出质疑,终究我是客户。说这是坏差事,那是因为每次该法国供给商总结的质量疑问剖析终究都是被新的质量反应给推翻,这不即是打脸么?终究是打得法国人的脸,仍是打日自个的脸,仍是打谁的脸?咱们公司很早就从该法国供给商收买机动车零部件,包含实行触发器,发动机操控器,雨刷,油耗办理器等等。刚参与作业时这家供给商能够说是超级暴利,行内助都了解的本钱极低的小部件,都能够被法国供给商绑缚出售,并且要价甚高,别的的享有知识产权的零部件更不用说了,一个振荡传感器单卖能够要价19欧元,简直即是打劫!可是这些零部件的报价却在我参与作业后一路下滑。掐指一算,该法国供给商主打商品的报价少的跌掉了20%,多的跌掉了70%。头两年我老是认为该法国供给商零部件报价跌落的要素是全球经济惨淡、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等各式各样股市术语。后来我坚信该法国供给商商品报价下滑的要素即是许多零部件在我国也能够出产了。就说雨刷电机吧,在2011年后我国俄然冒出一大堆本乡雨刷电机厂商,有个厂商连牌子都没有,出产出来后竟私自贴上国外厂商的牌子卖到轿车修理店去。他们的报价都是照法国供给商的商场报价的60%~80%摆布出价,一有些进口法国零部件算上关税,国产和法国零部件实习收买价不同更大了,一轮竞赛后,即便像咱们这种法国供给商的老客户,也会去收买一些国产厂商的零部件,别的厂商也会或多或少收买一些,法国供给商的销量天然会下滑,阅历几个季度的成绩下滑,法国供给商天然也会降价,可是呢?国产厂商会持续依照法国供给商最新报价的60%~80%进行报价,又一轮杀价开端了。我最敬服的是国产厂商出售人员探听对手报价的才干,这儿就不细讲了。简直每年一轮杀价,终究报价就降到了今日这个境地。不知不觉几年曩昔了,我发现公司收买的国产零部件份额越来越高,就说空调体系,咱们的收买底子上国产化了,偶然出于商业要素,会标志性地趁便收买法方的空调。正题开端:自从法国供给商顶不住国产报价战压力开端降价后,各类疑问是不断添加,各种奇葩的质量疑问就不说了。领导认为我情愿去巴黎和那些说动词不变形法语的阿拉伯裔扯质量疑问?领导认为我情愿带那些小新鲜法语翻译去逛商场?领导认为我情愿听那些说动词不变形法语的黑人技能人员忽悠人的辩解段子?连个时刻戳都不换。领导认为我情愿走在满是狗屎还标榜文明底蕴的19世纪街道上?领导认为我情愿惶惶不安地通过掠夺偷盗犯罪率高得吓人的巴黎冷巷?领导当然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自个死都不情愿去巴黎出差,当然推我去了。传闻他2009年在巴黎被几个年青人抢走了钱包,护照手机啥的都丢了,回来后领导从此法粉转法黑。早年该法国供给商总部技能剖析部有个我国留学生小哥,巴黎高科结业的,武汉人,挺有技能内在的,有他在,我底子定心,他说最初来法国留学时因为喜爱法国文明,有些懊悔,各种吐槽,说法国税后薪资低,薪水上涨缓慢,职场格式即是混工龄,被穆斯林架空,没有打开空间。2014年,我俄然发现接洽我的法方术人员换成了一个利比亚裔法国人,才知道那个我国留学生小哥被乐视挖回国了。我其时在想:“国产厂商把商场价杀成这么,法国公司不裁人就不错了,加薪就不要想太多了。”该说说这个利比亚裔技能剖析工程师了,他开端还算细心,尽管技能功底差了点,可是心境不错,我责问啥,他都尽全力查验、阐明。Troublshooting也是能费事多少人就费事多少人,仅仅天天一到做祷告时刻,就得提早去祈求室,一进入即是半个小时,慨叹巴黎总部一半的会议室都不是能随随意便预订的,因为那是时刻为穆斯林祈求预备的房间。祷告结束后,后来,那个小哥变得没那么勤马上,我就疑惑:“就算在公司熬出了点资格,也不能俄然这么变得这么放肆懒散吧”。后来一个新进职工(又是阿拉伯裔)悄然通知我,这个利比亚裔技能剖析工程师成功进入了工会。进入工会对法国人意味着天天打酱油照样端着铁饭碗,并且优先享用公司福利奖金。可是工会的老职工诉苦公司的福利奖金一年不如一年。国产厂商致使报价战,该法国供给商日子能好过吗?2013年就堕入财政窘境,发行新股筹资,效果董事会内部一些股东不情愿再认购新股,谈崩了,一个犹太股东拉着两个犹太裔独立董事在二级商场减持股份,移民去了以色列。公司里的许多职工说起这事竟然还很快乐。要在我国此事必定是超级大利空。后来我才知道,6600万人员的法国在2015年移民美国的富豪人数位列全球榜首,而法国移民美国的人数还不到法国移民以色列人数的一半。法国终究怎样了?就在董事会土崩瓦解之时,日本某机动车零部件出产商收买了这家法国供给商的大都股权,一次注资13亿美元,早年我听到商业收买就认为是扩展实力,这种日本公司的收买内行内助看来就像给法国人接盘擦屁股。几年后,跟着年岁的添加,益发感触日本公司举债收买欧美公司底子即是给白人接盘擦屁股。90年代日本当了全球接盘侠,如今还不吸取教训,重复前史,仅仅收买计划再也无法逾越日本90年代的海外收买计划了,不妙的是我国也在走这条歧途,2015年我国公司海外收买额逾越日本公司,假定收买的都是咱们供给商那样的公司,必定不是功德。我无意中发现跟着国产竞赛厂商漫山遍野般扩产,法国公司的阿拉伯裔和黑人不断添加,本乡白人份额在降低。退休的都是法兰西族本地人,但新进来的底子都是黑人和阿拉伯裔,有一个出产司理是法兰西白人,前几年退休,手下的一个摩洛哥裔穆斯林顶替了他的位子,从此往后这个穆斯林司理招聘的工人满是穆斯林,招聘理由是这些北非裔要价更低,能够反抗我国同类商品竞赛厂商。正本在法国这个青年人失业率逾越20%的国家,不论基督徒,穆斯林仍是无神论者,都有人抢这种流水线工人岗位的。更奇葩的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法兰西族女职工竟然也是穆斯林,她是在嫁给穆斯林后皈依了伊斯兰教,因为她是工会领导,就把她的穆斯林老公介绍到公司出售有些作业!她和前夫没有生小孩,但和现任穆斯林老公现已预备生二胎了,刚怀孕就请产假,往后我问她急事她也不回邮件。法国未成年人员中穆斯林份额现已抵达33%,穆斯林的的作业机遇跟着老一代穆斯林升任办理层后而变得不断添加,他们很联合,就算推卸职责时也是玩攻守同盟,让我很动火。趁便说下,许多法国公司的午饭食堂想吃法国腊肠和猪排现已是不或许的事了。天天做祷告时出产线真是崩得紧啊,正本满配530人的出产线在祷告时刻只需360人看着,这么出产靠不靠谱?毫无冗余监管,我模糊感触这是致使法国供给商质量疑问一再的要素之一。巴黎总部在2015年迎来了第一批日本高管团体退休法国籍高管,别看日本高管在我国分公司那么放肆,他们在法国就怂了,底子不敢把职工管紧了,2014年日本高管没来时,法方也即是天天7小时中1个小时做祷告,1个小时喝咖啡,只需在全国总工会年度停工游行时才或许加薪;如今倒好,天天7个小时中2个小时做祷告,1.5个小时喝咖啡,公司工会举办停工都能够挟制日本高管发奖金。穆斯林职工停工游行活跃性比法兰西人还要高。我现已不敢对那些质量疑问的剖析陈说做太多期望了,即便他们得出了精确的质量疑问剖析陈说和troubleshooting result。就那个出产线的现状,疑问必定还会频发。2016年,咱们又开端对尾气排放体系进行了国产化代替,看来这家法国供给商要持续恶性循环了。哦!不怕,有日本某股份有限公司给他们输血擦屁股,说不定还能把收买子公司的巨额债款用金融衍生品躲藏起来。难怪日企曝出财政丑闻后,老是会在海外分公司挖出更多的假账,就看他们怎样切开联络了。咱们都说法兰西共和国在2040年就会举作业投变成法兰西斯坦,我看等不到2040年,我国厂商就会加快法国债款危机的到来了,到时社会对立加剧,本乡法兰西族白人加快逃离法国,法国会更早地迎来穆斯林执政党,加快全国伊斯兰化。(图二)格上理财:获基金业协会颁布的私募基金办理人车牌,八年深度研讨,甄选阳光私募、信赖商品、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工业品,为您的财物增值保驾护航!(图三)
关键字: 走向,衰落,欧洲,网友,真实,经历,法国,出差,粉碎,在被,差事,供应商,投诉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格上理财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欧洲为啥衰落?
  【欧盟的经济危机比任何想象来的深沉。除了欧元问题,更重要的是统一死板的各种法律,包括看上去非常有人性的劳动法,却变成了欧盟失去竞争力、自欺欺人的陈规烂条。西班牙的失业率高达25%,英国8%。不少国家再次探底。欧盟在看到中国奔跑的同时、在看到危机发源地美国快速恢复的同时,却发现自己的手脚被自己捆住了。为什么?】&
  欧洲陷入深深的危机,很难自拔
&  金融危机之前,西班牙和爱尔兰是欧洲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更是欧洲再度复兴的典范。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彻底暴露这两个国家的致命弱点:债台高垒,地产泡沫,银行坏账,政府破产,福利难以为继。
&  其实,爱尔兰和西班牙的问题,是整个欧盟经济危机的缩影。它们的问题,是欧盟困局的折射。
&  4月26日,西班牙的信用等级被下调两个档次,从A到BBB+。信贷利率当天从5.8%,飙升到6.0%。
&  然而,西班牙经济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信用等级被下调,也不是信贷利率太高,而是更为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平均每4个劳动力就有1个失业,靠政府的救济勉强活着。情况比英国糟糕许多,在英国,平均每12个劳动力,才有1个失业。
&  不管是西班牙,还是爱尔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济金融危机之前,都出现严重的房地产泡沫。房地产的狂热,连续了10多年。
&  金融危机暴发后,房地产市场立马触礁,价格两年之内,蒸发50%以上。银行坏账暴增,形成巨大的有毒资产。同时,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急速飙升。
&  西班牙的国债大多是靠银行来买的,而银行亏损的时候,却又让国家买单。这样一来,政府和银行互相捆绑,双双跳下万劫不复的悬崖。
&  希腊让欧盟大伤元气,问题才刚刚平息。西班牙的问题紧接的爆发了,4千8百万人口的西班牙,比希腊大出数倍,西班牙的问题,有可能把欧盟彻底拖垮。同时,还不知道欧盟的下一个倒霉鬼是哪个国家?是意大利?还是葡萄牙?
&  反正,透过这几个不争气的猪,欧元区的危机浪潮,就这样,一波又一波的汹涌而来,而且,浪潮一个比一个更加凶猛,更加无法抵抗。
&  危机的高潮迭起,何时休?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哪么谁知道呢?
&  就算英国,不受欧元的影响,照道理不应该深陷长期的危机。但是,2012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意外的出现负的0.3%,加上2011年第四季度负增长0.2%,英国经济从1970年以来,第一次在4年内出现两次萧条。卡梅伦首相都不得不承认,‘英国的状况非常令人失望。’
&  美国是本次危机的发源地,也出现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困难,但是,美国的经济却恢复的比较成功,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2.2%,与欧盟危机四伏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看来,欧盟的问题,除了短期的经济困难以外,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内部体制问题。
&  欧盟的兴衰
&  欧盟从西欧6个国家的煤钢联合体,经过半个世纪的扩张和进化,到了2002年,产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统一货币。到2007年,向东扩展到了27个成员国。
&  欧盟,在全世界多国组织的联合体中是最完整、实力最强大的联合体,也是世界仅有的货币联合体。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因为第一个提出统一货币,尤其是欧元的概念和理论,而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欧元成功出现,蒙代尔的学术地位提高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70多岁高龄的他,经常带着9岁的儿子到处讲课,宣传他的货币理论。
&  货币统一的最大好处,就是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实现了零关税、无国籍的交易。成员国之间没有贸易摩擦,没有由于汇率的波动而产生的交易风险或不确定性。
&  欧盟的贸易总量中,60%以上发生在成员国之间。苏联解体后,东欧12国拼命献媚欧盟,主要的动力也是看到贸易的好处。
&  做为统一经济体,不仅有贸易的好处,也有投资的好处。经济体形成明显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政治和外交上,欧盟也只能抱成一团,才能够真正和美国、日本和中国抗衡,成为影响世界地缘经济政治的强大力量。
&  但是,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必然就有其不好的一面。
&  欧盟的第一个弱点,刚好就是其规模经济的内在问题。既然内部贸易成本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就排除了跟其它国家贸易和互补的可能性。
&  同样是一件物品,成员国之间的价格(如水果)很有可能比世界平均价格高。对生产国来说,是好事,对进口国来说,却是坏处。种种坏处加起来,总体的坏处,可能大过好处。长期贸易的结果,不仅降低欧盟整体的世界竞争力,也加大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例如,法国的农产品可以用高的价格卖给英国,一方面,降低法国农民的竞争意识,另方面,加大了英国消费者的消费价格。
&  欧盟的第二个弱点,就是一个统一政策,却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实力、不同人种,以及不同地理条件的27个国家里实现。
&  例如,在统一的欧盟劳动法没有出台之前,英国的公司或者学校可以随便终止合同工的合同。但是,统一的法律实行以后,合同工的合同到期,雇主却必须想办法帮助员工找工作。在大学里,任何一个职位,都必须在内部先找人,找不到合适的,才允许对外招聘。
&  这种劳动法,当然有利已经在单位的合同工,但是,对具体的招聘单位来说却存在两个问题:(1)不一定能够找到最好、最合适的。(2)拖延招人的时间,增加招人的交易成本。
&  第三个弱点,劳动福利的趋同化,大大降低欧盟在世界的整体竞争力。
&  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包括中国和其它金砖国家,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福利低,工会没有力量,招人或解聘人比较自由。这些劳动和法律体制,有利于提高这些国家的工业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相反,欧洲的工会力量强大,国家有灾难,工人照样天天罢工。欧洲的法律条文越来越复杂,漏洞越来越多,导致大量的劳动纠纷,大大的增加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
&  大家可能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在这里举个真实的例子。
&  在英国某个单位,有一位工作人员根本不知道如何把工作做好,而且工作的时候斤斤计较,在办公室哪怕多做一分钟都不愿意。同事和上司交给的任务,不仅没有完成,还把许多事情办砸了。
&  这样的人,相信在中国被解雇,不会有人同情。可是,在英国,她不仅不用被解雇,而且,还可以控告同事虐待她,可以请病假不上班,工资照拿。而被控告的同事,却要遭到人事部门没完没了的调查,最后,哪怕有一点对被控告的人不利的事实,控告的人就可以取得胜利:不断的请病假(而根本没有病),还不用被解雇。这样的体制,怎么会有竞争力?
&  中国的福利、劳动法,没有一样可以和欧洲比。但是,中国的效率,却是欧洲人望尘莫及的。上个礼拜,我陪校长到国家测绘局谈工作,双方照了几张照片。一个小时没到,测绘局的领导就送给校长一大本相册,那本相册的内容,就是不到一个小时内的许多合影。
&  英国的校长不知道怎么想?反正,我自己的感触是很深、很深的。我们当代中国学学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从5年前每年亏损75万英镑,变成每年盈余135万英镑,学生人数增长3倍,教学和研究收入增长5倍。
&  我这是用中国人的快速、勤劳、节约的发展理念来管理和发展这个学院的。可是,每当跟各个部门,包括领导打交道的时候,这种‘中国式’的工作态度,就会变成英国式的马拉松战争。本来一天可以做成的东西,要用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才能做成。
&  例如,既然学院每年为大学多创造了数百万英镑的收入,我提出今年再招6位老师。很简单的道理,很简单的数学,光财务部门和学生统计部门,就整整花了6个月的时间才把账搞清楚,中间还反复出了无数次差错。等这些岗位被批准后,还要登广告,面试,跟面试成功的人谈条件,真的不知道还要花去多少个月的时间,才能办成一件事。
&  全世界的人都骂中国官员太腐败,我对腐败也是深恶痛绝。但是,中国虽然腐败,工程建设的速度,却是任何国家没法比拟的。从上海到宁波的杭州湾大桥33公里,中国人33个月建成通车。在英国,一段9公里的高速公路扩展一条车道,整整用了4年半。4年的时间,中国可以建一条1318公里长的京沪高速铁路。2011年,中国一年建成的高速公路总长度1.1万公里,等于英国全国高速公路总长度的2.5倍。
&  我们中国人,自己天天在骂自己的国家如何如何不好。许多不好的地方,我非常清楚。但是,中国人也必须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  有人批评中国工程速度快,但是质量差。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许多桥梁,没有建好就跨。许多公路,刚刚建成,就坑坑洼洼。没有错。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国,好的工程,还是占大多数的。例如,杭州湾大桥就很好。
&  浦东第二航站楼、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和英国西斯罗机场的第五航站楼,都是世界超大型、超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这三个航站楼,同一年开通启用。但是,浦东和首都机场的两个航站楼的建设时间,只是西斯罗第五航站楼建设时间的三分之一不到。京沪两个航站楼开始启用时,运转非常正常,英国的机场却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大批旅客在新航站楼滞留了10来天。
&  我要说的,中国有质量不好的工程,英国也有。但是,中国快的工程,英国肯定没有。
&  结束语
&  中国和欧洲的距离还很大。大家不要误会我在说中国特别好,而欧洲特别不好。但是,中国在迅速追赶欧洲是不可否定的事实。欧洲面对中国和其它新型工业化国家的追赶,还要保持僵化的各种体制,尤其是复杂、效率低下的劳动和福利体制,恐怕已经难以为继了。
&  也就是说,欧洲为什么萎靡不振?总结起来,就是老套的经济、社会和法律体系,使欧洲慢慢的失去了世界竞争力,尤其是相对于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的竞争力。
&  要让欧洲重新振作起来,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陈旧的框架,改变劳动法规法律,改变欧盟自身的内部管制,包括采取更加灵活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福利政策。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欧洲片衰落真正原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欧洲片衰落真正原因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法国真已衰落?
来源于 BWCHINESE
有哪个法国人愿意自己的国家总是被人提到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沦陷时代呢?美国媒体偏偏总是惹法国人不高兴。
有哪个法国人愿意自己的国家总是被人提到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沦陷时代呢?美国《新闻周刊》偏偏总是惹法国人不高兴。今年初,《新闻周刊》网站连续刊登《法国的衰落(沦陷)》、《法国从高卢雄鸡到掩头鸵鸟》等文章,把法国描述成&欧洲病夫&、&故步自封且拒绝繁荣&的国家。
唱衰法国的言论引发法国人的不满,认为作者对法国的了解&太过于皮毛&,真正衰落的是这家美国媒体。美法舆论的这次争斗到底是会&促使法国人更重视本国实力而不是弱点,并自信地面对一个怀有敌意的世界&,还是会加快法国对自身发展模式的反思,进行有效的变革和改造?
《新闻周刊》用&一千零一个错误&唱衰法国
据《环球时报》报道,断言法国衰落的是西方有名的战地记者雅尼娜&迪乔瓦尼,她出生在美国,但长期生活在法国。迪乔瓦尼在《新闻周刊》网站撰文描述法国是&欧洲病夫&所引起的强力回击,恐怕连她本人都始料不及。据法新社8日报道,面对汹涌而至的批评浪潮,迪乔瓦尼已暂时关闭推特账号。
她在《法国的衰落(沦陷)》一文中列举了很多法国衰落的现象,如:自从社会党人奥朗德总统上台之后,法国的所得税和社保缴费大幅攀升,最高税率为75%;法国人才外流,商界领袖、有创意的思想者等精英人士纷纷离开法国;日常生活支出费用惊人,巴黎物价超过伦敦,半公升牛奶的价格近4美元(约3欧元)等等。
很多法国人看了迪乔瓦尼的这篇文章后,都用嘲讽的口气说:&她还是更合适回到自己熟悉的战地。&法国媒体批评迪乔瓦尼在《新闻周刊》发表的文章中有不少数据失实,片面引用欧盟委员会2013年的一份经济形势报告,把其中提及的&宏观经济失衡&这顶帽子扣在法国头上。《论坛报》7日以&就《新闻周刊》的法国衰落,全法国媒体反击&为题刊文指责作者&视野狭窄,只拿巴黎六区的一些特点来批评整个法国模式及其税收制度&。
很多民众认为迪乔瓦尼对法国的了解过于表面化。所谓的&75税制&,其实只是当时奥朗德在竞选时提出的一个口号而已,目的在于拉拢中下层收入的选民。他上台后,该政策并没有完全实行。
关于人才外流的说法也很夸张,有数据显示,2012年移居国外的法国人仅比2011年增加1.1%。至于迪乔瓦尼给出的牛奶价格更不靠谱,超市或商店里最贵的牛奶一公升也不到1.5欧元。法国《世界报》6日措辞严厉地回击说,《新闻周刊》的这篇文章应改为《一千零一个错误》和《新闻周刊的衰落》,并希望这家美国媒体聘用更加专业的记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的前妻、美国&赫芬顿邮报&网法文版主编安妮&辛克莱尔,在其推特上表示&已受够对法国的抨击&。辛克莱尔还撰文称:&《新闻周刊》有关&法国沦陷&的文章全都错了!&法国沦陷&是美国人在1940年夏天当法国在德国闪击下彻底崩溃时普遍使用过的标题。迪乔瓦尼意在摧毁法国的文章蠢话连篇,而这已成为《新闻周刊》的特色,是想再次兴起抨击法国的热潮!&
辛克莱尔还质问迪乔瓦尼是在哪一家&幽灵&超市花4美元买到半公升牛奶的。她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2年的数据说,法国人均GDP为41223美元,比英国人均GDP高出2062美元。按照&外籍人士的欧洲成本指数&,伦敦是欧洲仅次于莫斯科的第二高物价城市,而巴黎排名第12位。
法国被讽&故步自封且拒绝繁荣&
唱衰法国被辛克莱尔看成是&一场反复发作的百年虚假战争&。而就在法国媒体回击《新闻周刊》时,美国轮胎生产企业固特异设在法国的工厂也发生&法美抗争&的一幕。据法国&最新新闻&网一篇题为《固特异、新闻周刊:法美的决裂》的文章描述:&短短几天,两大事件凸显了法国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个是《新闻周刊》因发表关于法国的愚不可及的文章引起强烈抗议;另一个是因法国工人拒绝美国人的强权法则而将美国高管扣押。&
《新闻周刊》1月6日又刊登美国财经记者和作家利亚&麦克格雷西的一篇题为《从高卢雄鸡到掩头鸵鸟》的文章,该文引述欧盟委员会、三大评级机构和高盛集团对法国的评论和建议,将法国定位为一个&故步自封且拒绝繁荣&的国家。
麦克格雷西在文章后半段称,许多批评迪乔瓦尼的法国人都在故意回避实质问题&&既然在为财富500强企业培养人才的6所顶尖商学院中有3所位于法国,为何还有那么多法国高管远赴大西洋彼岸寻求财富,而没有选择留在法国?文章写道:&这正是让由好斗的公鸡变为鸵鸟的国度避而不谈的一个问题。&
法国《新观察家》杂志7日以&从痛击法国到痛击新闻周刊&为题回击说:&美国周刊发表了批评法国体制的两篇文章,惹怒了法国网民、媒体以及政治人物。&不过,法国《解放报》记者皮埃尔&哈斯基质疑本国舆论的反应有些过激,甩不掉&其荣耀过去的影子&。
《新闻周刊》2013年8月找到的&新主人&是法国富翁、IBT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艾蒂安&尤扎克,但他已在美国生活多年。尤扎克近日拒绝对《新闻周刊》唱衰法国的文章发表评论,只是表示&它在法国激起一场有趣的辩论&。
其实,早在日《新闻周刊》就曾刊登过一篇唱衰法国的文章,作者大卫&贝尔是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他说,&如今的法国看起来就像维希时代的法国&,尽管从表面上看,当今的法国迥异于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下的维希(傀儡政府)时代,但法国社会的某些特定元素自德军&闪电战&以来仍没有变化,尤其是与美国相比。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国政府仍在其社会中继续发挥&超大&作用,由政府包办医疗保健、大部分文化机构和从幼儿园至博士后的教育。
当萨科齐2007年上台时,美国保守观察家原本希望他效仿撒切尔夫人破除国营体系。但法国政府的职权仍基本未变,政府支出在GDP的占比仍超过50%,而美国仅为36%。同1940年一样,最吸引法国优秀学生的仍是精英公务员岗位。有法国人曾说:&我的同学大都希望做农业部的助理部长,而非创办亚马逊网站。&
围绕美法舆论战,欧洲其他国家的媒体也来凑热闹。英国《每日电讯报》7日评论说,对法国人而言,看到令人苦不堪言的税收和成本高昂的社会模式遭受国内或&盎格鲁&撒克逊&媒体的嘲笑并非新鲜事。
然而,即便是最乐观的高卢评论家也认为迪乔瓦尼的文章已经&越界&。《爱尔兰时报》9日说,《新闻周刊》的文章似乎已顺利地帮法国政府完成了数十年都未能完成的任务:促使法国人更重视本国实力而不是弱点,并自信地面对一个怀有敌意的世界。
全法中国法律与经济协会秘书长赵永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法国人对《新闻周刊》的报道不满,除迪乔瓦尼文章中有严重失实的地方外,也与美国媒体触到法国人的底线有关。根本的还在于美国和法国无论是法律体系、税收制度还是福利机制都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相比美国,法国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这两个欧美国家自然会在谈论体制时出现矛盾。赵永升认为,美国和法国围绕各自体制之间的相互嘲讽没什么意义,如何破解这些机制中的根本问题才是关键。
&法国到了改造自己的时代&
&作为一个萨特式的、只知苦思冥想的民族,拒绝往外看看&地球村&。自以为有了巴黎,谁还会关注巴西、俄罗斯、印度洋、中国和南非新兴市场的&金砖国家&呢?正是这种鼠目寸光的思维,将法国扼杀。&《新闻周刊》文章中的这些话让法国人看了很不舒服,甚至让生活在法国的外国人也觉得不客观。在阿尔卑斯山区经营一家酒店的大卫称:&作为在法国当老板的英国人,我的体会很深。
法国确实出现很多问题,但还没到《新闻周刊》所说的&衰落&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法国仍有很大的优势。&就&金砖国家&而言,都是在法国投资的重要国家,足见法国依旧是一个对国际资本极具吸引力的国家。
旅法画家巴宁女士来自西安,已在法国定居10多年,她称:&法国税收和福利制度很复杂,但也正是这种将社会方方面面都考虑得细致的做法和机制,确保了即使在欧债危机这样的背景下,法国社会整体依然比较安定&。&
有欧洲学者给法国在欧债危机中的表现打分为&良&,认为法国在危机中扮演着几乎和德国同等重要的角色,化解了一轮又一轮的债务和银行危机。但也有舆论认为,法国是欧洲的&坏学生&,增长迟滞,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共赤字有增无减,家庭购买力下降,企业裁员消息不断。在新年到来之前,法国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增税举措。从1月1日起,公共交通、煤电、餐饮、邮政及增值税等全都上涨。
法国人对《新闻周刊》批评法国的文章表现得如此敏感并非偶然。实际上,最近一年法国人也在反思,探讨法国模式和价值观的利与弊。特别是岁末年初,在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相继宣布各自经济在2013年取得的一些喜人数据时,法国媒体上却屡有对本国经济的负面报道,对经济持悲观看法的也不乏其人。
法国《费加罗报》还推出一个外国人看法国的系列报道。德国前外长菲舍尔说,&法国有许多优势,但首先要学会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他劝告法国人&不要那么悲观&。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认为,在国际事务中,&当法国说话时,应当认真听&。
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认为,法国人受福利国家保护,认为没必要努力工作。法国有关星期日商店是否开门的辩论令人无法理解。巴黎管理学院教授奥热说:&法国人是一个很能听进去批评的民族,也是很能自我批评和自我讽刺的民族。&她说:&法国人早就知道,到了应该改造自己的时代。&
责任编辑:Judy Wa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洲基督教的衰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