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军迷,“西方四大军事家家”“政治家”一个问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美国突然公开一段视频 令人毛骨悚然不敢看!
女大学生认20个“干爹” 月入几十万每晚需预约
男子强奸女网友拍裸照 称要将其调教成专属性奴!
美女洗澡时玻璃突然爆裂 惊叫着直接跑出来
大一男生与女友开房 缠绵后在床上翻白眼猝死
女邻居夜夜高潮叫声太大 隔壁小伙受不了干了这事!
美女潜水遭教练袭胸性侵 视频全程曝光
驾校男女学员车震视频曝光 校长的这句回应亮了!
女子穿着暴露晒自拍 真实身份竟是...太辣眼了!
女子与干爹开房叙旧 却被活活折磨致死!
女子被劫色时太主动 劫匪心慌:你别这样
美女普拉提视频火爆网络 轻松解锁猛男三明治
24小时排行
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为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她是美军第三艘以亚利桑那州为名的军舰。亚利桑那号在1914年于布鲁克林造船厂建造,于中国近代20大军事家 (军迷俱乐部第27期)
我的图书馆
中国近代20大军事家 (军迷俱乐部第27期)
&&&&&&&&&&&&&&&&&&中国近代20大军事家
&&&&&&&&&&&&&&&&&&&&&&&&&&&&&&
&&&&&&&&&&&&&&&&&&&&&&&&&&&&&& 第27期& &
【十句话说尽中国史】1) 天下之势,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 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兼济,方能长治久安。3) 历史有无数的选择,而选择差不多都在某个人手中。4) 内忧小人干政,外戚宦官;中忧官场腐败,官逼民反;外忧民族矛盾,异族进犯。5) 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尽是为胜者歌功颂德,败者落井下石的虚假陈述。6) 矫枉过正,其实过犹不及。7) 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乱,思想越光辉灿烂;越是大一统,政治稳定,思想越停滞不前。8) 地域环境左右命运。9) 朝代初,君强臣强;朝代中,君强臣弱;朝代末,君弱臣强。10) 红颜祸水,倾国倾城倾才。【本期导读】中国近代20大军事家:朱德第一 林彪只能排第三1.朱德 军事能力:99&  朱德: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元帅。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为中共军事领域阅历极丰之内行人物,在政治、经济领域亦有卓越见识。代表性军事著作为《论解放区战场》。   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元帅不仅对三大战役进程的科学预见。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朱德同志对于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就富有远见卓识,并为此作了不懈努力。&2.彭德怀 军事能力:98.5 && & 彭德怀: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元帅。毕业于湖南陆军讲武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诸将帅中,战功居首,无出其右者。& & 斯大林赞曰:“彭德怀是当代天才军事家。”毛泽东所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一诗,实为对彭德怀形神兼备的写照。& & 或许会有人说,这就是把十大元帅排名搬上来了嘛,其实不然。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历史上不变的定律。历史事实证明,元帅们确实有资格排在这个排行榜的前列。&3.林彪 军事能力:97&& & 林彪:湖北黄冈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毕业于黄埔四期,后在毛泽东麾下逐级晋升至军团长、野战军司令员,与彭德怀同为毛泽东最器重之将领。  年仅23岁的林彪接替升为红一军团总指挥的朱德,被毛泽东任命为红四军军长。从此,他几乎紧随着朱德的脚印,开始亦步亦趋的升迁之路。&4.刘伯承 军事能力:97&& & 刘伯承:四川开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早年留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后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乃人民解放军一流儒将,苏联军事理论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  作战重谋略,讲技巧,善用伏击战术和运动战术,七亘村、神头岭、长乐村等伏击战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为其代表之作。  刘伯承的一生,经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全部过程。他判断敌情准确,计划战斗周密,善于出奇制胜,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朱德元帅曾赞誉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有古名将风,为国家不可多得的将才”。陈毅元帅留下过“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的名句。&5.徐向前 军事能力:97&& & 徐向前:山西五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毕业于黄埔一期,为红四方面军代表性人物。用兵强调“狠、硬、快、猛、活”,善攻击,善打运动战役,战绩颇大。  其实,在十大元帅中,徐帅的战功是不低于任何人的,最起码他要比贺龙、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要高明,他的主要军事业绩还是在鄂豫皖创建的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军委对徐帅一直没怎么重用,因为他毕竟是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下面也是猛将如云,向许世友、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等等都是在他手下成长的。  军委当时对他的使用一直都是在一个地方干上一段时间后就调离,从来不让他长期指挥,不过,在解放战争中,他攻克太原、临汾解放山西大部,让人们再次领略了他杰出的军事才华。&6.粟裕 军事能力:96&& & 粟裕:湖南会同人,侗族,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就读师范学校。用兵深思熟虑,视野开阔,极善集中兵力和调动敌人,屡战屡胜,战果巨大。  代表之作为抗日战争之韦岗战斗,解放战争之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所著《粟裕战争回忆录》为同类作品中上乘之作。  其实毛主席是要给粟裕授元帅的,是粟裕高风亮节,自己不要,把元帅让了。粟裕对军衔是这样一种态度,根本不存在对军衔不满意、毛泽东找他谈话、把他批哭的问题。&7.左权 军事能力:93&   左权:湖南醴陵人,红军、八路军高级将领。与徐向前同为黄埔一期毕业,并曾留学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在司令部建设与参谋理论方面卓有建树。  曾指挥黄崖洞战斗,参与指挥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华北游击战争。 8.曾国藩 军事能力:91&& &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湘军缔造者、最高统帅。以进士从戎而成一代军事统帅和晚清军事近代化奠基者之一。  其人学问深厚,见识高远,文武兼擅,并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均曾得其提携。其人生道路与思想学问对后人影响甚大。  曾国藩可以说是晚清时机最好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人生也是经历了很大的起伏。曲折的政治生涯使他整个人都得到了升华。&9.左宗棠 军事能力:90&&&&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湘军统帅。早年曾为私塾先生,后入湘军而成为统帅之一。主张“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力主海防、塞防并重。  主张“宁肯缓进,断不轻退”。一生战功卓著,收复新疆一战堪称经典之役、代表之作。 &10.李鸿章 军事能力:90&& &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由湘军起家而为淮军创始者、最高统帅。较早提出持久战思想,主张以持久战对日本速战求成之诡计。然其作战指导思想消极保守,招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综观其人,魄力与曾国藩相当,学问、修养则逊之。与沙俄订立卖国密约,并收受巨贿,为其一生最大之污点。&11.李秀成 军事能力:88&& & 李秀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军统帅。出身雇农,文化不高而才智出众。为太平天国后期主帅,受封为忠王。在与湘军的交战中,互有胜负。  然短于攻坚,不善硬仗。天京陷落后,李被俘,终被处死。&12.袁世凯 军事能力:86&& &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北洋军创始者、最高统帅。其军事业绩主要不在作战,而在建军。北洋军系由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组成的中国最早的近代化诸兵种合成军队,战斗力超越湘、淮两军。  后来的国民革命军军制模式,多由北洋军沿袭而来。1915年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复辟帝制,遗臭万年。&13.蔡锷 军事能力:86&& & 蔡锷:湖南邵阳人,护国军统帅、军事教育家,追赠陆军上将。曾与蒋百里一起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成绩优异。在军队与国防建设方面有卓越主张。  袁世凯称帝后,毅然起兵反袁,以近战和迂回包围战术屡胜北洋军。病逝时年仅34岁,为时人所惜。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相信他在这张榜单上能挤进前10。&14.吴佩孚 军事能力:85&& & 吴佩孚:山东蓬莱人,北洋军直系统帅,追赠陆军一级上将。个性刚强,重气节操守,一生奉行“三不主义”:不入租界、不占地盘、不攒钱。抗战爆发后,严拒日本诱降,克保晚节。&15.蒋中正 军事能力:84&& & 蒋介石:浙江奉化人,国民革命军最高统帅、军事教育家,特级上将。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军队建设上,眼光开阔,强调精神建军,重视军官培养,注意吸收外国先进军事制度和军事技术,发展空、海军和机械化部队。观其一生,政治能力较军事能力为强,军队建设较战争指导为强,战略指导较战役指挥为强。   黄埔军校校长仅仅排在这张榜单的十五位,其实原因很简单,手下精编良将无数,一水的美式装备,最终战败,作为国民党的总指挥,蒋校长当然要负首要责任。&16.蒋百里 军事能力:83& & 蒋百里:浙江海宁人,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追赠陆军上将。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同窗蔡锷分别以第一、第二名毕业,获天皇颁授军刀。在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国防战略方面,均有卓越见识。 &17.冯玉祥 军事能力:83&& & 冯玉祥:安徽巢县人,西北军统帅,陆军一级上将。爱国心强,力主抗战,为国民党内最坚定之抗日派。  旧部张自忠、吉鸿昌、孙连仲、宋哲元、佟麟阁、赵登禹均为抗日名将,对抗战贡献甚巨。&18.李宗仁 军事能力:82& & 李宗仁:广西临桂人,桂军最高统帅,陆军一级上将。所部桂军战斗力颇强,曾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建功。  得意之作为北伐之龙潭大捷和抗日之台儿庄大捷。轻估困难、言大而夸为其缺点。&19.白崇禧 军事能力:81& & 白崇禧:广西桂林人,回族,桂军统帅,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用兵重运筹,讲韬略,素有“小诸葛”之称。  抗战期间,颇为重视游击战之作用。代表之作为北伐之龙潭大捷和抗战之昆仑关大捷,后者为抗日战争首次攻坚作战的胜利。&20.薛岳军 事能力:80& & 薛岳:广东乐昌人,国民革命军战区司令官,陆军一级上将。肄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中,曾亲历淞沪、武汉、长沙、豫湘桂等重大会战,功勋卓著。  代表作为武汉会战之万家岭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后者一战歼灭日军15万人,为中国抗日战争少有之大捷。  &&& 来源:人民网【军事猜猜看】本期军事猜猜看:他是古雅典时期的一位“僭主”,但却是民主派的重要人物,在波斯大军入侵的绝望时刻,他果断作出了放弃雅典卫城的战略决策,并最终在萨拉米海战中大胜波斯军队。但随后不久,功勋卓著的他被雅典人以“陶片公决”的形式永远驱逐出希腊,他最终逃亡波斯,成为昔日敌人领土上的一名省长。猜一猜他是谁,答案下期揭晓。上期军事猜猜看:他军校科班出身,是林彪的同学,帅哥一枚,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因杀妻获罪,其指挥的精锐部队被解放军消灭。猜一猜他是谁,答案下期揭晓。上期答案揭晓: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4岁。
馆藏&16724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东晋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谁
东晋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谁
感悟生活传播正能量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谢尚的从弟。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多次拒绝朝廷辟命。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方东山再起,任桓温征西司马,此后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并在其死后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旋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谢安一直隐居拒绝为官,直到四十多岁才正式出仕。入朝为官后,谢安就为朝廷尽心竭力,为东晋政局稳定、多年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深受后世赞赏。因为出身名门又年少聪慧,谢安从小就得到了东晋许多名士和官员的肯定。然而,谢安志不在仕途,一直拒绝他人的举荐和朝廷的应召。为了躲避出仕,谢安跑到了会稽东山隐居,与王羲之等一票名士好友游山玩水,悠然自得。除了纵情山水,他当时还一直教育自己谢家的子弟。直到在朝中为官的弟弟战败被贬,谢家在朝廷的势力减弱,谢安才起了出仕之心。公元360年,他先是在桓温帐下作司马,再被任命为太守,之后入朝一路升迁。373年,桓温意图篡位,谢安从容不迫与其笑谈许久,使他不敢下手,在他求九锡之礼时也是谢安借故拖延。谢安竭力辅佐皇帝,缓和桓族势力与朝廷的矛盾,协调百官,稳定朝政。除了政治,谢安在军事上也有颇有成就。377年,谢安挑选侄子谢玄等人为将镇守广陵,从而击退了前秦的进攻。383年,谢安指挥淝水之战,以八万兵力击败号称百万的前秦大军,之后又为东晋收复失地,赢得40年的和平。淝水之战后,谢安因为功高震主,开始受到皇帝的猜忌。于是,谢安主动交出权力,可惜不久病逝,享年66岁,被追赠太傅,谥号文靖。“谢安赴宴”出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第29条,讲述的是桓温三番五次拒绝入朝的诏令后在373年入京朝见孝武帝,谢安与王坦之前去迎接的故事。而在此之前,桓温通过废立皇帝、陷害大臣等手段建立了极高的权威,而谢安与王坦之是当时的辅政大臣。故事讲,桓温设宴邀请百官,并且埋伏好士兵准备趁机杀了谢安与王坦之。王坦之很害怕,谢安却面不改色对他说:“东晋王室的存亡,就在此行了。”两人赴宴时,王坦之还是一直失态不能保持冷静,而谢安却从容就坐,甚至当场作了一首《洛生咏》。原打算下杀手的桓温反倒被谢安的气势给镇住了,于是就撤走了士兵。王坦之和谢安两人在以前是一直齐名的,可这件事以后,谁优谁劣就很好判断了。当时的桓温可谓狼子野心,有谋朝篡位之嫌,此次他入朝,说是拜见实则是图谋不轨。而谢安与王坦之的任务说是迎接其实就是阻止甚至挫败桓温的行动。历史上,桓温此次入京最后也只是将一位官员下了牢狱,没能篡位成功。不久,桓温因患病而离京,同年又上表向朝廷为自己求九锡之礼,也是谢安以修改稿件的名义借机拖延到桓温病死,使他到死野心都未能如愿。从历史看,谢安是挫败桓温篡位的功臣,而从“谢安赴宴”的故事来看,谢安处事不惊、冷静应对的风度的确令人叹服,而王坦之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两晋时期因为门阀制度,全国大大小小的士族林立。所有士族中,权势最大名望最高的当属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家,所以后世将两者并称“王谢”,其中谢氏就是谢安所在的家族,也是文学方面贡献最大的家族。陈郡谢氏,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曹魏时期,是谢安的曾祖父。之后,史书上记载的几位谢家人都是出仕为官,不过他们在朝中的官位都并不算很高,所以谢氏当时也并没有成为顶级门阀。谢氏真正发家是在谢安一辈。据说,谢安同辈里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弟弟。其中从兄谢尚,是当时有名的风流名士,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和舞蹈,之后为官也颇有政绩。长兄谢奕,曾经官至豫州刺史。不过真正让谢家成为可以和琅琊王氏比肩的家族的人,就是谢安。尤其是在谢安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后,不仅谢安个人的权势和声望上升到了顶峰,战争中同样建功的弟弟谢石、侄子谢玄等家族中人也得到了相应的封赏。一门多功臣,谢家从此崛起,之后辉煌了三百多年。谢安之后,谢家虽然没有再出现能够像他这样,建立丰功伟绩给家族带来无上光荣的子弟。但是,后来从谢家走出了几位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诗人、文学家。其中以“大榭”谢灵运和“小谢”谢朓最为出名,这两人可谓是中国山水诗的奠基人和开创者,唐诗的辉煌也与她们有莫大的关系。因为谢安的杰出成就,他的家族陈郡谢氏成为了当时最顶级的门阀之一。此外,谢安一生又十分重视对家族后辈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谢安的晚辈以及后人也大多颇有出息,这才使谢家能够鼎盛长达三百余年。谢安有两个儿子,谢瑶和谢琰,前者三十岁左右就早早去世,后者参加了父亲谢安指挥的淝水之战,后来官至徐州刺史。谢安的下一代后人当中,还有侄子谢玄较为出色,他也参加了淝水之战,不过比谢琰要重要许多,可以说是东晋方面仅此谢安的大功臣。东晋著名的精锐部队北府军就是由谢玄建立,官至左将军,死后追封为车骑将军。除了上面几位,之后谢安的后人中,在朝为官者也不在少数,但做得特别出色的则不多。也许是志不在官场仕途更偏爱山水和文学,所以他们反而在文学方面很有建树,可谓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优秀者是谢灵运和谢朓。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开创了中国山水诗一派,后来的诗人大多向他学习。此外,他也精通史书,擅长书法,还翻译过佛经。他曾经评价自己:“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谢朓,从辈分上算是谢灵运的外甥,所以人称“小谢”。因为谢朓的诗就是学自谢灵运,所以可以说是继承并发展了他的山水诗。他开创的“永明体”诗强调声韵与格律,所以他也被认为是后来唐诗的奠基人。谢玄是谢安的侄子,是他长兄谢奕的儿子。谢玄可以说是谢安子侄辈里最为出色的一个,因此后来颇受谢安重视和培养,不仅参加了他指挥的淝水之战,而且是最后东晋能够战胜前秦大军的必不可少的人物之一。谢玄的父亲谢奕生前,曾经官至安西将军和豫州刺史。谢玄小时候是由谢安抚养,两人感情深厚,从小聪慧的他也深受谢安的器重。传说,谢安有次教育家族子弟,问他们:“你们可以不用出仕为官,为何还要培养你们?”只有谢玄转出来回答,他比喻道:“就像芝兰玉树,人们也总想要它们生长在自己的庭院里一样。”谢安听后大喜,于是对他更为喜爱。谢玄长大后,与谢安相似,期初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后来去了桓温手下。等到前秦的苻坚不断派兵侵扰北方,朝廷开始选拔将领前去镇守。此时,谢安首先想到的就是侄子谢玄,不避亲地举荐了他。谢玄于是出任兖州刺史,负责北方的军事防御。他不断募兵选将,训练出了精兵“北府军”。379年,前秦攻陷襄阳后,谢玄带兵迎敌全歼了秦军。之后在383年的淝水之战中,谢玄也是东晋方面军队的先锋,与苻坚大军对峙和大战,最终大败前秦,赢得全面的胜利。战后东晋趁机北伐的先锋军也是有谢玄带领,为朝廷收复了不少失地。可以说,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的功绩也就仅次于总指挥的谢安。战后没几年,叔侄俩都先后病逝,谢玄只比谢安晚上三年。淝水之战是谢安最大的军事经历,是他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重要的战役之一。谢安是淝水之战东晋方面的总指挥,最后不仅以少胜多,而且是大获全胜,打得前秦至此一蹶不振。东晋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政权,以五胡为首。其中前秦通过吞并其他国家,逐步统一了北方的黄河流域。随着国力的不断强大,前秦的大王苻坚野心也不断增长,他开始图谋东晋,想要统一南北方。公元383年就是前秦入侵东晋的战争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战役。早在377年,谢安就开始了战争的前期准备。他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负责北方的军事防御,自己总管长江下游,而谢玄不负众望招募训练精兵强将,成立了北府军。第二年,苻坚就派兵进攻东晋,花了一年时间攻下襄阳,之后爆发淮南之战,谢安与谢玄全歼敌军。383年8月,除了派遣25万先锋,苻坚也亲率80多万军队南侵,与谢玄带领的8万北府军在肥水发生决战。最后,东晋以弱胜强大获全胜,前秦方面不仅嫡系部队全灭,还有大量部队溃散,而东晋不过伤亡了5000人。前秦方面各种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此战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东晋方面能够胜利,作为总指挥的谢安当立首功。淝水之战后,前秦不断衰败甚至灭完,苻坚也在两年后被杀。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收复了不少失地,后来几十年也没有外族胆敢入侵。谢安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因为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隐居山林,是一个不愿出仕为官的名士,因此他留下了一些文章和诗歌,其中《晋诗》卷十三收录有他的两首首:《兰亭诗二首》和《与王胡之诗》。《兰亭诗二首》从诗名,就可知与王羲之有着莫大的关系。谢安有很长时间隐居在会稽山阴之东山,而王羲之曾经也搬迁到了那里,所以两人有着深厚的关系,是好友,经常一起游山玩水,王也是谢安在行书上的老师。有次,一票好友一起到兰亭饮酒作诗,因此才有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和谢安的《兰亭诗二首》。这两首一首四言一首五言,虽然都是游玩所作,前者主演写景,后者主要抒情。《与王胡之诗》,是一首四言的玄言诗。这类诗歌没有明确的场景或者情感,主要就是阐释作者对老庄和佛家思想的理解。谢安的这首可分为六段,按名字来看是他写给王胡之的,可以算是一封信。王胡之是王羲之的堂兄弟,因此大概也是谢安他们一帮好友中的一个。虽然谢安的诗留史的寥寥无几,但以他的才情,尤其他还隐居多年,在世时肯定写过不少诗歌。此外,谢安培养家族子弟时也很重视诗歌的教育,这从他赞赏侄女谢道韫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故事可以看出,因此谢家后代才出过不少杰出的诗人。“谢安围棋”出自《世说新语》中的雅量篇第35条,讲述的是淝水之战时,谢安在与人下围棋的故事。谢安四十几岁出仕为官前一直在隐居,而与他一起的都是当时的名士,除了游山玩水,不是喝酒吟诗,就是弹琴下棋。所以谢安也是围棋的忠实爱好者。故事讲,谢安和客人在下围棋,不一会侄子谢玄从淮水派来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件,默默地没有说话,慢慢又把关注点转到了棋局上。客人很好奇,就问他淮水的战斗的情况,谢安淡淡地回答道:“小孩子们打败了贼寇。”谢安的神情和举止,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淮水就是淝水,所以他们所说的战争就是谢安当时指挥的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东晋不仅阻止了先秦苻坚百万大军的入侵,而且以少胜多大败对方,此后收复失地,得到四十多年的和平。也是因为这场胜仗,谢安的权势和声望都达到了顶峰。但是在收到这样的捷报时,谢安却可以保持平和继续下棋,可见他过人的气度和遇事的冷静。不过当然,谢安不可能真的不为淝水之战的大胜而高兴。这盘棋下完送走客人后,他才得意忘形,在房间了蹦蹦跳跳,一不小心把穿着的木屐给碰坏了。据说在此之前,也是在淝水之战时,谢安也曾经与好友下围棋,而且和他赌一栋房子。因为好友为战事紧张而发挥失常,最后谢安赢得了棋局,转身就把房子送给了自己的外甥。“谢安索解”出自《世说新语》中的文学篇第24条,讲述的是谢安小时候向人请教学问的故事。“索”是探索、询问的意思,“解”就是对学问的解释。谢安请教问题,不明则反复追问,可见其好学而不耻多问。故事讲,谢安年少的时候,曾经向当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的阮裕请教白马论,阮裕自己写了文章给他看。当时谢安不能立马理解阮裕说的话,所以就反反复复打破砂锅问到底。阮裕于是感叹:“非但是能够谈论白马论的人很难得,就是现在探索理解白马论的人也已经非常难得了。”白马论是先秦时期许多哲学家们一直探讨的一个问题,更出名的表述是“白马非马。说“白马”不是“马”,是因为“马”是在定义它的形态,而“白马”是指它的颜色,颜色与形态是不相同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是在逻辑上偷换概念。史书上对谢安读书求学方面的记载相对很少,这主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东晋大肆实行门阀制度,大大小小的士族林立,官员也基本从士族中选出。所以,门阀士族一直保持对只是和教育的垄断,家中子弟基本上都是由自己人教育,而不是送去私塾学堂。而谢安所在的谢家在他小时候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门阀,因此他从小应该是在家中学习。故事中谢安请教先秦的哲学问题,也可以看出他后来对哲学的喜爱。据说,谢安很喜欢老庄和佛家,所以也非常擅长清谈,就是不谈政治、军事等俗事,只讨论哲学。公元385年10月12日,谢安病逝,享年66岁。因为他没有陵园,孝武帝不仅赐了一个上好的棺材,也为他在梅岭(现在的南京)挑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可惜后来被人盗墓而遭到破坏,所以后人收拾残骨将其重新安葬。根据史书记载,虽然东晋灭亡后谢家不负当年的光辉荣耀,但还足以保护祖先谢安的墓地。但是到了南朝陈时,陈文帝的二儿子陈叔陵为生母挑选墓地,看中了谢安墓的位置,于是挖开了墓地,甚至占用了谢安那口棺材,可谓鸠占鹊巢。直到陈叔陵被杀,墓地才重新归谢家所有,但谢安的灵柩没有。现在谢安墓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长兴县。当地有个太傅乡,这“太傅”说的就是谢安,他的墓地就在那里的三鸦岗。当时谢安的一个后人在此做县令,就把他的灵柩移葬到了这里。据说,唐朝的时候这里既有墓碑还有墓柱,虽然后来宋、明、清朝不断重修加立墓碑,但是谢安墓在文革时还是被毁,只剩下两块墓碑。现已重修,对外开放。比起长兴谢安墓的凄惨,位于绍兴上虞的谢安墓则幸运得多。这里是谢安的故居,也就是他一直隐居的东山,也是后来谢家举族搬迁到的地方。据说,谢安生前一直有重归东山的夙愿,谢安后人在南京的谢安墓被毁坏后就在此地重新建了一个墓冢。因为是谢家的居住地,所以这处墓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近年又得到当地政府的修缮,现在位于当地的东山寺中。不仅有墓园,还有墓道、碑亭,还有一个太傅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感悟生活传播正能量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感悟生活传播正能量,欢迎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位军事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