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都是关爱弱势群体的素材

警察是弱势群体?为什么会这么说!
导读: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欢警察,除非你自已是警察或者家里的直系亲属干警察,说实话,如果我本人没混进警察队伍的话,我可能也会骂警察,哪怕警察对我再好,因为我讨厌这个负面新闻天天占着媒体的职业!但现在的警察确确实实是弱势群体。 中国现阶段有三大弱势群体:城市的下岗职工、进城的农民工和人民警察!
警察是弱势群体的理由如下:
一、警察是可以随便使唤的。
在很多当官的眼里,根本不把警察当人看。记得以前一次本地大型活动保卫,天哗哗地下雨,参加保卫的交通警察是二百米站一个,其实二百米都没必要,下雨时没多少人多
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喜欢警察,除非你自已是警察或者家里的直系亲属干警察,说实话,如果我本人没混进警察队伍的话,我可能也会骂警察,哪怕警察对我再好,因为我讨厌这个负面新闻天天占着媒体的职业!但现在的警察确确实实是弱势群体。 中国现阶段有三大弱势群体:城市的下岗职工、进城的农民工和人民警察!警察是弱势群体的理由如下:一、警察是可以随便使唤的。在很多当官的眼里,根本不把警察当人看。记得以前一次本地大型活动保卫,天哗哗地下雨,参加保卫的交通警察是二百米站一个,其实二百米都没必要,下雨时没多少人多少车。可领导一看,大骂:这样看着警察太少了,二十米站一个。害得一下子增加三倍的警察上路被淋。还记得电视剧《书记》里的秘书长指着交警骂的话:小子,这要是在我们那,立马扒你的皮,让你下岗!你别以为这些官儿是说的玩的,在现实中就经常发生这样的事。二、老百姓可以随便骂警察打警察告警察,警察必须受着,不能反抗。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谁还怕警察啊!有老百姓上访,警察去维持秩序是最正常不过了,但说实话,本人就经常在这种情况下被打。在去之前领导千叮万嘱,有老百姓动手千万不可还手,一定要忍着。还记得以前办过一个案子,一个小偷扒手机被失主当场抓住送到公安机关,这个小偷当场把手机扔了,说我没干啊,别污蔑我啊。这个事主气得要命,要求警察一定好好处理他。可结果这个小偷十分有经验,就是死活不交待,还说你敢打我啊?是啊,谁敢打他啊,打出事怎么办?可他态度太恶劣了,我指着他鼻子骂了两句。结果这个小偷一出去立马上纪委告我逼供。这小偷一放出来,失主一下子又不让了,也跑到纪委告我吃小偷好处把老百姓好不容易当场抓到的罪犯放了。我说他不交待只有放啊!这个失主立马说:他不交待你不会打他啊!我说哪天你进来就不让我打人了。三、社会对警察的要求太严近似苛刻,警察连基本的人权都不能得以保障。以前我一个同事到超市里买东西,因为商品质量、价格和服务问题和营业员争执了起来。营业员一知道对方是警察,立马打电话到督察举报,督察到后,为了顾全大局考虑,强令我同事当面赔礼道歉。我同事委屈地说不是我的错啊,我是警察就应该被宰吗?合法权利受到侵犯就不能申辩吗?督察说不能,因为你是警察。如果你是黑社会,对方早跪你面前了。四、警察的工作是何等的苦累危险,但待遇却十分低,甚至工资经常被扣。一讲这话,就会有人反对,说你看看一个交警队四十个人盖了六十套别墅,我和你说,这种情况现在是十分少见的。我就是自已省吃俭用买的房子,到现在还欠一屁股债。上几个月,我凭白发现工资每月都少几百元,原来是捐款修路抗洪的。我的一个在乡下工作的警察同事更惨,四月份的工资为零。要知道,警察也都有家有口,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等着要吃要喝呢?收入低就算了,工作却是公务员中最苦最累的,加班熬夜不算,还担负生命危险。五、警察没有享受到任何职业带来的利益。人们常说:在供电局用电不要钱,在邮政局寄信少花钱,在医院看病少花钱,在学校孩子上学省花钱,在铁路坐火车不花钱,在组织部升官方便,可在警察局有什么好处呢?犯罪可以不处理?你看看那些徇私枉法的警察站在被告席上的情景吧,冒这风险值得吗?开车可以闯红灯?看看公安部最新的规定吧,警察开车闯红灯,处理比一般老百姓严得多!六、警察无法享受到一般群众的个人权利,比一般人要担更大的责任。别的不说,单指酒后开车吧,如果你是一个牛人,酒后开车没人管你;如果你是一普通人,酒后开车会受到拘留十五天,罚款五百元的处罚,处罚完了后你该怎么上班怎么上班去;如果你是一警察,酒后开车不仅会受到拘留十五天,罚款五百元的处罚,而且先扒了警服吧,开除回家!警察为什么要承担这样的法外施刑?这对警察来说是多大的不公!七、最重要的一点,大家都在骂警察,想方设法地骂,变着花儿地骂,挑三拣四地骂,捕风捉影地骂,夸大其词地骂!我现在从不敢穿警服上街,主要考虑到大家都有恨警意识,买鱼本来五块一斤一看是警察非要六块,说你们拿钱多不在乎!我的天,我每个月拿这点钱还不如你卖鱼呢!做一个警察,在BBS上也受人欺负,可能是现实中对警察不满,我只要一暴露警察身份,经常会被莫明其妙地删贴!郁闷!我是一个警察,我浑身是伤,四处求助,谁能帮我。(转载)如有不妥,请联系本人删除。哈哈,最后一条有点夸张了。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2004年百姓八大焦点:普通百姓弱势群体生活受关注
17:07&&来源:&&&&分享到:
过去的2003年,值得百姓回眸的事很多。当我们跨进2004年后,让人们关注的事也不少。然而,最牵动人心的当数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此,让我们一起来解读──& &&&& ※防非典,我们严阵以待&&&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那个到处是口罩、四处弥漫着恐惧的春天。走出这场灾难,人们无不企盼,非典疫魔早点寿终正寝,别再侵扰百姓的安宁。然而,在岁末年初的半个多月里,广东省却接连出现三例非典病例,又在百姓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事实上,困扰人类的重大传染病一旦现身便不可能“人间蒸发”。然而,今非昔比。往事历历在目:去年非典疫情暴发后,新一届中央政府把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投入力度,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正在加速建立,各级财政投入上百亿元人民币用于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早在去年11月初,随着冬天的降临,我国就已启动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防非典应急系统。各地也为预防非典采取紧急行动。广东省已设立了158家定点医院,并为44万名专业医护人员提供了抗非典培训。北京市建立了三级警报系统,一旦北京或周边地区出现非典疫情,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有关医院随即投入运转。&&&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近期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相继在周边国家发生。面对来势汹汹的威胁,我国正严阵以待,严防疫魔入境。&&&&※“清欠”,将从制度入手&&& 岁末年初,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欠风暴”,让无数农民工兄弟及时拿到了工钱。两位普通农民却让我们心绪难平:一位是重庆云阳县龙泉村的熊德明,一位是湖北省当阳市靳桥村的胡卫国。&&& 去年10月底,重庆农妇熊德明请温家宝总理为自己丈夫讨薪,一句话换来了一场“民工工资清欠风暴”。然而,就在今年1月3日,湖北农民工胡卫国又为讨薪在北京坠楼死亡,他妻子记录下的“讨薪日记”令人辛酸,日记在媒体发表后再次引起各界对农民工讨薪问题的极大关注。&&&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提出3年内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日,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等8部门,公布了“14条意见”,从清理政府投资工程入手,将对解决拖欠工程款不力的地区采取限制措施;8部门还将联合为农民工讨工钱,并建立起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 据统计,截至1月17日,已偿付历年拖欠农民工工资215亿元,清欠率达68%,其中,2003年发生的欠款已兑付89%。我们注意到,此次“清欠风暴”不仅成果喜人,更让人欣慰的是,标志着我国开始从制度设计上、从源头上着手解决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问题。&&&&※再就业,我们步伐稳健&&& 48岁的甘媛芝是原沈阳冶炼厂的下岗女工,3年前离开企业后干起了摆摊卖水果的营生。她害怕邻居们看见,就戴上大口罩,还把水果车骑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如今,她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一份装方便筷的活儿,并享受着城市低保,每月可领到65元补助。她告诉记者:原来的企业已经被拆除了,盖起了漂亮的居民小区,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去看看,总希望找回原来企业的影子……&&& 甘大姐的遭遇是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众多下岗职工的缩影,也是全国数千万下岗失业人员的缩影。他们的冷暖时刻被中央牵挂着。去年,中央将再就业列入政府首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8月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度谈到中国政府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时,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均“榜上有名”。&&& 对百姓而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下岗失业人员而言,再就业更是“天大的事”。人们倍感欣慰的是,去年我国各级政府已妥善解决了400万下岗失业人员的“吃饭”问题;人们更受鼓舞的是,我国政府为了更多的人有饭碗,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条道路上步伐稳健,今年再就业目标将增加到500万人。&&&&※物价,我们不必担忧&&& 北京石景山区永乐小区内的鑫谷市场看上去虽不起眼,却向周边首钢、北重等大型国企的职工及居民供应着日常的粮油及各类副食品。退休工人高大爷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到这里买菜,他对去年10月一直延续至今的粮油价格波动感受至深:“前段日子一桶50多块钱的花生油涨到70多块,大伙为了买便宜的,排队能排出好几十米远。”&&& 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可能会对去年10月份发生的油粮及副食品价格上涨无动于衷,然而对低收入阶层来说,还是产生了不小震动。&&& 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对物价历来敏感,去年让他们心绪波动的不仅仅是粮油及副食品价格上涨,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气等价格也有所抬头。有人把2003年称为“我国城市公用行业改革元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的加快,一段时间以来,各大城市公用行业出现新一轮涨价势头,这让老百姓心里直打鼓:新一轮改革是不是新一轮涨价潮?&& &&& 春节前后,物价又成为老百姓的关注点。记者从国家物价部门了解到,针对目前出现的价格变动和节日期间可能出现的投机涨价行为,政府部门将强化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督,以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最新预测多少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2004年物价上涨幅度将不会很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将上涨1.5%左右,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则可能同比上涨0.6%左右。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权威消息称,价格总水平经过多年低位运行出现回升是恢复性的,总体上是合理的。今年价格工作的重点是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农民增收,我们共同求解&&& 2003年10月,黑龙江200多万户豆农成了全国农民中最快乐的一个群体。10月中旬,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获悉国际大豆价格呈大幅上涨趋势的信息,然而全省上百万豆农却因信息闭塞而蒙在鼓里。省委书记宋法棠紧急指示当地传媒以“政府特快信息”的形式迅速将国际大豆市场的最新行情传递给农民,提醒广大豆农把握好市场走势。原以为每公斤大豆最多能卖到2.4元,获得政府提供的重要信息后,黑龙江豆农充分掌握了卖豆主动权,大豆卖出价很快涨到每公斤2.8元。&&& “政府‘特快信息’让百万豆农受益”,这条新华社消息一经播发,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三农”问题已被列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黑龙江省引导农民闯市场的成功做法给各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让9亿农民的“钱袋子”更快地鼓起来,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庄严承诺。一系列的“前所未有”是最好的印证:&&& 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国家在2003年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这对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显著。在去年年初安排257亿元国债投资基础上,国家下半年又增加67.5亿元。&&& 减负即增收。去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范围铺开。中央财政已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350亿元,试点地区农民减负率一般在30%以上。&&&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进一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对农民采取直接补贴的做法,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拆迁:我们的合法权益将受保护&&& 元旦刚过,北京市海淀区居民王志勇的名字又一次被公众关注。1月5日,建设部通报了6起房屋拆迁典型案例,其中一起就是他家的遭遇。&&& 日晚11点左右,早已与妻儿进入梦乡的王志勇突然听到外面玻璃被打碎的声音,就在准备起床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时,屋里冲进来五六个手持强光电筒和一米多长木棒的大汉,用刺眼的电筒照住他的眼睛,挥舞着木棒说:“不许出声,不许嚷嚷。”然后把他们摁倒在地拳打脚踢,最后用带来的毛巾捆住了他们的手脚,并蒙上眼睛,嘴里也塞上毛巾,把他们抬到外面扔在了大门口。 &   王志勇说:“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自己的房子已变成平地,我们全家除了身上的内衣裤外,所有家当全部被毁在一片废墟中,瞬间我们就变成无家可归的人。”&&& 值得深思的是,王志勇家遭遇野蛮拆迁的9月19日,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紧急通知》恰好是同一天,正是全国上下愤怒声讨野蛮拆迁之风、各级政府着手整治拆迁问题之时。&&& 我们有理由期待,在2004年,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国务院领导已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各地要合理确定拆迁规模,严格依法办事,并加强对问题突出地区的指导监督。 & 针对拆迁评估、行政裁决不规范等问题,建设部去年12月先后下发了《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和《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特别是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工作规程》,建立了拆迁听证制度,规范了拆迁强制执行行为。依照《工作规程》,拆迁人未按裁决意见向被拆迁人提供拆迁补偿资金或者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 野蛮拆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对公民的私有合法财产不尊重。去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时,明确建议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进《宪法》。因此,可以期待的是,国家根本大法将成为我们护佑合法私有财产的尚方宝剑。&&&&※征地,当给农民以保障&&&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农民失地问题已成为一大焦点,从而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中央围绕这一问题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使2003年成为“土地整顿年”:&&& 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温家宝总理对此专门批示:土地是民生之本。保护土地是一项基本国策。&&& 从8月8日起,国务院五部委组成10个联合督查组,开始对全国31个省(区、市)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进行督查。9月,国务院领导对失地农民问题批了16个字:三令五申,收效甚微,触目惊心,后患无穷。&&& 记者获悉,今年国家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把集中解决领导干部违法批地和违法违规出让土地问题、解决征地中损害农民利益问题和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作为深化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的重点。 && 我们高兴地看到,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正在遏制一些地方政府大兴土木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行为。最近,浙江省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了征地补偿标准,同时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帮助农民加入社保。江苏省在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同时,也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不少于30%的纯收益,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障。这两个省的做法给人以启迪。&&&&※物业管理,我们有法可依&&& 买房,可能是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一辈子中最昂贵的一次消费。但是目前物业管理市场行为极不规范,一些物业管理服务合同分明是“霸王条款”,物业管理企业不按合同约定的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的事时有发生。&&& 2003年是业主与物业部门“斗争”最激烈的一年,各种矛盾冲突次第浮出水面,各地业主维权的事件此起彼伏;2003年又是物业管理大调整、大规范的一年,国家出台了系列相关的法规,物管行业得到了有效的调整。&&& 上海的法学教授倪正茂居住的小区,在公摊面积计算、车库使用等问题上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产生矛盾,倪正茂被推选为业主委员会主任。他们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炒掉了原先的物业管理公司。&&& 正是因为倪正茂们不懈的维权努力,中国公民的各项权益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保护。已实施了几个月的《物业管理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关于物业管理的法规,结束了物业管理无法可依的局面。《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后,业主和物业管理者都将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余青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势群体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