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工作为什么难:标准太高,形式太多,责任太大

  1、 标准太高。乡镇面对的是最底层和弱势的民众以及相对落后的基础条件,上面制订和提出的目标要求有的远远脱离了这些实际,超出了基层的适应和承受能力。如贵州省提出的计生村民自治,要求村一级要成立计划生育协会、育龄妇女自管小组和专门的文艺宣传队等相关的组织机构,并配有专职的副会长和专(兼)职的秘书长,要建有会议、学习、活动等8项制度,每月要召开协会和自管小组的例会专门研究计划生育工作等。但贵州农村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村没有集体积累,年人均纯收不到2000元,村干中只有“三大头”(支书、村主任、文书)享有每月不到200元的补贴,其它的全靠尽义务工。他们不仅平时要为自家的农活早出晚归,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和开展活动,而且普遍文化程度低,难以胜任大量文字材料的记录整理,特别是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村干报酬低,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配合不力,加上劳力外出务工多,基层组织后继乏人,软弱涣散,导致农村计生工作与上面期望目标难以衔接,渐行渐远,欲速不达,造成基层的不堪承受之重。    2、 形式太多。上级对基层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多是按照制度化、标准化、程式化的路径,每项工作无不要求做到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完善制度、报告进度、总结成绩的模子来开展,以致每项工作弄下来,都会文件材料一大堆,规章制度满墙壁,横幅标语遍街道,许多制度扁牌实在没地方放,只好“轮流上岗”,撤了挂挂了撤,上面检查什么,就把相应的内容弄上去。而上级对乡、村的检查、考评,除了硬件建设,主要就是看成不成立领导小组,制度上不上墙,有没有召开会议的记录、有没有永久性的固定宣传栏等等,每项工作下来,都有一大堆的材料需要撰写、整理和上报。如此下来,乡镇工作很大一部份的人力物力便投在这些“弄虚作假”的应景之作上,反而没有多少精力真正去谋发展办实事了。    3、 责任太大。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大政小策,最终都要通过乡镇这一层惯彻落实到民众中去,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在当前的政权建构中,乡镇一级没有独立的事权财权,受条条块块的分割,除了党政办、综治办、计生办、社会事务办和财政所等不多的几个“嫡系”外,“七站八所”被上收直管得差不多了。尽管权利有限,但是责任无限,从垃圾卫生到护林防火,从农技培训到子弟入学,从财税征收到民兵训练,从群众上访到交通安全,乡镇都责无旁贷,不论事大事小,不管背的是白锅还是黑锅,只要属于辖区内出的问题,乡镇都“脱不了爪爪,一耙打倒”。    4、 要求太紧。上面的精神和工作任务,由于需要通过逐级研究讨论传达,到乡镇这一级,往往都是“时间紧任务重”了,常常让乡镇救火般的手忙脚乱。比如一些年度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行文再到资金层层下达到位,距年底的验收往往就剩了不多的两三个月了,有的要邀标议标,有的要动员和组织劳力,有的要占地撤迁,还有的要受到农忙、天气的影响等等,情况千差万别,实施的过程艰辛曲折。但上面命如山倒,不拉客观,不讲过程,只要结果,必须按时按质按最完成,以致乡镇疲于奔命,顾此失彼,什么抓重点、弹钢琴,统统抛到脑后了。    5、 应酬太烦。乡镇处在政权机构的最末梢,应酬接待来自各层各路方方面面的神仙诸候,就成了家常便饭。来的都是客,接待无小事,谁都大意不得,穷顿不穷餐,花钱事小,不慎得罪了人事可就大了,何况客走旺家门,怕只怕人家请都请不来。吃饭就是工作,喝酒就是协调,宁愿肠子通洞洞,不让感情裂缝缝,于是,酒肆饭馆,杯觚交错,醉生梦死,就成了乡镇干部的主战场和形象写照,有时一上午陪上6、7桌也是常有的事,整天弄的晕头搭脑,自己苦不堪言,还遭路人白眼,乡镇干部自谑接待有“三痛”:别人吃起来痛心,自己喝起来痛胃,群众看起来痛恨。尽管如此,但却身不由已,不得不这样为之。    6、 会议太频。上级对下级发布指示、安排任务、布置工作,召集会议和下发文件是主要的形式和途径,所谓文山会海就是这样“炼”成的。特别是召开会议,号令一响,应者云集,主席台下,俯首恭听,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气氛浓,效果好,既直接又亲切,能比较全面深刻地惯彻和体现领导的意图和权威。一般除了业务性的工作外,上级召开的会议往往都要求下级“主要领导”参加,以体现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于是书记、乡长几乎成了“会议专业户”,陷在城里赶着一个一个的会场,有时风尘仆仆赶回乡镇还未足尖触地,新的电话通知又紧跟而至,常常让那些路程远的乡镇闻会色变,耗去了大量的精力和油费。    7、 检查太滥。乡镇作为政权设置的最低层级,接受来自各级各部门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各种检查、视察、督察,责无旁贷,理所当然,但由于其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应接不暇,“接受”就渐渐变异为“应付”了。比如计划生育方面,不仅有省州县几级的季度检查、半年检查和年度检查,更有平时数不胜数、防不胜防的明查、暗查、专项检查和督察,这些动辄“一票否决”的检查,像一把生杀予夺的高悬在顶的重剑,让乡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得不严阵以待,通过坚壁清野、围追堵截等办法以求自保,甚至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炸路塞桥、暗线盯梢、买通人员等方式千方百计阻止“鬼子进村”,活脱又一场抗日对敌的斗争翻版。    8、 人手太少。受机构改革和职数控制的影响,目前乡镇普遍人员偏少,青黄不接,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转。“建并撤”后,不包括医院和学校,乡镇行政加事业编制一般保持在5、60人左右规模,但空编现象突出。如黔东南某乡镇24个行政编制中,仅有在岗人员12人,其中乡班子成员占去8人,除去1 名龄近退休的老同志外,只有3名具体办事的人了。由于编制少人员更少,该乡计生办有岗无人,不得不从农牧、水利等站所长期抽调人员维持工作开展,弄得上级主管部门一脸的不高兴,而抽来的人更是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家的田,职称评不上,待遇受影响,一肚子的怨气。综其原因,一是县级机关臃肿庞大,占员占岗多,导致乡镇有编却进不了人;二是人往高处走,大家想方设法找门找路都往上挤,乡镇留不住人;三是上级部门纷纷从乡镇借调人员,能做事的和有门路的大多被上面“看中”,造成乡镇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新形势新要求。再加上受条块体制的分割,“七站八所”纷纷被上收直管,乡镇有责无权,工作力不从心也就在所难免了。    9、 条件太差。乡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对上而言是农村,对下而言是集镇,脏乱差、穷困弱和偏僻、落后等字眼就是乡镇的写照和人们的印象。由于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除了城关和一些中心集镇外,乡镇普遍办公设施差、生活条件苦、交通工具缺。许多乡镇干部仍然挤在老旧的危楼里工作和生活,有的村寨至今没有通公路,下村开展工作全靠跋山涉水,因为农村百姓白天要下地干活早出晚归,入村工作只能晚上进行,常常夜不能寐。不仅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乡镇干部还要承受上面压任务、下面不理解处在两难境地的心理压力,以及承受远离家庭、抛妻(夫)别子的精神压力,感觉身心俱疲,信心不足,斗志不振。    10、待遇太低。乡镇人员作为国家机关最底层的工作群体,不仅起点低,升迁的渠道窄,而且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少,接触的面有限,视野不阔,思路不活,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升职提拔。农村税费改革后,乡级财政基本处于空壳状态,没有独立的财力基础和相应的财政支配权,主要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维持基本的运转都十分困难,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和解决,与上级机关人员比较起来,拿的是最低最少的钱,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此外,在乡镇工作的人一般被称为农村干部,天天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在现实社会中,似乎凡与农字牵连上的,都意味着落后、贫困和低下,因此,乡镇干部天生就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这也算是一种乡镇干部所独有的精神上的低等待遇吧。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没看,其实原因很简单 : 身份是GOU,又要耍人威风,当然难。
  本人也是乡镇干部,乡镇的确很难干。  三哥支持楼主。  顺道问候二楼的全家女性
  11、素质太差:不论是管人的还是被管的,都差
  取消乡镇政府,农民会活得更好.  试问乡镇官员,你们每天干的事,有几件对百姓有意义的
  基层的工作最难做了,上面的领导一看事情难做或者很烦,就直接推到下面来,但基层却没地方推,只能自己来
  作者:胡记茶行 回复日期: 13:25:08 
    没看,其实原因很简单 : 身份是GOU,又要耍人威风,当然难。    村干部咬人啦。    其实其他国家的村干部们,基于地方自治,很多都是志愿的,属于钱多烧包为社会贡献的,这样的素质和动机才有保障,缺钱又是民选,自然也重视个人形象。一个村,可能除了治安官,就全是义务工了。    现在的困境是,国家知道村一级单位设立无意义,组织法本身也认可,却要设立些自相矛盾的机构,因为怕失去对农村的监督。又要马跑又要马吃草,难怪了。这样的情况下,人员的素质,监督,经费都无保障。
  政策是上面制定,然后依靠强权去推行的,很多都脱离实际,很多都不得心民,但又不得不执行。其实一些政策,根本就不具备执行的条件,换了谁做都同样做不好、做不了,所以基层只能通过蒙骗等手段去应付。例如计生、殡改。    现在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一方面要拉拢民心,一方面又要执行一些不得民心的政策。这不是是叫他们又要做妓女,又要立贞洁牌坊吗?    镇领导的权力来自上层,却要通过一个下层代表的选举使自己的权力合法化,所以镇领导不得不想办法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村民代表”,结果舞弊和矛盾不断产生。  镇领导为拉拢或者利用村干部,导致了很多村委会的运作失去了监督。搞到现在的农村六国大封相。    什么时候理顺了乡镇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有真正代表村民的人为村民说话,问题才会有改观。
  作者:胡记茶行 回复日期: 13:25:08   
    没看,其实原因很简单 : 身份是GOU,又要耍人威风,当然难。  =================================  最厌恶你这种连最基本礼仪都没有、毫无教养的人!  进来后帖子都不看,就直接乱发议论、信口开河,真不知道你父母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      楼主提供的信息很有价值,希望上位者能看到。
  路过。
  作者:梦绕神州 回复日期: 16:38:31 
    作者:胡记茶行 回复日期: 13:25:08            没看,其实原因很简单 : 身份是GOU,又要耍人威风,当然难。    =================================    最厌恶你这种连最基本礼仪都没有、毫无教养的人!    进来后帖子都不看,就直接乱发议论、信口开河,真不知道你父母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            楼主提供的信息很有价值,希望上位者能看到。  ====================      沙巴拉季跟白痴似的,这些信息不过是常识,还用看吗?一副道貌岸然状的煞笔
    乡镇工作,路在何方?    向楼主问好!向工作在乡镇一线的同志致敬!    
  楼主既然把工作中的困惑提出来与大家讨论,足以证明他是想真正做好自己工作的,并非是GOU.    楼主有几位也太偏激了吧,除了把话题引向对骂外没任何建设性.
  打错了.我说的是楼上跟贴的几位偏激.嘿嘿.
  因为精英不在乎乡镇,他们在乎的是城市中的更值钱的东西,所以也就对乡镇没兴趣,也更不愿投入钱。  精英们在城市已经捞得很多了,乡镇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谢谢大家的关注。感觉大伙对乡镇了解不多,偶在乡镇做了近5年的书记,很想知道外面对乡镇的看法,愿意与大家多多交流。
  我是乡镇的一位女干部,自认为心地善良,为人公道,做事尽心竭力,但是上午在村里开会,还是糟到一名村里女村民的漫骂,中午回到单位也没有心情吃饭,刚才看到12楼的文字,我心里的不快又化解了,遇到问题,要多从自己找原因,因为乡镇干部也是干部,是干部就不能等同于群众,就要尽职履责去干事,就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百姓,多站在他们的立场着想,就要既当好政策的执行者,也要当好政策的调研者,当好群众的代言人,我想有了乡镇工作的经历,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当乡镇干部能够让人内心坚强、当乡镇干部能够让人心胸更开阔,当乡镇干部能够让人更贴近实际,做人更真实。望乡镇干部们能够互相勉力,享受苦乐人生。  
  乡镇工作的确很难,敬请不了解乡镇工作的同志不要只说风凉话,别的不说,中央所有对农民的政策全靠乡镇执行和宣传,乡镇工作是责任无限大,权利无限小。大事小事动不动就要摘帽子。面对群众还得做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才能体会。请理解和支持乡镇干部的工作吧。
  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来到最基层。总是很虚伪的告诉别人: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历练了自己。对于楼主的感慨,颇有感触。请那些不了解乡镇工作的朋友们,不要妄加评论。
  确是有很多陪酒给陪早死了,每个部门都以为只接待自己这个部门,但确是接待应酬是基层最烦的事,上面的工作没啥具体的,就是出文件,出规定,然后来检查是否执行了,然后又好写工作总结,但基层领导知道,如财权人事权在上面,那又巴不得迎来送往,这样凡接待好的很可能就易青云直上,会给很多方便等等,所以这很难摆脱!只是瞎忙的人最后没啥好处的人肯定不喜欢了!
  歇口气,吃喝风至少可以缓缓了,信访又有了新变化,相信慢慢会好
  顶,这是真的。  
  @客观李杏
14:55:03  政策是上面制定,然后依靠强权去推行的,很多都脱离实际,很多都不得心民,但又不得不执行。其实一些政策,根本就不具备执行的条件,换了谁做都同样做不好、做不了,所以基层只能通过蒙骗等手段去应付。例如计生、殡改。  现在选举产生的村干部,一方面要拉拢民心,一方面又要执行一些不得民心的政策。这不是是叫他们又要做妓女,又要立贞洁牌坊吗?  镇领导的权力来自上层,却要通过一个下层代表的选举使自己的权力......  -----------------------------  本来,人民群众上访,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因为,只有理不顺,情不通、法不容、判不公而且告无门,他们才会上访。但是,那些官高禄厚者却把群众上访当成了拦路虎。一年开得最多的会是稳定会,讲得最多的话是稳定。层层签定责任状,把有无上访作为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各级都成立了信访办,近年来上访的人多了,又成立了“维稳办”。一句话要控制群众上访。要让领导同志们能够静下心来,研究国家的大事难事。
  这是前几年在乡镇工作时的几点感受,有的情况已在好转,有的问题依然存在。现已调离乡镇工作岗位,但仍会时时关注基层。谢谢大家的的注视,祝各位顺心如意。
  怎一个差字了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乡镇工作为什么难:标准太高、形式太多、责任太大、待遇太低……
来源:市县领导参阅
1、标准太高
乡镇面对的是最底层和弱势的民众以及相对落后的基础条件,上面制订和提出的目标要求有的远远脱离了这些实际,超出了基层的适应和承受能力。
如v省提出的计生村民自治,要求村一级要成立计划生育协会、育龄妇女自管小组和专门的文艺宣传队等相关的组织机构,并配有专职的副会长和专(兼)职的秘书长,要建有会议、学习、活动等8项制度,每月要召开协会和自管小组的例会专门研究计划生育工作等。
但v省农村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村没有集体积累,年人均纯收不到2000元,村干中只有“三大头”(支书、村主任、文书)享有每月不到200元的补贴,其它的全靠义务工。
他们不仅平时要为自家的农活早出晚归,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和开展活动,而且普遍文化程度低,难以胜任大量文字材料的记录整理工作,特别是受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村干报酬低,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配合不力,加上劳力外出务工多,基层组织后继乏人,软弱涣散,导致农村计生工作与上面期望目标难以衔接,渐行渐远,欲速不达,造成基层的不堪承受之重。
2、形式太多
上级对基层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多是按照制度化、标准化、程式化的路径,每项工作无不要求做到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完善制度、报告进度、总结成绩的模子来开展,以致每项工作弄下来,都会文件材料一大堆,规章制度满墙壁,横幅标语遍街道,许多制度扁牌实在没地方放,只好“轮流上岗”,撤了挂挂了撤,上面检查什么,就把相应的内容弄上去。
而上级对乡、村的检查、考评,除了硬件建设,主要就是看成不成立领导小组,制度上不上墙,有没有召开会议的记录、有没有永久性的固定宣传栏等等,每项工作下来,都有一大堆的材料需要撰写、整理和上报。如此下来,乡镇工作很大一部份的人力物力便投在这些“弄虚作假”的应景之作上,反而没有多少精力真正去谋发展办实事了。
3、责任太大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大政小策,最终都要通过乡镇这一层惯彻落实到民众中去,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在当前的政权建构中,乡镇一级没有独立的事权财权,受条条块块的分割,除了党政办、综治办、计生办、社会事务办和财政所等不多的几个“嫡系”外,“七站八所”被上收直管得差不多了。
尽管权利有限,但是责任无限,从垃圾卫生到护林防火,从农技培训到子弟入学,从财税征收到民兵训练,从群众上访到交通安全,乡镇都责无旁贷,不论事大事小,不管背的是白锅还是黑锅,只要属于辖区内出的问题,乡镇都“脱不了爪爪,一耙打倒”。
4、要求太紧
上面的精神和工作任务,由于需要通过逐级研究讨论传达,到乡镇这一级,往往都是“时间紧任务重”了,常常让乡镇救火般的手忙脚乱。比如一些年度建设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行文再到资金层层下达到位,距年底的验收往往就剩了不多的两三个月了,有的要邀标议标,有的要动员和组织劳力,有的要占地撤迁,还有的要受到农忙、天气的影响等等,情况千差万别,实施的过程艰辛曲折。
但上面命如山倒,不拉客观,不讲过程,只要结果,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以致乡镇疲于奔命,顾此失彼,什么抓重点、弹钢琴,统统抛到脑后了。
5、应酬太烦
乡镇处在政权机构的最末梢,应酬接待来自各层各路方方面面的神仙诸候,就成了家常便饭。来的都是客,接待无小事,谁都大意不得,穷顿不穷餐,花钱事小,不慎得罪了人事可就大了,何况客走旺家门,怕只怕人家请都请不来。吃饭就是工作,喝酒就是协调,宁愿肠子通洞洞,不让感情裂缝缝。
现在这样的事少了,但事是很难办了,你懂得!
6、会议太频
上级对下级发布指示、安排任务、布置工作,召集会议和下发文件是主要的形式和途径,所谓文山会海就是这样“炼”成的。特别是召开会议,号令一响,应者云集,主席台下,俯首恭听,不仅操作简便,成本低,气氛浓,效果好,既直接又亲切,能比较全面深刻地贯彻和体现领导的意图和权威。
一般除了业务性的工作外,上级召开的会议往往都要求下级“主要领导”参加,以体现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于是书记、乡长几乎成了“会议专业户”,陷在城里赶着一个一个的会场,有时风尘仆仆赶回乡镇还未足尖触地,新的电话通知又紧跟而至,常常让那些路程远的乡镇闻会色变,耗去了大量的精力和油费。
7、检查太滥
乡镇作为政权设置的最低层级,接受来自各级各部门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各种检查、视察、督察,责无旁贷,理所当然,但由于其名目繁多,花样百出,应接不暇,“接受”就渐渐变异为“应付”了。
比如计划生育方面,不仅有省州县几级的季度检查、半年检查和年度检查,更有平时数不胜数、防不胜防的明查、暗查、专项检查和督察,这些动辄“一票否决”的检查,像一把生杀予夺的高悬在顶的重剑,让乡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得不严阵以待,通过坚壁清野、围追堵截等办法以求自保,甚至无所不用其极,采取炸路塞桥、暗线盯梢、买通人员等方式千方百计阻止“鬼子进村”,活脱又一场抗日对敌的斗争翻版。
8、人手太少
受机构改革和职数控制的影响,目前乡镇普遍人员偏少,青黄不接,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工作的正常、有效运转。“建并撤”后,不包括医院和学校,乡镇行政加事业编制一般保持在五六十人左右规模,但空编现象突出。
如某乡镇24个行政编制中,仅有在岗人员12人,其中乡班子成员占去8人,除去1名龄近退休的老同志外,只有3名具体办事的人了。由于编制少人员更少,该乡计生办有岗无人,不得不从农牧、水利等站所长期抽调人员维持工作开展,弄得上级主管部门一脸的不高兴,而抽来的人更是种了别人的园荒了自家的田,职称评不上,待遇受影响,一肚子的怨气。
综其原因,一是有些县级机关比较庞大,占员占岗多,导致乡镇有编却进不了人;二是人往高处走,大家想方设法找门找路都往上挤,乡镇留不住人;三是上级部门纷纷从乡镇借调人员,能做事的和有门路的大多被上面“看中”,造成乡镇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新形势新要求。再加上受条块体制的分割,“七站八所”纷纷被上收直管,乡镇有责无权,工作力不从心也就在所难免了。
9、条件太差
乡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对上而言是农村,对下而言是集镇,脏乱差、穷困弱和偏僻、落后等字眼就是乡镇的写照和人们的印象。由于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除了城关和一些中心集镇外,乡镇普遍办公设施差、生活条件苦、交通工具缺。
许多乡镇干部仍然挤在老旧的危楼里工作和生活,有的村寨至今没有通公路,下村开展工作全靠跋山涉水,因为农村百姓白天要下地干活早出晚归,入村工作只能晚上进行,常常夜不能寐。不仅工作和生活环境艰苦,乡镇干部还要承受上面压任务、下面不理解处在两难境地的心理压力,以及承受远离家庭、抛妻(夫)别子的精神压力,感觉身心俱疲,信心不足,斗志不振。
10、待遇太低
乡镇人员作为国家机关最底层的工作群体,不仅起点低,升迁的渠道窄,而且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少,接触的面有限,视野不阔,思路不活,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升职提拔。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级财政基本处于空壳状态,没有独立的财力基础和相应的财政支配权,主要依靠上级的转移支付,维持基本的运转都十分困难,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难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和解决,与上级机关人员比较起来,拿的是最低最少的钱,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
此外,在乡镇工作的人一般被称为农村干部,天天与农民群众打交道,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在现实社会中,似乎凡与农字牵连上的,都意味着落后、贫困和低下,因此,乡镇干部天生就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这也算是一种乡镇干部所独有的精神上的低等待遇吧。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数据解读基层公务员:加班成常态 曾3天不睡 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数据解读基层公务员:加班成常态 曾3天不睡
  各行各业都有“闲岗”和“忙人”,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质疑更多的是一种期盼
  文/《t望》新闻周刊 记者
  尽管两年前才进入昆明某职能部门,但现在微信朋友圈上已看不到张帆轻松的影子。日,她发布了一条状态:“作为一个现代文秘,你写得了材料开得了会,做得了接待喝得了酒,擦得了桌子拖得了地,然后最恐怖的事叫做: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事情。”张帆说,年前那一阵几乎要忙疯了,加班成为常态,颈椎也出现问题了。
  在一些人的想象中,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多是“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而基层公务员无非“中午一顿酒,下午犯迷糊,晚上接着喝,早上还未醒。”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吗?
  近期,《t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广东、江苏、湖南、云南、宁夏、辽宁等地的近百位公务员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公务员工作负荷相差巨大。少数地方确实存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甚至脱岗早退现象,但对大多数公务员,特别是广大基层公务员而言,“白加黑”、“五加二”才是真实的工作状态。
  多位受访公务员表示,在一些舆论场中,仅仅因为少数公务员“不作为”行为被放大,大多数勤劳务实的公务员不得不“背黑锅”,导致公务员群体无论是“哭穷”还是“哭累”,都被贴上了“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标签。
  “忙、忙、忙”
  “每个单位情况不同,不能说没有看报纸喝茶的,但是绝对有很多很忙、很忙、很忙的。”谈到工作状态,宁夏一副处级干部李翔连用了三个“很忙”来形容。
  李翔告诉本刊记者,他上班节奏很快,一般都按半小时划分工作任务,如果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计划,就要加班了。“最忙时,整整一年的周末没休息过。有时连续一个月每晚10点以后才能回家,最夸张的一次三天没合眼。”
  昆明某基层办事处正科级公务员王文凯说,基层单位加班很频繁:周末开会、临时安排工作、出现大雨雪等极端天气都要值守。他算了一下,自己有1/2的周末无法正常休息,1/3的晚上有工作安排,加班时间超过2小时的占1/4。
  《t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在不同部门之间差别较大。政府办、县委办、组织部等需要统筹全局的部门工作量大、强度高。这些部门的公务员加班加点,忙得没有了个人生活的也不在少数。
  粤东某市一名副处级干部告诉记者,在市委办工作时,他每天要处理上百份批件、材料,有时候拆装文件、材料的信封都要一小时。陪领导出席各种活动、调研,多的时候一晚上要赶四五个“场子”,见其他地方的领导或者企业家。
  “干这个工作,手机24小时开机,一天到晚铃声响不停,最高峰时一天要接超过200个电话。即使每通电话只讲1分钟,也需要3个小时”,他说。记者注意到,他用的是一个老旧的诺基亚非智能手机,随身携带两块电池。
  在调研中记者看到,越到基层和窗口单位,公务员的工作负荷越大、繁复程度越高。一个“操作层面”的公务员要做多少事,外界了解得并不多。比如,拆迁这个“天下第一难事”,一些地方都“承包”到了区县以下公务员个人身上,于是八小时之外的晚间家访做工作就成了“家常便饭”,很多人家要上门十几回甚至几十回。
  再如,创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如今大小城市都搞“网格化管理”、“干部下一线”,基层公务员清早戴着红袖章上街在路口维护交通秩序,高峰期过后又要挽起袖子进社区打扫卫生。还有逢年过节前去困难户、五保户家送温暖、做服务,整治违章建筑,拆除乱搭乱建、清理小摊小贩,特殊时期“特护维稳”……
  “我们干的就是‘重点工作强度高、维稳工作难度高、经受考验风险高’的‘三高行业’”,多位受访基层公务员深有感触地说。
  与庞杂的工作量相对的,是基层机构的“多合一”。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基层公务员多是“万能手”。曾在乡镇挂职的李莉告诉记者,乡镇工作量大、责任重、经常加班,“考核很多,计生、安全生产、财政、农村合作医疗,很多都是‘一票否决’,完不成任务就没钱发。”
  镇江市委一位处长说:“我这个处现在是‘一人处’,处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事都是我做,同时还兼任其他两个工作。每天‘脚不点地’从早干到晚也忙不完。”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一人处”在基层普遍存在,成为很多基层单位最头疼的事。南京江宁一位基层干部说,现在行政村合并,更加造成基层人手紧张,“我们也想像以前那样到群众中去,但现在管的地方太大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都忙不过来,实在是有心无力。”
  “文山会海”何时休
  “办公室订了5份报纸,但我几乎没看过。”南京市级机关一正科级科员小陈告诉记者,他每年要写100多篇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等材料,平均三天写一篇,到了年底几乎天天加班,“有时累得跟狗一样。”
  《t望》新闻周刊记者见到王志强时,他已经连续两周没在凌晨两点之前睡过觉了。“每逢重大基层活动,就要不停地写材料、看材料,下乡督查,组织会议、准备会议材料等。今年,从正月初六开始一直是这个节奏。”王志强是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委一名副科级公务员,身在组织部这个“从来没闲过”的部门,他基本上也一直处于这种状态。
  近日,记者夜探湖南一大城市城区政府办公楼,发现很多办公室都亮着灯,其中一些单位甚至处于全员加班状态。“今天估计要搞到晚上11点以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务员说,他们要准备大量的会议资料、安排会议程序、准备会务和文稿讲话稿。
  随着中央进一步简政放权、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各地“文山会海”现象大幅下降,受到基层公务员的一致肯定。“接待工作少了、文字要求特别是数字要求降低了,会议时间短了、搞活动办会也不需要很多程序和‘细致’服务了。”李翔说,但是还需要继续精简,现在会还是太多,其中的很多根本没有必要。
  记者在平时的采访中也发现,如今虽然会议短了,但是似乎数量减少得并不明显。例如,在记者联系政府部门采访时,采访对象通常要么正在开会,要么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整个2月份基本上领导光忙着开会了,很多会还是处长们去‘替开’,领导什么都不干光开会都开不过来。”李翔说。
  “我的工作有一半都是形式主义带来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委机关公务员小李向记者吐槽,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收发各种文件、布置会场,给领导写讲话稿。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工作没有意义。比如自治区要发个文件,市上、县上都要层层转发,到下面了就是说清一个事情、弄了一堆材料。
  “现在都在反‘四风’,反对形式主义,但是到了基层,形式主义还要继续反。”他说。
  “被诅咒岗位”与“被眷顾岗位”
  也有另外一些公务员,“累得跟狗一样”的繁忙状态,他们绝对无法想象。
  一位南方某地级市烟草局公务员告诉本刊记者,自己的工作非常惬意,“刚入职半年,月均收入就有八九千元”,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就放几天假”。
  “在体制内‘混’了十多年,我们现在都是老油条了。”湖南某县级工商局公务员张涛表示,自己所在部门上班真的很清闲,“每天九点多去,先看一下报纸,如果领导有事交代的话那就去办一下,很快就搞定了。”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在采访中,受访公务员坦言,在“吃财政饭”的人当中,忙闲不均是现实情况。以前是“一壶茶,一包烟,聊八卦,侃大山,一张报纸就半天”;现在则是“上上网,聊聊天,玩游戏,看大片,读微信,扯闲篇”。
  在公务员们看来,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既有“钱少活多压力大”的“上帝诅咒岗位”,也有成天无所事事、优哉游哉的“上帝眷顾岗位”。相比之下,非业务部门比业务部门轻松,二线比一线轻松,上级比下级轻松。
  而现行的公务员工资构成,并不能体现对“忙”与“闲”的激励与惩戒。这一点,从本刊记者拿到的几张不同地区公务员工资单中就能看出。
  小王,苏州某政府部门科员,工作7年。职务工资380元,级别工资408元,职岗津贴245元,此外是地区工作补贴、综合补贴、医补、差旅费、煤贴、误餐、通讯费、交通补贴等,实发2909元。
  老吴,辽宁省凌源市委宣传部科员,参加工作29年。职务工资380元、级别工资709元,此外是工作性津贴、生活性津贴、艰苦边远山区补贴、取暖费等,实发2701.4元。
  小江,广州市直某部门副主任科员。职务工资410元,级别工资488元,再加上地区工作补贴、工作性津贴、月平均年终奖金、生活性补贴、通讯补贴,实发5400元上下。
  据了解,目前公务员工资主要由职务、职级工资和津补贴组成。职务工资根据不同行政级别划定,职级工资由学历、工作年限确定,这两部分相对固定,全国标准统一,且自2006年以来7年未曾调整。津补贴部分较为灵活,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水平确定。
  相同职级不论忙闲或贡献大小,“裸体工资”基本一致,工作量与工资不挂钩,造成了“干得好的人拿不到高工资,干好干坏一个样,财政花大量的钱给所有人发平均工资。”
  苏州某局一位处长认为,公务员内部“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对队伍建设极为不利。“不同单位间、同一单位内都有这个问题。有些人比较能干,就要干两个甚至三个人的活;有的人能力一般,就干一个甚至半个人的活。最夸张的,个别部门甚至是‘一人干活,其他人看着’。”
  “问题是,多干活的人也并不能得到更多机会,甚至得不到认同。一旦出现了工作差错,还可能成为被责难的对象,陷入‘不干不错,多干多错’的畸形怪圈”。他说,“日子一长,多干活的也逐渐开始混日子,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基层减负”与“加强监督”并行
  在采访中,绝大多数基层公务员对“减负”的呼声非常强烈。
  一些乡镇、街道公务员说,他们的工作“责、权、利”极不对等。比如,工商登记前置的环境影响评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盖章、无房无工作证明等技术难度很大的工作,都要他们去做;在网格化社会管理格局下,基层公务员身上担负着多如牛毛的“第一责任人”,很多事做不了也做不好。他们呼吁各职能部门不要将责任全部压到基层,让他们痛感“工资对不起自己那份付出”。
  大多数公务员都认为,简政放权是必行之路,应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简化各种手续、会议和文件。这样既能纾解公务员的工作压力,腾出手来做其他政府该做、该管的事情,也能给群众、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
  一些公务员建议,在岗位设置上应该“因地制宜”,不能“因人设岗”。相对忙碌的部门,人员配置应该加强;相对悠闲的部门,则应将人员分流出去,整合到需要人手的部门。
  与此同时,加强监督也是惩治慵懒、激励先进的有力手段。去年7月,广州市纪委在市委礼堂大厅以活动公告板的形式,公开曝光了通过网络监控抓取的市属机关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登录与工作无关的网站看视频、玩游戏、看股市等“庸懒散奢”行为。
  监控结果显示:在一周的工作时间内,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的一台电脑玩“QQ超市”长达22.35小时,平均每天4.5小时;广州市金融办、城管委、科技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多台电脑观看网络视频10小时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国资委、发改委看股票行情各6至9小时……不仅广州,在武汉等地,纪委也曾查处类似“庸懒散奢”行为,给闲者、庸者曝曝光。
  受访专家表示,实际上,各行各业都有“闲岗”和“忙人”,公众对公务员群体的质疑更多的是一种期盼。全国政协委员高抒说,公务员是人民公仆,但少数部门的公务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甚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影响了公务员群体的形象。“现在,上有中央禁令,下有群众监督,公务员群体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百姓互动沟通,以更好的服务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注:文中公务员均为化名)□
  (参与采访的本刊记者:苏晓洲叶前范春生白靖利刘巍巍艾福梅张亮)
  公务员“焦虑症”三大肇因
  在《t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一些公务员对目前的工作状态存在不满,缺乏职业认可感和成就感,部分人存在“混日子”、“得过且过”的心态。记者发现,多数公务员确实很累,但这种“累”并不仅仅源于繁重的工作,精神压力是更重要原因。目前,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公务员群体中,“工作不好做、领导不认可、群众不理解”是最突出的三大原因。
  工作不好做。记者在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看到,来办理各项手续的企业、个人络绎不绝,这里平均每天要办结100多件事项。一位窗口服务人员坦言压力大:“我们是窗口部门,有时候来办事的人过于着急或者办得不顺利,都会向我们发泄不满,有时还会投诉。我和同事都感觉,累倒是其次,就是压力让人有点焦虑。”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上面的政策经常会与基层情况‘打架’,有时候解决村里的一个矛盾,简直要‘扒一层皮’。”基层公务员李莉表示,基层工作太难做,怎么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
  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公务员普遍表示“忙一点可以接受”,但同时认为“忙”应该更有价值。一些公务员告诉记者,很多工作其实并非“分内之事”。江苏某地级市一位公务员举例说:“去年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作为配套部门,要出各种文件,准备各种材料,占用大量精力和人力,完全没有精力管其他事情。这种情况一年要来两次,真让人崩溃。”
  江苏某县宣传部一位公务员直言:“现在感觉忙得要死,但真正做了什么呢?回头一看,都是些事务性的琐事。要说宣传,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应付,除非被抓了‘负面’,才会积极一点。但这种‘灭火’工作很少有成就感。”
  领导不认可。“苦干、实干靠政绩的,不如有靠山、背景搞关系的”,“有作为、魄力棱角的,不如平庸圆滑老好的”,“累死了诚实肯干当牛做马的,提拔了虚报浮夸指鹿为马的”……公务员群体里流传的此类段子可谓不少。
  在现实中,工作的被动状态令一些公务员心理状态甚为焦灼。“领导一句话,你不想干也得干,不能干也得干,还得干得漂亮,干得让领导满意。”一名公务员表示,感觉自己工作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领导满意”,至于“个人价值实现”很多时候可以忽略不计。
  一些公务员透露,有时加班加点并不是完全因为工作量大,而更多取决于领导好恶。“局长办公室的灯亮着,处长的灯就不能关,科长、科员就得干靠着”。
  复杂的人事关系,更加重了公务员的焦虑情绪。对很多公务员而言,除了上班、写报告、下班的无限循环,身边交际圈子只有同事。但处于同一个竞争环境中,与同事相处也不容易,一些公务员表示“内心很孤独”。
  群众不理解。在记者的采访中,认为百姓对自己存在“认知误区”的公务员非常多。辽宁西部某县一位女公务员说,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理解公务员,认为公务员拿着工资不干活,还整天挥霍腐败。其原因就是某些职权部门的个别公务员“吃拿卡要”,导致公务员队伍在老百姓心中的整体形象遭到严重破坏。
  “好像我们整天就是闲着拿钱一样,主要是因为公务员的形象已经彻底被丑化。”徐州市地税局一位公务员有些无奈,“甚至有些亲戚都这么想,觉得你是公务员,肯定各种条件都好,有各种便利、各种好处。真心希望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一直搞下去,把害群之马清理掉,让一切都透明起来,让老百姓真正知道公务员不过是一些在政府里工作的普通人。”(注:文中公务员均为化名)□
  (文/《t望》新闻周刊记者苏晓洲叶前范春生白靖利刘巍巍艾福梅张亮)
  “第一国考”缘何降温
  2014年地方公务员考试正陆续在全国各地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地考试报名火爆情况大不如前。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已发布招录公告的23个省份中,其中16个报名人数出现下降,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
  3月23日,辽宁省公务员局公布,2014年辽宁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考试实招6622人,报名缴费16.4万余人,比去年减少1.8万余人。
  辽宁的情况只是公务员考试降温的一个缩影。2014年上半年,北京公务员招考共1465个职位,招录3452人,较去年职位数减少415个,招录人数减少221人。最终5万余人参加考试,减少近两万人。上海计划考试录用4476人,比去年少229人,报名人数也减少约9000人。广东省计划考试录用1万多名,比去年减少2928人;报名人数25万多人,比去年减少1万多人。本文来源:t望观察网
  大学生是“第一国考”的生力军,今年高校毕业生72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大学生就业人数增多和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第一国考”却出现降温。这释放出许多信号,也折射出诸多变化。
  辽宁省委党校教授周维强表示,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和行政管理运行的愈加透明,公务员工作越来越偏重于“服务”,而不是“权力”。“考碗族”更加趋于理性,公考热必然出现降温。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公务员是公共政策的实际制定者和执行者,这一群体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正在不断增强。此时,新一轮的公务员分类改革,应通过薪资、选拔、社保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公务员群体的福利待遇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吸引足够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文/《t望》新闻周刊记者范春生)
&&&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乡镇文化站建设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