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招兼职的都只有女生,这算招聘中的性别歧视视吗

我所经历的性别歧视a year ago赞赏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149收藏分享举报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工程管理研究所推荐阅读{&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isPending&:false,&contributes&:[{&sourceColumn&:{&lastUpdated&:,&description&:&工程管理研究所&,&permission&:&COLUMN_PRIVATE&,&memberId&:267891,&contributePermission&:&COLUMN_PUBLIC&,&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canManage&:true,&intro&:&工程管理研究所&,&urlToken&:&icmxs&,&id&:4095,&imagePath&:&4b70deef7&,&slug&:&icmxs&,&applyReason&:&&,&name&:&土土木木&,&title&:&土土木木&,&url&:&https:\u002F\\u002Ficmxs&,&commentPermission&:&COLUMN_ALL_CAN_COMMENT&,&canPost&:true,&created&:,&state&:&COLUMN_NORMAL&,&followers&:281,&avatar&:{&id&:&4b70deef7&,&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activateAuthorRequested&:false,&following&:false,&imageUrl&:&https:\u002F\\u002F4b70deef7_l.jpg&,&articlesCount&:5},&state&:&accepted&,&targetPost&:{&titleImage&:&&,&lastUpdated&:,&imagePath&:&&,&permission&:&ARTICLE_PUBLIC&,&topics&:[523,3392],&summary&:&嗯……为什么会写下这么一篇文章呢……因为最近收到了好多私信和提问,不管是高三的小姑娘,还是大三的小姑娘,都问我同一个问题,叫做,什么专业\u002F方向\u002F工作比较\u003Cb\u003E适合女生\u003C\u002Fb\u003E呢? 我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性别歧视都是体现在你们自己问的这些问题。自己都觉得…&,&copyPermission&:&ARTICLE_COPYABLE&,&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likes&:0,&origAuthorId&:0,&publishedTime&:&T16:23:24+08:00&,&sourceUrl&:&&,&urlToken&:,&id&:797345,&withContent&:false,&slug&:,&bigTitleImage&:false,&title&:&我所经历的性别歧视&,&url&:&\u002Fp\u002F&,&commentPermission&:&ARTICLE_ALL_CAN_COMMENT&,&snapshotUrl&:&&,&created&:,&comments&:0,&columnId&:4095,&content&:&&,&parentId&:0,&state&:&ARTICLE_PUBLISHED&,&imageUrl&:&&,&author&:{&bio&:&工程管理博士\u002F长安大学教师&,&isFollowing&:false,&hash&:&2beeb0b1c4cd1fb45443&,&uid&:64,&isOrg&:false,&slug&:&francescaxs&,&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https:\u002F\\u002Fzhi\u002Fpeople\u002F509120&,&name&:&叶馨&,&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francescaxs&,&avatar&:{&id&:&6dc1c049c76ed2b26cce00fdbcd4b5d6&,&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memberId&:267891,&excerptTitle&:&&,&voteType&:&ARTICLE_VOTE_CLEAR&},&id&:391655}],&title&:&我所经历的性别歧视&,&author&:&francescaxs&,&content&:&\u003Cp\u003E嗯……为什么会写下这么一篇文章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最近收到了好多私信和提问,不管是高三的小姑娘,还是大三的小姑娘,都问我同一个问题,叫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专业\u002F方向\u002F工作比较\u003Cb\u003E适合女生\u003C\u002Fb\u003E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性别歧视都是体现在你们自己问的这些问题。自己都觉得比男生差了一截,还要说别人歧视你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后来再冷静想想,也不能怪她们。整个社会,不管是男生、女生、学生、企业领导,都已经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势了,或者说,歧视已经渗透到各个人的内心深处,你们女生就是这样,我们女生就是这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只能冷静地评估全局后回答,没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我从小,是没有什么性别歧视的感觉的。我爸妈都是搞技术的,在教育我的过程中没有刻意强调性别。从小学到高中,不管是班上还是学校里,排名靠前的都是女孩子。我校第一名也是我小时候的朋友,钢琴10级,清华计算机系。在那个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年龄段里,没有人敢歧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大学,学校男女比例号称6:1,班级男女比例是2:1。在这个比例下,我们既没有感受到特别压制,也没有感受到特别优待。每天都是自己提水,下雨也没有人送伞。08年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形势挺好的,一半以上的女生都读研了,我是直博的,也没关注女同学们工作找得难不难,反正寝室里唯一一个找工作的女生早早就跟几个成绩差不多的男生一起签了,岗位也没有什么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读研的时候,研究所事挺多的,经常下工地、出差等等,我们老师也是一视同仁。不管是去汉口,还是去汉阳,都是组里轮班去。去广州出差当天来回,早上5点起床坐最早的高铁,晚上凌晨1点多的飞机落地。编程、仿真、看论文,该干什么干什么。老师把我们当铁人看,我们自己也当铁人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渐渐地就能感觉到男女之间的差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铁项目下隧道,项目部领导悄悄地跟我们老师说,女老师和女学生都不能去,怕“阴气太重”,导致隧道垮了……(过了两年去另一个隧道,就没人说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谈合同的初期,只有女同学,对方就比较轻视, 不太想跟你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硕士同学里面,女同学找得比较慢,男同学都签了,女同学还没有什么动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快毕业的时候。广东某民营房地产公司,大张旗鼓地要在全球招100名博士,年薪40万,湖北区的HR给我们每个人打电话、发邮件、请喝咖啡,让我们投简历,还叫我们去吃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吃完之后听宣讲会。就在宣讲会上,来了个集团副总,说,(原话)“我们这个计划绝大多数都是工程岗,\u003Cb\u003E不适合女生\u003C\u002Fb\u003E,去年我们这个计划只招了一个女生,是UCL学精算的,现在在我们总部财务部门”。(可能大家看出来了,我只要一有机会就黑这家企业,呵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我跟我女同学是想直接摔门走人的。 顺便一说,我这位立志进业界的女同学现在在深圳一家大型公司做博后。再顺便一说,当初宣讲会上该公司湖北区域总明确表示招博士是因为博士学习能力强,写文件不用教,所以他就需要一个\u003Cb\u003E帮他写文件的博士\u003C\u002Fb\u003E。都到这个层次了,不是真的去下苦力的,不明白为何女生不适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工作单位,虽然找教职工作没有感觉到歧视,但是经济形势不好,学校也不是顶尖, 看着学生们找工作就很不一样了。今年找工作学生们告诉我,同专业的同学里,工作找得好不好,只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u003Cb\u003E性别\u003C\u002Fb\u003E,什么成绩、什么学生会,全部浮云,男同学刷刷都签了中字头的公司,女同学只能慢慢地、一个一个地,签一些小公司,或者自己想办法,而且本科硕士都是一样的,读完研也没有比较好。(当然这个是学生讲的,具体的就业统计数据我并没有,我觉得可能有偏差,比如我知道有一个研究生姑娘就签了万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这样来看,如果你问我,就工程管理\u002F工程口来讲,有什么工作适合女生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程现场的相关工作,领导觉得不适合女生,可能也有很多女生自己觉得很辛苦,才不想去呢。 在公司总部的工作,与其说性别歧视,不如说关系、走后门和学历的因素更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科研之路,读博士的时候还好吧,但是走到科研岗位上,女科研工作者的压力和困难很多人都有详细的介绍。我有个同学,她导师是女的,副教授,小孩发育迟缓,语言功能严重滞后,因为她导师在小孩小的时候忙着科研,没有时间带,对孩子感到非常愧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个学生问过我转专业学经济怎么样, 可能比搞工程要好,希望有搞金融的朋友来讲讲。但是全社会的就业歧视都那么严重,很难说有哪个工作是女性当道,可能除了护士和幼师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学工程类的女同学,你们的就业出路在哪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是读一个好学校,好学历。学校越好,来的公司越大、越好,大公司、国企招人的时候还是愿意给女同学机会的(当然上面提及的某广东民营房地产公司除外),比如我的硕士同学,虽然女同学签约比较晚,但最后还是签了华润保利万科设计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二是碰运气,可能有不那么介意的公司,我有一个在职博士同学,在武汉一家地产公司已经当了高管;或者你们家有办法,帮你搞定一个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是调低期望值,找找小公司,比如好多高职毕业搞造价的女生都去了小的招投标代理公司或者造价事务所,也不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四是读个硕士去三本或高职学校教书,然后相夫教子享受每年12周的假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嗯,后三点都是在歧视大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了,最后还是要说一下,女同学们一般能签业内公司的,还是以做造价、合同管理、前期为主。\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8:23:2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5,&collapsedCount&:0,&likeCount&:14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lastestTipjaror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reviewer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求职&},{&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大学专业&}],&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0,&height&:0},&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column&:{&slug&:&icmxs&,&name&:&土土木木&},&tipjarState&:&activated&,&tipjarTagLine&:&真诚赞赏,手留余香&,&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55,&tipjarorCount&:0,&annotationAction&:[],&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6:23:24+08:00&,&url&:&\u002Fp\u002F&,&lastestLikers&:[{&bio&:&大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bb94dc25b1b15ad78ae0eaeac62e0857&,&uid&:683600,&isOrg&:false,&slug&:&wu-tong-76-19-8&,&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机械小白&,&name&:&梧桐&,&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wu-tong-76-19-8&,&avatar&:{&id&:&v2-ebd47eae40&,&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哲学·管理·政治·人生&,&isFollowing&:false,&hash&:&f57d0c70af3bb852c690&,&uid&:08,&isOrg&:false,&slug&:&jonlee51&,&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思考的人生,从不止步。&,&name&:&李江&,&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jonlee51&,&avatar&:{&id&:&433e52c5d&,&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isFollowing&:false,&hash&:&50dc2ef40b4bf19daf9bfc&,&uid&:873900,&isOrg&:false,&slug&:&liu-yuan-18-81&,&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ever give up
never lose hope\nalways have faith&,&name&:&简茧&,&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liu-yuan-18-81&,&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学生&,&isFollowing&:false,&hash&:&ce236ff7c&,&uid&:189400,&isOrg&:false,&slug&:&tu-dou-si-53&,&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土豆丝&,&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tu-dou-si-53&,&avatar&:{&id&:&09d983fec8be126d122eba43578aeeac&,&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bio&:&日更三千\u002F沉迷阴阳师刀剑\u002F男朋友是什么&,&isFollowing&:false,&hash&:&811ffbce82bbd62dca51&,&uid&:16,&isOrg&:false,&slug&:&hong-xin-39&,&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叔叔,不约,叔叔,我们不约!&,&name&:&洪欣&,&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hong-xin-39&,&avatar&:{&id&:&f0baefcd58ebf&,&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summary&:&嗯……为什么会写下这么一篇文章呢……因为最近收到了好多私信和提问,不管是高三的小姑娘,还是大三的小姑娘,都问我同一个问题,叫做,什么专业\u002F方向\u002F工作比较\u003Cb\u003E适合女生\u003C\u002Fb\u003E呢? 我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性别歧视都是体现在你们自己问的这些问题。自己都觉得…&,&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50\u002F908efbb2ea79eda192fb57b_xl.jpg&,&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topics&:[{&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建筑工程&},{&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工程管理&},{&url&:&https:\u002F\\u002Ftopic\u002F&,&id&:&&,&name&:&信息化&}],&adminClosedComment&:false,&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excerptTitle&:&&,&author&:{&bio&:&工程管理博士\u002F长安大学教师&,&isFollowing&:false,&hash&:&2beeb0b1c4cd1fb45443&,&uid&:64,&isOrg&:false,&slug&:&francescaxs&,&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https:\u002F\\u002Fzhi\u002Fpeople\u002F509120&,&name&:&叶馨&,&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francescaxs&,&avatar&:{&id&:&6dc1c049c76ed2b26cce00fdbcd4b5d6&,&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lumn&:{&slug&:&icmxs&,&name&:&土土木木&},&content&:&\u003Cp\u003E今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了一个关于建筑业的报告,名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haping the Future of Construction: A Breakthrough in Mindset and Technology\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报告的PDF可以很方便地在\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target=https%3A\u002F\u002Fwww.weforum.org\u002Freports\u002Fshaping-the-future-of-construction-a-breakthrough-in-mindset-and-technology\&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003E\u003Cspan class=\&invisible\&\u003Ehttps:\u002F\u002Fwww.\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visible\&\u003Eweforum.org\u002Freports\u002Fsha\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invisible\&\u003Eping-the-future-of-construction-a-breakthrough-in-mindset-and-technology\u003C\u002Fspan\u003E\u003Cspan class=\&ellipsis\&\u003E\u003C\u002Fspan\u003E\u003Ci class=\&icon-external\&\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a\u003E 地址公开下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里,我有兴趣向大家粗略介绍报告的内容, 即简略的中文翻译。也是我读报告的一个记录,方便以后自己查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可能每次只能更新一点,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ummary\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报告首先对全文做了一个总结,包括以下内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建筑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如占全球GDP的6%,建构筑物占全球碳排放的25~4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建筑业的未来面临着数个重要的变化趋势。报告列举了两个变化,一是碳排放的问题;二是全球城市人口和城市区域的快速增长,带来住房、基础设施、交通等城市化建设的需求。这些变化给建筑业提出了挑战和机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建筑业本身的发展很慢。在美国,近40年来,建筑业的生产率实际是下降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 鉴于建筑业的规模,即使是很小的改进也能带来巨大的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
对建筑企业来说,可以带来实质变化的改进已经触手可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的开发和应用日新月异,可以缩短工期、减少成本、保证质量、确保安全、保护环境,如BIM及其他信息化技术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 跨公司的合作很重要,如项目联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
政府作为监管者,和最大的业主,在推动建筑业发展方面,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如英国政府设立了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目标;如在反腐败方面做出行动,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 Introductio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 Time for a Transformation\u003Cbr\u003E\u003Cbr\u003E1.1 建筑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都非常重要。\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建筑业,或者说建筑环境(built environment)对人类的居住、生活、健康和福祉密切相关。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也反过来塑造了我们。\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建筑业是“水平行业”(horizontal industry),影响了各行各业。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1%的GDP,4年后GDP会增长1.5%。\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原材料的消耗、碳排放、浪费和垃圾等方面。\u003Cbr\u003E\u003Cbr\u003E1.2 建筑业的未来将由一系列巨大变化来塑造\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全球化的市场、更大更复杂的项目、已有基础设施的老化、巨大的融资需求;\u003Cbr\u003E\u003Cbr\u003E可持续性和适应力(弹性):对资源的巨大消耗、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能源和气候变化、在愈发频繁的灾害面前的抵抗力、网络威胁;\u003Cbr\u003E\u003Cbr\u003E社会和劳工:城市化和住房危机、公民的健康和舒适需求、逐渐老化的生产力、来自利益相关者的压力、 建筑工程决策的政治因素;\u003Cbr\u003E\u003Cbr\u003E政策和法规:复杂的规章制度、健康安全环保以及劳工法方面更加严格的要求、许可程序缓慢、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腐败问题。&,&state&:&published&,&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canComment&:false,&snapshotUrl&:&&,&slug&:,&publishedTime&:&T22:21:41+08:00&,&url&:&\u002Fp\u002F&,&title&:&塑造建筑业的未来——思想和技术上的突破&,&summary&:&今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了一个关于建筑业的报告,名为Shaping the Future of Construction: A Breakthrough in Mindset and Technology报告的PDF可以很方便地在\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weforum.org\u002Freports\u002Fshaping-the-future-of-construction-a-breakthrough-in-mindset-and-technology\&\u003Ehttps:\u002F\u002Fwww.weforum.org\u002Freports\u002Fshaping-the-future-of-construction-a-breakthrough-in-mindset-and-technology\u003C\u002Fa\u003E 地址公开下载。在这里,我有兴趣向大家粗略…&,&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sCount&:1,&likesCount&:14},&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55,&likesCount&:149,&FULLINFO&:true}},&User&:{&francescaxs&:{&isFollowed&:false,&name&:&叶馨&,&headline&:&https:\u002F\\u002Fzhi\u002Fpeople\u002F509120&,&avatarUrl&:&https:\u002F\\u002F50\u002F6dc1c049c76ed2b26cce00fdbcd4b5d6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francescaxs&,&bio&:&工程管理博士\u002F长安大学教师&,&hash&:&2beeb0b1c4cd1fb45443&,&uid&:64,&isOrg&:false,&description&:&https:\u002F\\u002Fzhi\u002Fpeople\u002F509120&,&badge&:{&identity&:{&description&:&长安大学 工程管理系讲师&},&bestAnswerer&:null},&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francescaxs&,&avatar&:{&id&:&6dc1c049c76ed2b26cce00fdbcd4b5d6&,&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Comment&:{},&favlists&:{}},&me&:{},&global&:{&experimentFeatures&:{&ge3&:&ge3_9&,&ge2&:&ge2_1&,&nwebStickySidebar&:&sticky&,&androidPassThroughPush&:&all&,&newMore&:&new&,&liveReviewBuyBar&:&live_review_buy_bar_2&,&liveStore&:&ls_a2_b2_c1_f2&,&qawebThumbnailAbtest&:&old&,&searchHybridTabs&:&without-tabs&,&isOffice&:&false&,&newLiveFeedMediacard&:&old&,&homeUi2&:&default&,&remixOneKeyPlayButton&:&footerButton&,&recommendationAbtest&:&old&,&marketTab&:&market_tab_old&,&qrcodeLogin&:&qrcode&,&isShowUnicomFreeEntry&:&unicom_free_entry_off&,&newMobileColumnAppheader&:&new_header&,&androidDbRecommendAction&:&open&,&zcmLighting&:&zcm&,&favAct&:&default&,&appStoreRateDialog&:&close&,&mobileQaPageProxyHeifetz&:&m_qa_page_nweb&,&default&:&None&,&wechatShareModal&:&wechat_share_modal_show&,&qaStickySidebar&:&sticky_sidebar&,&androidProfilePanel&:&panel_b&,&nwebWriteAnswer&:&experiment&}},&columns&:{&next&:{},&icmxs&:{&following&:false,&canManage&:false,&href&:&\u002Fapi\u002Fcolumns\u002Ficmxs&,&name&:&土土木木&,&creator&:{&slug&:&francescaxs&},&url&:&\u002Ficmxs&,&slug&:&icmxs&,&avatar&:{&id&:&4b70deef7&,&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contributeRequests&:[],&contributeRequestsTotalCount&:0,&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nex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edition&:{&baidu&:false,&yidianzixun&:false,&qqnews&:false},&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userAgent&:{&ua&:&Mozilla\u002F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u002F7.0; rv:11.0) like Gecko&,&browser&:{&name&:&IE&,&version&:&11&,&major&:&11&},&engine&:{&version&:&7.0&,&name&:&Trident&},&os&:{&name&:&Windows&,&version&:&8.1&},&device&:{},&cpu&:{}}},&message&:{&newCount&:0},&pushNotification&:{&newCount&:0}}  一楼给涯叔,看来我的帖子都不热,不过上次那个被几条GOU搞臭了,所以重新发一次。  一切辱骂楼主的,最后都会应在TA自己及TA自己家人身上!
楼主发言:62次 发图: | 更多
  你说已经男女平等,只是因为你不知女孩成长的痛。  导语:有三八妇女节,却没有男性的节日;不准藏私房钱,名字上房产证。这些意味着女性的地位更高吗?在女权NGO工作的作者,用真实的案例拼凑了一个典型女孩的成长。虽然文章是虚构的,但每一个数字却不能更真实。  文:赵思乐
  董小姐出生在北方某省的一个小县城,身高162、体重50公斤、二本毕业、眼睛小小头发长长——总之,符合一切“普通女孩”的特征。  但是,董小姐“普通”的一生绝不简单,就像每一个中国女性一样,她经历了千难万险才能“平凡”地长大并走向晚年。  胎儿  当父亲带X染色体的精子进入了母亲的卵子的时候,按照主流的观点,董小姐的性别就已经被决定了为“女”了。她将面临的危险也就由此开始。  在中国,在计划生育和重男轻女观念的交叉影响下,选择性堕胎造成大量应出生的女胎“消失”。2008年,中国“消失”的应出生女童达109万,占世界总“消失”女性的四分之一还多,也就是说,在中国,每一分钟就有2.1个女胎不能来到世界。2014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当年出生的男孩数:女孩数)高达116:100,显示了严重的、非自然的男女不平衡。  背景: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100之间。    数据来源:《2012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性别平等对发展非常重要》、国家统计局  Baby  董小姐的父母是镇里的小个体户,他们没忍住好奇心做了B超检测,想知道肚子里孩子的性别。当得知是个女孩时,他们多少有些失落,但思想不算太保守的他们并没有动把孩子打掉的心思。所以,董小姐就在一个夏天的夜晚降生了!  好可爱的小Baby!怎么会有人忍心伤害她呢?  在中国,残忍伤害女婴并不鲜见。近几年“针扎女婴”的案件在黑龙江、江苏、辽宁、山东、四川、云南等地接连曝光。多起案件中的女婴都在襁褓之中被反复扎入多根钢针,最多的一个女孩体内的钢针达26根,而作案者往往是这些女婴的至亲。  这类行为往往源于一个迷信说法:“针入大女体,下胎生男孩”,女婴就这么被视作“求子”的祭品。在其他地方,也有人将女婴杀死埋在路上、任人践踏,认为从此女鬼就不敢再来投胎等。    背景:2007年,云南省嵩明县妇女罗翠芬体内被发现藏着26根缝衣针达30年之久,医生判断,这些针很可能也是在其出生不久便被扎入。
  童年  董小姐上的是镇里的小学,上学路上总有小狗跟着她一起走,她喜欢和同学们打树上的知了玩。  天真烂漫的童年,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吗?  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被媒体曝光的性侵儿童案高达192起,其中的大部分都是针对女童。更可怕的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预测,官方对此类案件的平均公开率仅为8%。  施暴者大多数是这些孩子的老师、校长、亲戚等熟人,其中许多人对多个孩子、多次施暴。甚至有乡村教师透露,在乡村学校,教师性侵害、性骚扰学生已见怪不怪,不少地方政府甚至帮助隐瞒犯罪,只为“政府形象”。
  中学  小学的时候,董小姐只要上上课、做做作业就能考个全班前几,她班上的前几名都是女生。但自从她到县里上初中以后,就越来越多地听老师说:“女孩子小的时候成就好,长大了就越来越不行了。”“男孩子数学思维好,女孩子学语文好。”“女孩子细心、会背书,男孩子有创造力。”“男孩子会慢慢赶超上来。”无论哪个科目的老师都这么说,尽管语文老师是男的而数学老师是女的。  连班上集体订阅的《人民日报》,也在微博上说女生的理科天赋不如男生。    (人民日报的傻逼不是从现在开始的,看看这个微博,就知道人民日报一向既性别歧视,又没有逻辑——一个女生碾轧所有男生,居然说明了女生就是不如男生?)  和董小姐同上一个小学、名次总比董小姐高一点的小丽有一天对她说:“明天就要开始学几何证明了,怎么办?那些男生逻辑思维好,我肯定比不过他们。”小丽果然就总也学不好几何证明,渐渐地连其它数学题也学得不顺了……董小姐倒觉得几何挺好玩的,她的数学也不比哪个男生差。  到了高一,董小姐有了一个梦想——她想开飞机!  长在小城的她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但她一次到省城表姐家玩,表姐家住在飞机场旁边,董小姐第一次看见在头顶上轰鸣而过的庞然大物,就被它迷住了,她想象自己坐在舷窗前,面前除了天空还是天空……  为了这个梦想,文理分科时董小姐坚持要学理科,她的理科成也不差。但董小姐的父母说,女孩子不应该学理科,学文科好,学文科以后当文秘、当老师都很清闲,适合女孩子。董小姐不听。  然而,最终让她放弃了开飞机的梦想的,是当年高考的表姐拿回的一本招生黄页,在航天航空大学的招生简章里,清楚地写着:“飞行技术专业限招男生。”  梦想破碎的董小姐什么也没有多想就报了文科。  其实,无论是“女生文科好,男生理科好”还是“女孩子应该做安稳轻松的工作”,都是性别刻板印象。由于大多数女生和男生从小到大不断地被这样明示和暗示,TA们很有可能出现符合这些期待的表现和选择被期待的道路——这就是一个社会构建的过程。而这种构建所逐渐导致的女性不利地位又会成为女生天生如此的依据,形成恶性循环。  背景:从小到大,社会一直在教导我们要做正常的“女性”或“男性”,并且在我们没有恰当地表现出“女性”的温柔顺从或“男性”的勇敢阳刚的时候贬低和责罚我们,这就是“社会构建”的一种方式。  更糟糕的是,许多高校还基于性别刻板印象和就业歧视制定歧视性的招生政策,在教育中限制女生的发展,这进一步又强化了刻板印象。
  大学  董小姐现在又有了新的梦想——当主播,多酷啊!她的专业考试和高考成绩相当不错!她填报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满心期待地等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但是……她落选了,而与她同分的男孩子却顺利被录取……原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规定男女招生比例为1:1,哪怕报考的女生远多于男生,女生的录取分数线比男生高出了好多分!  董小姐伤心欲绝,愤怒之下打电话到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只回了她一句:“我们就是这样的。”    广州日报: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男女比例为1:1,记者提出是否与教育部的政策冲突的疑问,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就是这样的。”  中国妇女权利组织“妇女传媒监测网络”发布的《2014年“211工程”学校招生性别歧视报告》指出:近六成211院校有性别歧视的招生规定。  董小姐的第一志愿又不幸落空,掉到了一所二本大学,读管理专业。  大学里的学业轻松,她在图书馆里迷上了社会学,当她啃过了数十本社会学的经典作品,她决定要报考浙江大学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但董小姐的父母不赞成,他们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赶紧出来找过办公室的工作挣钱不好?”、“过两年找个好男人结婚,女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就算有着落了,我们也放心。”她的女性朋友也说:“再读三年你都26了,好男人早就都有主了,你不会还想读个女博士吧,小心没人敢要。”    连政协委员开两会时都担心女孩子读太多书会贬值。  政协委员罗必良去年两会分组讨论时说:女博士在上大学时不找对象,是很大一件事。他打比方:女孩子是一个产品,卖了二十几年,还没把自己卖出去。“从恋爱角度讲,读博士不是个增值的事,是贬值的事。”  董小姐横下一条心,不为所动。  不幸的是,她在有一天刷微博时,看到了这样一条:    董小姐觉得头皮发麻,然后她默默地删掉了刚下载的浙江大学社会学研究生招生简章,关掉了电脑。她想:教授都这样了,女生怎么可能做得好学术呢?
  职场  董小姐考研受挫以后听父母的话开始找工作,虽然她遭遇了不少这种情况:    但她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份文职工作。  职业的性别隔离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女性的工作往往集中在文职类和服务业等,而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采矿业等行业则甚少涉足。但这样的职业性别隔离,并非取决于男女的生理差异,更多的则是基于“女孩子应该做安稳轻松的工作”“女人没有方向感”“女人不能吃苦”“女人空间思维不好”等社会的刻板印象。    董小姐开始工作的头几年相当努力,她用心写策划、准备PPT、写报告……总是加班,对同事和领导都很热情。  男同事们却总是嘲笑她是“女汉子”,她本来也觉得这称呼挺可爱也常这样自嘲,直到她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小品:    她看不下去关了电视,再也不自称“女汉子”了。  董小姐还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言论:      但董小姐心里想:“这样的美我才不要呢!”就又埋头加班了。  在她工作三年后,董小姐终于等来了第一个升职机会。她把竞聘书交到顶头上司的办公室,上司说:“小董啊,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想法的女孩,”说着把手放在她的大腿上拍了几下,就不拿开了。董小姐有点木木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该笑?该点头?还是……她木木地微微鞠躬,说:“谢谢领导。”起身出了办公室。  据跟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调查,超过80%的女性曾遭到过性骚扰,其中50%来自工作场所,36%来自上司,14%来自同事。    董小姐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与她的领导相处,终于也没能被选中升职,一个比她晚进公司一年的男孩子获得了提拔。  董小姐对工作开始变得懒懒地,后来索性换了一份工作。
  结婚  在新公司又工作了三年,升迁了一次。这年,董小姐28岁了,当年的大学同学许多都已经结婚,有的孩子都两三岁了。她成了人们口中的剩女。  董小姐的父母也催她,于是她通过相亲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拍拖不到一年便打算结婚了。  结婚前,她的父母出了十来万婚房的首付,也包下了装修,剩下的首付是男方爸妈出的,小两口将来每月要一起还好几千贷款。但房产证下来时,并没有董小姐的名字,董小姐和她的父母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不好说什么。  中国已婚女性中,自己名下有房产的占13.2%,仅为已婚男性的1/4;15名单身女性中只有1名拥有房产,而5名单身男性中就有1名拥有房产。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2年调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时发现,70%的女性为购买婚房做出了贡献,但只有30%的婚房登记了女性的名字。美国学者洪理达(Leta Hong Fincher)说,中国女性已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财富积累”。  结婚一年后,董小姐怀上了孩子……孩子出生……孩子还小……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四年过去了,董小姐错过了两次升迁的机会和一次外派出国的机会,与她同一年进这家公司的男同事都成了部门经理了。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位于纽约的亚洲协会2012年联合发布的《升至高层:亚洲女性领导力》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高等院校的女生入学率大幅提高,但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女性在社会公平和担任领导职务方面不进反退。与其它亚洲国家相比,中国女性“缺席”中高层管理职位竞选的比例属于最高之列,有近53%的中国女性在工作中从未能从较低级别的职位升迁。  虽然工作升迁不尽如人意,丈夫在家务和带孩子上基本不帮忙,但除了偶尔吵架,董小姐和她的丈夫相处得也总算和睦。这意味着董小姐幸免于近四分之一的已婚中国女性都遭受过的家庭暴力。  根据2011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在整个婚姻生活中曾遭受过配偶侮辱谩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生活等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  
  退休  为孩子、家庭和工作操劳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董小姐转眼就到了要退休的年纪,虽然她觉得自己还精力充沛。而她的丈夫虽然身体状况远不如她,但他还有5年才退休呢。  更短的工作年数、更低的平均工资、更长的平均寿命,使得中国中老年女性的晚年生活比男性更加没有保障。56.3%的60岁以上女性的生活来源为家庭成员供养或领取低保,比男性比例高1倍。以劳动收入或离退休金、养老金为生活来源的男性占65.5%,比女性高出24.0%。  董小姐也希望能够安逸、无忧地度过晚年,但算算自己的退休金,她还是放弃了去欧洲旅行的愿望。  总有人说,“在中国,男女已经太平等了!”  这真的是事实吗?
  @lesleea
12:43:01  @此花不与群花比呀  -----------------------------  被这个傻叉广告商给钉上了?!
  切肤之痛,无能无力。
  我也是女的,女孩子的成长太艰难了,我只能像一个男人一样活着,比他们更强,更努力,更艰辛,才能得到不比他们差太多的薪水。  而且还有每个月如期而至的诅咒,来自外界与内在的重重压迫……  总是想着我要是十几岁就嫁出去了,跟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没太大差别吧。  但是又想想我要是十几岁就嫁出去了,跟生出来就被掐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的映像中,女人嫁人了跟死了其实没什么区别,一旦嫁人了就是一台生育机器而已……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伤害,最后在年老色衰之时被人扫地出门流落街头死在垃圾桶边上……
  @端端h
12:52:33  切肤之痛,无能无力。  -----------------------------  不争取,就会更痛。  每个群体的权利,都是自己争取来的,女性得发声。
  @枫岫c
12:54:30  我也是女的,女孩子的成长太艰难了,我只能像一个男人一样活着,比他们更强,更努力,更艰辛,才能得到不比他们差太多的薪水。  而且还有每个月如期而至的诅咒,来自外界与内在的重重压迫……  总是想着我要是十几岁就嫁出去了,跟现在的生活其实也没太大差别吧。  但是又想想我要是十几岁就嫁出去了,跟生出来就被掐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的映像中,女人嫁人了跟死了其实没什么区别,一旦嫁人了就是一台生......  -----------------------------  首先女性要爱自己,要看得起自己,然后就是争取平等,对一切说女性不行的人说不。  权利是争取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是一个男性写的文章,我也转到这里吧——  几个角度说一下男人为什么特别该支持女权主义  作者:陆雨奇,  在开头声明一下:性别平等给男性带来自由和幸福,给他们珍爱的人自由与幸福,让社会更加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你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和朋友负责,对社会负责,希望你能进来了解一下性别平等和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  Emma Watson 在联合国的演讲有一个目标、三个角度。一个目标:让男性知道性别平等也是与他们切身相关的议题,号召他们也支持女权主义,帮助消除性别不平等。演讲希望从三个角度来说服男性:  1)女权主义追求的是所有男人和女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平与高效(HeForEveryone)。  2)男人应该为了女人,或者至少是为了他们最爱最关心的女人而支持女权主义(HeForShe)。  3)男人应该为了自己而支持女权主义(HeForHe)。  Emma 只有 10 分钟左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得已经不错了,但可惜 10 分钟毕竟太短,许多要点不可能阐释清楚。我在这里拓展和补充一下 Emma 的论点。Emma 这一演讲的三个中心思想和我正在构思的专栏文章“三部曲”《男人为什么需要支持女权主义》的结构不谋而合,我就干脆借此机会把文章写出来了。关于 Emma 演讲的一些其他评价会放在文章后面。为了方便讨论,本文中的“男人”指的都是直男。同性恋也是女权主义非常关心的议题,但本文暂时不多涉及。  其实很多男人,包括一些骂女权骂得最凶的,都是潜在的女权主义者,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他们的很多想法或很多“反女权”的理由和观点往往让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哭笑不得:这不就是我们女权所相信和争取的吗?你“反女权”反得这么激动,你知道自己已经是半个女权主义者了吗?…  大多数男人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只不过程度和形式不同而已。真正的当代女权运动从不提倡男女对立,从不敌视男性,而是对抗男权社会的文化和制度,为男人和女人们共同谋求解放和权利,可惜却仍然被一些同为受害者却不自知的男性所污名化。所以各位男性朋友,你的生活其实可以很不一样,为了你自己和你(将来)的妻子、女儿的自由和幸福,你是可以也应该支持女权主义的。不相信?那看我能不能说服你。对了,我也是男的,直男,恋爱中。  一、HeForEveryone: 你确定你真的反女权?  按定义,我肯定算是女权主义者,但我向来不太愿意这么称呼自己,因为“女权”这个词太误导了。如果一定要我选个词,我会叫自己“人权主义者”或“平权主义者”。女权,就是男权,就是人权。女权不是女尊,也不是特权,而是平权: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平等的生存权、教育权、工作权、选择权、支配身体和生活的权利、不被性别刻板印象所束缚的权利、不让个人特点和能力被性别标签所掩盖的权利。女权最终争取的不是保护和照顾,不是特殊对待,而是每个个体的赋权(empowerment),是机会平等,是消除性别二元对立和性别刻板印象,甚至最终淡化性别的重要性:我们关注的不再是一个人“男人”或“女人”的标签,而是他们真正的能力、素质、学识、性格、品行;气质不再被分类为“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而是适合自己的或不适合自己的;一个人,不论男女,都不会被 ta 的性染色体类别决定 ta 的命运、爱好、性格、特长、成就,而是让 ta 自己逐渐去发现和获得。  美国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中的一句话其实在女权主义中也完全适用: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  以上是对个人层面而言的。在社会、国家层面,女权主义希望一个社会能够充分挖掘所有人的潜力,而不要白白浪费接近 50%的人口,让她们的才能和智慧由于歧视和偏见而无法被开发和发挥,让最有能力的人不会因为性别标签而被剥夺为社会为科学为人类做贡献的机会,不要让某个本来可能会攻克癌症或发现可控核聚变技术从而改变人类历史的女性由于歧视而失去最初的机会。这会是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更有创新活力和阶级流动性的社会。性别平等不是零和游戏,不是简单地女性从男性手中抢夺资源和权力,而是男人女人共同把蛋糕做大,并用一种更合理更公平的方式分蛋糕。  @谢苇 在  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大多是男性,可以说明男性比女性优秀吗?里说得很好:  性别和性别之间有差异,同一个性别中的个体之间,有更大的差异。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假如女性中有 60%擅长文学艺术,40%擅长科学技术,男性比例相反。那么我们的社会应该从一开始就把女性全部导向文学艺术,男性全部导向科学技术吗?  如果比例是 80% vs 20%呢?99% vs 1%呢?--你倒是给我举出一个 99% vs 1%的例子。  用性别来决定工种是再简单不过的,正如用九品中正制选官比科举简单,军户子弟全当兵,乐户世代做乐户一样简单。--然而为什么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取代?因为我们承担不起放弃那么多人才的代价。因为士族里能用的人不够了,必须挖掘更多的资源。  为什么会废止缠足?因为承担不起一半人口丧失劳动力的代价。吃了那么多年人口红利才走到今天,削减一半劳动人口你试试?  醒醒吧,真的以为鼓励女性进入科研领域是为了政治正确?真的以为 Google 斥资鼓励女性学习 coding 是为了给死宅码农们找对象?资本家早就把帐算在大家前头了--在社会高度发达,分工高度细化,智能而非体力成为重要资源的今天,社会承担不起放弃那50%人口中潜在的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的代价。(也承担不起另外50%人口中明明不擅长不喜欢这些的人硬着头皮坚持的代价了)。
  女权主义想看到的不是男性的“良心发现”,不是对女性的施舍或照顾,而是理性,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许多男人平时习惯标榜自己理性、有责任感。现在是时候证明一下了。  当然了,这些理想化的目标一些人大概是很不屑的。那我们来从男性实际的切身利益角度说明为什么男性应该支持女权主义。“自私自利”虽然很难听,但这的确是人类最可靠最稳定的特性之一。  二、HeForShe: 为了你最爱的人支持女权主义  对性别平等的争取在一个方面要比对种族平等的争取有优势:大多数白人最关心和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白人,所以他们完全可以不站在少数种族视角看问题,因为他们反正不会吃亏。但性别不一样,绝大多数男人最关心和最亲近的人中,总有 50%左右的女性:母亲谁都有,妻子绝大多数人想有也会有,生孩子的话 50%几率是女儿,再加上其他对你很重要的人中也会有许多女性。所以一个人只要不是六亲不认、众叛亲离,总是会有让他非常在乎的女性。而性别(不)平等体现在女性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如果你爱她,至少关注和了解一下女权主义。如果你依然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  当你女儿被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亲戚、老师冷落,  当你女儿因为身边的人时刻教导她“女孩子最重要的是嫁个好老公”“女孩子读书不用太好”“女孩子干不好这些工作”“女孩子最重要资本是年轻美貌”而失去宝贵的教育工作机会,甚至去傍大款做“二奶”来最大化利用自己作为女人“最重要的资本”,  当你妻子被性骚扰甚至潜规则而她的同事和老板不用承担责任,因为“反正她也没怎么拒绝 / 也蛮享受的嘛”“男人么,总有需求的 / 本来就是下半身动物”,  当你女儿大学毕业在就业市场看到铺天盖地的“只招男性”“要求外貌气质佳”,眼睁睁看着不如自己的男同学找到比自己好的工作而对社会感到绝望,  当你妻子在工作上受到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并在职业发展上遭遇玻璃天花板而每天回家闷闷不乐,  当你的女儿被老公和婆婆当成生孩子机器,以“丈夫管教妻子天经地义”为理由对她进行家庭暴力,  当这些事件从一个个数据变成你身边的人每天的遭遇,当你希望为你爱的人伸张正义而感到浑身无力时,请你尽情地后悔自己的短视和冷漠吧。选择旁观和无视性别不平等可以有无数个理由,但保护自己最爱的人又需要几个理由呢?  关于中国女性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的各个方面遭受的歧视、不公、暴力的证据,可以参看这两个问题:  中国是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国家吗? 中国人需要关注女权主义吗?  为什么有的女生嘴里喊着男女平等,但是到了很多事上又会「理所当然」地享受女生特权?  三、HeForHe: 为了你自己支持女权主义  之前说了,男人也是男权文化和男权社会规则的受害者。男权文化和性别刻板印象在束缚女性的同时也绑架了男性。  你是否觉得男人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很不公平?  你是否觉得逼着你买车买房的丈母娘是最可怕的生物?  你是否抱怨过女人太物质只看重男人的钱?  你是否很苦恼自己不擅长与女生交流,或觉得女生为什么有话不直说?  你是否曾因为怕被别人嘲笑“不够男人”“像个娘们”而被迫抽烟、喝酒或做出明知对自己有害或自己非常讨厌的事情?  你是否曾因为怕被人看不起而默默忍受暴力和不公,装作很坚强的样子?  你是否因为焦虑过自己没有足够的“男性气质”或无法满足社会对“男人”的各种要求?  你是否因为“男生就应该学理科”才硬着头皮选了并不喜欢的理科?你是否因为选了文科而被各种“只有学不好理科的男生才会选文科”“文科男都是娘炮”言论骚扰?  你是否曾假装自己很喜欢体育,强迫自己去喜欢游戏或军事,被迫在寝室里参与各种物化女性的讨论,编各种无聊的黄段子?  你是否怕被人误以为自己是 gay 而不敢穿某些很喜欢的衣服或展露出自己真正的爱好和特长?  如果你有过以上的疑问或烦恼,希望现状能有所改变,自己能活得更轻松一些,那么你就已经同意了许多女权主义的最基本观点了。  以上这些还只是男性可能会自我意识到的受害表现,还有许多男性自己很难意识到但是切实存在的伤害。我们接下来系统地解释一下男性在哪些方面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男权社会绑架男性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男性气质”和“社会分工”。男权社会对“男性气质”的狭隘定义让男性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选择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即使这种生活方式非常愚蠢、过时、低效或不适合自己。另外,社会根据性别划分的分工模式让男性无论是否适合是否愿意,都必须承担家庭的重担和社会的压力。一方面拒绝和不鼓励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觉得她们不适合也做不好这些工作,一方面让男性承受不必要的压力,让男性的付出显得是那么理所当然。社会分工不可避免也有益于社会,但分工不需要按照性别这种肤浅的特征划分,而是按照个体能力和特点。谁适合谁上,不管性别,而非只要男的 / 女的不管是否适合要硬上。  我们从最直接的伤害开始说:死亡率(以下数据主要是美国的,因为数据相对齐全也容易找,但中国的大致趋势相同。如果有中国相关数据,欢迎交流。数据出处都在文章最后)  男性的人均寿命小于女性(男 75.96,女 81.17),男性在几乎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全年龄段平均死亡率男 818.7,女 796.3,单位:每十万人),男性在大部分死因上都领先与女性(男性因心血管疾病、癌症、事故、糖尿病、自杀、他杀、肝脏疾病等原因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而除了癌症外,这些致使因素都与生活习惯、饮食、业余爱好、职业、社会关系等非生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我的人口学教授(男)总是把男性称作 The weaker, more fragile and stupid sex(两性中较弱小、脆弱和愚蠢的一性),因为男性就是各种容易死,而且往往是为了一些愚蠢的原因自己作死。这么多人口学家和公共健康相关从业人员竭尽全力想帮男性提高点人均寿命,结果他们还是前赴后继地各种蠢蠢地死掉,还以为自己有多“男人”…你真够男人的话你有本事别这么作死啊,简直恨铁不成钢…
  男性在几乎所有的由行为导致的死亡(Behavioral Attributable Causes of Death)和可避免死亡(Preventable Causes of Death)分类上都高于女性,而这些与男女生理基础无关的死亡占据了所有死亡的大约 36.2%,而男性的死亡则有接近一半来自于这些本来可避免的原因。这说明了不是男人天生容易死,而主要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态度、爱好、职业等社会及行为因素导致的。也就是说,社会和文化把男人们熏陶和训练得非常擅长和习惯于作死。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男性的花样作死集锦,绝对让人大开眼界:  1. 烟草和酒精:  美国 18 岁以上男性抽烟率 20.5%,女性 15.8%,肺癌发病率(每十万人)男性 66.8,女性 49.2。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27%癌症死亡是来自肺癌),其中 80%-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除肺癌外,吸烟还会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等。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美国
年间,吸烟平均每年导致 269655 男性死亡,173940 女性死亡。再来看一下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10 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2002 年时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是 66.0%和 3.1%。虽然近几年女性吸烟比例快速攀升,但吸烟和吸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率仍然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这背后就是“男性气质”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男性气质”制造出一种“男人吸烟很有魅力”“男人就是要吸烟”的假象,并强迫男性去迎合这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吸烟在中国官场商场是一种重要技能,而“社会分工”又决定了官场和商场里主要是男性。于是一代又一代的男性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一辈子的健康(甚至包括自己家人的健康)换回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男人”标签,很“男人”地患上肺癌,又很“男人”地早早就死了。这可真是 literally 的“直男癌”了啊...(via @何匙 )  喝酒跟抽烟原理类似。过量和长期酒精摄入不仅可以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心血管疾病、中风、肝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癌症、大脑功能衰退、精神疾病、抑郁症等,酒精还会引发许多其他问题:酒驾、暴力、自杀、家庭破裂等。在美国,男性平均每年醉酒 12.5 次,女性 2.7 次。17%男性和 8%女性酒精上瘾。在致死车祸中,男性司机醉酒的概率接近女性两倍(38%和 20%)。男性与酒精相关的暴力、自杀也比女性多。男性也更可能因为酗酒而导致不育、不举、第二性征退化。许多性侵犯和无保护性行为也与男性醉酒有关。醉酒也是许多意外致死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楼梯上摔下去之类的)。所以,作为“男性气质”和男性社交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喝酒,不仅对男性自身有害,也很容易让男性在无意中伤害到身边的人。其实许多男性也知道酒精的危害,也知道老是喝酒没意义,但迫于社会和社交压力,不得不硬上,以维护自己的“男性气质”,在工作中不被边缘化,从而适应“家庭供养者”的社会角色。大多数男性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通过伤害自己、伤害家人、伤害社会来迎合男权社会的文化和制度,这不仅让人觉得讽刺,也让人担忧和痛心。在女权主义者看来,没有人应该被所谓“男性 / 女性气质”所束缚而被迫伤害自己来换取社会承认。每个人都应该能选择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和属于自己的特质,而不是被一个虚无缥缈而极不现实的社会定义的“气质”牵着鼻子走。  2. 人身安全:  虽然男性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的概率远高于女性(2011 年每 1000 名 12 岁以上男性中有 25.4 人成为暴力犯罪受害者,而女性只有 19.8 人),我们依然总是倾向于教导女性如何保护自己,而忽视其实更脆弱的男性。比如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关于“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 20 条忠告”之类的文章,男性在看到这些文章时往往就不会点进去看,虽然他们用得到这些忠告的可能性其实不低于女性。还有各类防身用具、各类防身术培训等针对的基本都是女性。不仅如此,“男性气质”甚至有些鼓励男性在遇到歹徒时应该与之搏斗,于是一些男性就很中二地想当回英雄,结果荣获达尔文奖。真正的英雄我们当然尊敬,但他们背后也有更多悲惨的例子。做英雄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值得尊敬但不能作为对任何人的要求。更何况,许多时候歹徒都是有武器、有人数优势的,这时候你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根本没什么区别。该逃命就逃命,该配合就配合,无论如何保命最重要。就算不是遇到犯罪这样的极端情况,也不能因为自己是男人而掉以轻心盲目自信,什么“我是男人我怎么会迷路”“我是男人我为什么要怕 XXX”“我是男人我才不要别人帮忙”的想法千万不要有,因为到时候不仅是装逼遭雷劈的问题,搞不好自己会成为蠢蠢的死法中的一个。在死神面前,男人女人都是人,而且根据之前的经验,死神大叔似乎还更喜欢男孩子哦。  3. 车祸:  很多人喜欢嘲笑女司机,但你知道男司机每行驶 1 亿英里的车祸死亡数是女司机的 1.5 倍吗?你知道男司机酒驾、超速、不系安全带、违反交通规则的比例都高于女司机吗?你知道男司机车祸率高于女司机,车祸严重程度和致死率也高于女司机吗?你知道 71%车祸死者(包括司机和乘客)都是男性吗?这也就难怪男司机的保险金额一般要大于同样条件的女司机。保险公司算得最精了,不管社会上再怎么污名化女司机,保险公司知道得很清楚,男司机更容易作死,作大死,作重特大死。很多男司机一边嘲笑着女司机,一边自己付着更高的保费,然后特别“男人”地开着车,自信而优雅地酒驾、超速、车祸一气呵成,最后成了保险公司资料里的又一个数据。更重要的是,车祸不仅是司机一个人的事,还会危害到许多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所以男司机们,别这么在乎你们开车是否够“男人”,开车最需要的是态度、习惯、技术、注意力,跟性别没有任何关系。  4. 预防和治疗疾病:  总的来说,男性更喜欢糟蹋自己身体,不重视健康,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也更倾向于不寻求帮助。很多男人会觉得生点“小病”就去医院就吃药是“没用”的表现,“我身体好,熬一熬就过去了”,结果往往把小病熬成了大病。最近两年都没去过医院的人里 65%是男性,最近五年都没去过医院的人里 70%是男性。男性在各年龄段遇到的健康问题其实都比女性多,但偏偏男性不肯去医院。男性在看医生时也更容易因为觉得丢脸或觉得权威受到了挑战而隐瞒病情,延误诊断。男性在服药时也更容易不遵医嘱,明明还没痊愈就为了面子停药了。在古代,男性的社会分工基本就是下地干活,而生病不能干活的男人在某种意义上就不算是男人了,会受到一定的鄙视和排斥。因此一切和生病相关的事都是违反“男性气质”的,也是违反男性社会分工的。但这种观念放到现代就不太合理了。有病不赶快治疗和恢复,才是对自己和社会不负责的体现。  男性还更不愿意参加各类体检,包括全身体检、定期胆固醇检查、定期测血压、各类癌症排查。虽然近 30 年来前列腺癌(男性第二常见癌症)的研究有了许多进展,但其致死率基本保持不变,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男性不愿意体检或不重视体检结果,结果有一半的男性在发现前列腺癌时已经到了晚期。Melanoma(皮肤癌的一种)如果发现早则有 95%的治愈率,且相对容易通过自我检查发现。但男性通过自检发现症状的比例要比女性低 24 个百分点,而男性的 Melanoma 致死率也两倍于女性。虽然 20 岁左右的男性是睾丸癌发病风险最高的人群,但只有 25%知道如何自我检查,仅 8%-14%进行定期检查。相比之下,同龄女性自我检查乳腺癌的比例要高出许多。  男性还更不注意口腔卫生(男性口腔癌发病率三倍于女性,当然这也与抽烟喝酒相关),更不擅长正确使用非处方药和补充维生素,男性睡眠时间明显少于女性,男性由于没有采取防晒措施而导致皮肤癌的几率两倍于女性……  5. 饮食和体重:  男性更少食用水果、蔬菜、纤维 / 粗粮(降低心脏病、中风和部分癌症发病几率),男性食用更多的盐(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中风几率),男性不吃早餐的比例更高,男性食用高油脂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比例更高(高血压、心血管、中风)。男性的头号杀手就是心脏病,而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与饮食相关的是肥胖。美国 74%男性超重或肥胖(BMI&25),而女性则是 64%,且超重男性尝试减肥的比例要比女性低 6%。虽然我们总觉得男人参加运动的比例远高于女性,但在城市白领人群中其实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肥胖几乎和所有常见致死疾病有正相关甚至因果关系。所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男性气概”还是只偶尔尝试一下就好。
  6. 性行为:  男性一生的性行为次数和性伴侣数量远超过女性,男性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的几率大于女性,男性使用安全套几率小于女性,男性醉酒或受毒品药物影响而发生滥交或无保护性行为几率高于女性,几乎所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男性都高于女性,80%艾滋病患者和死者都是男性(即使排除男性同性恋,比例仍然远高于女性)。男权文化总是把男性塑造成“猎人”或“钥匙”的形象,猎人猎杀越多的猎物就越优秀,钥匙能开各种锁就是万能钥匙。总之,好像男性只要发生了性关系就是赚了,就是成功的表现,但我们却很少教导男性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就算一些男人坚信自己的动物性比社会性更重要,认为男人这种动物就是要到处播种的,那至少也别用这种愚蠢的害人害己的方式吧。  7. 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男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生活压力(工作、买房、结婚、家庭等)和“男性气质”焦虑。男性被男权社会要求挣更多的钱,成为家庭的支柱,为家庭的各种大事和大决定负责。这一方面限制了女性的发挥,一方面给了男性过大的压力。本来可以由男女分担或合作的事,往往被男性一手揽下,或是为了“照顾女性”,或是因为“男人就该多干点”。另一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产生焦虑。男性被叫做“娘娘腔”“不爷们”时感受到的侮辱比女性被叫“女汉子”的侮辱大得多。所以男性总是对自己的“男性气质”感到焦虑和不安全:我到底够不够男人?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这样很怂?于是男性就倾向于过度迎合和表现“男性气概”,即使这种伪装并不是真实的自己。男性过大的压力不仅对男性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使社会总效率降低。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近 4 倍,是男性的第 7 大死因(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几个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农村妇女自杀率高得惊人,但随着城市化和妇女开始大量进城打工,近十年女性自杀率也降得很快)。男性自杀成功率也远高于女性,因为他们更可能使用比较暴力和直接的自杀方式。  男性收到的社会支持也低于女性。社会支持指的是一个人在有各方面困惑、焦虑、困难、麻烦时,是否有人能给与直接或间接的帮助:聊天、陪同、答疑、金钱、社交活动等。而社会支持也与降低心理、精神疾病发病率有显著正相关。而由于社会定义的“男性气概”过分强调男性要独立、自主、坚强,告诉男性不要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要稳重、藏得住,说太多话和感情流露都是女人干的事,男人是干大事的不应该纠结于生活中的小事等等,于是男性在遇到困难时会感觉更难于启齿,更不愿意寻求帮助,更不愿意和善于表达自己,只能憋在心里,或任凭问题恶化,而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疏导。男人更少和亲友联系,核心社交网络更小,更少寻求专业咨询。男人如果把自己锁在自己的苦恼里,不仅是对自己的摧残,也是对周围关心你希望帮助你的人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一般来说,只有活的男人才是真男人,所以你有本事就别那么容易死,先活下来再去考虑“男性气概”或“社会分工”吧。当然在现阶段,一定程度的“男性气概”肯定还会存在,但一些人所坚持的狭隘“男性气概”实在是愚蠢和固执到了不理智,反智,甚至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程度。等等,这三个特点不是一些男人经常用来黑女人的吗?…  好了,说完了死亡率这么沉重的话题,我们来说点轻松的吧,比如买房(轻松你个脑袋啊我摔!…)  一些男人看到一些女人现在特别拜金、物质主义,丈母娘一定要男方买车买房还要把女儿的名字放户口本上,男人赚钱这么累而女人只要张张嘴就行,就觉得这是女权主义搞的鬼,让女人都学会利用男人,只讲权利不讲义务,仗着自己是女人就一定要得到各种优待和特权。但其实这些女人和丈母娘们恰恰是被男权思维束缚得最深的,也是女权主义最痛恨的。她们完全把自己物化成资源,不是独立自主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价值,而是把自己或自己女儿待价而沽,甘心成为男人的附属、财产和玩物,让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完全被男性所定义。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很有风险的,你看到的大多是那些长相好或运气好的,而绝大多数抱着类似思维的女性都只能在社会底层徘徊。大量农村妇女仍然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类思维禁锢,她们的婚姻很大程度上被看成是桩买卖,她们只是筹码和商品,只不过她们的婚姻市场中没有什么金可以拜,没有太多物质可以追求,否则她们很可能也会被熏陶和训练成“拜金女”。女权主义认为真正独立自主,享有平等人权和人格的女性,绝不会依附于男人,而是会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与男性公平竞争,把男人对自己的“照顾”和“优待”视为侮辱,而把男人对自己的信任和一视同仁看作尊重。这样的女性会跟你共同买房还贷,共同承担责任与风险,共同商量和做出重要决定,互相尊重和保护。两个女权主义者的家庭分工会更多元而复杂,但生活也会因此更简单。请参见  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大多是什么样子?  女权主义希望营造的性别平等的社会中,男人不需要永远坚强和富有攻击性,不需要让着护着女生,不需要抽烟喝酒满口黄笑话,不需要独自承担所有的工作和责任,不需要被迫成为一个不是自己的人,男人也可以善解人意,可以自由地选择爱好、兴趣、职业,可以有各种多样的性格,不用为自己“够不够男人”或“会不会感觉有点 gay”而感到焦虑,可以话痨,可以喜欢粉红、芭蕾和韩剧,可以承认自己是暴力、不公的受害者,可以大胆寻求各种帮助,可以有软肋也可以放下铠甲……没有“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只有适合你的或不适合你的气质,当然如果你选择坚持你的男性气质,那也可以,只要你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Emma 演讲中的一句话其实可以基本归纳这一段的思想:  If we stop defining each other by what we are not and start defining ourselves by what we are—we can all be freer and this is what HeForShe is about. It’s about freedom.  这样的设想也许有些理想化,但绝不是不可能。这样的生活值得我们拥有。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男性的帮助,这也就是为什么 Emma 和女权主义者们向男性发出了最诚挚的邀请,让同为男权社会受害者,同样被束缚着的男人和女人们能互相理解,共同消除性别不平等,探索一种更和谐更多元更公平更高效的性别结构和互动模式。  He for She, for He, for Everyone.  Emma 在演讲结尾处说道:  I am inviting you to step forward, to be seen to speak up, to be the "he" for "she". And to ask yourself if not me, who? If not now, when?  这篇文章就是我的回答。你呢?
  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越多,男性承担的不必要的责任就越重。  尊重女性选择的自由,也是给男性争取选择的自由。  为女性争取更多权益,也是为男性争取更多的权益。  女权就是人权。这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
  @陳浩女权就是男权 - 没处答的一些话 - 知乎专栏  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越多,男性承担的不必要的责任就越重。  尊重女性选择的自由,也是给男性争取选择的自由。  为女性争取更多权益,也是为男性争取更多的权益。  女权就是人权。这不是女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事。  @王xx什么是女权?什么是男权?女性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受到了影响?  女权是某种程度的男性解放。男权是某种程度对女性的纵容。  女权就是要解放女人顺带解放男人。男权就是要解放男人。在我看来这两点本应该没有冲突。但是现在男性目光太短浅,舍不得已经放在眼前那块白肉,贪恋口中那一点点控制欲的美味,然后把这种浅薄的虚荣心当作自己正在”享受权力“。而很多脑子不清楚的女性也就糊里糊涂被骗了过去。但其实你们要知道,如果不把女人当玩物,那女人还真的能带你们玩得更开心呢。  @许晓风什么是女权?什么是男权?女性在平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受到了影响?  因为男女不平等,所以,男人和女人才承担了本来不该随着性别而来的重担。  而这种不平等伤害的不仅仅是女人,也包括男人。  这个世界,因为男女不平等,人为的在男女之间重新分配了权力和责任,剥夺了女人(包括男人)许多天生应该具备的权力,给予了女人(包括男人)许多天生不应该背负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有选择自己的生活的自由,不受性别所限。  @插门胡的小背心女人为何会有「作为一个男人,你应该…」的心理,并且拿来绑架男人呢?  这就是我反对男权社会的原因之一,它不但损害女性,也让男性也自食恶果。  这是女性对男性的绑架么?  不是。  这是男性绑架着男性。
  @匿名用户 身为女性有什么样的优势?  你以为女权主义是你们多大的敌人,可是像我这样的女权者,希望你们可以不需要被迫学习赚钱的专业,不需要年纪轻轻就背房贷,不需要付彩礼讨好丈母娘,不需要活得那么辛苦。  性别平等是促进所有人自由康乐的事业。  这样的社会最大的罪恶就是给男女两性都设定了固定的身份,固定的责任义务,而剥夺了你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讨论某个性别的优势没多大意义。一方不允许坚强,一方不允许软弱,对双方都是伤害。所有的优势劣势都是变相的歧视。  与其与女友讨论两性的优势劣势,不如两人一起来在生活中反对歧视现象,促进性别平等。  @张梦圆为什么社会发展到现在,诸如结婚由男性负责买房这样的不平权现象还得到广泛接受?  要我说,女权为的可真不光是女人的权利。男人一天不为女人合理带薪产假奋斗,就一天要面对要房要车的丈母娘。  受益的群体,我相信是全人类:一二百年前的中国,买房置业这种事情,可不全都在男人的肩膀上。所以平权是不是瞎折腾?既得利益群体要不要也来帮助女人获得权利?我以为还是一起努力,大家都做好朋友的好。  @lilyzoo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大多是什么样子?  我们从来不认为“女人应该如何如何”,或者“男人就该怎样怎样”。  家务共同分担,最近这段时间他做的比我还多一些。不会认为女人就应该为家庭多付出。  我工作,他读博。由于他的职业性质,毕业后头几年的收入也比较低。我不认为男人就理所应当该“养家”,也不为他收入比我低很多而感到不爽或者没面子。我一直觉得他很优秀。
  @physixfan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大多是什么样子?  把对方当做一个人来尊重,而不是男生把女生当宠物来养、女生把男生当ATM来用。把对方当做一个人来尊重,也意味着弱化男人/女人的性别标签,尤其是不会因为对方是男人/女人就要求对方有义务如何如何。  女性主义的恋爱观会让双方都少去不必要的性别义务,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同时给予对方充分的选择权利和尊重,对双方也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我看来没有比这更完美的恋爱关系了。  @赵诺亚「穷养儿子,富养女」这个观点是否不尊重女性?  优秀的个体拥有的特质是相似的。  助人成功的素养是没有性别区分的。  伟大的灵魂,是雌雄同体的。  独立,自强,坚韧,勇敢等等过去被认为是男子气概体现的品质,不应当是男性的专属。同理,优秀的男性也应当具有:温和待人,尊重他人,注重团队,善解人意等“阴柔”品质。  「穷养儿子,富养女」这句古话,最初是在向特定的方向塑造性别角色。通过穷养儿子来锻炼他吃苦坚韧的品质,强迫他凡事都争取,激发男性的竞争意识。通过富养女培养她的品味和眼光,不需要过多的争取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形成不爱竞争的女性气质。这在本质上,正是男权思想的体现。
  @刘洋 女权主义应该抗争的对象和重点是什么?  女权主义不是也不应该是女性对男性的讨伐,而应该是男女性共同对导致不平等的父权制度的讨伐,目的是消除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女权主义的目标,根据女权主义者的观点,是这样的  “首先我将把妇女当作高贵的人来考虑,她们和男人一样,是被安置在这个世界上来表现她们的才能的。”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为了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和男人一样平等,女人一定要走进男人的世界,正如男人也要走进女人的世界一样。一切应该是完全对称的交流。”——西蒙·波娃  最重要的是,无论男女都失去了一些自由  @朝颜女权主义应该抗争的对象和重点是什么?  从定义上看,它明确指出性别主义是问题的核心,而且并没有暗示男人是女权主义的敌人。  从实践上看,这个定义指出所有的性别主义思想和行为都有问题,不管维护这些思想行为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很多人都以为女权主义仅仅是关于女人寻求与男人的平等的,以为女权主义是反对男性的。这种对女权主义的误解反映了现实中大多数人是从父权制的大众传媒中得知女权主义的。父权制的大众传媒,只盯着女权主义对女性要求平等的诉求,认为这是对父权社会的冲击,而忽略了女权主义同样地在为男性争取利益。  最后想说一下我眼中的女权主义和性别平等,我认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受到言语身上的歧视与行为上的差别对待。
  @暮诵中国是一个男女比较平等的国家吗? 中国人需要关注女权主义吗?  男权跟父权同源(君臣,父子),你们在享受男权带来的多处便利的同时,一样遭受了男权思想的绑架和坑害。  “然而,更为深层次的女权主义,不是要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更不是要女人和男人一决雌雄(这个不用决......),而是要抛开男性对女性的审视,由女性自己定义女性的身份、思考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女性的梦想应该在于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男权社会。所以自信的女权主义者应该这样问自己:我究竟想要什么?男人?关男人屁事?”  @唐知Tata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大多是男性,可以说明男性比女性优秀吗?  你们根本就不是反女权主义,你们反的是:哎我们要买房子,我们要养家,我们讨不起老婆,什么?你们女权主义还在闹平等?我们承担的还不够吗?  我告诉你,你真正反的是男权。只有男权社会,男人才有必须承担养家,买房子的义务,女生才可以以嫁个好人家为终极目标的理由。
  acel rovsion,我无非只是妥协在规范基点的建构论者  木木喵、知乎用户、熊二 等人赞同  才看到这问题,见谅各位邀请者。本问题下搞得略煽情了,煽得有点偏题了,我来列点干条吧。。本人女权主义者  事实上emma的演讲承袭的是第三波浪潮之后美国新女权主义的思路,也叫选择女权主义。  主要有两个特点:  1.把批判对象建立在男权构成的单性话语和结构性压迫上,也就是把符号化的父权秩序和公众舆论的男性中心话语,而避开直接批判秩序载体也就是男性群体,摒弃了男性原罪论,并认为是天然可以合作的对象。也就是说他们将父权秩序的压迫作为女性被迫害的根源,但认为男性只是被这个秩序摆在了既得利益的位置,而并非是根源伤害,并且和男性合作是解决父权秩序的性别角色预设的最优方式。  2.更关注女性的直接权利,即平权,主要内容包括女性对自我人格塑造的自主权,对于现有性别标签的拒绝权,公众事物的话语权,和女性视角的正义性等等。。。  故而,新女权的最终诉求是要和男性合作的,而emma演讲的核心也是这个。。  而我们思考下,男性群体的天然沙文猪比例并没有这么大,那么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男性而言,他们为什么不关心女权呢??  无法就三个原因:  1.觉得自己被仇视。  2.觉得此运动是边缘群体的极左诉求  3.觉得事不关己。  而对于此三点,emma都做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回应。  1.这个问题有男女两方面的原因,在早期的女权运动中男性群体确实是被作为既得利益者和二元分割的冲突源头,在70年代被激进派赋予了原罪论。这段历史是存在的;在语言净化运动中,有些公众言论的激进做法有待商榷,比如把男性的一些相对保守但够不成性别歧视的思想,也批判为沙文猪标签。  而男性的问题在于,他们并不主动去了解女权,而是从好事者摘取的某些激进言论的只言片语去脑补女权,并且因为这些激进特例的存在,就更不敢去了解女权,行成更大的偏见,从而恶性循环。。而事实上某些对女权有偏见的人士还认同相当部分的女权思想。  而emma和新女权主动抛开了早期的二元对立,而强调男女都是父权受害者,消灭性别预设本质是对于人性的解放,并且作为弱者主动示好,以友善的态度希望与男性合作,并体现为人权诉求。。  而面对女性们做出的努力,男性也应该适度了解现代女权的基本生态,而不是停留在偏见。  2.事实emma作为一个女性精英,也作为这个社会的话语权参与方主动来为女权发声,也证明了即使女性精英也受着sex privilege的迫害,使得生活受到影响。故而,男权社会的迫害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部分或者某一地域,而是整个人类女性群体。而emma作为一个有学识有事业,教育背景良好,美丽的女性,她本人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侵害,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边缘群体自怨自艾,而是事实存在  而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媒体的男性中心话语,让女性受害者受的舆论压力比犯罪人还大。婚恋观的男性中心话语,让女性常年保受性别角色预设和男性物化,贬低,要求顺从的话语迫害。很多地区的女性甚至还不具备完整的公民政治权利,这些都是真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对人权诉求和多元价值观尊重的男性,你也应该站出来。  3.事实上,男性也是父权秩序的受害者。  你难道没有在婚恋市场上因“男性标签”而受过莫名的逼迫?  你难道没有因为对男性的性别预设感到力不从心?  你难道没有因为所谓“男性标签”而无法做回自己?而被其他人指指点点?  你难道没有受过“男性应该怎么怎么样”的话语逼迫?  emma告诉所有男性,男性也是被迫害的群体之一,sex privilege本质是两面性,男性标签在已经变化的社会分工和社会生态中已经开始扭曲和迫害男性群体的自由和本性了。你作为男性为什么不在站出来发声?消灭性别主义你也是主力之一。女权是平权,也是男性正当权利。  就算我们功利一点说,女性群体绝大部分都可以参与现代分工,也能够承担与男性同等的责任,也有能力尽可能做到优秀。那么,男性出来发声,保障女性的工作权,自主工作意愿和就业平等,本质上相当于释放了一大批优秀的劳动力,这样更为良性的社会分工,我们可以把产业做大,这样的发展红利是男女均能享受到了  故而,emma的演讲,表明了一个立场,向男性传递了两个态度,阐述了一个现象,并且温和,有理有据,优雅。。  -----------------以上和以下的一些回复都转自知乎。
  顶  
  我猜测有一大部分男性仍旧认为我们生活在铁板一块的男性主导的世界,而女权运动者们,不论气势多高涨,气焰多嚣张,都不过是难成气候的跳梁小丑罢了。所以他们大可一哂而过,不觉得这个问题跟自己有什么相干。但更多的社会资源往往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很多男人已经叫苦不迭濒临崩溃了。这恰恰是父权制对男性本身的压迫,也是男人们可以从女权运动里面寻找到的解放自己的契机。并且我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在亲密关系里还是作为普通朋友,如果对方总是以性别作为一种自己的资本来要挟对方,那么这样的人应该是不信奉性别平等的。而信奉性别平等的人其实可能压根不会太看重性别本身,而是会把人还原成人,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往往大于总体的性别差异。就如Emma所言,"Both men and women should feel
both men and women should feel free to be strong"。
  回到艾玛。该夸得都夸过了,我也不用再费口舌。艾玛这次的演讲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我很欣慰。只是,让这样的素质普及到中国,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我有一点恐慌。  艾玛这一次的主题是“他帮她”,男人帮女人。而在我们中国,连女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诋毁女人的最重要的主力军。男人就更不需要提了。  我不禁地开始假想:如果我生一个女儿,她的事业成功了,成为公众人物呢?如果是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呢?如果爱上一个穷小子,会不会被别人说卑贱?如果爱上一个富小子,会不会被人说肮脏?如果爱上一个比她小的,会不会被说老牛吃嫩草?如果爱上一个比她大好多的,会不会说就是等丧夫分财产?如果丁克,会不会被人说生活不检点生不出孩子?如果没有固定的男朋友,会不会被骂成援交女?  如果不交男朋友,一定就是反人类反社会遭天劈连活着都没有权利的同性恋了,对吗?  但如果是一个儿子,爱怎么着怎么着。不会有人诋毁,不会有人认为他的恋爱经历就是他的一切,更不会有人因为他有过继任女朋友而被称为“公交车”。  说到这里,冷汗沿着背脊流了下来,因为我知道这些都可能成真。
  男人,和女人们。  我在这里郑重地邀请你们加入女权运动的行列。  平等的工资和其他权益暂且放一边;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敢生女儿。  如果你的女儿不幸长得很漂亮而更不幸地与一个有钱人相爱,她不需要被称为婊子。  如果你的女儿不幸长得难看而与一个有钱人相爱,她不需要被称为卖身奴。  如果你的女儿不幸第一次婚姻不幸福而离婚,她不需要被称为破鞋。  你的女儿也可能成为章泽天。你的女儿也可能成为窦靖童。  这也就是我认为解释HeForShe最强有力的论点了:不管你是男人女人,你一定希望你的孩子在一个更好的世界里生活。为了你的孩子,支持女性权益吧。
  谢苇  朗白、西西、夏完淳 等人赞同  @陆雨奇同学讲女权已经讲得十分专业了,我仍然跑来加一个答案,是想补充一些对这个演讲选择的切入点的想法。  在陆同学答案的讨论下面,我注意到两个疑问:  1)为什么要特别呼吁男性的介入?是不是女人自己的权益也要靠男人的良心发现来赋予?  2)为什么要选择Emma这样一个年轻漂亮的女性,是不是也是一种物化女性的体现?  这两个问题让我想到小时候和父母的一次谈话:  在我不到十岁的时候,非常讨厌语文考试(怎么每次谈女权都要黑语文……),在一次重要考试栽在作文上之后,我向我爸妈表达了自己对语文考试的深恶痛绝,列举了语文考试的种种不合理,钳制审美,扭曲逻辑的混帐之处,并宣布我以后要和语文考试斗争到底。  我妈倒没有骂我神经病,她很冷静地说:宝贝,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妈妈赞成你大部分的观点,可是你觉得除了爸爸妈妈,还会有多少人赞成你呢?  ——为什么不赞成?!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不是不对,而是别人在思考你说得对不对之前,会先思考你为什么这么说。当他们知道你每次语文考试都憋成这个臭样子,他们就会想:你一定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么想了之后,他们就不会去思考你说得对不对了。  “所以直到你语文成绩优异之前,都不可以随便说语文考试不合理,这样只会显得你特别输不起。”  Elisa只有织完了十一件荆棘衣裳之后,才能站起来说一句“我是无罪的”;在此之前的每一句话,都会变成一把利刃插进哥哥们的胸口。  这也是为什么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特别不愿意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特别抗拒别人给我贴女权主义的标签,因为我特别害怕别人说我“输不起”。直到我拥有了足够的自信,确定别人骂我loser我也不会当真,才敢承认自己是feminist。  ~~~~~~~~  悲哀的是,这么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女权运动,因为一直在强调“女性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女性应该得到更多机会/尊重/理解”,而顺理成章被广大人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条爱乃性别歧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