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是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吗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批准了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大会高度评价习近平同志所作的报告。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的好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大会高度评价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工作,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经历的极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在我们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也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就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从而牢牢把握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更好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也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从“八个明确”到“十四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全党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表明我们党有能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提前15年完成原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呈现出崭新图景。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就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不断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7-10-25 14:08
这个不会删的。
发表于:17-10-25 16:35
任何帖出来时先自动删,小编过目后认为能发,才发出来。这就有个&时间差&,淡定......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发表于:17-10-25 18:54
& & 我发帖也是删,然后放出来。小编的工作量加大了,我们保险啦。
发表于:17-10-27 14:35
回复 第4楼 的 @城里居民:这种扩大化式的删帖是西祠小编抖抖赫赫的表现,也是宁左勿右的老套套的再现。由此可见西祠小编的政治水平实在是有限。
发表于:17-10-27 18:03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晋陵独行客 的话:
由此可见西祠小编的政治水平实在是有限...
现在和我们那个时代不一样了。过去我们工作基本是凭着个人的脑力、体力的能力工作,现在基本是靠公司规定的程序,老板的命令工作。至于小编个人,我看首先做到不违规,其次才是个人水平发挥。前段时间有统一发文的情况下,年轻人和上级的步调比我们那一代更加一致。漏洞和空挡更加少和小。
& &望独大人息怒。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问答题知识点 & “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习题详情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2.9%
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下表空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8分)“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政治生活依据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①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②“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③(2)为了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11月提供了包括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直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参与方式。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十二五”规划决策的方式及政治意义。(8分)(1)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②国务院坚持党的领导,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2分)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4分)(2)①参与方式: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2分)②政治意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2分)既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又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分)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又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1-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主要考察你对“问答题”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似的题目:
(12分)材料一:年仅30岁,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黄女士年前不幸患病去世。好在黄女士保险意识挺强,在1998年和2002年就分别购买了平安康泰重大疾病保险和世纪理财投资连接险(其中包括身故保险金),最终家人获得平安人寿广州分公司先后给付的80万保险金。材料二:由上汽集团投资5亿元组建的财产保险公司正式开业。这标志着国内首家汽车集团参股的保险公司终于诞生,上汽集团正式迈进保险领域。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然,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9分)&&&&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该师在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岁月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铁军精神——“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军精神”代代传。正因如此,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才能在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所向披靡,建立不朽功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代表。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8分)&&&&
“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下表空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8分)“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政治生活依据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①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②“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③(2)为了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11月提供了包括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直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参与方式。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十二五”规划决策的方式及政治意义。(8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我国“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在下表空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8分)“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政治生活依据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①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②“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③(2)为了编制出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2010年11月提供了包括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直接给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发手机短信等多种参与方式。指出上述材料中体现的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十二五”规划决策的方式及政治意义。(8分)”相似的习题。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王立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制情况与当前理论动态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社科院经济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制情况与当前理论动态
  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牵头,联合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农业大学等四所高校和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两家出版机构共同编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在京发布。发布会引起热烈反响,(,)、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新浪网、凤凰网、网等数十家媒体对报告发布进行了专题报道。
  发布会上,《研究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智库常务副理事长王立胜发表主题演讲,对《研究报告》编制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当前的理论动态,并对学界在研究中面临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详细阐述。王立胜表示,当前这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高潮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次高潮,三次研究高潮之间呈现一脉相承、积累创新的内在联系,当前这次研究高潮的出现与前两次高潮的理论积淀密不可分,三次高潮的理论变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持续进步的理论写照。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了很大进步,关于内涵、外延、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来源和体系构建的研究都在短期内全面展开,各专题的“政治经济学叙事”明显增强。但是还需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理论创新,注意研究主题的史论脱节,加强两史研究;重视研究方向的主题分化推进交叉融合;关注研究队伍的年代差异着力培养青年学者。
  王立胜演讲全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制情况与当前理论动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现在由我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写团队,就报告的编制情况做简要说明,同时介绍一下当前的理论动态。
  编写工作概况
  编写研究报告总结梳理理论动态是我国社会科学界的一项重要工作,经济学界尤其重视这项工作。大家熟悉,校长一直主持编写《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的研究报告,其中的政治经济学热点问题每年都由教授亲自梳理;和邱海平教授的团队以《政治经济学评论》为平台发布政治经济学年度进展报告。我们致力于总结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每年三十万字的篇幅,述评六百到七百篇/部的专业论文著作。应该说篇幅和范围都是非常大的,基本可以保证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一个大致的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于2015年年底提出,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在2016年初,我们着手撰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报告,第一步就是确定哪些方面的研究应归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时已经有学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体系”或“重大原则”的概括。梳理这些文献我们发现,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构成的概括,大致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份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期间提出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大理论成果”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对八大理论成果的概括并非“另起炉灶”,而是深植于我国既有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每项成果都对应着一个既有的研究序列,例如: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应中国发展道路研究,大致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将走向什么道路、以及中国如何坚持自己的道路”为中心问题的研究序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应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研究,相关议题形成了一个以“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以及如何兼容”为中心问题的研究序列;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对应“改革―发展―稳定”和科学发展观研究,相关议题形成了一个以“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发展”为中心问题的研究序列;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应市场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手段和经济政策研究,相关议题形成了一个以“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职能、以及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为中心问题的研究序列,等等。
  这些理论专题,部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体内容,进入了教科书。部分尚未进入教科书的专题,例如“四化协同”,也对应着我国特有的“三农问题”和“工业化道路”研究,由此提出的“城乡统筹”、“重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等议题,都是学界以“中国式叙事”研究中国问题的专题序列。处于引领地位的代表性学者往往都有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学术经历,研究的主导方向也不是重复西方理论与国际经验,而是强调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国情,使这些研究序列始终以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方向。
  出于以上考虑,我们按八大理论成果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八个基本专题,梳理每个专题对应的研究序列在当年的理论动态。同时应当承认,由于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地位有所弱化,这些研究序列中的部分内容尚未形成自觉的“政治经济学叙事”。所谓“政治经济学叙事”,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范畴、分析范式研究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内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创新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描述与深入剖析,即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语言进行“叙事”。马克思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是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年草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9年,第37―38页),不同维度抽象规定性的综合,构成多样性的统一,即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将其称为“叙述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经济学叙事”从抽象到具体过程中所采用的抽象规定性,至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那些抽象规定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但是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的延伸,这些中国特有的研究序列将逐步汇入到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自觉采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叙事”。因此,以八个专题构成体系框架考察既有的学术动态,不是认定这些研究序列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而是以“问题导向”和“目标设定”的视角锁定这八个专题的研究,考察这些领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逐步形成和渐趋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的立意所在。同时,根据各年度理论动态,我们也会适当增加相应专题,调整部分专题的内容构成或主题设定。例如,2016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提出后的首个年份,学界反应热烈,形成了研究高潮,其中大量文献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外延、研究对象、理论构成和方法论等问题,这些研究没有被硬性归入既定的八个基本专题,而是以“本论”研究新列了“内涵外延理论构建”和“方法论”两个专题作为2017年研究报告的第一、二个专题。同时,在各专题的基础上,我们也集中概括了当年的学术动态,形成每个研究报告的“引言”部分,简要阅读报告的引言就可以了解当年大致的理论动态。需要指出的是:就当前动态而言,我国已经形成了新一轮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高潮。
  当前理论动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当前这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高潮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前两次高潮分别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在具体的时间跨度上,第一次高潮应从50年代中后期算起到60年代文革爆发前;第二次理论高潮则从80年代初延续到了90年代中期。三次高潮都与历代中央领导的倡导密切相关。50年代面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艰难探索,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习政治经济学,并亲自组织读书活动细读和批注了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国内学术界也掀起了构建中国版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大讨论。80年代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亲自参与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和市场手段等政治经济学问题的讨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
  三次研究高潮之间呈现一脉相承、积累创新的内在联系,当前这次研究高潮的出现与前两次高潮的理论积淀密不可分。“构建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三次研究高潮中一以贯之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传入之初就被确立了下来。当时的中宣部找到、薛暮桥和,请三人编写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三位学者的研究均因文革而中断,80年代他们与其他经历文革的老一辈学者一起,将在五六十年代未能发表的论著整理出来集中发表,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90年代的形成。经历这次的研究高潮,90年代中期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致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实践。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构正式提出,前两次研究高潮期间的诸多议题在新的背景下被再次提出,从而形成了当前这轮研究高潮。
  三次高潮的理论变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持续进步的理论写照。实践的进步,也使理论发展的现实条件不断改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积累了条件。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历代领导人的判断上。50年代,社会主义事业尚在起步阶段,毛泽东感叹当时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难以构建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他认为“写出一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现在说来,还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有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的典型,马克思才能写出《资本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至今还不过四十多年,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不成熟,离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还很远。现在就要写出一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80年代,在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阶段,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初步确立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结合的经济体制改革方向,邓小平对此高度评价,认为“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当前,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提出要“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从毛泽东认为写出成熟的教科书“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到邓小平认为“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再到习近平提出“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清晰的历史脉络表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三次研究高潮,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发展两条线索在当下交汇的历史必然。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实现理论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使命,也是当前政治经济学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撰写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就是希望能够服务这一历史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面临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
  接下来我想重点汇报一下在两个年度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上升空间。在这一次的研究高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了很大进步,关于内涵、外延、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来源和体系构建的研究都在短期内全面展开,各专题的“政治经济学叙事”明显增强。这表明,虽然经历过一段时期的相对沉寂,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队伍依然非常强大。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开局。
  但是,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历艰辛的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尚处于初创阶段,还需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理论创新。我们概括了当前面临的发展瓶颈,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注意研究主题的史论脱节,加强两史研究;重视研究方向的主题分化推进交叉融合;关注研究队伍的年代差异着力培养青年学者。
  第一,注意研究主题的史论脱节,加强“两史”研究。一个学说的发展是史论结合交互促进的过程。所谓“史论脱节”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发展较快,经济史和学说史的研究相对滞后。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两个学科发展较慢,人才严重短缺。“史论脱节”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西方经济学也存在类似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的研究相对较少,导致理论研究难以获得有效的历史资料,降低了理论的历史感与现实感。同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集中在政策研究和方法论等方面,理论解释现实的工作做得相对较少,还很难在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实现对经济发展史的理论重构,这也在客观上限制了经济史研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薛暮桥史论结合的经典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在国内发行达上千万册,是学说史上的一座丰碑。但当前这种史论结合的经典文献已经很少了。学说史的研究也面临类似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学者就开始研究如何构建一个中国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当前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标题之下做的很多研究,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都曾获得过讨论。然而新一代的学者往往对这些学说史了解不多,其间已经形成的一些学术规范和学术成果,有待于整理、继承和发扬。如不及时梳理这段学说史,可能会出现重复已有研究、甚至重复历史上已经犯过的错误。同时,我们发现,学说史研究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学的学术评论人才严重缺乏。虽然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一直处于初创阶段,学者的观点多是思想性和方向性的,多数文献还没有在学术范畴和理论规范上形成历史传承。这就需要评论者详细梳理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的具体论点,再就各自的观点逐一进行比较综合,结合学说史上的相关主题,形成研究序列展开理论评析。这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老一辈学者难以支撑如此度的劳动,青年学者则很难全面了解六十年来的理论历程,从而导致了学术批评团队和学术评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在我们的研究报告中,工作团队也只能进行粗线条的文献评介,进行大致的分类梳理。深入剖析当下出现的巨量研究文献,评价当下学术成果的历史价值,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我们现有的工作团队难以实现的。现有的工作模式是,每个专题由一两个青年学者主笔,集中梳理这个专题下的各类观点。今年我们发现,这种工作模式已经很难处理2016年迅速增长的巨量文献信息。我们尝试在后续的工作中为每个专题组建一个小型的研究团队,同时在学界确定一个熟悉专题序列的知名学者作为专题顾问。
  第二,注意研究方向的主题分化推进交叉融合。主题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有的八个专题之间缺少理论关联。报告中的前三个专题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理论,也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但是,当下这些理论还没有成为后面几个应用性主题的理论基础。可见,现有内容框架还缺乏统摄各专题的理论逻辑,甚至各专题之间粗线条的逻辑关系也不够明晰。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的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还处于分化状态。所谓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是指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周期、经济危机和地租理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在这一领域,国内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追踪国际前沿,剖析、发展、创新这些经典理论。但是在撰写研究报告时我们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界定的“中国问题”主题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很多优秀的学者和高水平成果还体现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各专题报告中。其原因在于,这些经典理论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没有发展出一个能够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各专题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方法论难题和原理性问题有待于回答;同时,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也难以把握这些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前沿成果,即使部分新成果已经能够为某些专题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研究者也没有及时吸收借鉴。当然,2016年这一分化局面也出现了改进的迹象,部分从事经典理论研究的学者,开始主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题研究,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迹象最为明显的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西方的供给学派,此后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出发解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当前在这一领域发挥理论引领作用的主要学者,就是一批曾从事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的研究学者。他们运用掌握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主动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充实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当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这种情况还只局限于部分专题和部分学者,更多的学者则是把相关理论与“中国问题”相结合作为努力的方向,并开始从经典理论领域探寻合适的基础理论改进各专题的“政治经济学叙事”。我们相信,随着主题分化的逐步打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各专题的交叉融合,以及各专题与政治经济学经典理论研究的交叉融合,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关注研究队伍年代差异着力培养青年学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队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年龄结构。从研究志趣的差异看,学者们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年代。65岁以上的前辈学者经历了50年代或80年代的理论研究热潮,熟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中国学术界的焦点议题。在这一次研究高潮中,这些前辈学者将自己熟悉的经典理论、历史上的学术焦点与当前中国现实相结合,贡献了大量的高水平著述,成为推动本轮研究高潮的一支生力军,在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例如我们今天到会指导的逄锦聚先生和顾海良先生,就是这批前辈学者中的“年轻人”;年长一些的,例如人民大学的卫兴华教授、胡钧教授这样的20后学者,吴易风教授和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这样的30后学者,他们不仅活跃在学术研究一线,甚至还承担着教学和指导研究生的任务。中年学者大致是一批50到65岁的学者,这一代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大多具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亲历了9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热烈讨论,活跃在理论发展第一线,对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理解。在本次研究高潮中,他们发挥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刻的现实洞察力,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总结中国经验、指导当前实践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成为这轮研究高潮的中坚力量。在政治经济学界,50岁以下就算青年人了,近年来一批35岁上下的青年教师队伍迅速崛起,他们发挥自己熟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西方经济学理论动态的优势积极著述,成为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老中青三代的团队格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件幸事,也有隐忧。这个隐忧首先体现在研究志趣的差异上:前辈学者关注经典理论和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年学者比较关注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化与中国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前辈学者关注的经典理论尚未成为中年学者现实研究的理论基础,两者的交流与结合还尚待时日。更令人担忧的是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虽然从人数上看,这些青年学者的数量不比中老年学者少,但是从比例上看,在40岁以下的青年经济学学者中,采用政治经济学范式进行研究的学者已经处于绝对少数。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相对沉寂,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断代”;另一方面是由于过去一段时期的经济学教育比较重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缺乏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功底的培养。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在青年学者中的推广,一方面需要寄希望于目前在校学生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需大力加强对现有青年学者尤其是80后和90后学者的引导。近年来“马工程”和“马骨干”等学科建设工程开始着力培养青年思政教师,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新的科研力量。但是由于这批青年教师承担的授课任务比较重,要在短期内成长为有影响的科研队伍还有一定难度。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的成长迫切需要改进学科评价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度迅速上升,研究课题、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快速推进,但是评价体系的改革却相对滞后,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很多高校在现有评价指标下,找不到、招不进符合评价指标的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新人招不进来,但是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工作却大幅度增强了,这导致很多单位仅有的青年政治经济学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任务。我们发现,在当前的理论高潮下,青年学者的成果并没有同步增长,很多青年教师的科研时间反而相对减少了。这说明,培养青年学者的根本还在于改善学术评价体系,要让各高校的经济学科能够愿意招并招得到政治经济学青年教师,让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者能够有比较好的上升空间。当然,学科评价体系不仅关系到青年学者,经济史和经济学说史发展的困境,也与评价体系有关。所以说,评价体系的改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后续发展潜力,应当高度重视。
  总之,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确立了“构建中国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目标,经历三次理论研究高潮,60余年的理论探索,当前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关键时期,但是同时也面临史论脱节、主题分化和年代差异的发展瓶颈,这表明这个学科当前依然处于初创阶段,需要不同年龄段、不同主题的学者、以及史论研究者团结努力,砥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的任务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学界同仁,推动学术交流,记录我们携手共进的奋斗历程。报告的编写工作向学界同仁开放,在报告的序言部分我们公开了公共邮箱,欢迎大家来信介绍各自的研究成果,或总结梳理所关注的研究主题,我们将认真学习并在下一年度的报告中积极推广。非常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对研究报告撰写和发行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社科院经济所
(责任编辑:李佳佳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王立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制情况与当前...》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