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合作共赢是新时期中国国际中国梦战略思想想的核心

16:25:47 & &
朱锋 && 字号:
| && 来源:
习近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时间仅仅两年有余,但不论是在国内政治还是外交领域,中国的新领导人都在努力求变、求新,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中国贡献。从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到推动周边外交,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习氏外交”的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积极主动、奋发有为,二是和平包容、合作共赢。
提出中国梦 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日上午,新上任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随后,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该思想,并在此后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及一些国际会议的讲话中又对中国梦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坦桑尼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
如今,不仅中国,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关注中国梦的提出对于世界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中国梦呢?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习近平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列为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选择,这意味着在习时代的中国外交的动力依然是继续强调爱国主义。但中国式的爱国主义不是自我菲薄,也绝非妄自尊大。习近平政府的中国梦说到底,是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为融合、坚实与互利。习近平在中国梦的解释中,同时强调中国梦也是全球发展、稳定与和平的“世界梦”。正如他曾指出的,“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提升周边外交 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
2013年10月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是新形势下关于周边外交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中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中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研判形势、统一思想、开拓未来,确定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明确解决周边外交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
习近平此次提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的思想是中国睦邻外交的继承和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解决中国和周边国家存在的领土争端,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睦邻友好、暂时搁置及求同存异的周边外交基本原则。2002年中共十六大又对十五大提出的周边外交政策内涵进行延展,加入了经济合作的内容,以“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为重点,丰富了中国的周边外交。然而,2010年以后,中国周边积累的矛盾纷纷爆发,特别是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中国周边外交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围绕领土及领海的争端集中爆发、大国在中国周边地区的竞争加剧、东亚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发展遭遇瓶颈。在这样的背景下,“亲诚惠容”展示了习近平政府缓解领土争议、增强安全合作、在周边国家共同繁荣和进步的历史进程中解决纷争的战略方针。
中国政府并没有明确指明周边外交政策中的“周边”所包括的地理范围,但从历届政府对于周边外交政策的实践来看,“周边”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性概念,让中国的影响力扩大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进步、共同繁荣也已经成为中国新领导人对外工作的重要思想。2013年9月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倡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访问东南亚邻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又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路一带”战略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内涵,推动周边外交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而且还为中国与中亚、东南亚、中东甚至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合作机制。
塑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努力管控大国争议
在中国的对外战略中,中美关系一直是重中之重。虽然中美两国在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作为世界上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关系,更关乎全人类的发展。因此,传统的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猜疑、对抗、冲突的关系发展模式显然并不适合中美两国。中美两国必须要打破原有的关系模式,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以打破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必然冲突的“休昔底德陷阱”(Thucidydis Curse)。
2010年5月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的戴秉国首次提出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戴秉国提出,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开始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初步探索。此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多次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进行阐述。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标志着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之后继承并发展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提法。在成为国家主席之后,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3年6月、9月及2014年3月进行了三次首脑会谈,每次首脑会谈都涉及到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解释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意味着以习近平为领导的中国政府希望管控中美分歧和战略争议,实现中美长期合作的政治努力。
努力发展和追求海洋强国战略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7月,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八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陆地大国,但今天,中国融入世界的伟大进程必然决定了中国必须开始成为海洋大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于海外能源、矿产及粮食作物的依赖逐渐增加,中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大,海外利益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也逐渐攀升。为了确保经济安全,推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保障海外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供应,中国更好地利用和开发海洋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不是一味追求海军大国,更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海上军事力量置于海洋强国建设的优先位置。相反,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更注重的是“海洋资源强国、海洋科技强国和海洋经济强国”,显示了中国新领导人要将海洋经济打造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经济发展方针。习近平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解释是,“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加强对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际上很多人担心,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就是要像美国一样成为全球性的海权大国。这是一种不必要的误解。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当然也包括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重要举措。“习氏外交”强调包容与合作,但同时也有坚定的“中国原则”,那就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能交换。在2013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番话掷地有声!
中国南海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今日中国&2014-12
2014年11月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格外繁忙的月份。APEC、东亚峰会、G20峰会,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外交风范得到更多的展示,与此同时,凭借实力,中国实现了具体的经济、外交和战略目标。
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对“依法治国”做了全方位诠释。
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中国走向法治国家的脚步越来越清晰,进程也必将加快。
|||||||||||您当前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十、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同时,世界仍很不太平,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未消除,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更应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
2.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二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现在,中国已确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党的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大势、谋大事,加强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密切结合,推动了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打开了外交工作新局面,展示了我国外交新气象。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我们积极运筹中俄、中美、中欧等主要大国关系。俄罗斯是我国周边最大邻国和世界大国,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两国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务实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战略协调与合作提升到新高度。中美关系的走向为世人瞩目,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可以也应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共同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影响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中国对非政策,提出对非合作要讲&真、实、亲、诚&,强调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表示中国将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重在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虽然相距遥远,但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务实合作,不断提升整体合作水平。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彼此是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双方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即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推动为亚洲安全发挥更大作用,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始终维护《》的宗旨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大力推动国际发展事业,积极推动实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
远亲不如近邻。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二一三年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这&四字箴言&,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份生动宣言,是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一个精辟概括,也反映了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亲是指巩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友好情谊,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诚是指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的相处之道,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惠是指履行惠及周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容是指展示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大国胸怀,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全面推进周边外交。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决不允许在我们自己家门口生乱生事,决不接受中国的发展进程再度受到干扰和打断。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4.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但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现在,有些国家片面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片面理解我国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以为中国为了发展会轻视这一底线。二一三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些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从根本上讲清了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如果说几十年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敢于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世界强权,从未在外来压力下弯过腰、低过头,那么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一些人把中国维护合理合法的国家权益说成是&咄咄逼人&、&傲慢&、&强硬&,鼓吹&中国威胁&等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的。
要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应对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坚决在国际上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防范国际暴力恐怖活动向境内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我国的和平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源和手段将会越来越多,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主动。
免责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
版权所有:中共邹城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联系电话: Email:
版权所有 严禁转载 鲁ICP备号合作共赢 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
日 08:42:40
&&&&作者: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同时,世界仍很不太平,人类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未消除,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更应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共同享受安全保障。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不能把世界长期发展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谋求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
  2.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国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现在,中国已确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发展目标,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所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大势、谋大事,加强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密切结合,推动了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打开了外交工作新局面,展示了我国外交新气象。
  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我们积极运筹中俄、中美、中欧等主要大国关系。俄罗斯是我国周边最大邻国和世界大国,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两国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核心利益,坚定支持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制度,务实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战略协调与合作提升到新高度。中美关系的走向为世人瞩目,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可以也应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共同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是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球影响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中国对非政策,提出对非合作要讲“真、实、亲、诚”,强调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表示中国将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重在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虽然相距遥远,但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双方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务实合作,不断提升整体合作水平。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彼此是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双方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即促进文明互鉴、尊重道路选择、坚持合作共赢、倡导对话和平,不断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多边事务,高度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推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为亚洲安全发挥更大作用,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始终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大力推动国际发展事业,积极推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
  远亲不如近邻。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周边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二〇一三年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
  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这“四字箴言”,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份生动宣言,是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一个精辟概括,也反映了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亲是指巩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友好情谊,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诚是指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的相处之道,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惠是指履行惠及周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容是指展示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大国胸怀,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
  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统筹谋划、操作实施能力,全面推进周边外交。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决不允许在我们自己家门口生乱生事,决不接受中国的发展进程再度受到干扰和打断。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着力加强对周边国家的宣传工作、公共外交、民间外交、人文交流,巩固和扩大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
  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重要基础。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4.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但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现在,有些国家片面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片面理解我国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以为中国为了发展会轻视这一底线。二〇一三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些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从根本上讲清了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上的立场是一贯的。如果说几十年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敢于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世界强权,从未在外来压力下弯过腰、低过头,那么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一些人把中国维护合理合法的国家权益说成是“咄咄逼人”、“傲慢”、“强硬”,鼓吹“中国威胁”等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的。
  要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应对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坚决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坚决在国际上遏制“台独”、“藏独”、“东突”等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防范国际暴力恐怖活动向境内渗透,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我国的和平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我们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源和手段将会越来越多,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主动。
网站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作共赢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