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请派个人进入黑洞吧,想知道lol进去后黑屏会怎么样

【图片】【black hole】黑洞之后,再无传奇,黑洞幕后访谈【挚爱黑洞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贴子:
【black hole】黑洞之后,再无传奇,黑洞幕后访谈收藏
一楼给全体制作人员还有那些削尖脑袋买书买盘的同胞们
大皇帝页游新区入口,策略游戏选大皇帝,点击领取礼包,新服送首冲高返利!
问:首先我问你一下,你导过这么多集、这么长的电视剧吗?答:第一次,电视剧处女作。哈哈…问:我看过你拍的一个电视电影。答:那也是处女作,第一次。问:第一次导这么长的戏,跟您以前的做法、想法有什么不一样?有压力吗?答:压力肯定有,过去找我拍这种二十来集长篇电视剧的有很多,但一直比较怵。 这次主要是投资环境还可以,允许你可以做好一点。再一个就是一堆大腕儿,等于是第一次做(电视剧)起点相对高一点。压力主要是来自于这种长篇电视剧的制作方式上,它不允许你折腾来折腾去,往前赶着走,矛盾主要在这儿。另外,拍电视剧需要抢戏啊,不管天气情况啊等等,这都和拍电影的做法不一样。我自己主要的领悟也就在这儿。另外,我觉得最大的压力就在于该剧等于十二个半电影的长度,你知道吗?这么长的一个东西,我现在说您可能觉得都不科学,就是要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么一个长篇连续剧,完全超乎了人体的体力和精力的极限啊!这种做法本身—也可能是我没找着门儿—就不是一种习惯性的流产,如果我是习惯性的生产的话会好一点。问: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观众,那么从宣传上来讲这是一个反腐败的电视剧,但是呢,可能从它的卖方来讲,或者从创作者来讲,他得料想如何去吸引观众,不管它是什么题材,那我就想问象这样的反腐败的题材的电视剧你觉得要是好看的话需要具备哪些因素?答:我来的时候,剧本等于我通篇改了一遍,准确地说,我现在做这件事情就是给老百姓看,希望能够如此,反腐败只是一个背景,主要是人物一定要让观众爱看,故事一定要好看。我一直没觉得反腐败在这个戏里占了多大成分,我觉得这部戏的性质应该是表现心理较量的一个电视剧。五个男人摆在前景,反映男人之间的友谊、冲突。实际上,这个戏有些传奇色彩,不是一个很实的东西,实实在在的,里面有很多假定的成分,象天都市啊,事件都是借鉴过来的,所以在这个余地里等于有点儿挑战,引起了我一点兴趣。
梁静 靓妹警花挖黑洞  在电视剧《黑洞》中,观众发现了不少新面孔,其中在男人堆里摸爬滚打的小警察龚倩给人以清新感受——一头短发贴在头上,不笑根本见不到那对大大的酒窝,略带鼻音的嗓音……她就是梁静。“打小儿,我就喜欢顶着父亲那硕大的军帽到处乱跑,骄傲地告诉人家‘我是女兵’!结果后来投师军队艺术院校似乎也顺理成章。生平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就是电视剧《女子特警队》……”从梁静平静的自述中,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她与军服、警服的缘分。在《黑洞》中,她扮演的刚分到刑警队的实习警员,满脑子主意,个性好强,在同事面前还不时流露出自视清高的样子。梁静评价“自己”:“未经世事,说话总是没大没小,有一股冲劲儿外加一点愣,总爱和副队长王明较劲,绝对是个轻易不服输的主儿。”也难怪看了电视剧的观众刘庆评价说:“梁静演的警花非常特别。穿上警服真给人一种很帅的感觉。而且除了片儿警,警察都有那么一种‘拿着’的劲儿。她把这股劲儿演出来了。”梁静极好动,父母很是希望她消停一点,就把小时候的名字“欣欣”改成了现在这个普通却注满期望的“静”字。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梁静先到了凤凰卫视做起了主持人。从小就当过主持人的她,风格自然流露出军旅的磨练,自然而练达。而没变的却是她机智、率真以及特有的男孩般的勃勃英气。梁静从第一部戏中任性、活泼、略带稚气的女武警战士,到眼下干练的实习警员,她的演艺事业在沉寂中悄然成熟。
想看的自己解决,我不管
  《黑冰》、《黑洞》、《黑雾》在影视圈掀起一股“黑浪”,在这股汇聚了反腐倡廉、悬疑侦破等泡沫的浪潮中,有一部名为《黑血》的剧尽管炒作不多,却也值得关注。它把反腐与复仇这两个好看又敏感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情节相当曲折。在《黑洞》中饰演好警察刘振汉的知名演员陶泽如,此番“沦落”为一名罪犯,既侵吞国家钱财,又欺凌弱女子,但最终未能逃脱良心的谴责和法律的惩戒。  因《黑洞》播出在前,《黑血》播出在后———近来才陆续在东北、上海等地播放,所以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觉得《黑血》是《黑洞》的“妹妹”。主演陶泽如在接受采访时连忙纠正说,《黑血》才是“姐姐”,前年就拍出来了,“其实我是先做的罪犯,再‘成长’为警官的……那个罪犯是个挺复杂的角色,心理斗争一直很激烈。”陶泽如在剧中化名“彭鼓”,是市建委副主任,与两家建筑公司总经理汤显龙和常玉林侵吞外环路的修建款项,在警方追查此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仨人年轻时还犯过另一宗大罪———当他们还是下乡知青时,仨人奸污了一名女知青,后来还设计逼死了她……二十多年后,女知青的儿子化名仇众山找他们复仇。极具戏剧性的是,仇众山爱上了彭鼓的女儿,而DNA亲子鉴定却表明,他正是彭鼓的亲儿子。  陶泽如说,罪犯彭鼓演起来让他很累,也很过瘾。除了陶泽如,王佳宁、洪宇宙、曹力、颜丙燕等在剧中也有出色表现。该剧导演兼编剧陈燕民曾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虫--小人物的故事》等,作品一贯的风格比较平和、写实,他在剧中注入了许多现实感很强的东西,以期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实我喜欢刘振汉,再次强调这个吧不许说刘振汉坏话!】
长得很适合演反派的陶泽如,却在《黑洞》中因为“刘振汉”的绝对正面获得巨大成功,那么,他在《黑雾》(《天之云地之雾》)中塑造的复仇悲剧性人物能否超过“刘振汉”的“声望”呢?昨日,记者联系上刚刚从《蒲公英》剧组下来的陶泽如,他非常直率而肯定地说:《天之云地之雾》尽管很不错,但已经不可能再像《黑洞》那样获得全国轰动的效果了。 从圈中老前辈的角度来看,陶泽如认为《黑雾》的导演庞好是个“好青年”,他的风格比许多年轻导演更智性一点,更稳一点。但陶泽如觉得风格问题还不是拉动收视的关键,“《黑洞》的题材更大一些,是部充满智慧和人性较量的阳刚的男人戏,而《黑雾》在情感上的刻画更柔,其实是适合女性观众看的伦理、情感纠葛戏”。同时,“剧本方面《黑洞》处理更流畅,而《黑雾》在人物的塑造上有点中断”,陶泽如甚至不满意自己饰演的大钧,“其心理的变化由于线索转移到王志文和刘威的戏上,而展现不够充分,使得观赏性被消减了”。直率的陶泽如不像很多圈里人逢人说好,他直言《黑洞》的整体阵容强于《黑雾》,连配角都是有分量的腕,所以每一个细节都很考究,从观众的欣赏来说,这一点《黑雾》肯定“罩”不住《黑洞》。
在国内众多演技派明星中,陶泽如算得上极富个性的一位。从“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一个和八个》算起,陶泽如在近二十年的影视创作中收获颇丰。先是凭电影《晚钟》而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殊荣,接着又出演了《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武训传》、《红色恋人》等优秀影视作品,刚刚热播完的《天之云地之雾》中他以精湛的演技一人分饰两角让观众再次叹服他的演技。在目前青春偶像林立的演艺圈,陶泽如却彰显出越老越红的个人魅力,究竟他有什么法宝?近日在SOHU现代城,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陶泽如认为能够在一部影视作品中一人分饰两角,是对演员演技的考验。所以,这次在《天之云地之雾》中同时扮演兄弟二人,着实让陶泽如过了一把瘾。按照陶泽如的说法,《天之云地之雾》和《黑洞》相比,情感更婉约阴柔一些,与其说这是一部公安戏倒不如说是情感剧更合适。  陶泽如在《黑洞》中塑造的刑警队长刘振汉曾经引起不小的争议。该剧是“第六代”导演管虎的电视剧处女作,刘振汉是正义的化身,在对情同手足的另一位男主角聂明宇(陈道明饰)不法行为的调查过程中,他抛却亲情纠缠作出了正义的抉择,但是无论从外形还是人物的表现刘振汉都彰显出一种“小人物”的卑微。  对于自己饰演的刘振汉,陶泽如认为这一角色并没有被空洞地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他只是生活中的一名普通男人,有自己的家庭、妻儿以及正常的思想感情,在正义与情感的矛盾中也会彷徨、犹豫,最终选择了正义并不是出于多么崇高的动机,只是受一种道德感、责任感的驱使所为。“现在电视上的警察形象距离我们太远,现实生活的警察其实很普通,都是小人物,我如果延续别人的风格,第一不适合我个人的外形和气质,第二太过于教条了。”  回首年轻时代,陶泽如自嘲为改变命运曾经有过两次焦虑。“那两次焦虑是我生命中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原来在中国历史遭遇浩劫的年代,刚刚初中毕业的陶泽如就被下放到农村,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后来,南京艺术学院公开招生,陶泽如认为这是可以改变现状的机会,“南京,在农村孩子眼里那就是天堂,如果考进去等于一步登天。参加考试后,我天天等夜夜盼,还一度晚上睡不着觉。”好在他终于等到了命运之神的垂青。“主演《一个和八个》是我遇到的第二次焦虑。试镜后,导演说,差不多就是我了,然后让我回去听通知,可我心想,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一等就是两个月,那两个月觉得自己头发都白了,好在我还比较走运,最后走进了《一个和八个》。”
陶泽如&陶红&袁立 细说黑洞有多黑今晚就要开播的《黑洞》,已经将魅力的洞口向观众打开了。从导演到演员阵容都能看出这部以反腐败为题材的戏颇具魔力,仿若宇宙中的黑洞,把影视圈的一堆腕儿吸了进去。除了“康熙帝”陈道明外,陶泽如、陶红、袁立也在主要演员之列,李成儒、高明等在该剧中担当起大配角。  陶泽如:要压住陈道明  与陈道明扮演的反一号聂明宇一家有着血缘关系,在亲情、友情、正义与良知之间抉择的刑警队长刘振汉由“老将”陶泽如出马。这是他第一次以警察身份出现在电视剧中。陶泽如没有把这个人物演绎成十全十美的英雄,而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矛盾冲突刻画了一个真实、富有情感的人。而对自己塑造人物的评价时,他称:“刘振汉是最现代的警察。”为此,他有意把人物演得火爆。“只有这样才能在戏里将陈道明那帮反派角色压倒。”  陶红:与“老公”学艺  陶红最近的出镜率比较高,继《陆小凤之决战前后》之后,又在40集武侠剧《策马啸西风》中扮演明月心,而《黑洞》中她以第一女主角的身份陪伴陈道明左右,成了一对儿貌合神离的夫妻。陶红说:“跟陈道明演对手戏时总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刺激,戏里戏外他都刻意寻找聂明宇的感觉,并且经常会给我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于是很快也就找到了感觉。”  袁立:想扮演男角  《永不瞑目》中任性的欧阳兰兰、《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勇敢机智的杜小月都让观众记住了袁立。在《黑洞》中她扮演的是聂明宇的妹妹冯蕾蕾——单纯、受宠的女孩。袁立拿到剧本时一口气就读完了。她解释说:“故事太有意思了,跟真的一样,特别是剧中几个男人的刻画都非常生动、鲜活,我都想扮演一个男角啦。”剧组人还说笑道,袁立想演男角恐怕是因剧中大量使用广角镜头展现冯蕾蕾内心古怪的一面。也许她害怕广角的变形作用有损花容,也许害怕内心的“古怪”被广角摄去……
看来,这部剧演出阵容是有了,下面等着看的就是故事了。但愿这个《黑洞》也能像吸引“腕儿”似的,有足够引力把观众的目光牢牢抓住。【啊啊道道快跑XD】
陈道明 陶泽如:新老影帝的较量由山西电影制片厂和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的30集电视连续剧《黑洞》以反腐败作为故事背景,较为成功地刻画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同类题材剧作相比,有着独特的创作视角。剧中,陶泽如和陈道明分别饰演了正反一号刘振汉、聂明宇,两位演技派戏里戏外自然会有一番较量。   以“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一个和八个》渐为观众熟知的陶泽如,曾因电影《晚钟》里的出色表演而赢得当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随后他又出演了《阴阳界》、《欢乐英雄》、《红色恋人》、《米》、《武训传》等影视作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不同、身份迥异的艺术形象。但陶泽如想演警察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直到这部《黑洞》才让他当上了刑警队长,过了一回警察瘾。陈道明近年来也是好戏不断,继去年凭电影《我的一九一九》喜获“金鸡”影帝之后,又接连在央视大戏《康熙帝国》和《长征》中分别扮演了康熙和蒋介石两位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此番出演《黑洞》,也是陈道明首次演反派,角色自身的复杂心态和曲折经历颇有演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熬了多年才终于等到这样一次机会,因而希望这次的表演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是“金鸡”影帝,同是第一次尝试新角色,陶泽如和陈道明都憋足了劲儿准备有所突破。剧中两人所扮演的刘振汉和聂明宇本是情同手足的好友,两人曾一同参加了中越战争,聂明宇还是刘振汉的救命恩人。但后来面对已逐步蜕变为犯罪分子的聂明宇,身为刑警队长的刘振汉不得不在亲情和道义的双重考验下做出选择。整部戏也就是围绕着这两个男人复杂的心理较量而展开的。当然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聂明宇在犯下滔天罪行后畏罪自杀,刘振汉则又迎来了新的工作任务。   戏里来回较量,戏外倒是要好的老朋友,陶泽如和陈道明相处十分融洽。两人相比起来,陶泽如显然要内向许多。善于玩笑的陈道明在拍戏间隙常拿陶泽如“开涮”,对老陶的一举一动乃至表演指手划脚,而陶泽如却总是一脸憨厚,从不反驳,不时“嘿嘿”乐上两声,俨然一副大哥哥模样。而演起戏来,两人也是各有奇招,陈道明不但在该剧筹备之初便提前介入,并对剧本的再创作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而且对人物设计出许多独特的行为特征。但陶泽如对刘振汉却是平实对待,因为剧本已为角色赋予了丰富鲜活的个性魅力,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他的努力主要来自内心,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十分细腻,绝对的“这一个”。戏中陈道明把聂明宇犀利的眼神,复杂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冷酷外表下的狠毒和不安都令人心有余悸。而陶泽如却把人物最平凡的一面带给了观众,给人以亲切随和之感,但在大事上却刚正不阿,黑白分明。两人之间的对手戏在剧中并不算多,但每次都能默契配合。在朋友和对手两重关系下,两人分寸感把握得也极为顺畅。尤其在结尾处,刘振汉冒着生命危险独会聂明宇,两人在最后的较量中没有过多的争吵,内心的激烈碰撞扣人心弦。   实力派演员的强强联手经常会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相信看过《黑洞》之后,人们对陶泽如和陈道明这次荧屏内外的较量会留有更深刻的印象。那么两人此番的拼杀果真难分伯仲吗?也许观众朋友们会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爱老梁,哎明叔
陈道明出演《黑洞》做“黑帮老大” 一部《黑冰》让王志文当了一回“大毒枭”,然而作者张成功的黑色系列并未因此结束,在即将播出的26集电视连续剧《黑洞》中,陈道明又被“拖下水”,演起一个“黑帮老大”。      《黑洞》由安徽省某高干子弟犯罪事实改编而成,表现了一个青年企业家一步步堕落成走私杀人犯的全过程。陈道明在剧中扮演副市长聂大海的儿子聂明宇,表面上是全省闻名的青年企业家,但在背地里他却操纵着该市最大的地下黑社会活动,他设立赌场,并利用父亲市长的背景有计划拉拢该市的干部,走私贩毒,在他的操纵下,这个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作尽坏事。      据制作方北京金英马影视公司介绍,该剧是陈道明从艺30年来第一次以反派的形象出现。同王志文接《黑冰》有些相似,陈道明对这个“坏人”也是满心欢喜,拿到剧本后,他被聂明宇这个角色吸引,二话没说就接下了这部戏。据说,由于没有演过“坏人”,陈道明开始拍时还有些不适应,他特意找了许多有关犯罪心理学的书来看。      剧中陈道明扮演的这个“黑帮老大”与通常意义上的老大不同,他从来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随从人员,也从不穿西装。这点倒是省了陈道明不少事,剧中聂明宇穿的休闲服装全是陈道明本人自备的。
陈道明的“倔”和“不合作”是圈内出了名的,但他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仗义执言却也是有口皆碑的。日前,记者在同他一起观看刚刚剪辑而成的电视剧《黑洞》的片花时,他在不经意中流露出的随意与坦诚倒令人颇觉意外,渐渐才发觉他所谓的“倔”不过是对一些人都视而不见的问题讲了一些真话。  为何会  坠入“黑洞”  据陈道明介绍,他之所以会对《黑洞》这部反腐背景的刑警题材作品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这个本子既有不错的文学基础,又不乏内涵和深度,特别是他扮演的男主人公聂明宇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经历了一个从好变坏、逐步堕落的过程。他属于高层次的罪犯,是明知而故意为之,他转变的过程虽不乏社会原因,但他的生长环境及阴郁的个性、人生经历等,也是他堕落的关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描写心理冲突而非事件冲突的戏,为此,我看了很多有关犯罪心理学的书”。同时,这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一次突破,这是他从艺30年来头一回以反派的形象出现。  其实影视界也会有“水土流失”  在谈及自己目前的生存状态时,陈道明也直言不讳了自己的担忧。其焦点便是影视界文化品位和内涵的匮乏和沦落,因此,用“水土流失”来形容并不过分。他说:“几乎所有的影视剧创作都存在这一现象,电视剧‘民工化’似乎已成为了潮流。一味看重收视率,而忽视了文化品位的错误导向,使得观众成为了直接受害者。我也承认自己拍的一些电视剧是很失败的,虽然收视率不低,但却难逃篡改历史、戏说历史的媚俗化倾向。不过,我也很无奈,我也得生存。在印象中,我们似乎从未见过阿尔·帕西诺演过类似施瓦辛格的角色,但我却无法像他那样。另外,演员素质的‘水土流失’问题也同样存在,当初我是从群众演员做起的,而现在的很多青年演员刚一出校门就想开奔驰,为此,只能不择手段。当然,缺少一个良性的市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其实很类型化,并非演什么像什么  “虽然流通领域的电视剧我也演了不少,但自己最满意的仍然是《围城》和《二马》,不过《二马》的收视率却很低,如果说《少年包青天》有300个人看的话,那《二马》就只有3个人看了。虽然我有时为了迎合那300个人而放弃了3个人,那也是出于生存的无奈,毕竟演员是我的职业,我得靠这个吃饭。”虽然偏爱文学性强的戏,但陈道明也并不否认通俗娱乐剧所带来的空前的收视率,同时收视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作为衡量作品好坏的依据,然而他却不会为了名利而不加筛选、一哄而上,“因为我是很类型化的演员,并非演什么像什么,有些戏我演不了。”  演员应离角色更近,而非媒体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有关他的报道中,记者们大都提到了他的“个性”,换句话说就是与媒体不够接近。对此,陈道明称:“有的演员喜欢炒作,这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认为,演员应该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靠角色与观众交流,淡化自我,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我就是这倔德性,估计老了以后也是个倔老头,个性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很难改变。”  希望大家在吃“快餐”之余,也能品味一下“正餐”  因为电影《我的1919》,陈道明曾分别于前年和去年将“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以及“金鸡”影帝揽入怀中。在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的角色是第一次向西方列强说“不”的外交家顾维钧,虽然“华表奖”是他从影以来获得的第一个电影奖,但他仍然认为,“在电影就如同现而今的棺材铺的今天,我的提名获奖不是一个遗憾。其实电影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是比较神圣的,面对这种不景气的现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很沉重的,我只希望大家都在吃‘点心’,吃‘快餐’的同时,也能抽出时间品尝一下“正餐”。【叔谢谢你,那个名著我一般看书】
在我眼里,陈道明一直是国内顶级男演员中一个大异数,如果仅用“另类”形容都委屈了他那一身各色和毛病。无论演戏还是处事,他永远内心纠葛无数,脸上却常常一派理智与冰冷,间或、偶尔,你也能从他的眼神里和嘴角边,读出很大的调皮、很大的耍坏。和陈道明聊,你根本不能求胜而只能取败,因为他在当演员之前的三个理想志愿是:外交家、律师或大夫。这三个职业,那一行不需要一张厉嘴?看过几篇对陈道明的访谈,大多情况下,他赠给记者的都是满嘴“冰片”,谁要想从他嘴里讨几句热话,真可谓是一件披荆斩棘的事情。  以我的刻薄去找陈道明开聊,动机就是准备挨损和向他请教。  说话的地方被我选在平安大道东皇城根遗址公园旁边一家叫“思茗斋”的茶馆。眼见陈道明进得屋来,欠下身歪脑袋先瞧一眼我摊在桌上写满问题的采访题纲,他很“康熙”地皱一皱眉,随口轻松问一句:  “这么聊——有意思嘛?”  然后一屁股坐下,拉开胳膊摆开腿随便朝旁边一歪,身架却一点都不见懒散。  一、  话题先从他演戏开始。  最早是从《围城》看陈道明演戏。当年的印象就是聪明、古怪。转眼近十年时间过去,只风闻他出出入入各个剧组,看到的是好多部电视剧。喜欢的有《胡雪岩》、《绍兴师爷》,不喜欢的有《寇老西》、《少年包青天》及其它。有一度,感觉他的表演往下掉得很厉害,甚至在心里已经把他排进二流男明星的之列。  可最近,只《康熙王朝》和《黑洞》两剧,陈道明那张毫无表情的冷脸,一下子又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视点。个别史学专家对他演的“康熙皇上”大有非议,可有许多年轻姑娘看了《康》和《黑》之后,却由衷而发自内心地发出啧啧赞叹:“他好酷呀!”面对如此众议纷纭,我们且听他自己又如何解释;  陈道明[以下简称“他说”]:“公平话当然应当由观众讲。嗯,你们这些记者在报纸上说的,也算一种议论。如果讲真话,别人的评价其实对我产生不了太大影响。在这两部戏里,当然也有很多自己事后觉着还可以调整的地方,包括毛病。我自己打分,还成吧?只能说还行,满分是肯定不可能的。”  单说陈道明演康熙。观众、媒体、网上,似乎都有相互对立又比较极端的议论;说不好的,怪他表演霸气不足;说他好的,感觉他才算把“千古一帝”演透了。  他对此却毫不介意:“也不该把清朝十几个皇帝都演成一个模样吧,我们所能见到清朝皇上的所有画像资料,除了眼睛大小、面部胖瘦不一样,有人有胡子有人没胡子以外,都大同小异。所以,观众对皇上的期待,全凭自己的见识和想像,再产生出各种不同印象,因此有13亿人,心里就有13亿个康熙模样。所以谁也不可能和所有观众都达到统一,我能和自己心里达到统一就够了。谁都可以说:我就是不认陈道明演的那个康熙,就不爱看。这没问题,认为不好,可以不看。但千万不可轻易就说像或不像,因为实在没有固定标准可言。而只有你爱看和不爱看。”  北京人形容某个人脾气、秉性都特别“各色”时,有恰如其分的“四字”说法:“尴、艮、倔、臧”。而我看陈道明演康熙,就恰恰是这种意思。“尴”:不怕让别人难受;“艮”:韧而执拗加滑头;“倔”:固执顽强;“臧”:说好说坏都随便你。话说穿了,陈道明就是演了一个威严有加权势在手的倔老爷子。先前电视上皇上剧看了不少,可类型归纳起来又非常有限:戏说、正经、严肃、打闹、老实的;偏偏就没见过一个浑身书卷气再加行为狷狂的皇上。这一回总算看陈道明演了个另类鲜明的皇帝老儿。  对陈道明演“康熙大帝”的争议还没完毕,他转身又阴冷兮兮地出现在《黑洞》之中。在这部戏里,陈道明的戏份并不很足,有几集干脆踪影不见,但只要他一出现就如同不祥之兆即将降临。那位陷进“黑洞”里的黑道头目聂明宇,开车不驾奔驰也不用司机;在戏中并不大喊大叫指手划脚,说话细声细语,动作小心在意。像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表演,不单需要足够的个性魅力,同时更需要岁月风雨和人生阅历;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亦正亦邪那全都得靠自己打磨修炼出来呀!——  对“聂明宇”,他这样说:“人们对某种职业的认识分化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这可能就是所谓像与不像。但我一般不太接受这些约束,我不管,我演黑社会大流氓头儿就是《黑洞》里那样儿;要让我去扮警察,我也会按自己的理解去演,绝不甘心照猫画虎。”  “如果再把这些牵扯到我平时的生活当中,其实也大同小异。大部分应该可以说是以正避邪。但有时候在不伤大雅、不失原则、不失人格、采取的手段和方式都可能会令人不舒服的情况下,又尽量让人感觉不到这种不舒服。话说着有点绕,做起来也挺难,尤其在我这行里,真的,或许需要付出很大很大代价。比如某种执着、某种真诚,现在就只能当成是理想了,很难真往现实里搁,一搁就准把自己摔进去,与其如此,我干脆把它们拿在手里,当成是孩子眼前的玩具来仔细欣赏。”  从《黑洞》里的聂明宇再往回想一想,还有“胡雪岩”和“绍兴师爷”,在这些不同的角色身上,又共有一种同样清高又略带辛酸的无奈。让我好奇的却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快乐、不得意,才会导致陈道明变成今天这样儿并演出那些角色的与众不同呢?  他说:“演聂明宇,有我个人阅历中一小部份。再往远一点说,是因为有一批不该在大学看的书,比如存在主义之类,当时都让我给看了,现在闭目扪心回头细想,它们对我影响真是不小。而我恰恰又喜欢爱琢磨事情,只要我认为什么东西有价值,从脑子里一过,就肯定会把它们掰开、揉碎、煮烂、嚼完然后全搁自己心里。反映于外,说好听了,可能是我自以为是对人本质的某种理解,自以为看透的东西,时时会在表演中流露出来。但我既不认为它们有多坏,也不认为它们有多好。我只感觉可能有些人愿意欣赏这种东西,眼睛对眼睛之间,有人也许会从中品出点什么来。”  我最后问到:仅凭《围城》一戏,你就把自己垫在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上,可之后而至今,你的表演经常高低忽悠得很厉害。某一部戏,有可能你完全就是在耍,而换到另一部戏里你又能好到让人大吃一惊;在这背后就可以看出某种状态来了,我很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基本态度,才会造成你在表演上有如此大的起伏和落差?  他说:“如果从基本态度而言,应该说对每一部戏都很认真。至于起伏和落差,有时候是能力不及,有时候是惯性使然,其中牵涉很多因素。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不做坏事。对演员也一样,演一部好戏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演好戏而不把戏演坏。这么高的标准,我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不到。所以我说,自己永远都只能演一部分角色,我不是一个戏篓子,演什么就像什么,真有这样的人嘛?至少我还没见到。我也不指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演员。我只希望能把有限的角色演好就不容易了。人,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多。”  二、  再和陈道明谈演戏之外的他自己。  演艺圈中经常会有很梨园、很堂会式的热闹聚会,再清高想躲干净的演员,也难于完全彻底回避这种事情。但近两年已越来越少见陈道明出入这样的场景。可偶然一见他出现,同行见面他也会点头哈腰插科打诨,可从眼神、举止之后,又明明能感觉到他其实并不真心喜欢这种梨园气和江湖气。  一个既要在这个圈里出出进进,又不肯完全融入这个圈子,甚至心里时时还想洁身自好,那么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我感兴趣的是陈道明如何建立起他那种非常高级的圆滑劲来的呢?上一页 1 2
他轻轻拿起桌上的冰水淡淡呷一口,眼皮也不抬就说:“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尽量少留意点别人,就像我自己很不希望别人过多关心我一样,这是可以避开一些麻烦事情的办法。进出这个圈子只是表面形式,我觉得面对现在的社会,尤其是在演艺圈这么个名利场里能找到一角之地,感受一下独处的滋味,要做到这一点,也难也不难。所以,我愿意独处。有时没办法,确实碍于情面,该出入还得出入。可人做的事情并不一定都是自己愿意做的。人一生能完全按自己心愿做的事情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为他人而做。我不喝酒,我上桌吃饭最长时间是15分钟,但喜欢喝酒的人,就愿意坐下的时间更长一点,那我可能屁股就坐不住了。因此没必要的交际应酬,能躲则躲,实在躲不开,沾一下屁股然后赶紧走人。我觉得一个人的个性要有意识去培养它,个性并不完全与生俱来,自己需要培养自己,有时还可能会培养得挺辛苦。要学会在人前人后都不说别人,而且还要允许别人在背后说你自己。人处事本来应当是一个很智慧的过程,我就够笨的了。我知道我不会处这些事情。所以经常采取的方式就是躲,我不扛,躲远点行嘛?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议论他人。人家长我不议论,人家短我也不议论。我觉得演艺圈,是一个有规矩没原则的地方,少碰,少受伤。这里面有我个性的一部分。确实我从小就不愿意做这种人。”  在采访陈道明之前,我专门上网搜查了一下,方知陈道明的祖籍是浙江绍兴上虞,而我的祖籍也是浙江,有我印象之中,江浙一带特别是宁波、绍兴人,骨子里总带有某种刻薄、刁毒的成份,因此感觉在陈道明的性格也有类似成份。  谁知他断然反驳道:“我不觉得那是刻薄、刁毒,我觉得可能更是智者。这是你我之间理解上的不一样。刁毒?如果没有智慧又怎么可能刁毒呢。从骨子里说,我没有刁毒,但我也许很刻薄,我要是真损起人来可能是挺狠的,还有某种渲泄的快乐。鲁迅说过一句话:你是愿意做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溪呢?还是愿意做一个烂泥潭呢?我考虑了几十年,最后还是愿意做一个烂泥潭。从小就这德性。所以,我最欣赏的人物就是《白鹿原》里那个打不弯腰的地主。最后只能是把腰打折了才能让他弯着,如果还没打折,就绝不肯弯。在这一点上,我父亲跟我都具备同样的固执。所以,我原来说过一句话,将来就是没事可干去看传达室,我肯定也是个倔老头。原来该是什么样之后还是那个样。尽可能得让自己活得简单一点。我现在就是一堆烂泥潭,里边什么成份都有一部份。”  三、  许多关于说自己的好听话,肯定就是我带着老虎钳去撬陈道明的牙,他也不会吐出一句。但我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猜测、去琢磨他:演戏之外他真是有点干干巴巴,谈话和交流的方式,经常都让人不甚愉快甚至难受尴尬,可又扑面而来向你激发着强烈的个性魅力。此人内心有时甚至孤独到削拔得就像一棵倔犟的橡树。再听他开聊更可谓机锋暗藏铁齿铜牙好一张厉嘴。戏里戏外全透着类似外科大夫的冷峻冰凉,还有那么一股硬梆梆的“臭知识分子”味道。一旦面对媒体,陈道明更是一个从来都把个性包裹得很严而且又个性密度极大的人。冷脸、冷眼、冷言甚至还有冷笑。这大概就是我从媒体报道以及和他有数两三次谋面留下的最深印象。  然而,陈道明真就是一个像他表面表现出来那样非常“冷血”的人嘛?此刻,斜在对面却身架毫不懒散的他,又不由让我马上想起他在《黑洞》最后一集中的出色表演:其一、当“聂明宇”得知他最心疼心爱的亲妹妹蕾蕾,竟乱枪死在了自己亲自雇佣职业杀手的扳机之下;这时陈道明那一张戴着漆黑墨镜的冰脸,一点一点凑近镜头,从毫无表情到眉梢微微打颤,然后是一条皱纹、两条、三条……最后所有的皱纹,都鱼尾一般颤抖着紧紧拧在了眉心中央……  其二、当“聂明宇”得知自己已经死期不远,他又鬼魂一般潜入父亲的病房,一双手轻轻在病床护栏上抚来抚去,每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都像锋利的刀刃在空气中划来划去,那张冰脸仍然还是毫无表情……可是且慢,唯独在陈道明的双眼之中,却早已盈满泪水而且马上就要夺眶而出……  道是无情亦有情。如果没有那些拧在眉心的皱纹和藏在眼里的泪水,我几乎根本无法想像这个演黑老大的陈道明,当初居然能在《一地鸡毛》里,生生就能把一个在机关里窝窝囊囊回到家又委委曲曲的丈夫,表演得那般淋漓尽致。浮想之中,我抓住话头,马上向陈道明发问:我现在很想知道的是,结婚已经近二十年了,你现在回到真实家庭里,有没有像《一地鸡毛》里那种对婚姻的无奈和麻木感?  他从容答道:“我觉得人活到一定时候就会服从一种惯性。这个惯性就是一种依赖性。尤其到了一定年龄,稳定的家庭存在,其实就代表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惯性。为什么过去有人讲说:当两口子对外宣布自己如何如何好的时候,就可能是一个危险信号。其实,我觉得家庭的惯性就像摇篮一样会很持久,如果你变着法儿非从这种惯性里愣造出一些事情来,那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和冒险性。我的家庭生活其实非常正常,总是在不快不慢的轨道上,一直向前跑,我也从不设法去刻意营造所谓的气氛。因此记者来采访,我都不想多谈家里的私事,谁家都有不愿意公开的东西。有时候保险柜打开之后可能是满堂光彩,可也许有时打开里面就只剩了两块钱,外人干嘛非要看这些呢?”  我继续追问:据说你在家里,即使意见很不一致,你也只会和杜宪发生争论,但从来都不吵架;而且你还声明:我没有跟女人吵架的习惯。你为什么不和女人吵架?是瞧不起异性?还是相信‘好男不和女斗’的老理?”  他说:“当你认为某些家事不能再说下去的时候,当你在家里非想骂人,与其这样还不如暂时分开一下。就看对方是不是明白人,如果是,你跟她讲任何话,她都会懂,所以就吵不起来。一定要在家庭里学习提高修养素质,因为有些家庭矛盾是根本没有一、二、三,直接就是四、五、六了。那么你就先把一、二、三暂且不谈,挂起来,非逼着妻子也弄明白一、二、三到底是怎么回事,完全没有必要,有时候要学会把握。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所以夫妻之间哪有一成不变的真理?”  “杜宪在你眼里,是个温柔、怯懦的女性?还是个刚烈、倔犟的女性?”  “只需把懦弱二字去掉,就全是她了。她的性格里确实有特别刚烈的成份,这已有前事可鉴可证。有时甚至能‘刚’到荣辱不惊,很难用一般的眼光去分析。”  “你女儿要是在家,对你还是和杜宪的感情更深?”  “对我们俩感情都深。可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女儿今年16了,已经走了四年,是在英国上学。小学毕业就走了。这也是我相对开放的一点,因为将来的年轻人不会太需要家的,她需要社会比需要家更重要,因为她已经知道她在家的位置是很好的,用不着操心。她现在还在上高一。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孩子不伤害别人,不触动法律,人生有限,应当自由自在。”  “你欣赏什么样的女性?又讨厌什么样的女性?”  “欣赏什么样的,我说不清。讨厌的倒比较明白,比如多事、不懂事、自以为是的女人。还有,男人说谎可以原谅,可如果一个女人要老是说谎的话,那就挺可怕了。你仔细想想,有十个男人就有十一个在说谎,不管他们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但要是某个女人满嘴谎话,那就比男人更可怕,这不是我看不起女人,因为女人代表美,所以不可以说谎,其实我这是对女人的一种尊重。女人与男人相比,应当是一种更趋完美的性别。男人嘛?是强取豪夺的一种动物。而女人不应该是这样。嗳,男人哪里有资格去讨厌女人呢?”  “以你当年演《围城》时的那种风流倜傥,要想招上点男男女女的事情,简直是易如反掌,可似乎还没真没听说什么关于你的绯闻和艳事,这到底是因为你已经把这种事情看透了,还是有这份心没那份胆量?  “没有那些事,并不证明我有多么多么高尚,只是不感兴趣。如果说我是柳下惠,根本坐怀不乱,我没那么牛。只是我的精力、我的体力、还有我的——意识形态,都不足以承受之外的重负。实话实说,如此而已。”  “即使从长相上看,你也不该是一个非常墨守成规的人,可为什么在对家庭、对男女这件事上,你却似乎非常传统呢?这又代表你个性的哪个部份呢?”  “有年代的烙印,再加上传统的家教。也不是尊严,而是严而不尊。像我父亲我母亲,都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老人。我家里都是医生,除了母亲不是,父亲、哥哥、姐姐都是。”  出身医生世家,而且从小接受严厉而传统的家教,当我们了解到这些根源之后,大概也就能从陈道明的基本表演状态之中,找到其冷峻、清高的部分原因了。此外,陈道明出入公共场合,从来都衣着得体颜色鲜明,我曾经怀疑他是否有很重的心理洁癖,但仔细一打听,很严重的洁癖倒是没有。但做事严谨喜欢整齐,却是他的一贯生活作风。有一位很注意观察别人的女士告诉我,说有一天她看见陈道明一身白衣白裤,从一辆黑色的奔驰越野吉普车上走下来。她说完不由感叹:那才是真正的陈道明。怎么明明看着陈道明,还说“真正的陈道明”呢?想了一想,那形象大约就是陈道明在部分女性观众心里某种定位吧。  四、  曾经读过其它报纸对陈道明的采访或访谈,也不远不近听过他和朋友聊天,虽不敢说他巧舌如簧,但起码也是对答如流。可最近一次,见到以前从来不上电视的陈道明,因为《康熙王朝》出现在《影视同期声》节目之中。见现场围坐着一大群观众,他这演了那么戏的著名演员,当时竟然有些张皇失措瞠目结舌,红着脸竟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副样子真是非常好笑;  他自己也感觉非常好笑:“跟你说实话,我那是真紧张啊!因为要是单独一个摄像机对着我,一个记者采访那还好。可突然面对台底下一大片人,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觉得表演跟做节目完全是两回事。后来,我叫他们把这段剪掉,他们说就喜欢你这段,一定留着。可能是因为有准备的嘉宾上来一说得都太流畅了,还没见过像我这么尴尬的。所以,当演员千万别以为自己都万能,只要往台上一站都能当主持,隔行隔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问:“你是不是一个从小就非常独的人?如果是,是什么原因或挫折才造成了你这种个性?”  他说:“我其实并不太善于跟人交道和谈话,别看我今天跟你说了这么,其实平时话真很少。即使今天说了很多,也可能就是皮毛。”  “你身上最让自己讨厌的个性弱点是什么?”  “每个人的个性,其实都是由别人讨厌吧?我觉得现在能在我身上存在的个性都是合理的。我有讨厌自己做的事,但没有自己讨厌的个性。”  “像你这样精怪脾气挑剔秉性的男人,固然不会有很多朋友,尤其岁数一接近中年就更是如此;那么你相处朋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少,朋友是少。如果朋友遍天下,这样不好,说明别人了解你太多。  ”  “据我听说,你喜欢开快车,而且还此出过一起不小的车祸。活到现在,你是越活越胆大,还是越活越胆小了?”  他回答:“这个胆大胆小不能量化,有些地方胆大了,有些地方胆小了。艺高人胆大,掌握的东西比原来多了一些,做一些事情,说一些话可能胆子就大了。胆小的地方,学会比以前更珍惜生命,更珍惜个人的荣誉,不是演员的荣誉。”  “年过四十,你对今后可有什么自我要求?”  陈道明这时仰起脑袋,皱一皱上眼皮,半张着嘴迟疑一下,然后淡淡说道:“……在高处立,着平处望,向阔处行,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回答了所有的问题,陈道明脸上露出难得的温和一笑,然后纳闷地问我:“还成嘛?就你问这些,有人愿意看嘛?”  送他出门,看他开车渐渐远去,和我同去的那位年轻女记者注视良久,嘴慢慢说道:“他真像古时候那种穷秀才,好读书,可一身书卷味道里,现在又怀抱了十足的陡然剑气,这样的男人,又怎么能不笑傲江湖呢?”  可我上面采访到和写出来的就是真的陈道明嘛?非也。有他说的一些话搁在其中了。但绝对只是我印象中的陈道明。
有人说,明叔是靠着他老婆上位,还有人说,他演戏没表情,我想我不能同意,因为虽然他演戏孤僻动作非常多,但是每一部都能演出实质,作为演员,这是巅峰成就
 《头发乱了》是管虎拍的第一部电影,《黑洞》则是管虎拍的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如今《黑洞》已经制作完成,谈起第一次拍电视剧的经历,管虎仍然很兴奋。     28集的《黑洞》讲述的是一个反腐、反黑的故事,《刑警本色》的编剧,也同《刑警本色》一样设立了两个男人的较量。陈道明扮演大反派,陶泽如扮演刑警队长,还有刘斌、丁嘉莉、袁立、陶红、温海涛、高明等一大批著名演员。管虎说,以前也有很多电视剧找到他,他都没接,原因是希望第一次拍电视剧起点高一点,这个戏的演员阵容给他很大鼓励,剧本里也提供了他感兴趣的内容,于是,电视剧创作就从《黑洞》开始了。     新生代导演拍电视剧,肯定有不同于一般的地方。一起看了《黑洞》的片花之后,演员们都很兴奋,片花给人的感觉是冲击力很强,影像饱满,戏剧性冲突激烈,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但管虎说,这只是《黑洞》的外包装,其实这是一部心理冲突剧,主线是两个男人内心的较量,剧本当初最吸引他的地方也是男人之间的友谊,剧中有6个性格不同的男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兄弟、朋友或敌人,其中充满挑战和搏斗。他认为,这种关系非常有意思。某些时候,友谊比爱情更加厚重,值得珍惜,这也是他的生活心得。管虎说,看了《美国往事》,对我的打击很大,感到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丢失朋友,这是最令人惋惜的事情。     这些情感都表现在了这部电视剧里,但仅凭生活经验显然是不够的,32岁的管虎说,我很愿意与人交流,只要我有足够的敏感,生活经验不足就不是问题。     《黑洞》的另一个特点是戏剧性很强,矛盾冲突激烈。管虎说,这个故事比较传奇,不写实,假定性很强,故事空间感很大,可能会比较好看。     第一次拍电视剧,面对的是一帮大腕演员,年纪和资历也比他大得多,管虎一开始也犯憷,但他的性格是凡事不会退却,硬着头皮上吧,交道打下来,发现也没什么难的,像陈道明这样的演员其实都是率真、孩子气的,在这点上他们一拍即合,拍摄过程有点像一群大孩子在做游戏。拍摄期间,他们也一同探讨剧情和人物性格, 谁有道理服谁的,拍摄过程就是一个交锋、相融的过程,戏拍完,大家都成了哥们儿。     第一次拍电视剧,管虎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他说,相比之下还是拍电影难度更大更有意思,但是电视剧不能连续干,最理想的是电视剧和电影交叉进行,拍一部电视剧养活自己,再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管虎惟一不满意的是这部电视剧的名字,但因为编剧创作有“黑色三部曲”,一定要坚持这个“黑”字,他也没有办法。
视频来自:
视频来自:
不错的口碑和高收视率 《黑洞》多亏陈道明如果从纯技术角度而言,《黑洞》这部电视剧并未表现出过多可圈可点之处。与它那部对情节与细节进行残酷蹂躏的姊妹剧《黑冰》相比,这部剧只是在“合理性”与“逻辑性”上稍微前进了一步。是什么原因让这部剧取得很高收视率的同时又赚取了相当不错的口碑呢?在我看来这原因有三,一是陈道明,二是陈道明,三还应该是陈道明。  在《黑洞》播出前曾经与一位平时比较鄙视电视剧的朋友打赌,《黑洞》会不会火。我说会(原以为他会说不会),结果他也说会,我们这“赌”显然没法再打下去了,接着问他为什么,他的大意是陈道明的戏一般坏不了。当然这种判断是朦胧而朴素的,但随着《黑洞》剧情的渐渐展开,我越发觉得这种朦胧而朴素的判断反而正是支撑着《黑洞》收视率节节攀升的原动力。  《黑洞》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也是那种从一开始就能预知结局的剧目。在对犯罪事件的处理上,也很难说是跌宕起伏。如果没有陈道明出现,《黑洞》很有可能混同于普通的犯罪题材电视剧而看不出有什么闪光点。陈道明对角色的诠释让这部剧的内涵有了本质的提升,“高智商罪犯”、“恶之美”等等话题使聂明宇这一角色跳出了电视剧本身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应该说导演对于陈道明戏分的把握非常得体,作为该剧的第二男主角,导演并没有因其是大明星就给予太多无谓的戏分,这事实上使陈道明的每一次出现,都能让观众充满期待,而每次他的出现,举手投足之间都能给人以很大的震撼,全剧也因为这种期待与震撼而变得更具可视性。另外,其他演员表演的集体失败也成就了陈道明。陶泽如似乎始终在找一种让自己显得更有味道的状态,而最终呈现出的却是一个说话总是别别扭扭的“怪味”刑警队长。儿子丢了,本来这种非常规事件是一个老演员表现自己功力的极好机会,而陶泽如与丁嘉丽却轻描淡写地把它变成了家长里短的争吵。诸如此类表演上的失当,大大稀释了该剧的整体质量,而陈道明的出色表演就变成了这部剧收视成功的真正支点。  现在有人担心的是,部分观众对于坏人聂明宇表现的复杂心态是否符合电视剧作为精神产品承载的导向功能。就影响而言,老百姓远不像一些专家预测的那样缺乏判断力,老百姓对价值的判断绝不会因为一两部电视剧就来个180度的大转弯。看聂明宇走私,老百姓也去想去倒几部汽车,看着聂明宇杀人不眨眼,老百姓也手痒痒……这显然是开玩笑的事。即便观众对聂明宇有一些恻隐之心,也绝对是因为陈道明不露痕迹地将聂明宇人性化的一面表现得恰到好处,艺术与生活不一样谁都明白,观众对“脸谱化”的厌恶绝不在艺术工作者之下。目前电视剧市场对“高智商罪犯”的关注渐成风气,据说《黑洞》的下一部姊妹剧也将于不久后推出,但只要不像《黑冰》那样对犯罪分子不加技巧地肆意美化,这股风气并不见得那么可怕。最终成就电视剧市场的不是什么风气,而是角色本身,试想如果没有陈道明,《黑洞》还能获得观众如此青睐吗?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很多人是冲着明叔来的
反角描写落入新套路 《黑洞》引发议论正在荧屏播出的电视剧《黑洞》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该剧播出第一周就稳坐收视排行榜之首,但剧中对黑社会犯罪团伙的过分渲染,以及对反面人物的粉饰刻画,引起了人们的议论和批评。  《黑洞》的热播反映了观众对于打黑、反腐的强烈关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加上刚走出《康熙王朝》的陈道明扮演的黑帮头子,都使该剧颇具看点。然而不少人在“热看”之余,总感到有点不舒服。有观众指出,在已播出大半的剧情中,编导用相当大的篇幅渲染了黑势力的猖獗犯罪,以聂明宇、张峰为首的黑社会团伙疯狂走私、杀人如麻、气焰嚣张;而正直的海关缉私科长被收买,揭发走私的海关员工被撞死,高层官员、公安内部都有人为犯罪分子通风报信……一些观众说,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人们看到的是坏人横行霸道一手遮天,好人却胆战心惊走投无路,虽然到最后正义的力量总会获胜,但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示暴力和邪恶,让人看了觉得“胸闷”,会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对整个社会失去希望和信心。  相对反面人物个性的复杂鲜活来说,剧中代表正义力量的公安刑警形象却显得表浅而苍白。黑社会头子聂明宇被描绘成一个拥有高学历、高智商的犯罪分子,他外表斯文、颇具书卷气,编导把他的犯罪原因归咎为“既不为钱,也不为权,而是成长环境对他个性的扭曲”,而且用练琴、挂满军用品的密室、对妹妹的疼爱等细节来细腻刻画他的复杂个性、他的魄力、他的冷静、艺术才能,乃至内心深处的温情。而作为主人公的刑警队长刘振汉则被塑造得性格暴躁、容易冲动,甚至有点不近人情,面对一连串的走私、杀人犯罪,他屡屡陷入被动而束手无策;甚至面对妻子遭报复下岗、儿子被黑社会劫持、自己被诬陷入狱,他也只能在铁窗里怒吼。  一些影视评论家认为,“反派”被塑造得越来越饱满生动。这是当前不少影视作品中的新招数。编导们热衷于“让好人有缺点,让坏人有优点”。这种手法固然包含了现代人对生活与人性复杂性的认识,可以让人物显得复杂立体,但如果失去了应有的“度”,就会混淆善恶,落入一种新的套路和公式,以至削弱了文艺作品应有的思想力量,甚至可能产生有悖于“打黑反腐”主题的收视效果。 (来源:《文汇报》/傅庆萱)拍成这样很不错了,你还要警察蜀黍干什么啊!
《黑洞》比《贻笑大方》更吸引人 幽默不敌批判
元旦期间的电视荧屏不可谓不精彩,到底是过节,电视节目热闹了许多。在这种热闹声中,两部让人播出前即看好的电视剧《黑洞》和《贻笑大方》还是赢得了不低的收视率。但两部电视剧由于播出时间相同,必然会分出个高下,就目前两剧播出过半的情况来看,黑色幽默不敌黑色批判,喜欢《黑洞》的观众要多于看《贻笑大方》的。  《黑洞》:公安题材和反腐题材所具备的天然优势决定了《黑洞》是一部让人想看的电视剧,陈道明、刘斌到位的表演将两位反派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不可否认,陈道明的表演也可称为本剧的一大招牌,他扮演的聂明宇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经历了一个从好变坏、逐步堕落的过程。聂明宇属于高层次的罪犯,是明知而故意为之,他转变的过程虽不乏社会原因,但他的生长环境及阴郁的个性、人生经历等,也是他堕落的关键。这一部描写心理冲突的戏更让人领教了陈道明的演技。  如今《黑洞》情节正慢慢展开,许多矛盾和线索都已经出现,让许多人恨不得能一口气将全剧看完。喜欢《黑冰》的人大多爱看《黑洞》,以前没看过《黑冰》的不少人也会对《黑洞》感兴趣,一些人每天必然会锁定北京二台,不管其他台正在播着什么好电影还是相声大赛,有的人甚至急于知道结局去看VCD。  但不喜欢看《黑洞》的人表示:第一,该剧情节的安排上有时透露出一些“假”的痕迹。第二,正面人物的塑造没能像反派人物那样出彩,有时还给人“过”的感觉。第三,与《黑冰》一样,《黑洞》也塑造了高智商、多面性格的反派人物形象,而失去了一定的新鲜感。  《贻笑大方》:如果你身边的人已经看过《贻笑大方》的VCD并向你全力推荐这部电视剧的话,那么,你应该会对这部戏产生很大的兴趣,但是,如果你对这部戏没有事先的了解,那么你不一定会看得进去。  这部以“贫”为主的电视剧并没有情节上的起起落落,而是用颇有讽刺的对话来完成整部连续剧,镜头不停地转换,观众看到的是不同的嘴在说话,兼而有套用其他电影电视的镜头出现,让人忍俊不禁。剧中最出彩的依然是身上永远有戏的陶虹和傅彪,他们只要一亮相,观众就想笑,印象深刻。不喜欢《贻笑大方》的人表示剧中的一些人物形象实在是难以接受,觉得有些无聊,《贻笑大方》虽然被称为是《大腕》的电视剧版,但无论制作、情节等都远不如《大腕》。  此外还有人认为:第一,如果你讨厌这种贫和逗的形式,会毫不犹豫地转台。第二,由于追求风格上的荒诞,所设计的情节有些非常离谱,让人觉得有拼凑之嫌。第三,《贻笑大方》原本有40集,但被删成20集,画面有“跳”的痕迹,影响了观赏性。  尽管《黑洞》胜于《贻笑大方》,但两剧也共同受到了不利冲击:第一,《空镜子》在地方台重播,让许多人欲罢不能。第二,许多人对电视台一天播放两集,有时还不一定播的吊人胃口、难以尽兴的形式感到厌烦,不如不看。第三,《黑洞》和《贻笑大方》在元旦前后播映,难免会受到元旦中其他精彩节目的冲击,而且,事实上这种冲击非常大。例如《没完没了》、《有话好好说》等影片就拽走了不少观众,而元旦期间播放的相声比赛更让许多观众毫不犹豫地甩掉了其他节目。
我也懒得注册了,上次有个号结果忘了,转载需要交涉,谁想看自己去看吧,要是乐意共享自己发在网盘里然后通知我们一声
30秒花絮  小传:陈道明,1955年出生,16岁进入天津人艺,之后又考进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他因出演电视剧《末代皇帝》中的青年溥仪一角而一举成名,之后的《围城》更令他囊括了多个表演奖项,奠定实力派地位,近年来,随着《康熙王朝》和《黑洞》等电视剧的热播,陈道明再创事业高峰,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杨串:  大家好,在热闹的娱乐圈里,陈道明算是位特立独行的人物,演戏之余,往往深居简出;即使不得不参加一些公开的宣传活动,也是惜字如金。如果有哪位记者胆敢问他些愚蠢的问题,必将遭到他的抢白。于是,“孤芳自赏”、“冷漠清高”这些词就成为一些人对他性格的描述,不过陈道明本人却觉得非常冤枉,也许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那么各色,他同意接受我的访问,并且还不断地追问:我究竟怪在哪儿了?  杨:你是不是一直有意识地使自己和这个圈子保持一定的距离。  陈:我不是有意识的,因为我在圈子里,有几个就是谈得来的朋友,但是有时候慢慢地就是,大家也习惯了,我一上这个酒桌我就觉得是一种煎熬。  杨:没话说。  陈:没话说,因为我不喝酒,尤其有这么一两次,当一个人喝醉酒,一个主题,一句话跟你说五遍的时候,你就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  杨:觉得好像别人强加给你的  陈:对。你还得客客气气地跟他:好,听着呢。他跟你说五遍,一个名片递你八张。所以你看着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烦。  杨:那跟什么样的人你说着说着这话越来越多呢?真要是跟钱钟书坐在一块儿聊天时候你话多吗?  陈:没,更没话了。  杨:不敢说了  陈:不敢说了,可能跟我自己对话多一些,我经常反正就是在跟自己问一些问题吧。  杨:问自己什么问题呢?  陈:那太多了,是否睡觉都要问一下,那太多了,其实我就是这样,我就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就是有些想法,做法。想法跟想法也矛盾,做法跟做法也矛盾,想法跟做法也矛盾,就是特别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吧,是一种愉快,有时候也是一种痛苦。  杨:那你太像个哲人了。  陈:那倒没有。其实你仔细一想,包括现在所谓社会一天到晚在强调竞争,往往就忽略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  杨:德行在什么地方?德行好像要对别人有益处才叫德行。  陈:我觉得是自我净化,自我调教,教化自己,这个在独处当中才能够真正安安静静地去思考。  杨:那你靠什么来消解自己来排泄自己的一些压力和情绪?  陈:我有第二支点吧,我能二半吊子地一直在弹琴,  杨:弹钢琴?  陈:对,这个一直是我抒发自己的好与不好的一个输出口。  杨:不同情绪的时候弹不同的曲子。  陈:对对,因为我那窗,钢琴前头那窗,只有看见天,所以有时候经常会坐在它跟前,跟它聊聊天。
电视剧《末代皇帝》片段  VO1:陈道明的身上,流露着一股圈内人少有的文人气质,这还要追溯到他的家庭,父母、手足,除了医生就是教师,而演艺圈一直被学问深厚的父亲视作“文化死角”。  陈:在1971年那个年代,可能就是不管我父亲是因为他的职业,还是因为他对于男人的理解,还是对于社会当中这个职业本身存在的价值的含金量。他总觉得好像我不做这行,应该更好吧。  杨:那你又为什么非要进这行呢?  陈:我没有非进,我真是没有非进。  杨:是人家非要让你进?  陈:不是,那时候因为我是肯定要上山下乡的,根据我的条件。我们中学的老师呢,陈建同(音),这个老师对我非常好。然后好像那时候各个团体都在招收,从部队的一直到地方的都在招收这个新的所谓的文艺力量,我们这个老师,只要来个团体,他就给我推荐一下,然后呢,正好这个天津人艺来招生,他又领我去了,他说你必须得去,我说我不去,必须得去。就这么阴错阳差的,就落网了,就考上了。  杨:你还记得你刚去天津人艺的时候演一些什么样的角色?  陈:我那时候我就记得我没演过什么角色!  杨:民兵,背景总演过?群众演员?  陈:第一幕演匪兵,第二幕演民兵,第三幕演解放军,到第四幕就演群众。我记得好像就是这么一个流程。那时候我记得,那时候我挨过批吧,也当然是对一个职业的不满了,演一个群众匪兵,是最后一幕……  杨:没有叫群众匪兵的……  陈:就是群众演员,匪兵,最后一幕,就是我最后一幕,从左边幕条跑到右边幕条,就是说,冲啊,跑过去了。  杨:你就是被追赶的那个。  陈:于是乎我就化了半拉脸。  杨:因为你想,只有半边脸  陈:只有半边脸,我冲着那边,观众在这边,我就化这半边就可以了,而且,我一跑过去就完事了。挨了一通批。  杨:够懒的。  陈:不是懒,我那时候也是一种情绪上的一种抗争,怎么总是让我演这个?。  杨:那你那时候想演什么呀?那时候还不知道哈姆雷特,那时候只知道李玉和。  陈:那时候就知道在舞台前面能说话,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光荣的一个存在。  杨:那你什么时候才开始有这种光荣的存在的呢?  陈:主角?  杨:配角,咱别说主角,像模像样有几句台词的?  陈:《蔡文姬》。《蔡文姬》的曹丕。  杨:你演曹丕。  陈:然后我好像就是里头,好像真是一个特别一般的一般的演员。一般得连我自己都想改行了。  电视剧《围城》片段  VO2:陈道明终于没有真的改行,1978年,他考入中戏1984年,刚刚毕业两年的他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一夜成名,1990年,他又把钱钟书《围城》中那个玩视不恭、怪癖难测的方鸿渐演绎得入木三分。然而,正处于顶峰时期,陈道明却几乎回绝了当时所有的片约。  杨:那时候是你自己不愿意上戏?  陈:我就是不愿意上,就是不喜欢,我觉得一到摄制组我觉得就是到了一个炼狱。就是不愿意上。包括拍完《英雄》我歇了一年。你给了我什么样的诱惑我也不动。  杨:那你是在干一件自己不是那么由衷的喜欢的事情?  陈:我1983年你想,拍《末代皇帝》,那时候所谓的电视在人们当中还是一个稀罕物呢。一个电视剧,烂得不能再烂的,也能把一个人全国共晓之,所以就是  杨:那时候一共也没有几个频道。  陈:对呀,所以那时候尤其拍了这么个戏,可以说是,得来全没费功夫,所以没有那心理挣扎。
 杨:你那时候同班同学有什么人比你早出名的?  陈:我们班同学没有,我们班同学现在一直在默默耕耘,都在默默耕耘呢。  杨:你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种侥幸的感觉。  陈:我很?演员就很侥幸,演员本身这职业就是一个侥幸存在的。  杨:但是你从艺30年了,就不能用侥幸这两个字来形容了了。  陈:但是有人从艺60年什么都不是的呢。那你说我算不算侥幸?还是算侥幸的。  杨:可是我也很难相信一个人,就算你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的作品,应该说还基本上比较平顺,但是这中间肯定有低潮的时候是吗,就像你说你有两年不想演戏  陈:就像你说的我正想说这个问题,就是说我沉寂过或者是叫做很一般过,甚至所谓的按照这个行业来讲是走下坡的时候,或者就是特别  杨:背。  陈:不精神的时候。  杨:因为肯定有段时候。  陈:我在那时候,我为什么说我这心理,我自己敢说我自己可以确实是这种心理(不喜欢演戏)呢。那时候很平顺,就是心态很好。  杨:是吗?  陈:我不着急。  杨:哪段时间?  陈:,1999那个年代吧。  杨:那也有五六年的时间。  陈: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觉得,哎哟,我着急,哎哟,我不愉快,或者,哎哟,我郁闷。我没有。我还是觉得挺好。所以我经过这一段的检验,我知道我将来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我还是很快乐。  VO3  陈道明把自己的接戏原则分为三大类:个人喜欢型、“为五斗米折腰型”以及“情感绑架型”,这样的原则固然使他对角色的演绎水准时好时坏,不过,他自己却认为:都已尽力而为,在稍后的《杨澜访谈录》当中,他将为我们讲述他不按常理出牌的表演方式。  杨:你在中戏上学的时候,据说有一年整个都没跟老师说过话,是吗?  陈:主讲老师,对,我们班主任,其实这老师特别好。  杨:你干吗不理人家?  陈:我就觉得,戏剧学院总抱着发黄的教材教我,我觉得对学生不负责。我演戏不想照本宣科,就像我小学的时候,读作文,读语文书,经常会突然间就,那语文书那里头没这字。因为那时候就起立,把这段课文念一念,经常就会念出岔去。  杨:比如说,怎么念?  陈:就是……  杨:那没有词儿你怎么念出来的呀?  陈:比如说:天黑了,人底下就是:灯都熄掉了,比如说这样。我说:天黑了,鸡也不叫了。然后“哗”,学生就哄堂大笑。就是加这么一个缀或者什么的。  杨:这说明你是一个个性很强,很要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  陈:不是,我觉得我没有想表现。  杨:所以我就觉得你很矛盾,好像你无欲无求的,实际上你……  陈:不是,我是自然流露而已,我就想说这句话:天黑了,鸡也不叫了,它确实鸡不叫了么。  杨:那所以演你对手戏的人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你要发什么疯了?  陈:有些不太了解我的人可能会觉得,哎哟,怎么变了,或者什么,因为,你比如说拍一个戏,有时候一个镜头要拍四五遍,这四五遍你记住,我绝不重复。
电视剧《康熙王朝》片段:怒掴大阿哥耳光  陈:我觉得那时候我就是所谓的这种,有时候不受理智,就是理智不在了。  杨:那你打人一个耳光,戏里没有……  陈:那没办法,因为我觉得……  杨:没办法……  陈:不是,我觉得这个演员,如果这个演员非常在意的话,我得说声对不起。我觉得如果这个演员,如果我要是突然间叫人家给我打一个嘴巴,是在戏里的话,我不会觉得什么诧异,我会顺着这个嘴巴,然后接着去演。当然能还一个是最好的。  电视剧《康熙王朝》片段:正大光明殿  陈:那段戏其实那时候我说到第三句以后,就大殿就不在了,就是我自己的感觉,就是那种体会,眼跟前的这些大臣也不在了,已经说到门外头去了,而且说到现而今社会去了。  杨:演完了是不是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陈:特别舒服,生理上的舒服。  杨:所以演《英雄》的时候,你的位置都非常地固定,而且我觉得从剧本的角度来说,你那个人物也是非常符号化的。  陈:这是著名导演对我的考验,我谢谢这种考验。  杨:你消受得起吗?  陈:这考验以后最好别有,我觉得《英雄》就电影而言,就是一个商业片。里头也别嚼出什么样的哲学问题,社会主题,没有这么大问题。也不代表所有的电影本质,它就是一个电影,一个能赚钱的电影,这不就够了嘛。  电视剧《黑洞》片段  VO4:在2002年的电视剧《黑洞》当中,陈道明又给人们带来了一个中国电视上很少见的“忧郁的犯罪分子”的形象。作为他出演的第一个反派角色,陈道明相当地投入,参与了大量前期创作,甚至自己撰写台词,  陈:他是一个变态的畸形儿,其实我演聂明宇,聂明宇因为现而今作为来讲,行为来讲就这么点儿,所谓现在商场上的一些人,或者是一些这个事情,其实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但是你仔细想,在聂明宇身上没有发生多少事,我主要演绎的是他的历史。这个人的痛苦史。  杨:就是你要告诉人,这个人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陈:这个人的痛苦史,在最小的篇幅里完成最大的信息量。从口罩开始,大家可能觉得口罩好像是一个不经意的道具,其实从七十年代,六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口罩,是中国人那时候的必需品,大围巾,带一口罩。所以呢,就是他在,其实他的很多美好,是在历史上,他在回忆他,经常在回忆自己,包括他拉手风琴,他拉的那些曲子,都是老曲子。就是他最美丽的时候,能够使他最舒缓的时候,是在他享受历史的时候,现而今是残酷的。  杨:但是你也挺用心的是吧,这个手风琴、口罩这都是你自己去找来的道具,是吧。  陈:对,对。包括那个房间的设置,当时的房间不是那样。  杨:原来是什么样儿?  陈:原来搭完了以后,我建议让他们给拆了。拆了以后重新搭。  杨:做道具的也没有意见。  陈:原来就是华丽,所谓的老板,就是极尽华丽之能事。我觉得不一定,有很多老板是因为钱而在的,有很多老板是因为精神而在的。不一定。  杨:其实像你这样性格的人是非常容易被修理。  陈:还好,别人没顾得上我。  杨:但是因为你并不是一个去迎合别人,而且你自己的想法很坚定的人。  陈:嗨,我觉得特别荣幸。  杨:那是因为别人修理你,你没觉出来是吗?  陈:别人没必要去修理我,  杨:为什么没有必要,一个演员在现场……  陈:因为我不侵略别人。
杨:可是你会告诉导演,哎,这样,我们这样再来一条,你会告诉别的演员,那样演不行,咱们再来一个。  陈:如果这个被修理的话,那导演有问题。  杨:可是当你还不是这么大牌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你这演员,你应该演好你自己的部分就行了,你干吗东管西管的?  陈:那不行,你一个全片存在并不代表一个演员在就行了。那我明明我看到清朝的时候,你摆一个这样的灯,我肯定要提,导演,这不对,这个我当然要说了。按说跟我表演没关系,但是不行,它影响了我。  杨:其实我在想你,有三十年的从艺的经验,很多到这个阶段的演员,如果他对一个创作的各个方面都有兴趣和想法的话,他很容易把自己变成一个导演,一个制片人,甚至身兼数职,参加剧本的创作等等,你好像从来没听说有这样的动静?  陈:有,有很多人找过我,希望我做这个,但是我都拒绝了。  杨:为什么不做呢?为什么不试试呢?  陈:我就觉得不舒服。  杨:怎么不舒服?  陈:还是不舒服?做导演很累。  杨:你是因为怕累呀?  陈:身心疲惫吧,因为做导演要跟所有的人打交道。  杨:所以你是因为不想跟别人接触?  陈:跟全组上下所有的人你都要谈,你都要说。这不是我的长项。我这个人不是很善于交流。所以呢,我又怕我呢,因为我的个性吧,太武断。别人存在不了,所以呢,避免自我灾难和别人的灾难,于是乎,我就没有去想。  杨:你说你非常喜欢的那个小说《白鹿原》里面有一个地主,你说这个别人让他弯腰,他就是不弯,最后是被打断了腰,而不得不弯。你在这个社会当中,柴米油盐,每天也要过日子是吧,这些年慢慢地磨砺下来,会不会变得起码比你十几年前要世故一些?  陈:本身在世故中吧,这是肯定,处理一些问题肯定要有方法。我不管它叫世故,比如说,很简单的一个事情。演员,因为一件事情,而有情绪,或者是不演了,为什么不演了?因为,制作人应该一月一号付工资的,他没付。可是合同上明明写的是付,从一号拖到三号,三号拖到五号,五号拖到十号。这演员于是乎愤怒了,我不演了,如果这件事情摆出来,挨骂的是谁?这要在国外,正常的法制社会,这制片人是绝对站不住脚的,可是为什么在咱这儿站住脚?而演员是倒霉的。  杨:这事儿如果要发现在你身上,你是选择选出去?  陈:所以我就说,就是你刚刚所说的,在世界当中,世故当中,用一种方法来处理。  杨:你怎么处理?  陈:我就是接着演,我一直演到你不好意思。  杨:但是人家也有就不好意思的,是吧?  陈:我还没碰到。  杨:那你又是很幸运的。  陈:哎。  电视剧《一地鸡毛》片段  陈:我现在就是在调整,从正步走,变成齐步走。  杨:这什么意思呢?  陈:过去可能还是相对地,对自己有一定的这个要求吧。现在希望就变成一种更自我的,更闲散一点的吧,就是从正步变成齐步,然后六十岁以后就变成散步。  杨:散步!  陈:对。使自己不跟自己较这么大的劲。  杨串:有这样一类角色是陈道明特别擅长扮演的:他们外表冷静理智,内心却充满纠葛,其实这何尝不是他本人的写照呢,这么多年地磨损下来,要做到完全的清高似乎不太可能,但是他却苦苦坚持着处事的原则和个性的底线,这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或许也正是他的表演灵感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还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好戏。好,感谢你收看这一次的《杨澜访谈录》,我们下次见。  花絮:  杨:当时你是实际上有危险的,会被水流冲走的。  陈:知道“气氛”吗?  气氛。  杨:嗯,大家营造,大家共同营造一种气氛,是吧?  陈:就说他要死了,然后呢,所有的人呢,都觉得用一个要死的眼光来看着你。  杨:还有一个额外的问题,是你说要再拍《围城》吗?  陈:没有,造谣!
明叔好可爱啊啊
《黑洞》的现实背景更惊心动魄——编剧张成功谈电视剧《黑洞》
■聂明宇的原型是个无恶不做的黑法官
■刘振汉的真身是个因打黑蒙冤的公安局长
2002年伊始,国内文体界的两大热点都与个“黑”字有关。一个是被媒体咬住不放的足球“黑哨”,一个是北京台播完目前又在各地方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黑洞》。由于《黑洞》的剧情主线是围绕38辆走私豪华轿车展开,所以不少人纷纷猜测,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现实背景是不是震惊全国的远华走私大案?聂明宇、刘振汉、湖畔女尸案等等剧中人物和情节,究竟有没有现实“蓝本”?为此,本报记者于上周四专访了电视连续剧《黑洞》的编剧、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记者张成功先生,听其讲述了《黑洞》幕后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黑洞》剧情介绍
天都市龙腾集团董事长、副市长聂大海之子聂明宇是一个全省闻名的青年企业家,但是暗地里,他却操纵着天都市最大的地下黑社会活动。他设立赌场,有计划有预谋地拉拢腐蚀天都市的干部队伍,牟取暴利。他的副手张峰更以为人阴损、手段毒辣著称于世。
正当聂明宇、张峰等在为自己的光辉“业绩”洋洋得意之时,一封匿名检举信忽然递到了省委组织部。匿名信举报了聂明宇等人的不法行为,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责令天都市市委迅速查清此案!然而市委中一些人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将聂明宇的义兄,原刑警队长刘振汉调回刑警队主抓此案。而此时,新上任的海关缉私科长贺清明无意间查获了龙腾集团的一批走私车辆,由此龙腾集团的走私黑幕拉开了一角。
刑警队长刘振汉与聂明宇一家有着比血缘还亲的关系,这无疑为刘振汉的侦查工作增加了无形的难度。是要亲情、友情,还是要正义、良知,刘振汉的内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随着案件的展开,一件件命案使得刘振汉一步步认清了聂明宇的庐山真面目。他毅然抛却亲情的纠缠,决绝地投入到追查聂明宇犯罪团伙的侦查工作中去。但侦查工作一开始便遇到了很多阻力:副队长王明发展的暗线被聂明宇的爪牙杀害;刘振汉千方百计获得的人证被人假扮公安截走;刘振汉的儿子突然被人绑架……
而此时此刻,天都市被聂明宇拉拢的各级干部又纷纷向刘振汉暗中施加压力,逼迫他放弃侦查工作。更使他想不到的是,在亲情与法律的考验面前,市长聂大海也慢慢从一个廉洁奉公的老党员、老干部逐渐蜕化成一个帮助儿子掩盖犯罪事实,纵容儿子销毁罪证的变节分子,他更纠结天都市的高层领导对市局及刑警队的侦查工作百般发难。
刘振汉本人也在这场斗争中被人诬告投入监牢。但邪不压正。老公安局长庞天岳顶住了各方的压力亲赴北京,将案件材料递交给中央。在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怀下,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省委部分领导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到天都市。
最终,这起罕见的走私大案以正义战胜邪恶而结束……
■聂明宇的原型是安徽阜阳的一个黑法官
明面上是天都市赫赫有名的青年企业家,暗地里操纵着当地黑社会,走私、杀人,把一批干部拉下水的龙腾集团董事长聂明宇,是《黑洞》中着墨最多的反面角色。那么聂明宇的原型姓甚名谁?他究竟是不是个阴险狡诈的黑社会头子?这个人物原型的命运结局是不是也像聂明宇一样死于自杀呢?
在公安系统工作了20多年的《黑洞》编剧张成功先生介绍说:由于工作关系,他每年都要接触到大量案件,所以他创作的文艺作品包括电视剧《黑洞》都是取材自真实的案例和其亲身经历。他说:
聂明宇的现实原型是原安徽阜阳市纪委书记的儿子,叫史青峰。该人犯案时是当地一个县法院经济庭的一个法官,其人在黑道上很吃得开,他自己受贿、奸污民女无恶不作。大概从1996年开始,公安机关开始立案调查史青峰涉嫌受贿、强奸的犯罪事实,但是直到整个案件查清历时3年多,过程非常艰难。原因是史青峰的父亲在当地当了十几年的县委书记、县长,当地科级以上的领导中,有几十人和史家有亲戚关系,关系网、保护伞非常厉害。史青峰的案子曾是当时安徽省公安厅的头号挂牌督办案件,省委领导多次在不同会议上讲这个案子。当时《安徽日报》的一个记者采访了史青峰的所作所为后,在《安徽日报》上刊发了文章《竟有这样一个法官》,省委书记看了文章后非常气愤,亲自作批示,要求严厉查办,但是下面层层包庇、设置障碍,使案子查不下去。后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找到阜阳市做工作提出,如果办不了这个案子就要求当地官员引咎辞职,省公安厅又派人组成专案组办案,批捕史青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还掩护他逃跑了一年多,人在哪儿专案组都知道,但就是抓不了。一直到1998年,这个案子才结案,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包庇史青峰的其父母、哥哥都因犯有包庇罪而被判了刑。3年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较量在这个案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给张成功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黑洞》的剧本是1999年写的,所以聂明宇高干子女犯罪的脉络,基本上就取材于史青峰这个案例。
那么聂明宇的原型史青峰是不是最终也是畏罪自杀了呢?张成功介绍说:实际上史青峰是被法院判了死刑。之所以在电视剧中给聂明宇设计了一个畏罪自杀的结局,一是考虑戏剧效果上自杀要比判死刑好一些,另一方面也是聂明宇这个人物经历、智力和个性决定的。电视剧中的聂明宇孤傲、狡猾、阴险,由于他不能正确认识“文革”中的一些经历,他认为世界是很糟糕的,对社会已经失去了信心,同时又因为他在战场上受过伤,失去了生育能力,内心发生变态,所以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绝不会等着刘振汉给他戴上手铐,求死的欲望肯定会主导他的行为。注意看了这部电视剧的人会发现,剧中聂明宇自杀时有一个贯穿下来的道具——一瓶矿泉水。电视剧的开始聂明宇被老鸨敲诈,他就是用一瓶矿泉水毒死掉了老鸨,海关缉私科科长贺清明,也是喝了一瓶矿泉水变成了植物人,剧的结尾聂明宇也是用毒矿泉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暗示给观众的是“恶有恶报”的意思。
■刘振汉的原型是个打黑受陷害的公安局长
随着《黑洞》的热播,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斗争的天都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刘振汉也成了人们心目中正义的化身。
据编剧张成功介绍,刘振汉的故事取材于现实中曾和张成功一起工作和战斗过的一位姓潘的公安分局局长的经历。他对记者说:
朱仙庄镇是安徽省宿州市的一个大煤区,这个地区地型复杂,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商人多、社会秩序混乱,后来发展成华东地区毒品的集散地,黑社会活动也非常猖獗,这些黑社会的头目与官场勾结,公安机关委派了几任公安局长前去治理,最后这些局长不是被拉下水犯了罪,就是充当黑势力的保护伞或治理不力被开除公职,当地的治安状况没有任何好转。
张成功的这位战友原来只是个普通的法医,人很正直,身上还有些书生气。当时不知怎么被领导看中了,临危受命出任了朱仙庄镇公安分局局长。他上任后凭着文人的执拗和单纯开始大刀阔斧地惩治黑社会团伙,打掉了在当地嚣张至极的斧头帮、大刀帮,坚决取缔淫、赌、毒,使当地的治安状况有了好转。但是这位新任分局局长在惩治黑恶势力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特别是得罪了当初建议他去朱仙庄镇任职的一个上司。这个情节和《黑洞》中的情节差不多,这个上司和新任分局局长曾是世交,关系非常好,上司原来是出于信任他的下属才建议让他去任朱仙庄镇的公安分局局长。但是新任局长在打黑的过程中发现,这位上司的外甥就是当地黑社会的一个成员。新任局长不徇私情,顶住压力,把上司的外甥送进了监狱,由此也给自己招致了一场牢狱之灾。
就在新任局长把上司外甥查办了不久,他自己也被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停职,接受上边派来的调查组的调查。这位新任局长始终认为自己秉公办事没有罪,不屈服于调查组的“高压”,一次次质问调查组的人:你们这样做正义何在?天理何在?但是秉承领导的旨意,最后这位扫黄打黑的功臣还是被“依法”逮捕。
在这位战友被隔离期间,张成功和另外一位普通民警就开始为自己的战友鸣不平,找专案组负责人讲理,找政法部门的领导反映真实情况。张成功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和文学界的关系,一方面自己向各级领导写材料,一方面请《人民公安杂志》的一位记者来调查、写内参。《人民公安杂志》记者写的内参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乔石同志当时专门为这个案子作了批示。这期间,张成功还和另外一位姓高的作者以这位新任分局局长打黑除恶的事迹为素材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苍鹰》在《法制日报》上发表。由这位姓高的作者提议,两人找到国内著名的大律师——王工准备替这位蒙冤被捕的战友作辩护。
这位王律师是全国人大代表,纠正过国内几起大冤案。王律师在开全国人大会期间,把这个案子作为权大还是法大的提案,带到了会上,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重视。
这位受害战友的案子开庭时,已从基层公安机关调到省公安厅的张成功专程赶到宿州市法院旁听。庭审中,公诉人指控这位战友的犯罪理由明显站不住脚,张成功和王律师都以为法庭会对这位战友无罪释放,但令人吃惊的是判决结果却是这位战友被判有期徒刑10年。
张成功和王律师继续为这位蒙冤被判刑的打黑功臣申诉。二审法院将张成功这位战友的刑期改判为3年零6个月。而此时,这位战友已在看守所被关了将近3年。幕后操纵这起冤案的人专门把他和那些被他惩治过的黑社会成员关在一起,使这位战友的身心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摧残。张成功自己也因不断为战友伸冤被非议为包庇黑社会,而在上调到省公安厅的过程中险些受阻。
在张成功和王律师的不懈努力下,全国人大专门派人对这起案件再作调查,责成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最终省高院发出裁定书,这位战友被无罪释放。
这位战友被判刑后,张成功曾去看过他。昔日亲密无间、共同战斗的好朋友,见了张成功的第一个动作是表现紧张地打立正喊报告。张成功说,后来他再不敢去看这位战友了,这起冤案对他心灵的震撼无以言表。所以在创作《黑洞》这部电视剧时,刘振汉的人物设计就取材了这个战友的经历。
张成功告诉记者:刘振汉的原型也像他一样被无罪释放后继续留在公安队伍,恢复了原职。
■“青年企业家”曾让副市长7分钟到场
《黑洞》中对黑社会活动的内幕、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作为编剧张成功先生是怎样得到这方面的创作素材呢?张成功介绍说:公安机关这几年连续开展集中打黑专项斗争,使他和一些黑社会组织、成员有了大量接触的机会。他发现黑社会组织已经从前两年靠非法手段敛财——办公司、经商向经济界渗透,转向通过各种手段拉拢、贿赂政界官员,向政界渗透。正像《黑洞》中所描述的那样,一些黑社会头目表面上以政协委员、青年企业家的身份出现,利用靠非法得到的金钱和制造出的各种“把柄”,控制住一些政府官员充当他们的保护伞和利益代言人。
张成功讲述了这样一件曾经让他目瞪口呆的事情。一个靠非法敛财起家的“青年企业家”在一次吃饭时吹牛说:他可以一个电话把某个某个副市长喊过来。张成功开始还不信,没想到这位“青年企业家”一个电话,他所说的副市长真的在7分钟之内赶到了现场。张成功说:我觉得这太可怕了。黑社会头目大多不自己出面,而是让自己的手下向政界发展,去代表他们的利益。他说:“这种形势非常严峻,如果这些人得逞,将直接威胁着我们的政权。我写《黑洞》中的黑社会,就是希望能对整个社会起到一点警示作用。”
■湖畔女尸案案发去年 剧中细节来自破案经历
别墅赌场案和湖畔女尸案是刘振汉为首的天都市警方最终挖出聂明宇、张峰特大走私、杀人涉黑团伙的重要线索。那么这两个案子是作者取自现实中的生活还是虚构的呢?
据张成功介绍:湖畔女尸案在现实中就是去年安徽警方侦破的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副局级的领导和两个三陪小姐有染。两个掌握了这个干部“把柄”的三陪女想借机敲诈这位“副局”一把。情急之下这位“副局”先杀了其中的一个三陪女,被另一个发现。他又杀了另一个。这个杀人犯已被执行了死刑。案发时,张成功正在改编《黑洞》的剧本,就顺便把这个案例也写了进去。《黑洞》的小说里还没有这个情节。
在电视剧《黑洞》中,有一些表现公安民警机智破案的细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刘振汉在带领刑警队员查别墅赌场时,将偷偷放在楼梯地毯下面的一个赌博筹码拣起来展示,吓得现场的娱乐城老板面色苍白、冷汗直冒,使这个地下赌场一下子露出了破绽。再比如天都市公安局长庞天岳交给刑警队的几封举报信,其实都是出自他本人之手。记者问张成功先生这些细节的出处时他说:这些细节也都来自实际工作中。实际办案中,特别是扫黄、打黑、查赌场、卖淫嫖娼等等,一般都是夜间行动,民警们在办案中也经常会用些小手段,试探一下现场的人员慌不慌,以判断这些场所有没有这样的地下“活动”。对于“举报信”的细节,也是公安机关的领导在案件涉及到上级领导没办法直接查办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迂回计策,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做法。
■《黑洞》编剧谈漏洞 说《黑洞》能打60分
《黑洞》在北京电视台和眼下各地方电视台热播期间,除去收到了巨大的“眼球效应”,也有些媒体对剧中的“漏洞”提出了批评。比如说“剧中反面人物聂明宇对刑警队长刘振汉有过救命之恩,聂明宇的父亲对刘振汉也有义父之称,在现实办案中这种关系是绝对要回避的,上级也不会将案件交给双方是这种关系的人去查办。”再有政法委书记签字批捕张峰,接到批捕令的刑警队员在办公楼里欢呼,完全不顾及保密等等。那么作为《黑洞》的编剧,又有过20多年公安经历的张成功,对这些批评怎么看呢?借采访张先生之机,记者向其提出了这个问题。
张成功说:从纯法律角度和办案程序来说,刘振汉肯定应该回避聂明宇和龙腾公司的案子。但是如果认真看了这部电视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其实开始的时候,与聂明宇有牵连的市政法委书记陆伯龄和聂明宇的父亲副市长聂大海都希望刘振汉来办聂明宇的案子,正是因为刘振汉和聂明宇的特殊关系,所以他们认为刘振汉不会对聂明宇怎么着。另一方面,铁心要查聂明宇的市公安局长庞天岳也希望由刘振汉来查办聂明宇的案子。因为他认为刘振汉嫉恶如仇,有正义感,关键时候能够不徇私情,刘振汉和聂明宇的特殊关系,使他更容易掌握聂明宇的犯罪证据。
张先生进一步说:其实在实际办案中面对非常复杂的社会情况,办案机关会采用各种手段,也不排除会采用一些合情合理不合法的措施,对于法律规定应是原则上的把握而不是机械的理解。再有刘振汉和聂明宇虽然有一种特殊的亲情,但是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在城市人口非常集中的情况下,现实中也不可能做到所有有关系的人都绝对的回避。
对于抓捕张峰前的刑警队员欢呼的场景设计符不符合破案规律,张成功说:作为电视剧,在不违反大真实的情况下肯定要考虑戏的画面效果和对观众的感官冲击力。作为公安戏还要考虑正义力量对邪恶势力的震慑效果。对张峰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黑势力头子,公之于天下的抓捕从画面效果和震慑效果都比密捕或是小场面的抓捕要好。即使在现实中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完全是根据需要。
采访最后记者问张先生:您个人对电视剧《黑洞》的评价如何,如果请您打分的话您会给电视剧《黑洞》打多少分?他说:“细节方面还略显粗糙。让我打分的话,能给个及格吧。”
《黑洞》编剧张成功简历:从部队复员后即走入公安行列。从最基层的民警做起,至今已有20多年公安生活经历,本人当过刑警、治安警等多个警种。现就职于安徽省公安厅政治部。著有报告文学、小说等300多万字。电视剧代表作《刑警本色》《黑冰》《黑洞》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冒险岛进去后自动退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