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我们做为2018年军人抚恤金上调,60年后也就是今天

舞台再现60年前胜利夜--青岛新闻网
舞台再现60年前胜利夜
11:55:06 
晚会现场中国老兵在签名留念。
&&nbsp&&nbsp胡锦涛等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nbsp&&nbsp舞台再现60年前胜利夜&&nbsp&&nbsp昨天―――六十年前,我们作为军人,亲历了一场世界大战;今天―――六十年后,我们作为幸存者,是那场战争的最后见证人;明天―――为了子孙后代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郑重留言:“热爱生活,珍惜和平”。―――《北京和平宣言》北京和平墙昨揭幕&&nbsp&&nbsp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语言,来自中国和22个国家的二战老兵昨天聚首北京,并写下他们的和平宣言:热爱生活,珍惜和平。&&nbsp&&nbsp昨天下午,200多名二战老兵与100多位中国抗战将领和老战士出席了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的《北京和平宣言》签署暨北京和平墙的揭幕仪式。&&nbsp&&nbsp北京和平墙主墙高10米,共60级台阶,象征抗战胜利60周年。主墙正面镌刻有中、英、俄、法、西五种文字书写的《北京和平宣言》。&&nbsp&&nbsp中国二战老兵刘实说,签署《北京和平宣言》、建立北京和平墙是这些经历抗日战争炮火硝烟的中国老兵长久以来的心愿。今天这些活着的老兵代表那些为保卫和平而捐躯的战士签署宣言,以表达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nbsp&&nbsp二战期间美国飞虎队王牌飞行员约翰?罗西之前曾激动地表示:“即使坐着轮椅,我也要到北京在宣言上留下名字!”&&nbsp&&nbsp&&nbsp&&nbsp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为了正义与和平》,昨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观看了演出。出席晚会人数约6000余人。&&nbsp&&nbsp昨晚的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华灯璀璨,气氛热烈。在出席晚会的1500多名抗战老战士和老同志、海内外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以及国际友人代表座位前面摆放的一束束绚丽的鲜花,格外引人注目。&&nbsp&&nbsp晚会在《义勇军进行曲》中拉开序幕。舞台上方屏幕上的一幅幅历史画面,将观众带回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并再现了60年前的胜利之夜。整台晚会由序幕《松花江上》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等五个部分以及尾声《我们热爱和平》组成。《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贯穿始终。&&nbsp&&nbsp晚会结束时,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演员、观众一起高唱国歌,把晚会推向高潮。&&nbsp&&nbsp&&nbsp&&nbsp致敬&&nbsp&&nbsp陈祖伟是来自贵州的一名伤残军人,至今胸部仍留有弹片。昨天,他说:“我要向每一个到场的老兵致敬,他们是伟大的!”&&nbsp&&nbsp&&nbsp&&nbsp现场&&nbsp&&nbsp两老女兵戎装打扮&&nbsp&&nbsp身着绿军服、头戴八角红星帽、脚缠绿绑脚、腰系褐色皮带,全身东北抗联戎装打扮的老战士李敏成了会场上炙手可热的明星,走到哪都被人拉着合影留念。李敏出生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32年,年仅8岁的她参加了抗日救国儿童团,1936年在被敌人追捕的情况下上山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她今年已达83岁。另一位东北抗联老战士李在德和她同样装束,也吸引了不少记者的镜头。&&nbsp&&nbsp报警钟捐做和平钟&&nbsp&&nbsp在和平墙对面,悬挂了一只和平钟,60多年前,它曾是河北省衡水市耿李村村民报警用的钟。前不久,该村村民听说了这个纪念活动之后,就主动表示要将报警钟捐给组办方,以此纪念历史。&&nbsp&&nbsp据介绍,由于钟的体积太小,而柱子又太大,比例不协调。随后,有人想出办法,把这个珍贵而有纪念价值的和平钟挂在和平墙对面的一棵树上,该树正好表现了很好的沧桑感。&&nbsp&&nbsp&&nbsp&&nbsp据新华社电、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等整理&&nbsp&&nbsp
页面功能 &【
】【打印】【】
相关链接:
青青岛短信中心
选报纸类型青岛日报 青岛早报
青岛晚报老年生活报法国永远铭记60年前的今天
6日,各国领导人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仪式上。前排从左至右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法国总统希拉克及夫人、美国总统布什
诺曼底登陆区的地图
  本报综合报道6日,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仪式上,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讲话,缅怀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牺牲的联军士兵。
  缅怀过去希拉克说:“此时此刻,我们所站立的这片神圣土地,因其在历史上对抗邪恶所见证的关键一役而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铭记。
  今天,我们聚集在此,对60年前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英雄们表达我们的感激和敬意。同时,我们在此的集会也将告诉年轻一代,当年这场战争对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的深远影响。”
  希拉克说,法国永远不会忘记60年前的这天。法国将永远铭记美国及欧洲盟国为欧洲的统一,自由和民主繁荣所做的一切。
  希拉克说,60年前的诺曼底登陆战是一场关系到法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战争。“在这儿,当我们今天沉寂面对一排排十字架下埋葬的朋友和兄弟,我们以沉重的心情追忆他们的伟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
  希拉克说:“我在此以每一个法国人的名义,向他们致以一个国家永久的感激。
  我向他们拒绝奴役、改变历史、为人类带来和平的勇气致敬。克服恐惧,为理想努力奋斗的他们将人类的灵魂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展望未来希拉克还表示,就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法国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当今世界的新威胁,大西洋联盟是欧美国家共同安全防御的基础。他同时呼吁建立一个尊重法律、自由、正义和民主的国际新秩序。
  对于首次参加诺曼底登陆庆典仪式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希拉克表示,在战后,德法两国实现了从敌人到朋友的转变。“从德法两国战后和解与合作,我们告诉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
  希拉克说:“我们不能忘记,如果没有历史的指引,我们将迷失未来的方向。我们有责任为下一代建造一个进步、自由的世界,并由他们延续下去。”
  美国总统布什:“美国愿为朋友再做一次”
  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仪式上,美国总统布什发表讲话。在表达了对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的哀悼之后,布什首先向当年参加诺曼底登陆的二战老兵们表示敬意。他说:“你们将永远受到你们的国家和那些因你们而重获自由国家的尊敬。”
  布什还说:“美国和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立起来的盟友关系现在还很坚固,并且今天这种关系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回顾美国当年为把纳粹德国赶出法国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布什表示,如果时光倒流,为了我们的朋友,美国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布什说:“美国愿为朋友再做一次。”
  布什对那些曾参与战争的人说,你们将因爱国精神和帮助他国而永远被人铭记。布什和希拉克当日肩并肩面对着美军阵亡将士墓地,共同反思着60年前发生的那一幕。
  德国总理施罗德:“德法两国将共同迈步向前”
  作为首名应邀的德国政府首脑,施罗德出席了6日的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
  施罗德表示,他出席这项纪念活动是为了让后代牢记欧洲人对维护持久和平、共同建设欧洲的责任,也是为了悼念所有被希特勒残杀的死难者。
  施罗德说,他的父亲二战期间死在罗马尼亚,对于经历过战争的老一代人来说,战争造成的死难和破坏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最重要的是,这些记忆帮助我们团结在一起,使我们有了共同观点。”他说:“我对德国人曾经对法国男人和妇女所做的事感到羞愧。”
  施罗德说,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标志着我们最终克服了曾把德国和法国分开的障碍,清楚表明法国和德国希望一起作为欧洲的一部分继续迈步向前”。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这是一个感激和纪念的时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莱尔出席了6日的纪念仪式。伊丽莎白二世高度称赞60年前的诺曼底登陆为“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军事行动之一”。她说,这是一次完美的联合行动,单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无法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必须归功于来自各国的军人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高尚行为。”
  “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是一个感激的时刻,一个纪念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悼念那些在诺曼底付出生命的人们,并对参与诺曼底登陆的全体人员表达我们的敬意和谢意。”
  此前,伊丽莎白二世在朱诺海滩出席了加拿大阵亡将士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
  “加拿大人民的后代可以带着自豪和赞美回顾加拿大陆军、空军、空军为解放欧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老式战车
  6日,许多人驾驶着自己收藏的当年老式战车从世界各地赶到诺曼底参加庆祝活动。
  46岁的吕德。克鲁伊驾驶着自己那辆双缸哈雷军用车,从阿姆斯特丹来到这里。
  一位英国收藏家将自己的M36反坦克装甲车停在路边,车上的扬声器里飞扬着战争年代的歌曲。
  当然,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太年轻,他们对于当年的那场战争毫无概念。但是,许多收藏家都表示,他们把自己收藏的老式车辆带到这里,正是为了向当年的老兵表示敬意。
  “她吻了我”
  60年过后,75名美国老兵再访故地,追忆在奥马哈海滩倒下的战友。
  在法国,老兵们受到当地民众的热情接待。“他们为我们做得太多了。哦,天啊,一位女士走过来吻了我,”来自纽约长岛的84岁老兵马里诺说。
  在纪念仪式上,79岁的雷蒙德。穆恩回忆说,他当日成功突进内地后点燃了第一支香烟,回头望去,但见数千只登陆艇正源源不断抵达诺曼底海滩。“我当时有个念头:纳粹决不会得胜,我们正在赶来,不会后退,”他说。
  美军之羞
  就在布什高歌登陆诺曼底战士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父辈一代”之际,许多学者却关注着美军登陆后的阴暗行为———抢劫、掠夺和强奸。
  《在法国的美国大兵》一书的法国作家伊丽莎白。克夸特说:“登陆诺曼底的美国士兵至今仍被人们当成英雄,但是这不能掩盖某些事实。”
  虽然只有70名美军因此进了监狱,但这并不代表法国民众已经忘记他们当年犯下的错误。至今,法国某些警察局外还张贴着控诉美国大兵当年罪行的大幅诉状。(综合)
  见证历史的卡昂市
  本报综合报道60年前的诺曼底登陆是二战后期一次历史性的战役。下诺曼底首府卡昂市见证了影响历史进程的这一重大事件。1944年卡昂解放时已是一片废墟,75%的建筑物被摧毁。战后,卡昂的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钢铁工业。此外,卡昂在水运条件便利的奥恩河和河港运河地区建起了包括汽车、电器设备、电子元件等行业的工业区。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卡昂市有一所1957年重建的大学,门口矗立着一尊“凤凰涅槃”的铜雕,象征着卡昂的新生。日,诺曼底战役纪念馆正式开馆。馆内再现了44年前一幕幕惊心动魄和感人肺腑的历史画面,用各种资料向观众介绍二战的历史。纪念馆的设计者颇具匠心地为其取名“和平纪念馆”。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日被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称为“决定性的24小时”,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则称之为“历史上最漫长的一天”:00:05———盟军开始轰炸法国海岸,拂晓时已投弹5000吨。
  “最长的一天”纪事
  00:20———英军第6空降师官兵夺取卡昂运河上的“飞马桥”,切断了桥后海滩上德军炮兵部队的重要通道。
  01:30———美军第82和第101空降师1.3万名官兵跳伞降落在犹他海滩沿线。
  02:30———英国伞兵占领卡昂市北部朗维尔镇。
  06:30———美军登陆艇抵达犹他海滩。
  06:35———美军登陆艇抵达奥马哈海滩。由于德军重兵据守悬崖,战斗惨烈,当天伤亡大约2500人。
  07:25———英军第50步兵师和第8装甲师到达金海滩。英军第3步兵师同时在剑海滩登陆。
  07:55———加拿大第3步兵师到达朱诺海滩。
  09:33———指挥登陆的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宣布“霸王行动”开始。
  18:00———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流亡英国的“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说,争夺法国的战斗已经打响。
上一文章:
下一文章:60多年前杨根思的遗骸没能回家,但今天我们一定要迎回他士兵的遗体
进击的熊爸爸
所有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每一个战斗集体都是有魂魄的,这种魂魄越纯净越强大,这个战斗集体就会越勇敢越坚强,就像当年那个钉在敌人疯狂火力前的3连那样。而两位归队伤员就是这个连队魂魄的传递者。他俩从那个阵地上走下来,他俩亲身经历了那种铁和血考验下的坚忍不屈,他俩亲眼目睹杨根思和他战友们的顶天立地……每一个战死者的英勇都历历在目,他们的力量已经铭刻进了他俩骨子里,再传递给那些全新的后来者们,直至再后来。时间如白驹过隙。昔日那支衣衫褴褛只能凭借三八式和炸药包对抗敌人的步兵连,今天已经升级成为一支装备先进的装甲步兵连,三八式换成了九五枪族,炸药包换成了步战车。不知是不是60多年前那植入和传承的魂魄所导致,据说,这么多年来,这个连队的战斗力倍受信任。因为在整个集团军乃至战区中任意的比武或对抗,3连都能保持很高的胜率,3连出来的兵也都是最优秀的。所以,这支连队中总会产生一些人,他们经过选拔,通过考核,然后戴上蓝盔,代表国家不远万里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地域。他们被告知要面临接受战火和鲜血的考验,而唯一的理由是:为了和平。【三】牺牲,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60年前是,60年后也是。当那枚炮弹钻进步战车时,里面的士兵并不一定能意识到死神已经触摸了自己。但我想,当他们在隆隆炮声中穿着防弹衣戴着头盔满身装备手持武器钻进战位时,一定是做好了这种准备的。我没见过也没进过杨根思连,但我在湖南卫视里追过他们。我惊讶地发现他们并不是想象中那样冷冷的铁血军人,相反他们热情、温暖、阳光,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周围的人充满感情,以致那么多人从他们身上读到了“暖男”二字。查看: 2109|回复: 9
『转帖』远征军,60年后的叩问——一篇令我震撼的好文章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这是一篇令我震撼不已的文章,《远征军,60年后的叩问》发表在凤凰周刊2005年25期上,特摘录若干篇章,以飨各位,以下有引号的均为原文。文章虽称不上字字珠玑,但却已经说出了我压抑在心底很久的话,所以我只在若干句子后加上一两句感想。
“六十年前的八月十五日,在我们辽阔破败的国土上,突现出空前的欢腾——日本投降了。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体会那一刻中国人的心情,整个民族如浴火重生地狂喜,终于战胜了强敌,可以告慰忠烈的哀荣。在欢腾的四万万五千万人中,最激动的莫过于数百万的军人。那一刻,无论重庆还是延安,所有的军人眼中都流着同样的泪水。誓言流血不流泪的汉子们相拥喜极而泣。那一刻,没有人怀疑历史会永远铭记他们;那一刻,所有军人的前额上缀着同样的帽徽,那颗蓝天映衬的棱角分明的太阳,是中国军人的标志与胜利者的光荣。”
“我们认识许多在那一天欢呼的军人们,但岁月将他们分为两群人:一群是我们的父母和他们的战友们。多年来,他们英勇抗战的故事充满着我们的文字、美术和、电影和课本中,只是他们绝口不提那颗青天白日的帽徽,那帽徽成了耻辱,成了赃物。父母和他们的战友在那场欢呼仅仅几年之后,又迎来了另一次欢呼。而另一次欢呼中,并未包括当年与他们遥相呼应共庆民族独立的另一群抗日军人,那群军人因着头上也曾经戴过那颗可憎的帽徽,而从此走上终生的赎罪之路。”
“几年来,我们在做中国远征军的历史调查中,陆续认识了这一群人中的好几位,他们一概衰老、疾病、孤寂地苦度着风烛残年。一开始听他们讲年轻时与日本作战的时期,听来如童话一般。你怎么也无法想象,面前这踉跄挪步、弯腰驼背、卑微谨言的老人,竟在当年如此地厮杀于战阵,如此地无畏与豪迈。”
一位叫张子文的老人,当年毕业于中央军校炮兵科,任远征军长官部参谋。抗战结束后,部队北调,他预知内战将起,决意退伍,去昆明重入大学,后来回保山做了中学教员。就这样一位投身抗战而未参加过内战的军人,却在“1956年的一天,被找去谈话,黑暗开始了,他不得任何申辩,甚至没有机会告别妻女,便被投入劳改农场,罪名是历史反革命。此一别,妻离子散。(被卫立煌赞为)“青年才俊”的张子文在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涯中,熬干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八十年代初被平反释放、恢复教师工作时,已到了退休年龄。”
“张子文老人患有腰疾,上下车都非常困难,但知道我们要去寻找远征军长官部旧址,毫不推辞陪着前往,颠簸了整整一天。87岁的抗战军人挺直着腰,与老伴相携着在山路上蹒跚而行。无以为报的我们,请他收下以劳务费之名的几百元钱,老人拒绝之坚,重现沙场风骨。前不久,几位美国援华阵亡军人的后代来到云南,与张子文老人在保山见面,老人以流利的英语对话,遥忆当年连队上美军顾问的故事。那天老人穿着一件浅粉色的衬衫,整洁的西服,几小时的交谈,没有提一句自己在战后的苦难。那种为抗战中国自豪的神情,绝不逊色任何一国胸前挂满勋章的二战英雄。我们知道,在那一刻,在那几位美国人的心里,张子文老人就是我们民族的尊严。”
还有一位陈宝文老人,92岁,也是中央军校炮兵科毕业,滇西反攻时任第11集团军司令部作战参谋。抗战结束后回到昆明打理自家产业——昆明最大的酱菜园。公私合营后,陈变成了普通工人,随后被当家作主的穷哥们揭发历史问题和剥削罪恶,结果被扫地出(自家产业)门。为了养家,老人当苦力拉板车。六十年代连板车都不让拉了,下放到一千多公里外的小山村改造。平反后靠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度日。
“就是这位被社会如蔽履搬抛弃的老人,用他老去的生命翻译了大量美国陆军援华顾问团的资料,他知道这东西不能换来稿费,但是这般如此重要的史实,国内几乎无人知晓。前不久,我们看央视访谈,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史迪威的专家侃侃而谈,谓史迪威的陆军在中国没有一兵一卒。(光亭注,这就是我们的所谓专家的水平!)陈宝文的资料告诉我们,以史迪威为司令,弗兰克·多尔将军为参谋长的美国陆军Y部队有四千多美国军人,在整个滇西反攻中与中国远征军混合编成,同中国官兵一起与日寇浴血作战。原本规定美军不上第一线,但仍有多位美军官兵在激战中冲了上去,共有19人阵亡。多尔将军在战后撰写了大量回忆录,并由于他独特的工作位置,美国陆军部档案馆专门设立了《多尔文献》这个专项。我们一行几个朋友赴滇原本就是为了拍摄Y部队的阵亡者的故事:《寻找美军少校梅姆勒》记录片。此前我们为查部队阵亡名单颇多周折,史迪威将军的孙子得悉此事后也加入寻找的队伍,他对美国一些官员说: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令人感动的!美国军方随即提供了部队的所有资料并附上谢意。”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曾有无数仁人志士蒙冤而死时候都会凛然地说:历史将会还我清白。之后,慷慨赴死。如果他们地下有知,历史也会死去,他们还能死得那样从容吗?仅仅六十年前的历史,在我们迈出双脚去用心丈量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我们的现代史已经开始了死亡的进程。”
“日本侵略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规模的、以毁灭我们文化为目的,进而亡国灭族的入侵,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对侵略者最坚决、最广泛、最光荣的一次抵抗。整个民族的主流精英没有人说过投降的话,国共两党消弭内战,共同唤起国人空前的民族意识,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可惜的是,如此光荣的历史,从掀起之日起,就被淹没在自己的政治风浪中。那是一次空前的民族战争,它的意义本应超过一切政治与党派的纷争,因为,民族比王朝更长命,这是五千年告诉我们的不争史实。”
“本着对历史认真的态度,当六十年胜利纪念来临的时候,我们要思考,这个六十年祭,我们应该纪念胜利?还是应该纪念抵抗呢?首先,我们胜利了吗?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阿Q传统的国度里,可能很少有人这样思考过这个问题,由于中日两国军事与工业实力的巨大差距,作为一个独立的战场,直至战争后期,除滇西、缅北等地,中国军队并无全局性战略反攻的发动,大多数地区仍呈守势,战中仍是败多胜少。不应讳言,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的战场,我们并没有胜。但是在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下,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了,而我们是这个同盟的成员国,我们的胜利更多的来自全民族不屈抵抗的道德感和为此赢得的民族尊严。而且,这抵抗属于中华民族的所有党派与军队。六十年一个轮回,对于我们民族有从头开始的意思。因此六十年祭应该是一次消弭政党抗战的沉痛,重塑民族抗战史实的良机。”(光亭注:说得好!)
“胜利已经六十年,我们对同族军队不抵抗的指责已经延续了整整一个甲子。一个甲子长到几乎与人的生命相同,就因为兄弟阋墙,就该让我们众多的抗战者在漫长的人生中活得比投降的敌人还惶恐,比失败的侵略者还耻辱吗?(光亭注:真是一针见血啊!)过去几十年大陆民政单位出台过若干救助政策,但是这一部分抗战老兵却不包括在内。流落在云南的滇西反攻的老兵曾经有数千人,至今在世的也只有百余人,仅我们三五年间采访过的几十位老兵去世已近半。他们真的与历史无冤无仇,而我们的社会如果能有一点微薄的老兵救助基金,就能让这些风烛残年的衰老军人在以身捍国六十年之后真正体会到来自后代同胞的些许温暖;让这些不久于人士的老人将我们的感恩之心带给先死的殉国者;让他们最后的微笑原谅我们六十年偏见给他们的创伤,他们的同胞曾在这伤口上撒盐,虽然六十年的创伤早已结痂了,但让我们哪怕再晚,为他们盖上薄薄一层纱布吧。仅仅因为政治,让哪怕一位以身许国的军人蒙冤即是罪过,而让整整一代热血报国的军人在人们的淡忘中孤独地终老,则是全民族的耻辱。我们再多重复对胜利的欢呼,哪怕一百年,一千年之后,此时此事不做,我们这个胜利的民族将永世蒙羞。”
“在第一个六十年祭来到时候,许多的部门在忙于办展览、办演出、拍虚构的电视剧,但是却忽略了更重要的许多事情。战争结束之后的1947年到1949年间,美国政府组织了专门机构迁回所有在海外战死的阵亡者遗骨。我们见过美国陆军部档案里极其严谨的移葬报告,有埋葬地的地名、经纬度、阵亡时间、阵亡者军阶及军人号码、移葬时间、移葬负责人的姓名、移葬的过程等等。上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不惜代价也移葬了在缅甸的阵亡者遗骨。只要看看缅甸满街的日本车、金碧辉煌的佛塔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就知道鬼子对他们的阵亡者是花巨资的。他们手持战争期间的遗骨埋葬图,盖了房子的拆房子,修了路的扒路。他们用钱开道,修了无数的慰灵塔,就连菊花团的七百多匹战马都慰了灵。而中国抗战军人的遗骨和坟墓呢?1942年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在缅甸战死数万人,几十年过去,没有得到任何的慰籍,甚至连所有的纪念碑和墓地全都毁了。国内的抗日将士阵亡者墓地以及纪念碑今又何在?据悉,除了云南腾冲40年代建、60年代毁、80年代重修的国殇墓园,90年代初云南德宏重修的远征军纪念碑外,各地的墓地和纪念碑也是毁得一干二净了。如此爱修墓的一个民族,如此对祖宗崇敬有加的一个民族,是否该为那些成千上万的殉国者、为那些60年前让我们民族免于灭顶之灾的前辈英烈留下一部完整一些、准确一些的历史和一块石碑呢?”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而我们的镜子好似毛玻璃做的,这样的史实能照见我们民族清晰的未来吗?”
估计这里有些人是不会喜欢这篇文章的——转贴者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0:08:36编辑过]
, , , , ,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远征军的帖子
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
只有顶!!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远征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远征军,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应该自豪和伤心的记忆
但即使是这样,远征军依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远征军,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这是超越国家与政治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愿一切为我们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安息。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造纪念碑 给抚恤是物质上的
要在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才行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楼上的说法,“中流砥柱”可不干[em05]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该为那些成千上万的殉国者、为那些60年前让我们民族免于灭顶之灾的前辈英烈留下一部完整一些、准确一些的历史和一块石碑。
让那些编造“不抵抗”谎言的家伙遗臭万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让那些“不抵抗”丢东三省、丢华北的家伙遗臭万年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不抵抗”丢东三省、丢华北的家伙没有一个遗臭万年,有的还安享天年。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回复:(无声呐喊)“不抵抗”丢东三省、丢华北的家伙...
[B]以下是引用[I]无声呐喊[/I]在 8:35:00的发言:[/B][BR]“不抵抗”丢东三省、丢华北的家伙没有一个遗臭万年,有的还安享天年。
知道就好,不就有你这种人帮衬嘛!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人论坛2017年涨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