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林业局护林员标准工资一年工资多少

【脱贫攻坚】贫困户成了护林员 一年增收近万元
您现在的位置: >
威海网·威海晚报
今年3月份开始,高区初村镇小馆村村民姜守海有了一份新工作,成为一名森林防火护林员,他从没想到自己会在54岁的年龄实现再就业,每年还能增加近1万元的收入。
【精准扶贫小档案】
扶贫单位:市林业局
扶贫对象:需要进行绿化提档、退耕还林还果、荒山绿化、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等工作的贫困村。结对子帮扶村区文登营镇榛子崖村,该村是省定贫困村,173户村民中有75户贫困户。
扶贫思路:重点利用自身林业优势,落实林业扶贫专项方案,开展专项行业扶贫;做好结对子帮扶工作。
扶贫内容: 1、完成71个村庄的绿化提档工作,退耕还林还果2995亩,荒山造林360亩,核查生态补偿资金落实情况;
2、提供54个护林员岗位,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就业,目前已安排28人;
3、扶持贫困村发展绿化苗木基地,发展碧根果等经济林基地,并提供技术指导;
4、对结对子帮扶村2处水库进行清淤扩容,资助2名贫困学生。
当上护林员,贫困户姜守海的收入有了保障。
今年3月份开始,初村镇小馆村村民姜守海有了一份新工作,成为一名森林防火护林员,他从没想到自己会在54岁的年龄实现再就业,每年还能增加近1万元的收入。
姜守海的工作,是由我市林业部门提供的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这是市林业局林业扶贫专项方案内容之一,除此之外,该局还扶持贫困村进行特色产业栽培、村庄生态建设,全力推进涉林精准扶贫项目。
晚报记者 张世洋 文 于启波 图 通讯员 罗德明
面向贫困户招收护林员,54岁村民再就业
11月30日,迎着初冬的寒风,高区初村镇小馆村护林员姜守海像往常一样,穿上厚衣服,往村西北山上走去,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
“今天是我们小组的值班日,必须得到山上看着,时刻谨防火情。”54岁的姜守海从今年3月份起成为村里唯一的护林员,与周边村庄的护林员一起看护山林,平时的工作就是巡护小馆村附近的山林,及时发现并制止火情、制止破坏山林资源等行为。
在此前一天的晚上9点,姜守海接到通知,小馆村西南山上出现了火情,正准备睡觉的他一路跑到现场帮助灭火,期间不慎摔伤了左脚腕和腰部,但是他和同事们一起控制了火情,并没有造成大面积的山林损失。
日夜守护、随叫随到,这份工作虽然艰辛,但是自从今年3月份成为护林员后,姜守海就一直兢兢业业。
姜守海所在的小馆村是省定贫困村,姜守海一家是村里52户贫困户之一。在获得这份工作前,夫妻俩捯饬着家里的几亩地,附近村庄有集市时,他就和妻子摆摊卖鞋,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现在一个月有1000元的稳定工资。”姜守海说。
除姜守海外,还有36名贫困人员在我市林业系统提供的护林员、护林协管员和森林消防队员岗位上实现了就业。
据了解,我市林业部门根据自身优势,按照“扶贫项目一定要让群众参与进去”的原则,为贫困人员提供了系列精准扶贫公益性岗位,今后,他们还将继续为脱贫意识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
种下小树苗,播种新希望。
碧根果种进山坡地,特色产业助农民增收
小馆村同时也是威海市重点扶持贫困村,土地以山地为主,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打赢脱贫攻坚战,扭转贫困局面,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增强农村“造血”功能,把产业扶贫作为首要任务。为了提高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来,在高区管委、初村镇政府的支持下,我市林业部门因地制宜在小馆村开展了碧根果种植。
11月30日上午,我们来到小馆村村民潘玉芝位于村南头山坡的地里。今年6月份,她在这里种下了碧根果。
“碧根果树之间还可以套种玉米、花生等其他作物。”66岁的潘玉芝说,她没见过碧根果到底长什么样,但是树苗是免费的,她就种了约3亩地。
其实,种植碧根果并不是盲目之举,高区农经处林业科工作人员宁涛介绍,他们多次到高区双岛街道筹建处卧龙村核桃园进行考察论证,因为那里有碧根果丰产种植的经验。土质检测报告显示,本地具有种植碧根果的条件。
“一亩地可以种30棵碧根果,盛果期每棵树保守产量为20斤,一斤售价为30元,一亩地一年收入就达1.8万元。碧根果结果期可达六七十年,管理简单,不用花费专门的人力。”宁涛介绍,林业部门还会为村民进行技术指导,为碧根果的生长发展保驾护航。
除了发展碧根果的特色产业种植外,我市林业部门还扶持12个贫困村共发展绿化苗圃12处,面积1510亩,以特色产业的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
在利用自身优势做好专项扶贫工作的同时,市林业局也有自己的结对子帮扶村——位于文登区文登营镇的榛子崖村。这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共有143户村民,其中75户是贫困户,是省定贫困村,村集体对外出租部分土地每年有3000元的收入,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收入。
按照我省要求,省定贫困村每年的资金投入不少于30万元,如何利用好这笔扶贫资金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则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后,文登营镇政府发现村里暂时没有发展产业的基础,于是将这笔钱投入到三友集团侯家庵生态农业观光园里,作为入股方,村里每年能获得至少3万元的分红。”市林业局派驻榛子崖村第一书记许修科介绍,这样能够增加村里的收入,也能降低风险。
尽管如此,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在村里开辟产业发展之路的想法。
今年7月份,市林业局协调6万余元资金,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对榛子崖村2个水库进行了清淤扩建,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
“新扩建的农田灌溉方塘蓄水量比往年同期增加10倍以上,满足了全村及周边地区的农田灌溉需求。”许修科说,除灌溉外,还可利用水库水面进行养殖,所以多方商量后,打算利用水库对外招商,发展养殖等产业,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威海网·威海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威海新闻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鲁新网备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鲁B2- 鲁ICP备号 
内容联系/业务洽谈:农村护林员每年工资一班是多少左右-免费法律咨询-中顾法律网
品效营销:中顾总机
当前位置: &
& 农村护林员每年工资一班是多少左右
中顾法律网投诉平台
中顾法律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谐的网络交流平台
农村护林员每年工资一班是多少左右
用户:gqym***
| 湖南-湘西 | 发布: 23:08:40
农村护林员每年工资一班是多少左右
登录中顾法律网会员注册
登录回复咨询可查看联系方式!请勿灌水,否则将取消查看权限!
相关法律问题
0位律师解答
0位律师解答
0位律师解答
0位律师解答
0位律师解答
相关法律法规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颁布日期:
专业律师推荐
同城专长律师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 鲁ICP备号 【济南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备案:20】
版权所有:济南中顾法商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脱贫攻坚】贫困户成了护林员 一年增收近万元
近日,在林业部门完成护林员考核工作后,太旗通过旗财政将50名自治区级贫困护林员的工资打到他们的“一卡通”惠农卡内,每人5000元,共计25万元。其余工资将在年底打入护林员“一卡通”内。
2016年10月份,太仆寺旗林业局经村(镇)推荐审核选聘了50名自治区级建档立卡贫困护林员,从事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由中央财政给付工资,每名护林员每年工资1万元。50名护林员来自50户贫困家庭,涉及贫困人口129人,平均每个护林员家庭通过生态护林员劳务报酬这一项,人均可增收3875元。
在建档立卡贫困护林员选聘中,林业部门认真贯彻扶贫工作“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坚持“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突出重点的原则,通过村民推荐、乡政府考察、旗扶贫办认定、旗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程序,最后对符合条件的进行聘用。在护林员管理上,实行“旗建、乡聘、站管、村用”的管理办法,力争实现贫困户脱贫与生态保护“双赢”。
编辑:薛润明 武文飞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贫困户成了护林员 送岗位助力扶贫攻坚通辽日报数字报
第2版:新农村
第1版 要闻
第2版 新农村
第3版 扎鲁特新闻
贫困户成了护林员 送岗位助力扶贫攻坚
□窦忠元 奈曼旗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政策,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生态补偿项目,为258个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成为护林员,拓宽了脱贫增收渠道。 杨春家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唯一的经济来源是6亩地,老伴又患有糖尿病和双脑血管堵塞,每年的医药费就要花费近万元,加上老两口无儿无女,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56岁的杨春一人身上,生活很窘迫。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奈曼旗为他提供了护林员这份工作,让他十分高兴。他高兴地说:“林业局聘用我做护林员挺好的,一年的工资是一万,正好解决了我老伴的药费。” 杨春主要负责就是看管兴隆地村附近的山林,及时发现并制止破坏山林资源的行为。 村里有了护林员,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困难,还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为全村的森林管护提供了保障。 杨春所在的大沁他拉镇兴隆地村党支部书记刘桂琴说:“选杨春作为我们村的护林员,既解决了杨春的家庭实际困难,又助力了脱贫攻坚工作;再一个就是对我们村的林业管护,病虫害防治、以及滥砍滥伐,对森林的管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除大沁他拉镇兴隆地村村民杨春外,奈曼旗还有257名贫困人员在旗林业局提供的护林员岗位上实现了就业。在上岗前,他们统一参加岗前培训,全面学习护林员职责以及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技能。 奈曼旗林业局副局长朱振民证实说:“我们旗根据全旗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管护的需要,在全旗建党立卡贫困户当中,选聘258名护林员。林业系统每年通过工资的形式给他们每人发放管护费一万元,使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帮助他们脱贫。”
通辽日报社版权所有沅陵县426名贫困人口护林员今年可全部脱贫
  红网沅陵站9月29日讯(分站记者 李青松 通讯员 吴朝辉) 9月29日,记者从怀化市沅陵县林业局获悉,该局对全县21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下达了426名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指标,入聘的426名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2016年可全部脱贫。
  根据沅陵县出台的《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要求,沅陵县决定开展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生态护林员管护对象为森林资源,重点是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生态林,管护区域为各乡镇林业工作站、林场可以组织管护的范围,实行“县建、乡聘、站管、村用”的管理机制,协议期一年。主要职责是对划定管护区域森林资源进行日常巡查管护,掌握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发生,防范森林火灾等。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工资依据年终考核结果,直接通过“一卡通”拨付到本人,做到了资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禁止截留、挪用、冒领以及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等现象发生。全县426名生态护林员应管护林地面积公顷,人均管护面积733.33公顷,管护资金总额达426万元。
  近年来,沅陵县林业局把精准扶贫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抓好对上对接汇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助推沅陵县精准扶贫工作。经过沅陵县林业局党组不断的努力争取,省林业厅、省财政厅下达沅陵县2016年度生态护林员426名指标,专门用于解决沅陵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
  沅陵县在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过程中,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作实际,坚持自愿原则,以2016年预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主原则,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和“县建、乡聘、站管、村用”原则,努力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探索生态脱贫路子,开启森林资源生态管护队伍新机制,使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生态护林员,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同时,全力推进全县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 12:03:02) ( 11:25:01) ( 11:16:10) ( 11:21:1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林员工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