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招聘培训机构有招聘么?

恒丰银行人才招聘银行为什么要求所有招聘的应届生从柜员做起?
我的图书馆
银行为什么要求所有招聘的应届生从柜员做起?
作者: wong 银行授信经理
这个话题很多大神前辈都给出了中肯的回答,本已无需置喙。借着参与知乎圆桌的宝贵机会,索性也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写给意愿选择银行的在校生和在银行基层工作两年内的朋友。最想说的写在最前面:出于一种不希望别人重走自己弯路的同理心,普遍意义上,我不建议普通的毕业生选择来商业银行工作。原因如下:如果简单的给银行新人们贴两个标签,可以分成有能力/才华、没能力/才华;有资源/背景、没资源/背景这样的4个象限,我们简单看看他们各自的情况:
有能力/才华&有资源/背景
这样的同事可堪人生赢家,他们在银行未来的光明前途毋庸置疑。对于他们而言,成长发展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时间真的会是个问题。银行内部的各项流程职责有着非常具体的细分,纵然你三头六臂、神通广大,新人们的舞台终究不过方寸之间。再考虑到成长中的论资排辈、派系斗争,尽管成长之路依然会为大多数人所艳羡,但个中冷暖自知。说到底,既然兼具能力与资源,是有潜力在步入职场伊始就展现强大爆发力的,除非资源/背景严格局限在银行体系,不然更加开放、更加自我的职位更有助于职场精英在初始阶段便脱颖而出。
有能力/才华&无资源/背景
我想很多知友都会把自己划归到这一类吧(笑)。个人定位的问题不在这里过多纠结,在学校积累的能力/才华,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工作能力,何况缺乏资源/背景,期待脱颖而出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机遇的降临。在这个过程中最可怕的,是自我的怀疑与放弃。当常抱怀才不遇之志,或是感念曾经同窗已在其他行业做得风生水起,这个心理关是很难过的。而当终于经历磨砺破茧而出的时候,多少还是会为失去的时光和走过的弯路而感慨不已。
无能力/才华&无资源/背景
从字面意义看,这样的同事们似乎该更容易知足,毕竟能进入银行对他们本身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工作累?我忍;收入低?我认!毕竟咱软硬实力都不占优势,银行工作终究稳定体面,好好珍惜嘛。但稳定,也会随着时间变成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刚刚步入职场的朋友们,要知道职业生涯至少是20年以上的事情,与之前的求学之路完全不同。当刚入职的新鲜和学习变成了简单的重复劳动,当然要思考未来前路何方。在行内发展?有能力的、有背景的还在排队;换家银行?不过是到旁边工地继续搬砖;离开银行?可是一没能力、二没资源,又能去哪儿呢?如果能,不如从一开始就去专注做吧。
无能力/才华&有资源/背景
这类同事相对而言更适合商业银行的环境。首先资源和背景能保障在业绩为王、讲政治、讲圈子又论资排位的银行里不会混的太苦,同时能力所限又不会让自己有太多雄心壮志。他们所面临的陷阱在于错估自己的能力,在内心中希望与第一类人一较高下,结果往往是"you zuo you die give me 5"。
废话说了好多,回过头照应题目。
一、桂圆是不是银行职员的必经之路?并不绝对。虽然商业银行在外人看来都是“银行系统”,但行业内部从国有、股份制、外资,到城商、农商、农信社,还是大有高下之分的。国内TOP10大学的硕士刚毕业难免在北京、上海坐柜台,但是去到二三线城市处于发展扩张期的城商、农商,就会很有机会在总/分行的某个部门开始自己的职场人生。说到底,剔除背景因素,对于工作履历一片空白的新人,学历仍然是最重要的标签。打铁还需自身硬,当多年求学苦读进入职场,所求的不过是一个高起点。
二、为什么银行要求应届生从桂圆做起?1、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必须提到的一个前提,这个知乎问题创建于若干年前,彼时经济和新增就业人口仍然延续高速增长,当银行分支机构与网点急剧扩张遭遇大量应届生涌入人才市场,985本科去争抢一个派遣工名额这样的事情就变得见惯不怪了。事实上,当2016年银行迎来裁员潮的时候,我们再次面对这样的问题已经产生了新的感受,相信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行业的深刻变革,几年之后的这个问题更会令人唏嘘不已。2、银行要留住和着力培养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我们也不要揪住自己的商业银行黑个没完,记得几年前一篇文章讲到数名华尔街投行菁英纷纷逃离银行业,说到原因异口同声——监管严苛,束缚了创新手脚。可见在金融创新最发达开放的资本市场,银行业仍是一个规则遍地的领域。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年轻有为的成功者都有过银行从业经历,这反映了银行有资本和能力招募到优秀人才、却难于提供他们足够宽广的平台。因此所有人从桂圆做起,在我理解就是逼走最好(却留不住)的、把价值与潜力都有限的沉淀在基层,然后再有针对性培养有黏性和归属感的专业化人才、为他们开辟上升通道的第一步准备。3、银行的管理部门并没有很完善的退出机制,因此会在吸纳新员工上表现得非常审慎。我们经常听到总分机构的各个部门喊缺人、向人力资源部报计划,但是细究用人标准,就会发现极少会有位置留给应届生。一来各部门专业性强,更倾向于通过内部选拔或社会招聘吸纳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性人才;再者如前所述,新人无论工作能力还是培养价值均尚未呈现,仅凭学历简历选拔,体现的是管理者的不专业和不负责;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终究还有一些做办公室的位置要留给背景关系,因此寄望于入行分配的运气进入职场快车道,还不如去买张彩票更值得期待。
三、做桂圆对以后的工作有什么用?1、展示自己的第一个舞台对于我们大多数既没有显赫学历、亦无背景助力的凡人,桂圆生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做桂圆有什么用”就和“吃第一口饭有什么用”在逻辑上有了相似的感觉。重要的是,同样从桂圆出发,我身边即有两年时间做到一级支行行长助理的实例,也有而立之年依然临柜的同事。如果眼界放开以姜建清行长为榜样,桂圆的上限可是世界第一宇宙行的董事长!擦掉嘴角口水回到现实,柜台既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对内展示自我的第一个舞台。尽职做好本岗工作是基础,体现的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对于心仪的发展方向要用心去了解,抓住表现机会——当然要切忌“童言无忌”,新人对银行的很多工作都有着很深的误解,尤其“无知无畏”的拓荒精神在强调合规操作、审慎经营的商业银行只会引起反感。年轻人更要积极参与团委、公会活动,这是青年员工最稀缺的跨条线、跨级别交流机会。在领导面前适时又恰当的展现自己,是桂圆们早日“逃离苦海”的捷径。
2、磨练心态、积累经验这篇文字中反复提及心态,既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忽略了这部分内容,以致很多职场新人表现得极不成熟;另一方面银行工作要求性格中的城府与稳重,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磨练。某种程度而言,残酷的桂圆生涯对当下普遍浮躁的年轻人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磨砺,只是青春易逝、难免得不偿失,我还是任性的希望后辈年轻人可以在温室的鸟语花香中成长为参天大树。关于积累经验,我想很多朋友对这个标题不敢苟同——是啊,虚拟货币时代即将来临,纵然点钞冠军的经验又有多大价值呢?但是商业银行有两大基本属性,一是服务性,一是盈利性,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却在很多坐惯办公室的中层眼中异化为了简单的指标考核。一线经验的价值,就是当未来肩负重任时,仍然可以把指标还原为切实可行的业务与服务,而不是只能开会空喊口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馆藏&36872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当前位置:
&&&人才招聘
广发银行致力于员工的全面发展,关心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坚持为员工成长、成才、成就事业创造一流条件,提供每位员工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以员工为本。满足员工需求,尊重员工的价值,维护员工的权利,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
我们以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专业敬业的员工队伍和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己任,致力于搭建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培训体系,打造具有广发特色的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与银行的共同发展。
我们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福利,包括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企业年金计划、医疗保障计划、带薪年假及员工定期健康体检等。我们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使员工薪酬回报与绩效表现紧密联系,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广发银行 版权所有粤ICP备号(42nd St.)
([已注销])
(地下乡愁蓝调)
(深海小豚鼠)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招聘培训机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