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道家天仙相当于佛教什么果位?金仙和天仙的区别犯大错,有可能被打入地狱吗?

道家和佛家的果位
首先必须明确,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脱三界六道,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什么是仙?一些顽愚的佛教徒为了标榜佛教的高明,经常自说自话,比如“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种话他们说得很是顺口,然而说这话的人显然并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像他们顽愚的前辈一样,将中国所说的仙,与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罗门教观念里的诸天混淆起来。
仙不等于古印度外道,这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甚至会繁衍小孩(见《杂譬喻经》相关章节),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而且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生天——注意,死后生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实在可叹。
仙不等于印度诸天。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愚痴的僧人胡说什么“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释迦牟尼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也!
为什么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仙人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其实,原因在于道家仙真神圣给予人们的形象,比如朝元图里所描绘的诸天神道与大罗仙真云集朝礼玉帝的情形,就使人们片面地以为道家仙真之间仍然有人间的阶级,大罗圣境就是天上的朝廷,然后很自然地把佛教关于帝释天的见解直接嫁接到道教的大罗天三清境上。其实,错了!首先,玉皇天尊不是帝释天,《高上玉皇经》中明确地写道玉皇大帝本是净乐国太子,因为怜悯众生,出家修道,先证仙道,再证金仙(也就是佛家四圣果中的佛果),号清静自然觉王如来,最后才修至玉皇果位。如果说佛家的佛果是早已超脱六道的,那么玉皇自然也已经超脱六道。事实上,玉皇也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个神灵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这个世界的大圣者。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他们这样出现在人前乃是为了更好地接引救度世间有情众生,而显化的表象,就像观世音的男身女相是一个道理。所以,道家的大罗金仙早已不落轮回,事实上,修到地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说与阿罗汉一般,没有堕落轮回之虞。
佛教之六道说并不见於古印度佛教经典之中。
而汉地佛教在道教五道说基础上萌生六道,恐怕是为了自抬身价,要标榜佛道的果位境界要比道教的仙道神道要高出一等。后世人等不加思索,人云亦云,甚至连道教中人也跟着唱和。导致一句妄语流传千古,真乃一人妄语,万人妄行也!呜呼捏!哀哉咯!
后世的道经里总在提魔,玉皇经:“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
各得休息.”可见魔也是存于天界的……净天地神咒:“按行五岳 八海知闻 魔王束首 侍卫我轩”。
雷祖宝诰:“以清净心而宏大愿一智慧而伏诸魔”.灵官咒:“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崇。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问,附体圆光通事意。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义群魔。 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
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等道教经文中多次提到魔
,后世的道教也形成咯六道之说,从玉皇经:“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消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长寿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若诸地狱道,一切罪魂,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狱苦,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等,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饱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生苦,得智慧乐。”
可见.玉皇经成书较晚但可见道教已形成本土特色的六道.早期的道教是没有成魔之说但有凶神恶刹之说凶神恶刹被后世称之为魔(恶刹是从佛教传来的)
&&&&&&&&&&&&
翻译的问题.
佛教之仙;与道教的仙的区别:
佛教的“仙”与道教的“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佛教的“仙”其实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种派别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实是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神仙等。道教的“仙”真实含义,其实与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相对应,但是佛教的果位分得更细、更科学。读佛教和道教的典要弄懂这两个概念,更不要因此认为佛教的果位就比道教高,同样的,道教的“龙”与佛教的“龙”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道教的“龙”是最高级别的神兽,而原始佛教特别是古代印度的“龙”,其实就是“蛇”,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龙”才开始中国化,我们中国人才把佛教的“龙”变成中国的“龙”。总之,佛教和道教的许多概念,虽然文字相同,其实含义完全不同,
这是我等修行之人务必搞清楚的,不能人云亦云,以免自误误人。
佛教的仙人,指的是外道苦修的人,包括婆罗门教,耆那教的修行者,而这些修行者未必都是以长寿为主要特征,相反,他们大多是以苦行和博学闻名.
至于龙,就不提了,像郭沫若把phoneix定位成凤凰的事迹,实际是个大笑话.说句老实话,依据这种翻译逻辑,我们可以称呼火鸡为鸾鸟了.
至于道教的仙人果位的问题,应该看看太平经,一般道教宗教方面的仙人地位分级,都不出太平经的范围.
道教仙人的境界,地位,有以境界分的,比如太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圣.
有以官位分的,比如太上,帝君,神王,仙王,真人道士等等。
有以修行层次分的,比如天地人鬼水仙。
有以修行方法分的,比如黄庭,消魔,等等&&&&&&&&&&&&&&&&&&&&&&&&&&&&&&&&&&&&&&&&&&&&&&&&&&&&&&&&&&&&&&&&&&&&&&&&&&&&&&&&&&&&&&&&&&&&&&&&&&&&&&&&&&&&&&&&
这个确实是翻译的问题,
比如佛教的“性”和中国的“性”
佛教的“天”和中国的“天”
佛教的“仙”和中国的“仙”
佛教的“道”和中国的“道”
佛教的“龙”和中国的“龙”
等等都不是一个含义捏。
但是很多佛教徒却分不清,
混淆在一起,进而贬低中华文化,
这是非常可惜滴的说。&&&&&&&&&&&&&&&&&&&&&&&&&&&&&&&&&&&&&&&&&&&&&&&&&&&&&&&&&&&&&&&&&&&&&&&&&&&&&&&&&&&&&&&&&&&&&&&&&&&&&&&&&&&&&&&&&&&&&&&&&&&&&
道教护法神?您是指马灵耀(华光大帝)、赵公明(财神之一)、温琼(温元帅)、关羽(关圣帝君)。道士在道场祈禳中,通常要请四元帅降临,以助驱邪伏妖
马元帅即道教常称的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等,为道教护法四帅之一。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
赵元帅即赵公明,又称“黑虎玄坛赵元帅”、“赵玄坛”。道教护法四帅之一。初为恶神,明以后被道教奉为财神。其信仰普及民间。据《三教源流授神大全》记载,赵公明为终南山人,秦时避乱于山中,精修至道,功成之日,钦奉玉帝之旨为神霄副帅。又称赵元帅本乃皓廷霄度天慧觉梵气所化生,其位在乾,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虬髯,跨黑虎,动则有雷霆相伴,以彰其声威。主掌太华山西台府昔天师张道陵于鹤鸣山修炼仙丹,曾奏请玉帝遣威猛神吏为其守护丹炉。赵公明遂奉旨降临,得授正一玄坛元帅,司守炉之职。天师飞升后,其又镇守龙虎名山,三元之日,曾开坛传度修道之人。掌管趋菩谢功谢过之人及冥顽不化之徒,司赏罚之责,称为“龙虎玄坛”。部下有八部猛将,以应八卦。有六毒大使,以应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时煞。有五方雷神、五方神兵,以应五行。有二十八将,以应二十八宿。有天合、地台二将,以象征天门地户之阖辟。有水火二营将,以象征春生秋煞之往来变化。其神通广大,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祛疟,保病禳灾。聚讼冤狱,能公平裁断;买卖求财,能使之宜利和合。祈之无不灵验。上天多有加封,号为“高上神雷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使”、“九州社令都大提点”、“直殿大将军”。主领雷霆副帅、北极恃御史、三界大都督、应元昭烈候、掌定命设帐使,为二十八宿总管、上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温元帅是泰山神,为东岳大帝的部将。他姓温名琼,浙东温州人,字永清。父亲温望,曾中科第,但年老无嗣,与妻子张道辉日夜祈于上帝。后来张氏夜里梦见一巨神手擎火珠而降,云:“我乃六甲之神,玉帝之将,欲寄母胎,托质为人,母还肯么?”张氏应承道:女流无识,圣贤显萃,何(敢)方命?”其神投珠于怀而醒,因而张氏怀孕一十二月,祥云绕室,于汉顺帝汉安(142—144年)元年(142年)辛巳五月初五午时生下温琼。生时左肋有符文二十四篆,右肋有符文十六篆,(其母)记起梦见神人送给玉环,因而名之日“琼”,字小玉,又字永情。此后,温琼七岁习禹步为罡,十岁通晓儒、释、道及百家之言。十九岁科举不上,二十岁进士不第,遂抚几长叹曰:“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郁抑间,忽然看见一条苍龙口吐宝珠,捡起吞下后,瞬间变成了青面赤发之神,头顶盔,身披甲,左手执玉环,右手握铁锏,英毅勇猛,东岳大帝闻其勇,召为佑岳神,后来被列为东岳十太保之一,故又称之温太保。封其为东岳统兵、天下都巡检、五岳上殿奏事、急取罪人案玉皇殿前左元金翊灵照武盏王、佑候温元帅。不久,玉帝敕封他为“元金大神,并赐玉环一只,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这样可以自由出入天门,并奉旨巡察五岳名山,慈惠民物,驱邪伐妖,“东嘉之民敬而辅之”。后来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用其符召之法,为人除灾,十分灵验。宋代,温琼又被封为诣翊灵昭武将军正佑候、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北游记》第十九回,描绘的威灵瘟元帅,形象、法宝及武器均与温琼相同,只是姓名和出身有所不同。这个瘟元帅姓雷名琼,成神前是个卖豆腐的平民。说是雷琼所生括的班仃村众人作恶,惹恼了玉帝,玉帝派瘟神使者去灭班仃村。全村只有雷琼是个善人,有玉帝的旨意,可免一死。先派土地爷将内幕俱告雷琼。雷琼不愿独生,心想:如吊我先死,用我的死来救全村的人,岂不是更好。于是将土地爷手中的药抢而吞之,立刻四肢发热,瘟死在地。玉帝闻迅,大为感动,收其元神,还其体魄,并封他为“威灵瘟元帅”,即擅瘟而死。还赐予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出入无门无拘无忌。后又派他做了真武大帝的部将,凭借玉环和铁箭阵妖伏魔。故而民间道士为斋主作法祈禳时,都要供奉其名号。
关公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既是武神,又是财神,是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庇护招财进宝之职能,目法力无边。综上所述,不能,三无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你念“阿弥陀佛”可通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太乙救苦天尊”同样能达东方长乐世界。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
佛教的“仙”其实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种派别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实是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神仙等。道教的“仙”真实含义,其实与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相对应.
因此,在中国,不仅是佛和道,加上儒家文化,合称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佛教名寺和禅宗祖庭,少林寺那著名的“三教合一图”即是很好的明证。足见至少在当时,佛道互相尊重和融合是连佛门也能欣然接受和标榜的事实。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佛道本无高下之分。
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道佛相融、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
道教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特别推荐】
首先必须明确,道教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修行能否超脱三界六道,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什么是仙?一些佛教徒经常说“道家是佛教所说的“外道”,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误!这种话他们说得很顺口,然而说这话的人显然并不理解“仙”的概念,只是将中国所说的仙,与古印度的外道修行人或婆罗门教观念里的诸天混淆起来。
一、仙不等于古印度外道,这点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而且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生天——注意,死后生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实在可叹。
二. 仙不等于印度诸天。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神道(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常事,却并不敢烦劳仙人,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僧人说“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释迦牟尼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也!
三 . 为什么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仙人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其实,原因在于道家仙真神圣给予人们的形象,比如朝元图里所描绘的诸天神道与大罗仙真云集朝礼玉帝的情形,就使人们片面地以为道家仙真之间仍然有人间的阶级,大罗圣境就是天上的朝廷,然后很自然地把佛教关于帝释天的见解直接嫁接到道教的大罗天三清境上。其实,错了!首先,玉皇天尊不是帝释天,《高上玉皇经》中明确地写道玉皇大帝本是净乐国太子,因为怜悯众生,出家修道,先证仙道,再证金仙(也就是佛家四圣果中的佛果),号清静自然觉王如来,最后才修至玉皇果位。如果说佛家的佛果是早已超脱六道的,那么玉皇自然也已经超脱六道。事实上,玉皇也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个神灵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这个世界的大圣者。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他们这样出现在人前乃是为了更好地接引救度世间有情众生,而显化的表象,就像观世音的男身女相是一个道理。所以,道家的大罗金仙早已不落轮回,事实上,修到地仙果位以上就可以说与阿罗汉一般,没有堕落轮回之虞。佛教之六道说并不见於古印度佛教经典之中。而汉地佛教在道教五道说基础上萌生六道,恐怕是为了自抬身价,要标榜佛道的果位境界要比道教的仙道神道要高出一等。后世人等不加思索,人云亦云,甚至连道教中人也跟着唱和。导致一句妄语流传千古,真乃一人妄语,万人妄行也!
后世的道经里总在提魔,玉皇经:"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可见魔也是存于天界的净天地神咒:"按行五岳八海知闻魔王束首侍卫我轩雷祖宝诰:"以清净心而宏大愿一智慧而伏诸魔."灵官咒:"仰启神威豁落将,都天纠察大灵官。火车三五大雷公,受命三清降鬼崇。手执金鞭巡世界,身披金甲显威灵。绿靴风带护身形,双目火睛耀天地。顷刻三天朝上帝,须臾九地救生灵。银牙凤嘴将三千,虎首貔貅兵百万。走火行风前后卫,穿山破石捉妖精。
祈晴祷雨济世问,附体圆光通事意。治病驱邪如电闪,收瘟摄毒义群魔。飞腾云雾遍虚空,号令雷霆轰霹雳。三界大魔皆拱手,十方外道悉皈依。我今启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等道教经文中多次提到魔 .后世的道教也形成了六道之说, 玉皇经曰: "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一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消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长寿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若诸地狱道,一切罪魂,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狱苦,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等,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饱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生苦,得智慧乐。 " 可见, 玉皇经成书较晚, 但可见道教已形成本土特色的六道. 早期的道教没有成魔之说, 但有凶神恶刹之说, 凶神恶刹被后世称之为魔(恶刹是从佛教传来的).
四. 佛教之"仙"与道教之"仙"的区别:佛教的“仙”与道教的“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佛教的“仙”其实是指修行的人,主要是指佛教之前印度各种派别的修行者。而道教的“仙”,其实是修行之后所得到的果位,是指成道的天仙、神仙等。道教的“仙”真实含义,其实与佛教的佛、菩萨、罗汉相对应,但是佛教的果位分得更细、更科学。读佛教和道教的典要弄懂这两个概念,更不要因此认为佛教的果位就比道教高,同样的,道教的“龙”与佛教的“龙”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道教的“龙”是最高级别的神兽,而原始佛教特别是古代印度的“龙”,其实就是“蛇”,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龙”才开始中国化,我们中国人才把佛教的“龙”变成中国的“龙”。总之,佛教和道教的许多概念,虽然文字相同,其实含义完全不同,这是我们务必搞清楚的,不能人云亦云,以免自误误人。
佛教的仙人,指的是外道苦修的人,包括婆罗门教,耆那教的修行者,而这些修行者未必都是以长寿为主要特征,相反,他们大多是以苦行和博学闻名.
至于龙就不提了,像郭沫若把定位成凤凰的事迹,实际是个大笑话。说句实话,依据这种翻译逻辑,我们可以称呼火鸡为鸾鸟了。
至于道教的仙人果位的问题,应该看看太平经,一般道教宗教方面的仙人地位分级,都不出太平经的范围。道教仙人的境界、地位,有以境界分的,比如太清九仙、上清九真、玉清九圣。有以官位分的,比如太上、帝君、神王、仙王、真人道士等等。有以修行层次分的,比如天、地、人、鬼、水、仙。有以修行方法分的,比如洞房、黄庭、消魔等等。
五. 翻译的问题:比如佛教的“性”和中国的“性”,佛教的“天”和中国的“天”,佛教的“仙”和中国的“仙”,佛教的“道”和中国的“道”,佛教的“龙”和中国的“龙” 等等都不是一个含义。但是很多佛教徒却分不清,混淆在一起,进而贬低中华文化,这是非常可惜的。自古道: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佛教传入中土,融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元素,其中也包括道家的文化元素。因此,在中国,不仅是佛和道,加上儒家文化,合称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佛教名寺和禅宗祖庭,少林寺那著名的“三教合一图”即是很好的明证。足见至少在当时,佛道互相尊重和融合是连佛门也能欣然接受和标榜的事实。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佛道本无高下之分,你念“阿弥陀佛”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太乙救苦天尊”同样能达东方长乐世界。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高僧和高道之间从无纷争,互相尊重,互有来往。只是底下一些不明真正的佛道为何物的人或出于门户之见、或出于一己私利在那里争来争去。
中国自古道佛发展各领风骚,既有弘道的《封神榜》,也有诵佛的《西游记》,毕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归是多元的、丰富的。只是到了清代,因皇族笃信藏传佛教,同时惧怕汉族人民以道相聚来反抗满清,大力打压以汉文化为核心的道教,致使道教在近代趋于衰落。学佛者都应记住这样一个史实,佛教之所以在发源地印度衰亡,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门户之见,致使印度教获得了放手发展教徒的大好时机;而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兴盛,也正是得益于中华文化博大的包容性。故而佛教传入我国并逐渐成熟后,才出现了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的和谐局面。
宇宙大道,生生不灭,道佛同样是在探索和穷尽宇宙真理。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道佛相融、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
贫道悲悯众生,化缘开示道法!作者:金光道人(学佛人学道人必须知道的)
贫道深感众生心中被无明业垢所蒙蔽,遭受业力欲念牵引,累世追名逐利,行事颠倒虚妄,堕落六道轮回,痛苦挣扎,难得解脱,又见诸善男信女,渴望得闻正法,拜师求学心切,故生起大悲心念,欲以此地为道场,普渡无量!此篇乃无上极秘大法,诸经不载,望读者宝之!
自太上符命开天,万劫以来,承蒙道祖圣恩,成就无量仙佛,法身光明,金刚不坏,三身圆满,应变无穷,得大自在。然如来初果,尚非无上道!须知仙佛同宗,身外有身,天外有天,法外有法,仙外有仙!再习天机道法,常随机变化,以至永恒不变,以不变而归先天无极,超出九天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观阴阳之消长,闻天地之开合,施恢漠之神通,掌寰宇之劫运,证无上师!
混沌即为太极,道以太极分先后天,太极之前乃先天无极,太极之后乃后天阴阳,先天道法乃宇宙极真奥妙,后天道法即阴阳大道,阴阳道法又分正道及外道,正道为阳为真,外道为阴为魔。
修真旨在回归先天无极,但须经由后天正道修持,待功德圆满,方可证得无上大罗金仙!正道为阳为真,外道为阴为魔,故吕祖修纯阳之身,佛祖除50阴魔,一言以蔽:修真实乃去阴尽阳之法也!何为阳?乃中天星主---九天司命日宫太阳帝子星君---伟大的太阳神---光明普照大日如来!是故,男子属阳,由大日如来主宰,心身阴魔偏少,容易修炼成就,而女子属阴,由月宫慧光朗照太阴皇后星君---月光遍照如来主宰,心身阴魔偏多,业障深重,喜好太阴之浪漫,易生起情执,成就相对缓慢。故无论男女,修真必以回归玄始为终旨,修纯阳之性命,待阴魔除尽,自然可脱离六道轮回,证阿罗汉以上果位,保寿命无量,再修证天机妙法,终致圣极!
实修大法 第一章 仙佛同宗
在神州中土,道释儒三教长期共存,佛道互争互谤,时有发生,只因众人不识庐山真貌!恕不知,佛教的密宗最根本本尊----大日如来佛王,其实便是我道门太阳神----日宫太阳帝子星君!而文殊菩萨便是道门北斗九皇星君之一的文曲星君(此说前无古人)!观世音菩萨便是道门五方五老之一慈航道人等等。但是,大日佛王虽然已经至尊至圣了,可在环宇星神之中,属于中天星主,星神之中,还有神位果位比大日如来还高的,那就是道门四御之中的勾陈中宫天皇大帝和北极紫薇大帝!因为北极星----紫薇大帝乃万星之主(此说经书不载,只有金仙秘知)!而佛中威神光明最尊的西天阿弥陀佛便是道门的无量天尊,奉玉帝之命,与城隍、冥王等神一起较量六道得失渡化之事务!所以,佛法属于我道门之正法,有太上三清和玉帝敕令三界众神护持正法不灭!诸多护法神中,有著名的四大天王及天王手下神将---韦陀尊天菩萨还有八部天龙等等,其中最厉害的护法便是大名鼎鼎的四大金刚之首的“大金刚”----大威德金刚!即我道门的“九天都火雷部无边大力神王”,其前身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道兄----牛魔王,后来皈依正法,成为了佛法最得力的金刚护法(此说经书不载,只有金仙秘知)!但是,修证成佛,取得如来果位之后,虽足以明心见性,获得了大光明,解脱了六道生死轮回,可长久住世,但是尚不通晓天机道法---宇宙运转的根本秘密,所以,还得从师紫府玄祖---九天圣母(女娲娘娘)、三清圣祖和玉帝,最终习得无上智慧,成就无上天人师(此说经书不载,只有金仙秘知)!因为九天圣母是玄祖,乃开化玄极之宗,具至真不坏之性,真空元始,灵源祖劫,虚无体道,性秉混元一气,无为含真,形显万生慈母。妙用难穷,实诸仙诸佛诸圣之宗;神机莫测,乃掌道掌法掌教之主!所以,修佛法就是修道法,不过修完佛法之后,还得继续修行天机道法才能功臻圆满!(待续)
觉相补充:我本是听力和语言有生理缺陷的人,小时候几个月大发高烧打链霉素导致药物中毒耳聋。在残疾程度上属于半聋半哑。我是由原来的业余学佛持咒念佛人转型为业余的修道人,佛教信徒分三种类型:迷信型,信仰型,智慧型。08年由迷信类型佛教信徒,转型为09年的信仰类型信徒,再转型为2010年的智慧类型佛教信徒,再转型为2011年的业余的修道人。我09年在学佛时在网上总是高谈阔论,大讲佛学理论,经常为初学佛者解答疑问三年。后来有很多学佛修行人总问我有没有开悟正果或者是有无实修实证功夫,这一问我就惊愕了无法回答。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空谈佛学理论知识,我懂的再多有什么用呢?没有实修功夫一切都是空话!佛法都是药方,成果就是汤药,要想熬成汤药必须经过不断的操作来实践(经过实修实证)才行。从那以后网上很多初学佛者再问我,我就不再做任何解答,怕误导他人,只让他们像我那样靠自己学佛,我的老师就是我自己。今年2011年就正式开始走向实修的道路上,开始了学佛修道,也就是佛道双修,以修心为主,修命为辅,以修智慧为主要的,修神通为次要的。
佛道本是一家。比如:接引道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慈航道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准提道人=准提菩萨、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文殊广法天尊=文殊师利菩萨、普贤真人=普贤菩萨、惧留孙=惧留孙佛(七大古佛之一)、多宝道人=多宝佛、长耳定光仙=长耳定光佛、前身的忍辱仙人=释迦摩尼佛、韦护=韦陀(佛门护法)、魔家四将=护法四大金刚(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所以觉相还望所有学佛的修道的人不要分什么你是学佛的,我是学道的。须知仙佛同宗,佛道一家,道家的大罗金仙相当于佛家四果大阿罗汉果位,都是了脱生死的圣人。(其中初果,二果,三果还没有了脱生死。如果需要更深刻的了解,请看我空间阿含解脱道分类的日志《[url=]佛教常用名词解释(转摘) [/url]》)成佛就是成仙,法身就是元神,分身就是化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六道就是我们自心的表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离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的距离,现代科学的属于大宇宙元真,也就是先天无极。叫法和术语不同,但意思相同。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其实人就是宇宙的缩影。所以我说:佛养心,道养性,中医养生,财物养命。我又说: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动就是身体运动血液循环,经络畅通,静就是内心宁静致远,静坐就是养心的作用。
佛学文化,博大精深,诸法平等,万法归宗。
传递正信 ,弘扬佛法 ,官微号:zhongfowang
下载天天佛app加入学佛朋友圈。
与智者为伍,携善者同行,分享智慧,功德无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 道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