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保险公司坑爹呢这是gif还是税务局坑爹呢这是gif

  我一朋友,于1994年购买了中国人寿珠海分公司的养老保险。当时宣传资料讲,每年交保险费1000元,约定20年退休时,保单现金价值为36221.28元,预计红利积存32999.27元,利益总值为69220.55元。  今年保险到期。每年1000元,交20年,累计保费20000元。到保险公司办理养老金领取时,被告知:红利1743.31元,养老保险金为保单现金价值的36221.28元。也就是说,养老保险投保20年,结果就是拿回了保单的现金价值,按照保险公司对于现金价值的解释,投保了20年,最后拿回的就是退保金,请问买养老保险的价值何在?!也有红利,仅仅是宣传资料的5%。  都说保险公司说的好听,实际根本不可信。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你的红利在哪里?他振振有词地讲:红利本来就不是一种保证或永久不变之估计。这个保险项目就是没有红利。你让他拿出每年的分红情况,他说历史悠久,机构变动,没有办法提供。  中国人寿保险----坑爹啊!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能怎么办?还让我们怎么相信保险公司?!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 更多
  谁还有被保险公司欺骗的例子啊?
  不是吧,我还要给我儿子买平安教育险呢  
  @u_4-12-09 17:39:47  不是吧,我还要给我儿子买平安教育险呢  -----------------------------  说得天花乱坠,实际难以兑现。还是远离吧!有钱自己玩好,就是亏,也知道亏在哪里了。我们的钱养了这帮保险孙子,他还把你当傻瓜呢!
17:39:00  不是吧,我还要给我儿子买平安教育险呢  —————————————————  平安教育险好吗?买就买中国人寿  
  @zhanglicaiaini
18:54:13  @u_
17:39:00  不是吧,我还要给我儿子买平安教育险呢  —————————————————  平安教育险好吗?买就买中国人寿  -----------------------------  还买中国人寿?脑袋出毛病了吧?
17:48:00  @u_-12-  不是吧,我还要给我儿子买平安教育险呢  -----------------------------  说得天花乱坠,实际难以兑现。还是远离吧!有钱自己玩好,就是亏,也知道亏在哪里了。我们的钱养了这帮保险孙子,他还把你当傻瓜呢!  —————————————————  哈哈哈  
  此事不知道保监会会不会过问?明显的欺骗嘛!
17:35:00  谁还有被保险公司欺骗的例子啊?  —————————————————  我也受害,加我QQ,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红网 - 消费维权 - 买了保险就是入了套了!吐槽我那些坑爹的平安商业保险
| 市州直达(-------------) |
&即时滚动 >>
此页使用了内帧,需更高版本的浏览器支持。
买了保险就是入了套了!吐槽我那些坑爹的平安商业保险
李刚68 发表于 &20:18:54『标签:&->&』
  315来了,曝光台来了,所以赶快把这个以前在qq空间发过的帖子又发过来,因为自己的空间影响力实在太小了,希望红网的平台能够帮我维权,就算不能追回我的损失,也给其他需要或者打算买商业保险的同志参考下,提个醒。不要像我一时冲动,终身后悔。  以前的我,是商业保险的忠实粉丝。我家里,我妈妈买了2份中国人寿。5万的那种。我买了2份中国平安。一年2万,交5年。10万。还有一个一年交4000交20年。8万。我崽崽买了一份。一年交3000,交20年。6万。合计就是24万。总觉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买个保险,买个保证,买个平安。可能这也与我家庭环境有关,我爸爸在我3岁的时候,车祸去世,1986年。没有保险,车主陪了我妈妈3800元.1986年,赔了3800元,一条人命啊!而更要命的是那3800元我妈妈一直没有动用,一直到我读高中,1997年才拿出来给我做学费,存了11年,取出来4000元不到,正好做我一年的学费。一条人命=一年的学费?值得吗?真的想来都心痛得滴血。而妈妈打下就教导我们,保险很重要。以往万一。所以,等我们长大了,在我妈妈的潜移默化下,总觉得保险很重要。也很重视。在周围一些保险推销员的介绍下,我们也买了很多。但是,直到去年,我才知道,保险,也是大骗子,也是忽悠人,要你买的时候吹嘘的天花乱坠,等真正要理赔的时候却难于上青天。  买保险之前,一定要仔细掂量,考虑清楚自己的经济条件,保险种类适不适合自己。不要像我头脑发热。等入了套了又来后悔。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市民、女性市民而言,如果去参与这些形式的活动,绝不要被一点小礼品、大抽奖而冲昏头脑,不要盲目签名,更不要随意把自己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留下,不要当场签单。即便碰上觉得不错的保险产品,也最好将宣传资料拿回家,与家人商量一下,再做是否投保的决定。谨记谨记啊!我就是一个典型被小礼品,大抽奖忽悠上当的。而且还头脑发热,当场就签单了。  接下来说说那10天的犹豫期吧。首先,因为我本身就相信保险,所以也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合同,反正就相信业务员,因为业务员本身也是我的好朋友。其次,我签单之后10天,他根本就没有给我送过来,我也问过他,怎么合同还没来,他说还要等几天,然后还说,要是平安打电话问你看清楚条列没,你就说看清楚,同意了,其实也就是形式。(其实根本不是形式,如果你看清楚条例,想退保,10天内是无条件,无损失的)但等我合同下来时,我看日期,其实在我签单的第二天,保单就出来了。在我朋友想带我入套的时候,他就已经动了心眼,怕我中途反悔,把我能反悔退保的最佳时期给拦截了。  下面我就说个案列,大家看看。  案例  前几年,一位工作人员在某银行网点营业厅向王女士推荐了某个寿险公司的分红险,介绍说“你每年只要存6580元,存3年就可以拿钱了。这个保险不但可以为你提供10万元的重大疾病保障,还可以每年得到分红,一直保10年”。王女士一听,觉得这个产品不错。但是10年时间太长,工作人员告诉她存满3年以后可以把本金取出来,于是王女士就购买了。但是3年后,王女士想把钱拿出来时,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告诉她,现在退保要损失6000元。原来这款保险的缴费期限是3年,但保险期限有10年,在工作人员的“贴心”解答下,王女士把“存满3年能把本金取出来”,理解成了“存完3年就能取100%的本金”,没想到3年后是可以退保,但并非拿回全部已投入的保费。  我觉得这个案例说的就是我,我就和这个王女士遭遇了一样的情况,与她不同的是,我存了2万,而且要缴费5年。一共是10年。看了这个案例,我马上就打给我的平安客服经理。和案例说的一模一样,我想5年后把钱取出来,那是天方夜谭。如果5年后我要用钱,只能是向平安贷款,还要利息。而且还只能贷80%。我要用我自己的钱还要贷款?有天理吗?而平安本应给我的红利就作为利息,不能给了!我当时听了,真的只想骂娘了!!而且,客服人员的态度也不好:“你自己回去看合同咯,我现在在打牌,没时间跟你解释!”当时签合同的时候一套说辞,但是,等你现在被套进来了,反正也走不掉了,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日补充:  昨天晚上回去,我认真看了我的保单,不看不知道,一看更吐血啊!5年10万的我这辈子都拿不出来。只有我死了。我儿子拿着我的死亡证明才能拿出来。我能拿的就是每两年3780.我现在30岁了。顶多还活50年,返还25次& 。顶多拿到手的也只有9万5.等我拿到95000的时候,等我80岁时,也许肉都要100元1斤了,房价都10万一平了。而现在,平安拿我10万的时候,肉才14一斤,房价才4000多一平。  而我买的另外那个。20年的,也不是每个月返钱哦。是两年才返一次1400。25年也只能领3万5.等到80岁还能领个4万。总共7万5.而我交给平安的就有7万了。但是那个时候的物价跟这个时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呀!况且我能不能活到80岁还是未知数。  就算等到我80岁了,我能领到钱了。我还拿着那些钱干什么呢?我真是气的一晚上都没睡觉啊!!悔恨万分啊!  日补充:  晚上7点半,我发了一个信息,给我的客服人员,说我要退保。他回个信息:你的保单不是在我手里办理的,我没拿提成,退保也不要找我,找平安公司吧。我看了信息,就很来火,准备编个信息问他:“第一年没拿提成,第二年你总拿了吧,我崽崽的保险,你总拿了吧?”但我还没编完,他就打过来了,口气很恶劣:“周×,你退保不要找我列,我现在没空处理这样的事情,保险哪里说退就退咯,我没空帮你办理。”那口气,那态度,好像我欠他几百万啊。我真是彻底无语了,当初要我买保险的时候,殷勤备至,跑前跑后,一天来我们家两三趟,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一听说我要退保了,恨不得是要杀了我啊!  2012年5月  跟平安客服咨询了下退保事宜,如果2万交5年的要退保,(现在已经交了3年,6万了,)只能退2万6千元,其他的3万4千元就被鬼吃了,被吃人不吐骨头的畜生吞了(原谅我出言不逊,因为我的气愤实在是难以抑制。)如果4000一年交20年的要退保,(现在已经交了12000了,)只能退4000不到,无缘无故又要损失8000.如果是我仔那个3000一年交20年的要退保,(只交了一年,3000),只能退500元,损失2500元。跟我老公商量再三,决定把崽崽的退了,现在还投入不多,损失相对来说小一点。后来就去把崽崽的那个平安保险退了,退了525元。2500元喂猪去了。  再来说说我剩的2个保险吧。  日扣费。2月10日打电话,送保单,答应3个工作日会联系我,送过来,但直到今天,3月5日,一个月了,还杳无音讯。其实也并不是今年才这样,除了第一年,每年都是这样的,2012年的保单,1月底缴费,在我打了5个电话催促的情况下,4月份才给我送过来。由此可见,平安的服务水平有多高了,你没入套前,享受的是皇帝般的待遇,等你保险交了,你就比孙子还不如了。  有空的网友,想买保险的网友仔细看看吧。
?(*)代表必填项目<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为了能在百姓呼声进行正常的投诉和互动,请先,没有注册的请先!扫一扫,关注红网《百姓呼声》官方微信!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阳光人寿保险就是个骗局。我被骗了两年保险太坑爹了
阳光人寿保险就是个骗局。我被骗了两年保险太坑爹了
相似推荐解答问题办捷信太坑爹您好,为鼓励理性消费,捷信为所有客户提供了15天“犹豫期”服务。自签署申请表之日起的15天内,只需将贷款本金全额付至指定账户并致电捷信客服热线,便可终止合同。若确认申请犹豫期内还款,捷信会委托银行在第16天进行扣款,如不放心,您也可以按照借款人须知当中的其它还款方式自行还款,只要款项在15天内到账,合同便会终止。回复律师:广西-桂林回复时间: 18:05相似精选解答 问题坑爹的建行,坑爹的保险您好,您的扣费很少,应该是消费型保险。退保是投保人的权利,但是退保肯定给不到全额退钱的。建议您不需要退保,就给自己一份保障。如果不想购买了,请提前通知保险公司,明年不要在扣款了。回复律师:上海-宝山区回复时间: 18:05问题阳光人寿保险保险是以合同为准的你的缴费是5年的如果一年后取出只能办理退保。退保只能退回你年度相对应的现金价值损失会很大的。回复律师:广西-南宁回复时间: 18:05
无锡推荐律师&p&借这个话题发挥几句。&/p&&p&知乎的诸位朋友,可能对广告不是很了解。&/p&&p&&br&&/p&&p&一般来说,自媒体的广告,有这么几类:&/p&&p&&br&&/p&&p&第一类,叫做硬广。&/p&&p&文章写完,直接告诉你:我接下来要做一个广告,这是广告主的信息,你有兴趣就继续往下拉,没兴趣就可以关掉了。这种也叫贴片广告。&/p&&p&这种广告,细分也有两种:&/p&&p&第一种跟正文有联系。文气、逻辑上前后贯通,最后点出广告主 —— 这种对技法要求比较高,价格也会高一点。&/p&&p&比如这样:&/p&&img data-rawheight=&1334& src=&/v2-e32d5d1da3dc80ed34e3953_b.pn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e32d5d1da3dc80ed34e3953_r.png&&&p&第二种,广告跟正文无关。文章写完后,直接挂一个广告,类似公众号的广点通。价格低一点。&/p&&p&比如这样:&/p&&img data-rawheight=&1334& src=&/v2-ff252f47a54b31a5fb072_b.png& data-rawwidth=&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ff252f47a54b31a5fb072_r.png&&&p&&br&&/p&&p&第二类,叫做软文。&/p&&p&&b&什么是软文?就是整篇文章都没有出现「广告」两个字,而是把品牌信息植入进去,对大家说「这东西很好,我在用,你们也可以用用」—— 实际上是不是这样?没人知道。&/b&&/p&&p&举个简单的例子吧:&/p&&p&比如某人收了某p2p金融平台的钱,他这样写:&/p&&p&最近看中一个空气净化器,想买,登录xxx平台,把半年的利息取出来,刚好够。哈哈。&/p&&p&这就是软文(当然这个非常低级)。它通过欺瞒读者,让读者以为是作者真心推荐。实际上是用自己的名声和信任做背书。它具有主观的误导性。&/p&&p&&br&&/p&&p&以及第三类,通稿。&/p&&p&这种就是广告主直接写好稿子,KOL改一下直接发,没有软硬之分,因为整篇文章就是在讲品牌。&/p&&p&&br&&/p&&p&我想说什么呢?&/p&&p&知乎有一个风气:对「广告」过分敏感,却又并不了解这一行。&/p&&p&比如这个问题下面,有些朋友声讨张佳玮,冷嘲热讽 —— 实际上,我认为,张公子在自媒体界,实在已经算是极其有良心的了。&/p&&p&他每篇硬广,正文之前必有「约稿」两个字。如果你真的对广告深恶痛绝,那你就可以关掉了。&/p&&p&但如果你看下去,会发现他并没有敷衍。广告归广告,文章本身仍然十分有趣。比如前面我引用的这篇「大航海」,内容就很有意思,无论后面跟不跟广告,我都很喜欢。&/p&&p&并且,据我所知,张公子没有做过软文,接广告一律硬广。按他的品牌价值,如果他愿意的话,软文的价格是一定会更高一些的。(此点存疑,有人说张公子做过软文,无从查证,故标识之)&/p&&p&这就是一个悖论:在全国都不重视文字价值的今天,只有广告商重视。如果写手们不接广告,靠什么谋生呢?难道去起点写小说吗?&/p&&p&&br&&/p&&p&但是,反过来,知乎上面泛滥成灾的是什么?是各种软文。&/p&&p&不客气地说,在手机界、APP界、时尚界,随便点开10个高赞回答,里面起码有一两个是软文 —— 而打开这些软文的评论区,看到的回复都是「谢谢答主,我这就去试试」。&/p&&p&(当然,也有可能是质疑的回复都被删掉了。这个我也不知道)&/p&&p&&br&&/p&&p&那么,怎么分辨软文呢?&/p&&p&说实话,很难。&/p&&p&写得好的软文,除非是对KOL很熟悉的人,否则基本是没法分辨的。&/p&&p&我对这一行已经够熟悉了,有些文章都没法确定,得问过才能知道。&/p&&p&但是,许多不够专业的朋友,常常妄下定论,结果就是,在一篇正常的回答下面,充斥着「软文」的主观臆测。&/p&&p&这种做法,至少已经逼走过葛巾 —— 这么说吧,葛巾如果要接软文&b&(注意是假设,我认为葛巾没有接过软文)&/b&,以她的品牌价值,只可能是高定和珠宝,而且多半不会是国内品牌。居然会有人觉得葛巾会为淘宝店和保险背书……&/p&&p&&br&&/p&&p&说回广告。&/p&&p&还是希望知乎的各位,对硬广,能够稍微宽容一些。&/p&&p&不喜欢的,不看就好,尽量不要去取关、拉黑、嘲讽、痛骂、口诛笔伐。&/p&&p&为什么那么多人要从知乎导流去公众号?因为知乎用户对广告深恶痛绝,而公众号的粉丝,天天都在催他们多接些广告,这样才能养活自己。&/p&&p&这样下去,只会造成高质量的作者不断流失而已。&/p&&p&包括上次的头条事件,很多人说「走了才好,能被钱买走的不是什么好作者」—— 为什么诸位对「钱」那么深恶痛绝呢?&/p&&p&好多产出高质量答案的答主,都是博士在读、硕士在读,或者在二三线城市,能改善一下生活,让自己不必困于杂事,有条件写出更多的东西,对大家不是有益的事情吗?&/p&&p&知乎诸位金融从业者、硅谷程序员,年薪动辄数十万美金,也要知道,有很多人,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收入也许不低,但压力更大。&/p&&p&我自己装了广告屏蔽插件,但只要遇到我喜欢的网站(比如知乎),我都会禁用掉 —— 我用了你那么多东西,既然没渠道捐助你,那起码略尽一点绵力。&/p&&p&就这样吧。&/p&
借这个话题发挥几句。知乎的诸位朋友,可能对广告不是很了解。 一般来说,自媒体的广告,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叫做硬广。文章写完,直接告诉你:我接下来要做一个广告,这是广告主的信息,你有兴趣就继续往下拉,没兴趣就可以关掉了。这种也叫贴片广告。这…
汽车销售顾问来回答点干货&br&&br&不要转载宣传~分分钟砸我饭碗&br&&br&楼上的把保险险种讲的很清楚了&br&但是我要讲的是怎么买便宜&br&首先4S店一定是最贵的,没有折扣&br&新车保险其实除了本身所谓的95折之外最多可以有20个点左右,也就是商业险的8折(每个保险公司不同有18~22),比如一辆30万左右的车商业险大概在一万,你在4S店买就是一万+交强险950+车船税(默认2.0以下排量)420(35一个月)=11370&br&那么如果8折的优惠你拿到了就是=9370 便宜了2000&br&当时,你得拿到才行,毕竟这东西跟销售工资挂钩,绝少有销售会让利的(另外就是4S店本身也不会让)&br&那么第二年以后呢?&br&1.未出险57折优惠后再8折&br&2.一次出险65折后8折&br&3.两次出险95折后8折&br&4.三次出险105%后8折&br&5.…………你在出险没人卖你保险了好不?&br&(另外公司买车没这没多要求,新车开始就57折,随便出险)&br&&br&就3大保险公司来说(平安,太保,人寿)哪个更好&br&1.平安,优点:老牌子,赔款快&br&
缺点:需要现场,审查严&br&2.太保,优点:5000以下免现场查勘&br&
可以帮你支付对方的赔款,这是很厉害的,不在需要你去从别人那里那一堆资料帮他垫付,然后去保险公司理赔,在把钱打到你账上(如果少了什么资料对方分分钟懒得帮你补,那这笔钱就很难拿到了)&br&好吧,我自己就是用太保的~~~~&br&3.人保,优缺点不明显从来不爱出它~&br&&br&~~~~~~~~~~~~~~~~~~~&br&分分分…………………&br&~~~~~~~~~~~~~~~~~~~&br&另外附上出险全攻略(转)&br&&br&&p&【车剐蹭后】&/p&&p&如果你同意私了,拿1500,报保险自己全责,车照样修好一文不掏白赚1500,第二年保费增加800,赚了700。&br&&/p&&p&【撞车了,怎么办?】&/p&&p&1、撞伤一人,送医院,被家属打骂,垫医药费8000。回家洗洗脸上的血痕。回头家属要求加10000私了,否则不给你医药发票,保险公司说没发票不给你报销,呕吼悲剧。其实你可以不去医院,现场等待交警出具处理意见。垫医药费就说炒股亏了,现在还欠起外债,等家属告你,告完保险公司全赔,皆大欢喜,你甚至不用出现。&br&&br&2、撞车了,后面堵起一排车狂按喇叭,对方说我全责,我们退到路边处理,于是停到路边,结果对方马上变脸,说你丫的全责,这时候才想起应该先手机照相。&br&&br&3、老公指挥倒车,自己一激动,油门当刹车,把老公双腿撞断,打电话给保险公司老老实实的上报,保险公司告诉你,老公陪。。。。。其实你可以换个朋友的车撞。。你懂&/p&&p&4、车子在4s保养,保养完了,高高兴兴去取车,呕吼,倒车时油门又当刹车(为什么是又=。=!),撞的稀里哗啦,造成损失4000+,你郁闷的找保险公司,人家礼貌的告诉你,在修理厂发生的事故,俺们不陪。。。。其实你可以换个地方发生事故,比如小区内和某小树发生亲密接触,你懂。&/p&&p&5、周末天气好爽,正在happy的飙车,左方一大货车突然一盘子甩到你道上和你kiss了一下,你只有一盘子打到花坛上,你小心肝扑通扑通的隔了5分钟才安静下来,一看大货车早没影了,马上打电话给保险员把大货车狂决一顿,并表示想要修车,保险员遗憾的告诉你把负全责的肇事人放跑了不赔: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责任在对方,如果放弃向第三方追偿的权利,也就放弃了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的权利哦亲。————其实你可以说,太阳晃花了我的眼,让我上了花坛,什么大货车?没看到~没注意。&/p&&p&【车库进水,车被淹】&/p&&p&大雨天,早上happy的去车库取车,发现车库被淹了,顿时泪流满面,赶快上车发动,让自己的车车逃离苦海,一点火,呕吼,发动机打不燃。车没逃离苦海,你也进了苦海,4s店告知,发动机进水,报销,损失5w,你兴冲冲的去找保险公司,别个怜悯的看着你,小姐,驾驶员强行打火导致发动机进水,俺们不陪。————你不点火,发动机是不会进水的哦亲。&/p&&p&【被车内物品砸伤】&/p&&p&在车上放了好多好多玩具,什么宝塔啊,香水瓶啊,小熊啊小猪啊。有一天差点撞到一个老太,一脚急刹车,香水瓶飞起来干到玻璃又弹到俺额头上。缝8针,玻璃费误工费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共计3800,保险公司的接线员笑眯眯的告诉你,被车上物品撞坏不赔:如果车辆被车厢内或车顶装载的物品击伤,俺们还是不陪。&br&&/p&&p&【关于轮胎】&/p&&p&1、路上爆胎,左转右转稳住方向,不用打电话给保险公司了,这个不陪。&/p&&p&2、停在楼下,楼上看了一集康熙来了,下楼一看4个车轮没了,几块板砖给俺垫着,不用打电话给保险了,这个不陪。&br&&br&【保险条款精解(一):车损险 VS 第三者责任险】&/p&&p&咱们先说说最主要的车损险和三责险。车损险和三责险是车辆保险的基本险,主要赔偿被保险车辆的损失以及由被保险车辆在使用中给第三者带来的损失!&br&&br&您大概觉得即使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车辆损失,保险公司也照赔不误!这话对了一半,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都赔,惟独一样除外——地震!&br&&br&案例1:如果您的车有幸在地震中被建筑物砸到的话,哈哈……&br&&br&应对方法:不要在地震一结束就急于申请赔偿,等地震过后几天再申请赔偿。&br&&br&出险陈述:大概由于地震造成墙体松动,终于在某一天倒下了,砸坏了您的爱车,切记:千万不要提及地震时出险。&br&&br&案例2:如果您的爱车在一次急刹车中,车里的东西飞到了风挡上造成玻璃破裂,您该怎么说呢?&br&&br&假如您老老实实的对保险公司说:“我的纸巾盒飞起来打中了玻璃……”(哗!内功够高啊,呵呵,本人只是以纸巾盒举个例子开个玩笑。)”那么你惨了!那个理赔员会指着自己的嘴对您说:“请看我的口型——NO!”&br&&br&应对方法:小小的改变一下事实……&br&&br&出险陈述:我的一个练过铁头功的朋友在刹车时撞碎了风挡,OK!记住:受车内“物品”的撞击所受损失,保险公司不赔的!但是人撞坏的就另当别论。&br&&br&案例3:如果您的车在拖车时与别的车发生了碰撞,怎么办?&br&&br&应对方法:忽略一些事实存在的东西……&br&&br&出险陈述:别提你在拖带车辆或者被别人拖带,否则不管你有没有事故责任,保险公司一律不赔。&br&&br&案例4:如果你在事故时,打破了自己的玻璃又没有上玻璃险时,你会向保险公司索赔吗?&br&&br&没上玻璃险找人家索赔能行吗?行,绝对行!玻璃险的全称是:玻璃单独破碎险,是指停车和使用时造成的玻璃损坏,而事故造成的玻璃损坏应由车损险来负责赔付。&br&&br&如果您没上玻璃险,当您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的汽车玻璃不知道被哪个混蛋打破了,怎么办呢??呵呵,老招法:开车时急刹车造成的,又是脑袋惹的祸!(记得找一个身高差不多的朋友来当挡箭牌啊),如果是侧面的玻璃破了,就说侧滑时脑袋撞的好了,呵呵!&br&&br&案例5:如果您的车在撞车时,打破了一个小灯,您该怎么办呢?&br&&br&找保险公司,他绝对不敢不赔您,那么您以为是赚到了吗?不是的,实际上您大概要赔了,亏本了。&br&&br&没听明白?告诉您,每辆车的全险大概在之间(更高档的车会更贵),如果您在一年的保险期内没有索赔,那么您将在下一年投保时获得10%的无赔款优待,这笔帐您自己算算,如果索赔数额太小,哎,就这样算了吧,不如10%的折扣来的实在。&br&&br&【保险条款精解(二)】:丢车—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p&&p&车辆在停放和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让人有烦心的事,其中,丢车是最倒霉的事了,不过,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去做,您的损失会降到最低点。&/p&&p&&br&记得啊,一旦丢车,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报警?错!车已经丢了,哪那么容易立刻找到啊,您也未免太高估中国警察的能力了,还是想想怎么减少损失吧!&br&&br&减少损失?哪那么容易啊,车都丢了,怎么减啊?别忘了,有我呢!!!!&br&&br&首先记得先看看自己的保险单里有没有上车辆盗抢险。什么,没有?那你认倒霉吧,找我也没用了,再买一辆吧!&br&&/p&&p&如果你上了盗抢险,首先,我要恭喜你,你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了,不过,也要小心啊!这时你要做的是闭紧你的嘴,踏踏实实的看完我的帖子,否则你一定会后悔的!&br&&br&案例1:盗抢险中规定,被保险人丢失行驶证、购车原始发票、车辆购置附加费凭证每一项增加0.5%的绝对免赔。丢失车钥匙增加5%的绝对免赔。&/p&&p&这些规定在保险单中用颜色最浅的字体印刷,不信,您可以拿出单子仔细看看,肯定在某个不显眼的角落里能发现这段话。&br&&br&所以不管你是否有一把备用钥匙曾经丢失过,或者是在您被开跑了的车里有一把钥匙,请您记住一定要忘记这件事,否则……5%的损失您自己扛定了!&br&&br&案例2:如果您的车在收费停车场或营业性修理厂中被盗,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吗?&br&&br&答案是:不赔!!因为上述场所对车辆有保管的责任,在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车辆损毁、丢失的,保管人应承担责任。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br&&br&所 以正确的方式是找停车场去索赔,所以,每次停车时记得收好停车费收据啊,虽然上面印着丢失不管,但根据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格式合同的规定,这属于单方面推卸 自己应负的责任!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告他好了,呵呵,给您一个好消息,已经有人打赢了这样的官司,所以根据案件推溯的原则,以后的案件审判可以依照这个案例 来判决,哈哈!&br&&br&案例3:如果,停车场是您的朋友开的,或者您从侧面打听到这个停车场根本无力赔付您的爱车,您是否可以考虑改变一下丢车的地点呢?哈哈,我可什么都没说啊!您自己琢磨去吧。&br&&br&案例4:再有,如果您是一位老板,因为一些账目上的问题和朋友闹翻,而您的朋友又是一位小人,他偷偷把您的车偷走了,您猜到会是他干的,您会找保险公司赔偿吗?&br&&br&告诉您,保险公司可不负责赔偿。因为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因与他人的民事、经济纠纷而致车辆被抢、被盗为责任免除。&br&&br&所以,您大可忘记您的经济纠纷,直接到公安局和法院报案,记住,千万别说出您的怀疑对象,否则就会把经济问题扯进来了,以中国法院的工作效率,您大概半年之内得打车出门了!&br&&br&案例5:如果您刚买了一辆新车,上了全险,但没有来得及领牌照(现在的交管规定:验车后的15个工作日后方可领牌证),出险后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吗?&br&&br&不负责赔偿。因为在出险时,保险车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保险车辆须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二是在规定期间内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 格。但一般经特别约定对公安部门规定需先保险后检验核发号牌的新入户车辆可负责车损险和三责险。所以负责丢车赔偿的盗抢险并没有生效,自然,您也得不到赔 偿。&br&&br&看来如果您不是仗着胆子改一下丢失的时间,新买的车就算送人了!我可又什么都没说啊!&br&&br&案例6:如果您的车失而复得,保险公司如何处理赔款?&br&&br&被盗抢的保险车辆找回后,如果保险公司尚未赔款的,应将该车辆归还给您,但是全车被盗抢期间,车辆受到的损坏或车上零部件、附属设备丢失需要修复的合理费用,保险公司负责赔偿。如果保险公司已经赔偿,应将车辆归还您,同时收回相应赔款。若您不愿收回原车,则车辆的所有权益归保险公司。&br&&/p&&p&【保险条款精解(三)】:撞车—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p&&p&只要是撞车,保险公司全赔吗?当然不是你只要认真看看手里的保单赔偿免责条款就知道了,保险公司有一大堆不赔的东西呢,想把损失降到最低,还是来找我吧,哈哈!&br&&br&案例1:假设你是一个新手,刚借了一辆车(当然也没准是租的车),在路上练车的时候,把你弟弟给撞了,你知道这辆车有三责险,你会找保险公司索赔吗?&br&&br&答案:如果你去了,你就是神经病,保险公司会一脚把你踢出去,为什么??&br&&br&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三责险,全称:第三者责任险。&br&&br&那什么是第三者呢?&br&&br&第三者指除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外的,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致使保险车辆下的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在车下的受害人。通俗的讲第三者就是排除四种人:即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的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br&&br&现在明白了,你作为当时的驾驶员,撞伤你的家人,保险公司是不赔的,好了,你知道该怎么办了!什么?还不知道?气死我了,换个驾驶员撞的不就完了嘛,真是的,害我什么都说出来了。&br&&br&案例2:如果您有幸开车撞人了,而且全是您的责任,法院判您赔偿您包赔对方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失费、伤残损失费……你该如何处理呢??还能怎么样,给钱就是了!&br&&br&错!大错特错!&br&&br&你应该和对方家人商量,加大经济损失赔偿和伤残损失赔偿,尽量把精神赔偿降到最低,没有当然就更好了。&br&&br&为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这不是五马换六羊嘛。&br&&br&老兄,你又错了,保险公司不是无条件地完全承担“被保险人依法应当支付的赔偿金额”,而是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而条款明确规定,因保险事故引起的任何有关精神损害赔偿为责任免除。所以无论法院判决被保险人是否应赔偿精神损失,保险公司均不负责赔偿。&br&&br&明白了??别的保险公司都替你赔,精神损失可不管,所以,宁可多给对方点钱,也别答应精神赔偿,总之,慷保险公司之慨呗,呵呵!&br&&br&案例3:如果你又有幸撞车了,这回不是您的责任,而对方又不想赔钱,您可以找保险公司索赔吗?&br&&br&答案:可以,不过您必须先向第三方索赔,才有可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如果您放弃了向第三方索赔的权利,而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不赔。因为您放弃了向第三方追偿的权利,同时也就放弃了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的权利。&/p&&p&所以,切记,切记,一定要先找对方赔,最好是有法庭的强制执行未果的证明,然后您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找保险公司了,剩下的烂摊子尽管让它们收拾去吧,谁让它们每年收了您那么多的保险费呢!&br&&br&案例4:记得以前有个倒霉的司机在警察的指挥下,帮助警察拦截正在逃窜的罪犯,撞向了罪犯,结果两车相撞,那叫一个惨啊,保险公司会赔他吗?&br&&br&当然不会啦,保险条款写的明明白白,驾驶员的“故意行为”不在赔偿之列,所以只能自己修车了:&br&&br&所以,如果您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在当英雄之前要考虑一下噢!!!&/p&&p&【保险条款精解(四)】:未年检、年审未做、为上车牌&/p&&p&&br&★保险案例一:一位朋友丢失爱车,已上全险,找保险公司索赔,未果,保险公司拒赔理由:到车管所查询,此车未年检。&br&&br&案例分析:保险公司所做所为,十分合理,于保险合同条文也有根据:保险只对合格车辆生效,对于未年检的车辆只能视为不合格车辆,就算您保养的再好也没用,结果只能是丢了白丢,保险也上了白上,顶多退回保险现金价值。&br&&br&案例结论:您的爱车,千万要按时年检,切不可后延,否则,罚款事小,拒赔事大,此时即使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者损失,也将由您自己承担,保险白买了!&br&&br&案例解决办法:按时年检,即使是一天,也不要晚;如果真的发生不幸,也要记住千万不要立即报案,尽快花银子把验车手续补齐后再办理报案索赔手续!&br&&br&不好意思,刚才一阵头晕,我什么也没说吧?说了也是胡话。&br&&br&★保险案例二:与上类似,驾驶员年审未做的请注意了,您在驾驶中发生的一切问题,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理由与上例相似,恕不赘述。&br&&br&★保险案例三:这是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的车刚买,还没有上牌照,保险是否生效?&br&&br&解释:车辆在出险时,保险车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保险车辆须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二是在规定期间内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br&&br&但一般经特别约定对规定需先保险后检验核发号牌的新车辆可负责车损险和三责险,所以,这时您的车丢了就算倒霉了,撞了人啥的还算凑合有保险公司给您顶着,现在清楚了吧!&br&&/p&&p&【保险索赔证明材料原则】&/p&&p&1,事故经交通队出面解决的:&br&&br&由交通队出具处罚单或调解书,经法院判决的,用判决书即可。这些材料绝对好使,在保险公司肯定一路绿灯。放心索赔好了。&br&&br&2,在小区内发生事故的:&br&&br&重大事故:即车损严重的,还是要到交通队开证明,很麻烦;&br&&br&一般剐蹭:到小区物业开证明,因为经常受怀疑,一般也很麻烦;&br&&br&所以,最好报案时报在城市道路上,否则……累死你!&br&&br&3,在道路上发生小事故的,包括停车时的剐蹭&br&&br&此类需要证明的原则是:是否涉及第三方?如涉及第三方赔付的,还是需要交通队证明。&br&&br&如事故双方自行了断的,可以在索赔时注明:事故第三方自修,然后按车损险中的自责索赔,保险公司要是让您到交通队开证明,您一定得咬住了别松口,就说没地儿开去,保险公司一般也不会太较真。您要答应去开证明,别怪我没提醒您,您就跑去吧,赔的钱不定够。(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编者)&/p&
汽车销售顾问来回答点干货 不要转载宣传~分分钟砸我饭碗 楼上的把保险险种讲的很清楚了 但是我要讲的是怎么买便宜 首先4S店一定是最贵的,没有折扣 新车保险其实除了本身所谓的95折之外最多可以有20个点左右,也就是商业险的8折(每个保险公司不同有18~22)…
&p&说过很多次了,我反对在知乎做软广,但支持硬广。知乎的本质是问答社区,提问者或者浏览者往往都是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心态来阅读答案的,在答案中虚构个人体验植入软广,相当于构成了对他人的欺骗——比如在”有哪些值得一读的三俗地摊流作家“的答案中收钱推荐唐缺,但其实回答者根本就没有看过唐缺的小说,只是收了他的钱来做个软广,编造一堆“唐缺的小说读得我欲火焚身”的谎话,那这样的答案就毫不诚实,没有意义。&/p&&p&但是硬广是光明正大的,不存在欺骗。我之前答问的时候还专门拿张性灵举过例子:他打的广告都清清楚楚标明了约稿,至少没有瞎编一段经历最后导向“所以唐缺的书非常值得一读,我很喜欢”。&/p&&p&至于对广告内容本身是否接受,那就是阅读者的自由了。你可以觉得某些广告打得很烂,也可以因为不喜欢广告去取关拉黑,但硬广本身是诚实的,也是我比较支持的知乎用户合法变现的方式。&/p&&p&&/p&
说过很多次了,我反对在知乎做软广,但支持硬广。知乎的本质是问答社区,提问者或者浏览者往往都是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心态来阅读答案的,在答案中虚构个人体验植入软广,相当于构成了对他人的欺骗——比如在”有哪些值得一读的三俗地摊流作家“的答案中收钱…
以前看过一篇某台湾教授写的文章,隐约记得里面扯淡了整个金融业金字塔最顶端的三种公司,分别是: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再保险公司。&br&&br&投行大家都很熟悉了,trading floor的照片在知乎里已经有了不少,贴了就吸粉,男女都吸。威尔史密斯老师在《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真&b&·&/b&屌丝励志片里也为我们侧面详细描写过资产管理公司了(除了资管公司,国内的基金公司也好像应归这类?)。&br&&br&那再保险公司是什么?&br&&br&在说再保险公司前,大家先花10秒阅读一下这张图,看看里有没有比较熟悉的地方。这张排名虽然是2012年的数字,但是长期以来出现的都是这几张老脸。我直接提示看看第四名吧...&br&&img src=&/56be23e8df871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6be23e8df871_r.jpg&&&br&对的,排在第四的是股神的伯克夏海瑟薇。当然业内使用的是对于我们来说更有名的称呼&b&通用再保险GenRe&/b&。实际上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科隆再保险也是被巴菲特老师买下后整合到了通用再保险下面了。&br&&br&曾经有个匿名投票,精算师们选出的best dream job第一名就是GenRe,紧接着是其它再保险公司。&br&&br&再看一下财富杂志网站上对于全球前两大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和瑞士再保险与高盛2013年营收的简单比较。需要注意的是慕尼黑再保险的营收数据合并了旗下直保公司的业务,所以看起来很高,如果只是纯粹的再保险业务我估计和瑞士再保险的数字差不多。&br&&br&&img src=&/39e5455abda659b20cffd2da3809621f_b.jpg& data-rawwidth=&611&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1& data-original=&/39e5455abda659b20cffd2da3809621f_r.jpg&&&br&你肯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但你要知道高盛全球雇员可是有30000+人,而即使一贯被业内讥讽机构过于臃肿的慕尼黑再保险和瑞士再保险每家也就大约10000多人,排名第三第四的汉诺威再保险和通用再保险全球范围内更是只有名员工。&br&&br&也就是瑞再的人均营收接近高盛三倍呢。对了,肯定有人会和我说营收的性质不一样,不能这样比,你这就不对了,营收数字是任何行业老板们第一要炫耀的,不管用什么口径。可惜的是再保的工资不可能是高盛三倍的,三分之一已经谢天谢地了。&br&&br&伦敦金融城著名地标,Norman Foster老师设计的小黄瓜(个人觉得更像马应龙痔疮栓)前身就是瑞士再保险总部大厦。虽然现在瑞再已经将小黄瓜出售,但是仍然返租这里办公。图的正中间是保险业里的“超级奇葩”所在地:中国平安保险大厦(大误,还是得称为劳合社大楼)。这两栋大楼都是伦敦金融城的超级象征,只要两塔在,伦敦作为唯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就不可能倒。&br&&br&&img src=&/509bb5ea306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09bb5ea306a_r.png&&&br&&b&那到底什么是再保险呢?&/b&&br&&br&以专(闲钱)业(太多)著称的瑞再在它专门制作的一份再保险出版物里提到:&br&&blockquote&Reinsurance is insurance for insurance companies. &br&再保险是保险公司的保险&/blockquote&但我个人的定义是:再保险是分出公司(一般就是直保公司,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中国人寿、中国人民保险、新华保险这些)和分入公司(一般就是再保险公司)对于某项风险预期不一致而进行交易的保险活动。&br&&br&&b&再保险的种类?先说说传统再保险。&/b&&br&&br&&u&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主要是为了防止未来承保经验的大幅波动,以及潜在的巨灾风险,这些是再保险的传统用途。&/u&&br&&br&为了更好的说明传统再保险的方式,现在假设我们现在有两个业务:&br&&br&业务A:大型国企5000人,每人身故保额20万元,总保额10亿元&br&业务B:壕5人,每人身故保额2亿元,总保额同样也是10亿元&br&&br&参加过初级精算考试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因为前者的预期方差更小,也就是承保经验波动远远小于后者,同样承保费率保险公司肯定更愿意承保前者。但是实务中保险公司希望生意多多益善,当然都要吃下来。为了避免经验波动,一个合格的直保公司需要接下来做好合理再保险安排:&br&&br&对于业务A,我们可以才用&b&成数再保险&/b&,比如50%自留50%分出这种分保方案,也就是只要出现一起身故,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赔款各出10万元;对于业务B,我们可以采用&b&溢额再保险&/b&,比如500万元自留,500万以上分出的方案。只要一个壕身故,保险公司只需自负500万元,再保险公司承担1亿9千5百万元。&br&&br&相应分出的风险,直保公司需向再保险公司支付再保险费,这就是再保险公司其中一个主要收入来源。&br&&br&成数和溢额再保险通称为比例再保险,即根据保险金额按比例进行风险分摊的再保险,保险金额越高,再保险保费也越高。&br&&br&有比例再保险,当然还有非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根据赔款为基础约定责任。继续上面那两个团体的例子,比如业务A的企业所在地大地震,所有人不幸都挂了怎么办?虽然保险公司已经通过成数比例再保险进行了50%/50%的分保,一半已经由再保险公司承担了,但是剩下一半5亿元赔款咋办呢?&br&&br&如果安排了非比例再保险中的巨灾再保险,再保险公司将会承担这5亿元赔款中的,比方说3000万元,直保公司因而进一步减少损失。巨灾再保险可以购买多层保障,但是一般保险公司通常只购买第1层即可抵御100年一遇的灾难,但我会说国内某大保险公司在汶川地震中的赔款曾经击穿3层巨灾保障么。&br&&br&有时候如果连再保险公司都觉得分保出来的保额很高了,自己也承受不起的时候咋办?这时可以找多家再保险公司共同承接这些风险,其中份额最大的那家再保险公司叫做主再保险人(leader),其余叫做从再保险人或次保险人(follower)。&br&&br&作为进一步风险管理,再保险人还可以进行转分保或者再再分保再次分散风险,甚至将风险负债证券化导入资本市场。比如1994年汉诺威再保险首次发行的巨灾债券就是通过将票面利率与巨灾理赔经验挂钩给投资人一类与传统债券不同风险的投资品,由于巨灾债券与资本市场多数投资品相关性很低,投资人通过购买巨灾债券可以降低自己组合的BETA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br&&br&&b&非传统再保险是什么?&/b&&br&&br&&u&除了传统的以风险转移为目的的再保险,还有一种”非传统的“资本操作型业务就是财务再保险,直保公司使用财务再保险提高偿付能力水平以满足监管要求。&/u&&br&&br&我在另外的问题里曾经做过相关回答&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保险公司可以把自己的未来保费收入做成 CDS 之类的金融产品销售吗? - 李元霸的回答&/a&&br&&br&&blockquote&保险公司使用财务再保险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解决偿付能力问题(资产负债比)以避免可能的监管干预。&br&&br&大家可能都知道,保险公司在开卖保单初期会产生包括销售费用和法定准备金在内的大量初始成本。而保单利润要在未来几年甚至数十年中才能逐渐显现。通过财务再保险可以将某个业务未来预期收入的保费(实际是未来的预期业务利润)作为“抵押”换取再保险公司通过财务再保险提供的一笔再保险佣金作为“贷款”,这笔“贷款”由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业务未来有保费收入(利润)的前提下才需要偿还,所以它不需要被列为负债项,因此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得到改善。&br&&br&一般保险公司通过财务再保险把它未来保费收入“卖”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它的偿付能力得到改善,都会选择赎回这笔业务。这个赎回条件一般都会在财务再保险开始初就会约定好。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保险公司卖了之后还要买回来呢?这是因为中国保险产品定价&u&相对&/u&来说都非常保守,那么好利润的业务怎么能不要回来呢?&br&&br&财务再保险非常非常非常灵活,并且套路和细节非常多,以上只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这其实也可以体现一个优势,财务再保险能为每个保险公司提供度身订制的服务,非常能因地制宜。&/blockquote&&br&保监会最新的偿二代监管规则已于日正式实施,对财务再保险的影响比较大,这个由于过于专业在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br&&br&&b&再保险的方式?&/b&&br&&br&根据业务承受方式,再保险可以分为:合同分保、临时分保和预约分保,其中预约分保在财产险再保险中使用较多,人寿再保险比较少用。多数保险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都需要和再保险公司建立合同分保(签订某个业务的再保险合同)才能继续进一步业务联系,比如风险更高的临时分保。&br&&br&有趣的是合同分保的英文是treaty,treaty用在外交上经常翻译成条约,比如凡尔赛和约,很多再保险合同的封面行文确实和这些条约很像(相似度90%,再次大误)。&br&&img src=&/497a1688bfb84beea59de_b.png& data-rawwidth=&393& data-rawheight=&5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3&&&br&&b&再保险公司的核心评价指标?&/b&&br&&br&去年中国再保险集团香港上市以及国内批筹多家民资再保险公司后(包括史玉柱老师不知道被谁忽悠也来筹建一家),大量证券分析师又来跨界写再保险公司和行业的分析了。算我求你们了,你们写的上市保险公司的分析报告在专业人士眼中已经够糟糕透顶了,就请不要再到再保险行业献丑了。就算你们拿了新财富前几名也只能代表你们会扯蛋,不代表你们真的懂啊。让专业回归专业,看再保险公司首要关注的是:&b&评级!评级!评级!&/b&&br&&br&无论在中国偿付能力二代还是欧盟的Solvency II,交易对手的评级对选择哪家再保险公司是有非常重要影响的。国内由于有政策关照,中再长期处于特别照顾之列,这算特例。但是中再如果要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再保险公司,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提升。&br&&br&&img src=&/b11f929fbabd3c_b.png& data-rawwidth=&409& data-rawheight=&1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br&特别提一点,熟悉评级标准的都知道通用再保险的标普AA+不是那么好拿的,Apple和Google这种也就AA。当然金融危机之前通用再拿的甚至是最高等级的AAA,长期以来能拿到标普满分AAA的公司极其罕见(现在只有4家还是5家),只是之后受到巴菲特老师主营业务的影响还是被降了一级。&br&&br&我不看好民资再保险,就是因为他们不可能拿到好的评级。没有优秀的评级加持,开展再保险业务寸步难行。这也是我说史玉柱老师被忽悠的原因。&br&&br&&b&再保险公司如何盈利?&/b&&br&&br&上面说过,再保险是由于交易双方对风险未来预期不一致而产生的。直保公司觉得接一单1亿元保额的业务风险很大,因为它的波动肯定很大。但是再保险公司接的是不同直保公司分出来的这些1亿元保额的保单,把这样的风险攒在一起后,风险性质就发生很大的变化了,发生率也会发生很大变化。&br&&br&直保公司会为这种高波动风险付比较高的再保险费,再保险公司因为收集同类风险多了,波动性降低了,实际风险成本反而低了,这种风险性质差异带来的溢价就是其中一种利润来源。&br&&br&更广的来说,保险公司在对保险产品定价时会对事故发生率、投资回报(在财产险中不重要)和费用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定价假设进而得到保费。当承保实际经验不同于这些定价过程中制定的假设时,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死差、利差和费差这三个利润源。同理,再保险公司的承保经验也会产生三差,这就是再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br&&br&还有一点,再保险公司是极端高效的团队,还记不记得我回答开头比较的再保险人均营收和投行人均营收的对比?这种对比如果拿去和直保公司人均营收对比更加存在巨大差异,这使再保险公司在费用成本上尤其有优势。&br&&br&&b&再保险在中国&/b&&br&&br&除了国有的中国再保险集团,全球最大那几家再保险公司全数已经在北京或上海开设分公司展开中国业务竞争。这是整个中国金融业里唯一几乎没有天朝隐性羁绊的行业,银行业不是,保险业不是,证券业不是,只有再保险业是!好吧,监管还是有“优待”中再一点,但和其它金融业比,算很少了。&br&&br&为方便起见,以上回答仅讨论再保险中的专业再保险公司的再保险角色和业务,不讨论国家和保险行业的共保机制(如核共体、海员保险等),也不讨论再保险中介和直保集团中主要从事关联交易再保险业务的子公司。&br&&br&参考资料:&br&&a href=&///?target=http%3A//media./documents/pub_intro_reinsurance_en.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edia./d&/span&&span class=&invisible&&ocuments/pub_intro_reinsurance_en.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以前看过一篇某台湾教授写的文章,隐约记得里面扯淡了整个金融业金字塔最顶端的三种公司,分别是: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投行大家都很熟悉了,trading floor的照片在知乎里已经有了不少,贴了就吸粉,男女都吸。威尔史密斯老师在《当幸福来敲门…
题主首先应了解一下银行间的清算流程。&/p&&p&
现有银行A与其客户甲,银行B与其客户乙,客户甲要将款项汇给客户乙,即将其存在银行A账户里的款项转入到客户乙在银行B开立的账户中去。最直接的做法是银行A直接把钱给银行B,并且告诉银行B这个钱记到客户乙的账上。&/p&&p&
看起来很美好,So Easy是吧?&/p&&p&
但这种方式会有以下几个问题:&/p&&p&
首先银行A通过什么渠道将钱给银行B?&/p&&p&
有人会说可以用运钞车将钱拉过去吼不吼啊?吼方法,可是太麻烦,而且太费时,金额小了为了你这三百二百的还不够人家运钞车油钱呢,要是走批量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凑够钱数;如果金额特别巨大,市场上没有这么多的现钞怎么办?总之成本太高,时效太慢,占用资源过多。&/p&&p&另一个问题是,如今银行林立,对于银行A来说银行B有很多家,对于银行B来说银行A也有很多家,那么每家银行需要与其他所有银行建立渠道,为每家其他银行准备一个车次的运钞车。那要是某个城市范围内没有某些银行怎么办?那就没法给钱喽~~&/p&&p&
那又有童鞋会问,既然这样,那我们以记账的方式怎么样?银行A这边扣除客户甲的金额X元,银行B那边将同样金额X元计入到客户乙的账上,然后银行A、B都记上“A银行欠B银行X元”,找一个时间统一清算,这样岂不是万事大吉?最开始信汇流行与票汇的时代的确这么做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间业务量爆发式增长,考虑到历史的进程,信汇逐渐被淘汰,票汇的频率也有所下降,电汇却成为主流。那么这种方法遇到的问题一是其中某家银行不记账怎么办,二是统一清算周期过长影响银行的资金流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图森破啊。&/p&&p&
那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银行们设计了一套体系。首先,银行A与银行B分别在银行M开立准备金账户a与b,并存入若干资金作为结算准备金,就是人们所说的头寸。当客户甲要将存在银行A账户里的钱X元汇入到客户乙在银行B的账户里时,银行A向银行M发出一个格式电文,注明收款人名称、账号、开户行即银行B的名称、金额、附言等,银行M将属于银行A的账户a中的X元转入到属于银行B的账户b中,同时银行M也生成一个电文发给银行B,上面注明注明付款人名称、账号、开户行即银行A的名称、金额、附言等,银行B收到电文后,将X元记入到客户B的账下。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发现反正各家银行都在我这存着存款准备金和结算备付金,自己有着统和境内所有银行的天然优势(所有境内银行都归我管嘛),那我当仁不让地挑起银行M的这个大梁了,于是乎,人民银行的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票据交换系统就诞生了。同理的还有银联系统、Visa、MasterCard、Express、West Union等,这些非银行机构通过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也可以充当银行M的角色啦。&/p&&p&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则催生了另一套体系。机构N采集客户的信息,在各家银行开立专用账户存入一定金额的款项,并与这些银行签订代收代付协议。机构N在银行A开立了结算账户α,在银行B开立了账户β,客户甲向机构N提出申请要为客户乙转账X元时,机构N向银行A发出指令将客户甲账户中的X元扣除转入到账户α,向银行B发出指令将账户β中的X元扣除转入到客户乙账户中。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普遍采用这种清算体系,典型的如微信、支付宝等。&/p&&p&
那么如果出现类似题主这种状况,客户甲与客户乙分别处在不同的国家呢?由于国际间贸易经常数额巨大,首先体系二被天然排除在外,因为没有任何一家机构(注意,不是“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目前也做不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与其达成合作关系。而且各国有不同的外汇政策,游离于各国监管部门之外、通常只为个人客户服务的银联系统、Visa、MasterCard等信用卡组织也无法具有国际清算的资格。那么现在只有纯粹的银行可以充当“银行M”的这个角色。而各个国家的货币不同,且国际间的金融结算没有中央银行来主持,于是各家银行会选择一家隶属于以结算货币作为本币的国家或地区的、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开展业务并拥有一定影响力的、经营良好的、金融信誉高的大型商业银行作为某一货币的清算行。就是说,如果结算货币为美元,清算银行基本为美国的银行,如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富国等;,如果结算货币为欧元,清算银行基本为欧盟的银行,如德意志银行、巴黎国民等;如果结算货币为英镑,清算银行基本为英国的银行,如苏格兰皇家、巴克莱等;如果结算货币为日元,清算银行基本为日本的银行,如三井住友、瑞惠、三菱等;如果结算货币为人民币,那清算银行就是中国的银行啦。像新加坡的星展、英国的汇丰也经常作为不同币种的清算银行。&/p&&p&
现在以题主公司的贸易为例,题主公司是向俄罗斯出口机械设备,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使用的美元作为结算货币。那么清算流程是平安银行首先在一家美国银行开立了结算备付金账户a,存入若干备付金,同时进口方账户所在的俄罗斯银行在这家美国银行也开立了结算备付金账户b,存入若干备付金。当这笔贸易结算发生时,俄罗斯的银行从进口商的账户中扣除货款,并向这家美国银行发送格式报文,该美国银行会将款项从俄罗斯的账户b转入到平安银行的账户a中,并向平安银行发送格式报文予以通知,平安银行将这笔款项记在题主公司的账上。无论是采取电汇、还是托收,或信用证的结算方式,最终资金的流动都会经历以上的过程。&/p&&p&
那么现在美国对俄罗斯予以制裁,要求美国的银行冻结俄罗斯银行的账户,停止为俄罗斯的银行办理业务,美国的银行就无法把钱从俄罗斯银行的账户b中转入到平安银行的账户a中,这条清算路径就断掉了。以美国的银行银行作为清算行就行不通了。同样,欧盟的制裁也会导致欧洲的银行无法作为清算行。但是仍有部分渠道能够接收到来自被制裁区域的资金,基于我国政府与别国的国际合作,为了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外交麻烦,授人以柄,外管局要求国内银行停止与被制裁国家或地区的被制裁组织或个人进行金融往来,并定期予以统计,对私自展开交易的银行进行处罚。如果俄罗斯的进口商够聪明的话,可以通过一些冗长的路径进行汇款,就像客户乙→银行B→银行M1→银行M2→银行M3→……→银行Mk→银行A→客户甲,从而隐去资金来源。&/p&&p&
这个是被制裁的国家和地区名单:&/p&&ol&&li&&p&&img src=&/v2-3d949a3db053ed0519165cdd_b.png& data-rawwidth=&635& data-rawheight=&6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5& data-original=&/v2-3d949a3db053ed0519165cdd_r.png&&&img src=&/v2-ea4db456f906f053850e_b.pn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v2-ea4db456f906f053850e_r.png&&------------------------------------------------------------------------------------------------------------------------------------&/p&&/li&&/ol&&p&
可以看到世道艰难,简直凶残。这些国家有不少和中国关系还不错,为了闷声发大财,兔子不得不委屈一下这些小兄弟,和那贼鹰打太极拳,明面上和你谈笑风生,暗地里资瓷一下。不过这里还有很多国家是中国国家反洗钱工作小组和外管局自己给列上去的。&/p&&p&
至于题主所认为的银行考虑自身风险而拒绝办理业务的情况,不知题主所用哪种国际结算方式,不考虑贸易融资只是单纯的国际结算的背景下,只有信用证项下平安银行作为信用证收证行已提示题主公司发货,取得题主公司提供的提单,并将提单递交给进口商银行却没有取得货款的情况下拥有对平安银行的追索权,但是根据题主描述的来看不大像是这种情况。况且在平安银行已经知道清算渠道会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仍提示题主公司发货是几乎不可能的。那除此之外的情况,以我所知的范围内,平安银行的这种行为没有触犯任何一条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度,目前一条普遍被认可的法学原则是“法未禁止即为可”,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章禁止某项行为,那么这个行为的发生将不受法律的制约,行为人也不会为此受到法律制裁,因此银行有权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开展业务。所以与哪个国家的客户开展贸易、选择何种结算方式、使用哪一种货币作为结算货币是题主公司的正当权利,在没有相关协议的前提下,决定是否承担风险为题主的公司提供服务是银行的正当权利,题主公司无权强制要求银行为其提供某项服务,而按照题主所述的情形,正常情况下与银行之间是没有相关强制协议的。即便是国内的结算业务,银行都有在风险暴露的情况下拒绝办理某项业务的权利,何况是风险更加不可控的国际业务领域。因此,我认为平安银行本行为是完全合法的。&/p&&p&
在此提醒一下题主,涉及到国际贸易的问题不仅要遵从我国的相关法律,同时也要考虑到国际惯例,平安银行对这起事件的处理并不是依照了美国的法律,而是参考了国际惯例。如果题主觉得有异议,可以查看《民法通则》、《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相关法律,《结算管理办法》、《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相关国际惯例,如果题主仍认为本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外管局、银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请诉讼。&/p&&p&
我给题主更好的建议是,与俄罗斯的客户商议今后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以有效排除美国及欧盟的制裁,因为人民币的国际清算行均为国内银行。如此,首先可以回避国际政治风险;第二是没有货币转换费;第三外币业务的监管部门是外管局,而跨境人民币的监管部门是人民银行跨境办,管制较为轻松;最后还可以支持国家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一举四得,何乐不为?现今国内应该有很多家银行都能够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至少工农中建都有。&/p&&p&PS:经常有人说国家强大、世界第一、科技先进、经济发达、GDP高速增长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要生活幸福、事事顺心、工作有保障、活得有尊严。嗯,你们可以来看看题主的经历,活生生的栗子!&/p&&p&&b&-------------------------------------------------------------------------------------------------------------------------------------------&/b&&/p&&p&感谢各位知友的厚爱!由于之前仓促答题,没有好好地弄明白知乎回答问题的适用格式,表格是excel直接粘的,的确占了很大的版面,看着也不大方便,前阵子出差,也没有电脑可用,所以没来得及改。现在用截图替换一下,不知道清晰度如何?&/p&&p&
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表中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利比里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这四个国家各项为空, 其中安哥拉与利比里亚曾为多年内战国家,政治局势不稳,同时存在人道主义危机,巴布亚新几内亚与阿尔及利亚则不知为何出现在此名单上,希望有知道的知友能够不吝帮助。&/p&&p&
很多其他答主也提供了非常优秀的答案,Sophia、美特奥拉等这些答主对国际结算的理解要比我全面、精确、深刻得多,像MT202报文能够向上追查路径上所有相关银行我也是头一次学习,在此表示一下感谢!希望大家也能够去关注一下他们的答案。&/p&&p&而有的知友说到国有银行对外立场比较怂。我首先对中石油等单位在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在对抗西方国家与西方能源巨头对全球能源的垄断控制和对中国能源独立的扼制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不过,我仍要为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两句。在我国各大国企于各自领域在全球扩张的同时,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也没有停下他们的脚步,不仅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还与积极与世界各国签订各种合作协议。更重要的是,当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航工业、中铁、中建、中车这些“中”字集团在海外攻城略地的时候,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在背后为他们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尽管国有银行在国内舆论上几乎人人喊打(中石油、国家电网等表示要抱抱),但是其发展历程的确与国家利益休戚相关,只不过在现有环境下不得不“闷声发大财”而已。况且国有银行的背后老板就是国家,如果有人说银行里的某个人为了私利出卖国家利益这个极有可能存在,但是说国有银行为了本行利益而叛国求荣,就算我菊花插满电烙铁塞了一万颗手榴弹粉身碎骨挫骨扬灰了也不答应。&/p&&p&另外,还有两个小问题需要澄清一下。第一个,是有的答主提到的关于发改委和国资委开会座次的问题。首先,国资委内部开会是不会出现各银行党委书记的,各大国有银行的出资人是中央汇金,并不是国资委,国资委与银行没有统属关系。其次如果是发改委开会,中石油的党委书记一定会坐在各个银行的党委书记之前,那是因为由于历史原因,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央企是正部级单位,而国有银行是副部级单位,否则就是不讲政治。第二点,有的答主也说了,中石油的游轮就在遍布美军的大洋上航行,怎么美国海军就不敢扣留。一国的船舶与航空器是该国主权的延伸,根据国际惯例和《公海公约》,.在公海之上除船旗国之机关外,任何机关不得命令逮捕或扣留船舶,纵使借此进行调查亦所不许(《公海公约》第11条)。如果那贼鹰胆敢擅自在公海上无理由扣留中国的游轮,会造成极大的外交纠纷的。所以说这个类比并不恰当。银行的这种情况其实类似于,中石油租用美国的游轮运载来自伊朗的石油停靠迭戈加西亚,您看看贼鹰拦不拦?&/p&
题主首先应了解一下银行间的清算流程。 现有银行A与其客户甲,银行B与其客户乙,客户甲要将款项汇给客户乙,即将其存在银行A账户里的款项转入到客户乙在银行B开立的账户中去。最直接的做法是银行A直接把钱给银行B,并且告诉银行B这个钱记到客户乙的账上。 …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比较赞同郭振华教授的观点,下面简单总结一下:&br&&br&&br&&br&理论上来说,&b&&i&保险交易是最需要诚信的,因为,信任的需求来源于承诺与兑现承诺的时间差,兑现落后于承诺的时间越长,该类交易就越需要信任的支持,而长期寿险业务大概是各类交易中承诺与兑现间时间差最长的交易,所以也是最需要信任的交易。&/i&&/b&&br&&br&在天朝人们不信任保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br&&b&普遍原因(任何领域都存在)&/b&和&b&特定原因(保险领域的特定问题&/b&),下面分别来看一下。&br&&br&&b&普遍原因是指任何领域都存在的不诚信的共同原因。&/b&大家知道,今天的中国造假盛行,不讲诚信的行业和企业太多了:饭店有地沟油,奶粉中有三聚氰胺,茶油添加剂安全度有造假,狂犬疫苗有造假,航空公司飞行员的飞行资历也有造假,房地产公司卖的房子夸大建筑面积,唐骏更是公然宣扬“能骗到所有人就是成功”。&br&&br&几年前曾经与一位台湾人讨论过类似的问题,这位台湾老兄说:“台湾的情况要好很多,我认为是&b&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大陆人们之间的信任机制,摧毁了人们的价值观。&/b&”当时没有太多的体会,后来阅读了很多分析信任的论著(最好的是郑也夫教授写的《信任论》),发现上述分析有道理。&br&&br&计划经济和国营单位制度消灭了芸芸众生之间自愿的结合与互惠交易,加上不断地内斗,陌生人之间的信任被扫地出门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鼓励采用揭发和批判方式开展思想斗争,揭发的自然都是熟人的问题,所以,熟人之间,包括师生之间、亲人之间的斗争开始了,子女与父母要在政治上划清界限,历来最紧密的家庭分裂了,大规模的“杀熟”运动导致熟人之间的信任也开始土崩瓦解,也就是说,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熟人之间的的信任也瓦解了。中国人干坏事的心理障碍(或称道德底线)被逐一清除了。&br&&br&限于篇幅,关于普遍原因不展开太多,大家在天朝也都理解颇深。&br&&br&&b&特定原因可划分为下述7点&/b&,ls各位的解释也基本都有涉及:&br&&br&&b&1)
企业发展急躁症&/b&&br&保险公司疯狂地与过去比、与国际比、与银行比。为此,公司给基层销售单位摊派巨额销售任务,基层压力很大,为了保住乌纱帽,只能完全贯彻公司上层的规模发展策略,无暇顾及客户的的感受。规模是第一位的,诚信是第n位的。结果,嗜规模成性的保险公司对待诚信有如嗜GDP成性的地方政府对待环保:&b&“嘴上哈哈,纸上画画,墙上挂挂”&/b&。&br&&br&&b&2)
保险产品天生让保险公司难以体现诚信&/b&&br&保险承保的多为小概率事件,这意味者,对客户来说,成本(保险费)是必须花的,但收益(保险金)很少能看到。长期性人身保险产品更是如此,是成本的长期付出和收益的更长期看不到。而且,对于长期性人身保险产品来说,人们并不需要重复购买。所以,总体而言,人身保险多属于“一锤子买卖”,而非“重复交易”,再加上总看不到收益,这使得&b&通过重复交易来建立信任这一途径失灵&/b&了,但重复交易是市场经济下建立信任最好的途径。&br&&br&&b&3)
保险销售方式令人生畏&/b&&br&金融业有句老话“银行躺着吃饭、证券坐着吃饭、保险跑着吃饭”。保险业有句老话:“保险是卖出去的,而不是买进来的”。跑着吃饭意味着主动出击,这个客户不愿意买,下个客户也未必,还不如抓住这个不放、穷追猛打、直至对方屈服。被穷追猛打的客户会想,既然东西好,干吗追着我卖,既然追着我卖,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准是传销,是骗子,古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吗!可惜,&b&保险产品就是几张薄纸,没有任何味道&/b&。&br&&br&我常想,那么多的企业和行业都在欺诈客户,欺诈程度不下于保险业,为何它们的形象似乎远好于保险业呢?经过与多人的交流,答案很可能是:其他行业多数卖的是必需品和能使人“舒适、牛逼、刺激”的商品或服务。自己主动送上门挨宰,只能怨自己吗!保险不同,保险是在销售人员的百般劝说、威逼利诱(以危险相逼、以收益诱惑)、送礼吃饭、尊如达官显贵的情形下才勉强购买的,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被这样“尊重”过,事后要是感觉被骗了,心里会感觉刚才还被史无前例地捧到了天上,转眼之间又被无情地扔进了地狱,落差实在太大,那是绝对咽不下这口气的,投诉状告不成,至少也要到网上把保险公司骂个半死。&br&&br&&b&4)
新东西总是难以被接受&/b&&br&寿险业真正的发展也就不到20年的时间,由于保险产品的复杂性和非必买性,人们对保险还知之甚少,甚至买过保险的人也是如此。确实,对常人而言,即使经过艰苦、认真的研究,也很难搞清楚保单条款的含义,更难搞清楚那张充满不确定的保单价值演示表。即便买了保险,人们也没有兴趣去研究它们。如前所述,&b&熟悉导致信任,不熟悉自然不信任&/b&。从这一点来看,不信任恐怕还要延续很长的时间。&br&&br&&b&5)
急功近利的销售&/b&&br&就像中国的政府、绝大多数企业和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保险营销员也是急功近利的,由于只有佣金收入,急功近利更严重了。为了卖出保单,夸大保单责任、保单收益,不提或少提除外责任等对客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信息。为了卖出保单,片面迎合客户的心理,将保险说成存款,另外还送保障,事后客户退保,发现,自己存款多年,居然本金都捞不回来!骗子之声不绝于耳了。&br&------------------------------------------&br&补充郭教授一点:保险销售人员的进攻近利不完全是人的原因,&b&整个个险营销制度的设计和约束都是有问题&/b&的,这个问题保监会看到了、保险公司看到了,销售人员和客户也看到了,只是完美的解决方案还没有出现,所以,&b&片面对于销售人员急功近利进行指责并不可取&/b&。&br&&br&&b&6)
服务不到位&/b&&br&一位高端客户(某商会副会长)跟我讲,自己买了保险后,保险公司会每年寄来一些资料(分红通知等),自己从来不会看,希望保险营销员能定期给自己解释一下保单情况、分红情况等。但是,买保险一两年后,当初的营销员不见了,保险公司也像没了踪迹,对保险公司越来越失望。显然,营销员流失率高、三年或五年佣金制等原因导致的&b&孤儿保单和服务不到位&/b&,导致了客户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br&&br&&b&7)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b&&br&误导事件、理赔纠纷事件、远低预期分红事件(预期很可能是由销售时的说法决定的)、退保不满事件等能够摧毁信任的消极事件只要一发生,就会引人注目。但是,保险公司大量的正常理赔事件、客户回访事件等积极事件发生多少,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另外,人类心理有一个特性:总认为坏消息的源头比好消息的源头来的可靠,进一步摧毁了信任。&br&早上刚上班,打开搜狐或新浪网站,倒杯水,惬意地浏览当天的新闻事件,你发现:基本都是坏消息。除了党报,绝大多数媒体总是愿意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坏消息,而不是像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7点的新闻联播的第二个十分钟(前十分钟:领导很忙;中间十分钟:全国人民很幸福;后十分钟:世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媒体知道,&b&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媒体也要吃饭吗!所以,&/b&现代网络使得坏名声传的更易、更快、更远。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比较赞同郭振华教授的观点,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理论上来说,保险交易是最需要诚信的,因为,信任的需求来源于承诺与兑现承诺的时间差,兑现落后于承诺的时间越长,该类交易就越需要信任的支持,而长期寿险业务大概是各类交易中承诺与兑…
厚着脸皮答一发。如有错误请指正。&br&先放两张大boss照片镇楼~&br&&img src=&/38264fdccbf5e6cfa44d_b.jp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img src=&/468a5c20ee80332bcb92f33ce18685da_b.jp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欲说其优劣,必先知其历史,而平安银行的历史,就是半部中国银行业的并购史。马明哲很早就有布子银行业的眼光,然他深知对于保险出身的平安集团来说,自己成立一家银行会走很多弯路,并且也不专业,所以在2003年的时候,联手汇丰一道收购了创建于1992年的福建亚洲银行。这家小银行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据说当年成立它只是为了响应政府政策,听说随后十年这家银行干的最主要的活儿就是把存款放到别的银行去生息....高端点的说法就是同业存放....所以,老马买他只是为了一块银行的牌照罢了。收购完成后,银行总部从福州立马迁往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并更名为平安银行,通过这种类似借壳上市的曲线救国手法,老马实现了国内第一家保险公司拓展至银行业的壮举。&br&&br&然而雄心勃勃的老马可不为满足于只在上海和福建有银行业务,2006年的时候,他将目标放在了深圳市商业银行,这个成立于1995年的中国第一家城商行。通过从国有股东手里收购股份以及深商行对平安的大额定向增发,最终平安控股了深商行近90%的股份,并顺利获得银监会批准将深商行与平安银行合并,组建深圳平安银行,并将总部迁回大北营深圳。&br&&br&2010年到2012年间,老马带领平安完成了中国银行史上最大的一笔资本游戏,通过将深圳平安银行并入深发展,再通过母公司平安集团收购深发展,将两行合并,重新定名为今天的“平安银行”,并继承了深市第一股SZ000001这个吉利的号码。自此,平安银行完成了从地方性银行向全国性银行转型的历史。&br&&br&好了,聊完历史我们可以来谈谈优劣了。就先说&strong&优势&/strong&吧。&br&&br&&strong&1. 干爹好。&br&&/strong&&br&不对....这可是亲爹好么!&br&&br&许多年以后,当掀起资本市场一次又一次波澜时,老马大概会时不时想起,1988年在蛇口,给那家小产险公司剪彩的下午。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在那个时代注定就充满了艰辛。在中国人寿和人保财险几乎百分之百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情形下,平安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硬是凭着一股子狼型文化在国有保险公司嘴下抢下了一块块肉。这里多嘴一句,我也很佩服同样蛇口出身的招商银行,两家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第一家股份制,并且都是从国企嘴上靠着拼劲和服务抢下一块大肉的。许多年以后,当掀起资本市场一次又一次波澜时,老马二号大概会时不时想起,1987年在蛇口,给那家小银行剪彩的下午。(本来想继续说小马三号给小互联网公司剪彩那个下午的但是还是算了吧马尔克斯已被我玩儿残...)&br&&br&咳咳...继续。到2013年,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已经分别占据了国内13.6%、17.7%的市场份额。从保费收入来衡量,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平安有多大?举个栗子,前些日子平安出了个叫壹钱包的app,想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叫板(虽然我个人认为这个app目前来说略显鸡肋),于是平安马想学阿里马,号召全体员工拉人气。马云最后给来往拉来多少用户我不知道,但是马明哲的数据我们可以算算:老马要求每一个平安员工给壹钱包拉50个新用户,中国平安拥有约55.7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0.3万名正式雇员,每个人拉50个,在加上集团员工自身的数量,于是壹钱包一推出便拥有了38,760,000装机量,再加上当时的激励政策,最后数量肯定在四千万以上,分分钟就冲到app store排行榜首页了有木有....&br&&br&好吧说了那么多最后一句话总结就是这个亲爹很牛逼。而平安银行,目前是集团三大板块(保险/银行/投资)中最受重视的一个板块。&br&&br&&strong&2. 高管全明星队&/strong&&br&&br&每年到了上市公司公布高管年薪的时候平安总会抢几条新闻,以前是老马自己上新闻,比如2007年税前工资加奖金高达六千万,不景气的2011年他也以987万雄踞上市公司工资第一名。老马除了给自己慷慨,也是出了名的对手下慷慨,他有个很有名的理论叫做“过桥论”,也就是平安要想少走弯路就要缴过桥费,吸引最好的智力资源来帮助平安。保险时代就开始大肆挖麦肯锡的墙角,比如之前离任平安银行投奔马化腾的顾敏。2013年金融机构薪水排行榜上,金融高管薪酬冠军由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摘得,他在2013年获得薪酬1268万元,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以1090万元年薪紧随其后。中国平安执行董事顾敏、李源祥、姚波以907万元、828万元和682万元分列第4、第6和第10位,由此可见平安对高管慷慨的令人发指....所以到了开拓银行业疆土时,老马也没闲着,包括高薪挖民生墙角,活生生从人家的副行长(现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到事业部挖了小半个行的高管过来。不仅国内行挖,外资行的墙角老马也挥得一手好锄头,花旗德意志以及外资咨询公司的高管等等都有身影,前任行长理查德和现在零售副行长蔡丽凤都是花旗出身。在股份银行中,平安的高管阵容绝对就是皇马的银河舰队。诸多金融高手的加盟帮助平安银行在短短几年类迅速搭建起事业部制、私人银行等平台,并加大了在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在继续保持老深发在贸易金融、离岸等领域的优势外,进一步推动了投行部门、同业部门的业务,并在黄金交易等细分领域做到了前列。当然银行也没有令集团失望,2013年银行板块贡献了集团三分之一的利润。&br&&br&&strong&3. 综合金融&br&&/strong&&br&先离题吐槽下,这个词我已经快耳朵都听出茧了....每个presentation每个项目每个八竿子打不到的东西最后都要提到综合金融....好吧抛开词频太高这个槽点,这四个字的确是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平安银行最大的优势,没有之一。目前中国有三家拿到全金融牌照的综合金融集团,分别是中信、光大和平安,而平安是里面唯一一家非国有的,也是在这条路上步子迈得最大的一家。&br&&br&什么叫综合金融呢?香港人应该对李嘉诚很熟悉吧,住房子是李嘉诚(和记黄埔)打电话是李嘉诚(电讯盈科)开灯用电是李嘉诚(港灯)住酒店是李嘉诚(香港希尔顿/海逸)买东西是李嘉诚(百佳/屈臣氏),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了李氏集团。而老马就想做国人金融领域的李嘉诚。买保险有平安保险,买股票有平安证券,存钱贷款有平安银行,买信托有平安信托,买基金有平安大华基金,买热门的P2P理财有路金所,买车有平安好车,买房有平安好房,甚至买零食都有一号店....现在集团的战略就是立足旗下各大金融平台,实现客户衣食住行玩的全方位金融需求。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客户的便利性。举个栗子,现在你的各种密码都已经记杂了吧,不要告诉我你上各类网站从来没有点击过“忘记密码”,而现在只需有一个帐号、一个密码(平安一帐通),便能登录管理你在平安购买的各类金融产品(银行基金信托保险等等),是不是很方便?而且由于这也降低了集团的客户管理成本,所以搞不好平安能够向你提供比同业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同时你购买平安旗下各类产品都会有相应的万里通积分,这个积分可以兑换商品兑换里程甚至可以在淘宝上抵扣现金,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手中N个不同公司的积分不能累计使用了。&br&&br&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第一步就是客户迁徙。什么叫客户迁徙呢?就是小保有一个冷笑话,小银也有一个冷笑话,他们都讲给对方听的话,大家就都有两个冷笑话了阿~(哈哈我好冷...此处忽略我...)Anyway....平安保险目前有七千万客户,目前中国人均收入还不高,能买得起商业保险的那绝对是优质客户了,再加上银行等其他专业子公司有一千多万客户,所以平安集团总共有八千万个人客户,两百万公司客户。如果这些各个子公司各自的客户能够成为其他子公司的客户,那么整个集团的业务量不就窜窜的往上飙了么?将现有拥有一个产品的客户(比如只买了保险)变成拥有多个产品的客户(比如还在平安银行存钱在平安证券买股票),这个获客成本可比完全从外部获取新客户低得多。&br&&br&这个过程,用专业的术语来说,叫做交叉销售。这可不是平安发明的,交叉销售的鼻祖是美国富国银行(就是最近把宇宙行挑下全球市值第一公司的那家)。你没听过?没有关系,因为这家行上百年历史长河里都是默默深耕美国市场,从来不学citi之类的走国际化路线,我在国内甚至连他家代表处都没见过。可是就是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银行,却是目前国内各家股份制银行都想跪舔膜拜的对象。招行学他的零售业务,民生学他的社区银行,而平安则是学他的交叉销售。之前说过,所谓交叉销售,就是一个客户拥有一个公司一个以上的产品,而富国银行的公司客户平均拥有5.3个金融产品,而个人客户平均拥有4.6个产品,这个数据真是惊人的夸张,也就是说,有相当数量的美国人只用富国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一个公司做到如此极致,只能用恐怖二字形容了。而平安目前的这个数据只比1多了一点点点点.....别看数字小,但我坚信其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举个栗子,平安银行信用卡过半的用户来自与交叉销售,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平安寿险迁徙过来的客户,怎么实现的呢?&br&我们来假设这样一个场景:&br&平安保险客户经理A:王先生,您购买的车险月底需要续费了~&br&王先生:噢,好。&br&平安保险客户经理A:王先生,建议您办理一张平安银行车主信用卡,除了为持卡人提供常见的信用卡功能之外,还可享受加油打88折的优惠,并送车辆意外险。还有各大商户消费优惠,返还积分等blablabla的好处。目前免费办理开卡中,您看我在给你送车险单据的时候顺便把办卡的资料给您了解下可以吗?&br&王先生:噢,好。。&br&接下来再辅以上门保险服务中顺带推销信用卡产品,成功率是不是比街头拉人开卡高多了?平安银行就是用这种方法做到去年发卡量增幅银行业第一的。&br&&br&除了客户迁徙,综合金融实现的另一个前提是一个更加让人耳朵听出茧的词:大数据....&br&马云的大数据资源是阿里巴巴的几百万电商,马化腾的大数据资源是腾讯几亿的用户,而马明哲的大数据资源,就是刚才提到这八千万客户。不要觉得这数字比腾讯小多了,你要明白,这八千万客户全都是线下客户,都是和平安的几十万员工面对面交流过的、购买过平安金融产品的高质量客户,这类客户的含金量可比腾讯高多了。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老马一号那么热衷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概念了,听说他准备写本大数据的书,并且准备专门从美国对大数据应用做得最好的金融机构Capital One请来一支数据分析团队来深挖这近亿的客户需求。大数据有什么应用呢?举个网上流传的栗子:如果有客户在1号店购买了验孕棒,平安会结合其他属性的数据,向其推荐奶粉、少儿保险、家庭教育储蓄等综合产品服务。(当然前提是客户授权数据在集团内部的使用,并不存在泄漏客户信息的问题。)&br&&br&之前吐槽词频太高其实也反映了从集团到银行对综合金融的重视,集团专门设置了一个叫“团金会”的部门,由老马亲自负责,成员均是各子公司高管,统筹综合金融事宜,并在各子公司设置综拓部与其对接。2014届平安银行的校招名称不是之前的管理培训生,而是“综合金融管理培训生”,银行内部昵称其为黄埔一期。除了支行零售对公运营以及总行各部门的轮岗,还要去保险、证券、基金、信托、不动产、融资租赁等集团专业子公司轮岗,最大程度实践综合金融的理念,可谓是以最短时间(18个月轮岗)接触最多金融领域的最佳平台了。这里帮hr姐姐打个小广告,貌似2015年校招要开始了...&br&&br&&strong&4. 丰富的并购经验&/strong&&br&&br&在开篇已经讲过了,平安银行是靠几次大的并购实现体量扩张的,虽然银行的合并和其他任何大公司的合并一样,总是充满了曲折,甚至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不可否认平安银行在一次次的兼并收购过程中积累起了丰富的经验。前行长理查德杰克逊就是以擅长并购著称的,在他带领下的团队也在和深发展的大兼并中得到了诸多的磨练,这是未来进行银行扩张的重要底牌。还记得邵平行长在平安大学进行演讲时,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童鞋专门提问了他未来是否会继续并购新的银行,邵行风趣的回答:“目前没有,有我也不能说....” 不过他继而提到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其中一个机遇就是银行业的大洗牌,实力不够的银行(这里应该指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作者注)会在这场改革中被取代,而此时平安银行不排除从中进行并购扩张。 &br&&br&看到这里,已经把平安银行美美的表扬了一通了,如果有该银行HR或者高管看到了这里,请不要往下看,直接私信要我的姓名员工号就可以了,然后给我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最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呐~)&br&&br&咳咳,言归正传,现在我们来谈谈&strong&劣势&/strong&。&br&&br&&strong&1. 规模劣势&/strong&&br&&br&2012年刚整合的时候,平安银行的家底是28家分行,四百多家网点,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而2013年这个数据已经变成了分行38家,各类网点528家,基本形成对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全面覆盖。按理说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相对于老马和邵行X年进入股份制军团第二梯队,X年进入第一梯队的远景规划来说,步子还是太慢了。无论互联网金融闹得如何响亮,对于传统银行来说,网点数量始终是发展壮大的基石,利用网点构筑的银行与客户直面交流的平台才是传统银行不败于阿里巴巴腾讯的底牌。为什么四大行对你态度那么差,你心里默默骂完之后还是要刷他们家的卡开他们家的账户?因为规模效应,因为你家对面你公司楼下就有他们的网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不是坑爹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