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购的苏35与战地1俄军dlc使用的有何区别

您现在的位置: >>
苏35造好后先发货中国再留给俄军自用 背后有何玄机
时间: 13:15:55 点击: 【
】来源:新浪网
文章来源:新浪网源文章地址:http://mil..cn/jssd//doc-ifynhhaz2123958.shtml
  △前往第159歼击航空团路上的最新苏-35S战斗机
  据俄罗斯报道,本周(10月30日)俄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向俄西部军区空天军第105混成航空兵师下属第159歼击航空团交付6架苏-35S战斗机。这是共青城厂在2017年采购计划下,首次向俄军自己交付苏-35S战斗机。按计划,俄军今年将接装10架苏-35S。
  据俄社交网络上披露的图片和信息,在今年6月底,共青城已经向中国交付了第2批苏-35战机。今年可能还会再向中国交付一批苏-35,并最终在2018年完成交付。
  △据称是近年6月飞往中国途中的苏-35战斗机
  那么俄罗斯厂家怎么会先向中国交付飞机,然后再向本国交付飞机呢?难道是俄罗斯人有“先人后己”的无私品质?其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梳理俄军战机交付时间可以发现,基本上所有的飞机都是在下半年进行交付。
  这主要原因是军方与厂家指定的生产计划有关,而深层次的原因则可能俄军的拨款时间,因为飞机生产的备料,都是钱堆出来的。此外,俄军装备采购的管理效率也一支被外界所诟病。
  △交付第159团途中的苏-35S,中国订单的资金或许对俄军自用苏-35S的生产有帮助
  第159团是俄军第3支装备苏-35S的空天军部队,在此之前3个中队的苏-35S全部装备与俄远东地区部队。第159团此次接收的苏-35S是该团接装的第3批苏-35S,首批4架苏-35S在去年11月从飞机场下线后直接飞往叙利亚进行实战,2016年底又继续交付第2批6架苏-35S。预计,明年之前第159团将会满编2个中队24架左右的苏-35S。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首批交付第159团的10架苏-35S属于俄军采购的第2批50架订单,俄军采购的第一批苏-35S数量为48架。也就是说,俄军目前共计拥有64架苏-35S。加上近年来装备的100架苏-30SM、20架苏-30M2以及12架苏-27SM3,也就是说俄军用7年的时间装备了200架重型战机,这个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
  △今年下半年,苏-30SM继续交付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部队,将直接与北约飞机交锋
  第159团的驻地位于与芬兰接壤的卡累利阿地区,算的上与西方“对峙”的最前沿。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在波罗的海的各类“猫做老鼠”游戏十分频繁,而俄军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波罗的海方向的航空兵力量老化严重,无法满足“游戏需求”,因此第159团此前装备的苏-27(虽然也都是老飞机)常常前出波罗的海和西方国家一起玩。
  随着苏-35S装备第159团,以及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装备苏-30SM,可以预见未来波罗的海上空的“游戏”将更加精彩。(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上一篇:下一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ICP备案号:粤ICP备号-1 &&&&
本站仅为报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赏析、学习、交流原版报纸的服务。如果您非相关人员,请主动关闭网站离开。
免责声明:本站仅提供一个原版报纸赏析、学习的平台。所有报纸均来自于爬虫自动从网络抓取,非人为转载、传播,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内容涉及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深度:中国买俄苏35战机图什么 单价8300万物超所值|中国|苏-35|战斗机_新浪军事
深度:中国买俄苏35战机图什么 单价8300万物超所值
  近日,俄罗斯网站上公布了一组俄空军苏35和苏30SM战斗机进行飞行训练的照片。随着中俄苏35合同即将签署,我们不禁要问啥时来中国呀!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11月19日,中俄签署一份价值20亿美元的国防采购合同,中国空军以单价8300万美元得24架苏35战机,对于中国空军构建完善的体系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这款苏-27的最新改进型如何从当初3000万美元的采购价(维基解密称5000万美元)飙升至今天的8300万美元呢,让我们细数新苏-35的5个重大技术改进,从而解开其中疑问。
  一、全寿命周期延长可服役40年。新苏-35战斗机通过对苏-27机身结构进行改进,一改俄制飞机寿命较短的毛病,全寿命周期延长至6000小时,相当于服役30年,达到全寿命周期之后还能通过一次翻新再获得1500小时的机身寿命,相当于再服役10年,加起来就是40年。由于新苏-35是使用了第五代技术的4代半战斗机,性能优于世界上现有及研制中的所有第四代战斗机,从现在采购服役的40年内都不至于十分落后,因此直接提高了中国此次采购的效费比,有“一次投资终身受用”的意味,8300万美元也就显得不那么昂贵。
  二、全数字化操纵系统保证作战性能的增强。新苏-35保留了苏-27的基本气动布局,进一步放大了机头和翼展,不再采用苏-30MKI和第一代苏-35那样激进的三翼面布局,解决高速和小迎角时阻力大、稳定性变化幅度大的问题。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全数字化操纵系统,三轴操纵都通过电子信号进行,完全取消了机械备份系统,飞行员在空中机动时操作各种液压装置的负担大大减轻,从飞行参数上保证作战性能的增强。全数字化操纵系统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新苏-35数字化操纵系统可在需要减速时控制双垂尾的方向舵同时内偏,因而不需要苏-27机背上的减速板,取消减速板既降低了机身重量,又减小了机身的雷达反射面积,可谓一举三得。
  作为俄罗斯唯一一家制造苏-35战斗机的工厂,未来出口到国外的苏-35战斗机也将在这里制造,包括中国的苏-35。
  三、117S发动机具备第5代战机水平。新苏-35的117S发动机是对苏-27的另一项重大改进,117S发动机由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对AL-31进行了多项升级,比如,更换了新的风扇、高低压涡轮,安装了数字控制系统,在苏-30MKI上验证成熟的推力矢量喷管也应用到苏-35之上。因此,117S的最大加力推力达到14500千克,相对Al-31F增加了16%,最大军用推力也有8800千克,寿命比Al-31F提高了2~2.7倍,发动机首次大修时间提高到1500小时,此后的大修间隔时间从500小时提高到1000小时,达到小时的设计寿命,这对俄制发动机来说是难得的重大飞跃。另外,117S发动机也能用于我国现有苏-27/30系列战斗机的现代化改进,甚至是未来中国自研战斗机的动力系统之中,这份采购红利也不言而喻,智者自智。
  四、全新航电系统接近欧美水平。以往,航电系统一直是俄制战斗机的软肋,苏联电子工业的落后造成苏-27战斗机的N001雷达只有采用大发射功率、大尺寸的天线,才能获得接近美军F-15战斗机APG-63雷达的性能,部件体积大要求更强的冷却系统和电源供应系统,挤占了武器系统所需的空间和能源。苏-35的全新航电系统以“信息管理系统”(IMS)为核心,2台中央数据计算机、1套通讯和信息系统和“全玻璃座舱” 彩色液晶显示系统集成了功能、逻辑、信息和软件子系统,飞行员能够在空中快速获取作战信息,为武器系统输入作战指令,实现了完美的人-机交互。在其他先进导航和通讯系统、高效的电子对抗系统、自动编队系统等先进航电系统的支持下,新苏-35的主要武器和多功能显示器控制按钮和开关都集成在操纵杆和油门上,实现了所谓的“手不离杆”操纵。
苏35战机进行飞行训练
  五、相控阵雷达大幅提高武器系统效能。新苏-35武器系统的核心是季霍米罗夫仪器研究所的“雪豹-E”X波段多模被动相控阵雷达,该雷达相控阵天线安装在双轴电液驱动的平台上,平台固定时天线的电子波束扫描角度60度,可进行60度的偏转和120度的旋转,使天线波束的扫描角度达到120度。“雪豹-E”雷达采用多种地图测绘模式以及多种分辨率,具有超群的目标探测能力,可同时探测和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对其中的8个目标发起攻击,对雷达截面积3平方米的目标迎头探测距离为400千米。雷达在对空警戒的同时还能对地扫描、可选择并跟踪4个地面目标,保证了飞机的多任务能力。能够挂载3枚1.5吨重KAB-1500激光制导炸弹,加之历代战斗机中最为强悍的8吨重外挂能力,无论是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还是改造为电子战、反辐射等特种用途战斗机,新苏-35都会有非常优秀的表现。
  总之,新苏-35作为世界公认的四代半战斗机,具有长寿命、高机动、大载荷、全自治、易升级、可改装等特性,在我国自行研发的5代机成功服役之前,能够进一步丰富我国苏-27战斗机家族的使用经验,甚至有望添补我军在电子战飞机等领域的空白。那么,这款单价8300万美元的先进战斗机,对于中国建设空中作战强国、打造完善作战体系能力的现代化空军,所能产生的附加价值无论怎样高估都不为过。至此,我们可以暂下结论:新苏-35,物有所值。(之间/沉岩)
  日,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厂四架崭新苏-35S战机粉刷一新,正式交付俄罗斯空军。其编号分别03、04、05、06。图为飞向基地途中,4架苏-35S战机在新西伯利亚机场停靠。这批战机不再装备远东地区空军,而是配备驻欧洲部队军队。 截目到现在,俄军共接收了40架苏-35战机,首批合同为48架。按计划今年年底将全部完成交付。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中国久拖不买苏35占大便宜 俄曝大量谈判细节
来源:澎湃新闻
第3页 :歼-20战力超过苏-35
&#160; &#160;但在那架俄空军现役的红色08号苏-35由功勋试飞员谢尔盖?博格丹驾驶参加珠海航展并献上让人目瞪口呆的飞行表演之后,很多分析都指出,中方引进俄罗斯苏-35战机的决心已下,主要矛盾应当是在合同的细节上。资料图:俄罗斯苏35生产线。
  所以尽管作为供货方俄罗斯肯定希望能够随机出口更多的武器和备件,但从结果来看,“手头紧”的俄罗斯可能面对现实仍然做出了让步。俄罗斯国家工业和科技集团总经理Sergey Chemezov对这笔“马拉松式”合同的评价是,“在军用飞机交付史上,从未有过这种合同先例。”
  问题3:苏-35能否融入现有作战体系?
  兼容性问题也是反对引进苏-35的声音常常强调的一大理由。由于中国已经有10年没有引进俄制战机,而在这一时期内大量国产战机的服役使得很多人认为,引进的苏-35将无法融入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笔者试着从这个体系近10年的发展脉络,分析其是否准确。
  在2005年-2006年空军作战体系初成的时候,作为体系中的尖刀,三代机部队的主力是引进/组装的170架苏-27/歼-11和70多架苏-30战机,而刚刚服役一年的国产歼-10战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体系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有国产新机加入,虽然国产机和引进机在联合使用中确实有过磨合阶段,但在空军科研团队的攻关下,这些问题已经被逐一解决。
  从结果上看,兼容问题没有影响到装备苏-27的部队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指挥下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空中警巡任务;没有影响到装备苏-30的部队在空军体系对抗中和兄弟部队配合屡屡拔得头筹&&引进苏-35在子系统层面上确实需要解决如何更好融入的问题,这也是上文提到改装国产武器的一大目的。但这不是以偏概全否定苏-35融入未来中国空军作战体系可能性的理由,能够兼容使用国产武器的苏-35只会使得体系更加强大。
  从合同金额上分析,24架苏-35价值20亿美元,平均每架8300多万,这和俄方2014年在珠海航展上宣称的8500万美元的单价相比稍有下降。考虑国际武器贸易的一般原则,计算合同交易额时一般都把备件、武器以及配套的维护和检测设备等计算在内,这一价格也说明配套引进的俄制导弹数量并不会太多。
  问题4:苏-35何时形成战斗力?
  根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公布的苏-35生产厂――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厂(KnAAPO)到2020年之前的生产计划,在2016年完成俄军首批48架订单中最后10架之后,将向中国空军交付首批4架(从03批的批尾开始)。而计划内容显示,最晚在2018年这24架战机就将交付完成。
  根据我军之前引进苏-27和苏-30战机的传统,确定将引进一型飞机之后,在交付列装前部队会提前至少一年派出空勤地勤人员前往俄罗斯学习新型战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以缩短战斗力形成周期。也就是说早在合同正式签订前,甚至是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在国内和苏-35“亲密接触”前,中国空军已经对苏-35有了深入的了解。
  考虑到这二十多年来国内对三代机乃至“三代半”战机装备系统和使用经验的“食髓知味”,加上换装苏-35的部队自身就很可能有着丰富三代机使用经验;1993年8月我军首个接装苏-27的部队(在此之前他们使用的是和苏-27有着明显代差的歼-7IIA)因换装一年后就形成初始战斗力(IOC),而以师级建制荣立集体一等功的故事或许将以更快的速度重现。
  2018年第一个苏-35单位满编并形成战斗力后,或许也将是中国空军考量是否将购买更多的苏-35的时候。24架苏-35相当于空军现行编制一个三代机团/旅的数量,而根据《华尔街日报》等外媒的报道,中方有可能在签订首批苏-35引进合同时,还与俄方就后续48架乃至96架的意向协议进行了商讨。这就引发了最后一个问题,中国会采购这么多的苏-35么?
  问题5:为什么有了歼-20还要苏-35?
  随着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原型机不断试飞,以及歼-10B/C、歼-11D/16等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的亮相服役,反对引进苏-35的声音认为,和它们相比苏-35的优势并不大,面对歼-20还处于劣势,引进苏-35无助于战斗力的提升。
  和三代机全面替换二代机不同,在空中力量使用理论产生重要变革,机载航电武器大发展的时代,三代机和四代机并非替代关系,而将配合使用很长时间,即使是目前全球唯一装备有两型四代机的美国空军也是如此。一位美国空军官员11月22日表示,因F-35交付延迟和现有三代机群老化等因素,美国空军将考虑招标采购最多72架全新的三代机。考虑的范围包括先进F-15、新型F-16甚至包括海军的F/A-18E/F,而它们的交付时间将和苏-35交付中国大致相当。
  而中国空军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在空军仍有数百架上世纪70年代水平,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歼-7B/H的时候,仅靠成都飞机公司的歼-10和沈阳飞机公司的歼-11两大系列三代机的产能,想在歼-20服役时完成对它们的替换是很难的,届时中国空军很可能将面对二、三、四代机“三代同堂”的场面。而随着苏-35生产技术的逐步成熟,KnAAPO的生产速度也在提高,如果中国决定采购后续批次,那么到2020年的时候第二个单位的苏-35就能满编。
  当然产能因素仅仅是一个方面,前面提到的苏-35在部分技战术指标上的突出性也是引进的重要考量。例如尽管苏-35优秀的格斗机动性被认为在这个超视距空战大行其道的年代是“屠龙之技”,但发挥这一性能的关键――融合了气动舵面和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的飞控系统,可能对歼-20等型号未来的性能完善产生重大影响。
  和24年前引进划时代的苏-27时完全的惊为天人相比,今天的中国在引进苏-35时的眼光将更加客观务实。发挥其技战术指标特长提升空军转型期的战斗力,吃透其关键子系统的技术为我所用,苏-35将成为2020年之后彻底淘汰老旧二代机(除少数二代后期型之外),数量达1000架以上的三代机与四代机并存的中国空军中一块重要的装备拼图。
(责任编辑:UM001)
原标题:中俄20亿美元的苏-35战机合同,你需要了解的五个问题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中国买苏35与俄军买苏35价格差五倍:俄方在欺骗?
导读:俄罗斯《新闻报》援引苏霍伊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简称OAK)及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俄军已经与苏霍伊公司签订了在2016年-2020年,5年之内,苏霍伊公司将向俄军提供50架苏35型战机,合同金额为600亿卢布。
这个价格乍听起来,感觉钱很多很多,但是一仔细计算,发现不对。现在1美元可以兑换74卢布,那么600亿卢布购买50架苏35型战机,一架战机的价格就是12亿卢布,仅折合1600万美元。
就在2015年11月,中国刚刚与俄罗斯签订订购24架苏35战机的合同,交易金额
俄罗斯《新闻报》援引苏霍伊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简称OAK)及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人士的话称,俄军已经与苏霍伊公司签订了在2016年-2020年,5年之内,苏霍伊公司将向俄军提供50架苏35型战机,合同金额为600亿卢布。这个价格乍听起来,感觉钱很多很多,但是一仔细计算,发现不对。现在1美元可以兑换74卢布,那么600亿卢布购买50架苏35型战机,一架战机的价格就是12亿卢布,仅折合1600万美元。就在2015年11月,中国刚刚与俄罗斯签订订购24架苏35战机的合同,交易金额达到20亿美元,折合8333万美元一架。中国订购价格与俄军订购价格,相差达到5倍。为什么价格相差如此大?首先俄罗斯对内还是以卢布结账,并不接轨与美元的涨跌。其次,是俄军订购的苏35,应该是裸机价格,因为俄军已经有48架苏35了,早已订购大批弹药和零件,并不需要这次再订购。中国订购的苏35是包含了研发费用的,而俄军版则没有,因为俄军已经支付过大部分研发经费了。另外中国订购的苏35是套装价格,包含了培训,零件和部分弹药。最后,中国版苏35是特别定制版,俄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伊塞金曾经强调说;出口中国的苏35战机,都是按照中方要求,进行过修改,以能够携带中国国产武器的。当然,一件武器,一个成品出售,总得有些利润,特别是军火贸易,利润率更大。这四个因素加在一起,都让中国版苏35的价格,是俄军版苏35的500%。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中国购苏35与俄自用版有所不同 引进只为发动机技术|俄军|苏-35战斗机|中国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中国购苏35与俄自用版有所不同 引进只为发动机技术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近日发文称,俄罗斯莫斯科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在BMPD博客上发消息称,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生产联合体为中国生产的首批4架苏-35战斗机日前从该飞机场起飞,于圣诞节抵达中国河北省沧州市的空军训练中心。
 苏-35战斗机
  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政府表示,首批4架苏-35战斗机在12月20日就已经正式交付给中国,但是12月25日才飞抵中国。起初,俄罗斯计划在2017年年初交付中国这批战斗机,但后来决定加快速度在圣诞节前交付。阿穆尔河畔共青城政府网站发消息称,“苏-35战斗机已顺利到达目的地”。
中俄苏-35合同价值20亿美元
  2015年11月,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交付24架苏-35战斗机的合同,合同总价值约20亿美元。交付给中国的苏-35战斗机与俄罗斯空军自用版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俄罗斯的武器装备都会有出口版和自用版两种型号。
  俄罗斯相信,其技术在中国手中是安全的,例如“土星”公司生产的AL-41F1S发动机,俄罗斯PIR中心董事会主席、退役中将叶甫根尼·布金斯基称,中国目前还是无法生产发动机,俄罗斯同意为苏-35提供发动机,但是俄技术人员表示,该型号发动机几乎无法复制,因为想要得知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就必须完全破坏发动机。
AL-41F1S发动机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排除中国购买发动机是为了获得先进技术的可能,中国目前正在研发自己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和歼-31,但在喷气式发动机研发领域还明显落后。据悉,歼-20战斗机所使用的是俄罗斯“礼炮”公司生产的AL-31FN发动机,这是为俄罗斯苏-27战斗机进行改进后的发动机。(作者署名:空军之翼)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军发射巡航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