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档立卡贫困户网超过3万户的县

建档立卡贫困户惠民政策一览表(医疗类政策) - 仪陇县人民政府
欢迎您访问仪陇县人民政府网站!
建档立卡贫困户惠民政策一览表(医疗类政策)
来源:扶贫移民局 & &
作者:谢俊 & &
发布日期: & &
点击数:534 人次云南大理“挂包帮”干部为贫困户购买“双保险”_凤凰资讯
云南大理“挂包帮”干部为贫困户购买“双保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1日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扶贫办获悉,该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5.3万“挂包帮”干部职工为8.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财产人身“双保险”,每户每年100元,保险从9月1日起算。
原标题:云南大理“挂包帮”干部为贫困户购买“双保险”中新网大理9月1日电 (记者 史广林
陈静)1日,家住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象图村神芝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荷发,逢人就讲剑川县人社局“挂包帮”干部的好处。原来,县人社局干部为全村127户建档立卡户购买了财产人身“双保险”,为贫困户应对天灾人祸再添一份保障。记者1日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扶贫办获悉,该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5.3万“挂包帮”干部职工为8.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财产人身“双保险”,每户每年100元,保险从9月1日起算。大理白族自治州因旖旎风光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蜚声中外,然而,该州12个县市中有11个是贫困县,2015年末全州贫困人口25.41万人。今年8月10日,大理州办、大理州扶贫办、人保财险大理州分公司结合实际,拟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财产人身组合保险方案》,由大理州扶贫办组织各级挂包单位实施,为切实发挥保险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保障功能,在全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财产人身组合保险试点工作。该财产人身“双保险”以大理州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房屋、室内财产以及年龄在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对象,赔付额度为10到400倍的高赔付。财产保险金额为:房屋保险金额40000元,室内财产保险8000元。死亡保险金额为:0至15周岁每人2000元,16至60周岁每人5000元,60周岁以上每人1000元。意外死亡保险金额为:0至15周岁每人8000元,16至60周岁每人20000元,60周岁以上每人4000元。保险期为三年,全州起保时间初步统一为日。此外,负责此次保险的保险公司将零利润保本经营。《建档立卡贫困户财产人身组合保险》每年投保一次,第一年保险费按每户100元收取,如果出现亏损,第二年适当调高保险费。该保险村级负责核实、理赔快,方便操作、快捷服务,7天之内理赔款即可到账。截至8月31日,大理州各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财产人身组合保险己全部实现出单,签单保费890.71万元,共有8.9万户贫困群众受益,贫困户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7900
播放数:1443981
播放数:497053
播放数:5808920[转载]针对云南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大诈骗来袭&已有人被骗18万&请提高警惕
<img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axwidth.800/tc./mmbiz_qpic_cn/6ff74aadfbdd.jpg" DATA-ORIGIN-SRC="/mmbiz_jpg/icXplpurufdZIWnV8yj2At1P0mMnwrRdkUL5d77EaaX2ezYztrN0expw0T1DfXXwRFtCOswJx3asB66vZKicSqX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ALT=""
TITLE="[转载]针对云南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大诈骗来袭&已有人被骗18万&请提高警惕" />
近期,昆明市禄劝县发生了多起针对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十八万余元。芒宽派出所也及时阻止一起该类事件。此类案件的发生使建档立卡贫困户蒙受重大损失,对脱贫工作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现将此类案件作案手段及特点告诉大家,请辖区各乡镇派出所、村委会及群众广泛宣传给身边的人做好防范工作。
作案手段和特点
(一)侵害目标:均为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发案时间:发案时间均为白天,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 &&&
(三)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假冒政府扶贫办或财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发放兑现扶贫资金、建档立卡补助款、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等方式为名,拨打电话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诱骗受害人至信用社自动柜员机操作转账,将受害人银行卡内的资金转走。
(四)犯罪嫌疑人特点:犯罪嫌疑人讲普通话,准确知道受害人姓名,并知道受害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五)作案用手机号码:作案过程中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号码均为170开头的虚拟网络运营商的号码。
警方提示:
接到陌生电话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切莫轻易相信。发放扶贫资金等工作有严格的程序,公职机关工作人员绝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情况并要求其转账至陌生账户。如有疑问,可挂掉电话后向有关部门(如政府扶贫办)进行咨询,谨防上当受骗。
【转自:隆阳警方】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云南识别贫困户:一看粮二看房三看有没读书郎- Micro Reading
& 国内新闻
云南识别贫困户:一看粮二看房三看有没读书郎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唯精准,才能因户施法;唯精准,才能因村施策;唯精准,才能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村推进,实现脱贫目标。围绕脱贫、摘帽、增收主要目标,云南省步伐稳健,确保到2020年实现574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到户,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
  山大沟深,贫困面大,贫困发生率高,是滇西片区的真实写照。
  上门女婿段国龙家住保山市昌宁县卡斯镇新谷村,全家五口人。过去全家的收入都靠山上几亩孬地和几只羊。
  “我们两口子正年轻,干劲足,可有力无处使啊!”一心想让全家过上好日子的段国龙找不到出路。“想多养几头猪和牛,缺钱。打算种些经济作物,但不知道种什么。”
  邻居李华袁也有类似的苦恼,“过去只养了几头猪,杀年猪就要杀掉两头,一头用来招待亲朋好友,一头留给自家吃,到头来所剩不多”。
  摆脱贫困,始终是连片特困山区卡斯镇面临的艰巨任务。卡斯镇党委书记张仲伟说:“我们镇这样缺钱、缺项目的村民还很多,但具体到贫困户是谁、在哪里,是我们遇到的首要课题。”
  精准识别,解决了这一问题。从2013年开始,卡斯镇开展了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村民小组宣传动员村民根据家庭情况自主申报贫困户,申报结果经村民委员会评议后上报镇一级的评议小组,并张榜公示。
  “通过摸底,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25户、8196人。”张仲伟说,贫困户在哪里、因何致贫一下就清楚了,干部们心里也有了一张贫困户“分布图”,扶贫工作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如今,段国龙的养羊规模扩充到了47只,每年能出栏10多只,此外还养了16头猪。“成为建档立卡户后,村上免费送来了种羊,新建牛舍补助2万元,羊圈补助1万元。”
  李华袁也得到了补助,他去年一口气买了10头小牛。“买小牛的钱用的是信用社小额贷款,利息五厘多,政府就贴息五厘。我已经卖了2头了,一头卖了6000多元。”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昌宁县扶贫办主任杨永军说,昌宁以户为单位整户识别,以农民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收入、教育等情况,通过农民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进行整户识别。并充分利用上一轮建档立卡成果和数据信息库对贫困户实行“脱贫既出、返贫纳入”的更新管理机制。
  这种精准识别的方法在保山市施甸县称为“七评法”:一评住房、二评生活、三评生产、四评劳力、五评健康、六评教育、七评负债。目前施甸县的建档立卡人口为60666人。当地根据七评法配套了七项脱贫工程,即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保障、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基层党组织凝聚。
  “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是云南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场’。”云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胡国云说,全省进村入户,严格按照程序摸底调查,在全省识别出194.5万贫困户、4277个贫困村、476个贫困乡,找准了精准脱贫的靶心。
  精准到村,利于整村推进治穷窝
  精准到户,还要精准到村。云南大力推行整村、整乡推进项目,作为当地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的平台。
  为何要整村、整乡推进与精准脱贫结合?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说,保山地区高原立体气候明显,既有低热坝区,也有温凉山区,还有高寒地区。精准脱贫,就是根据各地自然条件,项目精准到村。整村、整乡推进有利于扶贫资源整合打包到村镇,握紧拳头,扶贫扶出效果。
  整村、整乡推进需要精准识别贫困村。杨永军说,昌宁县从2014年开始开展新一轮的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识别标准为“一高一低一无”,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率高1倍以上(35.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3685元以下),行政村无集体收入。
  “从2014年6月开始,昌宁县按照标准筛选各个乡镇,并进行公示。”杨勇军说,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单位。
  自从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村,昌宁县漭水镇沿江村从“空壳村”一跃为小康村。置身于沿江村的天堂山森林中,林木青翠,鸟语花香。“天堂山里可全是宝。”村党总支书记王双林说,县里根据村里的具体情况,确定特色脱贫产业。目前古茶树产业已经成为沿江村的骨干产业之一。山里还出产野蜂蜜和百合粉,村里成立农产品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摆脱了过去的苦日子。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就得考虑搬迁扶贫了。施甸县摆榔乡关脚村自然条件差,耕地多为坡地,石漠化严重,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不足。精准识别后,关脚村小组将整体搬迁到尖山村。
  走一段崎岖的山路,来到关脚村李天华家。虽是白天,但屋子里黑漆漆的,只有微弱的光从屋顶的缝隙处透出。老李说,搬迁将使生活很快得到改善。新的安置房有12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两种户型,有厨房、卫生间,方便多了。
  施甸县计划通过3年时间,投资70亿元,实现3万户10万人的搬迁,向县城、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并配套好产业,解决好就业,实现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
  从2013年至2015年9月底,云南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2亿元,启动实施188个整乡推进项目,完成2800个行政村、9350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同时合力攻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换穷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以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安排11.74亿元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重点支持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打造扶贫特色产业。同时对贫困村“治穷窝”,实施安居工程11.6万户,异地扶贫搬迁12.6万人。
  精准识别贫困机制,瞄准建档户脱贫
  新形势下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辨识贫困户和贫困村,要有静态考察,更要有动态管理,这就是精准识别贫困机制。国务院扶贫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富君说:“精准识别,是方法,是科学,更是责任。”
  高质量精准扶贫要建台账机制。李正阳说,保山市扶贫台账着眼“二个实”“两个尊重”“两个结合”。摸查乡情、村情、户情要实,杜绝简单按人口基数下达、平均分摊贫困户指标;民主评议和逐级公示要实,在核查申请对象人均纯收入基础上,准确识别贫困对象。尊重民意,全面真实识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因障碍致贫等隐性贫困人口;尊重事实,对经测评确认的农户,由县、乡组织工作队逐户调查核实农户家庭收入的真实性。
  胡国云说,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有效避免人情建档、违规建档的情况,确保真正贫困的农户建档立卡全覆盖。
  完善的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昌宁县是一个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确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全县贫困状况呈现“大连片、小集中”的特征。通过建设返贫“挂号”、脱贫“销号”动态管理机制,昌宁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大大提高,减贫率达到年均17.54%。
  胡国云表示,扶贫动态管理机制已经实现全省覆盖。现在,省扶贫办的干部一看手机,就知道哪些地区,哪些群众返贫“挂号”了、脱贫“销号”了。
  家底清,对象清,精准识别是一个动态过程,实现稳定脱贫的要及时退出,因各种原因导致贫困的要及时纳入建档立卡户,要有针对性地帮扶。精准扶贫要持续用力,即使退出的贫困户,也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让每一个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
编辑:小微
24小时热评排行
友情链接: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建档立卡贫困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