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自己人生是一场修行个怎样的修行人

170被浏览139251分享邀请回答50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6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学佛是学什么?修行是修什么?看看几人能答对
我的图书馆
学佛是学什么?修行是修什么?看看几人能答对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特别提示|本文为慈诚罗珠堪布开示,转自智悲之路。&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大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佛法或佛教的定义略作说明。一、佛教的错误定义佛教≠信仰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佛教≠哲学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佛教≠科学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二者画上等号。佛教≠唯心主义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佛教有四个宗派,其中的经部与一切有部根本就没有唯心的论点,属于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的主张,而同属于大乘的唯识宗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仅有一派所讲的小部份观点与唯心主义有些许相同。例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就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也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除此之外,唯心主义与佛教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了。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他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只说明了它们有相似之处,却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举例来说,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经典,该论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精神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并不是物质是空,精神是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因为佛在《俱舍论》中,对世俗谛的精神与物质都有所探讨,而在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时,又同时破斥了精神与物质。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成立,则双双都成立;反之,则双双都要破斥。这是月称菩萨的论点。而密宗宁玛巴的观点,则以无垢光尊者为代表,他认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也知道一些,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其实也并没有人真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说宗教是唯心主义而已,因为西方宗教确实是如此的。综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当然也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物质是第一性。佛教≠宗教佛教是宗教吗?“宗教”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从宗教的英文单词religion本身的涵义来解释的话,则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为religion的字义中含有承认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于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说佛教不是宗教。我认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向来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既然如此,那么,佛教究竟为何呢?二、佛教的定义佛教=佛学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佛教=教+证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下面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那是不了义的佛。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一)智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其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之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例如,佛在描述宏观世界时,曾提到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这就与部分世人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事物都是无法找到的。虽然在之前,我就已经讲过佛陀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说明:佛陀传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向每一位听法者确切地传达三法印的义理,如果不能讲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传法的意义。凭什么说三法印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在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纳入佛教之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才是佛陀最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释迦教法的听众当中,有着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外道、婆罗门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罗门教徒为主的很多听众,都持有与实际不符的宇宙观。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与这些听众的根基相应,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对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只要能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他观点正确与否都不必在意。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正因为佛陀没有更正他们的其他观点,所以当时的宇宙观就被保留了下来。当听众的根基发生变化时,佛即会适时地驳斥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他观点,并建立一种与其根基相应的宇宙观,这些都是佛陀传法时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会有不同于现代的宇宙观出现在经典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于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好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对宇宙所了解的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法来调化众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佛陀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传法时讲过许多相互不一致的论点,但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就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诸法无我,才是绝对的真理。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佛才能讲出的那些论点。不论是现代的科学或哲学,就算再往前发展成千上万年,也永远无法达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万法皆为佛的坛城、本来清净等等。世间所有的思维与逻辑,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神通,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就是佛的智慧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表现。话说回来,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在世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这个名词,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后,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现在有些人就连这点都还不敢肯定,仍然要坚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将变成是无中生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结论,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我在前面提过,在微观世界中,科学与佛的见解稍微有些相似,但这还不是佛的境界。虽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学者,不论出家与在家人都有,曾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但都不是很恰当的,因为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断见:质量转换成能量后,质量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变成空无,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相对而言,经由佛的智慧所能达到的结果,则是让每位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解脱。这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理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结果。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二)悲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为大乘佛法。佛陀所讲的大悲,是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1、世俗方面的大悲譬如,佛陀在学道之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义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替其他人承受这个痛苦吧!”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重病卧床不起的比丘,由于没人照顾,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象。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大驾光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他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了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却是针对所有的众生,而不是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2、超世俗的大悲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即在于此。为什么呢?譬如,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唯有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他世间的慈悲只能说是“悲”而已,还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来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三)智悲双运的修法那么,该如何修智悲呢?其实,菩萨所行持的六波罗蜜多,都没有超出智悲之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进则是智悲的助缘。以智悲二字来界定佛教的意义,是简捷的说法,其深广的内涵,就是六波罗蜜多。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就在于智悲二字,那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在一座当中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与悲。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杂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呢?对我们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修空性。当进入空性的状态时,并没有明显地思维“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痛苦”,也可说是没有明显的大悲心,但因为之前受的菩萨戒戒体已存在于心中,故而,当心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戒也随之而进入空性之中。我们要知道,菩萨戒并非物质,而是一种心的状态,虽然在进入空性境界时,心里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念头,但菩萨戒却是存在的,所以,心与菩萨戒不分彼此,同时都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菩萨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萨戒,这就是智悲双运。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来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如果能这样修,则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都已包含,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这是初学者的智悲双运修法,如果能这样修,则仅在一个坐垫上、一个位置上或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将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彻底无余地修完。菩提心与空性的具体修法在此无须重提,只要将两个修法合并即可。当然,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从生起。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脱的话,又如何能带众生解脱呢?这样一来,出离心的两个条件就都具备了。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这些智悲双运的见解与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义,说起来虽然这么简单,真要做起来时,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出离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条件,则是积累资粮(修曼茶罗),及清净业障(修金刚萨埵)。显然,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外加行与内加行的修法,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加行的原因。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与悲。从今往后,我们学佛就学这两个字,修行就修这两个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学可修的了!查看更多热点文章?请关注湖心亭看雪客(公众)微信公众平台后(二维码下附);在公众平台界面输入”热点文章“,即可收到系统自动发送的热点文章图文信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馆藏&1147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拷鬼坛图镇楼
以后所说的一切 均为现实真事  后面也会持续上图
也有一些术法
大部分为符咒之类的  大家有什么不懂的 也欢迎提问~  也会像大家科普一些知识  这些东西就是信则有 不信则无   也希望大家文明观看 勿喷。  其中包括科普一些鬼类 符咒类 作用等等之类的一切  还有开光科仪 令牌等等之类的一切东西  很纳闷 为毛老是说什么字数不够- -  
楼主发言:1005次 发图: | 更多
  楼主可给一个镇宅符?
    这个是抓魂水
这个可以用作治病 像那种走夜路撞东西了 少了魂魄 就可以用这个把魂魄抓回来
      供奉的斩鬼剑 和一些小令旗
    拷鬼符一道~
    部分咒语 -。-
  迟点开始发符咒~
  坐等  
  马克  
  有治肩膀胳膊疼的符吗,疼一个多礼拜还没好,想屎。
  先留个名先,书的字写得很漂亮啊
  这样发出来真的大丈夫吗?
  没了?  
  部分东西
涉及到师承 我就做了打码处理
继续更新 求别沉啊
  @腹部潇潇 @楚然熠 @阳煜若明丹胜晴 @爱解丹衍和 @炜逸福曜 @木木的美丽心情 @莎聪蓝
  可惜不知道八字
  我也来顶贴了,弱弱问一句,这个真的有用吗?
      
  留名  
  还有个小视频 然后现在在审核 审核过了贴网址
  没人么 瞬间没动力了
  卧底乖。。。刚看了图片还不明所以,仔细一看,瞧出来了。。。
  顶  
  @除邪辅正护身符 45楼
10:39  没人么 瞬间没动力了  ------------------------------  这东西,真的有用么?咋用嘞?
  楼主,弱弱的问一下,这算是泄漏天机吗?不怕有心人用了你公布的东西去作恶?
  我暑假在家洗澡的时候看见一个小鬼笑着跑走了。今年一直很衰,不会出事吧。
  楼主朋友贵教难道是普庵教门  
  不错!怎麽联系???  
  家里乱成个什么样子了。不好好过日子整这些东西。。。
  hello 我回来了 迟点来点血腥点的
  重头戏要来咯            
            
  这个是三教香火 也是神位 保家里三年运程的 经商和在搞投资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个   
  今天发的是一个求子成功后还愿的法事   一家人 结婚6年 没有孩子 在医院各种检查 检查不出来原因 然后讲迷信也弄了 但是就是怀不上
后来找到我 给他家做了求子的法事 但是在做法的最后阶段 问要白花还是红花 本来是要白花童子的 但男主人对这个也是半信半疑 就说有个女儿也可以 做完法事第二个月就怀上了 生下来是个女儿 但是我们算月份 那几个生的 必定是儿子的 -.-
  楼主加Q,  
  我们交流交流  
  没人吗 卧槽
  普安教…………  
  卧槽,好像很落后的农民,在做愚昧的事情啊。这些都是封建迷信  
  你修啥行啊,看起来邪气冲天  
  有人吗
  先路过  
  真假莫辨  
  @除邪辅正护身符 61楼
19:35  今天发的是一个求子成功后还愿的法事  一家人 结婚6年 没有孩子 在医院各种检查 检查不出来原因 然后讲迷信也弄了 但是就是怀不上
后来找到我 给他家做了求子的法事 但是在做法的最后阶段 问要白花还是红花 本来是要白花童子的 但男主人对这个也是半信半疑 就说有个女儿也可以 做完法事第二个月就怀上了 生下来是个女儿 但是我们算月份 那几个生的 必定是儿子的 -.-  ------------------------------  请问如何方法
  自己顶- -
  人呢 人呢
  顶一下  
  致敬!!!
  这个事发生在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小罗坝,当时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腔尸鬼,和僵尸不是一回事,但是这个东西也和僵尸一样,吸食人的精血夺命,但是,他没有肉身,是以妖身修行,已经修出了肉身可以显现了。  这个事是真人真事,至今去这个地方问问上年纪的人,都知道这个事情,当时这件事在当地闹得还很大,已经致八个当地人死亡了,当地村民请了好几个道士先生前去打整,都没整好的,还有2个道士先生因为道行不足,当时就遭那妖物整死了!  当时,有请到这一派的师公,王元清,前去处理此事。师公从十三岁开始学习道法,家传八代的手艺了,功夫了得,九牛抄可以轻易抄翻一栋房子,抓妖收精更是有一套,当时师公年纪不是很大30岁左右,当时那些来请他去的人其实心里也没得底,因为毕竟也死了2个道士先生了。
  顶一顶。  
  师公那哈还算年轻,是个青沟子娃儿,他们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了。  去之前,那几个来请的人说了那东西有好凶好凶,让师公作好准备,师公当时以为那玩意是僵尸就带上了对付僵尸的玩意, 斩鬼剑,牛角,墨斗,令牌,带上了对付僵尸的符,天师斩鬼,龙树王斩鬼,伏尸符,等部分能用上的符,带上部分干粮就和来请的人一路前去。  到了小罗坝这个地方后,师公便去村民家拿了个碗装上水,用了召水法(水碗显相,这个法也能使旁人看见。)查探妖物身在何处,师公起完水看了一下,看不清楚,师公知道这个东西使了法,不好查探,便用了拔云见日法,继续查看,最后看到了,这个东西藏起在水里面的。这个时候师公就知道了,这个玩意不是僵尸,而是水鬼一类的妖物,就是腔尸鬼!修为还是较高,不然难以显出肉身出来。然后就问那些村民,在什么地方,那些村民一看就指出来了,当时那里有个桥叫“断桥”就在那个地方。
  楼主说的是我们川内的故事,像罗刹这些广元南充一代以前也经常见,说出来好多人都不相信  
  楼主继续啊,有人看呢~~
  楼主继续。
  呵呵,老大是重庆的?我也是重庆
  师公便叫上几个胆子大的年轻人,跟起师公一起前去看师公收拾这个东西,师公走到河边先用了天牢水,把他的元神收在水碗里面,这样能让它的元神跑不脱,然后布下天罗地网法,把这个东西困住,再用了黑山法让其看不见,断其后路不让其逃脱,然后便用了差兵法,差遣兵马前去帮忙,然后师公便叫旁边的人让开一点,便开始用五雷符,咒语念完,发符,然后加发了2道符,一 道伏尸符,一道斩鬼符下去,符刚发完,水里面便开始冒泡!那东西现在在水里面因为用了黑山法,看不见,又加了天罗地网被困住了,跑不脱,出现这种情况是那东西在和师公抵抗,师公便开始画讳令,下了一个铁围城下去。那东西便没了动静,师公就起了五雷火烧!烧了一会,水里面又开始有动静了,那东西在水里面开始动了!然后动静越来越大,但是还是没有把它弄起出来,在水里面不好收拾得,师公便用了九牛抄,把它抄出来,刚好用完九牛抄,那东西出来了!!!
  这个帖子值得收藏。楼主不要断更。  
  师公便派遣兵马上前困住!周围看的人瞬间躲得老远,然后那东西被兵马困住还在那里板!在那里骂,说:“你敢来收老子!老子要你的命!”  师公直接说:“今天我就送你去见阎王爷!!不好好修行!还整死了好几个良民”,师公直接就用了另外一个泥山老祖飞杀印,打了记五雷掌过去,那东西瞬间就倒地了,地上流出来的血都是黑绿黑绿的。。。  然后就直接就地把那玩意加上道符,把那碗天牢水扣在地上一起点燃给烧了!  这件事过后,师公便在这个地方出名了。
  楼主认不认识一个姓牟的人呵呵  
  呵呵,就是问哈,没有别的意思,  
  不过楼主写的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没有加水的成分,特别是贵师门的师公用的法这些  
  养肥了再瞧
  好神奇,是真的吗?
  没人阿- -
  继续啊 楼主 加油  
  哎呀有意思
  - - 我来说说兵马吧
每个人从出生的时候 就有兵马  兵马的多少 决定你做事的大小   兵马肯扶持你 就意味着 你做什么事都会很顺利  兵马不肯扶持你 那就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事都不顺心  首先呢 像平常人 没修这个的 兵马就像兵马俑一样 是死的 没有任何作用  只有在学道 修道 才能激活兵马
兵马才会选择是否扶持你  当然 兵马也是要香火顶敬的
像我们的话 就有一个雷坛   雷坛就是专门供奉兵马的
兵马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影响很大的  打个比方说 两个人的命运都是一样的
但是安设了雷坛 有在香火供奉兵马的那个人  他的一生就会比没有供奉兵马的那个人要好很多   兵马也就相当于是我们的守护神 执法神   而且 安放兵马 也有一些罡斗 包括雷坛 然后唤醒兵马
  根本不管用!
  楼主,请问怎么给你买书啊?另外你会看风水吗?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