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徐姓名字大全敎有位德修女士的名字叫什么

克稲?刮ね?当前位置: >>
基督教会史
160-220 (60)4. 特土良Tertullian288-337 (49)428-?5. 康士坦丁Constantine12. 聂思多留派 (景教)Nestorius约156-6世纪6. 孟他努派Montanism 3世纪中叶7. 诺洼天派Novatians 4世纪中-7世纪8. 多纳徒派Donatism622-?13. 回教135-? Islam9. 诺斯底派Gnosticism4世纪初10. 亚流派Arianism 476西罗马帝国亡732都尔之役 185-254 (69)2. 俄利根Origen200-258 (58) 69-155 (86)1. 坡旅甲Polycarp3. 居普良Cyprian354-430 (76)11. 奥古斯丁Augustine7世纪中-9世纪中 160-220 (60)4. 特土良Tertullian288-337 (49)14. 保罗林派Paulicians5. 康士坦丁Constantine428-?12. 聂思多留派 (景教)Nestorius
(44)19. 亚西西的弗朗西斯 (天主教译:圣方济各)Francis Assisi
(47) (63)25.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520-?20. 汤玛士〃亚奎那Thomas Aquinas
(54)26. 信义宗教会Lutheran Church22. 约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
(45) (47)27. 慈运理Ulrich Zwingli
(55)23. 约翰〃胡司John Huss28.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
(49)29. 亚美利亚Arminian 1260-? 1370-? 16世纪-?21. 奥秘派Mystics 14、16世纪24. 波希米亚弟兄会Hussites30. 加尔文派 (改革宗)Calvinism3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70)32. 以洛斯马士Erasmus
(42)33. 威廉〃丁道尔William Tyndale 1453-?34. 联合弟兄们1054-? Units Fratrum 16、17世纪18. 希腊教会The Greek Church35. 预格诺,清教徒Hugenots & Puritans16世纪-?36. 重浸派Anabaptists 16世纪-?36. 重浸派Anabaptists 16世纪37. 门诺派8世纪中-13世纪末 Mennonites15. 保固米Bogomils1534-?38. 耶稣会Jesuitic 1534-?39. 圣公会 (安立甘会)Anglicanism12世纪约1382由约翰〃威克里夫译好第一本英文圣经 16. 瓦灯派John WycliffeWaldenses1453东罗马帝国亡1455印刷术开始流行149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5)17. 十字军东征Crusades 牛津大学建立剑桥大学建立黑死病肆虐欧洲
(73)59. 克理威廉William Carey (66)60. 宾路易师母Jessie Penn-Lewis (83)61. 斐尼Charles G. Finney (82)62. 达秘J. N. Darby
(93)63. 慕勒George Muller
(67) 1900 - 1991 (91)44. 佐治霍斯George Fox 1646-?
(78)64. 王明道Wong Ming-tao65. 司可 45. 贵格会C. I. Scofield 19世纪
(43)Quakers66. 都柏林〃普里茅斯 (60) Dublin, Plymouth 1832-?67. 宋尚节John Sung
(69)46. 约翰〃本仁John Bunyan68. 贝斯托Bristol
(89)69. 倪柝声Watchman Nee70. 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
(60)71. 戴德生Hudson Taylor
(58)47. 新生铎夫Nikolaus von Zinzendorf 1727-?72. 司布真 48. 莫拉维亚的弟兄们C. H. Spurgeon
(62)Moravians73. 慕迪D. L. Moody
(82)74. 迈尔 (88) F. B. Meyer
(76)49. 约翰韦斯利John Wesley 18世纪75. 宣信50. 韦斯利复兴A. B. Simpson 1887-?Wesley Revival76. 宣道会,宣信The Christian & Missionary Alliance, Dr. A. B. Simpson
(66)`51. 乔治〃犹仉George Whitefield 1593-?77. 陶恕Aiden Wilson Tozer40. 清教徒Puritans 17世纪 1726-?52. 循道会主义 41. 敬虔派Methodism 1768-?1901美国标准本圣经出版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Pietists 1581-?53. 循道会Methodism1919和合本圣经出版 (12)42. 公理会Congregational 1611-?18-19世纪54. 中庸会Moderatism55. 牛津运动Oxford Movement1947发现死海古卷197143. 浸信会Baptist1735-?56. 韦尔斯大复兴Walsh Revival 18世纪中叶 新美国标准圣经出版New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197857. 信心宣教Faith Missions 第一次世界大战新国际版圣经出版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英王钦定本圣经出版King James Version工业革命1825-?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58. 拿撒勒派1636Nazarene第一部计算机诞 生1948哈佛大学建立以色列复国 1. 坡旅甲士每拿主教,是基督教主要的 护教士,因拒绝否认基督,在 86岁时殉道。 2. 俄利根古教父中有名的教师,亚历山 大教会长老,公元254年殉道。 认定教会属灵的本质,该接纳 凡有生命的信徒。他忠于福音, 曾任亚历山大神学院院长,通 晓圣经,广受爱戴,但因招妒 被放逐23年。 3. 居普良迦太基主教,A.D. 258年殉道, 倡唯一教会唯一救法,就是在 教会之外没有救恩,并高抬主 教的权柄,大公教会才有真圣 礼。 4. 特土良拉丁教会首位饱学的作家,他 的名言:殉道者的血正是教会 的种子。主后197年撰文率先谴 责为婴儿和死人受洗。 5. 康士坦丁公元317年,西罗马君主康士坦 丁在行军中见十字架的异象后 得胜,从此改奉基督,停止迫 害,其后以基督教为国教,异 教徒涌入教会,政教渐溶为一 体。 6. 孟他努派针对制度化及死沉的教会趋势,强 调圣灵的工作,是早期的灵恩派, 注重方言神迹,说预言,有火热的 见证,但也有偏激的言行。 7. 诺洼天派罗马长老诺洼天反对宽松处理 在罗马皇帝德修时背道的信徒, 认为要跌倒者先经考验期才恢 复交通。由于与大多数教会领 袖宽大的看法相违,又因否定 大公教会有定罪免罪的权柄, 故被逐至小亚细亚至西班牙地 区传教。此派信徒操守廉洁, 坚守教会交通的唯一根基乃是 属灵的生命。 8. 多纳徒派在北非,追随迦太基主教多纳 徒(Donatus)的信徒为竭力保守 教会的纯洁,公元312年与大公 教会决裂,他们品德高尚,反 对政府干预教务,以属灵品格 为教会的根基,但因力争正统 的缘故,造成负面的影响。至7 世纪回教崛兴此派才消沉于历 史。 9. 诺斯底派二元论,相信有形的物质世界 是邪恶的,属灵与物质不兼容, 属魂本是纯洁的,但受物质污 染。藉?诸般奥秘的知识和礼 仪,人能得到超脱,复归于神 丰盛的源头。相信耶稣是神性 的代表,降世到低级的地球, 为释放被身体所囚禁的灵魂, 以苦修禁欲而闻名。 10. 亚流派4世纪初亚历山太的长老亚流因 回应神格唯一论而下开亚流派 异端,以子为受造中的首生, 为至高的天使而非永在者,否 定了基督的神性,因而也否认 了k的救恩。亚流在尼西亚大 会被定罪放逐,公元336年亚流 卒,其影响仍未终止。 11. 奥古斯丁北非教会领袖,古代最重要的 教父之一。两大教义是「恩典」 和「教会」:他提出原罪论, 因此惟有藉神完全的恩典,人 才能得救恩,他认为世俗政权 必为上帝之城所取代,而在教 会(大公教会的宗教组织)之外 人得不着救恩。他强调传统、 圣礼,其原罪论和教权论为中 世纪天主教奠基。 12. 聂思多留派 (景 教) 主后428年聂思多留受命为康士坦丁主教,强调基督的人性, 否认马利亚为耶稣神性的母亲, 被定为异端,流放埃及,同路 线的人?聚成聂思多留派。他 们把福音传至阿拉伯,印度半 岛等地,公元635年传入中国, 称为景教,并有景教碑立于长 安。为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先驱。 13. 回教创教主穆罕默德(Muhammad), 自称得神启示,着可兰经,自 认为先知,公元622年与跟从者 从麦加逃亡,是年为回教创始 年。十年后教义充斥全阿拉伯 世界,并以剑传道,征服欧洲。 14. 保罗林派七 世 纪 中 叶 米 索 波 大 尼 (Mesopotamia)一带的信徒,拒 绝图像、偶像、圣物崇拜,高 举圣经,过简朴敬虔生活,强 调读经祷告和圣洁,反对婴儿 受洗和苦修,尊崇新约及保罗 书信。 15. 保固米保罗林派的支流,在巴尔干半岛建立 教会,人称他们为「保固米」,即 「神的朋友」。反对圣物崇拜和大公 礼仪,拒绝腐败。至十二世纪末在波 斯尼亚(Bosnia)达高?,他们良善舍 己,过实而不华的教会生活,不重建 筑物的宏伟,推行人人作祭司及家庭 聚会,十一奉献等。受教皇逼迫及土 耳其人入侵波斯尼亚,最终于1463年 受回教统治。 16. 瓦灯派源起于阿尔卑斯山的信徒,重 要 领 袖 为 彼 得 瓦 灯 (Peter Waldo),他们追溯使徒时代的 信仰,高举圣经权威,单纯地 敬拜神,重圣灵内住和教会的 见证,是改革运动的先驱。 17. 十字军东征基督徒为了从回教徒手中夺回 圣地,多次出发东征,先后6次 用兵,但最终耶路撒冷仍落入 回教徒之手。十字军之战由教 会公然发动,造成屠杀,巩固 了教皇的权力,促成日后的宗 教裁判所。但带来商贸复苏, 城市发展和新兴行业。自此西 方基督教渗入东欧地中海一带, 促进东西文明的沟通,令各地 人民思想上醒悟起来。 18. 希腊教会又称东正教会,即今日东欧、俄国、 西非及斯拉夫国家的基督教世界, 亦称希腊正统教,占今日基督徒人 口六分一。公元1054年东西方因政 治和神学上的分歧而教会分裂,产 生两个对抗中心,东方教会以君士 坦丁堡为中心,西方教会以罗马为 轴心,各领风骚。东方教会的体系 发展成东正教,至俄国归主,亦纳 入正教的版图。东正教反对教廷专 权,图像敬拜。 19. 亚西西的弗朗西斯 (天主教译:圣方济各)天主教圣方济修道会的创立人, 本是富家子,从圣经受感立志 服侍贫病老弱,传扬悔改与国 度,追求完美品格,得教廷核 准建立修会,以终身清贫传道, 招揽许多修士,成为天主教最 大的修道会。 20. 汤玛士.亚奎 那 天主教经院哲学派的巨擘,敬虔而单纯,巨著有「神学总 论」。他是道明会修士,其言 论成天主教神学教训的根基。 他使赎罪券合理化,认为基督 和众圣徒的功劳,形成了善果 的功德库,教会能取用其中的 功德,减轻罪人应受之苦,他 又教导惟有顺服罗马天主教才 能得救。 21. 奥秘派注重与神直接交通,临在和联合的经验。有此 取向的圣徒源远流长,如古代修士和沙漠教父 及 改 教 前 德 国 道 明 会 修 士 爱 克 黑 (Meister Eckhert)等,他们认为万物之内闪耀?神的神 性,追求个人与神融合,门生有约翰陶勒 (Johann Tanler)和亨利舒苏(Henny Suso)等,且 倡导与神合一非为个人利益,乃为建立宽仁和 慈惠的工作,表达人性美善,为神旨意放弃一 切。奥秘派在大公教会中带来属灵复兴,强调 个人奉献社会参予。其后更影响基督教。而多 马肯培(Thomas Kempis)的《效法基督》和后来 的盖恩夫人等,更是其中的表表者。 22. 约翰.威克里夫英国布道家和改革家,最先把 拉丁文圣经翻成浅白的英文, 使道广传。他是牛津大学博士, 深爱圣经,在大学任教神学期 间,呼吁恢复圣经在教会中应 有的地位,后更倡导神的话是 绝对权威,应在任何人之上。 23. 约翰.胡司波希米亚学者,因支持改教先锋 威克里夫而殉道,他力斥教廷违 背圣经的作法,认为教会元首是 基督而非教皇,只有悔改才得赦 免,他也指出教皇无误论的无稽, 赎罪券之无用。但遭判死罪,临 终时高唱:「耶稣,永活神的儿 子,怜恤我。」后来马丁路德被 迫走上不归路,也是涉及教皇权 力和对胡司一案的观点,追随者 称为波希米亚弟兄会。 24. 波希米亚弟兄会受威克里夫影响,波希米亚学 者胡司批判宗教界的腐败,带 来属灵冲击。后以异端之名被 康士坦斯会议判死刑。跟从者 称为波希米亚弟兄会(Hussites)。 胡司殉道后引起波希米亚境内 掀起反对教庭的余波,鸽派勿 川 愧 (Utraquists) 倾 向 妥协 , 鹰 派太保米(Taborites)揭竿而起跟 大公教庭对抗,终被击溃。 25.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PI人物。生於德 L大後M修院求得救之道, }看因信Qx。他在威 登堡教堂大T上95l明, 揭_改教序幕;1519年在R比 a (Leipzig)c大公教砉 _抗q,其後倡改革,高e} 嗤m被定楫端,但得 裰С郑廖帜舅h(Diet of Worms)中,他c大公教Q裂, 掀起改教浪潮。 26. 信义宗教会马丁路德于1517年在欧洲进行宗教改革,而 拥护马丁路德主张的教会,被称为路德会。 由于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圣经教导,故 此中译多称为信义会。信义宗教会重视教义, 主要的信条有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亚他 拿修信经、奥斯保信条、施马迦敦信条。信 义宗教会分布世界五大洲,有信徒六千多万。 世界信义宗联会(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 于1947年成立,有会员122个,总部设在瑞 士日内瓦,其后在中国也有礼贤会、崇真会、 路德会等教会的设立。 27. 慈运理瑞士改教家,比路德更激进, 坚持只实行圣经明文的教导。 1522年在苏黎世兴起,批判大 公教会的迷信,建立独立教会, 清除偶像、圣物、祭司制度和 中央极权,单传神的道,他对 主的晚餐跟路德的看法各异, 二人反目,慈运理认为酒和饼 只是一种表记。慈氏一生爱国, 于1531年阵亡。 28. 约翰.加尔文法国神学家和改教家。重生后 加入巴黎一个清心追求的团契, 后被逼逃亡。1536年发表「基 督教原理」,把信仰有系统地 表达出来,是改革运动中最出 色的文献。他主张信徒依据生 命的律来行事,救恩只藉信心 而得,他注重品格和教育,造 就了约翰〃劳克斯(John Knox) 等人。但他也同意政教相联, 引来混乱。 29. 亚美利亚荷兰神学大师雅哥巴士〃亚美 利亚(Jacobus Arminius)提倡人 的自由意志之重要,与加尔文 提倡神的主权相抗衡,他不接 受预定论,且认为人可能拒绝 恩典,也有可能失去所得的恩。 30. 加尔文派 (改革宗)加尔文神学的主要命题,是「选召和 预定」,加尔文派之五要点为:1.人是 全然败坏2.无条件的拣选3.有限的赎罪 4.不能抗拒之恩典5.圣徒必蒙保守。加 尔文以后,他的思想扩散四方,包括 法国的预格诺派(Huguenots),在荷 兰有归正教会,在苏格兰则有最出色 的表现,如约翰诺克斯(John Knox) 等亦改信加尔文主义,后更取消教皇 的统治权,使长老宗获胜,苏格兰独 立,加尔文主义遂传遍世界。 31. 文艺复兴意即「重生」。14、5世纪 欧洲重新?重希腊艺术及拉 丁古典文学的运动,产生艺 术大师如米高安哲罗 (Michael Angelo) 和 达 芬 奇 (Leonardo da Vinci)等,加 上印刷术流行,人们以开放 自由的心探讨真理,圣经也 加速流传。 32. 以洛斯马士文艺 复兴 时代 神学 家 , 人文 主义 之泰斗 , 编着 新约 希腊 文圣 经 , 使 信徒 也得 研究 圣经 。他 的博 学和 灵命 唤醒 了像 威 廉 〃 丁 道 尔 (William Tyndale)等人,立下了日 后改教运动的基石。 33. 威廉.丁道尔以洛斯马士的学生,经历神话 语的能力,先后在牛津剑桥两 大学与渴慕圣经者同追求,后 受压力出走。他深感神职人员 对圣经的无知,献身译经。在 流亡生涯中,1526年出版英文 新约,1536年殉道。 34. 联合弟兄们胡司殉道后,产生「联合弟 兄们」,尽得胡司运动的精 粹,成为莫拉维弟兄会的滥 觞,在路德改教初已建立四 百教区,廿万信众,后历经 逼迫摧残而消灭,余下的人 在新生铎夫时投入「主护 城」,再度以另一形态重现 历史舞台。 35. 预格诺,清教徒预格诺派是16、17世纪法 国加尔文派复原教徒,饱 受逼迫,1685年后约40万 人移居外国。而清教徒这 名称,是指那些受法国基 督 徒 领 袖 预 格 诺 派 (Huguenots)影响,信念 接近瑞士和法国一带改革 派的信徒。 36. 重浸派16世纪改教运动中反对婴儿受洗的派系。 「重浸派」是污名,指这些主张要清楚得 救后,再浸一次的信徒。他们在德国快速 扩展,赫赫有名者包括康瑞〃贵伯和菲 力〃曼兹(Conrad Grebel and Felix Manz), 包沙〃胡美尔(Balthasar Hubmaiar)等,但也 有极端份子,以虚饰和武力提倡信念,造 成闵斯特惨案(The Munster Tragedy)。内忧 外患令他们饱受残害,往后凡不认同主流 宗教的,都常被冠以「重浸派」的名号。 37. 门诺派创始人门诺(Menno Simons) 曾作修士,后加入重浸派, 但反对极端的行径,后逃亡 至丹麦,追随者称为门诺派。 他们强调浸礼,地方教会的 权责,和主义,反对参政。 门诺派各地教会独立,信徒 半数在美国。 38. 耶稣会西班牙军人罗约拉于1534年创 办的天主教修会。注重国外布 道及教育工作,强调清贫、慈 惠、宣教、效忠教皇。耶稣会 有三大任务:对抗改教派、推 动高质教育、扩展宣教工作。 此乃天主教抗衡改教的自强运 动,以属灵的、理智的、武力 的、怀柔的手段,为教廷收复 很多失地。 39. 圣公会 (安立甘会)英国的宗教改革分两阶段,即 安立甘会与清教徒。安立甘会 是英国国教的产物,由亨利八 世发起,他想强迫教廷许他离 婚,后夺去教廷在国内的权力, 教皇逐亨利八世出教会,他便 成立独立的国教,由国王任最 高领袖,英国与罗马教会从此 分道,圣公会自此诞生。 40. 清教徒英国教会史上倡导改革的一群,力图把 教会中的陈腐除去,于伊利沙伯一世时 最盛。他们本拟简化教会节期,重圣经 教导,洗礼不划十字,受圣餐时不下跪 等。其精神为除去人为的宗教经验。伊 利沙伯女王因恐危及统治,订「禁清教 徒法」,教会激发出妥协和分离两大取 向,后者与国教分离,乘「五月花号」 往北美,奠定了北美洲教会的根基 。 1642 年 清 教 徒 爆 发 革 命 , 英国 内战 , 1646年查理一世(Charles I)投降被杀,清 教徒主义得胜。 41. 敬虔派兴起于17世纪德国的灵性运动, 回应宗教改革的漏洞:倾向理 性上追求正统,外表上固守礼 仪教义,敬虔派注重生活上实 践敬虔,有施本尔(Spener)和富 良开(August Hermann Francke) 等领袖。他们在家中查经祷告, 强调信仰要从每天生活中流露, 且要远离世俗,追求更深属灵 经历。 42. 公理会公理主义源出于剑桥毕业生布饶恩 (Robert Browne),脱离英国教会,组 织了第一间自由教会。1581年在挪 域其(Norwich)成立公理会形式的教 会,由信徒以约的关系彼此连结。 会众后移居荷兰,十七世纪时在美 国积极发展生根。1631年麻省更立 法规定只有公理会成员才能成为公 民!公理会主张每地方的教会绝对 独立自主,自治,但教会之间应彼 此合作,各有义务与权利。 43. 浸信会源始于自浸者(Self-Baptist)斯密 兹(John Smyth)在阿姆斯特丹之 聚会,坚信婴儿受洗不合圣经。 其后会友于1611年在英国兴起 聚 会 , 即 普 遍 浸 信 会 (General Baptists)。1644年聚会增至47个, 往后采身体完全受浸的原则。 得基奋(William Kiffen)及诺利 斯(Hanserd Knollys)二人的努力, 教会日渐壮大。 44. 佐治霍斯17世纪英国著名教师,贵格会 (Quakers)的创立者。他主张内 里真实的敬虔,反对仪文、圣 品和战争,强调内住的圣灵, 力斥罪恶,在各地兴起聚会, 人称他们为「朋友们」。霍斯 重「内里的真理」和教会内里 的交通。 45. 贵格会创始人佐治霍斯(George Fox)。1646年 得着「内心之光」的启示,强调内住圣 灵向人直接的工作和说话,注重属灵, 轻看功名爵位,反对战争和奴隶制,注 重奉献的人生。1652年在英国北部有第 一个社团,他们公开反对国教,1661年 三千人下狱,但也同时发起海外宣教的 热情,至彭威廉(William Penn)加入, 率众往新泽西,1681年获英王赠宾夕法 尼 亚 (Pennsylvania) ,后建非拉铁非城 (即费城),延至1689年「容忍法」颁定, 才得自由。 46. 约翰.本仁名著《天路历程》作者, 为福 音被 囚 12 年, 他是 属神 的人 ,敬 虔的 布道 家, 也是 长老 。但 主张 只称 呼基 督徒 为弟 兄 , 其它 称谓 一概 拒绝 。他 的著 述对 基督徒的来世 观和 世界 观有 很深 远的 影响。 47. 新生铎夫德国贵族,莫拉维 亚复兴的领袖,建 「主护城」。 48. 莫拉维亚的弟兄们胡司约翰殉道后,他的信念辗 转流传,至1722年及以后7年中, 由逃难的圣徒传至撒克逊 (Saxony)的新生铎夫所领导的主 护城中,兴起不分宗派的敬虔 聚会,1727年圣灵浇灌,合一 布道,发动普世宣教,圣徒们 足迹遍及西印度群岛及格陵兰、 亚洲、非洲、美洲。 49. 约翰韦斯利 50. 韦斯利复兴18世纪英国教会趋向理性化,道 德没落,社会由农业转型至工业, 贫富悬殊,遂有改革之声,韦斯 利复兴乘时而起,合查理及约翰 韦斯利、怀特腓三人之力,从牛 津起推动属灵改革,组织会社及 循理运动,自英至美,使千万罪 疚重重的人悔改得恩,并影响社 会变革,避免英国流血革命。复 兴中强调因信称义和过圣洁生活。 51. 乔治.犹仉英国名布道家,生于穷苦家庭, 因病经历神的同在,后与韦斯 利弟兄同工,注重赦罪恩典和 拣选,大有能力,走遍全英国, 1740年他在美洲促进了「大醒 觉运动」,对宗教和社会都有 深远影响,助长了社会法律的 改革和远方的宣教运动。 52. 循道会主义循道会(主义)四位创始人为约 翰和查理韦斯利兄弟。布道家 怀特腓和神学家傅勒彻尔(John William Fletcher)。特色是重圣 经权威,因信得救,人皆祭司, 热心布道。18世纪神兴起这属 灵圣洁运动,重振道德衰败的 英国。其后影响美洲,大批信 徒凝聚于国教之外,成为今日 之循道会。 53. 循道会在英国称作循道会,在美国 称为卫理公会。前者发展遍 布英国,唤醒社会良知,并 扩展至全球各地;后者曾分 裂出基督教会及基督门徒会 等。至1830年循道复原派教 会成立。辗转在1939年循道 宗在美国再组成循道教会。 54. 中庸会18世纪理性主义弥漫欧洲, 尤以休谟(David Hume)等 影响人心,于是教会中有中 庸派操纵18世纪中叶,直至 19世纪。其理论以基督教为 伦理而非经验或教理。此种 思想于18世纪末控制了苏格 兰教会。 55. 牛津运动又称「单张运动」(Tractarians), 由 亨 利 〃 纽 曼 (John Henry Newman)等在牛津发起。他们以 恢复教会纪律为己任,想建立一 套体系,使教会回归到原始的基 督教,重提禁食、独身、认罪、 尊崇圣人等实践。运动因大批领 袖改奉天主教而终结,但却因` 西(Edward Bourerie Pusey)领导有 方,令圣公会公教派的传统教会 重得生命和方向。 56. 韦尔斯大复兴英国最早的复兴运动,于1735年在泰 加夫(Talgarth)及兰支杜(Llangeitho)两 地同时发生。先是加夫锺斯(Griffith Jones)巡行布道,1735年泰加夫的校 长夏利士(Howell Harris)信主,充满 「神爱的火」,组织小组,他的讲道 复兴了整个南北韦尔斯,果效媲美韦 斯利和怀特腓。同年,卢兰士(Daniel Rowlands)在兰支杜听加夫锺斯讲道 得了复兴,后与夏利士同工,竭力为 韦尔斯的复兴运动奔走。 57. 信心宣教自克里威廉()起,全球 开始出现超宗派的国外布道的浪 潮,或个人,或差会,前仆后继。 十九世纪达至高峰,尤以英、美、 欧等地域的宣教士往亚洲及落后 地区,李文斯顿、戴德生、宣信 等人身体力行,推动众教会履行 大使命,藉信心宣教事业把福音 传遍了地极。 58. 拿撒勒派创 立 人 塞 缪 尔 〃 佛 利 奇 (Samuel Frohlick),1825年经历灵性复兴, 所建立的团体称为拿撒勒派,会 众遍布英伦海峡沿岸至黑海。佛 氏因福音派信仰及忠于圣经的亮 光,为瑞士官方教会所开除,远 赴施诺施堡传道直至1857年去世 为止,影响力远至四方,但跟从 者饱受残酷迫害,生出排他心态, 认为在拿撒勒派之外,得救的人 不多。 59. 克理威廉英国人,往印度布道,并翻译 圣经。 60. 宾路易师母宾师母自帅身体孱弱,饱受身 体病痛折磨,却从中领会从死 亡得?生命的属灵功课。她一 生的中心信息是十字架的主观 经历。 61. 斐尼美国布道家,放弃法 律工作而为主传道, 为 19 世 纪 重 要 的 复 兴 布道讲员,领人归主 数以十万计!是北美 洲第二次醒觉运动最 后阶段的重要领袖。 62. 达秘原为圣公会牧师,后成英国弟兄 运动的著名领袖和开创人,倡导 「时代论」和「遗民论」。他钻 研圣经,大有解经恩赐,注重爱 和合一,信徒皆祭司,在他推动 下,弟兄运动扩展至全欧及美国, 他毕生尽力以符合新约的模式建 立教会,但是因为排拒另一圣经 学者牛顿,并严厉执行教会的惩 治,使教会分裂成「闭关」和 「开放」两派。 63. 慕勒英国公开弟兄会领袖,以信心 建立慈善事业和孤儿院。 64. 王明道中国著名教会领袖,著作甚丰, 其神学思想对华人教会影响深 远。 65. 司可圣经学者,重要著述有司可福 参考圣经。 66. 都柏林.普里茅斯19世纪基督徒合一见证的重镇。 英国普里茅斯为弟兄运动的发源 地,多位卓越教师先后在此服事。 在都柏林,艾德华〃孔宁(Edward Cronin)与贝利(John G. Bellett)、 顾福、达秘等兴起聚会,后在普 里茅斯成立弟兄会,弟兄运动从 此奠基,带来数十年的复兴及解 经的成果,后因达秘与牛顿的争 执而衰落。 67. 宋尚节中国20世纪伟大布道家,一生 传奇,曾负笈美国,为主放弃 博士学位,回国后毕生服侍。 68. 贝斯托弟兄运动另一重要基地,由 乔治〃慕勒(George Muller) 等经营,1832年贝斯托兴起 毕 士 大 (Bethesda) 教 会 的 见 证,满有恩慈和信心,开办 孤儿院,后有戚卜门(R. C. Chapman) 等 加 入 得 以 壮 大 , 坚持开放和合一的态度,人 人热切追求圣经,作生活的 见证。 69. 倪柝声中国教会领袖,着重生命经历, 为主被囚20年后殉道。 70. 慕安得烈近代属灵牧者及作家,注重圣 灵与生命。 71. 戴德生英国人,将福音传至中国内地, 创内地会。 72. 司布真英国名讲道家,创神学院和孤 儿院,著述甚丰。 73. 慕迪美国名牧,在欧美布道,带进 复兴,并创圣经学院。 74. 迈尔 75. 宣信宣道会创始人,全球差传,宣 讲「四重福音」。 76. 宣道会,宣信宣道会创始人宣信,多才多艺,集 原文学者,布道家、差传和文字工 作者于一身。生于加拿大,十四岁 蒙召,先后为美加等地的教会带来 复兴,后成立「福音帐幕」,发展 成 圣 经 学 院 , 1887 年 发 起 「 宣 道 会」,成普世差传中心之一。他作 圣诗三百多首,满有属灵供应,注 重悔改、重生、圣灵充满神的医治 及基督荣耀的再来,称为「四重福 音」。 77. 陶恕在芝加哥南方宣道会牧养多年, 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先知」, 他的作品极有深度,造就了东 西方信徒。 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 A b Our helper He, amid the flood Of mortal ills prevailing. For still our ancient foe Doth His craft and pow'r are great, And, armed with cruel hate, On earth is not his equal. Did we in our own strength confide, Our striving would be losing, Were not the right Man on our side, The Man of God's own choosing. Dost ask who that may be? Christ Jesus, it is He; Lord Sabaoth His name, From age to age the same, And He must win the battle.And though this world, with devils filled, Should threaten to undo us, We will not fear, for God hath willed His truth to triumph through us. The prince of darkness grim We His rage we can endure, For lo! One little word shall fell him. That word above all earthly pow'rs No thanks to them - The Spirit and the gifts are ours Through Him Who with us sideth. Let goods and kindred go, T Th God's truth abideth still, His kingdom is for ever. Amen.
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_学习总结_总结/汇报_实用文档。《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今年 ...基督教会对这些异端教派采取了残酷镇压。 基督教有过两次大分裂。一次是 1054 ...看完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 ,我觉得拥有一种宗教信仰也挺好的,如基督 教, 可使你坦然接受逆境和死亡,因为教徒们会把这些认为是上帝对你的考验和 宠幸。也可以...这段时 间里, 基督教会史上称为“护教士”的人竭力宣传帝国利益和基督教利益的一致 性,一再表白拥戴皇帝,愿为帝国效劳,以阐述神学的形式向罗马帝国统治者频 ...优点成就 缺点过失 转折点 时代影响 神人评价 反省挑战 参考书籍 1、慕迪神学手册;殷保罗 2、历史的轨迹;祁伯尔 3、函授教材;黎业文 4、基督教会史;威利斯顿...19、奥古斯丁:西方基督教会史上四大教父之一,被称为自保罗至马丁路德之间最伟大 的神学家,是中世纪神学的开路先锋。着重宣讲人的全然败坏及神的恩典。著有《三位...(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孙善玲、段琦等译: 《基督教会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5 -56 页。 6 (英)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 《...世界上各大宗教都有禁食的传统,例如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 教、基督教等,宗教...3.Williston Walker 着,谢受灵译,《基督教会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 社,...《基督教的起源》 ,罗伯逊,新知三联书店,2008 年 5 月 4.《圣经》 ,中国基督协会,2013 年 5.《基督教会史》 ,布鲁斯?雪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11 ...(北京大学,基督教会史),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英国中世纪教会史),蒋孟引(南京大学,已故,英国史),赵立行(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和欧洲中世纪史) ,郭方(社科院)...中国基督教会史讲义2 16页 免费 中国城建史讲义 暂无评价 51页 1下载券 《吉首...研究民族学史的角度 一、关于民族学的定义 “民族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是...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女孩名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