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生育哪一年开始始,中俄之间有了官方的外交联系

当前位置: >>
中俄关系问题
中俄关系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俄国是和中国签约最多的国家,共签有 17 个条约,同时也是夺取中国领 土最多的国家。三百多年来,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了中国 144 万平方公里的土 地,相当于 40 个台湾。也有一种提法说,俄国割占了中国 300 万平方公里土地,那是把俄国 耸恿和支持外蒙古独立,脱离中国的土地也算在内,大约 150 万平方公里,再加上 144 万,正 好约 300 万,相当于中国现有领土的近三分之一。 俄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清政府与沙皇俄国订立的。 16 世纪中叶以前,沙俄是 个欧洲国家,与中国本不接壤。后来沙俄不断扩张,侵占了广阔的西伯利亚,才与中国边境 相邻。从清朝顺治以来,沙俄就不断入侵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强占中国大片土地。1685 年, 康熙大帝派军包围俄军盘踞的亚克萨城,痛歼侵略军,沙俄政府请求停战。 康熙 28 年,中 俄双方经过历时 14 天的谈判,于 1689 年 9 月 7 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该条约规定:中 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界,以北以西属俄国,以东以南归中国。额 尔古纳河以西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地区归属为俄国领土。 雅克萨城归中国所有, 俄国修建的城 池拆毁,居民遣回俄国。双方定约之后,准许互通贸易。俄方为了赢回一些面子,故意在外 兴安岭以东至海的乌第河流域归属上胡搅蛮缠, 终于使清方同意此处先不定界, 留待以后再 议。 《尼布楚条约》订立之后的 150 年间,中俄双方在东部边界上再未有大的干戈。 《尼布 楚条约》签订后 38 年, 也就是 1727 年,正值清朝雍正年间,中俄又签订了《布连奇斯条约》 和《恰克图条约》 ,规定了两国的中段边界。在这两个条约中,因为清朝谈判代表对边界实 际情况一无所知, 受了俄国提供地图的欺骗, 使中方受到了重大损失, 丢失了贝加尔湖以南, 恰克图以北的安加拉河流域 30 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1858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至北京近郊,火烧圆明园。清朝廷非常震 骇, 咸丰皇帝也跑到了热河。 此时俄国乘机介入, 假意帮助中国向英法调停, 连威胁带欺骗, 逼迫清朝廷签订了《瑷珲条约》 ,除江东六十四屯外,割去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 60 万平方公里土地, 并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40 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两国共管。 实际上当时那里已经有了大量俄军,完全已经是俄国在管理了。 1860 年,俄国再次采用欺骗手段,以要退出向英法调停为名,逼得清朝廷又与俄国签 订了《北京条约》 ,将乌苏里江以东所谓“共管”土地全部割让给俄国。通过这两个条约, 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走了 100 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法德两国的面积总和。 俄国的一大功臣是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 正是此公, 用马刀逼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 《瑷珲条约》 ,用铅笔在边界地图的乌苏里江沿着中国江岸划了一条粗线,以至于酿成了绵 延近百年的中俄边界纠纷。 俄国割去的这块土地都是和中国东北一样的肥沃黑土地, 全境原 始森林密布,有广阔的荒原湿地,有着蕴藏丰富的煤铁和石油资源。水量巨大和鱼产丰富的 黑龙江下游至海洋地区从此脱离了中国的怀抱,而中国也永远失去了东北的入海口。 到了 1864 年,沙皇俄国费时尽百年,终于征服了大、中、小三帐哈萨克政权,与中国 的西北边界接壤了。沙俄政府乘中国太平天国内乱方息,以武力相威胁,逼迫腐败的清朝政 府与其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 。约记规定中俄的边界线以常驻卡伦,也就是边界哨卡为 标志。而俄国单方面划定的地图,已远远越过了中国的边界卡伦,深入新疆内地。当清朝谈 判代表提出异议时, 俄国竟出动大军, 将孤立无援的清军卡伦一路驱逐到了俄国的主张边界 内,蛮横地夺占了中国近 44 万平方公里土地。 《伊犁条约》后,沙俄又陆续和清朝签订了几个勘界议定书,又从中国割去了新疆霍尔 果斯河以西 3 万多平方公里土地。1898 年,俄国出兵强行占领了帕米尔高原上的萨雷阔勒 岭以西 2 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从中国手中夺去了大部分帕米尔高原, 造成了长达百年的帕米 尔未定界问题。直到 2001 年,中国才同塔吉克斯坦签订了边界条约,收回了其中的近 2000 平方公里土地,其余的就永远脱离了中国版图。 1865 年,中亚浩罕汗国首领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了很多地区,准备据为己有。俄国 当即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了新疆伊犁地区,对外称代清朝暂时“管理”,实际上是要和阿 古柏共同肢解新疆。清朝这次表现了极大的勇气,派出左宗棠大军前往新疆平定叛乱。经过 数年战争,清军终于打垮了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外新疆全部地区。清朝又派出代表 和俄国商谈收回伊犁,经过艰苦谈判,签订了《伊犁条约》 ,沙俄总算放弃伊犁,但又从中 国割去了阿尔泰山以西, 额尔齐斯河上游 4 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其中包括了一个大淡水湖斋 桑泊。 目前,中国的版图,大体上是按鸦片战争以来中俄之间 9 个不平等的条约划定的。 1917 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列宁为拉拢中国,发表了两个「对华宣言」 ;1919 年 7 月 25 日的《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 )称: 「凡从前俄罗斯帝国政府时代,在中国满洲以及别 处,用侵略的手段而取得的土地,一律放弃。 」 1920 年 9 月 27 日的《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说: 「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 一切条约全部无效, 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 并将沙皇政 府和俄国资产阶级残暴地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地归还中国。 从国际法来解读列宁的两个对华宣言, 我们应注意, 首先, 这两个对华宣言中所指要“废 除”的条约只是 1896 年以后的各项条约, 并不包括 1896 年以前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具体 的讲, 列宁认为要废除的不平等条约是: 1896 年 6 月 3 日有关俄日争夺中国东北利益的 《中 俄密约》 1901 年 9 月 7 日“八国联军”政府迫使清朝廷签订丧权辱国的 、 《辛丑条约》 1907 、 年 3 月 30 日签订的重新瓜分在中国东北、 外蒙及朝鲜势力范围的 《第一次日俄协定及密约》 、 1910 年 7 月 4 日,日俄确认第一次密约之各自在华特权的《第二次协定及密约》 、1912 年 7 月 8 日俄日的《第三次密约》 、1916 年 7 月 3 日俄日签订的《第三次协定及第四次密约》等 等。 其次,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的两个对华宣言在内容上是有区别的, 《加拉罕第一次对 华宣言》除了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外,还要将中东铁路分文不要返还给中国。而《加拉罕第二 次对华宣言》 推翻了将中东铁路无偿返还给中国的承诺, 只是说“为苏俄需要另行签订使用 中东铁路办法的专门条约”。 其三, 《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的全称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 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 。该宣言将把中国分为南北两个政府,这就使苏联在外交 谈判中获取比中国政府更多的优势。 苏联外交委员会副人民委员越飞受列宁委派首先与北京 政府进行外交谈判,解决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北京政府是由吴佩孚主持。列宁领 导的苏俄政府认为吴佩孚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家。 苏联真理报称“中国要获得民族独立和 解放, 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支由吴佩孚统一的强大的民族军队, 以消除国内的军阀割据状 态。 1922 年 8 月越飞与北京政府外交部长顾维钧会谈。 顾维钧当年只三十七岁, 年轻气盛。 越飞提出的条件, 一一被顾维钧否定。 越飞要求中东铁路由中俄共同管理, 顾维钧则强调 《加 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已明确中东铁路无偿还给中方,不存在谈判的问题;越飞要求在外蒙 古驻军。 顾维钧则认为苏联红军从外蒙古撤军是中苏谈判的先决条件。 越飞与北京政府的谈 判以失败告终。越飞只好放弃于北京政府谈判,南下找到孙中山。1923 年 1 月 26 日孙中山 与越飞的会谈以《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公布于众。孙中山为了达到对抗北京政府,争取苏联 的财政军事援助,与苏联合作的目的,对越飞作出两个重大让步。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是 根据《加拉罕第二次对华宣言》精神订立的,在实际上就否定了《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 中关于中东铁路归还中国的条款。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因此 第三条承认中东铁路维持现状, 由中苏共管。孙中山还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第四条中同意“苏联红军不必立时由外蒙古 撤退”。越飞同志不愧为无产阶级的外交家,他卓越的外交活动,不仅没有废除中俄不平等 条约,反而让苏联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中国境内,同时,也导致中国收回被占的领土问题更加 复杂化。 关于中俄之间的不平等条约问题,除苏联政府的两个「对华宣言」之外,列宁在世的时 候还曾经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还说,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 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列宁死后,斯大林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他杀掉了曾 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 然后拒不承认列宁说过的话。 斯大林利用苏 俄政府的两个对华宣言在内容上的差别和《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不但否认了俄国曾侵占中 国领土的事实, 还乘中国战乱之时, 超越了沙俄时代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段, 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 700 多个岛屿划去 600 多个, 面积达 1000 多平方公里。特别是在 1929 年 7 月,中苏之间由于中东铁路的路权归属问题,爆发了 &中东路事件&,引起武装冲突。结果张学良的东北军战败,中东铁路恢复中苏共管的原状。 苏联红军则乘机占领了乌苏里江中的中国领土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成为了日后中俄在领土争 端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3 年 1 月 26 日,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该宣言是中俄 双方第一次以平等互助的精神发表的宣言, 其中表明了孙中山公开确立联俄政策, 也表明苏 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对中国大革命的兴起虽然有促进作用,但因 为它的实用主义方式,预示着中俄双方,日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阶级利益冲突,最终也决定 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只有靠共产党独立领导才能完成。背景1922 年 6 月 16 日, 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从广东退居上海,绝境中得到共产国际的 帮助。1923 年( 中华民国 12 年)1 月 16 日,苏联特使越飞来到上海,在香山路中山寓所 内与孙中山会晤,商讨改组国民党、建立革命军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的问题。以此为 精神,苏俄代表越飞与孙中山在 26 日签订了《孙文越飞宣言》 。宣言的签订,表明孙中山开 始抛弃对帝国主义的幻想,并表达了寻求国际进步势力援助的愿望。 当时孙中山想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手下只有几万杂七杂八拼凑起来的军队,美国、 英国和日本在中国看中的是北洋军阀,谁也不支持他,孙中山连广东都统一不了,迫切需要 外来援助。 当时他向刚刚取得十月革命的苏俄政府求援, 这个时候的苏俄恰恰刚刚驱逐了日 本支持的白俄武装,进入到远东,但是在国际上受到了列强包围,那个时候的苏俄几乎没有 党政的外国朋友, 因此苏俄想在中国找一个有实力的派别结盟就看中了孙中山, 正是由于这 种共同的利益,使双方走到了一起。内容(1)孙逸仙博士认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无使此制 度可以成功之情况。越 飞完全同感,认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在民国统一之成功,与完全 国家的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 (2)依孙逸仙的要求,越飞重申 1920 年 9 月 27 日苏俄对华声明:即苏俄准备且愿意 根据俄国抛弃帝政时代中俄条约之基础,另行开始中俄交涉。 (3)因承认中东铁路问题只能于适当之中俄会议解决,孙逸仙以为现在中东铁路之管 理,事实上只能维持现状。越飞同意铁路管理办法以双方实际利益与权利,适当时候进行改 组。孙逸仙认为此点应与张作霖商洽。 (4) 越飞宣称俄国现政府决无亦从无在外蒙实施帝国主义之政策, 或使其与中国分立。 孙博士因此以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从外蒙撤退。 意义《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与苏俄正式建立了合作关系。表明了 孙中山公开确立联俄政策, 也表明苏俄政府对孙中山的支持, 这为后来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和开展大革命奠定了基础。 影响 当时苏俄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是辅助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取得胜利, 可是这个时候的中 共刚刚建立,没有底盘更谈不上有一兵一卒。从苏联现实的国家利益需要,苏联领导人瞩目 的是在中国有实力而且能够联俄的集团, 找来找去就只有国国民党, 因为孙中山毕竟手下有 数以万计的党员,在广东有几万军队,尽管他们不赞成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却是唯一能 够同他们联合的实力派, 正是出于这种国家当前利益与意识形态和长远目标的矛盾, 苏联一 方面联合孙中山,并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表示迁就,另一方面对《孙文越飞宣言》一直采取淡 化态度。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签字之后,苏联官方在塔斯社的报道和《真理报》上曾经记 载有此事,可是刊登的文字非常简单,而且有意回避了具体内容,此后的几十年来苏联官方 出版的历史书和文件汇编提到这个宣言也只讲题目对内容做了省略。 苏联对华政策这种两面性实际上也种下了后来国共破裂,以及国民党同苏联破裂的隐 患,1926 年至 1927 年初大革命风暴兴起之后,面对共产党的大力发展,国民党要人马上指 责这违反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后来的历史证明在原则问题上可以求同存异,却不应该 采取实用主义,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对中国大革命的兴起虽然有作用,却因为它的实用主 义方式, 预示着苏俄和国民党以及中国的国共两党的奋斗目标不同, 日后不可避免的会发生 阶级利益的冲突,那么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只有靠共产党独立领导才能完成。《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埋下日后国共斗争的种子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1921 年年底,广西桂林大本营中的大元帅孙中山正在与幕僚们商议北伐的事,传令兵 忽报有苏俄使者来访,孙中山连忙降阶相迎。 此时,孙中山正忙于向北进攻,力图攻占湖南,再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然而他手下 只有几万杂七杂八凑起来的部队,前面有北洋军阀部队拦阻,背后的粤系军阀也不稳定,使 他内外交困。 这时的苏俄恰恰也刚刚进兵远东,驱逐了日本支持的白俄武装。当时共产国际帮助中 国先进分子建立共产党,然而中共党员只有 53 个,且手无寸铁。苏俄想在中国找一个有实 力的派别结盟,就看中了孙中山。 共同的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使双方走到了一起。 到桂林大本营的来者西服革履,金发碧眼,这正是前来指导中国建立共产党的共产国 际代表马林。身旁站着一位文质彬彬的 20 岁左右的中国青年,此人名叫张泰来,又名张太 雷,秘密身份乃是中共驻莫斯科共产国际代表,此时以翻译身份陪同马林前来。 马林微笑着伸出两根手指,对孙中山道: 我这次实为贵国革命而来。贵国如欲革命成功,我有两条意见奉送:第一必先改组国 民党, 俾使成为能联合各阶层尤其是农工民众的政党; 第二还必须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和一个 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如蒙采纳,俄方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孙中山也正在为军力不足发愁。欲挽救革命危亡,必先有革命军队;欲有革命军队, 必先有革命军校。 人云治军必先治校, 孙中山哪有不知此理――在此之前已命程潜在广州筹 建“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并已秘密派人至两湖等地招生。现在苏联答应帮助建立军校, 可说是解了孙中山的燃眉之急。 双方商定,不久将另派信使越飞,在上海与大元帅具体商谈合作及创办军校事宜。 1923 年初,越飞果然以苏联政府特使的身份如期而至,1 月 26 日与孙中山签订了著名 的&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孙中山亲笔修书一封,交由越飞带回莫斯科。 这一在上海签字的《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与苏俄合作关系的建立。 过去国内一些反映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作品常提到此宣言, 却只讲题目不引述其内容。 其 实现已刊于各种党史资料汇编的这一历史文件的首条原文是: “一、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 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且以为 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在于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独立之获得。关于此项大事业, 越飞君并确告孙博士,中国当得俄国国民最挚热之同情,且可以俄国援助为依赖也。” 对这段文字,若打开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的国民党统治区报纸,在相当多的自首书中 都可看到。 许多脱离或背叛中国共产党的叛徒都加以引用, 以此为自己抛弃共产主义信仰来 进行巧辩,并说明“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 事实上,从 1920 年开始,苏俄代表就积极帮助中国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组建共产党组 织, 在他们帮助起草的中共文件包括第一次代表大会纲领中, 就宣布了“我党采取苏维埃的 形式”。 可是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这样一个外交文件中, 却又对共产党和苏维埃“均不能 引用于中国”表示“完全同感”,确实不能不令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的领导人显得尴尬。 当时苏联当局同意发表这样一个与其意识形态相矛盾的宣言,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实用 主义的考虑。 从当时苏俄领导的政治信仰和奋斗目标来说, 当然是想扶助中国共产党并在全 中国取得共产主义的胜利。 可是此时的中共刚刚建立, 地盘没有一点, 更谈不上有一兵一卒, 要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还何其遥远!从苏联现实的国家利益需要出发,由于正处于西方列强 与日本的封锁包围之中,急需在东方找个盟友,以便在亚洲大陆上冲开个缺口。为此苏联领 导人瞩目中国有实力且能联俄的集团, 找来找去只有国民党。 因为孙中山毕竟手下有数以万 计的党员,在广东有几万军队并占有一块地盘。尽管他们不赞成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却 是唯一能够与之联合的实力派。正是出于这种国家当前利益与意识形态及长远目标的矛盾, 苏联一方面确定联台孙中山并在意识形态问题上表示迁就, 一方面也对 《孙文越飞联合宣言》 持淡化态度。1923 年 1 月下旬这一宣言签字后,作为一项重大的国际问题,苏联官方虽然 在新闻报道中向人民说明有此事, 然而报上刊登的文字却语焉不详, 有意回避了谈及“共产 组织”和“苏维埃制度”的内容。 后来许多年里的苏联官方出版的历史书和文件汇编中, 恰 恰也对这一重要宣言只说题目而省略具体内容。 苏俄竭力想回避的这一问题,日后国民党人却耿耿于怀。当 1926 年至 1927 初大革命 风暴兴起时, 面对着共产党大力发展组织并得到苏联支持, 国民党要人们便马上指责这违反 了《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国共两党日后必然发生冲突,其实在这个宣言中就已露端倪。 不过在那个宣言刚刚签订之时,国民党人感兴趣的还是其中许诺的“俄国援助”,特 别是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 共产主义和苏维埃制度问题还在其次。 苏联政府接到越飞带到的 孙中山的信件后, 即刻回电一一应承, 并敦请孙中山尽快派团赴苏考察军事, 以备筹建军校。 孙中山思量再三,选中一人做代表团领队,此人姓蒋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氏, 早年曾就学于保定军官学校, 又曾在日本士官学校的预校振武学校学习过, 回国后长期假冒 日本士官学校学历。此人在同盟会成立后一年才加入,是江浙派同盟会首领陈英士(其美) 的徒弟。 那个被称为“杨梅都督”的陈其美是青帮头子出身, 当孙中山要采取打指模的方式 让党员向自己宣誓效忠时,黄兴等人都坚决反对,唯有陈其美大为赞成,因而深受信任。陈 其美被袁世凯派人刺杀后, 带有浓厚流氓买办色彩的江浙集团把蒋介石推到前台, 作为陈其 美在国民党内的继承者。 孙中山此时的干部大都是广东同乡, 如胡汉民、 汪精卫、 廖仲恺等, 为了保持平衡也需要找一个江浙人。而且在广东搞军事用外江人,似乎也不易拉帮结派。在 陈炯明叛变时,蒋介石还随侍孙中山左右,有过一段共患难的经历。这种种原因,使孙在考 虑组建军校和新军的领导人选时自然选择了蒋介石。 蒋某人对赴苏考察的委任欣然受命,于 1922 年末启程率五人代表团赴苏。团中还有两 名中国共产党员,即张太雷和沈玄庐。他们到苏俄住了三个月,细细考察了苏联红军的步兵 学校、化学学校、高级射击学校、海军机器学校、海军大学等学校,目睹苏联红军官兵关系 融洽,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感唏不已。然而蒋介石在称赞苏俄的军事组织和技术的同时,对 那里的政治却表示不满,回国后即给廖仲恺写信骂中国共产党是“俄奴”。 1923 年,苏联政府派出的顾问小组也到了广州,为首的叫鲍罗廷,由他充任国民党总 顾问,开始称为教练员。小组内有若干苏联红军的军事专家,筹划军校建校诸事。 广州市郊的黄埔长洲岛上,原本就有水师学堂与陆军小学的旧营房和操场,新军校的 校址就选在这里。只是弃置多年,有些荒凉破败。孙中山着人加紧修葺。这个长期没有自己 嫡系部队的大元帅,此时对军校寄予厚望,把当时深为信任的廖仲恺、蒋介石二人派至军校 分别任党代表和校长。 陆军军官学校如期开学。按照因地得名的惯例,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自此黄 埔军校名声大噪,本名倒渐渐被人遗忘了。 在黄埔军校招生时,中共中央也寄予很大希望,让各地党组织选择进步青年前往。1924 年初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实施改组时,身为中共中央秘书兼组织部长、 当时在党内地位仅次于陈独秀的毛泽东从上海启程,深受孙中山器重的李大钊从北京启程, 都赶到那里参加了大会并当选进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 大会期间, 得知孙中山决定建立军校, 这些中共中央负责人十分兴奋, 认为是一个派党员干部前去学习军事的好机会, 于是马上用 隐语向各地党组织发出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通告第六十二号”,其全文是: 各级同学们: 广州黄埔军校正拟招收三千名入伍生,望各地迅速多选工作不甚重要之同学,少校同 学及民校左派同学,自备川资和旅费,前往广州投考,以免该校为反动派所据。此事关系甚 大,各地万勿忽视。投考者一律携民校介绍证书。本校及少校同学均须由各地委直接另给介 绍书于本校广东区委(粤华路,省东署,杨家祠,杨匏安转)。程度须高小以上,在名额未满 以前本校及少校同学,均可望不至落选。惟各地派定人数,须在未出发以前报告中央局,以 便中央统计人数已否满额决定行止。招考期本月底截止,须派人务于月底送到。 钟英自由于中共各地组织的努力,投考黄埔第一期的有几十名共产党员。当时全国共 产党员的总数仅有五六百人, 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 由于各地有志青年纷纷投入黄埔门下, 挑了又挑,选了又选,第一期招足了 470 名可堪造就之才。 在第一期学员中,有许多日后在中国军事史上赫赫有名:例如国民党军队中的胡宗南、 杜聿明、 桂永清、 关麟征等, 以及当初是共产党员后来又投入国民党方面的王叔铭、 宋希濂、 李默庵、侯镜如等。在共产党的队伍中,则有徐向前、陈赓、蒋先云、左权、许继慎、周士 第等。在后来国共两军的长期厮杀中,战场上的双方指挥员很大一部分是过去的黄埔同学。 1924 年夏黄埔军校开学伊始,学生们却赤手空拳,操练用的武器不敷使用。孙中山请 驻防广州的各路诸侯暂借 300 支步枪供军校使用, 这些军阀不是明推便是暗拒, 两三个月下 来毫无结果。 孙中山又派廖仲恺奔走于兵工厂,谁想老板们见革命军拿不出现钱,便不肯给枪。廖 仲恺费尽口舌,也仅收罗到 30 支粤造七九式毛瑟枪而已,不要说操练,就连供卫兵站岗警 卫都嫌不足。 正为枪械事犯愁,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一艘来自海参崴的货船停靠在广州码头, 运来了苏联政府援助的第一批军火。 开箱点验, 计有 8000 支步枪, 8000 把雪亮的三棱刺刀, 2000 万发裹着黄油的子弹,另加一批小巧玲珑的勃朗宁手枪。 苏联还开了一条满载煤油的船来,在广州市场上卖出后得了 300 万元。这一船煤油卖 出后得到的钱,成了开办黄埔军校的经费。 有了枪械,却没有称职的军事教官。孙中山暗嘱鲍罗廷,以总顾问的名义致信苏联政 府,请求派至少 50 名具有丰富作战经验和理论修养的军事人员组成顾问团来广东,帮助整 训国民革命军。 苏联政府一一照办,不久派红军的著名将领巴甫洛夫、布留赫尔等人相继来华,担任 黄埔军校的步兵、炮兵、军需、政治等项顾问。 布留赫尔将军本是苏联红军中赫赫有名的战将,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的国 内战争,来华前是远东红军总司令,中国名字叫加伦,孙中山对其信任有加。 经他建议,黄埔军校仿照苏联红军的政治委员制度,破天荒地设置了党代表制度,规 定军中的一切命令及发出的公文,凡未经党代表共同签署者,概不发生效力,以防止军队沦 为个人独断专行的工具。黄埔军校开始是以六个月为一期。教官只能择其要者而教之,除必 不可少的政治教育之外,只求学生粗通步兵两大科目、五大操典。 步兵两大科目为学科和术科,学科即军事理论,术科即军事技术;五大操典乃战术、 兵器、筑城、地形、交通通信。 黄埔军校开学时, 校内职务最高的共产党人是周恩来加入共产党的介绍人张申府。 1924 年初筹建黄埔军校时,他刚刚从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受李大钊委托前往协助工作,并在军校 初建的政治部担任了副主任。 另外军事教官队伍中的区队长金佛庄、 茅延桢等人是共产党员, 学生中的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也有几十人。 此时的张申府是黄埔军校政治部的实际负责人, 主 任由戴季陶挂名, 实际上戴长住上海, 很少到广州来, 来到军校也是偶而讲讲课, 不大管事。 可以说军校从筹建开始,政治部就由共产党人负责。这个张申府任职只有两三个月,并没有 留下太多的业绩, 此后他与陈独秀发生争执而自行脱党, 直至 80 年代去世时还是民主人士, 中共党史上也很少记述此人。 不过他在军校史上所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就是推荐周恩来 接任了自己的职务,从而开辟了中国军队中革命政治工作的第一章。 据张申府老人在周恩来逝世后所写的回忆录中记述,他到广州后就参加了军校筹建。 当时主要由校党代表廖仲恺主管人事安排,经常找张申府谈工作。一次戴季陶出面请客,在 餐桌上廖仲恺又说起军校缺乏得力的政工干部,并对张申府说: “你刚刚从法国、德国回来,在那里有为的中国青年不少,是否可以介绍一些优秀学 生到军校来工作,尤其是做政治工作?” 张申府听后,感到这是一个推荐中共优秀干部的好机会,于是向廖仲恺介绍说:“在 欧洲时我认识一些很有为的青年, 他们也很想回国工作。 例如在法国有一个叫周恩来的青年 人,很有作为。”廖仲恺大感兴趣地说:“那好哇,请你开一个名单怎么样?” 于是,张申府马上开了一张 15 人的名单,上面大都是中共的干部,第一名就写着“周 恩来”。在名单中,还列上了当时留学日本的中共党员周佛海。 随后,张申府对廖仲恺和戴季陶说: “周恩来人才出众,但是个穷学生,要他回国需要汇些路费去。” 廖、戴二人马上说:“那没有问题。” 其实当时军校花的钱,基本都来自于苏联提供的经费。不过是用俄国共产党的一些钱 转经中国国民党之手,来资助中国共产党人。 随后,张申府写信给周恩来谈到此事。此时的周恩来已经阐发了革命必须有武力支持 的主张,见有一个能从事军事活动的机会,十分高兴,马上回信表示愿意到黄埔军校工作。 8 月问,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广州,经中共中央同意到军校工作。他见到张申府时兴奋地 说:“黄埔军校大有可为。” 张申府推荐的周恩来,不仅成为黄埔军校革命政治工作的开拓者,而且成为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口这时共产党人虽然搞了军校教育,帮助国民党建立了党 军,自己却没有什么兵权。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建立的教导团和第一军内,共产党员差不多都 是担任政工干部和党代表,却未当军事指挥员。这固然与国民党右派和中派的阻挠有关,也 反映了当时缺乏这方面的认识。 孙中山在筹建黄埔军校的同时,也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实行“联 俄容共”政策,欢迎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这样,在事实上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不过国民党领导人出于尊大的心理, 自认为拥有几十万党员, 不承认与只有几百名党员的共 产党有平等的联合和合作,只称可“容纳”中共。 在当时两党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人正是通过加入国民党,在其内部合法地 发展力量,并参加了政权,参加了军校,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的。在国共建立合作关 系的一年以前, 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吴佩孚统治区组织京汉铁路大罢工, 马上遭到直系军阀部 队的残酷镇压,造成“二七”惨案。中共中央就此痛切感到枪杆子十分重要,没有军队保护 就无法开展工农运动。 此时到了广东国民党控制区, 可以合法地搞工运农运, 情况大不一样。 不过那时广东的情况十分复杂,不仅许多军阀武装只是名义上服从孙中山而各怀异志, 甚至商人头子也拥兵对抗政府。当时盘踞在广州的各路诸侯内有一人,姓陈名廉伯,乃是驻 广州的商团头子,此人以英国汇丰银行买办身份,暗中从国外购买枪支近万,子弹 300 余万 发,由丹麦籍轮船“哈佛”号偷运到广州,企图组织商团军,推翻孙中山,建立商人政府。 “哈佛”号刚刚进港,即被在江上巡弋的“永丰”、“江固”两艘军舰发觉,连忙报 至大元帅府。孙中山虽不知此项军火派何用场,但总觉如此大量军火偷运至穗,绝非善事, 遂命黄埔军校学生配合两舰,将军火押至黄埔军校军械库封存。 陈廉伯见事败,竞发动商人罢市,胁迫政府交还枪械;国民党要员胡汉民等人力主妥 协,孙中山不得已,只好将扣留的枪械发还。陈廉伯得寸进尺,反在庆祝民国创立的“双十 节”那天,指挥商团军用发还的枪支射击游行群众,当即伤亡数十人。 见商团如此胆大妄为,共产党和苏联顾问都力劝孙中山出兵弹压:广州城乃革命心脏, 此等宵小若不趁机剪除,必留后患。 孙中山面呈难色道:“兵从何来?”因为当时各派军阀都不愿得罪商人,让他们打头阵 谁也不想出兵。 总顾问鲍罗廷献计说:“现有黄埔两期学生约 900 余人,可以以此为骨干组成工团军 和农团军,让工人农民的武装去解决商团武装。” 孙中山说:“我手中并无攻坚之重火器,若商团死守,则没有必胜把握。” 鲍罗廷说:“我已接报,苏联战舰‘沃罗夫斯基’号恰在附近,该舰上重炮可直射商 团据点,谅他们不敢妄动。”孙中山采纳此计,令黄埔学生与工团、农团共组五路大军,包 围商团。 商团军原系乌合之众,见陆上有黄埔学生军,水上有舰炮虎视眈眈,早已军心涣散, 只交战数回合即缴械投降,商团之乱即告敉平。 镇压商团之战,显示了当时只有黄埔学生真心听从国民党中央和孙中山的命令,也提 高了蒋介石的政治地位。 在这年 1 月间的国民党一大上, 刚刚以“跨党”身份加入国民党的 毛泽东成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蒋介石却没有进入中央委员会。通过镇压商团,蒋介石开始 在国民党内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时苏联的武器源源运来,孙中山同意把外援武器全部拨给黄埔,让蒋介石出面组织 新的军队,视为自己的党军。 黄埔第一期于 1924 年 11 月毕业,蒋介石马上用这批学生为军官,建立了两个教导团, 有了 3000 人的军队为家底。此时,中共广东区委从黄埔一期的共产党员毕业生中抽调了周 士第等三个人,组建了铁甲车队,有兵员 130 人,成为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这样,从同一 起点出发,双方实力一开始就相差十分悬殊。 一年半以后,蒋介石利用三期的黄埔毕业生为骨干,已经有 5 个师的军队,兵力达 3 万人。此时,中共广东区委以铁甲车队为基础,增调了几十个共产党员黄埔生为军官,建立 了以叶挺为团长的第四军独立团,兵力为 2100 人,军事实力的差距更为拉大。 然而不管怎么说,通过参加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已经迈进了军事活动的门槛。迈进 去与徘徊在门外,有着本质的区别。苏俄两次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 苏俄两次宣布废除不平等条约,但都落空俄国十月革命后,1919 年 7 月 25 日,列宁的苏俄政府发表了《第一次对华宣言》 。宣 言中提出废除的中俄条约仅指 19 世纪末至十月革命前夕沙皇政府单独与中国政府订立的 《中俄密约》 (1896 年)《辛丑条约》 、 (1901 年)和俄日签订的侵华条约,并不包括 19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订立的不平等的中俄条约。1920 年 9 月 27 日,苏俄政府又发表《第二次 对华宣言》 ,明确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 中国的一切领土”。 这一次对待中俄历史遗留问题的立场似乎较第一次宣言进了一步, 但事 实却并非如此。 在以后的中苏磋商和谈判中,苏方代表始终坚持维持旧的不平等的中俄界约的立场, 只是在“不坚持江左 64 屯归俄国保有”上表现出唯一的一次让步。1923 年,苏联政府表示 要以“完全承认中国在其领土上的主权”为重新签订条约的基础, 但这里的“领土”指的只 是中东铁路沿线地区及中国政府向旧俄政府提供的租界。 面对中方代表提出的“取消中国与 旧俄帝政时代各约”的要求,苏方代表表示赞成,但其中有关中俄界务的应予除外。 在 1924 年 3 月的中苏谈判中,北洋政府要求废弃旧约,苏方拒绝。苏方代表认为,旧 约对于两国疆界极有关系,若即废止,则疆界无所依据。只是同意在新约未订以前,旧约中 有违反 1919 年、1920 年两次宣言精神及有损中国主权的概不实行。致使中方代表在给北洋 政府的报告中指出:关于废弃中俄旧约问题,苏方代表“态度甚为强硬,甚至于决裂而不肯 让步”。 这实际上表明, 苏俄第二次对华宣言中废除一切中俄旧约的声明并未超过第一次对 华宣言所提出的条约范围,中俄界约未纳入废止之列。1924 年 5 月 31 日,中苏正式签订了 《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其废止旧约与划定疆界两项均同于草案。此后至 1926 年,中苏 双方举行会谈,商议重新划界,订立新约。谈判无果而终。这样,两国疆界未能重新划定, 两国平等新约未能签订,中苏边界问题成为悬案保留下来。 民国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再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但苏联政府却在 20 年代末至 40 年代 期间,乘中国国内混乱之机,又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段,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七百 多个中国岛屿划去六百多个,面积达一千多平方公里;中苏两国还在 1929 年由于中东铁路 利益冲突的加剧,爆发过一次中东路战争。是年 10 月,苏军攻陷中国边陲重地同江,11 月 猛攻札兰诺尔和满洲里,中国军队连连败北。12 月,南京政府与苏联政府签署《中苏伯力 会议议定书》 ,几乎全部采纳了苏方的意见。其后中东铁路恢复原状,苏方停止了军事行动 并撤军。 1931 年 9?18 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导致远东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932 年 12 月中苏恢复邦交,直到二战结束,虽然在 1945 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缔结过 程中中苏双方在东北, 外蒙, 中东路题上发生重大分歧, 但始终未涉及两国边界问题。 总之, 新中国成立之前,虽然中苏边界呈现双方界约线,两国地图线,实际控制线交错并存的复杂 状态,但是边境形势尚属稳定。赫鲁晓夫利用中印边界冲突指责中国,挑起事端 新中国成立并与苏联建交后,在两国关系的“蜜月期”里,中苏边界领土问题被隐而不表。 到上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中苏两党在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对外战略方针政策上发生 全面和根本性的分歧,并造成中苏国家利益的严重对立。关于边界问题的摩擦随之凸现。这 既是两国关系恶化的原因之一,也是结果。 1958 年 4 月,中国外交部向边境省区发出通知指出,今后要逐步解决与邻国之间的边 界问题。中苏关系其时尚未严重恶化,最初,中苏边境省区勘察地形、调查研究的工作基本 是在相互友好、 信任的状态下和平地进行的, 而且双方都实事求是。 中方其时曾计划在 1959 年解决中苏边界问题,却未曾想,从 1964 年 2 月第一次中苏边界谈判,到 2004 年中俄签订 《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确定全部中俄边界线走向,竟经历了漫长的 40 年。消弥三个问 题上的分歧 40 年的谈判共经历了三次: 第一次是在 1964 年 2 月 23 日至 8 月 22 日, 第二次是在 1969 年 10 月 20 日至 1978 年 7 月,第三次是在 1987 年 2 月至 1991 年 5 月。 第一次谈判的目的本是缓和 1960 年以后出现的中苏边境紧张局势和解决历史遗留问 题,但谈判一开始,中苏对边界领土问题态度的巨大差异就立即显现出来。 在此次谈判之前, 毛泽东曾指示执行具体谈判的周恩来向苏方表示: 我们不打算收回东 北 150 万平方公里失土,但苏方必须承认关于中苏边界的 19 个条约都是沙俄与清政府签订 的不平等条约。鉴于被沙俄侵占的领土是通过条约规定的,同时考虑到现实情况,中方愿意 以这些条约为基础, 合理解决边界问题。 这就是有些人所谓毛泽东向苏联出卖 150 万平方公 里国土的真相。 然而然而当时苏方却认为, 如果承认了以往条约的不平等性, 这些条约就成为无效条约, 这等于赋予了中方如认为有必要就可以收回 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权利。 关于不平等条约的争议一直持续着, 但关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谈判也在同时进行, 并取得 一定进展。双方交换了地图,初步陈述了各自对边界线走向的主张和论据,并就东段绝大部 分边界线走向达成一致。双方商定黑龙江、乌苏里江以主航道的中心线为界,主航道中心线 中方一侧的 400 多个争议岛屿, 以及约 600 平方公里的争议水面划归中国。 由于双方在中俄 界约的性质、 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以及黑瞎子岛归属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谈判未取得结 果。 谈判的进展情况也与当时两国领导人的个人因素密切相关。6 月底,苏方代表团本来建 议暂将有分歧的黑瞎子岛地区“挂起来”, 先草签双方工作组已经达成的协议, 但是赫鲁晓 夫指示:“要么都解决,要么什么也不解决。”从中国方面看,7 月 10 日,毛泽东在接见 日本社会党人时也发表了批评苏联侵占别国领土的强硬讲话。 后来, 时任驻华大使契尔沃年 科于 9 月底专返莫斯科, 想说服赫鲁晓夫同意签署两国边界东段协议, 但却没见到赫鲁晓夫 本人。勃列日涅夫答应要“劝说”赫鲁晓夫,却不料,在苏共中央十月全会上,赫鲁晓夫被 解职。第一次边界谈判随之中断。 珍宝岛事件和三大障碍 赫鲁晓夫下台后,中方希望苏共能够改变做法,防止国际共运分裂,但苏共新领导还是 于 1965 年 3 月召开了针对中共和其他一些兄弟党的所谓“协商会议”。 接着, 中国开始“文 化大革命”,“反帝”、“反修”成了主要任务。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苏边境局势紧张,摩擦更为严重。1969 年 3 月,中苏在珍宝岛地 区爆发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苏联十分震惊。出于对中国联美抗苏的担心,勃列日涅夫表示愿意同中国恢复协商。于 是,毛泽东批准了苏联总理柯西金来北京会谈的要求。1969 年 9 月 11 日,周恩来与柯西金 机场会谈达成“两国总理谅解”,双方同意维持边界现状,避免武装冲突,在有争议的地区 双方武装力量脱离接触, 双方发生争议时由边防部门联系解决。 双方决定, 10 月 20 日起, 从 在北京开始举行第二次边界谈判。 这一谈又是九年。第二次谈判几乎是“聋子对话”,没有达成什么协议。 1978 年,苏联支持越南出兵柬埔寨;1979 年底,苏联又出兵阿富汗;加上苏联在中蒙 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已经形成,两国关系全面恶化。中方在此次边界谈 判中最大的关切是解决安全问题,希望消除或至少缓和来自北方中蒙边境苏联的军事威胁。 因此谈判一开始, 中方就希望确认中方根据“两国总理谅解”提出的中苏边界临时协定的草 案。苏方却不理会这一关切,拒绝讨论“临时措施”。双方就是否存在武力威胁、两国总理 机场会谈达成了什么谅解等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自 1978 年 7 月以后,谈判一直处于休会 状态。 第二次边界谈判的九年, 实际上双方并没有讨论边界走向, 但在中苏关系紧张的大背景 下,边界谈判是两国惟一正式的交往渠道。 走上正常轨道 1982 年 3 月 24 日,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长篇讲话,其中虽然仍旧对中国进行了攻 击, 但是明确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强调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并表示愿意改善对华关系, 建议双方进行磋商,采取一些两国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苏关系。邓小平很快注意到 勃氏讲话所传递的信息,指示外交部做出反应。3 月 26 日,时任新闻司司长钱其琛召开外 交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个三句话的简短声明,意思就是“听其言,观其行”。此 后,邓小平派特使于洪亮以视察使馆工作的名义前往莫斯科,将中方的态度传达给苏方,正 式要求苏方主动扫除改善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 《外交十记》中记载,在与苏联外交部 副部长伊利切夫的会面中,于洪亮向对方口述了长达 1000 多字的说帖全文,一段段地背出 来,几乎一字不差。8 月 20 日,苏联第一副外长约见我驻苏临时代办马叙生,交来一份正 式答复备忘录,称苏方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级别上同中方讨论苏中双边关系问 题。这样,1982 年 10 月,中苏双方开始政治磋商。 1986 年 7 月 28 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说,苏联愿意同中国考虑降低边境地 区的军事力量水平问题, 正式宣布苏联将从阿富汗撤军, 并表示正在讨论苏军撤出蒙古的问 题。讲话还称,苏联同意以主航道中心线为准划定沿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中苏边界。这次讲 话是重开中苏边界谈判的重要拐点,中方表示欢迎,并在 1987 年的纽约外长会见中商定恢 复中苏边界谈判。 第三次边界谈判既是两国关系正常化协商洽谈的产物, 之后也成为两国关 系正常化的渠道之一。 1987 年 2 月,中苏再次恢复边界谈判,具体讨论东西两段边界线走向问题,取得重大 成果。1989 年 5 月 16 日,戈尔巴乔夫访华,举世瞩目。这次访问无论对于中苏边界谈判, 还是中苏关系正常化都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双方同意“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在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条件下, 两国边界问题的谈判与具体划界开始走向正常轨道。 双方 较快达成协议,同意以目前中苏边界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 互谅互让的精神,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 然而,谈判并非一帆风顺,此间也曾“如履薄冰”。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中俄边 界谈判亲历者周晓沛在“中苏中俄关系演变实录”中写道: 据基列耶夫大使回忆录披露, 在 1989 年 10 月举行第四轮边界谈判前夕,苏联外交部上呈了关于全线解决东西两段边界问题 的一揽子谈判方案,但苏共中央政治局审议时未通过。戈尔巴乔夫要求代表团向中方表明, 在当前条件下, 苏方不可能做出改变在哈巴罗夫斯克附近岛屿(指黑瞎子岛)和帕米尔地区边 界的任何让步。据称,为了避免重蹈 1964 年边界谈判的覆辙,苏方代表团绞尽脑汁,设法 减轻由此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中国通”罗高寿没有在谈判桌上,而是在 1989 年 10 月 24 日小范围会见钱其琛外长时,“小心翼翼地”向中方阐明了戈尔巴乔夫的想法,强调国 内的困难和民族问题的尖锐性,尤其是领土变更和居民迁徙的敏感性。 针对谈判中出现的新情况, 我方经过认真研究, 决定接受苏方关于先把部分达成一致的 地段肯定下来的主张。1990 年 4 月,李鹏总理访问苏联。这是 1964 年周恩来访苏以来,中 国总理首次踏上苏联国土。随后,1991 年 5 月 15 日~1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对苏联 进行了友好访问,此次访问是对 1989 年戈尔巴乔夫访华的回访,两国外长签署了《中苏国 界东段协定》 。 1991 年苏联解体后,中苏边界变为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克斯坦四国边界,其中中俄边界全长 4300 多公里。1992 年 10 月,俄、哈、吉、塔四国组 成联合代表团同中国继续边界谈判。 当时钱其琛在会见俄罗斯副外长库纳泽时说: 中国在实 施沿海沿江开放的同时, 沿边也在开放, 而陆地边界开放主要就是面向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 这样,我们的边界不再是军事对峙的、封闭的边界,而是开放的、鼓励双方往来和开展友好 合作的边界。1994 年 9 月,两国签订《中俄国界西段协定》 。至此,中俄只有黑瞎子岛和阿 巴该图洲渚两块争议地区的边界线走向尚未协商一致。 半个鸡冠” “半个鸡冠”回归祖国 2004 年 10 月 14 日,专为解决阿巴该图洲渚和黑瞎子岛的归属问题,两国签订了《中 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在失去了大半个世纪之后,“半个鸡冠”终于回归祖国。 黑瞎子岛洲渚,又称抚远三角洲,由黑瞎子岛、银龙岛、明月岛等三个岛系、93 个岛 屿和沙洲组成,面积约 335 平方公里,处在我国形似“金鸡”版图最东端的“鸡冠”位置, 扼黑龙江, 乌苏里江两江交汇处。 与黑瞎子岛东段隔河相望的, 便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依据 2004 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俄罗斯将银 龙岛的全部和黑瞎子岛的一部分移交给中国。 黑瞎子岛问题集中反映了中俄关系以及中俄边界形成的复杂历史, 涉及法律问题、 现实 问题(1929 年起该岛一直由俄方控制)、民族情感问题等等。1964 年开始的第一次谈判双方 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反复讨论,无法达成一致。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双方对有关历史界约文字 和地图画法认识不一致。僵持局面一直持续到 2001 年。当年 9 月,两国外长就解决剩余边 界问题的指导原则达成一致。2003 年 2 月,两国外长签署备忘录,就划分最后两块地区双 方主张线间的地段达成了原则协议。 中苏边界问题的圆满解决树立了国家间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典范。 终于, 如文首所 提到的:2008 年 10 月 14 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了界桩揭幕仪式。同日,双方外交 部换文确认了《中俄关于国界线东段补充叙述议定书》及其附件正式生效,两国边防部队开 始按双方勘定的国界线履行防务。资料: 资料:苏俄对华友好宣言苏俄对华友好宣言①[此件系印件,无发文时间,收文时间为 1920 年 3 月 26 日。经查 证,此件即 1919 年 7 月 25 日苏俄政府代理外长加拉罕宣布的对华宣言。] 收俄国劳农政府代理外交总长 来电 三月廿六日 北京外交总长转中国人民及中国北方与南方政府同鉴: 今日广义政府之军队, 既将恃外 械外饷为奥援之苛而恰克专制背叛革命之军队扑灭, 已进达西伯利亚, 并将与西伯利亚革命 人民联合。故人民委员行政部特向中国人民作下列之博爱忠言: 广义政府之俄罗斯及其赤军,既战斗两年,既出不可思拟之力量,今向乌那大山之东进 行者,并非压制,亦无奴民夺地之心,凡西伯利亚之农民工人均已深悉矣。吾侪今愿将自由 之权给与各地人民, 使东方各民族得解脱外族强权及外族金钱之压制束迫。 中国民族即此等 被压民族之一,并系其最著者。今吾侪不仅专施援救于工党,并且兼施于中国人民,故请将 吾侪自一九一七年十月大革命以来,从未懈于宣告而被出卖于欧美日本之报纸秘匿不宣之 事,再普告于中国人民。 自一九一七年十月, 吾劳动农民政府执政以来, 曾屡次以全俄人民之名义致书与全世界 人民, 力劝伊等建立耐久之和平。 此和平应以彼此放弃侵占他人土地及放弃吸夺他人金钱为 根本。所有民族无论或大或小,无论在何地点,无论是否自由或在他国强权压制之下,均应 在内部生活上完全自由,任何权力不应从而羁束之。吾劳动农民政府又曾续行宣言,将从前 俄国与日本与中国及与从前联盟各国所订结之一切秘密条约概行作废。 因此种条约, 实为俄 皇政府及其联盟各国力侵利诱、压迫东方各民族之机械,其中以中国民族为最。得其利者, 仅各资本家与地主及俄国高级军官而已。 吾广义政府曾邀请中国政府即开谈判, 商磋废弃一 八九六年之条约与一九○一年之北京草约, 及自一九○七年至一九一六年间与日本订结之一 切协约。简言之,即将俄皇政府自行侵夺,或偕日本及他联盟国公共侵夺之中国人民之所有 者,一概归还中国人民。此项谈判开至一九一八年三月为止。斯时协约各国突扼北京政府之 颡,广用金钱收买中国官吏及报纸,并强迫中国政府拒绝与俄国劳农政府交涉,而日本与协 约各国不待满洲铁道之归还中国人民,即群起而霸占之为己有,并侵入西伯利亚,从而强迫 中国军队公同出兵,公同作为此项可骇而有罪之强盗行为。中国人民劳动家及农民等,并不 知欧美日本军队侵入满洲及西伯利亚之真相及其原因也。 吾侪今日特致书与中国人民, 望其明t广义政府曾宣明放弃从前俄皇政府向中国夺取之 一切侵略品,如满洲及他种地方是也。各处人民应自行选择愿相隶属之国,及自行采定其政 府之体制。 广义政府愿将中国东部铁路及租让之一切矿产、森林、金产及他种产业,由俄皇政府与 克伦斯基政府及高瓦 Kbo-waf、 赛门洛夫 Semenoff、 苛而恰克 Koltchak 等贼徒与从前俄军 官、商人及资本家等侵占得来者,一概无条件归还中国,毫不索偿。 广义政府放弃中国因一九○○年拳匪之乱而负欠之赔款。 本政府所以不能不三次宣言及 此者,因闻吾侪虽屡次宣言放弃,而此项赔款仍由协约各国征收,以接济北京俄国旧帝国政 府之使臣及驻在中国各处之旧帝国领事官等人之滥用。此种俄皇之奴隶,其全权早经取消, 而伊等仍僭守旧职,并以日本及各协约国为奥援,骗谎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不可不知此事, 并应将此等谎人骗徒驱逐出境。 广义政府废弃所有各种特别权利, 及俄商在中国地面上占有之一切租借地。 任何俄国官 员或教士不准干涉中国事件,如伊等犯罪,应照中国法律受地方审判。在中国地方上,祗能 有中国人民之权力及司法,不能有他种权力或他种司法。 在以上各种要点之外, 广义政府并愿即与中国人民谈判, 与其全权代表公同断结所有从 前俄国政府偕同日本及协约各国对于中国所作之一切强暴及不公平之事件。 广义政府深知协约各国及日本, 此次必再竭力使俄国劳动家及农人之语言不克达于中国 人民,俾使中国人民不知欲收回被夺之产,须先与满洲及西伯利亚之侵占人了结。因此故, 广义政府今特通消息于中国人民。本政府之赤军现向乌邦〔那〕大山之东方前进,以援救西 伯利亚之农人及劳动家出伊等于贼徒苛而恰克及其联盟日本人之专制之下。 (十三)1920 年 3 月 26 日北洋政府收到的俄国劳农政府致中国人民及中国北方与南方政 府电 如中国人民以俄国人民为榜样, 愿恢复其自由, 并逃免协约各国在菲而色怡(德约)为之 代定之命运, 使之为第二高丽或第二印度者, 则奋争自由之时, 舍俄国工人农民及其赤军外, 更无他同盟国及他兄弟可寻。 广义政府今以中国政府间接邀请中国人民, 即与吾侪建立正式交涉, 并即派遣代表来吾 军前。 代理劳农政府外交总长卡那康签字 Karakhan。证明抄写无误。西比利亚及远东外交人 民委员会全权委员蒋纯签字 Janson。 3 2 4 。 〔北洋政府京畿卫戍总司令部档案〕 俄国政府致中国南北政府各界书①[此件是一九二○年苏俄工人在哈尔滨纪念“五一” 劳动节时散发的传单,五月十三日由哈尔滨警察局检寄内务部。标题系原标题。内务部接到 此传单后,曾于六月一日致函国务院查询“如何办理”?据六月八日国务院复内务部公函 称:“此项宣言书,本院曾准西北筹边使函据恰克图寄到检送过院。查书内所列五条,与前 据海参威邵领事电陈各节,大略相同。业由外交部提出国务会议议决,由部电令邵领事设法 探询此种宣言有无实效,并经密派范其光先与俄劳农政府非正式接洽,随时秘报核办。”] (1919 年 7 月 26 日) (十四)1920 年“五一” 劳动节苏俄工人在哈尔滨散发的俄国政府致中国南北政府各 界书 俄罗斯兵工农国国务院书奉中华大民主国南北政府各部长、 各省长、 各机关及全体国民 钧鉴:我俄西北里亚现时之乱党逆魁哥陆查克,乃残暴不仁,顽固其性,绝无知识,殊鲜能 力, 特赖他国之军力与财力以扶助之, 遂欲与本政府之军相抗拒, 殊不知弩末安能以穿鲁缟。 今其军已被俄击败,窜入穷荒。本军队亦即于此战胜,遂进逼西北里亚境界,以搜其巢穴, 逐彼丑类,无使有死灰复燃之势。今该处一带,一般倡义之民,均已与本政府联合。本政府 亦以诚信相从也。本政府之军队,现已进过乌拉山岭,直向东方进取,以堂堂正正之师,攻 彼乌合狗盗之寇,西北里亚农工兵民,率皆知之而能言之矣。且也本政府用军之意,无非为 他国军力或财力压失自由权及东方诸国而救之而已也。 又不仅为救济本国劳力人民, 并且为 救济中国国民也。本政府于一千九百十七年十月大革命成功之后,业已宣告矣。第恐利令智 昏, 欧美日诸国, 贿赂各种报纸, 不能为我登载明白也。 一千九百十七年十月之革命告成也, 我农工政府所注意第一件,以本国国民之名义,建言与诸国定立坚固永久平和之和约,以不 得强夺他国土地,不得附属他种人民,不得要求各种征发为主脑;且各种人民,无论其种族 之大小,无论其居住何地,无论其失亡自由于何时,皆应有独立自然而治,不服他种人民束 缚之权;同时,本政府将前皇时代与中国、日本等国之暴行或奸贿及损害东方诸国自由所立 之一切条约,悉行取消。至关于中俄所交涉之一切条约案,今复陈述数条如下,庶知本政府 取消和〔条〕约之意及救济中国国民之实情。(1)一千八百九十六年中俄条约;(2)一千九百 零一年即庚子年北京中外立和议案;(3)自一千九百零七年至一千九百十六年俄日两国所立 之协约数案。据此数约案,皆为中国全体国民有莫大之害,为俄国财主、贵族、上等军士有 最大之利。故本政府执事之初,即建言与中国政府协议,将上述诸约案悉行取消,返还中国 各处领地, 恢复中国各种领权, 亦经开议。 至一千九百十八年三月, 联合诸国忽然暴行贿赂, 至使中俄之交涉断绝,迄今尚未交通,即中国之各处领地,亦未能收还也。中东之铁道,本 为中国固有,日本占之,遂不欲还,此无异强盗行为也。况复于西北里亚一带,又加侵略, 此断非中国一般国民所愿也。呜呼!中国全体国民,其亦知欧美日诸国之强盗行为,强夺满 洲及西北里亚等地之来因乎。深望中华民国全体国民速醒,毋再梦梦矣!今日者,本政府深 欲与贵国革旧维新,所以贡进办交涉之大纲数条如左:(1)前俄国政府所侵略中国之领地如 满洲等处,悉归还中国,各地所住之各种人民,将归何国境,将立何种政体,一切之问题方 延其民自然而决定。(2)本政府将中东铁路及前俄帝国政府所侵之矿金、森林、金场等地, 一切返还于中华民国,领权补款,不要一钱。此外,本国革命发起后,葛林斯克及何瓦德、 谢孟诺富、哥尔查克诸逆所侵中国之各租地,亦一并返还中国。(3)庚子赔款,本政府悉行 辞让不受,已经宣告二次。今联合诸国犯吾本意,用前俄帝国政府名义,依旧受领此款,为 前政府所任驻华公使及领事之薪金及其私用。不知此项人物,为前俄帝国之奴仆,久已被本 政府取消其职权,褫夺其国籍,彼虽恃日本之扶助,不久亦当授首。中华全体国民,若见此 等人物,定必逐之出境,不容淹留,有害邦交。(4)在前中俄两国所立关于俄人在中国各种 特别利权,一切废为无效。凡俄人在中国享特别审判法权,亦皆废弃。至旅华俄人,无论官 员、教士,一律无权可理本地事务,如有侵犯法律事件,必归中国本地审判厅,依法办理。 凡在中国,除非中华国立之司法机关,他国各种机关,不能有司法审判之权力。(5)在上指 各件外,或再有其他事务,份〔系〕前俄帝国,或单独,或会同日本等联合国所订之事件, 可对中国全权代表妥商, 其不公不仁之处, 悉可废弃也。 今我俄合全体国民之意, 秉诚奉书, 纵日本诸联合国作绝对的否认,其亦如我俄何也!若非还中国领地及领权,逐出西北里亚及 满洲等处之乱党逆魁,中国虽不安宁,而我俄岂长此而已耶!本年巴黎万国讲和会,联合诸 国业已宣布其对中国行为云云。嗟乎!中国全体国民,乃今知我俄兵工农民及我红军外,别 无可结为同盟亲友矣。中国乎!中国乎!不结同盟以保护,则印度、波兰、高丽可为殷鉴。 伏愿中华民国南北政府及各部长、各省长、各机关、及全体国民,万急鉴复,并希派代表辱 临敝国,磋议一切,我俄幸甚!万国公民幸甚! 俄罗斯兵工农国政府 一千九百十九年七月廿六日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督办边防事务处查禁苏俄对华友好宣言训令 (1919 年 9 月 12 日) 督办边防事务处训令 第十九号 令督理边防军训练处 据日本武官东乙彦抄送该国田中少将在巴黎来电一道到处。 查内中所述过激党列宁一派 注目中国,欲使投入漩涡,戳曾以支那语之印刷物配布于中国及中央亚西亚等情。自应严密 查禁,以改乱萌。除函国务院转饬各省区一体知照外,合行令仰该处即便转饬所属遵照。原 电抄发。此令。 附抄件 督办段祺瑞 中华民国八年九月十二日 照抄巴黎田中少将报告书要旨 过激派之列宁一派,以蔑视人道正义而逞其虐待暴行,为文明及自由之公敌,而为文明 国民之所敌视。 彼今尚能维持其命脉者, 虽原因于列强压倦长期之战役, 无余力加彼以铁拳, 而彼之奸险手段及恶辣之传布政策,亦大为有力,此固世间所周知之事实,被堕其术中以起 大患者不少,即如德意志其尤甚者也。西欧诸国,有鉴于此,乃大加警戒,过激派不易达其 目的也,乃注目于中东及极东,就中尤着眼中国,欲使投入漩涡,其画策进行,不难市而知 也。左之事实,亦其一例。 据莫斯科发来之无线电,列宁政府曾以支那语之印刷物,配布于中国及中央亚西亚,其 要旨日:俄国劳农政府,破弃俄国帝政时代与日本及中国所缔结之秘密条约,且废弃拳匪事 件之赔偿及俄国在中国之所有特权。 劳农政府欲与支那代表者商议国境与其他问题, 而过激 派者为支那人民唯一之同盟者,因情谊之关系,支那人民即与过激派政府开始公式〔?〕之 国际关系,已送此劝告与我前进军之代表者矣。 我军欲从沃木斯克捷克及日本其他联合诸国解于 〔?〕西伯利亚,故正前进中。 〔北洋政府督办边防事务处档案〕 国务院查禁全国各界联合会等欢迎苏俄对华友好宣言公函 (1920 年 4 月 25 日) 国务院公函 第九百零九号 迳密启者:准卢护军使筱电称:据探报:全国各界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总会、全国工 界协进会、工界志成会、船栈工界联合会、华工同人会代表夏奇峰、陈家鼐、明德、姚作宾 等,因俄国劳农政府致我国通牒,内有愿将中东铁路及以前在中国所得之一切权利,并庚子 赔款,一并归还之语,于本月十一日下午,在法界永乐里开会讨论,征求同意。并有现住法 界之俄激党保的保夫、旋笃片呢、陆疾侵等,韩国党人金翰、安定根等,日本社会党人喜平 次郎、平井等,亦到会参观。当由该代表等一致表决,承受俄牒。如中央拒不收受,则在沪 组织中日俄韩四国联合会,其宗旨先联合四国国民,以推倒军阀,同享自由平等互助之幸福 为目的。又有新由日本回国之留学生李剑全等数十人,均系与日本社会党有特别关系者,此 次回国系专与农工商学各团体接洽联络,意图一致进行,是日亦均莅会报告回国之目的,及 进行之办法。闻该留学生等已预备派遣代表,分赴各省,运动一切,并称全国各界联合会及 学生联合总会之主动者,实为现住法界仁和里之孙某。孙因于南北两方均无立足之地,遂欲 与俄激党携手,组织中华平民政府,以推倒南北两政府。又利用学生等与俄激党联络,乘机 发动,以图一逞,而达其目的。故学生等一切计划均系孙暗中主持。等语。正核办间,阅本 月十二、 十三等日沪上各报, 竟登载有全国各界联合会及全国学生联合总会答复俄劳农政府 通牒之信函。此种举动,实属荒谬绝伦。且查核全国各界联合会函内,并有现正设法唤醒国 内大多数军队,使之觉悟,俾彼等与武人官僚奋斗毫无障碍之语。其措词尤属狂悖已极,足 征探报不为无因。查全国各界联合会及学生联合总会等机关,均设在法租界内。前以内地屡 次发生风潮,均系先期由该机关议决实行。是此种机关,实为捣乱之根据地。业经迭次函请 杨特派员转商法领驱逐解散,该领虽曾派探查禁,而始终并未以严励〔厉〕办法驱散,故各 该会于探捕查禁之时,不过停议数日,或迁移地址,仍复设立。迨至今日,各该机关遂益肆 行无忌。发现上项不法情事,此实由于法租界当道之故为放纵,有以使之然也。除再切商杨 特派员迅与法领交涉,务将全国各界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总会各机关一律驱逐解散,并饬 军警随时侦查严防外,伏查此间对于过激主义之潮流防范最早,自去年三四月间,即与英捕 房商定检查俄人及关于过激主义之印刷品各办法, 互相协助办理, 只因法租界向来对于政治 犯及含有政治阴谋之非法机关,往往曲予庇护,以致办理不能一致,防范遂难周密。观察沪 上现时情状,过激潮流之侵入,已有显著之事实,内地各省亦难保无受其传染之处。若不及 早设法消弭,恐此后影响所及,蔓延愈广,至有不可收拾之一日。事关重大,应请中央指示 办法,俾有遵循,并通行各省一体遵照办理。仍乞转知交通部分饬各省邮电等局,遇有上项 不法函电暨印刷品,注意检查扣留,以杜煽惑而退乱萌。等语。查前此劳农政府通牒,虽有 归还一切权利之宣言,惟旋据李高等委员家鏊电称:据梅摄政询据该政府代表威林斯基称: 此事恐有人以欺骗手段施诸中国,危险莫甚,我俄国人民确与中国有特别感情,然必须将来 承认统一政府财,各派代表修改条约,方为正当,想中国政府亦必郑重出之,弗为所愚。等 语。是前项通牒,果否可凭,尚属疑问。现正熟加考察,如果该政府实能代表全俄,确有前 项主张,在我自必迎机商榷,冀挽国权。该会等不审内容,率尔表决承受,并有种种阴谋, 实属谬妄。除电复知照杨交涉员力与法领交涉,务令从速解散,并通行查禁外,希即饬属严 密侦查,认真防范,遇有此类文件,并应注意扣留,以杜乱源。此致 内务部 中华民国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旅俄华工大会吁请承认苏俄电 1920 年 6-7 月) (1)致大总统电(6 月 25 日) 北京中华民国大总统钧鉴:兹由旅俄及在西比利亚一带华工数万人,开第三次联合会, 议决电致中华民国各团体、各机关。其文如下: 一、请联合国内革命党一致对外,以抵抗帝制及资本家。 二、请即行承认俄国现政府,并取消与列强所订反对俄国之协定。 三、请即行任命正式代表,驻扎俄国,以便商议一切。 四、请即行设法使旅俄之华人可以返国。 一千九百二十年六月二十五日墨斯科华工第三次联合会会长刘锡舟译音呈 (2)致孙中山等通电①[此件由上海转寄至东北时, 被北洋政府黑龙江省督军署检扣, 于 七月三十一日咨送内务部,并请该部“通咨各省,遇有此项非法函电,严查扣留,以防流 传”。](7 月 5 日) 上海孙逸仙先生转全国同胞及所有各团体、各公会、各政党公鉴:散居俄国及西北利亚 数十万侨民,选出代表,开第三次全俄华工大会,议决通电请求于同胞之案如左: 其一、请求全国同胞团结,大力协助中国青年革命事业,以排除其敌人,如帝国侵略资 本专制等主义。 其二、请求我国即行承认劳农共和国,彼为领导受制人民共争自由者也。并请我国对于 反对俄国之列强,切勿施以援助。 其三、请求我国即派正式代表来俄,以结邦交,此为我国急要之图,万不容缓者也。 其四、请求我国即行设法,使在俄侨民之欲回国者,得以利便言旋,归途无阻,实为至 幸。 以上议案, 于一千九百二十年六月二十五日在莫斯克议决, 由第三次全俄华工大会议长 廖秀藻名字译音 Liao SiuTchao 七月五日由俄京莫斯科发。 〔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 《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
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 课程的考试 80分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一、单选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在哪一年签署...中间派:由于在很多层面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未来 20 年内中俄关系总体上会平稳快速 地向前发展,但是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如果中俄在很多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严重,就会有...(三)经济领域 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一直是中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俄目前对华出口主要集中在能 源和军事领域,而机械行业出口则比较少,并且无论是中国投资俄罗斯,...干部学习课程: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_韩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干部学习课程: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 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 邢广程 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俄关系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俄国是和中国签约最多的国家,共签有 17 个条约,同时也是夺取中国领 土最多的国家。三百多年来,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了中国...边界问题的解决对中俄关系的历史意义姜毅 2004 年 10 月 14 日,是中俄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中俄两国本 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根据公认的国际法...中俄关系问题_公务员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分析了解中俄国家关系二、中俄两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拥有和平、稳定的国际及周边环境,中俄两...中俄关系大事记时 间 1991年12月 中俄两国签署《会谈纪要》 ,确认俄继承苏联...2011年6月 两国签署《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 。 2012...然而.中俄关系仍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复杂 问题,尤其是面临着几大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因素、转轨和发展的不确定 性、美国因素等。探讨中俄关系发展中...浅论中俄关系摘要: 作为当今的世界性大国,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所以,在对中国 政治制度演变的问题上,俄国政府也面临着一种和西方国家相似的...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档案从那一年开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