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受核裁军条约中核弹头小游戏数目的限制

被国际条约禁用的武器,但仍有7个国家拒绝销毁,包括中国!
被国际条约禁用的武器,但仍有7个国家拒绝销毁,包括中国!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NPT)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共11款。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9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英国、美国、前苏联等59个国家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根据规定,该条约有效期为25年,其间每5年举行一次会议,审议条约的执行情况。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上,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集束炸弹是将小型炸弹集合成一般空用炸弹的型态,利用数量的特性增加涵盖面积和杀伤范围,每个小型炸弹又称为子炸弹,破坏威力较低,许多设计是以软性目标,如人体、没有装甲的车辆或器材为主要目标。集束炸弹是在与一般炸弹同样大小的弹体中,装入由数个到数百个的子炸弹,子炸弹每颗约网球般大小的球体。由飞行器空投之后,在空中分解,借由散布子炸弹到广范的地面造成区域性杀伤。 且时常发生在地面未爆裂的子炸弹对不知情平民造成伤害事件。其中约10%-30%的子炸弹不会爆炸,未爆弹的清除相当不易。而分散在平民区中的未爆弹相当危险。越战期间,美国于老挝大量投入此炸弹,造成老挝成为全球轰炸最严重的国家。战争结束后的今天,约莫30多年,老挝依然深受这些遗留弹困扰,持续有居民因误触未爆弹而伤亡,多数以孩童为主。这些子炸弹遍布在居民工作的农田,随时都可以找到。每个老挝的村民,必须随时冒着生命危险而生存下去,此炸弹造成国家的贫穷,造成土地的污染。目前老挝的未爆弹问题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多到连政府都帮不了多少忙,老挝居民必须自己随时面对这些威胁。在伊拉克战争与2006年以黎冲突中,美国与以色列大量使用集束炸弹,平民居住区内因而被散布了大量的未爆子炸弹。日,全球107国的代表在都柏林达成《集束弹药公约》,同年12月在奥斯陆正式开放予各国签署。 根据这一公约,从该文件生效起,各国武装力量须在8年内全部销毁集束炸弹,构成例外的是可以电子方式自动销毁或失去战斗力的种类。但美国、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和巴西未同意签署,这7国是集束炸弹的主要制造国。日,《集束弹药公约》生效,至日,该公约的签署国达到108个,38个国家批准了公约。公约对非缔约国没有法律约束力,美国、中国、俄罗斯等拥有集束炸弹数量最多的国家迄今仍拒绝加入该条约。即便如此,国际援助组织说“这项公约在禁止集束炸弹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探索武器发展历史,展望未来武器发展潮流中国今年不参加禁核条约谈判:核裁军不能一蹴而就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世界上唯一一款因装载核弹太多而被退役的潜艇,全球仅剩一艘!
俄罗斯于2014年退役所有的941型“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从俄美核裁军条约限制核弹数量的角度来看,俄海军“台风”级核潜艇的退役显然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俄军941型核潜艇每艘最多可携载200枚核弹头,如果3艘该型核潜艇全部满载武器(R-39或R-39U弹道导弹)的话,几乎将占新条约限制标准的一半。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高达4.8万吨,能够携带20枚三级固体燃料推进的潜射弹道导弹,每枚可携带10枚分弹头。
广告:百度
广告:百度
1955年初,为了适应我军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需要,中央军委将建
1945年,在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这个国家还是一个刚刚遭到两枚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本类论文推荐俄美新核裁军条约_变化、意义与变数-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军事/政治
俄美新核裁军条约_变化、意义与变数
俄美新核裁军条约:变化、意义与变数。吴大辉[内容提要】俄美新核裁军条约将使双方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减少百分之三十,在弹头和运载工具计数规则以及核查措施上都有别于以往的条约。新条约降低了两国战略核武库的超杀能力,提高了双方在新的战略核裁军进程中互信度,有利于强化核不扩散机制,为双方提供了继续裁减核力量的框架,对整个俄美关系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然而,新条约的履约前景并不乐观。f关键词】俄罗斯美国书长。[中图分类号】D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41(2010)03―0029―06军备控制战略削减【作者简介】吴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4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新的战略武器削如果美国参议院和俄罗斯杜马批准该条约,那么美俄各自实际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将不超过1,550枚,部署和未部署的核战略运载工具将不超过800件。新条约的削减幅度远高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规定的、将双方的战略核弹头和战略核运载工具分别控制在6,000枚和1,600件的裁减水平。与2002年俄美签署的《莫斯科条约》中规定的双方可实际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相比,新条约限定的战略核弹头数量裁减了百分之三十。对于俄美两国来说,新条约用稳妥的方式将双方的战略核力量削减至40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新的条约,美俄必须将各自实际部署的战略核弹头限制在1,550枚以下。这一限定不仅包括部署在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上的弹头,同时双方部署的每架携带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也被减条约――《美国与俄罗斯关于进一步裁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的条约》,以取代两国于1991年签署并于2009年12月5日业已到期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整个核裁军文件包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条约文本、议定书和技术附件。裁减工作将在新条约生效后的7年内完成,条约有效期为lO年,并可最多再延长5年。Ill新条约在使俄美双方依旧保持强大的核威慑力量的同时,降低了两国战略核武库的超杀能力;彼此核武库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的增强,提高了双方在新的战略核裁军进程中的互信度;在2010年5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召开前夕签署新条约还可表明两国正在履行其对世界的承诺,有利于强化核不扩散机制。新条约为双方提供了继续裁减战略核力量的框架,对整个俄美关系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算作一枚核弹头。将双方实际部署的弹头限定在1550枚以内,意味着俄美两国的核武库都要做出大幅度[IlIIoroBopMe)Ic唧Poc砷cKo彘巾e皿印aIIlI葫HCOC/I,14HeHHblMH一、新条约在大幅削减双方核武库之后仍将保留强大的核威慑能力IllraTam?AsiepH髓。M印缸no皿mH醣meMYc0I(palll.eH脚H。叩allH啷m的cTpaTern-qeclr∞【HaCa'yllaTe/IbHbiXBo叩y)I(eH曲,http'.//news.kremlin.ndrefnotes/512.一29―万方数据裁减。根据2009年7月俄美双方最后一次交换的导弹数据(《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例行信息交换),美国拥有的战略核弹头数量超过5,900枚弹头,其中实际部署的约2,200枚。俄罗斯拥有近3,900枚核弹头。但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俄实际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在2,600~2,700枚之间。[11新的核裁军条约将俄美双方各自部署和未部署的运载工具限制在800件以内(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系统以及装载核装备的重型轰炸机)。在这800件的限额当中,允许每一方实际部署的弹道导弹和装载核装备的重型轰炸机不得超过700件。未部署的运载工具包括训练用和测试用的发射装置及轰炸机,然而未安装导弹的发射装置也被视为“未部署的运载工具”。例如,一艘进人大修状态的三叉戟弹道导弹潜艇,其24枚潜射弹道导弹在第一时间被移除后,根据新条约,在该艘潜艇未完成大修、潜射弹道导弹未被重新加载前,这24个导弹发射管将被视为“未部署”的运载工具。脚虽然根据新条约俄美两国的战略核力量将大幅度减少,但双方仍将保持强大而有效的核威慑力量。以美为例,美将能够保持目前核武库中的绝大部分:400~450枚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携带一个单弹头),部署在14艘潜艇上的多达336枚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多余的导弹将卸载),以及少量的B一52轰炸机。战略核力量中的B一2轰炸机和部分B一52轰炸机将被转为只执行常规任务,因此将不受新条约运载工具的限制。改装携带常规巡航导弹的三叉戟潜艇也将不在新条约的限制之列。这种战略力量结构更健全、更灵活、生存能力更强。新条约并不限制俄发展新型的多弹头弹道导弹,俄完全可以发挥自身在分导式多弹头弹道导弹上的优势。这样,俄就一边可以暂时延缓令美忌惮的SS一18多弹头弹道导弹的退役速度,一边加快ss一27(白杨一M)的生产速度,并在必要时为其加装分导式多弹头,同时加紧“圆锤”(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发。另外,俄美两国主要通过卸载弹道导弹的方式,将其核弹头裁减至1,550枚,至少在最初阶段,很多多余的核弹头将被储存起来。这就保留了扩展核武库的重要潜力。【3事实上,倘若一方认为对方的作弊行为对己方构成重大威胁,便可在一30一万方数据数月内将部署的核弹头数量扩展至3,000枚以上。二、新条约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差别在弹头的计数方法上,新的战略裁减条约不同于1991年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1991年的条约采用了类型归属的计数规则,它并没有直接限制核弹头,而是为每个发射装置认定一定数量的核弹头。虽然一些发射装置给出了可配备的弹头数量上限,但未必是实际数量。该规则只规定出每个类型的弹道导弹的弹头数量,而不管其实际携带的弹头究竟有几枚。例如,只要是三叉戟D一5潜射弹道导弹即被规定为携带8枚核弹头,而不管它是否确实携带了8枚。事实上,它最多只能够携带8枚。新条约采用了实际载荷计算规则,对部署的核弹头给出了直接限制,并通过现场验证的方式进行监察。这一规定显然更符合美利益――美空军计划将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携带的3弹头改装为单弹头,美海军三叉戟D一5潜射弹道导弹携带不同数量的弹头。在弹头的计数方法上,实际载荷计算规则比类型归属计算方法更为合理,因为后者对三叉戟导弹携带的弹头计数过高。新条约在计数携带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时,保…美国根据《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将核弹头削减至5900多枚,而实际部署的核弹头约为2200枚,二者之间的数量差距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首先,大多数美国的战略弹道导弹已被卸裁,它们携带的弹头数量远低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限额。第二,美国的一部分核战略运栽工具,例如,B一1轰炸机,已转为只执行常规任务,但它们仍然被计入《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限制的运栽工具范畴。第三,《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额中包括某些“想定”的成分。例如.虽然50个民兵Ⅲ的发射井处于空置状态,但是由于发射井仍然保留完好,仍被视为保留了50枚民兵三型导弹.且每枚导弹被计算为携带3个弹头。俄罗斯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2lrIporoKoaK皿oroBopyMex01yPocc曲“o☆oe皿epa明嘶HCOe硼tlHeHHbIMHIIITaTaMHAMepHKHM叩axrioⅡaTtbHegtmeMyCOIcpa珥eHmoHorpaHlCteHHlOcTpaTerrl㈣HacTylIaTeTlbHbiX0BOOpy'A(eHl41R,http://news.kremlin.ru/media/event“flles/41d2ef6dOdc8b2e65fe5.oaf.【31就是将卸栽下来的核弹头重新装载到弹道导弹上的能力。例如,一枚三叉戟D一5潜射弹道导弹卸栽到只携带3枚核弹头后,仍然保有5个额外的弹头插槽。留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所采用的类型归属规则的某些内容,如:每架战略轰炸机按照携带一枚战略核弹头计数。实际负荷计算规则并不适用核轰炸机。因为目前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在巡航中都不携带核武器,而是将这些核武器库存起来,即便对轰炸机进行现场视察也无法看到此类武器;相反,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上却都部署了核弹头。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相比,新条约的限制并不适用于不携带核武器的重型轰炸机,即那些已经完全转为常规用途的重型轰炸机。[11同样,4艘三叉戟潜艇上的导弹发射管已被修改,不再携带三叉戟D一5潜射弹道导弹,而是配备常规巡航导弹,因此不计算在发射器限制之内。这些轰炸机和潜艇将不会受到新条约的削减限制,但将接受检查,以确保它们不再执行核任务。由于这些发射器具未纳入新条约核战略运载工具的限制范畴,因此美空军和海军可以更为灵活地部署常规战略武器系统。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相比,新条约的数量限制可谓是化繁为简。新条约中的这些限制――l,550枚核弹头、800件运载工具中可部署的为700件,是对战略核系统仅有的数量限制。而1991年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除规定了总的数量限制框架,即每一方部署的战略核运载工具的限额为1,600件、战略核弹头为6,000枚外,还对不同种类的发射器与核弹头进行了详尽的限定。例如,每一方所部署的重型洲际导弹不得超过154枚,所部署的弹道导弹弹头不超过4,900枚,且部署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弹头不超过1,540枚,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弹头不超过1,100枚。囟新条约则在总的数量限制下给每一方提供了各自组合核力量构成的全面自由。131这主要因为在冷战结束后的20年间,俄美之间已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双方都感到不再需要对对方的核武库构成一定要有个说法。另外,在冷战时期的核军控谈判中,俄罗斯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和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一直是美国谋求限制的首要对象。但是随着今天令人忌惮的俄SS―18洲际弹道导弹的不断老化,俄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正在逐步退出现役。地处乌克兰境内、制造SS一18的第聂伯罗彼得万方数据罗夫斯克导弹工厂早已关门。虽然俄依旧将机动洲际弹道导弹视为其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过去的20多年间,俄政府仍在以比较稳定的速度制造这种洲际弹道导弹。三、新条约简化了以往的核查措施核查措施的目的是赋予每一方以高度的信任,使之可以及时发现对方在军事上的重大违约行为,并可以在对方违约行为危及己方安全利益之前迅速作出反应。为此,新的核裁军条约制定出一套简单而有效的核查机制。新条约规定,禁止一方干预另一方的国家核查技术手段,如卫星照相等。这要求双方交换各自有关战略力量的数据,并相互通报关于核力量的某些变动。《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采用对弹头现场视察的方法,以确定导弹携带的弹头未超过规定的数量。14嘶条约采用实际载荷计算规则,并加大了现场视察的力度,以检验部署在弹道导弹系统的弹头数目。新条约所规定的现场视察次数远多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除个别情况之外,每一方不得对弹道导弹试验的遥测数据进行加密。i,-r新条约规定,双方每年最多将交换5次f111993年签署的、但从未生效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曾规定.允许每一方保留100架已经改为执行非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不必改变飞机的结构,且不计入限额总数(这当时主要针对美国.因为俄罗斯当时重型轰炸机不足100架.而且并无这种军事需求)。但是部署基地必须同执行核任务的轰炸机分开,并且与机栽核弹贮存库相距100公里以上.而且此类非核轰炸机可以重新用于执行核任务,但此后不得再次转为执行非核任务。【2】吴大辉.防范与合作: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7.【3]BmcropEc朋,TpHn/llocaHTpHMrlHyc.aItOBOrO且oroaopaCHB.MocroBcr.1djlKOMCOMOIIelL9anpena2010roRz-14lSAOpnos伊e蝴且印H0eH印acnpoc叩姐eHHe∞T0poeH3皿aHH馥TOM1I。Mocha,Hap―uenrprlo/咖eOKllXMcJIe皿oBaHHHA,2002,c.208-210.【5】遥测技术是指对被监控的导弹对象的各项参数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务约》规定,不得时导弹飞行试验的各项数据进行加密,进行导弹飞行试验的一方必须向另一方提供其记录的遥测数据的副本。每一方由此可获得另一方洲际弹遗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性能的大量信息。~31―弹道导弹试验的遥测信息,其他试验的遥测数据则可以加密。新条约未保留《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关于使用遥测手段进行核查的其他各项规定。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俄拒绝提供全面的遥测数据。俄军方认为,提供所有的遥测数据是不公平的,因为俄正在发展两种新型导弹,即“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和“白杨一M”洲际弹道导弹,而美计划在未来的20至30年内依旧部署现有的民兵III和三叉戟D一5导弹,不再研发新的战略导弹。俄认为,遥测数据的全面交换将使美从俄军的两个新型导弹(“布拉瓦”和“白杨一M”)的遥测数据中获益匪浅,而俄从民兵III和三叉戟D一5试验遥测数据中吸取的新信息则相对较小,因为俄曾在《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框架下长期监测过这两种导弹的试射,其数据已基本掌握。其二,在过去的20多年间,美核查技术手段获得重大改进。美对其卫星侦查等技术手段充满自信,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这些途径监控新核裁军条约的执行。包括美国防部长盖茨在内的美政府高级官员曾表示,美国并不需要任何核查新条约的遥测手段。但是考虑到美国会参议院中的共和党人仍然将遥测技术视为俄美战略武器削减中最重要的核查手段之一,奥巴马政府才与俄方在核裁军谈判时就遥测核查问题达成了某些共识。其三,不愿意分享遥测信息的不只是俄,美军方的保守势力一直对导弹防御试验的遥测数据进行保密,并准备继续保密。新条约中没有关于禁止发展“新型”导弹的条款,即没有界定与现有导弹类型不同的“新型”导弹的构成要素。而《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则对双方有争议的新型战略导弹的定义达成一致,其中判断新型导弹的―个重要依据是,导弹投掷重量增加了21%,长度增加了5%,试验射程超过11,000公里。另外,如果一方在已确定的单弹头导弹上加装了多弹头,就等于开发了一种崭新型号的导弹。【1怛是新条约并不包含这种关于“新型”导弹的条款,其现场视察只认弹头实际载荷数量,不论导弹是否为新品种。新条约对《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核查制度的另一项简化是,终止美在俄沃特金斯克导弹工厂对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长期监测。监测机动一32一万方数据洲际弹道导弹是最为复杂的核查工作。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固有流动性优势是很难被定位的。《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的解决方案是,让美核查人员驻留在沃特金斯克的导弹工厂,从俄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出厂即开始跟踪监测。但奥巴马政府认为,新条约中的其他监控措施和美强大的核查技术能力足以监控俄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没有必要花费巨资在沃特金斯克继续派驻核查人员。经过20多年的对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跟踪监测,美已能大体判别其在俄整个核武库中的位置及机动规律。此外,美判断,俄实际部署的发射器可能尚达不到新条约限定的数量,即约680件,因此不用对运载工具做任何裁减。2009年俄就曾提出将双方的运载工具限制在500件以内。如果俄计划按新条约的上限与美保持均势,那么反而可以应该适当增加运载工具的保有量,只要不超过新条约的限定就行。121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行之有效的核查手段,如关于双方战略核力量与核设施的数据交换与相互知会制度,简单而有效的现场视察方法等等,131已融入新的核裁军条约之中。四、新条约的积极意义及其变数首先.条约的签署和实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两国核武库“相互确保摧毁”的超杀能力。新条约使能够瞄准俄美两国的战略核弹头数量减少百分之三十。姑且不论俄美两国裁减下来的弹头是否销毁,这至少意味着俄美两国降低了被核突袭的潜在威胁,心理上更有安全感了。第二。新条约将使俄美的战略核力量更具透明度和可预见性。随着新条约的实施,俄美两国将更多地掌握对方战略力量的部署情况。俄美两国仅靠【I]StevenPifer,NewSTART:GoodNewsforArmsControl,ArmsControlToday,May2010.【2]Aaegce彘HHKOJIbCKI椭,HeqerocogpaulaTb,Be且oMoc'm,9anpen92010rosa.【3]MontereyInstituteofInternationalStudiesandCarnegieEndowmentforIntemationalPeace,NuclearStatusReport:NuclearWeapons,FissileMaterial,andExportControlsintheFormerSovietUnion,Number6June2001。p.38.国家技术手段无法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核武库状况,也无法确定导弹携带的弹头数量。而现在新条约的现场视察规定允许一方的核查人员仔细检查另一方的战略导弹状况,这将有助于俄美两国认识未来10年对方战略核力量的走势。第三。新的核裁军条约将加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基础。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核武器国家保证要进行核裁军,而无核武器国家不谋求获取核武器。新条约表明,美俄均承诺履行其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新条约在今年5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前夕签署,有利于强化核不扩散机制,当然,也进一步强化了美在建立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进程中的强势地位。今年4月8日签署的新条约达到了为奥巴马的“无核世界”做注脚,为4月12日美倡导召开的世界核安全峰会造势的目的。新条约使美拥有了更多的政治资本,要求其他国家按照美的意愿,建立美国治下的核不扩散体制,同时给诸如伊朗和朝鲜等有心染指禁脔的国家以震慑。第四.新的核裁军条约有助于俄美关系的“重启”。在过去的40年问,每当俄美在战略武器控制问题上取得进展,都会对两国的双边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2009年初,奥巴马政府主动回应了俄罗斯在战略武器控制上的关注。例如,俄一直建议美将战略运载工具纳入条约限制的范畴,但遭到布什政府的拒绝,现在奥巴马接受了俄的建议。美政府此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塑造更为积极的俄美关系,有助于助推两国在诸如阿富汗和伊朗问题上的合作。自俄美两国启动核裁军谈判以来,俄在上述问题上已给予美不同于以往的帮助。最后,新的条约提出了今后俄美两国将进一步裁减核力量的前景。奥巴马已经明确表示,此次签署的核裁军条约将是全面核裁军进程的第一步。他希望继续与俄谈判,进一步减少战略核武器的数量,并首次提出了解决战术(非战略)核武器的问题。新条约提供了一个进一步裁减核力量的框架。尽管新条约具有以上积极意义,但美俄两国国内都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美国内对该条约的批判之声主要来自某些共和党人和军方的保守派。他们的担心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担心实际部署的核弹头低于1,700~2,200枚将影响国家核威慑力。以美万方数据前战略司令部总司令理奁德?米斯为代表的军方领导人坚决反对超越美安全界限的战略削减,认为如果实际部署的核弹头低于2,000~2,500枚,就无法满足对已列入美核作战计划――“统一联合作战计划(SingleIntegratedOperationalPlan,简称SIOP)”的既定战略打击目标的有效威慑。Ill其二,担心新条约限制美发展导弹防御系统。虽然新条约并未限制已有的或计划中的美导弹防御系统,但明确指出进攻性战略武器和防御性战略武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相互联系。条约的反对者以此推断,俄借此条款将可能阻挠美发展导弹防御计划。其乏,担心新条约限制美在弹道导弹上部署常规弹头。新条约将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上安装的所有弹头都视为核弹头。一旦美俄决定将某些战略弹道导弹的核弹头改装为常规弹头,阁这些弹头将一并计入条约规定的1,550枚弹头限额。这不同于新条约对处理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器和重型轰炸机的相关规定:倘若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发射器和重型轰炸机被转换为只执行常规任务,那么此类战略系统将不被计算在800和700件发射器的限制之内。其四,担心因减少遥测手段和终止在俄沃特金斯克的驻留监测会弱化战略削减的核杏机制。在俄罗斯,新条约的反对者认为,在条约的谈判过程中俄始终受制于美,并未达到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即利用美的外交困境和奥巴马政府急于重启俄美关系的心理,将美导弹防御计划与战略核武库的裁减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力争在新的核裁军条约中融入一个类似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的条款,全面限制美导弹防御计划。但是对于美围而言,继续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显然要比与俄达成新的核裁军条约更为重要,因而在条约谈判的进程中始终不肯在反导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尽管新条约中也指出了进攻性战略武器与防御性武器的关联性,但是条约不含有对试验、发展或部署美现有或计划中的导弹防御项目或美现有或计划中的远程f1]StatementonCommandPosturebyAdmiralRichardMies,Corrhmander―in―Chief,USStrategicCommand.beforetheStrategicSubcommittee。USSenateArmedServicesCommittee,llJuly2009.『21布什政府曾计划在每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加装2枚携带常规单弹头的三叉戟D一5导弹。美国共有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这意味着美国将拥有不超过28枚的三又戟导弹常规弹头。一33―常规打击能力进行限制的条款。这使得梅德韦杰夫总统不得不在俄美两国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的当日,单方面通过了一个关于反导问题的声明――如果美反导系统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对俄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俄有权单方面终止新核裁军条约的实施进程。111实际上,无论有没有这样的声明,俄都将有权单方面决定退出该条约,正如美在布什政府时期有权决定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一样。俄反对条约的人还认为,归根结蒂,新条约是为奥巴马的“无核世界”论服务的。如果真有一天全球实现了无核化、世界没有核武器了,那么美传统的常规军事力量仍然是全球最强大的,美不仅不必担心美本土会遭受摧毁的威胁,而且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行动将更加自由和肆无忌惮,因为美军来自俄美两国内部的批评之声为新条约能否战略武器条约》的命运。1996年1月美国会批准了13,美正式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次13,俄宣布不再遵守《第的相似之处。今天的俄将新核裁军条约再次与美导[收稿日期:2010-04―29】【I]3assaeHHePocc曲cKofl蛳paII朋OTHOCHTe/IfbHOnporrmo-1.万方数据学术交流动态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为搞好当前国际2月2日,《和平与发展》副主编王霄巍弘等专家学者就当前国际核安全形势、防扩3月5日。英国皇家三军防务研究所地区安全问题专家亚历山大?尼尔访问了《和3月23日,日本防卫大学安全保障与危中日关系、日美同盟和地区安全形势等交流了看法。5月17日,《和平与发展》杂志主编等与5月28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与热点问题研究,2010年上半年与国内外学术机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一行4人与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长黎散机制前景和核能利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事基地再也不会遭受核攻击,美超级大国地位将不再受到任何有力的挑战。在两国议会获准通过增添了未知数。这不禁使人想起1993年1月俄美两国元首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该条约,而俄杜马直至2000年4月才予以批准,并追加通过了同反导问题相关的一揽子协议:如果美平与发展》杂志,与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就英国大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交流了观点。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俄有权废除该条约及其他与美达成的裁军协定。2002年6月13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在纸面上存在了9年、也争论了9年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最终未能摆脱被废止的命运。历史有惊人弹防御计划捆绑在一起。倘若美不考虑俄的切身感受,一意孤行布建排俄、防俄的导弹防御网,那么俄美新的核裁军条约恐将重蹈8年前《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覆辙。机管理教育中心教授川中敬一访问了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并与中心学者举行座谈。就外交学院院长助理、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江瑞平教授,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东亚经济形势及区域合作等问题进行了座谈。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学者潘睿凡.就当前中欧关系、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PaI(唧。前060pOnld,http://news.kremlin.ru/ref_notes/51.--――34.--――
俄美新核裁军条约:变化、意义与变数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吴大辉, Wu Dahui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平与发展PEACE AND DEVELOPMENT2010(3)
参考文献(15条)1.Договормежду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ейиСоединеннымиШтатамиАмерикиомерахподалънейшемусокращениюиограничениюо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наступателъныхвооружений2.美国根据《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已将核弹头削减至5900多枚,而实际部署的核弹头约为2200枚,二者之间的数量差距是由三个因素造成的.首先,大多数美国的战略弹道导弹已被卸栽,它们携带的弹头数量远低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的限额.第二,美国的一部分核战略运载工具,例如,B-1轰炸机,已转为只执行常规任务,但它们仍然被计入《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务约》限制的运载工具范畴.第三,《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额中包括某些&想定&的成分.例如,虽然50个民兵Ⅲ的发射井处于空置状态,但是由于发射井仍然保留完好,仍被视为保留了50枚民兵三型导弹,且每枚导弹被计算为携带3个弹头3.ПЪротоколкДоговгрумеждуРоссийстойФедерлциейиСоединеннымиШтатлмиАмерикиомерахподалънейшемусокращениюиограничению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хнаступателъныхвооружений4.就是将卸载下来的核弹头重新装载到弹道导弹上的能力.例如,一枚三叉戟D-5潜射弹道导弹卸载到只携带3枚核弹头后,仍然保有5个额外的弹头插槽5.1993年签署的、但从未生效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曾规定,允许每一方保留100架已经改为执行非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不必改变飞机的结构,且不计入限额总数(这当时主要针对美国,因为俄罗斯当时重型轰炸机不足100架,而且并无这种军事需求),但是部署基地必须同执行核任务的轰炸机分开,并且与机载核弹贮存库相距100公里以上,而且此类非核轰炸机可以重新用于执行核任务,但此后不得再次转为执行非核任务6.吴大辉 防范与合作: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 20057.ВикторЕсин ТриплюсаитриминуслновогоДоговораСНВ8.В.А.Орлов(Ред)Ядерноене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в(Второеиздание) 20029.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10.Steven Pifer New START:Good News for Arms Control 201011.АлексейНиколъский,Нечегосокрашатъ,Ведомости,9апреля2010 года12.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Peace,Nuclear Status Report:Nuclear Weapons,Fissile Material,and Export Controls in the FormerSoviet Union 200113.Statement on Command Posture by Admiral Richard Mies,Commander-in-Chief,US StrategicCommand,before the Strategic Subcommittee 200914.布什政府曾计划在每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加装2枚携带常规单弹头的三叉戟D-5导弹.美国共有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这意味着美国将拥有不超过28枚的三又戟导弹常规弹头15.Заявление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лцииотносителънопротиворакетнойобороны
1. 吴大辉.Wu Dahui 俄美新核裁军条约及其对传统战略削减模式的突破[期刊论文]-外交评论)2. 尹承德.Yin Chengde 美俄核裁军新条约与&无核世界&神话[期刊论文]-国际问题研究2010(4)3. 田景梅.田东风 《莫斯科条约》与美俄核裁军[期刊论文]-现代国际关系2004(5)4. 罗辉 解析美俄核裁军新条约[期刊论文]-中国航天2010(7)5. 涂文婷 试析奥巴马时代的美俄核战略发展态势及影响[期刊论文]-理论界2010(4)6. 钱文荣.Qian Wenrong 奥巴马&无核武世界&倡议的真实意图[期刊论文]-和平与发展2010(3)7. 刘华平.Liu Huaping 奥巴马&无核世界&倡议对国际核裁军的影晌[期刊论文]-和平与发展2009(5)8. 曾宪洪.ZENG Xianhong 俄罗斯安全战略的演变与核裁军政策[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 王君学.石道祥.徐建华 美俄新核裁军条约能实现&无核世界&吗?[期刊论文]-红旗文稿2011(6)10. 徐能武.金赛美.Xu Nengwu.Jin Saimei 推进无核世界建设的现实性分析[期刊论文]-当代世界2010(1)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核弹头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