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和济南市这俩个城市哪个哪个行业发展前景好好?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或严重低估的城市?『知乎』
我的图书馆
有哪些被严重高估或严重低估的城市?『知乎』
原文:我说两个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徐州和郑州。前者是现实被低估。后者现实也被低估,但更多的是潜力被低估了。-----------在开始解释之前,这里先说明一下,我这里所说的“高”和“低”的含义,不是说一个城市有多发达,或者说有多宜居,或者说观感有多好,而是就论经济实力。如果纯粹论这些水准意义上的东西,那么个人去过感觉最发达的反而是太湖流域的一些小县城,特别是杭州到上海一线的一些小城市,虽然规模很小,但感觉非常干净,漂亮,有秩序。此外珠海也是大家经常说的我是山东人,拿山东为例来说,去过威海的人很多人会觉得威海城市给人感觉很发达(确实也算挺发达,跟太湖流域不能比,但比全国大部分地方类似规模城市都好很多),如果要跟临沂这种城市比,估计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威海好太多了,甚至不少人都会觉得威海感觉比烟台都更发达。但其实看体量的话威海城市比烟台和临沂小太多。其他类似的,如果从观感、发展水平和宜居程度来说,东营也相当好,完全不是一些人想象中老工业城市的感觉。建设非常新,绿化很好,基础设施很好,城市也不拥挤。但是讨论这个维度上的低估并没有太多意义。比如我去过的城市里,感觉最接近发达国家感觉的反而是嘉善这个小县城。但因为这些地方体量太小,不是被大众低估,而是大众根本不知道。所以我这里想讨论的是主要从城市体量维度的“低估”。如果要在大家熟知的城市中讨论观感、发展水平、宜居程度的话。我认为被低估的城市是上海、苏州和深圳。这三个地方是我觉得中国一二线城市里面最接近发达社会的。估计看到上海很多人会觉得很搞笑,上海是公认的一线城市,谁会低估上海?但是我觉得很多非华东地区的朋友,特别是北方人不熟悉上海的话,会觉得上海无非是个跟北京差不太多的城市。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讨论文化层面(这方面上海跟北京差太远),而仅仅讨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或者说发达程度的话,上海比北京好太多。不管是民众对秩序的尊重,还是政府的管理水平,都跟北京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而苏州则是另一种发达,首先苏州可能是一二线城市里面最宜居的城市,城市不拥挤不压抑,老城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经济发达,但又没有大城市病,生活相对舒心,本地人的精神面貌给人的感觉确实能感受到近千年中国最发达城市的积淀,特别是老年人给人感觉是在相对富足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苏州人也是相对来说小市民习气最少的地方(老北京和老广州也不太小市民,毕竟都是前清就阔过的城市,相比之下香港和上海的社会底层总会有些特别小市民的人,让人对整个城市印象都变差了)深圳又与苏州和上海不同。如果说苏州的发达像欧洲或是日本,深圳就像美国,是一种整个社会和民众思想上的开放和自由。这里没有旧社会的势利,教条,形式主义和既得利益的相互庇护,有一种新大陆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感觉。不管你来自任何地方,是任何出身,只要有能力又够努力就能得到认可。政府也是少有的相对服务型的政府。我这里要说的郑州和徐州完全不属于这些类型。中部地区九省通衢之地,包括郑州,徐州,合肥,武汉,都会给人一些鱼龙混杂、乱糟糟的感觉,不会让人想起发达社会。但我这里要说的是一个城市的份量。希望各位朋友能理解:)----------------另外还要说明一点,就是这里比较城市的体量,比较的是城区,以及城区附近同一功能区内的郊区,而不计算下辖的县市。因为如果是比较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地级市,那么如果我今天突然把最强的几个县从a市划到b市,那么b市可能立即经济实力就上来了。就像重庆一样,直辖以后,重庆突然大了好多倍,各种衡量总体实力的指标暴涨,难道一纸政令就让重庆的体量一夜之间翻天覆地?如果看行政区划,比的是谁地盘大,运气好强县市多。或者是比的区域经济的范畴。上海周边城市远比北京周边发达,南通县域经济远比徐州发达,这也是事实,是两个地区经济的事实差异,但这是区域经济的范畴,而不是城市经济的范畴。-----------------先说徐州按照狭义上江浙一带人的印象,徐州是最北的苏北,代表着没文化,穷,落后。而临近的山东等省虽然承认经济发展水平不如江苏,但提到徐州或者要找回点自尊感,“苏北那穷地方还不如我们呢”,或者就强调徐州当年根本是归山东的。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来说,徐州一不是省会,二不是旅游城市,也不算很有名气。但其实徐州其实从很多方面来看完全可以跟很多中等省份的省会如太原,石家庄,合肥,南昌接近,在全国的地位应该是在30位左右,超过小省(经济规模)省会如贵阳、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而远比全国大部分人心目中徐州的地位更高一、区域中心地位徐州不仅仅是铁路枢纽(货运动脉陇海线和京沪线的十字路口,同时也是京沪高铁和即将建成的郑徐客专的交口,是中原和关中地区往长三角一带去的必经之路)是整个淮海地区的区域中心,对于安徽的淮北和宿州,苏北的宿迁和连云港,乃至山东的枣庄,都有相当的向心力。网上有很多建立“淮海省”的yy说法,全部都会认为徐州是理所当然的省会,正是基于这一情况。那么徐州,宿迁,连云港,宿州,淮北,枣庄6个地市的总人口达到了3000万。相比之下,整个山西省的人口也只有3576万。而太原对山西境内很多地方辐射力很有限,比如运城受西安影响更大,晋城受郑州影响更大,而大同一带则完全是跟着北京走的。扣去这三个地市,太原能直接辐射到的人口只有2500万。还不如徐州。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几个城市上:石家庄:辐射的地区最多只有邢台,邯郸,衡水四市,总人口3000万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都跟南京关系更密切,黄山跟杭州关系更密切,北边的亳州,宿州淮北也跟合肥关系有限,这样算下来合肥辐射人口数量最多也只有3360万南昌:萍乡跟长沙关系更密切,赣州则受珠三角辐射,扣去这两市,南昌只能辐射3500万左右的人口二、城市规模这里为了真实的反映城市本身的人口,需要排除下辖郊县的人口按照这样的口径,徐州人口计算鼓楼、云龙、泉山三区,铜山区的铜山街道、徐州新区和茅村、大彭、柳新三镇,贾汪区的大黄山街道和大庙街道,共217.5万太原人口计算尖草坪,万柏林,迎泽,杏花岭四区,以及小店区和晋源区的大部分,共328.7万南昌人口计算东湖、西湖、青山谱、青山湖四区,和南昌县的莲蓬镇,总人口244万石家庄人口计算长安,桥西,新华,裕华四区,总人口211.1万合肥人口计算蜀山,庐阳,包河,瑶海四区,共328.3万可以看出,除太原和合肥人口较多以外,南昌,石家庄的人口都跟徐州相近三、经济规模按照下面这个表,徐州的GDP排在第32位,跟石家庄和合肥近似,而远高于南昌和太原,当然太原和南昌吃了下辖郊县较少实力较弱的劣势。值得注意的是,排在徐州前面的烟台、南通、东莞、泉州等市下辖郊县(东莞的情况是镇)的实力普遍较强,市区经济规模恐怕未必比徐州更多。而佛山则可能主城区更应该算作广州的一部分,如果只看相对独立的顺德,则GDP也未必能超过徐州。四、城市产业徐州:徐工集团(机械制造)合肥:江淮汽车石家庄:华北制药和石药集团,此外也有钢铁产业南昌:江铃汽车,江西也有一些冶金产业太原:太原钢铁集团,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山西焦煤集团不过像港铁,焦煤,冶金这样的行业,主要受国家控制,对本地的经济贡献有限。因此个人认为整体上徐州的工业实力也不逊色于其他几个城市。四:文化教育徐州有中国矿业大学1所211高校,和徐州医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解放军徐州空军学院,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共6所本科院校合肥有中科大1所985高效,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2所211大学,加上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新华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共11所本科院校太原有太原理工大学一所211大学,加上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中医学院、太原工业学院、太原大学,共10所本科院校南昌有南昌大学一所211大学,加上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共9所本科院校石家庄没有211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机械化步兵学院、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石家庄装甲兵学院共11所本科院校应该说徐州的文教方面毕竟吃了不是省会的亏,远不如合肥,跟太原南昌也有一定差距,但相比石家庄应该在伯仲之间。五、城市面貌几个城市实际观感都没有照片那么漂亮。这里主要是为了通过楼群看看城市的规模徐州太原石家庄南昌合肥然后再来说说郑州。一般来说,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这么几个等级一线一类:北京,上海一线二类:广州,深圳二线一类:武汉,南京,重庆,成都,沈阳,天津,此外还有西安和杭州,这两个应该说是近几年才步入二线前的(西安在50-80年代也可以算二线前,90年代到00年代前几年有所退后)二线二类:青岛,济南,大连,哈尔滨,长春,苏州,无锡,宁波,厦门,此外福州和长沙大概处在二线边缘从2000年-2010年,差不多只有上面这些城市能算完全意义上的二线以上城市,像太原,石家庄,南昌,合肥,昆明之类,一般都被认为是二线半甚至三线城市。传统上,郑州被认为是跟太原,合肥,石家庄,南昌,昆明一个级别的城市,我相信知乎上也有很多朋友可能还是这个印象。但我这里要说:关于第一点,郑州现在的地位。前面的表格中已经显示郑州2014年的GDP排在全国19位,已经远远抛离了石家庄,合肥等城市,而跟沈阳相近(当然沈阳有所衰落,也许很快就会跌出二线一类城市的水平)下面是一个全国城市电影票房的排名,郑州作为一个大学并不多的城市,票房总额却排在全国第14位,甚至比沈阳都要高,相比天津差距也不大对比一下2008年城市票房排行(注意表格排名是按2009年的票房排列的,实际上08年郑州是第21位),郑州7年的时间上升了7位至于交通设施情况,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陇海线和京广线两条货运大动脉在郑州交汇以外(郑州可能是中国最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郑州也同时是京广高铁和西安-郑州-徐州高铁的交汇处(高铁客运的枢纽地位可能仅次于武汉)。而高速公路网络方面,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是不是河南尤为密集?其实河南的人均收入其实比周边省份都要低。但这就是位于中心的好处。下面是全国高速公路网最密集的几个省份,河南通车里程和路网密度都是全国第二,密度甚至高于浙江、广东、山东等传统经济强省就腹地而言,整个河南,除去信阳都主要为郑州辐射,再加上山西晋城,山东菏泽,安徽亳州,人口超过1个亿。这些地方虽然目前都较为落后,但随着未来中原交通情况大幅改善,收入水平一定会接近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平。这样庞大的腹地,只有广州超过(北京和上海是因为本身级别更高,可以辐射到周围太原、石家庄、济南等二级中心城市),应该还在武汉和成都之上(成都腹地大概为整个四川省,8000万人口,武汉腹地大概为整个湖北省,再加河南信阳,大概6000万,而像西安、济南和青岛的腹地都只有4000万人口左右)所以我个人判断郑州不仅未来的城市规模会超过周围的济南,太原,合肥,石家庄甚至是西安等城市,而且会因为城市规模远远超出,而进一步对周围的二线城市形成辐射,如同今天的武汉某种程度上辐射湖南,重庆某种程度上辐射贵州,南京某种程度上辐射安徽,西安某种程度上辐射甘肃甚至宁夏,沈阳曾经作为东北第一中心一样。其他一些相关回答: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郑州市至济南市驾车路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郑州市至济南市驾车路线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请问济南,徐州,和郑州的批发市场有好点的亲子装吗?大体在什么位置?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城市发展前景20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