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属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县级市吗?

余姚市介绍_浙江省宁波余姚市地名网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
地名:余姚市隶属:行政代码:330281代码前6位:330281长途区号:0574 邮政编码:315000车牌号码:浙B行政级别:县级市人口数量:约82.69万人人口密度:542人/km2辖区面积:1526.86平方公里 余姚市相关网站:??????????????????
110.22km2   
梨洲街道南接四明山麓,东邻陆埠镇,西与兰江街道交界,北临姚江,是2001年9月成立的余姚城区四个街道之一(由原梁辉镇16个村和余姚镇4个村及5个社……
45.5km2  凤山街道位于余姚市城区的东北部,是余姚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8万余人,辖8个行政村、6个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 凤山街道现有工……
53.71km2   
兰江街道是余姚市人民政 府驻地,位于市区西南,距市政 府驻地5公里,因境域地处姚江蕙江地段,历代盛产中国四大名兰“国字兰”著称,古诗有“一曲蕙兰飞……
53.57km2   
阳明街道行政区域面积53.5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3万人,外来人口8.55万人,辖有20个村(社)、8个社区和1个居委会,有21所中小学校。 2……
43.226km2  低塘街道位于余姚城区正北12公里处。东与慈溪城区、横河镇相连,南与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接壤,西部至梁周公路与朗霞街道为邻,北隔大沽塘与慈溪的周巷、天元镇相……
43.9km2  朗霞街道距余姚市区8公里,杭州湾大桥20公里。东与低塘街道相邻,南与阳明街道、马渚镇相连,北至小曹娥镇及慈溪市周巷镇,西与泗门镇接壤。329国道横贯全境……
49.7km2  临山镇位于杭州湾南岸,余姚西北,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全镇境域面积49.7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万余人口。 临山……
  黄家埠镇回龙村北靠329国道,南临余夫公路,与牟山道口约5公里。在册总户数1078户、3306人,党员150名,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3亿元,农民……
33km2  余姚市辖镇。1949年为曹娥乡,1954年划归慈溪县并入曹海乡,1961年建曹娥公社,1979年复归县,1983年改乡,1986年建小曹娥镇,1992年……
66.3km2  [地理风貌]泗门镇位于市境西北,距市区23公里。古时又称四门、第四门。境域西南原有汝仇湖,水面达十万亩,汝仇湖堤东开四门以便放水灌溉,四水为泗,故称泗门……
63km2  余姚市辖镇。1950年为马渚镇,1961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镇,1992年云楼、斗门、青山、开元四乡并入。位于市府西11公里处,面积63平方公里,人……
38.5km2  牟山镇地处宁绍平原,是宁波的西大门,全镇区域面积38.5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总人口20324人,拥有宁波市第二大天然湖--牟山湖,四周古……
55.86km2  丈亭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14公里。旧时慈江、姚江分流处有石矶十七、八丈,上筑方丈室为老尉懈宇,旧称“丈亭”。东至三七市镇,西连凤山街道,南隔姚江、慈溪……
68km2  三七市镇以集市而得名。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三七市,县西二十五里,月逢三、五、七、十市,故名”。全镇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65km2  河姆渡镇地处浙东沿海,余姚市东首,境内有闻名世界的河姆渡遗址。全镇总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2.3万,下辖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水陆交通便捷,距宁波机场……
33km2  大隐地处余姚、鄞州两地交界处,东界岐阳、西接车厩,南枕四明、北临舜水,与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距宁波市区17公里,余姚34公里。姚江傍镇而流,省道公路甬梁……
68km2  余姚市辖镇。1949年为陆埠镇,1954年从慈溪县划入余姚县,1961年改公社,1980年置镇,1992年兰江、沿江两乡并入。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府16……
94.5km2  一、乡镇概况:梁弄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和宁波市的中心镇,位于浙东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杭州――绍兴――宁波――舟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颇有特色的城……
66km2  余姚市辖镇。1950年设大岚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9年建镇,1992年华山乡并入。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5公里。面积66平方公……
121km2  四明山镇位于余姚市最南端,与鄞、奉、嵊、虞四县市相邻,因地处四明山脉之巅而得名,是一个物产富饶、风景秀丽的高山集镇。全镇总人口11960人,下辖12个行……
70.45km2  鹿亭乡位于余姚市南部,四明山麓,东邻鄞州章水镇,南靠大岚镇,西接梁弄镇,北邻陆埠镇与余姚市东南街道。是一个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山区乡镇……
  北区、鄞县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县接壤,西连上虞县,北毗慈溪县,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 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萧甬铁路横贯中部,杭甬公里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余姚历史悠久,境内河姆渡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秦时建县(一说汉建)。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全市共辖14 个镇、1个乡、6个街道,人口82.69万。
  二?历史沿革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日撤县设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隶属宁波市代管。
  三.详细介绍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萧甬铁路横贯中部,329国道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汉族为主,有苗、白、壮、布依等少数民族。金属矿顶鹤、白鹤、黑鹳、鸳鸯、灰鹤、银杏等。中草药材有络石屯、贯众、淡竹叶、茯苓、丹参、金银花等40余种。土特产品有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高岭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穿山甲、水獭、丹茶叶、杨梅、干菜笋、佛雕、工艺草编。名胜古迹有河姆渡遗址、黄梨洲墓、0浙东区党委旧址、王阳明讲学处、通济桥,龙泉山,田螺山遗址与舜江楼等。
  境内有沪杭甬高速、329国道、甬余公路、杭甬铁路穿过。沪杭甬高速横贯余姚市区,客运、货运均与全国铁路网相连。
  四.行政区划
  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52719人,其中:余姚市区 241129人、低塘街道 64319人、朗霞街道 39273人、临山镇 41929人、黄家埠镇 38574人、小曹娥镇 28306人、泗门镇 61334人、马渚镇 49111人、牟山镇 19200人、丈亭镇 30952人、三七市镇 29493人、河姆渡镇 21104人、肖东镇 26537人、梁辉镇 39843人、大隐镇 8754人、陆埠镇 48006人、梁弄镇 30297人、大岚镇 11433人、四明山镇 9928人、鹿亭乡 13197人。
  *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五.经济概况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7亿元,增长10.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2亿元,增长10.8%,其中地方级收入33.3亿元,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亿元,增长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7亿元,增长19.2%,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22亿元,增长1.1%,餐饮业零售额17.3亿元,增长21.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5.6∶60.4∶34。2008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825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3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规模以上销售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14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997元,增长1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2.3亿元,比年初增加68.6亿元,增长32.1%。
  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会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近年来,余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涌现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榨菜”、“铜钱桥榨菜”、“明凤甲鱼”等名牌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王国、模具之乡”之称。工业经济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电动工具、打火机、消防器材、不锈钢制造等行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遍及全市各地。近年来,余姚名牌产品迭出,涌现了帅康、玉立吸油烟机、富达吸尘器、舜大全价饲料等中国名牌产品。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驰名商标76件、省著名商标41件、宁波市知名商标14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在2008年全国县域商标发展TOP100”名单中列第17位。
  余姚也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市之一。依托全国最大的塑料交易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这里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届中国塑料博览会(1999年――2008年)、中国小家电博览会、中国裘皮服装节、中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全国电动工具展览会等大型经贸展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余姚经济的发展。这里还有全国闻名的中国轻工模具城、中国裘皮城和在建全国最大的中国有色金属城等。这些市场共同构建了余姚这个全国商贸大市。2008年余姚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排行榜中名列41位,居全国县级城市第4位。
  全国专业市场:
  中国塑料城(余姚)、中国轻工模具城(余姚)、中国裘皮城(余姚)、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余姚)、梁弄灯具城(余姚)、
  余姚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和第9位。余姚不仅是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同时还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模范(县)市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浙江省十强县(市)、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
  余姚"三城"
  中国塑料城
  中国塑料城是一个集塑料原料(配料)、塑料制品、塑料机械的加工、交易以及信息交流、展览展销、技术开发于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多功能、广辐射的全国性塑料专业市场。
  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
  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位于余姚市区北侧,是一个集模具制造加工、模具设计研发、模具技术培训、模具信息服务和模具材料设备交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模具工业园区。
  浙江远东工业城
  远东工业城是台商(台湾玩具同业公会部分成员)独资的成片开发项目,位于浙江省余姚经济开发区南区。  [以上内容由网友"不能没有你"分享。]
以下地名与余姚市面积相当:
区划: ? ?
?宁波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史无前例暴雨来袭 余姚城区七成被淹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近日,2013年23号台风“菲特”重创浙江,造成多地受灾。其中,宁波所辖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的县市之一。官方称,目前余姚市70%以上城区被淹,全市83万人受灾。不过,目前水位已出现下降。
  新华社报道了这一消息。另据余姚市政府新闻办@消息,截至10月10日下午13时,余姚水位已经出现下降。目前余姚城区已恢复80%供水,52万份水、面包、方便面等救济物品已到位,正在各救济点分发。10月10日,还将有40万份救灾物品运抵余姚。
  暴雨史无前例 损失巨大
  据中新网10月10日消息,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水利部门获悉,此次台风“菲特”带来的强降雨使甬江流域在4天时间内的平均面雨量达到440毫米左右,超过2012年正面登陆的“海葵”台风,特别是甬江流域面雨量接近百年一遇。
  其中,灾区余姚的总降雨量达7.5亿立方米,相当于68个西湖的总水量。
  据浙江省民政厅网站消息,10月9日下午,浙江省民政厅已调运100艘橡皮艇到余姚,并派遣一个紧急救援协调小组到余姚灾区。10月10日早晨,救援小组抵达余姚。
  余姚市为县级市,全市户籍人口超过83万,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为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也是新石器时代历史遗存——“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地。
  10月9日,新华社记者在余姚市区看到,该市主城区仍处于一片汪洋中,大部分住宅小区低层进水,大量小汽车被积水淹没,道路瘫痪,多个街道水深超过1米,当地大部分地区仍停水停电无通讯信号。目前,学校、单位和工厂都已停止运行,部分民众无足够食品。
  据浙江省水利厅,截至10月9日12时,因受此次台风影响,浙江省11个市80个县(市、区)986个乡(镇、街道)874.2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103.92万人,因灾死亡7人,失踪4人,直接经济损失275.58亿元。
  城市内涝严重 应急反应敲响警钟
  据宁波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宁波市防汛救灾指挥办负责人就“为何此次余姚受灾最为严重”时称,一是台风过程县域降雨余姚为560毫米,为全省最大,且主要集中在2天时间内;二是甬江流域的奉化江流域与余姚所在的姚江同时出现大洪水,导致宁波市三江口洪水叠加,高水位持续不退。三是余姚上游的上虞也同时遭受强降雨,导致域外来水较多。
  据钱江晚报消息,余姚市三防办的工作人员解释称,内涝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整个陆埠镇农田多,地势相对较低,创新高的集中降雨量和姚江水位让镇中心水漫金山;第二,陆埠水库水位迅速上涨,采用自由式溢洪。当水位高于最大限额46.19米时,水库便自动溢流。
  此外,宁波城市内涝防治标准是20年一遇24小时排出,排水管网设计重现期一般为一年一遇,重要地区或者有条件建设的地区达到三五年一遇甚至更高。但是,这次台风的降雨雨量大并且集中,已经大大超过了相应的设计标准,这加剧了内涝。
  水利专家也表示,宁波有一半面积都处于甬江流域,因此,此次台风引起的水灾才会如此严重。而在重灾区余姚市,总降雨量高。加上高潮位顶托及河网水位居高不下,导致积水迟迟难以排出。
  台风“菲特”是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第2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日凌晨1时15分左右,“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菲特”一度打破浙江省瞬时风速纪录——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出现17级以上的极端大风。
  登陆当天的10月7日,浙江全省面雨量149毫米,为该省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面雨量。其中浙北和沿海的杭州、宁波、绍兴、湖州、慈溪、余姚、瑞安等13个市县日雨量均破当地历史纪录。█
  (财新记者 周天)
责任编辑:常红晓 | 版面编辑:林韵诗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贵州人,涨文化!有一个跨越古今、不朽于世的人等待你发现……
昨日,贵阳市“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浙江省余姚市,并在王阳明先生的故居瑞云楼举行了启动仪式。
采访团在阳明先生故居前合影留念▼
“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以“踏昔日圣贤足迹,寻阳明文化之源”为主题,由贵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修文县委、修文县人民政府、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承办。
采访活动从10月8日持续到10月23日,为期15天。活动涉及黔、赣、湘、浙四省,除采访团沿途报道之外,还将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新社等中央媒体及各地主流媒体介入采访、联动报道。
“此前,采访团从修文县出发,经过2天1925公里的奔波,于10月10日抵达浙江省余姚市。阳明文化不仅对中国有深远影响,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备受推崇。因此,本次采访采用国内外双线进行的形式,国内采访团记者,从王阳明先生的出生地浙江余姚出发,将行经宁波、绍兴、长沙;抵达王阳明先生立功的主战场江西,进入阳明文化发扬之地湖南,最后到达贵州,也就是王阳明先生一生最关键的转折地——修文龙场。同时,特约记者将在日本探寻阳明文化对东亚的影响并带来相关文章,力图完整并系统地对此进行报道。
余姚是宁波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自古人杰地灵、崇文重教,素有“东南名邑”、“文献名邦”之誉。公元1472年,王阳明诞生于余姚县城内的瑞云楼,并在此度过少年时代。
在余姚市,以王阳明先生命生的街道、社区众多,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旷世巨儒 ▼
余姚市陈列的王阳明先生悟道雕塑▼
瑞云楼建于明代前期,占地近五千平方米,历近五六百年,至今保存着头门、二门、仪门、正厅,原有格局大致完整。
采访团到达瑞云楼▼
离家之后,王阳明曾多次回乡省亲、祭祖,还在余姚中天阁讲学,将其学术传播于姚江两岸,培养了大批王学中坚,进一步奠定了姚江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的重要地位。
座落于闹市中的王守仁(别号阳明)故居是当地人的著名地标▼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由于王阳明非凡的成就,后人尊其为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
经过本次在余姚的采访,本报将向读者直观地展现王阳明的家学家风、成长环境。其在余姚的诸多典故,有助于厘清阳明思想起源、发展、传承的脉络。王阳明讲学中天阁等事迹,对于深入了解阳明心学,感受其教化思想,具有寻根溯源的效果。
“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得到了宁波市委宣传部和余姚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昨日的启动仪式上,采访组和余姚市文物管理保护所互赠了《阳明先生法书集》、《阳明先生遗墨》。
采访团向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赠送来自贵州的礼物《阳明先生法书集》▼
此次双方互赠的《阳明先生法书集》、《阳明先生遗墨》,均为两地学者经过多年收集,收录到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留存于世的诗文、书札、碑刻等。
而这两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也是深入研究王阳明先生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指导、校正相关领域研究的缺陷和失误,可以更好地传承“知行合一”的阳明思想。
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叶树望、姚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诸焕灿出席了启动仪式。两位专家表示,余姚是阳明先生故里,修文是阳明思想的起源地,借本次采访活动举行的“东风”,以王学为纽带,让修文与余姚、贵州与浙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为弘扬和传播阳明文化,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精神共同努力。
据悉,在完成余姚的采访任务后,采访组将跟随阳明先生的足迹,穿越黔、浙、赣、湘四省余姚、绍兴等十余个城市,继续就阳明文化展开系统性主题报道。从今日起,本报的系列特别报道也正式推出。
据了解,本次采访活动还得到了新浪网、宁波晚报、余姚日报、余姚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浙江媒体关注
“贵阳媒体重走阳明路,对于深入挖掘王阳明心学的深厚内涵和历史价值,促进宁波贵阳两地阳明文化交流,弘扬阳明学说,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意义应该更为重大。”宁波晚报记者陈晓旻按为采访团一行“点赞”。
不过,让人更为称道的,是本次采访全媒体式的报道方式。“这次采访整合多个传播渠道,借助报纸、网络、广播、视频直播等传播形式,以全媒体的形式将精彩纷呈的‘知行之旅’展现于受众面前,这在全国大型系列采访中,无疑有着巨大的创新与突破。”
“作为阳明先生故里的余姚媒体人,感谢同行们为探寻阳明文化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地来到浙江开展采访报道。”余姚日报记者胡瑾中表示,自己也将在阳明故里,为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作出努力。
采访团活动 赢得点赞声
10月12日,“知行之旅·发现阳明”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阳明故里余姚,拉开了系列采访的序幕。在王阳明故居的启动仪式上,不少在内游览的游客,都围在采访团身边,希望与采访团成员合影留念。
启动仪式定在昨日10时,此时正巧遇上近200名游客进入王阳明故居。不少人立刻围上来,与“知行之旅·发现阳明”的旗帜合影,并询问活动的内容。
“我对贵阳并不陌生。”余姚市民沈小英曾前往贵阳旅游,筑城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看到你们派出了采访组,这才发现贵阳在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也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回头,我一定要再去贵阳,去瞻仰老乡王阳明悟道的地方。”来阳明故居旅游的宁波市民高云飞看到采访组后,她追寻传统文化的心被再一次唤起。
“长期以来,宁波都深受阳明思想的熏陶。潜移默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也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高云飞说,未来,她也要进行一次“知行之旅”,在行动中发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
专家寄语&点评
“这是一次充满期待、令人敬佩的王学寻访之旅。”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叶树望表示,本次采访活动的举行,能够进一步提升阳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阳明文化最重要的内核,就是‘知行合一’。”得知本次采访是国内媒体首次组团沿王阳明生活轨迹,重寻阳明文化的主题采访活动后,叶树望表示,重走心学之路,正是践行“知行合一”精神的最佳表现。
“每去一次贵阳,我都感受到了那里令人欣喜的变化。”叶树望表示,他曾多次前往贵阳修文,瞻仰阳明先生悟道史迹,也一次次见证了贵阳在弘扬 “王学”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本次采访活动的举办,是贵阳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姚江文化研究会会长诸焕灿的观点与叶树望不谋而合。他寄语采访组,在重走心学之路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阳明精神的现实意义,成为弘扬阳明精神的“急先锋”。
阳明心学 实践之学
张明(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暨中国文化书院兼职研究员、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
阳明心学并非主观之学,而是实践之学、力行之学。如果要追问“心”到底是什么?答案是:“心”就是良知、就是天理、就是是非,就是明觉、就是至善。在我看来,天理不在天上,而在自己“心”中,也就是心中那点良知,那点是非、那点善良。也就是说,良知的本体是“心”,良知的功夫是“行”,只有将“心”中的良知、是非、善良实践、运用出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做人的本来价值。
我研究阳明心学已有较长时间,往往只知道书本上的道理,很少有实践和运用的机会。通过此次“知行之旅,发现阳明”采访活动,实现向往已久的探寻阳明之路,可以亲眼见证阳明当年力挽狂澜、挽救社会而留下的遗迹,可以亲身体验他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心路历程。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对自己的阳明心学研究能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
阳明文化 不朽之光
胡光胤(贵阳市修文县史志办主任)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从阳明先生悟道的龙场出发,一路奔向圣贤的故乡—浙江余姚。
无数次书册上的描述,怎及身临其境的瞻仰。走近阳明故居,感受着圣人出生地的文化,徜徉于历史长河,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停不住脚步,止不下思绪,心在圣贤的引领下涤荡。
先生的良知学说,一度使我感觉高不可攀。可当我真正迈开步伐,走在求知的路上,,渐渐觉得心渐渐清了。先生“真三不朽”的光芒无限,但更可贵的是,先生悟道于龙场时所思,“吾圣人处此当何为”, 为我们平和地诠释了“知行合一”的最初体验:要想达到新的高度,有舍才能有得。处世如斯,做人如斯,释然之心,方能有大作为。
知行之旅,我期待。踏上行程,一切重新开始,一切从心开始。回首不求满载而归,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本报特派报道小组:张可 申欣 路榕 黄震 赵越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