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2017便利店发展趋势是未来零售的发展趋势么?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赢商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0-,邮箱:。
文章关键词:
开业:2018-10面积:0万O开业:面积:17万O开业:面积:66万O开业:面积:80万O
业态:餐饮面积:200-300O业态:酒店面积:O业态:休闲娱乐面积:O业态:其它零售面积:O
×扫描分享到微信IndustryNews
无人便利店推人工智能化,与新零售的结合点在哪?
编译:dc136
&  无人便利店的兴起或许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在互联网大力鼓吹新零售的当下,O2O转而贴上了个高大上的标签,虽然本质上都是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但在用户的角度来看,新零售这个词似乎更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国内的缤果盒子和淘咖啡则是引发人们关注最直接的例子,当时马云还亲自到淘咖啡体验。虽然无人便利店很受市场欢迎,但业务推进还有诸多的难题,一个是成本的问题,一个是运营模式的问题,其到底能否成为一个好项目,还要看市场对其接受度有多高。
  即便是如此,无人便利店的风口已来,大批的投资者希望可以引进这个项目,其简捷化、规模化、系统化的运作方式是最吸引人的。采用人工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成本,推算用户需要的商品并满足其对于SKU选择,及时供货,由早前的单项交易选择变为双向交易选择,大大提高了交易成功率。
  人工智能化解决方案该如何运作?
  缤果盒子率先推出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小范FAN AI&,它主要实现了对于后台大数据的智能化监控,通过对用户的购买行为作出准确的预判,再结合动态货架实时更新内部商品SKU,及时发出货源补充警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小范FAN AI&的数据结果进行选择性的货源补充,哪些SKU是需求量大的,哪些是购买频率低的,在货源补充的时候就可以有了针对性。另外,对于一些周边衍生品SKU也可以进行适量的补货。
  除了在数据方面,其推出的新的收银技术避免了此前使用RFID技术的繁琐的标签、录入的过程,只需要配合图像识别技术、超声波和传感器技术,通过交叉验证,不仅加速了支付环节,在准确度上也提升到了99%以上,加之其低廉的造价,对于大面积的推广是十分有利的。
  那么其运营效果如何呢?据缤果盒子介绍,单是4个人的运营团队,即可管理40个缤果盒子,运营效率很高,成本也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就是每日的补货、检查盒子是否能正常运转。如果有问题,及时通知专门的运维团队即可。
  在加入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之后,无人便利店将SKU分配、支付、货品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智能化处理,在技术上和运营模式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缤果盒子目前已经落地约158个实体盒子,按照之前的运营要求,仅需要16个人的运营团队就可以完全解决运营需求。以城市化加盟项目来看,四个人管理40个点位,几乎可以覆盖一个二线城市方圆几十公里内的所有区域,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点位选择和SKU仍然是无人便利店的命门
  无论无人便利店如何进行技术升级,但作为辅助功能,其可以加速交易过程、提升用户体验,但终究不能解决最本质的核心问题&&无人便利店点位的选择,店内产品SKU的设置,这依然是每个店要进行优化升级优先考虑的关键点。
  如今的便利店绝对不比小区少,而且在每个小区都有多家便利店,再加上国外品牌如罗森、7eleven,以及京东、亚马逊等都纷纷入局线下便利店,用户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主要考虑便利店的位置、以及是否有他们需要的商品。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配合大数据技术,可以解决产品SKU问题,但是点位的选择就需要考虑多重因素了,商业圈、用户数量、与周边便利店的距离、交通等。从功能上来讲,无人便利店要做到在正确时时间、将正确的商品卖给需要它的用户,将供给端和需求端完美结合,这是很难的,无论是缤果盒子还是其淘咖啡,都还处在探索之中。
  无人便利店要想革掉传统便利店的命,就要比传统的便利店选址更合理、更优,用户要能买到他们需要的商品,所以除了大面积的推广,降低运营成本外,还需要在产品内容上做文章,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无人便利店最不缺的就是资本的支持,哪个品牌的产品能够生存下来资本们就会选择持续谁。
  无人便利店与新零售的结合
  不约而同的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提新零售,亚马逊、沃尔玛、京东等也积极开始布局,将线上产品、线下店进行深度融合,结合精准化的物流大军,将平台化的交易场景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这个时候异军突起的无人便利店就成为众人追捧的掌心宝。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当我们想要购买小商品的时候,可以先打开无人便利店APP,从中搜索到附近的店面,浏览商品,选择需要的加入到购物车,如果自己想去取可以设置取货方式为自取。在你到店的过程中,便利店或通过智能货架将你订单里的产品取出并进行包装装袋,你只要到店进行验证后便可以取货。如果你在下订单后不想自取,可以选择快递员送货到家,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快递费用,并等待一段时间。
  当你需要的商品无人便利店没有的时候,可以在线上发起上新申请,在平台进行评估之后可以按照用户的总体需求量、使用频率来进行分配,再由运营人员进行补货。当无人机送货更发达的时候,配货过程将全部进行智能化操作,甚至不需要付出多少人力成本。
  此外,无人便利店的场景还能实现快递产品的代保管等,场景化会更加丰富,作为互联网的衍生品,其科技化、智能化以及低成本化的特点,与新零售结合发挥的势能早已超越了传统便利店。以商业化的角度来考虑,无人便利店对于传统零售以及新零售的颠覆性将利益最大化体现的淋漓尽致,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笔者认为无人便利店正在消化人们碎片化的消费时间,同时还将各种可消费模式融合其中,比如共享KTV、共享健身房,未来你或许看到的都是无人店,只需要进去使用消费即可,至于支付早已通过面部识别、传感器等科技技术在你使用该服务后便已经完成了,新零售也会在无人便利店的推进下提前到来。
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中国机器人网(www.)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7
相关阅读 :
779133人看过
168783人看过
109702人看过
90586人看过
77953人看过
47875人看过
35487人看过
35393人看过
全部评论()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谷歌旗下的英国子公司沉思科技(DeepMind Technologies)日...
  钰信哥导读:习近平和卡梅伦在酒吧小酌吃炸鱼薯条、开启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时代...注册 | 登录
不卑不亢,从容优雅,面对一切。公众号:玲子奋斗史
专为互联网人打造的365天成长计划,500门视频课程随便看,构建你的产品、运营知识体系。
互联网不可能取代实体店,任何零售形式都不会颠覆,它只会不断的进化,推动商业的发展。
笔者曾经在前一篇文章中表示,因为移动支付普及、线上流量红利消失、劳动成本和地租成本攀升等多重因素,自助无人设备成为新的增长点。自助新零售的模式应该引发所有行业的思考。
这不话音刚落,又出现一个新风口?“共享”大潮还未完全谢幕,“无人零售”就已经粉墨登场。
这不得不感叹:风口期真是越来越短了!
前有亚马逊Amazon Go,后有淘宝造物节“淘咖啡”,再有“缤果盒子”的速度推广加盟布局,无人零售成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笔者今天想聊聊“无人零售”,它到底是“风口”还是“疯口”?
一、市场分析
巨头纷纷布局,资本大批涌入
亚马逊的Amazon Go于去年12月亮相之后,无人零售犹如星星之火,开始燎原;6月25日,一向传统实业为根本的哇哈哈也与阿里巴巴支持的研发无人零售店技术的深兰科技签订了一份“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7月初,阿里也来给无人便利店加了一把劲,将落地无人零售计划呈现在名为“淘咖啡”的快闪店中。
由以上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看出,6月底,7月初,短短不到1周的时间,“无人零售”融资1.3个亿,以“缤果盒子”融资热度最高,7月3日融资1亿人民币,“F5未来商店”于6月26日创新工场投资3000万人民币,资本相继入局跃跃欲试,加上娃哈哈和阿里巨头“助阵”,这把火彻底被点燃了。
为什么“无人零售”会成为风口?
“无人零售”是现代未来人类的一个愿景,那是一个向往,容易造势吸引注意;
不断迭代的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及移动支付技术,为无人零售提供了技术保障;
日趋高涨的人力成本、消费者对于便利性需求的提升以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电商的崛起将我们的购物行为从线下拉到线上,而对体验与场景的注重又让我们重新回到线下;
“无人零售”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全新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规模推广性。
目前市场无人零售的三种形态
1、以机器视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路线
代表:淘咖啡、Amazon Go、Take go
购物流程:
人脸识别确认客户身份
摄像头对商品进行识别
手势识别来判断商品状态
用户购买轨迹跟踪
机器视觉技术存在稳定性问题;
前沿技术的稳定性尚无法保证,且成本过于昂贵,商用难度较大。
“淘咖啡”与Amazon Go、Take go又有点不一样,“淘咖啡”又可以说是“RFID派”的扛把子,Amazon Go商店内可以拿了商品就直接走,不过“淘咖啡”需要客户最后进入“结算空间”,用到的仍然是RFID技术。“结算空间”有两道门,第一道门感应到顾客的离店需求时,会自动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后开启第一道门。用户通过第一道门后,系统会对商品上的RFID标签进行感应并自动扣款,同时开启第二道门让用户离店。
“视觉刷脸”和“拿了就走”是人们对无人零售最完美的体验,但是目前的Amazon能完美运行的条件是:店里少于20人或当用户移动缓慢时,另外,有体验者反应“淘咖啡”的刷脸识别感应不灵敏,刷脸时候调整了4次位置,才刷上脸,由此看来,视觉识别、深度学习算法等一系列前沿技术还不够完美,误差严重影响体验,真正的“视觉刷脸”和“拿了就走”离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以RFID为基础的物联网路线
代表:缤果盒子
购物流程:
扫开门二维码,智能识别开门(使用微信扫码,首次需要绑定手机)
将商品放置到收银台检测区(需要整齐码放,不要堆叠或放倒商品)
扫一扫付款,专用二维码(支持支付宝、微信等在线支付方式)
取走付款商品,系统自动开门(需要在门口检测区稍等片刻,自动开门)
容易损坏的问题
RFID成本高
商品丢失问题
有店面甚至还未解决防热技术等基础性问题
缤果盒子最大的特点就成本低廉,可以批量复制,区域性管理。缤果盒子在技术上与采用RFID方案的普通便利店并无二致,需要消费者到收银台自助结算。不过特别的是店面是个15平米的盒子,是可移动的,试错成本低,在一个地方生意不好,大可换个地方重新开张。而不需要像普通便利店一样,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重新装修。
缤果盒子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充分利用了商业地产与公共区域租金之间的差价。缤果盒子本质上是一个移动的封闭空间,把它拉到公用空间(小区或者路边),它就成了商业网点,无需支付任何租金。不过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类似的便利店增加,监管必将接踵而至。7月13日,缤果盒子杨浦区店因涉嫌违建遭到城管调查便是前兆。
3、以售卖机(二维码)形式的互联网路线
代表:F5未来商店
购物流程:
第一种是通过移动端下单,到临近的 F5 门店取货;
第二种是通过店内的自助终端下单,机器出货后取货;
第三种是通过店内的商品墙扫码下单,机器出货后取货。
进入商店(与传统店面无异,无需身份认证)
LED屏幕手机扫码需要的商品
跳转支付页面支付
右边的取货口就掉出你购买的商品
购买前无法接触到商品
交易繁琐,体验不佳
本质上还是传统形式的零售
F5 的无人值守便利店通过机械臂来实现,由四台机器设备构成,一台快消品售货机,主要售卖罐装饮料等标品,平均7秒出货;一台鲜食商品售货机,售卖车仔面、鱼蛋等鲜食,平均 50 秒出货;一台冲饮售货机,售卖咖啡等饮品,平均 20 秒出货;以及一台自动餐桌清理设备。
F5的无人零售更像是放大版的无人售卖机。比较佩服F5的鲜食商品售卖,据数据显示,F5店铺盈利50%是来自鲜食商品的售卖,另外他的细节人性体验做的比较好,比如:桌面上的USB插座;但是,同样也可以注意到,因为不用认证随时进入,目前F5更多的用户进入是为了休息、凉快或者聊天、充电。
二、当下困境
“低成本”还是“伪命题”?
1、低人力、低试错、低运营成本是目前无人零售主要吸引力
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今天,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利润,提升了效率。另外,相同的库存存放占地面积比传统超市要小,缤果盒子为15平方米,可放置400到500SKU(库存量单位),七八千件库存,相当于三四十平方米传统便利店的存量,也是大大降低了成本,造价(10万)约为传统店铺的四分之一。
然后,房租人力成本并不是无人零售的主要成本,以7-Eleven为例,人工只占其营收的1.8%,即便是加上店铺的租金也不到营收的5%。
2、实际成本不仅是房租人力成本,主要是安全性带来的成本
以缤果盒子RFID派为例,一方面,RFID标签,面临成本高的问题,RFID技术已有百年历史,过去一直运用于零售的物流和仓储环节,随着技术成熟,价格有所下降,目前向商品销售上使用转换,有业内人士表示10w个RFID成本为0.65,这更适用于高单价的商品,卖一瓶饮料,你贴个RFID不一定划算。
另一方面,有些无人店铺撕掉商品上的RFID标签就可以逃避结算,目前的视频监控、联网报警等技术也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这些行为。无人便利店的防盗效果并不是及时性的,从成本上看,还需要考虑被盗取商品成本的损失,从未来方向看,防盗的关键还是需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3、昂贵的机器成本和技术研发成本
缤果盒子于6月由于店内持续高温,致使众多甜甜圈、巧克力等产品融化,贴出“技术调试,暂时停运”通知,说明店面甚至还未解决防热技术等基础性问题;对于无人零售,防盗系统很重要,而目前防盗系统的时效性和灵敏度在技术上还需要不断完善,总结:机器制造和研发调试需要很多钱!
“无人”是无人零售的核心竞争力?
1、因为“无人”,出现问题无法回应用户的一般诉求
不能基于人力成本的节约,就把服务员替换成机器,机器的运作是需要标准化算法技术,然而人的生活和思想是具有非标准的个性化需求特征。举个例,F5的鲜嫩食物服务,点餐时候都是标准化的配方,那如果,我想要少点辣,跟谁说?上来的菜我想退,怎么办?辣的要死的时候,我急需要水,怎么办?这种非标准的服务,全靠用户和机器去交流,起码现在是不可能的。
2、便利店终归是零售生意,供应链的智能调度管理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零售”是什么?
零售:商品流通的通道型业务,是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排列组合和流程优化。
便利店用户的需求?
根本需求:突发性购买行为的需求满足
期望需求:价格实惠,时间成本越低越好
零售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商品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流和物流的效率提升)
选址:用户完成购买行为的时间成本,服务半径内的人流量和转化率
供应链管理:货品、备货及时性、库存管理、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等等
而目前的“无人零售”本质上提供的是一个新的线下结算解决方案,去掉的只适合收银环节。决定门面赚不赚钱的核心在于人流量和转化率,无人结算在当下根本影响不了用户购买决策,支持不了一个长期健康的商业模式。
便利店终归是零售生意,供应链的设计和管理是决定成本的关键。把传统便利店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以互联网的方式改造,同时加以地区零售大数据的选品策略,提高地方上的选品精确率和效率,提高后台供应链的流通效率。
3、数据跟踪采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无人零售最核心的价值不在于“无人”,而在于数据采集,依靠技术对店内发生的行为数据进行跟踪记录,客人逛超市最喜欢走哪条路线?哪个货架客流最密集?哪个货架客人停留的时间最长?对线下数据采集分析,让零售场景体验、选品精确率和效率,做到最“善解人意”,这些数据通过分析和整理带领线下实体店开拓新大陆。另外,每个ID的消费记录,行为数据会成为这个行走的ID的数据支持,为后期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实现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供支持。
三、未来发展
1、无人零售店及用户数量会出现规模性喷发
目前无人零售店还在新事物萌芽阶段,刚起步,用户覆盖率较低,还在不断试错市场不断调试。当前行业巨头的布局,创业公司跃跃欲试。主要还是因为所谓的节约成本的优势凸显,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技术问题,近几年,人工智能成为众领域焦点,目前存在很多技术不完善问题,随着这些技术不断的被完善,无人零售店会被大量复制推广,无人零售店及用户数量会出现规模性喷发。
2、核心在于完成线下商业闭环,扩大新零售的战场
通过高密度布点、全服务门店全面控制区域线下流量,笔者认为这也是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电商巨头布局无人零售的主要原因之一,做无人零售的很重要的一点的是供应链的管理,而这是电商巨头本身的优势,那么为了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场景融合,形成商业闭环,需要高密度布点,提升用户覆盖率。
3、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数据采集智能调度
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管理,通过大数据智能调度,高密度布点、信息、物流系统等精细化管理将运营成本降到最低,无人零售甫之以大数据,提高地方上的选品准确率和效率,提高后台供应链的流通效率,这才是无人零售之战获胜的秘诀。(当然,这还是需要技术,现在技术不够完善)
4、技术研发提升完善仍然是愿景实现的主要途径
除了第3点说的需要技术来完善,目前的无人店面的基础降温系统、防盗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数据的采集都需要技术来不断完善。技术的研发以及技术的精确度的提升是目前无人零售行业主要的智能之路。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未来无人零售肯定会是市场上主流的零售模式。以后是人工智能时代,一定会带动新零售在零售业内的革新和发展。
5、手机场景化培养成为互联网发展着力点
现在的生活,似乎都离不开手机了,公交车都可以刷支付宝了,吃饭可以不带钱,租自行车扫一下就可以骑走,手机场景化已经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是未来电商最可能的发展模式。未来的发展可能通过线上VT技术体验电商产品,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刺激用户消费。未来手机场景化培养会成为互联网发展的着力点。
无人零售是“风口”也是“疯口”,互联网不可能取代实体店,任何零售形式都不会颠覆,零售只有效率之分,效率高的零售形式会不断优化行业,推动商业不断进化。
最后引用京东CEO刘强东在的话:
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零售革命中,智能技术会驱动整个零售系统的资金、商品和信息流动不断优化,在供应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需求端实现“比你懂你”、“随处随想”“所见即得”的体验升级。未来零售基础设施会变得极其可塑化、智能化、协同化。
#专栏作家#
玲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微信公众号:玲子奋斗史。不卑不亢,从容优雅,面对一切,我是玲子。职业产品经理,关注互联网人工智能、商业产品,擅长需求挖掘和运营管理。我是个励志气质聪颖漂亮的女青年。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创不易,欢迎赞赏(*^▽^*)
赞赏4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16赞已赞 | 6
不卑不亢,从容优雅,面对一切。公众号:玲子奋斗史
产品经理群运营交流群求职招聘群
Axure交流群
PM要学点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
10个回答15人关注
0个回答0人关注
8个回答25人关注
11个回答10人关注
8个回答73人关注
13个回答20人关注全球新零售案例:未来是“无人便利店”的?_创投_科技头条_砍柴网
全球新零售案例:未来是“无人便利店”的?
/ 王子威 /
电商们解决的难题是邮费的问题,实体店们(尤其是销售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的)要应对的问题是排队结算。
在新零售领域,国内外都瞄上了便利店这一小型业态。国内的玩法在此不累述,我们不妨看看来自欧洲(瑞典)、北美(美国)和亚洲(韩国)的&新零售无人便利店&。
我们要提到三个无人便利店,按时间排序如下:
2016年1季度,瑞典出现了名为&N&raff&r&的无人便利店业态;
2016年年底,亚马逊在美国推出Amazon GO便利店;
2017年5月,韩国
推出名为&7-Eleven Signature&新型智能便利店业态。
三者都是主推力量的无人便利店,我们不妨来看看不同点在哪里。
1. 瑞典N&raff&r
N&raff&r是瑞典语,意为&在附近购买(Shop Nearby)&主要是针对于住在&大农村&的瑞典消费者&&人家才没有24小时店呢,周末开不开店都两说呢&&急需购买某种商品时,他们常常会遇到附近的店都关门了,而最近的商场要在20公里外的窘境。
N&raff&r是没有店员的,也就实现了真正的24*7全天候服务(这个逻辑只有欧洲才会有&&)。
消费者用N&raffar这款App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便利店的大门,然后想买什么直接扫码就可以了&&有趣的是,所有款项都是按月结算的!
看起来这里会有很严重的偷盗问题,其实不然,一方面店内有数个摄像头实时监控,另一方面App是和个人银行卡绑定的,如果此人信用有问题,那么他根本都扫不开便利店的大门。
不过,这家店唯一的问题是,目前只有2家,都是在&边远的&瑞典南部村庄&&
2. Amazon GO
第二种是亚马逊推出的Amazon GO便利店。
GO的特点是,用户只需在进店和出店的时候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实现无人结算,因为当消费者拿起商品后,店内的传感器、图像识别系统等会将商品&放入&消费者的手机购物篮中,按亚马逊的话说就是造一种&拿起就走的体验(Just
Walk-out Experience)&。
3. 韩国7-Eleven
第三种是今年5月份在韩国出现的智能7-Eleven。
这种店铺名为&7-Eleven&
Signature&,尽管它也打造了无人结算系统,但不同点在于,它的结算依靠的是用户&扫手&而不是扫手机&&甚至你想刷卡、刷手机、付现金都不行&&这里,其实是重新打造了一个生物支付手段而已(这套系统名为HandPaySystem,&手付系统&)。
7-Eleven的另一个不同在于,消费者必须拿着商品走到自助借款台,将商品放在传送带上,由系统360度扫描条形码,进而确定用户到底买了什么东西&&比起亚马逊的技术,就稍显&弱小&了。
《零售威观察》评论
对比这三种无人便利店,你会发现,瑞典那个是奇葩,在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相信我,这个要是出现在国内,它是活不过一个晚上的&&不过通过和银行卡绑定,让有信用问题的人无法进店,倒是个有趣的思路。
对国内有借鉴意义的是Amazon GO和7-Eleven Signature。
宏观地看,电商们解决的难题是邮费的问题,实体店们(尤其是销售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的)要应对的问题是排队结算。在上述两种方法当中,7-Eleven的思路应该是更好的。
手付系统最大的问题在于,消费者要先注册自己的手(其实系统扫描的是血管厚度、掌纹),将之和乐天会员卡绑定,然后才可以使用,这里面临的是信息安全问题。同时,初期的邀请注册可能确实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然而在真正用起来的时候,手付的好处其实比手机更大,毕竟手机还会面临忘带或没电的问题。其次,只要能保证扫描准确率,那么将不会出现传统&盗刷&问题。最后,乐天已经打算将这个手付系统进行推广,考虑到乐天集团在韩国的地位,这将是革命性的。
同时,比如Amazon GO便利店的&高科(逼)技(格)&却不接地气,7-Eleven这套手付系统和自动扫描技术的结合更会让系统可以更准确地判定消费者的购买商品和金额。
毕竟目前Amazon GO便利店迟迟无法试运营的原因就在于当店内客流量大的时候、消费者脱掉外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商品结算出错的问题;而将商品放在传送带上进行自主扫描条形码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对于新零售而言,小型店是重要载体,其中核心就是便利店、快闪店,这些店铺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商品的精中选精和完善的供应链系统&&而这个不是消费者关注的&&而是如何应对&程式化&的购买。
这时你只有两种解决方式,要么让店里充满奇怪的东西,给用户带来体验(尤其是快闪店),这时候店里拥挤点甚至还是好事;
要么让用户能尽量减少在店内的等待时间,能从你的精选品类中马上拿到自己的东西,毕竟赶紧结账走人&&别忘了,小型店本身就是为了能&拿起就走&的,大型购物中心和百货店才是想方设法让用户多待一会儿的。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砍柴网热线: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便利店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