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参军人员的家庭能否作为精准扶贫八类人员护贫对象

您当前的位置: >>
2016年度福泉市民政兜底精准脱贫工作推进情况汇报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部署,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并加强专项救助制度之间有效衔接、强化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切实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举措之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工作,确保我市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提高低保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相适应。一是提高低保标准,逐步推进&两线合一&。紧紧围绕到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相适应的总体目标,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2016年我市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2015年的495元/月/人提高到545元/月/人,增幅10%;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元/年/人提高到3132元/年/人,增幅18.6%。二是按新保障标准及时发放低保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16年底,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4117.11万元。三是分类施保、分类管理。在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基础上,对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按低保标准30%比例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对一般残疾人、在校学生、失地农民、独生子女家庭成员、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纯女户家庭成员、单亲家庭成员等低保保障标准的20%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全年低保对象中享受增发补助金的特殊困难对象11265人。
  (二)做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工作。把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认定、审核、审批工作纳入与低保年度核查工作同步进行。月共发放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103.56吨,救助人,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质量均在国家二级以上。
  (三)扎实开展因灾返贫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为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全市共安排1205名干部参与7&8月因灾返贫困难群众排查工作,对所有耕地被毁、农作物受灾、家庭人员受伤或死亡的困难群众为核查重点,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认真做好困难群众排查工作。经过对因灾返贫困难群众进行排查、入户调查、审核审批等程序后共新增313户753人纳入低保保障。
  二、强化农村低保、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一)政策上衔接。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要求,结合实际,出台了《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农村低保对象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衔接工作操作规程》等文件。
  (二)标准上衔接。针对2014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较低,与扶贫标准有较大差距的实际,统筹考虑2020年全面小康基本生活水平、农村低保保障格局、提标财力保障等因素,超常规大幅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大幅抬高农村低保标准基数。年我市扶贫标准分别是2736元、2968元、3146元,分别提高18.9%、8.5%、6%;年,我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2000元、2640元、3132元,分别提高16.3%、32%、18.6%。通过持续提标、实现&两线合一&,构建起强有力的兜底扶贫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对象衔接。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系统中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按政策给予低保保障、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做到&四个对应&。民政、扶贫部门分别将农村低保对象和精准扶贫人口的详细信息及时录入到低保信息系统和精准扶贫系统并按需求实现信息数据互通,数据共享。2016年底,全市共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31200人、农村低保对象19567人,在精准扶贫系统中低保对象共有13860人,两项制度衔接对象重合率为81%。
  三、强化低保制度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衔接,确保移民困难对象享受到迁入地同等待遇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保障工作,我市制定出台《福泉市关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人口市民化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实行)》《福泉市农业转移人口及外来人口市民化实施细则(实行)》,规定对纳入全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范围且生活困难的家庭,根据政府安排搬迁到城镇区域(产业园区、景区)安置点后,自落户居住之日起,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城市低保待遇;搬迁到农村区域(中心村)且生活困难的家庭,可申请农村低保待遇,易地扶贫搬迁修建或购置的房产不作为纳入迁入地最低生活保障的限制条件;已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家庭,在自愿前提下,可向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对&村改居&的生活困难家庭,自&村改居&之日起,可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申请城市低保待遇。对迁入城镇、产业园区的搬迁户,自迁入之日起按城市低保标准给予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
  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
  2016年我市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元/人/年提高到4800元/人/年,提高幅度达3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由2015年的2200元/人/年提高到2400元/人/年,提高幅度达9.1%,同时,将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低保保障并低保标准30%的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城市&三无&人员纳入城市低保保障并低保标准30%比例增发特殊困难补助金;孤儿除发放基本生活养育保障金外(集中基本养育标准为1050元/月、分散基本养育标准630元/月),还纳入低保给予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综合保障水平高于低保标准的1.3倍(即每名特困人员集中年供养水平达7972元、分散年供养水平达6772元)。2016年底,全市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66户737人,发放供养资金246.61万元;共有城市&三无&人员55人,发放供养资金150万元;共有孤儿63人,发放供养资金50.76万元。
  五、提高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为统筹和规范医疗救助工作,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黔南州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从资助困难群众参合参保、门诊医疗救助、基本住院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与其它制度衔接、&一站式&结算等五位一体医疗救助格局:一是扩大救助对象和重特大疾病病种范围。对具有当地常住户籍或具有居住证且在当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家庭成员、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的大病患者、低收入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等10类对象实施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病种在国家和省规定的24种的基础上增加至48种、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为45种。二是资助参合参保。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给予资助,特困供养人员、60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肇事肇祸的精神障碍患等给予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资助不低于35元/人;二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给予不低于10元的资助。三是门诊医疗救助。对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实施门诊救助,年度累计救助封顶线500至1500元。另外,病患对象患病病种是我州45种门诊慢性病特殊病种范围内的按住院标准给予救助。四是提高救助标准,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将基本住院年度救助封顶线提高到3.5万元,医疗救助对象中的特困供养、低保、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等7类对象可享受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计生扶助、优抚医疗补助等政策保障后剩余个人自付合规费用给予70%以上基本住院救助,其中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及80岁以上老年人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合规住院费个人自付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在年度基本住院救助封顶线内给予100%救助;8&10类可享受50%的基本住院救助。对象患重大疾病的,对超过基本住院救助年度封顶线且未实施救助的部分实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救助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年度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全年筹集医疗救助资金495万元,支助参合参保人,资助资金37.39万,实施医疗救助1281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551.21万元。
  六、加强临时救助力度,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一)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标准。出台了《福泉市临时救助工作实施方案》从救助对象范围、申请条件、救助方式、救助标准、申请办理程序、资金筹集管理、与其它制度衔接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全市统一执行。对具有当地户籍、持有当地居住证的家庭或个人、以及在当地相对固定工作或有相对固定住所半年以上流动人口。在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因灾、入学、重大疾病或其他突发性、临时性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或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家庭(个人)基本生活困难的可实施时救助。个人救助标准为300至3000元。家庭救助标准一般为500至10000万元,对困难程度特别大,面临生存危机、心理危机,急需政府救助的急难家庭或个人,救助标准可提高到5万元。2016年度,全市累计出临时救助资金428.2万元,共救助603人困难家庭(其中救助1万元以上的8户)。
  (二)健全完善五个机制建设。制定出台了《&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对象认定机制、急难救助快速响应机制、社会力量参与长效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五大机制,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健全完善。同时,积极加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区服务中心及村(居)服务站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确保遭遇困难救助申请对象求助有门、受助及时。2016年底,全市8个乡镇(街道)共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窗口74个(其中,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14个,村(居)服务站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窗口60个)。全市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实现全覆盖。根据《黔南州&&救急难&公益基金实施方案》,我市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设立&救急难&公益基金。目前,已经筹集资金20万元。
  七、加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间衔接
  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等10类对象采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计生资金扶助+优抚医疗补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援助(包含扶贫一日捐)等合力保障形式,确保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等10类困难对象患病诊疗费用合规部分综合保障水平达到90%以上,其中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和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患病住院合规费用保障水平达100%(即实现零负担),自费部分较高的按临时救助政策给予最高5万元的救助,对经临时救助仍有较大医疗费用的采取慈善捐赠方式给予援助。缓减困难家庭看病贵、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八、其它促进精准脱贫的工作
  (一)认真抓好减灾安居工程,确保受灾群众住有所居。为及时对因灾倒损民房实施重建和修复、对受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民房实施避险重建,确保受灾群众住有所居,按照省州党委、政府安排部署,我市认真调查排查摸底,确定减灾安居工程补助标准。截至2016年12月底,争全市减灾安居工程需重建房屋290户,争取上级资金1155万元。
  (二)进一步完善高龄老年人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高龄老年人活补贴制度,对凡具有本市行政区域内常住户口、非财政供养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发给生活补贴,其中80&89周岁60元/月/人、90&99周岁100元/月/人、百岁以上200元/月/人。2016年,全市共对4057名高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其中100岁以上长寿老年共有4人), 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00.56万元。
  (三)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制度。我市制定出台《福泉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方案》,对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发放困难生活补贴,护理标准按照一级50元/月、二级40元/月;困难生活补贴按照一级和二级按照低保标准的30%(即城市1962元/年/人、农村940元/年/人)、其他残疾人按50元/月的标准发放。2016年全市共发放残疾&两项&补贴463.85万元(其中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260.32万元,残疾人护理补贴203.53万元,补贴残疾人4087人/次。
  (四)建立健全老年人高龄补贴、失能补贴制度。制定出台了《福泉市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补贴方案》,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乡低保标准的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失能老年人(60岁以上)发放补贴,对经济困难高龄老年人按50元/月/人;对失能老年人根据失能程度分别按50元/月/人(轻度)、80元/月/人(中度)、100元/月/人(重度)发放补贴。2016年,全市共对1306名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发放补贴共计22.09万元。“四个聚焦、四个着力”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发布人:于霏霏来源: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浏览次数:发布时间:
视力保护色: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日)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指出,“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明确要求“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这几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和视察我省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汪洋副总理视察调研所作的重要讲话和提出的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坚持三个“重中之重”,即把全面建成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引导全省各级把主要精力聚焦到精准脱贫攻坚上。在载体抓手上实施三大攻坚行动,即从2012年开始,围绕攻坚先后持续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行动,着力解决“谁来扶贫”“扶持什么”和“怎么精准”的问题。在工作保障上构建四大推进体系,即建立健全从省到村各级组织层层落实责任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省市县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资源有机整合的帮扶支持体系、中央和省市县各类扶贫开发政策配套融合的政策保障体系、科学评估脱贫成效的激励约束体系,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实际的脱贫路子。“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减贫535万人,年均减贫107万,是本世纪前10年年均减贫人数的两倍多;2015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307万左右,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底的40.5%下降到15%左右,年均降低6个百分点以上;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82元,年均增幅14.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近2个百分点,是甘肃扶贫开发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石。我们按照习总书记“扶真贫、真扶贫”和“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的要求,坚持把建档立卡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来抓,扭住贫困人口识别、管理、退出等关键环节,研究确定贫困人口识别程序,力求全面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建立健全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打造形成了统一规范的建档立卡工作链条和运行体系,努力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锁定、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力有序开展。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甘肃开展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做法“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应该积极倡导”,这是对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们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激励和鞭策,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干劲和斗志。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四个聚焦、四个着力”:一、聚焦精准识别,着力实施“12345”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要件。多年来的扶贫实践使我们感到,只有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才能摸清底数、找对“穷根”,实施靶向治疗、精准帮扶。工作中,我们在不断探索、逐步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告)的“12345”贫困人口识别程序,力求真正把扶贫对象识别出来。具体的工作流程:一核,即入户核实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即详细查看家庭生产和生活条件;三比,即综合比较农户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议,即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形成建档立卡初选名单,依次开展村民小组、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五公示(告),即对评议后的建档立卡名单在本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审核后分别在该行政村和乡镇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公示,无异议报县区复审后在县区和乡镇进行两次公告,最后由农户、村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乡镇、县区五级确认,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识别和认定扶贫对象。这一识别程序主要有4个特点和作用:一是突出程序规范。县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通过“沉下去”,深入田间地头,用统一、规范、严格的程序查实情、探真贫,认真查看比对、评议公示、审查审核,以程序的标准化确保识别的真实性。二是突出群众参与。注重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使群众成为识别程序启动、操作、确定和结束全过程的知晓者、参与者、监督者,确保识别标准“接地气”、识别程序“扬正气”、识别结果“人服气”。三是突出结果客观。通过“一核”“二看”,摸清农户的真实经济状况;通过“三比”,明确农户在本村(社)中的相对贫困状况排名;通过“四评议”和“五公示(告)”,保证贫困人口识别结果公正客观。四是突出监督纠错。通过规范公示公告、定期“回头”整改、行业部门参与全面抽查,尤其是县乡开展查扶贫对象准不准、脱贫需求清不清、帮扶措施实不实、资金项目安排准不准、脱贫人数实不实的“五查”活动,做到了对有财政供养人口、出资办企业、购车的贫困户坚决剔除,对遗漏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去年,我们严格按照“12345”识别程序,核实完善了2013年底552万、2014年底417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信息数据,精准识别出了2015年度计划脱贫的26万户、110万贫困人口。二、聚焦精准管理,着力创建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管理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我们根据人口增减流动和致贫原因动态变化的实际,积极对接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的扶贫信息网络,建立了具备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功能的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一是推动贫困识别与帮扶措施精准对接。按照统一的识别标准和数据口径,从去年6月份开始,我们将全省6220个贫困村、101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健康状况、教育程度、脱贫需求和帮扶措施等信息全部录入到数据库中。同时,将涉及“1+17”精准扶贫方案的25个省直部门的相关扶持政策设计成数据信息,分为户、村、县三级,录入大数据云平台,并完善贫困群众相应信息,使识别人口精准度与政策配套精准度有机统一。二是推动部门信息与数据平台共享互通。大数据平台搭建了数据共享框架,联通对接行业部门数据库,有利于快捷高效地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如与省卫计委新农合报销平台对接后,贫困户就医时用新农合报销卡就可以自动享受优惠政策,既简化报销流程,也方便资金监管。今年,在完善与审计、公安、工商、住建、财政等行业部门数据库的对接工作后,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对比,及时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车辆、财政供养、经商办企业、购买商品房(商铺)等情况。三是推动扶贫措施与脱贫成效相互印证。大数据平台开发了扶贫对象识别、扶贫措施落实、信息数据分析、扶贫成效跟踪、脱贫业绩考核等5个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跟踪评估,对精准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分析,形成精准扶贫全过程、动态化、互证式的管理模式。近期,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我们完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分析,进行了各类扶贫措施叠加到户的成效评估。三、聚焦精准攻坚,着力推进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我们着眼实现攻坚战术、扶持政策精确聚焦贫困村贫困户,研究出台了《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明确了大数据平台建设“八个准”、村级作战“五张图”、贫困农户“三本账”以及建立健全村级五类工作档案的工作要求,为我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供了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平台建设增强了攻坚指导的科学性。我们把传统台账图册方式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做到大数据平台建设“八个准”,即对象识别认定准、家庭情况核实准、致贫原因分析准、计划措施制定准、扶贫政策落实准、人均收支核查准、对象进出录入准、台账进度记录准,强化数据收集和建档填写过程中的精准度,同时将数据信息电子化、交互化、云端化,打通地域、行业、层级壁垒,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清单”和贫困村贫困户“需求清单”的有效对接,成为精准脱贫数据分析、成效跟踪、业绩考核等方面的综合载体,为各级党委政府统筹谋划、科学决策、推动落实提供了依据。二是村级挂图强化了脱贫攻坚的针对性。考虑到贫困村是大量扶贫政策落地的基层终端,也是脱贫攻坚的基本单元,我们明确村级要绘制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贫困人口进出动态、全村脱贫目标任务、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等“五张图”,同时建立健全贫困村五类档案,系统直观地反映贫困状况、脱贫需求、扶持举措、攻坚目标和进展情况,增强了脱贫攻坚的靶向性和针对性。三是农户台账保障了到户扶持的实效性。我们要求贫困户家家有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三本账”,详细记录家庭状况、致贫原因、脱贫举措等基础信息,实时反映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推进、农户收入变化等情况,不仅可以动态展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全过程,而且有效强化了帮扶责任人的责任担当,倒逼帮扶政策、扶贫资金、帮扶力量到户到人。四、聚焦精准退出,着力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精准退出是脱贫攻坚的成效体现。我们着眼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在坚持“12345”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全省建立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机制的《实施细则》,明确了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标准,使精准扶贫有了着力重点、精准脱贫有了检验标准。同时,为防止和根除“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现象,制定出台“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明确了脱贫验收中村级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贫困户4方,乡级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扶贫工作站站长3方,县级党委书记、县(区)长、扶贫办主任和统计局局长4方,市级党委书记和市(州)长2方,对贫困户识别、退出、返贫真实性负责的签字背书责任,构建起了层层负责的脱贫验收责任体系。这一责任体系的特点和作用:一是强化了参与各方的责任心。签字背书就要担责,这样就倒逼市、县、乡、村各相关责任人对脱贫验收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投入、认真核实,确保不出和少出纰漏。二是保证了验收的全面性。省里明确细化了贫困退出的标准,贫困县退出有15项指标、贫困村退出有13项指标、贫困人口退出有7项指标,通过村、乡、县和市级四个不同层级的验收,有利于整体把握和考量,确保脱贫验收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三是体现了结果的真实度。我省的脱贫验收责任体系,不仅有脱贫对象和党政部门参与,而且重视第三方参与,我们抽调省市县非党政机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媒体等相关人员,全程参与监督考核并进行第三方评估,力求脱贫验收结果公开透明、公正客观。近期,我们已经组织相关方面的力量,严格按照“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对2015年度贫困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从考核情况看,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挥棒和激励机制在扶贫攻坚实践中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各相关地区和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攻坚拔寨战斗,2015年度计划减贫目标任务不仅可以完成,而且能够超额完成。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一号”工程来抓,不断完善和深入落实“1+17”精准扶贫方案,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进一步深入抓实抓好建档立卡等精准扶贫工作,着力推进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输出劳务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社会保障兜底脱贫等方面措施的落地生根,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脱贫攻坚业绩。
[][][][][] 您现在的位置:&&>>&&>>&&>>&精准脱贫工作措施正文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
作者/编辑:濮妍吉
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兰州召开,。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7个专项配套。
这是一份新的任务书,也是一次再,表更明确,线图更清晰――甘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入加快推进、合力攻坚的新阶段。
甘肃地处我国西北部,条件不佳,经济基础薄弱,历来是多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甘肃不仅结束了“一方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而且还创造了我国扶贫开发史上的多项第一。但是,到2012年底,全省仍有贫困人口692万,排全国第七;贫困发生率33.2%,排全国第二。
一方面,甘肃省扶贫开发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012年,甘肃立足扶贫开发新、着眼全面建成小康新要求,在全省组织实施了以“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双联行动,全省各级1.4万多个双联单位联系1.5万多个村、40.8万名双联干部联系101.3万贫困户,拉开了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宣战的序幕。2013年以来,甘肃积极组织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7万,贫困发生率由33.2%下降到20.1%,全省农民人均纯由4507元增加到5736元,走出了一条扶贫新路子,开了个好头。
另一方面,甘肃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全省58个片区县和17个“插型”贫困县中,80%的贫困村和66%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和藏区三大片区,山大沟深,高寒阴湿,生态脆弱,灾害频发。这些地区贫困发生率达41%,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贫困地区平均水平的60%,扶持成本高、脱贫难度大,返贫现象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时强调,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把扶贫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为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鉴于以往“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粗放式扶贫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甘肃决心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和力量,围绕对象、目标、内容、方式、、保障“六个精准”,制定出台了“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和大决战。
1.对象精准
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刚刚结束,70多位研发人员、10万余名干部就开始进村入户,以58个片区县为主战场,兼顾17个“插花型”贫困县,对225个特困片带和6220个贫困村、101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开展了精准核实贫困对象、完善建档立卡工作,为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坚实基矗
在建档立卡、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甘肃省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对精准扶贫大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化处理,盛市、县、乡实现贫困户和扶贫信息的共享。国务院扶贫办将甘肃省列为全国第一个大数据管理平台试点省份。为创新精准管理机制,规范完善全省精准脱贫图、任务书、时间表,实施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做到平台“8个准”、村级“5张图”、户户“3本账”。即大数据平台对象识别认定、家庭核实、致贫原因、制定、扶贫政策落实、人均收支核查、对象进出录入、台账进度记录“8个准”;村级绘制贫困人口分布、贫困人口致贫原因统计、贫困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进、贫困户脱贫目标任务、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统计“5张图”;贫困农户建立脱贫计划、帮扶措施、工作台账“3本账”。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确保、资金、力量精准帮扶到位,提高了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
2.目标精准
“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确定了脱贫攻坚两步走的阶段目标。
第一步,从2015年到2017年,集中攻坚,确保到2017年减贫3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其中扶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第二步,从2018年到2020年,巩固提高,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为此,各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围绕“两个确保”的目标,根据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积极制定“十三五”脱贫攻坚专项规划。对于藏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和“插花型”片区等不同区域,各市(州)、县(市、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订到村到户减贫计划,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时序,细化落实具体措施办法。
3.内容精准
紧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贫困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项目,整合全省优势资源集中投入、重点攻坚。在富民产业增收方面,集中培育壮大草禽畜、马铃薯、蔬菜、苹果、中药材等富民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陇南市成县有大约50万亩的核桃林。2013年6月,成县县委书记开通新浪微博,代言成县核桃,探索电商扶贫之道,被网民称为“核桃书记”。2014年,成县电子协会建成陇南网货供应平台,初步形成溯源体系。2015年,以成县核桃为代表的农品走俏热销。与此同时,陇南市礼县“80后”副县长也发动一批农村“90后”搞电商,主推礼县苹果。山大沟深的陇南市全面走上电商扶贫“高速路”,仅2014年就特色农产品10多亿元。“互联网+电子商务”,为甘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路径。
甘肃省的实践,电商扶贫是壮大富民产业,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形式之一,《》()。
此外,《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还明确提出,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全面开展村道硬化、饮水、危房改造、农电保障、信息网络、易地搬迁、生态建设、村容村貌等八项工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有效做好教育扶贫、卫生扶贫、文化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救助保障等工作。
4.方式精准
把各项改革举措贯彻到脱贫攻坚上,加大扶贫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加大驻村帮扶、金融扶持、社会帮扶力度。白银市会宁县东阳村预脱贫户老刘,妻子由于意外腿部骨折卧病在床,两个孩子正在读高职,全家陷入贫困状态。10月,县乡驻村帮扶干部为两个孩子到了“露计划”补助,为老刘的妻子补办了2028元的医疗补助、购买了500多元的治腿药品。
为了进一步缓解贫困户融资难,甘肃省为每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财政全额贴息的精准扶贫专项。围绕这项贷款,甘肃省创新了三项扶贫金融工具,即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贷款贴息政策,发展扶贫互助资金。
建立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是方式精准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方式精准还包括:全面创新改革扶贫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省对县资金性分配机制,用好财政产业扶贫资金。由联村单位牵头,整合双联干部、村干部、生、县乡包村干部27818名,在全省6220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全部组建起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时,按照精准脱贫的要求,对全省双联帮扶力量进行了重新调整汇聚,实现了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县以上单位联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10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干部联系三个“全覆盖”,把双联力量进一步聚焦到了脱贫攻坚上。创新投入方式,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统筹社会帮扶,鼓励、调动和吸引省内外各类社会组织和有、有渠道、有平台参与多种形式的到村到户精准扶贫。
5.考评精准
甘肃脱贫攻坚,首先瞄准“关键少数”,消除恋戴“贫困帽”的惰性。2015年,甘肃取消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GDP考核,重点考核减贫增收、生态治理、公共服务和。2015年11月,对2014年扶贫开发业绩突出的8名县委书记予以提拔重用、10名县长转任县委书记,对考核“一般”的3个县6名党政主要进行了组织调整。
通过精准考评,健全了正向激励机制。对抓精准扶贫成绩突出的市县乡领导干部予以重用。对没有基层工作的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干部,严格“逢提必下”制度,拟提拔的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
通过精准考评,健全了惩戒约束机制。对在脱贫攻坚中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对完不成阶段性扶贫任务、在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对挂职考核不合格的干部不予重用并进行教育。
6.保障精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人才支撑,加大干部力度,开展政策宣传,逐级分解任务,落实,传导压力。2015年,陇西县深化“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产、销农民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先后组建各类产业党支部143个,构建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组织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基层组织体系。
着力打造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加大贫困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扶贫专干和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千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
建立省委常委牵头联系市(州)、省级领导包抓县(市、区)脱贫攻坚制度。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盛市、县逐级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盛市(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为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强化县级主体责任,贫困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
“十三五”时期,全面小康是主旋律,脱贫攻坚是关键词。作为贫困问题突出的典型省份,甘肃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比较明显。他们的实践启示我们:
其一,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是底线目标和“最后一公里”,是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切实体现,是“十三五”时期最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治久安。只有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全面小康才能让人信服,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步伐才足够坚实。
其二,要把“精准”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甘肃深谙精准之道,“六个精准”为新时期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脱贫攻坚需要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为遵循,如果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扶贫就扶不到点上、根上。
其三,要树立系统思维,加强统筹协调。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系统谋划,才能打出一套像“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这样的政策“组合拳”。要注重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各项政策举措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形成强大合力,将事业顺利向前推进。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对扶贫开发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精准脱贫战略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最终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确保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
上一篇:教育局禁毒工作 &下一篇:教育局资产清查工作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2    〖预览〗乡镇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一)  我镇辖11个行政村,x村民组,总人口x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贫困村3个。年共脱贫x人,目前现有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其中五保户、低保户731户,占贫困人口的x%,一般贫困户x户,占贫困人口的x%,现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包保  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结合镇情,调整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镇村干部包保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村书记、主任是该村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确保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摸清底数,精准核查登记  为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4月18日脱贫攻坚动员培训大会的要求,我镇立即召开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村两委成员以及驻村工作队队长会议,要求各村通过村民代表评议、公示等程序,进一步核准贫困户对象,真正做到贫困户对象精准,信息无误,同时要求各村于4月25日前将重新核实的数据上报到镇扶贫办,进一步完善扶贫信息系统工作。  三、强化责任,切实做好“四项清单”工作  按照市、县下达的计划,结合精准扶贫对象清单,排出当年拟脱贫对象。今年,我镇要完成脱贫人口x人,从目前掌握了解的情况看,我镇能如期完成脱贫计划数。其次,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包村镇干……【】精准脱贫工作措施3    〖预览〗村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XX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县扶贫办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和重点村的支持配合下,我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坚持以党的xx大和县委十四届五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XX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今年,我队定点扶贫村有3个,分别是桃元村、院道村、崔庄村。
桃元村地处冈西、冈东、上冈三镇交界处,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共辖桃元、祁堰、路庄3个小自然村,有1318户,总人口4512人,耕地面积8467 亩,党小组14个,党员126人。院道村,位于该镇中部地区,面积7.8平方公里,共辖院道、彭庄、港北三个小自然村,有1119户,总人口3537人,耕地面积7778亩,党小组11个,党员110人。崔庄村地处镇最西部,与冈西镇交界,面积3.5平方公里,有356户,总人口1098人,党小组7个,党员45人。
二、帮扶目标任务
总体上讲,我队将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为帮扶重点,帮助该村发展高效农业项目,培养农民致……【】精准脱贫工作措施4    〖预览〗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作出全面部署,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承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带领全省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强化地方扶贫责任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分内职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也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在脱贫攻坚中的职责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制定益贫的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在发展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在市场竞争能力较弱,需要政府施以援手。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在财政、投资、金融等宏观政策安排方面应该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近几年,中央财政投入扶贫资金的总量一直在增加,数量也不小,但同脱贫攻坚的需求相比仍显不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增收不乐观,在两难的情况下,中央明确要求,扶贫资金不但不能减,中央和省级财政还要明显增加投入。“十三五”期间宁肯少上一些大项目,也要确保扶贫投入明显增加。中央财……【】精准脱贫工作措施5    〖预览〗各位领导:
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民政部门作为社会保障的职能部门,我们将按照“瞄准特困对象、实行兜底保障、开展精准扶贫、同步建成小康”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履行好驻村扶贫工作职责基础上,重点从实施“三大民生幸福工程”着手,对低保对象、患病家庭等困难群体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一、实施低保兜底工程,让困难群体分享幸福阳光
把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当作民政工作重心来抓,成立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班子,负责组织开展精准识贫、扶贫、脱贫工作。围绕扶贫大局,抢抓我市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等利好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民政各类项目资金,为我市扶贫帮困和精准救助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织牢兜底网络,充分发挥低保“输血”功能,逐步提高贫困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规范核查程序,精准确定保障对象,适当扩大低保覆盖面,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消除绝对贫困对象。不断深化低保“阳光清查行动”,实现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目标。
二、实施医疗扶持工程,让患病群体增添幸福指数
全面建立“救急难”临时救助制度,对突遇不测、因病因灾等陷入生存困境的群众,给予“急难”生活救助。创新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行“病前、病中”和“义诊”相结合的救助办法,对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取消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限制,进一步提高医疗自费部分的救助比……【】精准脱贫工作措施6    〖预览〗在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表态发言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有序开展精准识别和干部帮扶等工作,贫困户建档立卡、争取精准扶贫政策和启动“千名干部联万家”活动等取得阶段性成效,
精准扶贫工作表态发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今天大范围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目的很明确,就是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上来,把中心工作聚焦到精准扶贫任务上来,把干部心思落实到的帮扶活动上来,竭尽全力让全县贫困人口加速脱贫摘帽,确保与全省全市同步小康。下面,我就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强调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一)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含义。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完善和升级,其核心是“精”和“准”,通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有效对接贫困对象,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扶贫到村到户,构建长效机制,提高扶贫开发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二)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一是中央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新举措。精准扶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针对以扶贫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提出来的,其本质是扶贫方式的转变,把原有“大水漫灌”式扶贫转变为“滴……【】精准脱贫工作措施7    〖预览〗乡精准扶贫表态发言
群众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的首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注重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把“雪中送炭”与“授人以渔”结合起来,不断加大投入,科学配置资源,以技能培训“拔穷根”、产业带动“换穷业”、扶贫搬迁“挪穷窝”,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增收致富,推动扶贫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规模分解、入户调查、初先对象、公示公告、填写相关表格手册、数据录入等内容。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经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脱贫工作措施8    〖预览〗市中讯 市中区积极制定兜底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措施,实施兜底扶贫工程,编密筑牢救助安全网,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实施低保兜底工程。完善农村低保标准和救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相适应的调整机制,逐步缩小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的差距,将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400元,逐步实现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不断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2016年将农村低保补助水平提高30元,全年增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近300万元。同时,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低保审证工作,对低保对象进行定期核查。积极做好低保工作与扶贫工作的有效衔接,对经过扶贫后家庭收入增长实现稳定脱贫并高于低保标准的,及时退出低保范围;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通过扶贫方式脱贫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实施医疗救助工程。医疗救助对象全面覆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因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低收入家庭患者等困难人群。在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参保参合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专项救助等,对精准扶贫对象给予重点医疗救助。优化住院救助流程,开展住院“一站式”救助服务,提高医疗救助时效。救助对象医疗终结时,其在定点医疗机构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结……【】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相关:
  〖〗链接地址:
  范文提供的精准脱贫工作措施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精准脱贫工作措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篇范文: 下一篇范文:
精准脱贫工作措施相关范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务人员精准扶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