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油价跌了,地中海航运韩国订单就低迷,船订单就少了

油价下跌,运货的亏了,运人的赚了
原标题:油价下跌,运货的亏了,运人的赚了  4月15日刚刚新鲜出炉的一季度经济数据给近来火热的股市劈头浇了一盆冷水,GDP增速创出6年来新低的事实让一路上涨没有像样调整的股市终于找到了下跌的借口,近百只个股封住跌停板,这给新近加盟炒股大军的新股民们上演了一场结结实实的投资风险教育。   面对疲弱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有人发问:一季度国际油价创出了7年以来的新低,这对于依赖国际原油的进口大户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利好,能够有效降低我国企业的能源消费成本。在国际油价下跌的背景下,国内经济缘何增长乏力?   的确,国际油价在今年一季度出现了大幅下跌的局面,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疲软,使得中国对国际原油的需求减弱,导致全球原油供大于求,油价的下跌也就在情理之中。至于油价下跌何以未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联想中的正能量,看看受益油价下跌程度最大的运输业数据就知道了。   4月14日,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578点,该指数衡量的是铁矿石、水泥、谷物、煤炭和化肥等资源的运输费用,相较于今年2月6日该指数创出的1986年8月来最低的559点,可以明显看出全球航运业依然围绕着30年来的低点徘徊,油价的下跌并未给全球航运业带来意料之中的业绩增长。   就在全球航运业因低迷而苦恼之际,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8.7亿吨,与去年同比下降约9%,运量重回到5年前。中国铁路承担了国内大宗物资的运输业务,运量的下滑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对大宗物资的需求减弱。同理,国内航空货运市场也是一片沉寂。   与货运业市场哀鸿遍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客运业市场红红火火,数钱数到手抽筋。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59077万人次,同比增长8.8%。南方航空发布的一季报预报显示:2015 年第一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人民币18亿元到20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亿元。长江证券4月13日发布的航空业研究报告认为:航空业盈利回升,主要是因为油价下跌缓解了成本压力,提升了企业毛利率水平;再加上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居民出境游增速加大,以及一季度人民币汇率走出下降通道,令国内航空业盈利同比显著改善。   综上可见,油价的下跌,令最为受益的运输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运货的寒冰刺骨,运人的红红火火,恰恰可以解释油价下跌何以未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联想中的正能量。而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看待油价下跌对运输业带来的变化,可以看出,以大宗物资为生产原料的传统制造业增长开始减速,而以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开始加速,刺激国人的流动性加速,大批劳动力涌入一线城市加盟服务业,而原先呆在传统制造业城市的人流也加速流向一线城市,一季度国内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已经占据国内就业比例的51%,服务业正在成为国内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更有甚之,随着“互联网+”逐渐与传统制造业相互融合,国内货运业的相对萎缩与客运业的水涨船高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常态”,对于近来热衷炒股的国人来说,这会不会是一个投资的新方向呢?(证券日报 袁 元)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产业经济
航企报废老旧船舶获益不菲 低油价难改行业低迷
来源:21世纪网肖夏
在政策补贴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利好下,A股上市的多家航运企业去年业绩大翻身。截至本周,中国远洋(601919.SH)、中海集运(601886.SH)、宁波海运(600798.SH)、招商轮船(600798.SH)等7家上市航运企业发布了去年的年报,其中除了中海海盛(600896.SH)外,其他上市公司全部盈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6家盈利的上市公司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盈利都大幅减少,仍然盈利的只剩下中海集运、中远航运(600428.SH)和中海发展(600026.SH)。由于去年积极拆船或出售资产,中远、中海系为主的航运公司去年都获得了不小的额外收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7家公司仅收到的政府补助就超过了30亿元,其中大部分是新增的拆船补贴。此外,由于去年下半年油价下跌,航运企业的成本也有所降低,两方面的因素都促使其业绩向好。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各家企业在年报中提到,航运市场基本的供需失衡并没有好转。7家企业6家盈利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7家企业中,有6家去年盈利。大赢家当数央企中海集团旗下的两家公司。中海集运去年实现了10.61亿元的盈利,从前一年的亏损26.46亿元“咸鱼”翻身,成为已披露航运上市公司中盈利最好的。同门的中海发展去年也有3.11亿元净利入账,其2013年有22.98亿元的巨亏。相比前一年,上述两家公司的净利润都有100%以上的增长。相反的是,2013年盈利1973万元的中海海盛去年则报出了1.94亿元的亏损。年报解释,这是由于中海海盛此前一年处理了旗下两艘轮船,其后续影响导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都大幅度减少。中国远洋和旗下的中远航运去年则分别实现了3.63亿元和1.98亿元的盈利,前者的盈利同比增加了五成,而中远航运的净利润去年更是暴增506.11%,成为这批企业中盈利增长最高的企业。招商局旗下的招商轮船去年也有2亿元的盈利,规模相对较小的宁波海运去年盈利为740.57万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6家企业的盈利能力都明显下降。中国远洋去年实际亏损13.82亿元,招商轮船和宁波海运去年也分别实际亏损1.55亿元和2233万元。中海集运和中海发展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仅有5282万元和5513.8万元,中远海运的高增长业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也仅有3746万元盈利。报废船舶成盈利主因非经损益实际上扮靓了航运企业去年的业绩,这部分大多来自于航运企业拆船所获得的补贴或出售资产带来的收益。根据3月27日发布的年报,中国远洋去年收到的政府补贴约有17.43亿元,相比前一年的3.32亿元大幅度增长。推算下来,这部分补贴抵消了其实际13.82亿元的亏损,还让中国远洋实现了3个多亿的盈利。补贴的大幅度增长是因为中远去年积极地配合交通部的政策提前拆解报废了船舶。年报提到,中国远洋去年拆解了56艘船,共计313.8万载重吨。大部分航运企业都因提前拆解报废老旧船舶而受惠。中海发展去年获得的政府补助则有5.16亿元,其中拆船补助一项就占到了4.18亿元,其去年拆解了26艘船。预计今年中海发展今年还将收到3000多万元的补贴。中远航运去年收到了1.92亿元的政府补助,其中1.83亿元是来自于大股东中远集团转来的拆船补贴。中海海盛去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尽管只有3798万元,但仍然相比前一年增长了两倍,增长部分也是来自于拆船补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海海盛的亏损增加到2.37亿元。中海集运去年的政府补助也有所增长。年报显示,去年中海集运收到的政府补助为5.76亿元,比前一年的3.20亿元增长了80%,除开常年享受的与正常经营相关的部分,计入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有2.82亿元。不过出售资产对中海集运去年利润的增厚更为明显。去年1月和6月,中海集运先后出售了上海上海峥锦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中海洋山国际集装箱储运公司和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三笔交易获得的收益之和达到9.45亿元。一方面收到更多的补贴,另一方面,上述企业还享受到了油价下跌带来的利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上述7家企业燃油成本多占到经营成本的约20%-40%,而去年第四季度油价下跌,各家的燃油成本普遍降低了一至两成。这当中燃油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中海集运,降幅为22.7%,相当于节省了20亿元的开支。招商轮船和中海海盛的燃油成本也都下降了约20%左右。中国远洋的燃油成本降幅只有约15%,但由于其体量大,其实际也节省了8亿元的燃油成本。和这些利好因素对应的是,航运业的供需失衡仍然未见好转。中国远洋的年报提到,今年尽管集装箱运力需求会继续复苏,但由于东西干线上大船集中交付,周边航线都将承压。此外,干散货市场今年可能运力增长会超过需求,市场继续处于低位运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2015年上半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6:20:43&&
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作者:中国船舶网
&2015年上半年,受全球航运市场低迷、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我国承接新船订单大幅下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明显萎缩。企业交船难、融资难、盈利难、转型难等问题依然突出。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政府部门全力支持,全行业直面困难,骨干船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确保船舶工业平稳发展。
&&&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 (一)三大造船指标情况
&&& 1~6月份,全国造船完工1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承接新船订单11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2.6%;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80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9.2%,比2014年年底下降7.6%。
&&& (二)重点监测企业总产值情况
&&& 1~6月份,船舶行业88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船舶制造产值982亿元,同比增长5.8%;船舶配套产值152亿元,同比增长14.7%;船舶修理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9.2%。
& (三)企业盈利能力情况
&&&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144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08.1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1544.7亿元,同比增长8.3%;船舶配套企业为362.6亿元,同比增长5.8%;船舶修理企业为72.2亿元,同比增长18.5%。
&&& 1~5月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5.4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为48.1亿元,同比下降11.3%;船舶配套企业为16.4亿元,同比增长20.2%;船舶修理企业为1.8亿元,同比下降8.2%。
&&& 1~6月份,88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0亿元,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24.7亿元,同比下降3.5%。
&&& (四)船舶出口情况分析
&&& 1~6月份,全国完工出口船16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5%;承接出口船订单9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5.6%;6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117亿载重吨,同比下降8.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0.2%、83.4%和95%。
&&& 1~5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金额达1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9.1%。我国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其出口额合计为67.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2.6%。我国船舶产品出口到17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向亚洲出口船舶的金额为82.9亿美元,占比为65%。
&&&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 (一)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船舶工业迎来新的机遇
&&& 上半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并配套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强化船舶等装备制造业和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的综合竞争优势。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指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发布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等文件,这些政策对稳定船舶工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船舶工业迈向&3.0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
& (二)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双高&产品批量承接
&&& 上半年,我国骨干造船企业积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继续以创新为驱动,努力稳定生产确保交船。上半年交付了全球最大8500车位汽车滚装船、国内首艘3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船、全球第二大7.2万吨半潜船。与此同时,我国最大箱位18000TEU集装箱船试航成功,全球最大独立货罐型3.7万吨沥青船顺利下水。批量承接了万箱集装箱船、超大型原油船(VLCC)、7800车位汽车滚装船,液化天然气(LNG)动力客滚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新船订单修载比达到0.369。在海工建造领域交付了世界首座半潜式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亚洲首艘LNG动力全回转工作船、国内首艘深水环保船,全球最大12000吨级起重船总装调试,全球首制R-550D自升式平台出坞。
&& (三)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骨干企业逆势发力
&&& 上半年,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新船市场大幅下滑,全球新船成交369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4.3%。但我国骨干造船企业在逆境中优势突显,努力做好船东工作,顺利完成交船,大力开发新船型,抢占国际市场订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的比重为57.5%,比2014年年底提高6.9个百分点;新承接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的比重为75.4%,比2014年年底提高近20个百分点。
&&& (四)先行指标触底反弹,经济运行有望企稳
&&& 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走势。6月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上涨35.8%,二季度我国新接订单量环比逐月回升,船舶工业利润总额下滑幅度比年初有所收窄,主要先行指标先后触底反弹,低位震荡。受老旧船舶拆解政策的延续、内河船舶更新换代需求增多等有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将有望实现企稳回升。
&&& (五)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大力发展
&&& 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步伐愈发加快,促使船舶建造朝着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精细化和信息集成化方向发展。同时,我国劳动用工成本刚性上升,与日、韩相比优势逐渐消失。在政策指引和市场倒逼的双重作用下,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等国内一些骨干船企在切割、焊接、涂装等船舶建造环节广泛使用机器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造船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智能制造已经成为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道路。
&&& 三、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 (一)接单难,国际市场份额首次下降
&&& 当前国际新船市场虽然受油价低迷刺激,带动了油船成交量的上升,集装箱船订单亦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有所回升,但BDI仍呈低迷态势,散货船成交量大幅下降。受此影响,以承接散货船为主的我国船舶工业,1~6月新接订单大幅萎缩。据英国克拉克松公司统计,上半年我国新接订单量仅为756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5%,位居世界第二,按照中国船协统计为1119万载重吨,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7.6%,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下降。
&&& (二)转型难,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 上半年新船市场较为低迷,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和油船订单上,韩国船企凭借技术优势承接大量订单,在散货船订单上,日本船企借本币贬值的机遇和我国抢夺订单。面对日、韩企业的强势竞争,我国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创造市场、开发市场能力任重道远。
& (三)融资难,依然是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 船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船市需求低迷,新船价格下跌,首期预付款比例下降,给船企带来巨大融资需求。国家支持船舶工业发展,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但有关政策落地尚待时日。今年年初以来,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未能得到较大改善,众多骨干船舶企业现金流出现紧张局面,致使不少订单丢失。
& (四)盈利难,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航运市场运力过剩进一步加剧,新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但船舶企业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人民币汇率坚挺,配套设备采购成本居高不下;船东推迟接船、修改合同订单,增加了企业管理成本;此外,船东预付款比例下降,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成本高企,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企业经营现金流余额持续减少。统计显示,月,全行业应收账款896.7亿元,同比增长14.7%;利息支出36.5亿元,同比增长1.6%。
& (五)交船难,成为行业当前的突出问题
&&&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航运市场和新船市场仍然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受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影响,船东对前几年订造的节能环保型船舶接船积极性不高,散货船改油船订单的现象频繁发生,修改船舶合同、延迟交船甚至撤单的风险逐渐加大,造成船舶企业生产计划调整、生产节奏打乱、管理成本提高。全行业上半年交船1853万载重吨,是2014年年底预计今年交船量4300万载重吨的43%,全年按计划完成交船任务困难重重。
&&& (六)海工在建项目违约风险增大
&&& 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营运市场延续低迷态势,大型石油公司削减投入资金。全球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46.8亿美元,同比下降81.8%。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在前两年高油价时期承接的订单中,不少为船东无租约订单,弃单风险较大,尤其是将于2015年、2016年交付的在建项目。此外,由于海工项目首付款比例较低,船企不断受到船东修改设计、主要设备采购拖期、延期接受装备和撤单的影响,对企业生产技术准备、资源调配、建造效率、质量控制等都带来了较大压力。
&&& 四、市场预测和建议
&&& (一)预测
&&& 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但总体趋势向好。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欧洲经济在希腊危机缓解下有望迎来复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日本经济继续保持温和复苏,印度经济飞速发展,这些因素将对全球航运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 但航运市场运力过剩、供需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BDI处于低位,散货船市场难有明显改观;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将出现回落,支线集装箱船市场仍有一定需求;当前油价短期仍处低位,油船市场相对较好。预测全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将为7000万~8000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在1亿载重吨左右;手持订单量可望保持在3亿载重吨水平。预计全年我国造船完工量为4000万~45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有望达到2000万~2500万载重吨,年底手持订单量将下降到1.3亿载重吨。
&& (二)建议
&&& 1.专项产业政策延续,避免出现政策真空期
&&& 2015年是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年》的最后一年,国家出台的政策在船市危机的时候,有力保障了船舶工业平稳度过危机,在提高创新水平、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扩大国内需求、化解产能过剩等方面起到积极成效。但目前船舶工业仍处低谷,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新的规划出台前,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能延续下去,一些尚未落实的政策应加快落实。
&&& 2.金融业需切实加大对骨干企业支持力度
&&& 当前,国际船市深度调整,行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金融机构应以《关于金融支持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纲领,切实加大对船舶工业的支持力度,实现配套政策的落地生根。对行业内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发展潜力和基础较好的骨干船舶企业要加大融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扩大政策性贷款的规模,切实加大船舶出口卖方和买方信贷投放力度,适当给予船舶企业中长期借款余额,努力降低贷款利率,保证船舶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 3.进一步加大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 当前,船市深度调整,企业生存面临巨大挑战,有关方面应继续加大对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的绿色环保船型、高技术船型、海工装备及配套设备研发,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改造和针对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船用设备专业化的能力建设,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对企业兼并重组在债务重组、人员分流、资产整合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顺利度过危机,促进转型升级换代。
&&& 4.扩内需政策需要加强
&&& 在国际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扩内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我国三大油气公司配合国家&南海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的需求,加大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订造力度;继续扩大对海监、渔政等行政执法船的新增需求,推动救助、打捞船舶的升级换代,提升远洋渔船的装备水平;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提及的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等开发和工程化要求,促进船舶工业平稳健康发展。
&& 5.严防海工在建项目违约风险
&&& 当前我国手持海洋工程装备订单违约风险明显增加,但我国不少船舶企业转型海工装备制造时间不长,处理危机能力不足。为此,各海工装备企业要加大对合同条款的审核力度、密切监测手持订单状况、强化与船东的沟通交流、加强对船东履约情况的跟踪,制定订单风险预案,降低船东违约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此外,企业要严格生产管理纪律,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确保产品按期交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全球各大经济体纷纷公布6月制造业亚、韩国、日本均有放缓或失去增迹象,前景堪忧
热点新闻墙
请后发表评论,新用户请,您也可以:
关键词阅读
24小时本周本月
15年12月16日
15年10月26日
15年09月15日
发布时间: 10:40:19
靴子终于落地了。
发布时间: 08:48:02
18000TEU、20000TEU、豪华邮轮、21000TEU,外高桥太牛了!
发布时间: 13:51:15
游艇好好搞,也是能出大效益的
土豆就是土豆
发布时间: 09:23:40
安吉汽车物流内部人士此前曾表示,中国2014年全年累计进口汽车达142.3万辆,同比增长21.6%,今年按保守的20%增幅来算,进口量也要达到171万辆,汽车滚装运输的市场空间巨大。
这个有点太…
中国船舶网帐号登录:
快捷登录:
注册后才能投稿,
您也可以将稿件直接发送至,标题注明"投稿-稿件名称-作者-作者单位"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网络技术员,毕业于北大青鸟!!现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室!
 下载此文档
国际油价暴跌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分析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国际油价暴跌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
上传日期: 14:38: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际油价暴跌对航运市场的影响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油价下跌激活航运 油价跌出A股“悲喜剧”_网易财经
油价下跌激活航运 油价跌出A股“悲喜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6月25日触及104.32美元/桶高位后,美国原油一路“摔”至80美元/桶关口,甚至一度触及78.54美元/桶的近三年低位,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热议。在业内人士看来,原格“倾泻而下”,对产油国和原油进口大国可谓冰火两重天,一边或忙着商议减产提价,一边则趁机抢购囤货。众多国家的抢购潮也使得航运市场开始热闹起来,在船费不断上涨的带动下,BDI指数已持续反弹至1428点,创下今年3月以来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市场油价的下跌和BDI的大涨同样映射到市场。6月25日至10月30日,航运指数累计涨幅高达51.73%,航空累计涨幅亦接近40%。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航空航运的主要成本在油价,因此短期油价大幅走低无疑会削减该板块的上市成本压力,增厚当季的企业利润,不过油价长期低迷也会逐步传导至终端,最终拉平产业链上下游的利润分配,航空航运板块上市公司的业绩可能会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油价下跌激活航运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单边大幅下挫的走势,10月以来下跌速度更是明显,甚至一度跌破80美元/桶。截至10月29日,美原油指从6月25日的开盘价103.24美元/桶跌至81.76美元/桶,累计跌幅高达20.74%,并创出2012年7月以来的新低。因原油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战略性地位,油价的下跌不仅导致多数化工产品跟跌,甚至铁矿石和黄金等也难以幸免,更有可能引发全球政治经济的动荡。“对全球整体经济利大于弊,相当于一次全球范围内的量化宽松,较低的能源价格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不过油价下跌也加剧了俄罗斯、委内瑞拉等产油国的经济下行风险,最大的赢家还是中国、日本等原油进口大国,此外,油价回落也降低了全球通胀。”中信期货原油分析师潘翔告诉记者。近几年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短期油价下跌成为多数国家趁机囤油的好时机,据悉,随着国际油价开始下滑,巨型油轮从今年7月开始源源不断地驶向中国港口,其他用油国家也在暗中买入。随着航运活动重新活跃,10月下旬开始,BDI指数也出现明显的反弹,从16日的930点反弹至29日的1428点,累计涨幅超过50%。“短期原油的囤积效应升温扩大了消费端力量,进而增加了海运需求,短期内促使油价与BDI指数表现呈现正相关关系。”宝城期货研究员陈栋表示,不过,如果油价长期持续低迷状态的话,部分国家的囤积积极性可能下降,届时油价与BDI指数的正相关关系也会随之下降。潘翔同时指出,近期BDI三个指数都出现一定上涨,反映当前价格下行对短期需求产生一定提振,尤其是在油价低位的影响下,中国明显加快了战略储备,同时也一定程度支撑了油价。A股悲喜两重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考虑到中国是净原油进口国,平均油价下行将对中国公司盈利和市场影响总体偏正面。对来说,一方面,油价的下跌可能对石化产业链中的下游企业、航空航运企业和汽车企业等形成利好;另一方面,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也可能对煤化工、汽车等形成利空。目前来看,原油价格下降对上市公司业绩能够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就是航空板块。“较低的油价有利于运输物流行业,汽柴油、航空煤油紧跟油价,因此将明显降低运输行业的成本,利多此类相关个股。、等均有望借此扭亏,、的业绩将增加。也就是说,航空板块是在油价下跌中,受益最为立竿见影的。”潘翔表示。事实上,随着油价的下跌,航空航运板块相关个股集体上行,走出了一轮相对突出的行情。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从6月25日到10月30日,申银万国航运指数从896.14涨至1359.56,累计涨幅高达51.73%,其中、、的区间涨幅皆超过54%,、、、的区间涨幅皆超过40%,和的区间涨幅也分别为39.94%和27.36%。
与之对应的同一时期内,申银万国航空运输指数也从1024.52涨至1469.35,累计涨幅接近40%。其中东方航空区间涨幅为60.79%,区间涨幅为58.49%,南方航空区间涨幅为42.18%,中国国航区间涨幅为39.19%,海南航空区间涨幅为38.18%。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李宙雷同时指出,油价下跌利好于航空板块这是比较直接的,但对于和企业来说,尽管原油价格下跌,但其成品油价格也同步下跌,并未对公司盈利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而是因为成品油消费的下滑导致公司业绩的走低。如刚出炉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在截至9月30日的3个月内,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同比减少4.6%。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海航运船公司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