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为什么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发展的勃兴时

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咨询热线:400-675-1600
1-3秒快速咨询
【摘 要】
两汉图书的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主要有四种方式。其一是延续秦时流传下来的口耳相传。因为汉兴之初典籍焚毁严重,因此只能通过口口相授,此方式主要在汉初采用。其二是学校传播。随着官学的勃兴,教育开始发展,各大儒纷纷开馆授业,因此学校成为了经籍图书传播的主要场所。其三是复本传播。这种方式主要是因为考虑到正本珍贵,不容丢失损毁之考虑。最后是捶拓传播。是以朝廷公开刊定的石经为蓝本,进行捶拓复印的简便方式。
【分 类】
【关键词】
【收 录】
|两汉图书的传播形式|共2页
重要说明: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科学研究,向少数教学、科研人员提供少量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本站文章仅向科研人员提供!
大江周刊 2012年5期 文档列表
大江周刊文化与传播研究
作者:刘敏 谢斌 王丽敏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图书馆 北京10008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科研处 湖南长沙410205
作者:张静芳
 单位:福建省上杭县委党校 福建上杭364200
作者:张晓田
 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郑州450001
作者:彭聪 朱虹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71
作者:王学兵
 单位:临沂大学传媒学院 山东临沂276000
大江周刊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何海青
 单位: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476000
作者:余晓庆 周武平 吴娇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作者:吴莉
 单位:长江航务管理局档案中心 湖北武汉430014
作者:王德昌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川成都611130
作者:刘延艺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作者:张智芸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610065
作者:李国栋
 单位: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芜湖241007
作者:陈玉红
 单位:河南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476000
作者:史楠 王英任
 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710064
作者:王亮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作者:汪罗娜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1130
作者:关凌
 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荆州434020
作者:李琭琭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作者:王怡
 单位:长江航道局 湖北武汉430014
作者:王兵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作者:林盼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系 广东广州510545
作者:王梦玮
 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400715
作者:蒋连波
 单位: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回龙中心卫生院 湖南新宁422700
作者:冉启华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环境监测站 重庆401520
作者:陈宝珠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新闻信息中心 江苏扬州225200
作者:曹乐艳 刘冬
 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作者:张立肖
 单位:河北省藁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河北藁城052160
大江周刊历史研究
作者:邓玲
 单位:景德镇汇能堂陶瓷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333000
作者:刘云峰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330100
作者:陈久林
 单位:重庆黔江新华中学 重庆409000
作者:何能财
 单位:景德镇汇能堂陶瓷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333000
作者:牛震
 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濮阳457000
作者:袁方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350007
作者:邓玲
 单位:景德镇汇能堂陶瓷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333000
大江周刊艺术研究
作者:康少华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459000
作者:刘翔
 单位: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作者:黄惠娥
 单位:福建省莆田三中美术组 福建莆田351100
作者:陈俊鸣
 单位:吉水县文化馆 江西吉水331600
作者:李倩蓓
 单位:安徽大学 安徽合肥230601
作者:熊樱 林川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院艺术系 江西南昌330000 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陈展部 江西南昌330000
作者:苗彦彦
 单位:滦县第二中学美术组 河北滦县063700
作者:雷毅
 单位:景德镇汇能堂陶瓷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333000
作者:何能胜
 单位:景德镇汇能堂陶瓷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333000
作者:李洪柏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第一中学 云南巧家654600
作者:余青峰
 单位:景德镇汇能堂陶瓷工作室 江西景德镇333000
作者:赵云犁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清远513000
作者:孙立伟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天津300401
作者:汪文俊 黄斌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部 湖北武汉430083
作者:陈加松 陈曦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传媒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南昌330031
作者:赵成炎
 单位: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 浙江苍南325800
作者:秦若明 秦星
 单位: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400715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400715
作者:陈辛灵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059
大江周刊文学研究
作者:徐小可 谢新华
 单位:宜春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宜春336000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中心小学 江西吉安343063
作者:李海英
 单位:郸城县职业中专 河南周口477150
作者:王鹏超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南周口466000
大江周刊哲学研究
作者:刘明标 陈国玉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 江西抚州344200
作者:张柠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作者:王英任 史楠
 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710064
作者:姚瑞平 马银隆
 单位:河南省汝州市瑞平汝瓷厂 河南汝州467500
大江周刊心理学研究
作者:陈俊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541001
作者:李雪琴
 单位:福建省福州长乐市师范附属小学 福建福州350200
作者:崔文波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 北京100038
作者:靳艳丽
 单位:滑县万古镇东万古小学 河南安阳456400
作者:王辉
 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州450001
作者:邓宝兰
 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0065
作者:李香毅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辛庄中心校 河北廊坊065800
作者:杨香芝
 单位:范县白衣阁乡胡楼小学 河南濮阳457500
作者:高滢骐 侯晓文 李丹阳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作者:李齐辉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梓山中学 江西于都342300
作者:陈洁
 单位:河北省滦县杨柳庄小学 河北滦县063700
作者:李玮
 单位: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初级中学 贵州赫章553200
作者:尤佳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职教中心 河北遵化064200
作者:刘海清
 单位:井冈山经贸学校 江西吉水331600
作者:闻伶伟
 单位: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后铺联小 河北遵化064200
作者:马海瑛
 单位:河北省武安市第二幼儿园 河北武安056300
作者:王娟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22
大江周刊社会学研究
作者:周秋华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330103
作者:张秀梅 赵娟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 河北秦皇岛066004
第100-101页
作者:汪舰 冯辉
 单位: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 天津300250
第102-103页
作者:彭涵靖 敬春菊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030031
第103-104页
作者:唐福良
 单位:河北遵化市新店子镇成人学校 河北遵化064200
第105-105页
作者:王彦博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06-106页
作者:胡旺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610065
第107-107页
作者:陈莹 史欢欢
 单位: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保定071000
第108-108页
作者:李燕 刘志伟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南昌330022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四川自贡643000
第109-110页
作者:薛沛 邵健
第110-110页
作者:夏明华
 单位:文峰小学 江西吉水331600
第111-111页
作者:申胜利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12-112页
作者:梁宏勇
 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 广东肇庆526600
第113-113页
作者:马笋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14-114页
作者:李飒
 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荆州434020
第115-115页
作者:宁文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广州511363
第116-117页
大江周刊政治学研究
作者:邓燎原 刘韵清 邓娟
 单位:南华大学 湖南衡阳421001 湖南衡阳市自来水公司 湖南衡阳421001
第117-119页
作者:管仕廷
 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党构 湖北武汉430022
第120-121页
作者:李鑫
 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400715
第122-122页
作者:胡立新
 单位:江西华安针织总厂 江西南昌330029
第123-123页
作者:叶小办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广州511363
第125-126页
作者:王珂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28-128页
作者:邱丽娟 李琳君
 单位: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陕西西安710064
第129-129页
作者:钱坤春
 单位:四川省长宁县桃坪学校 四川长宁644304
第130-130页
大江周刊法学研究
作者:刘天 陈功勋 李锋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 北京100038
第131-133页
作者:张莎莎
 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61
第134-135页
作者:周帆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二处 北京100026
第136-137页
作者:苏野
 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北京100026
第137-139页
作者:刘权东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环境监察局 江苏涟水223400
第140-140页
作者:匡婧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41-141页
作者:韩月媛
 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
第142-142页
作者:房福鹏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44-144页
作者:张世学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45-145页
作者:杨利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46-146页
作者:陈晓鹏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100038
第147-147页
作者:郭倩倩
 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第148-149页
大江周刊语言学研究
作者:李赵君
 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430064
第149-151页
作者:马亚里 郭素瑜
 单位:河南郑州中医学院外语学院 河南郑州450008
第152-152页
作者:孔令
 单位:贵阳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4
第153-153页
作者:冯霞云
 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荆州434020
第154-154页
作者:彭咏梅 吴艳霞
 单位: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 江西南昌330006
第155-155页
作者:李静
 单位: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南周口461400
第156-156页
作者:赵志迎
 单位:河北省阜城县王集乡后安完全小学 河北阜城053700
第157-157页
作者:宋晓霞
 单位:贵阳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4
第158-158页
作者:苑冬艳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赵各庄镇尹村小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159-159页
作者:汪清照
 单位: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常德415500
第160-160页
作者:高天润
 单位:太康县实验中学 河南周口461400
第161-161页
作者:黄亮
 单位:贵阳医学院 贵州贵阳550004
第162-162页
作者:钱艳艳
 单位:浙江省温州瓯海二高 浙江温州325000
第163-163页
作者:许茹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四高级中学 河南商丘476000
第164-164页
作者:曾庆翠
 单位:周口市第一实验小学 河南周口466001
第165-165页
作者:马冬梅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赵各庄镇尹村小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166-166页
作者:刘园东
 单位:河南省鲁山县第二高级中学 河南鲁山467300
第167-167页
作者:赵美香
 单位: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 江西南昌330000
第168-168页
作者:杨红霞
 单位: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南周口461400
第169-169页
作者:朱志平
 单位:河北省阜城县王集乡朱辛完全小学 河北阜城053700
第170-170页
作者:梁素勤
 单位:周口第16初级中学 河南周口466000
第171-171页
作者:叶邦英
 单位:福建省浦城县第一中学 福建浦城353400
第172-172页
作者:王淑
 单位:郸城县职业中专 河南周口477150
第173-173页
作者:范艳芳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辛庄管区王张务中心校 河北廊坊065800
第174-174页
作者:欧阳六仔
 单位:盘谷小学 江西吉水331606
第175-175页
作者:吴永搏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西安710077
第176-176页
作者:宋爱鹏
 单位:滑县枣村乡第一中心小学 河南安阳456400
第177-177页
作者:牛淑英
 单位:鹿邑县西城中学 河南周口477200
第180-180页
作者:赵小侠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第二中学 河北遵化064200
第181-181页
作者:李春玲
 单位:周口市川汇区李埠口一中 河南周口466000
第182-182页
作者:吴卫勇
 单位:汝南县清华园学校初中部 河南驻马店463300
第183-183页
作者:刘文英
 单位: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区仲恺中学 广东惠州516229
第184-185页
大江周刊教育研究
作者:皇甫传杰 周辉 王淑平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四系 陕西西安710025
第185-186页
作者:钟远辉 宁文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广州511363
第187-188页
作者:葛吉雪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第189-191页
作者:宁文 王文君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广州511363
第191-192页
作者:简凡
 单位:南昌工业技工学校 江西南昌330001
第193-194页
作者:闫春梅
 单位:鹿邑县西城中学 河南周口477200
第195-195页
作者:吴小鹏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南昌330103
第196-197页
作者:张新萍
 单位:甘肃省文县碧口幼儿园 甘肃文县746400
第197-198页
作者:王云霞
 单位:鸡东县向阳中心学校 黑龙江鸡东158200
第199-200页
作者:李来斌
 单位:长安区斗门街办落水小学 陕西西安710116
第200-200页
作者:陈艳
 单位:澧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湖南常德415500
第201-201页
作者:杜彩霞
 单位:川汇区教体局教研室 河南周口466000
第202-202页
作者:黄玉婷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广东广州511363
第203-204页
作者:彭勃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湖南株洲412007
第204-205页
作者:郑帅 李琳琳 郑江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训练部四系 陕西西安710025
第206-206页
作者:王海英
 单位: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常德415500
第207-207页
作者:姜德渑
 单位:河北省阜城县王集乡朱辛完全小学 河北阜城053700
第208-208页
作者:梁东妮
 单位:梧州学院 广西梧州543000
第209-209页
作者:褚庆常
 单位:周口市第15初级中学 河南周口466700
第210-210页
作者:夏艳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河南商丘476000
第211-211页
作者:于海超
 单位:黑河学院计算机系 黑龙江黑河164399
第212-212页
作者:吴赴军 陈国玉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 江西抚州344200
第213-214页
作者:康少华
 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表演艺术系 河南济源459000
第214-215页
作者:陈春生 谢常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 江西南昌330022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系 江西南昌330099
第216-218页
作者:张永兵
 单位: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常德415500
第219-219页
作者:邱秀芝
 单位:鹿邑县西城中学 河南周口477200
第220-220页
作者:文显利 曾建明
 单位:贵州省独山二中 贵州独山558200
第221-221页
作者:苏伍杰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闫屯中学 河北遵化064204
第222-222页
作者:林秋萍
 单位:四川省旅游学校 四川成都610041
第223-223页
作者:何思远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教育局 河南商丘476000
第224-224页
作者:彭杰芳 谢松平
 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421001
第225-225页
作者:张树森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黄甫中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226-226页
作者:陈甫
 单位: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初级中学 贵州赫章553200
第227-227页
作者:米景发
 单位:鹿邑县西城中学 河南周口477200
第228-228页
作者:宋珍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闫屯中学 河北遵化064204
第229-229页
作者:王博华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赵各庄镇尹村小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230-230页
作者:黄丽平
 单位:和平县俐东中学 广东和平517200
第231-231页
作者:马达
 单位: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黑龙江鹤岗154107
第232-232页
作者:周训盛
 单位: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初级中学 贵州赫章553200
第233-233页
作者:霍贵高
 单位: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35
第234-234页
作者:李建
 单位:周口市第四初级中学 河南周口466000
第235-235页
作者:杨德才 李秀峰
 单位: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内蒙乌兰察布012000
第236-237页
作者:赵云犁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清远513000
第237-238页
作者:王卫平
 单位: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常德415500
第239-239页
作者:韩林平
 单位: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河北保定071000
第240-240页
作者:谷前进
 单位:周口市川汇区李埠口一中 河南周口466000
第241-241页
作者:魏新建
 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十一中学 河南商丘476000
第242-242页
作者:吕小燕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大留镇镇小齐观中心校 河北廊坊065800
第243-243页
作者:杨金云
 单位: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常德415500
第244-245页
作者:杨启达
 单位:贵州省赫章县兴发乡初级中学 贵州赫章553200
第245-245页
作者:李斌
 单位:周口市第十二初级中学 河南周口466000
第246-246页
作者:都国宏
 单位:环县第一中学 甘肃环县745700
第247-247页
作者:唐文学
 单位: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杨武初级中学 贵州安顺561000
第248-248页
作者:赵蕾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浙江温州325000
第249-249页
作者:李齐辉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梓山中学 江西于都342300
第250-250页
作者:刘卫东
 单位: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湖北黄石435000
第251-251页
作者:郭永远
 单位:郸城县职业中专 河南周口477150
第252-252页
作者:王明利
 单位:河南省宁陵县试验中学 河南宁陵476200
第253-253页
作者:吴国超
 单位: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侨中学 广东惠州516000
第254-255页
作者:罗国蓉
 单位:四川省黑水县 四川黑水623500
第255-255页
作者:刘进洪
 单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河北唐山063300
第256-256页
作者:张书良
 单位:滑县枣村乡第三初中 河南安阳456400
第257-257页
作者:宋凤勤
 单位:河南省宁陵县实验中学 河南宁陵476200
第258-258页
作者:袁飞霞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南宁530001
第259-259页
作者:康艳茹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黄甫中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260-260页
作者:沈良晓
 单位:浙江省瓯海中学 浙江温州325014
第261-261页
作者:马小卫
 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咸阳712046
第262-262页
作者:章瑞生
 单位:浙江省苍南县民族中学 浙江苍南325800
第263-263页
作者:陈长东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黄甫中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264-264页
作者:钟木云
 单位:新余市渝水一中 江西新余338000
第265-265页
作者:贺轮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江口中学 重庆404500
第266-266页
作者:蒋红敏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黄甫中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267-267页
作者:吕军来
 单位: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 河南周口466001
第268-268页
作者:吴伟平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联和小学 广东惠州516000
第269-269页
作者:王海荣
 单位: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中学 河北遵化064200
第270-270页
作者:董荣峰
 单位:河北省文安县兴隆宫中学 河北廊坊065800
第271-271页
作者:郭超
 单位:重庆黔江新华中学 重庆409000
第272-272页
作者:汪玮
 单位:安顺学院 贵州安顺561000
第273-273页
作者:杨程茗
 单位:临沂大学 山东临沂276000
第274-274页
作者:殷实
 单位: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马鞍山243041
第275-275页
作者:王丽
 单位:河南省清丰县纸房乡杨朱娄小学 河南清丰457300
第276-276页
作者:黄茜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第277-278页
第278-278页
作者:肖大雄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大江周刊杂志分期列表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江西日报社
主办单位:江西日报社
出版地方:
快捷分类: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36-1249/G2
邮发代号:44-64
创刊时间:1989
发行周期: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31
热门期刊推荐
400-675-160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
(仅收市话费)
免责声明:本站非任何杂志官网,仅限于收集整理互联网学术资源信息,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蜀ICP备号-13 公安部备案:第4章 本文诗学:为何与何为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 诺哈网
·· · · · · · · · ·
第4章 本文诗学:为何与何为
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文论话语的建构在逐渐的消退,而对过往文论的反思则提到了很多学者的面前,无论是对“审美意识形态”的讨论,还是对“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的反思,抑或“文学终结论”的蔓延,都说明了当前文学理论研究者的焦虑心态。从文学理论研究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当前文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文学理论研究远离了文学文本自身而与哲学结为了同盟,文学理论越来越哲理化。而研究文学的文学理论如果越来越哲理化,而忽视了文本自身的阐释,这样的文论可能真的会出现危机,而不是什么“图像对文字的优势”所引发的文论危机,因而,我呼吁一种立足于文本实践的诗学建构方式,这种诗学建构方式我称之为“本文诗学”,这一个章节我将从理论语境、内涵阐释、思维方式、话语实践等几个方面来阐释“本文诗学”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
关于本文诗学的建构和实践问题,我们在枟“本文诗学”论枠①一文中深入的探究了本文诗学的理论渊源、基本特征以及本文诗学的实践性问题。在该文中,我们只是在可能性方面论述了重建本文诗学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文本本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诗学思想,批评家是完全有可能在具体的文学本文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诗学理论的,维柯、巴赫金、海德格尔就是本文诗学建构的先行者。然而,可能性只是一种理论得以建立的充分条件,而一种理论得以在现实中实现还必须具备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必要条件都具备,一种理论才能够得以成立。那么,在今天的中国的理论语境中,重建本文诗学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这就涉及本文诗学重建的理论语境,正是这样的理论语境决定了本文诗学重建的必要性。下面我将从“文学终结论”的蔓延、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脱节这三个方面来具体的探究本文诗学在新世纪重建的必要性问题。
一、“文学终结论”的蔓延
新世纪以来,关于“文学危机”的争论是诗学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主要涉及两方面的背景知识,一是全球化的电信时代文学的处境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数码技术、电子传媒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图像制作技术越来越简捷和方便,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因而有学者提出了“文学终结论”的观点:这主要表现在美国加州大学学者希利斯·米勒在2001年第1期的枟文学评论枠上发表的枟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枠一文中,在该文中,米勒通过对全球化时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文学等的影响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文学研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时代———为了文学自身的目的,撇开理论或政治方面的考虑去单纯的研究文学。”①这就说明了,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文学研究已经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新的电信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把它引向终结”,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作为文学得以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米勒认为:“在西方,文学这个概念不可避免地要和笛卡儿的自我观念、印刷技术、西方式的民主和民族独立国家概念以及在这些民主框架下言论自由的权利联系在一起”,但是全球化电信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过去在印刷文化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二分法”,它以非常快捷的速度将信息传向世界各地,它通过超文本的方式将文学从文本的依附性中超脱出来,以电信网络的数码图像的方式传递着文学从而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存在方式。
众所周知,文学的物质载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口传文化、印刷文化和当前的电子媒介文化这样几个阶段。作为口传文化时期的口头文学,其物质载体是人类的口头语言。在人类早期科技文化水平不发达的时期,人类早期文学的伟大成果就是通过人类口头语言的代代相传而得以保存,像枟荷马史诗枠这样伟大的史诗作品就是通过人类的口传而得以传递的。人类最初的口头文学创作绝对不是任性而为的,它是对语言创作规律的自觉把握,同时也是对生活世界中生活事件与生命情感的自觉想象和诗意还原,因而在口头文学中也存在着当下文学所要具备的情感因素和生命意义。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人类的文学有了印刷文本这样的物质载体,这对于人类文学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口头文学的发展主要借助于语言的口头化和记忆的便捷性,也就是说,口头文学创作只能基于“记忆和倾听”,离开了这两者,口头创作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文学文本的诞生则确立了文学自身的书面文本,人们通过阅读、分析和体认这些书面文本可以形成对文学的认知;它可以使创作者的思想意图永恒化,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文学接受的可能,从而使创作本身有了直接可以体验和模仿的固定文本,因而印刷文化的出现确立了文本的“定型化”的历程,它摆脱了口头创作文体的模糊性以及意象单元和情节单元的非明晰性,这对于文学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子传媒时代,在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载体又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不可否认,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学存在形式和传播方式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即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书刊的印刷出版,大有被网络传播的信息数码的形式取代的趋势,似乎一个文学作品‘无纸化’的时代即将到来”①。也就是说,随着电子高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出现,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似乎越来越简捷,文学的“超文本”时代已经到来。文学“无纸化”时代以及“超文本”时代的来临对文学的发展应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文学作为精英文化的象征曾高居在“象牙塔”之中,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一直是在狭小的知识分子空间中进行,当文学超越了纸质文本的束缚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播撒时,大众就可以直接参与到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中来,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网络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然而,面对信息技术时代的幽灵,文学也似乎品尝到了走出“象牙塔”的孤寂和无奈。
电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图像制作技术也就越来越方便快捷,图像出现了几何级的增长势头,电影、电视和图像广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学这一传统的纸质媒体艺术逐渐出现了衰落之势,现在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人们借助于图像的视觉感官来认知这个“图像化”的时代,诸如中国传统的文学著作被拍成电影电视、纯文学期刊的改版和停办等等,大有图像压倒文字的趋势。因而“在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强大攻势下,曾被视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文学已节节败退,失去社会生活和公众意识的支持,遁入日渐逼仄的‘边缘化’境地”①。正是在这种电信时代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的生存境遇问题成为了许多文学研究者思考的重心。法国的解构主义者德里达就认为“在特定的电信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德里达的信奉者、美国加州大学文学教授米勒也认为过去在印刷文化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内心与外部世界的二分法在今天的电子媒介时代已经悄然逝去,过去在书中读到而在现实中无法见到的事物“出现在今天的电影和电视屏幕上,就如同旧日里潜伏在人们意识深处的恐惧现在被公开展示出来了,不管这样做是好是坏,我们可以跟它面对面、看到、听到它们,而不仅是在书页中读到。我想,这可能就是德里达所谓的新的电信时代正在导致精神分析的终结”①。这也就说明了在电子媒介时代图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欲望,而且还能够将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通过数字模拟技术给呈现出来,例如在电影枟侏罗纪公园枠中的恐龙、枟冰河时代枠中展示的史前的古迹等都是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见到的事物,这说明电子媒介时代的数字模拟技术的确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影视中可以看到的事物在书本中也许根本无法看到。
电子媒介时代“图像对文字的优势”被有的学者称为“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②:在“读图时代”图像取得了文化上的“霸权”,文字沦为了图像的“奴仆”。如果这一论断符合事实的话,“图像”取代“文字”的时代将指日可待,“文学的终结”也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正如作者所分析的那样,“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的结果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抽象的文字和直观的图像互为阐发,无疑使得阅读带有游戏性,从文字到图像,再从图像到文字,来回的转换把阅读理解转变成视觉直观”。这说明了文字和图像是各具优势的,由文字语言组成的文学在思想深刻性和想象性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而图像在感官化和形象性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这说明了在电子媒介时代由图像组成的影视艺术和印刷文化时代由“文字”构成的文学是两种有着不同表现形态和艺术特质的艺术种类,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在各自的艺术特色范围内相互促进和发展。影视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影视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影视语言,在银幕屏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它通过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听觉器官,使观众获得一种视听感官上的享受;而文学由于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和手段,使得文学形成了许多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在情感性与思想性、间接性与广阔性、结构性与语言美等几个方面。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观情感。文学的情感性越浓烈,越能感染读者,就越富有艺术魅力。文学由于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在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由于文学作品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的情感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复杂、最丰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语言艺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深刻,文学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广度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艺术形式。虽然所有文艺作品总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和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类艺术中,还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形象最富有深刻性和思想性。语言艺术之所以具有这种优势和特长,同样是与它采用语言作为媒介分不开的,因为只有语言才能直接表达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认识、评价判断方面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总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只有将情感渗透在思想里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在激动不已的同时去深入领会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情感性也离不开思想性,因为这种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导下成为具有特定爱憎情感的倾向性。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不仅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艺术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必须利用结构这个重要手段来完成。对于文学作品来讲,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得失。文学所具有的这些语言艺术的特征是作为视觉艺术的影视所无法比拟的,在思想深刻性、情感表现性以及语言结构美方面文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使以图像为主因的影视艺术再发展也不可能使文学消亡,因为“看图像”和“读文字”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消费方式,图像的感性形象和文字的理性抽象只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不存在着彼此替代的关系。因而,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终结论”可能有着西方的学术背景,但是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文学危机”另一方面的知识背景是文化研究的兴起所导致的“文学的越界和扩容”问题。文化研究的兴起对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冲击是当前我国文艺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在我们的文艺理论界吵得沸沸扬扬,持“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主张的学者认为“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日常生活空间。可以说,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和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界限”①。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就是要消解传统的精英主义美学思想,促进审美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它的性质就是企图以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来取代审美文化”②,它在美学文艺学领域的主要表征则在于对人文精神的消解,让消费文化进入正统的审美文化之中。
落实到文艺理论研究领域,“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提出一方面消解了文艺理论研究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则是促成了文艺学的边界移动和扩容。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文精神的消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使雅俗文化的区分丧失意义。雅的文化为了表示自己“亲民”的姿态,主动纡尊降格;俗的文化也在现时代的怀旧情境下披上了精英的外套,在技术的包装下翩然走上文化的 T形台。其背后的动力更多的是商业化原则的操纵;雅俗文化不但丧失了彼此曾经有过的界限,也在物欲化的世界里丧失了各自的主体性。其次,由于审美主体性的丧失,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感性解放的功劳就要打折验收了。主体感性的解放在此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艺术审美能力上的真正提升,而是消费社会的商业化原则在作祟,主体好像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得到了感性欲望的满足,而实际上这一切在其深层处处受到经济权力话语的制约和商业化原则的左右。文化大众化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比起它在审美上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它在商业化原则下所强调的物质性与当下性,如今正不断地使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疏离感,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自由感、社会感乃至安全感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侵蚀。其结果是,审美活动在摆脱了理性强制之后又遭到物质化的清洗,演变成了一种适时转化个人物质欲望的代偿性活动,更多地依存在物质享受之上。由此我们自然可以推论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文精神消解的最后一个症候式表现,即从文化领域看,高层文化或雅文化也与现实同一起来。高层文化本来与现实相疏远、相脱离,而这种疏远化的特征正是高层文化能够保存与现实不同的另一个向度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高层文化超越现实向度的体现,即任何高层文化总有理想的向度。确实,高层文化过去总是与社会现实相矛盾,而且只是具有特权的少数人即精英知识分子才能享受它的乐趣,描绘它的理想。现时代,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已经被克服,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看来高雅文化与俗文化没有任何的界限,这样就消解了高雅文化的精神内涵,丧失了对社会的批判和介入功能。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所导致的文艺学边界的移动和扩容则是引起文艺理论研究界争论的核心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并不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在审美泛化的理论语境下文艺学的出路在于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地调整和拓宽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这样传统的文学研究所关注的文学经典将会终结,在文化研究的大潮中文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在于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因为“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的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文学’、‘艺术’的定义? ?这应该视作对文艺学的挑战,同时也是文艺学千载难逢的机遇”①。挑战在于对文学经典的背弃转而研究日常生活的审美感性问题,而机遇则是“它已经极大地超出了体制化、学院化的文艺学研究藩篱,大大地拓展了文艺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其研究的主旨则已经不是简单地揭示对象的审美特征或艺术特征,而是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互动”。很明显“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所倡导的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扩容已经与经典的文艺学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经典的文艺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现象、文学问题和文学活动,其主旨在于揭示文学活动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审美规律,文艺学的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事实、文学活动和文学问题这一点应该是无可怀疑的,无论文艺学边界如何移动也不可能抛弃文学活动自身规律去研究“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因为文学活动的“审美”功能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们走向作为精神意义的超越之境,其含义是“无利害静观的自由愉悦”,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中的“审美”却是一种欲望的消费,其功能是快感的自我满足,其实是一种“非审美”,按照康德的观点来说,它只不过是一种快感,并没有普遍必然性,它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操纵下所制造的审美假象。②
因而通过倡导“日常生活审美化”来认定当下文学的危机也是不成立的。电信时代的文学处境和审美泛化的事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撼动我们的文学研究的根基。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当下的文学研究根本就不存在着危机和困境,形势一片大好呢?当然也不是,我们当下的文学研究的确出现了危机和困境,但其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外在的客观社会氛围的变化,而是在于我们的诗学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关注文学理论自身的建构,直接从某个哲学体系或者抽象命题出发来推演诗学体系,相对忽视了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阐释,即使有对作品的阐释也只是作为其体系的例证而存在,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之间脱节的现象,如果诗学理论远离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作品自身而只是在哲理化的形上高度自我欣赏和满足,不出现危机才是怪事。因而在诗学严重理性化的今天,诗学不应该再在逻辑化、体系化的封闭结构中继续兜圈子,我们呼吁一种重返文学文本自身的诗学理论建构。
二、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
本文诗学作为隐含在具体文本中的一种诗学思想,它是诗学的原初形态。诗学的原初形态,实质上就是批评家立足于文学本文,从本文出发,将作家创作的文本中隐含的“本文诗学”进行理性化的归纳与呈现的结果。通过“文学本文”,建立诗学的基本立法,亚里斯多德的枟诗学枠与刘勰的枟文心雕龙枠就是这样的范例。当然,也必须认识到,没有荷马,没有悲剧家,就不可能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同样,没有先秦两汉的文人墨客,也不可能有刘勰的枟文心雕龙枠。当然,后起的传统以诗学思想史为依托,寻找诗学与人文学科的沟通,评价文学的功能价值,超越于具体的文学本文之上,最终形成了自己的学科领域和独立思想立法。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本学诗学作为创作者内在文学意识与文学观念的创作诗学,其形态是隐含着的,它隐含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之中,这种内在意识的诗学观念在接受美学看来是一种虚假的观念。按照现在接受美学的观点,当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作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品已经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物在历史的视域中接受读者的审阅,也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作者死了”;当然我们今天重建“本文诗学”也不是要回到亚里斯多德和刘勰的水平上,因为亚里斯多德所建构的本文诗学虽然是建立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但是由于理性诗学的作祟,亚里斯多德试图为整体的文学立法,他采用了科学主义的完全归纳方法来建构本文诗学,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试图在古希腊的全体的文学作品中归纳出诗学的基本话语主要究路径,在研究对象上虽然具有本文诗学的特征:即从文学本文出发的特点,但是在方法论上则是科学主义的本质归纳法,并将文学的本质归结为“摹仿”,这样就造成了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内在矛盾,从而导致了本文诗学的衰微和理性诗学的勃兴。亚里斯多德的这一方法论困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兴起时逐渐被诗学家认识到,从这个时期开始人们对希腊文学的认识就不再企图对整体的希腊文学发言,而是从某一个视角切入古希腊文学,采取“诗思”的方法重构古希腊诗学,这种超越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方法就是不断地返回古希腊文学文本自身,以“诗性之思”为中心,重新建立文学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关联,达成对诗学观念的更新。例如,席勒首先将古希腊与近现代文学进行了一种有趣的对比,从而认识到,古希腊文学偏重于一种素朴精神的表达,是一种素朴的诗学,而近现代诗学则偏重了一种感伤情调的表达,构造的是一种感伤诗学,尽管他并不否定近现代的感伤性诗学,但他似乎更推重素朴的诗学。落实到古希腊诗学的具体分析之上,他特别重视希腊人所具有的一种自由而质朴的生命文化理想从而达到重构希腊诗学的目的;尼采通过解读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艺术,特别是建基于对古希腊语言和古希腊神话的深刻理解,尼采认为古希腊诗学的根本精神在于它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特别以狄奥尼索斯为象征的酒神诗学,这是一种生命化诗学。这种以“诗性之思”为中心的诗学方法论就是本文诗学所追求的目标,这一思路也应该是我们今天重建本文诗学所遵从的基本范式。刘勰的枟文心雕龙枠虽然是建立在先秦两汉文人墨客的作品之上,但是由于当时纯文学与杂文学没有区分开来,枟文心雕龙枠在研究对象上就包括了骚、诗、乐府、颂、赋、赞等35种体裁,有些体裁则根本不是文学文本,虽然在“文”的本体论“原道”的统摄下展开,但是具体落实在文学创作、批评、发展等环节时,刘勰采取了诗话和词话的方式,对具体的诗学思想不能明确的提炼出来,这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精神:虽然能够对某一文本发表高明的见解,但是缺乏系统性,也就是说,它只具有特殊性,而不能成为普遍性的诗学观念。因而今天我们重建本文诗学,就是要深入到文本的深处,透过本文的形式要素探寻隐藏在本文中抽象的、必然的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批评家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论证和思考,去考察这些抽象、必然或普遍性的诗学思想是怎样由本文建构与消解的,因而本文诗学考察的不仅仅是文学的形式要素,更重要的是文本的思想要素。
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现代西方解释学和接受美学的兴起对于我们重建本文诗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现代西方解释学认为,作家所创造的文学作品并不是文献资料,而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是人生体验的产物,文艺本质上是交流的,能沟通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解释学中的“解释”并不是指对作品原意的挖掘和还原,更是指理解和创造,因而文艺解释的目标并不是还原作者的本原意图,而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把握,以求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发掘作品内在的美学精神和思想价值。而接受美学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在联邦德国的一个美学流派,它是在解释学的影响下产生的一个美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文本是一种“召唤结构”,存在着许多的意义空白,期待着读者自己去填补。文学阅读过程,就是文学作品内涵破译和潜在形象的创造性建构的过程,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最终得以实现的终端环节。这就意味着作者在创造出文学作品后,其价值的存在只是一种潜在的价值,它等待着读者的介入和评价,只有一个作品在得到读者的阅读之后其价值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因而文学本文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本源性的诗学,在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理论背景下才能最终实现。
当我们反观西方文艺理论建构时,我们总会想到艾布拉拇斯的理论,在其著名的枟镜与灯枠一书中,艾氏认为文学研究主要有四个因素,即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①。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学理论主要是建立在这样四个纬度的基础之上。在西方古典文论中主要关注的是对外部世界的“摹仿”,因而世界成为文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世界这一纬度上所建构的诗学主要是一种创作论诗学,它把世界看作是一个独立于作家的外部的对象,认为在创作中作者是纯粹客观的面对外部世界,根据自己冷静的观察和研究将外部世界加以真实的呈现出来,认为只有根据自己的观察将外部世界真实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才是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学作品。浪漫主义诗学认识到“摹仿论”诗学仅仅将眼光放在外部世界这样一个纬度上,从根本上忽视了作家精神创造和对超验性追问的纬度,因而抛弃了古典文论所信仰的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传统(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而转向了柏拉图的诗学思想,在其中寻求他们的理论依据。因而柏拉图的灵感说、狂迷说以及回忆说等作为理论资源进入了浪漫主义诗学当中,它企图通过高扬主观情感和个性创造来实现艺术家自身内在心理机制的平衡,从而想象、情感等涉及作家创作主体因素进入了浪漫主义诗学的视野,因而可以说浪漫主义诗学是以“作者论”为中心的文论建构。
在西方现代文论系统中经历了由“作者中心论”范式、“文本中心论”范式到“读者中心论”范式文论的转换。“作者中心论”范式文论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直觉主义、早期精神分析文论等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从“作者中心”的角度出发,将文学视为一种幻象、直觉或白日梦,把主体的直觉、表现乃至原欲(性本能)作为文学的根本动源。“作者中心论”范式文论强调作家的中心地位,主要考察作家的创作实践问题以及在创作中所涉及的心理问题。比如说“天才”、“想象”、“白日梦”和“无意识”等;在“文本中心论”范式中,苏俄的形式主义开创了文本中心主义的先河,再到布拉格结构主义,巴黎的结构主义,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美的新批评也重视文本的阐释。俄国形式主义只关心文学作品本身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以及由语言形式和结构所组成的“文学性”问题,而对作家是如何进行创作的、作家创作的心理状态如何则完全不予考虑;英美新批评的“意图谬见”说和“感受谬见”说更是把文学作品与作家、读者的相互关联彻底隔断,而只是孤立的研究文学作品自身的特性。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作品之所以不同于日常语言,主要因为文学语言具有某种特殊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还必须通过语言书写的陌生化来加以表达,就整体而言,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主要想通过一种内在的结构理论来阐释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比如俄国的普洛普就在枟民间故事形态学枠一书中通过一百多个民间故事的分析,认为故事虽然是不同的,但是人物所承担的功能却只有31种,这种从文本的内在结构出发去解释文学作品的方法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兴起。到了结构主义阶段,更是把文学文本作为了唯一的研究对象,因而出现了“作者死了”的呼吁。
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西方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崛起,西方文论在重点研究文本的同时,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读者的接受问题,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伽登认为读者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创造,萨特也对读者的在创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结构主义文论在后期则主要把精力集中到了读者的接受方面了。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接受美学和解释学的兴起,当代西方文论开始了研究的第二次转向,即由对文本的重视转向了对读者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各种阅读理论彻底抛弃了对作者原意的探究,开始把重点放在了对读者阅读行为的研究上。“读者中心论”范式产生于德国,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姚斯和伊泽尔,姚斯倡导的是接受美学,而伊泽尔则提倡读者反应理论,在这里,读者的审美经验成为了文本意义敞开的根本所在。姚斯对文学接受的研究是从“期待视野”入手的,他试图通过“期待视野”来贯通其接受美学理论。“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进行阅读理解之前就对作品的一种期许,这种期许由于有一个相对的限度,由此也圈定了理解的可能性的限度。期待视野包括两大经验领域,一是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领域所建构的相对狭窄化的文学期待视野;二是在既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野。这两大视野的交融就形成了一个读者具体的阅读视野。伊泽尔则认为文学作品是由文本和读者两极构成的。文学作品既不同于读者在阅读之前的文本,又不同于在阅读过程中的文本实现,文学作品处于文本与阅读之间。因而伊泽尔对阅读的解释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文本是如何向读者敞开其意义的呢?伊泽尔用“文本的召唤结构”和“文本的潜在读者”这两个术语来解释这一动力机制。“文本的召唤结构”指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英伽登的文本“空白点”理论是其理论的渊源,伊泽尔认为这种空白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伊泽尔指出,文学文本不断唤起读者基于既有视域的阅读期待,从而不断地去更新这种阅读期待。而在读者方面,完全按照“文本的召唤结构”进行阅读的读者则是“文本的隐含读者”,因而隐含的读者并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读者,而是一种理想型的读者,它在文本的结构中是作为一种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待来加以设想的。伽达默尔指出,读者在具体的阅读时,必然带有自己的“前理解”,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解释限度,但是,读者的阅读并不是一种率性而为的粗暴干涉文本的行为,它必定要求读者按照自己的主体性对文本的进行发问,因而解释者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听从文本的意见。
从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导致了西方文论开始了从文本探究向读者探究的转型,这种转型也是本文诗学重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渊源。我们认为,本文诗学是一种立足于批评家对文本的阐释而建构起来的诗学思想,这一方面要求诗学的产生要立足于文本,另一方面则要求诗学的产生要遵循批评家的主体性创造,本文诗学并不是在文本中敞开着的,而是一种隐蔽的状态,它需要批评家对文本进行细读,在细读中发现文本所蕴含的诗学思想,而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给这种发现提供了一种理论的支持。即在作家的文本中隐含着非常丰富的空白等待着批评家去发现,而批评家则完全有可能在具体的文本阐释中发现这些在文本中蕴含着的诗学思想,这是解释学—接受美学交给他的任务。
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脱节
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确实面临着危机,这危机表现在何处?我们该如何认识这种危机呢?我想,当前文学理论已经没有了新时期之初的辉煌和耀眼,文学理论在80年代确实引领了学界的风潮,但是这种引领并不意味着理论成果的优秀,而是当时的时代造就了文学理论的辉煌。“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期,一切都在拨乱反正,文学理论也被据以了很大的厚望,成为了‘拨乱反正’的主导,扮演其文学界的‘先锋’角色,人们要寻求文学创作的突破,或对新突破加以合理化阐释,都需要求助于理论的突破,或者与理论的突破一道前进。”①因而在那个年代,人们非常相信理论的力量,崇尚理论的魅力。
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文学理论的魅力逐渐消失,原因何在呢?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大众文化开始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影、电视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我们的文学理论似乎只是关注经典的文学作品,对大众文化的阐释力度不够,理论介入现实的力量薄弱,导致了人们对理论的兴趣减弱;第二,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相互脱节,大多数文论研究者日益疏远了批评,而只是在做理论的建构工作,最重要的是,这种理论的建构工作几乎都是在文论思想史寻求理论资源,而不能够基于文论家自身的阅读经验和批评实践,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距离,拉大了两者之间的鸿沟。
当前中国的文学理论确实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上,一方面新的理论层出不穷,什么文学本体论的探究、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化、西方文论的引进等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另一方面,占文学领地半壁河山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玄幻小说”等还没有很好的理论能够对其进行解释,表现为“理论贫乏”的症状。文学理论在当前的文学批评中似乎集体离席,很多文学理论家的批评似乎处于一种“红包批评”的吹捧之中,或者是网友们在网上进行一个“狂欢化”的自我陶醉似的酷评一下,那么,我们的理论与批评之间的脱节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有学者指出:“文论家自身对于文学理论的这种困境(理论与批评的脱节)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文学理论推向社会的人恰恰是文论家本人,只有当他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对作品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时,才可能切实地证明其理论的有效性。而我们的文论家们却长期沉醉于对文学经典的反复咀嚼和理论体系的仔细打磨,结果是批评锋芒日益暗淡,鉴赏能力日渐愚钝,对于当代文学的实践越来越隔膜。”②可谓是一语道破天机,文学理论家在建构文学理论的时候,很少去涉及文学批评问题,对具体作品的阐释也只是作为其理论建构的一个例证,这种例证在其理论体系的窒息下也无法焕发出文本自身所具有的生机和活力。另外,文论家的知识储备也使得他们无法去把握当代的文学批评实践,“从现有的文论著作来看,许多文论家的文学修养和知识储备已经十分陈旧,他们对于中国现代当文学的了解主要限于‘五四’到‘文革’之间,而对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尤其是90年代以来最新的文学动态较为陌生;对于西方文学的了解又主要限于19世纪以前,对于20世纪以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抱着一种拒斥和否定的态度。这一方面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僵化,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贫乏的理解和欣赏力的一种掩饰。知识上的这种缺陷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与当代文本对话的资格”①。由于当代文论家的知识贮备陈旧,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较差,使得他们所建构起来的文学理论可读性较差。从文论史发展来看,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作品一般都与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诸如中国古典文论的枟文心雕龙枠、枟诗品枠、枟二十四诗品枠、枟沧浪诗话枠、枟人间词话枠等本身就是以诗评诗,以词评词。就连以理论性和逻辑性闻名的西方现代文论著作,也有非常可读的优美之作,诸如尼采枟悲剧的诞生枠、弗洛伊德的枟创作家与白日梦枠、马尔库塞枟新感性枠、萨伊德的枟文化与帝国主义枠等,读起来要么神采飞扬、激情四射,要么是观点新颖,也很能吸引人把该著作读下去。
反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著作,要么是固守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不放、要么是新潮术语满天飞,有些术语连文论家自身都弄不明白,更何况读者,而这些文论家满足于在概念中自我愉悦,理论失去了作家的青睐,很多作家坦言他们从来不读文学理论著作,他们认为文学理论对他们的创作毫无裨益,这也说明了我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对文本的阐释能力和批评的解释能力在下降。
针对理论脱离现实的批评,学界已经作了很多的阐释,诸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等;这是一个文学理论越界的工作,文学理论要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现象”,要研究广告、生日派对,研究营销方案,我想,如果文学理论去做这些活,那确实不是我们眼中的文学理论了,而成为了社会文化理论,这可能是文化研究要做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文学理论要做哪些事情呢?我想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回归文本,在批评的实践中重建文学理论的威信。那么,当前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脱节,理论又如何在批评中重建理论的威信呢?学界对此的阐释过于薄弱,很少有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鲜明了的阐释方案,王一川曾提出“理论的批评化”和“批评的理论化”主张,要求理论和批评要相互结合,去解决理论和批评之间的鸿沟问题,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在批评,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理论的水平,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沟通理论和批评之间的鸿沟呢?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的反思,文学理论一般认为是一种对文学的普遍的言说方式,文学理论关心的是普遍性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对一切文学现象都行之有效。而文学批评只关注个别性问题,文学批评只是针对个别作品有效,离开这个作品就很难以对其他的作品产生影响力。文学理论就如同黑格尔的美学体系的架构,在一定的哲学范式的指导下推演出来,而文学批评就如同法国批评家圣伯夫有关雨果等作家的传记批评。因而,文学理论是普遍的,而文学批评则是个别的,在这个普遍性与个别性之间会产生鸿沟,我们该如何解决?
本文诗学的建构能够填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间的这种鸿沟。本文诗学是从具体的文本批评中建构起来的一种诗学思想,它立足于个别的文本,而它所建构起来的诗学却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本文诗学是一种诗学思想,普遍性是其根本性的追求。因而本文诗学一面连接具体的文学作品,在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阐释中建构了深刻的诗学思想,而诗学思想又具有普遍性,这样,本文诗学就是从个别的文学作品出发,达成了对普遍性诗学建构的目的,从而完成了其沟通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鸿沟的目标。①
第二节 本文诗学:一种立足于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
当前诗学的哲理化倾向使得诗学渐渐远离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本文,从而导致了当前严重的“诗学困境”,从西方传来的文学“终结论”在中国学者的宣扬下更是造成了文艺理论界的巨大恐慌,许多学者纷纷撰文表达了对“终结论”的不满和谴责,但是诗学遭遇困境则是一个事实情况。诗学作为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对当前的文学、文学现象阐释的力度不够,诸如图像的泛滥造成对文学的压挤,互联网的发展造成文学创作和传播方式的改变等,诗学都没有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而在这方面文化研究可供借鉴的东西就比较多,因而一些学者就提出用文化研究来代替诗学研究;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作为对文学进行理论研究的诗学不能具体的解释作家的创作问题。诗学不能引起作家的关注,许多作家坦言他们从不关注诗学所探讨的问题,他们从诗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根本就没有从作家作品中所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诗学中所讨论的一些所谓核心问题与创作本身毫不相干,例如作为当前诗学的核心命题“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的本质命题而提出),虽然诗学研究者对它作出了多纬度的阐释,但它与作家的创作似乎还是隔了好几层。对于第一重困境需要重整诗学的话语方式,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那么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我们的诗学能否给出合理的解释就成为诗学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我们诗学创新走出困境的一个良好的机遇,基于对作家创作的考虑,我们追寻诗学的传统,通过对诗学原初形态的考察,建构一种立足于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本文诗学。
一、诗学的价值焦虑及其探究诗学本源的可能性
当前诗学的困境集中在诗学界的焦虑上面,诗学在当下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价值基座,它既不能解释创作,又不能干预社会生活,诗学著作没有人买,也没有人去阅读,诗学从80年代的皇冠明珠转向了今天的失落和冷遇,这种价值基座的失去使得诗学界的氛围很是有些紧张和低沉。80年代诗学界所建构的一个个宏大的体系在今天好像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效果,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攻击下显得很是有些慌乱,文化思潮的微观研究解构了这种体系建构的话语系统,而这种微观研究能够很有效地解释一些当前的文化现象,因而一部分诗学研究者开始采用文化研究来替代诗学研究,开始了“诗学跨越边界”的征途,并且抛出了文学的泛化、经典文学消亡论、诗学无用论的观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事实上促进了诗学界的反思。反思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当前体系化的诗学的确出现了困境,这就是诗学远离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作品,一直在哲学的领域内高空运作,不能够有效地解释当前的文艺现象,失去了对文艺现象解释的有效性;二、在当前电子媒介时代,由于数码技术的广泛运用,图像合成技术的便利,造成了图像对文字的挤压,图像的感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征服了文学,文学的确有衰微的迹象,另外,这种电子媒介技术导致了文学创作、传播的方式都与传统的文学形式不一样,如果固守传统的诗学研究模式就不能有效的解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艺现象。因而作为对文艺现象进行研究的诗学也就有了一种危机感,它没有了80年代的风光,不再能够引领学术界的思想潮流,但是,这种状况对诗学来说未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促进诗学研究者冷静地面对诗学的本真状态,诗学本来就不是那种天马行空式的“宏大叙事”,而是对具体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的人文科学。诗学要想取得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远离那种想对一切社会问题进行发言的设想,而是要集中精力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诗学之所以出现困境不在于文学的消亡,即使在今天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重要一纬仍然具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身份,除非人类消亡,文学才会消亡,诗学的危机在于诗学的建构方式,这种体系性的建构方式封闭了诗学的空间,诗学一直在体系性的范围内兜圈子,一直在形而上学的高空中运作,缺少了对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阐释。事实说明,真正有价值的诗学著作绝不会脱离文学现象,脱离文学现象的诗学不是真正的诗学,因为它只有理性的冷酷而没有“诗”之鲜活。因而,从“形而上”转到“形而下”,从思辩王国的理论证明到关注具体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当前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
关注具体文学文本作为诗学的“形而下”转向并不新颖,在中西方的诗学传统中实际上早就已经存在。在人类早期的文学创作中,由于是口头创作,创作者首先通过个体的感性经验来表达对世界的一种认知,而这种认知并没有固定的思想意识。在原初的文学创作者看来文学创作自身并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言说,他们在创作的时候只是在表达自己的生命意识和审美意识。因而他们的诗学思想和具体的文本创造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这种原初的诗学思想,融入在具体的感性文学作品之中,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构成了文学作品的灵魂。随着口头媒介转向文字媒介,文学的具体文本出现了,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固定化,在这种固定化的过程中,创作者的思想意识逐渐明晰,因而在文学本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意图也又模糊转化为清晰,这样作为创作者的诗学意图的本文诗学就出现了。随着创作者文本被批评家的认知和批评,在具体的文本中批评家也形成了一种对文本认知的逻辑思路,这样理性诗学也就出现。
从文学媒介的视野出发考察文学的发展是当前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文学媒介。通过口语来进行叙述的文学是人类最早的文学形态。口语媒介作为语言媒介的一种重要形态,是指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当人类开始具有说话能力的时候,人类早期的交流就开始展开,这样当口语进展到能表达抽象事物和具有了简单的语法结构的时候,口头文学就已经开始产生。口语媒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简便快捷,二是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三是真切生动,四是不易保存。借助口语媒介,原始先民在舞蹈和音乐的伴随下“喊”出了最早的文学。根据王一川的解释,人类早期的口头文学有两种形态:一是歌谣,如枟诗经枠、古希腊荷马史诗;二是流言,这是一种常见的不能被忽视的口语媒介,它流布于民间的人际口头传播过程中。流言文学正是以流言媒介传播的文学。从古至今,流言文学都有自己的肥沃的生存土壤。尤其是在社会处于动乱或转变的关键时段,各种文化冲突加剧,这就给流言文学的兴起预备了温床。对口头文学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早期的诗学,这种诗学的源头就是口头诗学。①“口头诗学”源自于口头诗人的口头创作,它直接表现为口头诗人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认知和对口头语言的审美适应,对于口头创作者来说,可能对口头语言的适应能力更加的重要。根据口头语言的特点,口头诗人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在语言方面就具有了以下两大特点:一是通过“唱诵”来表达自己的生命理想和情感,可以说这是一种抒情化的表达方式,抒情诗的“口占”即源于此;二是通过“讲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生命活动。这样在口头创作中,人类文学的抒情和叙述的两个功能要素都已经展现开来。那么,口头诗学的律法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我们知道,在口头传播年代,口头诗人要进行口头创作,一方面要对前面讲述的内容进行“记忆”,另外一方面则要对后面讲述的内容进行“想象”,这样“记忆”和“想象”就成为口头诗人们进行创作的基本条件。口头创作文本化之后,就形成了具体的文本形态,这样口头文学的非固定化状态就解体了,随之而来的则是具体的文学文本的出现。
源自于文学本文的“本文诗学”②,是人类有文字和文学文本以来最早的诗学形态,是指创作者体现在其具体的文学创作中所呈现出来的诗学思想和诗学观念。这种诗学形态并不是直接显现在其文学文本之中,而是通过文学文本而展现出来的作家的活生生的创作律法。如何进行创作是作家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比较说,作家在创作之初就会想到我的创作的意图是什么?我创作的文体是什么?故事情节如何发展?人物的内在矛盾和性格冲突如何去解释等等。具体来说,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诗学意识和诗学审美观念。这种诗学意识和审美观念可能是自觉的,作家自己能够意识到,特别是在一些现代的先锋创作中,这种意识更加明显,而有的诗学意识和意图并不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家没有诗学意图和诗学观念。那么,本文诗学作为作家创作形态的诗学其诗学意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本文诗学意味着文体认知和情感定性的独立意识。“文体”确定了,就意味着作家创作有法可依,不同的文体作家的创制法则不不同的。“情感定性”了,作家在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就能具体实在,真挚的情感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只有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才能够对其产生深刻的认知。本文诗学对于作家来说,首先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诗学。其次,本文诗学意味着作家创作的独具匠心和形式技巧的独特表达。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创作技巧,而这种技巧也是别人无法去模仿的,因而本文诗学也是一种作家的创作经验之学,创作技巧之学。再次,本文诗学凝聚着创作者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智慧,具有可传达性的特点,人们可以在作家创作的文本中去寻求作家的创作智慧,后来的作家可以通过阅读前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本文诗学,本文诗学意味着是“作家的诗学”,作家通过解读文学作品自身达成对“本文诗学”的自觉理解和创作归依。本文诗学对作家来说始终构成约束和开放的关系,具体的本文是作家理解本文诗学的依据。最后,本文诗学具有“文本的依附性”,脱离文学文本的本文诗学是不存在的,因而本文构成了作家理解本文诗学的约束机制。但是不同的作家在同一本文中所领会的本文诗学是不同的从而构成本文诗学的开放性。① 作家所理解的本文诗学,即创作中所呈现的文体定势,思想精神传递,生活历史的想象性,情感的表现方式等等。因而,本文诗学,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具体的文本创制体现出来的创作者个人的美学意图的内在精神法则系统,后来者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本文诗学。
理性诗学①的真正形成就是奠基于对本文诗学的反思的基础上。应该说,反思性的要求是理性诗学得以建构的前提条件。理性诗学的建构就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深度反思的基础上的,这种深度反思既是对文学历史的一种反思,又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反思,反思的结果是为文学活动自身建立了一种体制。理性诗学实际上就是为了深刻理解文学而建构的一种文学立法,它是为了阻止文学的乱用而形成的一种对文学的深刻认知。理性诗学的反思性要求决定了理性诗学的演变,不同的反思会形成不同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从而形成不同的理性诗学架构。理性诗学在理性的作用下会形成了体系化、系统化的内容。首先,理性诗学的理性言说具有为文学立法的合法性和科学性,这样,文学何为?文学创作何以可能?文学价值何以可能?文学接受何以可能?文学影响何以可能等都成为了理性诗学的言说对象。其次,理性诗学重视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经典的诗学作品,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其理论立法的例证,经典的诗学作品是其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因而,一部理性诗学史往往会成为经典的诗学文本和诗学家的理论史。最后,理性诗学的立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由诗学自身来完成的,理性诗学的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哲学”的理论创新来完成,大多数的理性诗学是借用哲学的经典命题来解释文学问题,从而导致理性诗学的原创性丧失。这种以逻辑归纳、分析与演绎作为诗学话语形式的理论诗学,认知了哲学的话语方式,忽视了文学的自身言说,理性诗学的“哲理化”趋向凸现了诗学理性立法的学科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对创作者和批判者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失去了诗学之“诗性”。因而在当前诗学面临危机无所适从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另辟蹊径,从本源性的“本文诗学”入手,探究作家在创作中所尊崇的创作法则,认同作家的创作诗学,寻求诗学创新的可能性。
二、本文诗学作为作家创作的诗学形态何以可能
本文诗学作为寄寓在文学本文中的隐含的作家的创作诗学,它的重新提出主要是解决诗学的理性化所带来的“诗学的危机”而开出的一剂良药。我们拒绝抽象理论的空头说教而返回文学本文自身,去重新寻求诗学所应该具有的诗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作为作家创作的本文诗学呢?
首先,本文诗学符合创作自身,它是作家的创作诗学。我们当前的文学理论著作越来越不重视对创作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关对作家创作过程的研究、对作家创作方法的研究以及对作家创作风格的研究等都是一些陈词滥调,缺乏原创性。因而有文艺理论工作者对当前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创作论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① 这些批评也的确触及了当前文艺理论研究的死穴:即理论研究与创作实际的脱节。我们今天提出本文诗学就是针对创作问题提出来的,它符合创作自身,是作家的创作诗学。本文诗学与理性诗学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对“文学”理解上的区别,而在于这种理解的目的性何在。理性诗学对“文学”领悟和理解的目的在于抽象概括出文学的一般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基于反思和理性批判的精神;而本文诗学的领悟与理解的目的在于把握具体文学文本的创造奥秘并将这种诗意领悟本身转化为“艺术可能现实”的创造力量,即由对本文诗学的理解到个人本文诗学的再创制,它是基于创作的实践,因而本文诗学之间存在明显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性表现在后来的作家对本文诗学理解的基础上创制出属于自己的本文诗学。但是这种继承性并不能否定本文诗学的个人创造性,本文诗学说到底是寄寓在文学本文中的诗学思想,是作家自己的创作诗学在文本中的体现,因而由于文本的不同,作家在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思想就不尽相同,本文诗学又表现出作家自身的诗学个性。
其次,本文诗学具有可特指性,服务于作家的创作实践。作家如何创制出属于自己的本文诗学是作家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诗学关注的首要问题,即作家是如何创制出自己的作品的。对于普通作家来说,创作本身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的过程就是本文诗学的理解与意义阐释的过程,通过对本文诗学的领悟和理解,创作者就会发现符合自己创作特点的本文诗学,对这种本文诗学的理解和消化就可以强化自己的创作的力量,获得自己的创作立法。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创作者都有着自己的诗学意图,理性诗学的普遍性立法对创作者来说没有实际的理论意义。在实际的文本分析中我们发现,有的创作者重视隐喻和象征的诗学应用,有的创作者重视神话与历史的表现方式,有的创作者重视现实主义的观察方法,这样,不同的本文诗学就会形成不同的“本文诗学取向”。具有相同创作特性和审美取向的创作者之间可以形成思想会通和精神共鸣;而具有不同创作特性和审美取向的创作者之间,则会形成尖锐的思想对抗和精神张力。
创作者创作文学本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人本文诗学的创建过程。这首先要求创作者需要正视自己的生命表现内容。对于诗人来说,他需要寻找思想,即寻找思想图像和思想意向。对于小说家来说,他必须创造出源于生活而又异于生活的人生故事和生命形象。创作者要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感知,只有建立在生活反思基础上创制出来的文本才有意义,这种文本所蕴涵的诗学思想才会丰富多彩,如果作家一味地描摹现实生活自身而没有个人的反思体验,这样所创制出来的文学作品就没有思想的力度,这种文本所负载的诗学思想就没有价值深度。在获得独立的原创性的生命文化内容之后,创作者就必须学习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他们总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表达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的表达,可以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自由表达出来,它是一种最佳接受效果的话语传达。确定了自己所要表达的生命情感理想和最具个人风格的话语表达后,创作者下一步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种确定的文体去创制自由的艺术形象,文体的定型对创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保证了创作者创造的文本具有了内在的规定性。选择那一种文体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个人内在才能的自由表现,有的喜欢诗体,有的则选择小说体,很少有作家能够“兼顾众体”,一般来说,一个作家只能在一种文体上显示自己的“内在才情”。在选择完自己的文体之后,如何创制出属于自己的“本文”,就必须向他者的本文学习,从他者的本文的启发和批判中创制新的本文。在这种新的文本学习和创制的过程中,许多作家选择的是“杂取”种种本文的方法,而不是“单取一种”,因为“单取一种”很容易看到模仿的痕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的统一性决定了文学创作本身不能进行文体的模仿,同一作家可以重复自己的文体创作和生命形象的创制,而不能够模拟他者的文本结构和生命形象,否则,创作出来的本文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探寻和感悟本文诗学实际上就是要探究作家的思想情感图像如何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而获得确定的形象创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服务于作家创作实践的,作家通过对本文诗学学习和研究而获得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智慧,事实上,对本文诗学的感悟过程与自己的创作过程是相辅相成的。
再次,本文诗学有着自己的相对确定性的思想内涵。本文诗学作为寄寓在文学文本中的作家的创作诗学,首先它具有历史经验的传承性和口头诗学的奠基性的特征。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人类最初的文学是口头创制的,口头创制的文学有着自己的创作法则,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图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是口头创制者优先要考虑的问题,这样,记忆和想象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律法,因为在口头创制中,前面所创制的内容必须记忆的很清晰,否则前后就会自相矛盾,在记忆的基础上,想象也很重要,否则就不能将自己的故事讲下去,没有想象就完成不了创作。奠基于口头诗学之上的本文诗学必须继承口头诗学的创作律法,这样,口头诗学与本文诗学的最初奠基关系直接转化为先在的“本文诗学”与后起的“本文诗学”的关系,只不过在口头诗学那里文学文本还没有得到最终的定型。当本文诗学获得了文本的定型并与口头诗学分离之后,“文学文本”自身就形成了本文诗学的巨大“文本仓库”,但是本文诗学与口头诗学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并没有断裂,记忆、想象、创作者思想意识的自由表达仍然是本文诗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只不过这时的记忆和想象有了文本的支撑从而体现出了自由的文体意识。在文体的最初定型阶段,它必然要沿革口头诗学的“唱诵和讲述”的创制特色,以纯韵律化的文体、非韵律化的文体和纯韵律化的文体和非韵律化的文体综合的方式来进行文体的创制。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这三种原初形态的文体渐渐形成了自身的发展系列,创作者不必寻求文体的最初源头,只需对同一文体的文本进行精心研究寻找符合自己创作实际的本文诗学并从中寻求创新的可能。其次,本文诗学具有文体形式相似性的特征。“本文诗学”的形式相似性决定了“本文诗学”确有规律可循,这样,在作家对“本文诗学”的理解和研究过程中就可以探询并且找到符合自己生命经验的创作法则。我们知道,本文诗学的形式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文学语言和文本的结构上。诗歌具有诗歌的语言特色和文本结构、散文具有散文的语言特点和文本构成方式、小说也有小说的语言和文本结构,文体自身所具有的语言特色和文本结构方式形成了一文体区分于另一文体的内在本质特性。从整体意义上看,文学的本文结构具有优先性的地位,即必须把本文制作得看似具有“文学性”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属性,因而必须遵循文学文本结构的形式规定。例如,汉语诗歌本身区分为四言、五言、七言、五律、七律和排律等形式,这就构成了古典诗歌结构的形式规定。同样,在西方的诗歌中,颂歌、商籁体、自由体、叙事体也有自身的形式规定。小说的根据容量区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也是小说的文本结构的形式规定。戏剧要将戏曲背景、说话人交代清楚也是戏剧文体的形式规定。在语言上,诗歌基本采取韵律化的语言、散文基本采取抒情式的语言、小说基本采取叙述性的语言,而戏曲则采取口头化的语言,这说明每一文体在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则,只有遵循这一规则才能够创制出这一文体。第三,本文诗学具有外在形式特征与内在生命统一性的特点。本文诗学的文体形式规定性并不代表本文诗学是固定的、僵死的诗学形式,本文诗学以创新性和个性作为自己的诗学立法,这种创新性和个性主要表现在本文诗学的外在形式结构和创作者内在的生命情感意向是相互统一的这一特点之上。在本文诗学的建构中,创作者并不遵循共同的诗学法则,而是尽量去超越共同性的诗学原则去寻求个人的诗学立法,“本文”不仅体现了文学创作意义上的创新和个人性,而且也体现了诗学意义上的原创性和个性,创作者通过对文本的创制完成自己的生命创造,从而获得自己创作个性的诗学立法。具体来说,本文外在形式的创制并不是任性而为的,因为这种外在的形式只是创作者个人内在生命情感和思想的载体,要真正创制一个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的文学本文,仅仅有这种外在的载体还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创作者通过自己赋有个性的语言本身来表达独创性的生命思想内容,构造自由的生命形象,从而完成真正的文学文本。每一个文本的创制都必须有一个外在的形式,但是在本文的创作过程中,外在的形式并不是重要的,因为外在的形式由于文体的定型而获得了一种外在的规定性,相反,文本自身所表达的生命情感思想内容却成为一个创新性的文本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一个优秀的本文中,作家内在的生命情感思想内容以及所创制的人物的命运结构直接与文本的外在形式结构获得了统一,在由这种本文所构成的本文诗学中,本文诗学就具有外在形式特征与内在生命统一性的特点。可以说,当诗人的思想情感内容与诗体的外在形式结构通过韵律性的语言获得自由的情感表达时,就实现了情感表达的原创性和个人性相统一的诗学意图。当内在的思想演进不能与外在的形式结构获得一致时,诗人的创作就不能形成真正的本文诗学,其诗学意图的自由表达就处于失败状态。同样在小说创作中,当人物的命运结构和矛盾冲突构成小说的内在思想意图时,创作者也必须将自己所记忆的生活体验内容和情感融入所创制的人物之中,并且要寻找与其内容相适应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创作才能自由的进行下去。外在的形式结构,并不是可以套用的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式,而是永远和创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相互契合在一起的。所以,本文诗学与其说要寻找外在的形式结构,不如说去寻找的是与创作者本身生命思想情感相互契合的思想图像结构和人物命运发展结构。
三、本文诗学的重建与理性诗学的原创之路
本文诗学的提出和重新发现对于当前的诗学研究是否有所裨益呢?对这一问题的解释直接涉及本文诗学的重建的价值和功能问题。理性诗学之所以出现困境主要是因为诗学的哲理化程度越来越高,诗学与哲学结为了同盟。如果以研究文学为对象的诗学远离了文学作品,诗学远离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样的诗学肯定会出现危机的。因而诗学的创新必须依靠文学事实本身,必须回归文学文本自身,说到底,诗学并不是一门追求宏大话语的形而上学,而是立足于文学事实本身的经验学科和理论反思学科。本文诗学在理性诗学走向困境和危机的时候重新提出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理性诗学现在正在走向文化批评,文化批评作为一种批评形态确实对当下的文化现象有所发现,有所解释,但文化批评并不能拯救理性诗学的危机,因为它以消费为目的,以欲望表达和身体快感作为价值的归依,以大众的消费文化为研究对象从而走向了对经典文学的背离,这不仅不能拯救诗学,而且会从根本上消解诗学的发展。本文诗学立足于文本自身,以创作作为自己的理论皈依,这样的诗学才能实现诗学的“诗”性。本文诗学直接服务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它是创作者自由自觉的理性意识,创作者可以通过这种具有原创性的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进行诗学试验。一旦创作者的诗学原则在文本的创制中获得成功,创作者的思想原创性就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诗学意义。因为“本文”的创制就体现出了创作者在创作上的天赋和原创性,这种原创性的诗学思想寄寓在“文本”身上从而形成了本文诗学“文本寄生性”的特点,在这种“寄生”的文本中隐含了创作者自身的创作诗学意识,例如,神话在叙事中的穿插运用,通过神话进行荒诞的构拟,通过文体的杂糅、文体的不确定性与多声部叙述构成艺术的深度。文体的单一性原则与复合性原则形成文体创新的依据,通过形象思维理念的破除与现实性生存境遇的描述来虚构现代性的艺术结构,通过历史的穿透与比较原则来构成艺术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无意识的叙述、全知全能式的叙述和纯粹私人化的叙述来构造生命的复杂性和生活历史的图像。从创作的意义上来说,艺术形象的创制和思想情感的表达远比艺术形式的创制要复杂得多,因而本文诗学唯有在艺术形象的成功创造和思想情感的深刻历史表达的前提下才有探究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越是文学名著,对其本文诗学的探究才越有意义,而不成功的文学著作,对其本文诗学的探究就缺乏相应的意义,这也就说明了本文诗学与艺术创制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每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就孕育着一个优秀的本文诗学。
本文诗学也意味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汉时期的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