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共享经济基础知识上,企业如何走好共享单车发展之路

住在二环里的老城区,搬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物业排队租了长期车位。但想不到的是,车位居然依然不够,只不过不是机动车位。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从在海淀大街第一次看见摩拜单车之后,我家小区里的自行车停车位就不够用了。当然,并不是说有很多没素质的人把共享单车停进了小区里,只是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不用自己家的自行车了,现在甚至已经到了你一旦把自家自行车骑走,回来就没地方停车的程度。从地铁站到我们公司有一段不短的路,我也曾经下过一个摩拜单车交了&299&押金,再感受了一次绿色出行的热度之后我就把它卸载了——太特么难骑了。在北京凛冽的雾霾中,越来越多的人骑着红色的摩拜单车呼哧带喘,口罩的气阻作用和单车出色的健身效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冬日的暖意。当然,如果只是为了吐槽这一点我就不会写这么多了。主要是一直以来我有一个疑问:共享单车究竟共享了啥?「重新定义」共享经济&经过几年的发展,共享经济现在是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定义的,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参考&Airbnb&和&Uber&早期的模式总结起来都差不多。抽象来说,一个完整的共享经济要有三个角色,一个是资产持有者,一个是服务对接者,一个是资产使用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高度发达,使得前两者角色的拆封成为可能。而前两者角色的拆分则让投资人信息若狂。为什么呢?想想看,一家商业地产公司不需要通过筹资、持有房产的方式就能从经营房产中获得收益,房产贬值、损毁的风险完全甩给了第三方。这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吗?这在商业模式里面叫做轻资产,而活用这个逻辑的就是&Airbnb。把&Airbnb&当作一家酒店经营公司,它不需要选址、买地、盖楼、装修、聘请经理人、维持供应商关系和聘请一大堆服务员,也不需要考虑淡旺季、不用核算入住成本、不用考虑经济上下行对旅游的影响。却可以和任意一家酒店经营公司一样开展住宿业务并赚到钱,甚至比世界上任何一家连锁酒店集团所覆盖的服务范围都要广,那投资人当然开心了。Uber&同理,开了一家租车公司,不用买车了也不用给司机上保险了,竞争力唰的就上来了。毕竟投资人其实并不关心你怎么经营的呀,你只要最后能赚到和酒店集团、正规出租车公司同样的钱就可以了。然而这种逻辑在共享单车上完全不存在,回到我们最一开始所说的那个模型,在共享单车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单车共享者。不论是&ofo&还是摩拜在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时都是通过定制单车的形式进行投放,这些单车的资产持有者就是服务提供者本身。把共享两个字抹去,共享单车就是单车租赁,和二十几年前那些租&DVD、书籍的营生是同样的。在证券日报的一篇分析文章里称共享单车「重新定义」了共享经济——「使用权快速切换,也叫共享经济。」讲道理,那网吧也是共享经济了,毕竟使用权快速切换。接受这种说法的话,Airbnb&可能要气得冒烟了。本质上,共享经济要利用社会闲置资产产生更大的价值,闲置是最关键的。但&ofo&和摩拜都是在创造更多的社会闲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的时候中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就已经达到了&3.7&亿,也就是说每&4&个人就有一个有自行车的,基本上就是每家每户都有至少一辆自行车了。摩拜说,他们研究了很久为什么城市的人不喜欢自行车了,结论是怕丢、怕坏、怕用的时候没气、新车太贵旧车不想骑。结合数据,基本就是大多数人家里有一辆车,但因为各种原因改骑共享单车了,家里的车虽然好好的但就扔在那落灰,摩拜和&ofo&的车反正不是自己的骑起来也不爱惜。这倒是为自行车制造业做出了不少贡献,只是不知道这些车上用了多少钢和铝,而这些钢又有多少来自霾区。但是共享单车超赚钱&在这一点上,摩拜单车比&ofo&看的更明白,早在说出那个特别著名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商业模式,需要和投资人一起探讨」之前,王晓峰就说过自己对共享经济无感,摩拜的共享只是说多个人骑同一辆车的意思。ofo&因为是校园出身,早期还真的想过做共享,就是从学生那里收车、喷漆、加锁改造再提供给别人。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你看满大街款式一样的车就知道有囤物癖的国人宁愿把自己的车闲着放楼道里也不会轻易交给其它人的,因为实在是没啥好处。这么说,共享单车是不赚钱的咯?其实你仔细回想一下,除了&Airbnb&没有几家共享经济公司赚钱的,反倒是越远离共享经济越赚钱。共享单车这块市场也不例外,越远离共享越赚钱,不然也不至于形成百&Bike&大战的局面。首先从大家最容易想到的阴谋论开始——那个摩拜从来没有否认过的拿你押金去理财的传言。摩拜单车没有公开公布过具体的数字,但在去年&10&月的那一轮融资时委婉的表示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0&万,那么也就是说那个时候摩拜单车的押金收入已经超过&3&个亿。3&个亿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即便放在余额宝里一年也有&1000&万的收入。更何况摩拜单车退押金要&7&天,如果真的拿去做理财一定不是余额宝这种&T0&的现金理财,收益只会更高。当然,这一年一千多万的理财收入只够买&3000&多辆据称成本&3000&元的摩拜单车,这显然是架不住广大低素质群众蹂躏的。那么,在不这样玩花活赚灰色收入的情况下,单靠租车能不能把剩下的钱补齐呢?因为摩拜的数据不足,我就用&ofo&的算了一下,结论非常反直觉——就靠那&5&毛&1&块的租金,不止赚而且赚的很多。以&ofo&去年&11&月公布的数据来进行计算,ofo&共有注册用户&300&万,单车&16&万辆,日订单&50&万,押金&99&元,大多数用户的客单价在&0.5-1&元之间,取&0.75&元进行计算的话。ofo&的押金收入是&2.97&亿作为现金储备(实际上一定会拿来扩张或理财),日租车收入是&37.5&万元,月租车收入&1100&余万,年租车收入是&1.53&亿元。按车辆成本&300&元,月丢失、损坏&15%&车辆估计,那么每月需要付出的资产折旧大约是&720&万,年资产折旧&8640&万,毛利率&43%,回报率(ROI)77.08%。要知道,自行车生产厂的毛利率可能也就&15-20%。只有&ofo&自己知道的准确现金流,可能就是去年&TechCrunch&中国上&ofo&投资人朱潇虎怒喷摩拜不行的原因吧?但在去年&10&月以后,摩拜的每一次车体改进都在试图把单车成本降低,而&ofo&的每一次改进都在试图把车辆丢损率降低(提升成本)。两者其实在互相靠近,逐渐摸索上面这个简单的赚钱模型里那个最优解点。所以出租自行车可能真的是一门好生意,但那和共享经济又有什么关系呢?&远离共享经济共享单车之所以是一门好生意,原因就是它和共享经济没关系。聊点深的,共享经济解决的是这个整体和平了五六十年的人类社会资产盈余——在消费主义盛行了将近&100&年之后,人们终于开始思考「我特么喵的买这一大堆没用的破烂该怎么处理」——这一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共享经济诞生的恰到好处,它让那些有过多闲置资产但又卖不掉的人能够榨取资产的剩余价值,让阶级固化之后那些无力购置资产的人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享受到以往需要高额购买才能享受到的商品。但是,别忘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是需要人的,而从一般规律上来说经济越发达、资产越闲置的地区人口增长率越低,总人口数量越低,人力成本也就越高。要让这些闲置资产运转起来的成本也就越高,这就一点都不经济了。一个美国家庭可能有&3&辆汽车,平时可能永远只用其中的&1&辆,他们可以把两辆车共享出去,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家庭的成员有时间去开&Uber。而如果&Uber&将这些车转租给那些没有车的人来运营,那么法理上就应该签订劳动契约负担这些人的保险、养老和其它雇主义务——否则就几乎是默许一家公司打破百年来工人运动的成果,让劳资关系重新回到&18&世纪那个黑暗的时代。这种情况并不是猜测,看看&uber&和滴滴上有多少司机是专职开车,再去看看&Airbnb&和小猪短租上看一下有多少人是挂着好多套房的职业二房东就会知道。共享经济在现阶段是无法按照其理想的模型运转的。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是&Uber&和&AirBnb&这两家作为鼻祖的共享经济公司也变得越来越不共享的原因——在共享经济流行的地区,物质也许早已闲置,但人依然为了活和生活忙碌的要死。从现阶段来看,想要真的经济起来,远离共享是唯一的出路。而共享经济则更像是一种标签而不是一种可执行方案,它吸引着那些有资产盈余的高端用户群。就像大学食堂里的西红柿鸡蛋,如果叫「炒西红柿」就没人买了,尽管它确实就是炒西红柿。所以,共享经济最大的问题可能是生不逢时。或许再过&50&年,自动驾驶完全替代了司机,智能机器人取代了&housekeepr,人工智能来写赤潮稿子的时候——满地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中产阶级,共享经济才能迎来大春天。共享单车的经济学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共享单车的经济学思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共享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羡慕 被指共享过度|共享经济|共享单车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羡慕 被指共享过度
  共享热的冷思考 可以“绚烂” 不能“泛滥”
共享充电宝
共享篮球。本组照片均由中新社发
  如今,走在北京大学校园,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3年前,小黄车ofo正是从校园起步,冲出北大,走向世界。如今,ofo已在全球4个国家的100座城市投放了近600万辆共享单车。
  从小黄车、小橙车到小蓝车乃至小金车,“占领调色盘”的共享单车,正以日拱一卒的速度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多姿多彩的不止自行车,汽车、充电宝、雨伞、篮球也纷纷加入共享行列,为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不过,随着共享的玩意儿越来越多,人们慢慢发现,所谓的共享并非看上去那么美:过量投放、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带来了新的拥堵,占用、破坏等行为时常见诸报端;共享雨伞投放没多久就丢失了不少,如何管理成了新难题……虽然共享的便利引得各国民众“羡慕嫉妒恨”,但也有声音称,中国的共享“过度”了。
  共享领域可以多彩绚烂,共享市场却不能随意泛滥。从社会运行和管理角度而言,共享所带来的问题远多于它所解决的问题。共享热潮之下,不妨冷静思考。
  1&发展速度让世界羡慕
  共享经济从无到有的速度之快,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
  在北京国贸地区,每天早高峰平均每10秒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在此工作的金融从业者小马说:“从小区门口骑车到地铁站,出了地铁再骑车到公司。从最初的一车难求到如今的无缝衔接,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震惊。”
  所谓共享经济,指的是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对使用权进行临时性转移,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使供需双方从中受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从共享房屋、汽车,到共享知识、云计算服务,共享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共享的概念也越来越热。
  比如,从单车到雨伞、充电宝,用来共享的物件越来越小。业内人士指出,这些用来共享的物件通常被视为高频、刚需,因而能够通过互联网提高物品利用效率。此外,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善,高价值资产拿出来共享比较困难,所以此类物件的共享费用通常也比较低。
  除了实物之外,共享知识、经验也逐渐成为投资风口。例如,知识分享社区知乎推出了“知乎live”等共享类产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让众人的智慧得以分享。
  “在共享经济的模式下,我们拥有的物质产品减少,使用共享物质产品的服务越来越多。随着使用效率的提升,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也在逐渐提高。”梧桐树资本创始合伙人童玮亮说。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钦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50亿元,增长率为76.4%。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交易规模将占GDP比重10%以上。
  共享经济在中国为何成长迅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张敬伟认为,共享经济新模式,是顺应信息时代和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大潮而生。
  “大数据时代,中国有世界第一多的网民,还有‘双创’和‘互联网+’等政策支持。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的发展与普及,则形成了互联网创新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深度介入。更重要的是,共享经济已经形成了新时代的创业神话和创富传奇,为大众创业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范本。”张敬伟说。
  2 野蛮生长引外媒关注
  对于中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很多外媒不乏溢美之词。西班牙《发展报》报道称,借助移动应用程序共享各种资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的日常生活方式。数以百计提供各种共享服务的企业应运而生。美国彭博社的文章则指出,发展共享模式在中国几乎比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要有前途。
  不过,也有不同的声音。美国《纽约时报》日前刊文指出,中国共享经济背后是资金的过剩和创意的缺乏。有人怀疑,中国是否已经到了“共享高峰”,出现了“共享过度”。
  接受采访的学者和业内人士指出,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共享经济市场潜力依然很大,所谓中国“共享过度”并不存在。但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共享”概念野蛮生长、创新不足等问题。
  “共享经济的实质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盘活存量经济,进而避免新的资源开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范永茂说,比如房屋主人把多余的房间租给短期住客,既给他人提供了经济实惠的服务,也更好地利用了自己的闲置资源,就是典型的共享经济。
  “但目前中国城市中很多共享物品,虽然用的是‘共享’概念,但往往需要新资源和新投入,而不是已有资源的再利用。”范永茂说。
  目前正处风口的共享充电宝,对于其发展前景,业内就存在很大争议。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吐槽”称,充电宝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且借和还都不太方便,有的还需要自己购买数据线,反倒造成了浪费。
  张敬伟指出,目前市场上共享概念野蛮生长,使创新经济模式蒙羞;大量资本流向“伪共享”项目,追求短期利益。这一现象确实折射了市场创新不足、创意不够的尴尬,如此“共享”是走不远的。
  与此同时,各类共享事物也在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给城市管理带来挑战和压力。比如共享单车的随意停放、无序使用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不便;人为破坏、故意损毁对城市执法带来压力;押金难返、使用者权利难以保障又对市场经济秩序带来冲击。
  此外,目前中国社会信用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相对滞后,也掣肘共享经济的发展。有学者指出,目前共享经济仍以商业信用为主,信用判断还比较单一,缺乏权威性,且线上线下信用信息脱节,导致实用性大打折扣。
  范永茂认为,像共享单车这样的准公共产品,如果其供给单凭企业来完成,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资本市场为了逐利,会把过多的资源配置到不需要的地方,造成大量浪费。而该起到监督作用的政府一旦缺位,就会迅速引发诸多的城市管理难题。
  “哪些产品可以用共享经济实现?在提升用户体验、创造价值的同时,如何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些都有待于继续探索。”童玮亮说。
  3 规范发展需多方共治
  “出人意料”的共享物品不断出现,社会管理如何才能跟得上?中国正在进行的对共享单车的规范和管理,或许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
  日前,交通部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共享单车线上线下的服务和管理“立规”。比如,注册上实行实名制;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鼓励企业组成信用信息共享联盟,对用户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意见出台后引发各界热议,多位共享单车企业负责人表态,希望全国性监管政策落地后,各地能创新监管模式,让企业在竞争中破解管理难题,赢得走向国际的战略机遇。
  专家指出,从此前多地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探索,到在顶层设计上对共享单车予以规范,不仅能够促进共享出行模式走上规范发展之路,也对各行业日益活跃的共享经济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
  “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模式,既要遵守法治和市场经济的规则,又要契合互联网新平台的技术规范。市场主体可以先行先试,但是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张敬伟说,共享经济和传统的经济模式一样,供给侧、监管方、消费端以及大众监督,对此都负有责任,需要共治。
  范永茂认为,应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属性,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共享物品的规范和管理。有些产品可以由企业生产、政府供给;有些产品可以企业生产、供给,政府提供制度环境作为配套,并对市场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还有些产品可以让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合作供给,互相弥补缺陷,形成合力。
  “共享经济也应是法治和规则经济,要管好而不是管死。”张敬伟表示,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立法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进行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法治更新和治理升级。在鼓励“互联网+”和“双创”革命以及共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将迎来法治和市场层面的双重超越。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日 & 第&05 版)
责任编辑:帅可聪
文章关键词: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第二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 共享经济还能火多久?
3Vbike微信公众号  中新客户端7月4日电(张澍楠) 继首家共享单车“退场”仅半个月后,3Vbike成为第二个宣布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共享经济已被吹下风口了吗?对于共享单车行业来说,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被偷光是倒闭主因?  近日,3Vbike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由于大量单车被盗,3Vbike从6月21日起停运,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尽快申请退款。值得注意的是,3Vbike仅上线4个月后就宣布倒闭,比首家“退市”的悟空单车生命期还要短。3Vbike微信公众号截图  创始人巫盛华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未能融资成功,他自掏腰包造了1000辆自行车,投放市场后能够找回的也是寥寥无几,部分地区车辆丢失率达到100%。  巫盛华曾表示,当初启动共享单车这个项目,是因为他非常看好这个模式,以为可以吸引到很多投资机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巫盛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一共发了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大概100多份商业计划书,大部分投资机构都没有回,偶尔有一两个回了的也都没有下文。”  悟空单车创始人雷厚义则认为,悟空单车的倒闭问题出在资金链和供应链上。一方面,几大先入市场的共享单车企业成功吸引了投资方的关注,而追赶风口的企业就很难融资;另一方面,顶级供应链资源更青睐单车来自大厂的企业,如摩拜、ofo等。  据《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告》显示,共享单车行业内,摩拜的市场份额达到56.56%,ofo位列第二,份额达到29.77%,永安行、由你单车等其他企业瓜分了剩下13.67%的市场。有分析认为,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市场逐渐成为摩拜、ofo两大巨头之争,小型共享单车企业正面临洗牌。  共享单车产量下降  摩拜、ofo的热潮催生出了大批估值上亿的独角兽公司,土豪金版共享单车、七彩单车的出现更让网友调侃: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  国内某共享单车的创始人曾对媒体表示,他们今年4月份制作的计划是生产5000辆共享单车,目前团队正在和的自行车厂合作,订金已经交付。不过这位创始人也表示,等这批新车上市,他们将停止生产新的单车,他说:“已经是共享单车下半场了,没有钱去做新车,也没有必要再去制造新的产能,很多相对较小的共享单车品牌也已经开始停产。”  有单车生产商注意到,从今年四五月份开始,除了ofo和摩拜两家国内最大的共享单车品牌之外,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都在大幅度减产。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17年共享单车预计投放总量将接近2000万辆;从产能来看,这个数字甚至会达到3000万。腾讯创业的调研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现有共享单车投放量达108万辆,若未来ofo和摩拜继续进行投放,可达到181万辆,这远远消耗不了3000万的单车产能。  自行车创造商700bike副总裁郭晶晶也曾表示,、目前50万辆的投放量已趋于饱和,全国总计约万辆就能满足市场需求,共享单车产量下降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共享真的过度了?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听过,但如今残酷的现实告诉追赶风口的创业者们,当风口成为趋势,不是想追就能追。资料图  随着共享单车的火爆,共享经济领域被点燃,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涌入视野,在共享经济给城市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纽约时报》认为,中国共享经济繁荣的背后是资金的过剩和创意的缺乏,出现了“过度共享”;澳媒称,中国的共享经济扭转了商业模式,从中受益的是风险资本而不是大众。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给出了相反意见,他认为,从市场上看,共享单车确实存在大量进入的状态,但是否过度还要靠市场来检验。  如今共享单车已经走出中国,美国有Zagster、Spin等单车上线,也出现了oBike。李晓华表示,资本自有它的逻辑,它会在投资成功时赚的钵满盆溢,也要在失败时承担损失。共享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至于什么,还是需要投资人和企业家去发现,也正是因为冒着巨大的风险,共享经济才能找到市场价值的所在。(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第二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 共享经济还能火多久?》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基础中级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