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金刚界内四供养菩萨四个香怎么上

家里供佛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每天应该上几次香?
我的图书馆
家里供佛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每天应该上几次香?
特别提示:本文为上师嘎玛仁波切开示,转载自昌列寺微信公众平台。【问题】&家里供佛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嘎玛仁波切答】&佛堂只要干净就好,不要背靠着厕所等比较不干净的地方。佛菩萨当然没有分别心,但是我们自己有分别心。当你对着佛堂磕头的时候,你心里可能觉得也在对着厕所磕头,就算拜佛,心里也不舒服。&如果不懂怎么摆放佛像,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方法,《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如来佛祖永远在最高的地方坐着,观音菩萨等菩萨是安坐在旁边较高的位子,罗汉在菩萨低一点的地方。&很多人还问,我还有神仙要供怎么办?北方有很多人都喜欢供仙,我们还是看《西游记》,当佛出现的时候,这些仙有的躲到人间藏起来,没有他们待着的份儿。他们才不想和佛菩萨坐在一起,因为他们没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本事,这会害了他们。&所以在摆放佛菩萨像的时候,可以这样:佛像在正中间,菩萨像可以放左右两边;如果只有一尊菩萨像,以佛的右边为大、左边为小。比如观音菩萨和莲师就把观音菩萨放右边莲师放左边,如果有财神等护法就在更低一点,佛经和佛塔等可以在佛像左右位置,供品放更低一点。佛教里拜的财神,基本都是菩萨;如果是民间的财神,就别和佛菩萨像放在一起,因为他是神仙,不是菩萨也不是罗汉。【问题】&朋友家有尊佛像,但家人不信佛,不知怎样安放佛像才好?【嘎玛仁波切答】&如果家里有佛像,自己却没办法供奉,最好送到寺庙去,或者送给有缘能够供奉的朋友。如果依然想供奉佛像,但暂时不方便,可以先恭敬地将佛像包裹起来,放在书房等干净的地方也可以。【问题】每天应该上几次香?晚上回向时需要上香吗?【嘎玛仁波切答】我们的习惯是当房间里不够有香味的时候就上香。当然正常来讲,一大早起来先供佛,水水花香灯油果,全部供好后,磕三个头,可以供一支香,也可以供三支香。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当你觉得家里需要香味的时候,就可以上香,没什么特别的限制。之所以要供香,是因为凡夫的自我感觉往往很好,尽管身上有很多臭毛病、臭味道,却常自以为是不觉得脏乱。供香的重点,跟佛什么时候需要香是没有关系的,佛菩萨已经够香了,需要熏香的是我们,愿我们从内心一点点散发心香,少一些臭哄哄的贪嗔痴嫉妒傲慢等情绪,多一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晚上做晚课也会点一支香,首先当然是供养佛菩萨,另外自己也能在香喷喷的环境当中念经、供佛,很舒服。回向的时候是不是上香,你可以自己看着办。点击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馆藏&1136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寺院上香有大讲究 上几炷香怎么上香你一定要知道|上香|供佛_凤凰佛教
寺院上香有大讲究 上几炷香怎么上香你一定要知道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
寺院上香有大讲究(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燃香供佛需如法,很多人一进寺院就烧一大把香到处去插,好象有任何一个香炉没插到就不安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上香时在大殿前的大香炉中点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 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 若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在香炉中间,默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默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默念&供养僧&。上完香后合掌,默念&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点香时若香枝起火焰.不可用口吹熄火,应用手掌煽熄。将香插好后问讯即可,不必一再点头作揖。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责任编辑:邢彦玲 PFO00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教你该如何上香供奉,方能感动神灵
供,享献也;养,以饮食供奉也。
供养物品包括哪些:
上供之时,祭献者把供品双手端到供桌前,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一礼,然后放在供桌上。
其供品,平日为香、花、灯、水、果,此为常设之供品。做道场时则在前面五供的基础上,增设茶、食、宝、珠、衣五供,合为十供。供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九堂供几等。每五盘(或碗、或碟)供品为一堂。
现今道观所献供品一般有茶(茶叶或茶水)果(水果或干果)、饭食(米饭或米制品)面食(馒头或面制品)、菜(青菜或干菜),还可以酌水献花以表道心。
但供果禁李子、石榴、黑枣和梨,李子不供太上老君,石榴不供真武大帝。
供品摆放顺序如何:
神的供品,也要依礼摆设。其排列顺序是从内到外:一茶、二果、三饭、四菜、五馒头。
献供时,先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致礼,然后轻放供桌上。供献讫,还要敬香、叩拜。
上香,在香炉中虔诚地上三炷香。不上断香,不上没燃着的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上下摆灭,不可用秽气吹灭。三烛香点燃后,来到垫前双手举香与额相平,躬身一礼,再到香炉前,左手上香,香与香之间距离不可过寸。上香次序为先中,次左,再上右香,上香后复回跪垫礼叩。
香品的讲究:
烧檀香比较讲究。烧檀香或降香、沉香,皆须有专备的香炉,香要劈作一分粗细,一寸长短,还要另备一些香面,燃一点点线香插进香面,香面在香灰的掩盖下自然燃烧,这时拈香者的初炷香入时,就会有一缕祥烟,从炉中直腾起来。这种烧香方式,在道观中只有庙中住持或道场中高功拈这种香,信徒进香皆是烧线香而不烧檀香。或有香客烧檀香,也只是把带的檀香烧于炉内即可,不用这样讲究的。
还有一条需要注意的是:对罗天的星斗不敬檀香。如斗姥、星主、北斗星君等神灵,宜焚降香。《大梵斗仪》忌檀诗说:“女青天律禁檀然,违者酆都罪祖先。此事非轻君切记,犯烧阴谴病灾连。”
上香也有禁忌:
在古老民间信仰中有些禁忌是相传沿袭、约定成俗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神圣之间的尊重。
例如:遇丧事者、女士月事者、临盆者、进出产房者、出生未满月婴儿均不进庙宇。为何上述之者不宜进入庙宇持香礼拜神圣?主因在于古时候家有丧事者,为亡者悲伤万分而无暇整理住家环境与个人清洁(守丧期间不理发),因此住家与守丧者身上均有秽气而不宜进入庙宇;再言女性生理期间,由体内将经血排出,而经血是体内新陈代谢的污秽血气,所以也不宜进入庙宇。妇女怀孕生子虽是神圣传宗接代的事,但因母亲临盆时会排出大量恶露,造成产房及产妇与婴儿本身充满秽气,要到婴儿满月后,秽气方可散去。
以下列出解除禁忌后进入庙宇参香时机:
一、婴儿出生未满月者,产妇需做完月子方可进入庙宇(出入产房者须待婴儿满月后方可入庙宇)。
二、参加丧礼告别式者,须满二十四小时方可入庙宇参香。
三、探视亡者最后一面者,须满一周后方可入庙宇参香。父母或公婆往生者,须满四十九天后方可入庙宇参香。满周年后方可向 玉皇上帝参香。
四、内外祖父母或夫妻,兄弟姊妹往生者,须满三十五天方可入庙宇参香。 
五、堂表兄弟姊妹往生者,须满八天方可入庙宇参香。
六、女性有生理期,须经期洁净后方可入庙参香。
入庙宇参香者须服装整洁,不宜着无肩带或低胸之上衣及迷你裙或裤,更不宜浓装艳抹。再传统农业社会里,上香敬拜圣尊时,重要的除了虔诚的心意,还须身心洁净,所以对这些宗教禁忌都会自我约束,也是老祖宗留给后人敬天地畏鬼神、谦卑互敬之礼节。或许有些信众无法接受此理;但深思后,在我们生活中,若要会见尊者或拜访长辈,大家也都会注重服装仪容之整装与洁净,这正是互尊互重之基本礼仪。
上香的含义是什么:
各宗教于教礼上均有一般沟通方式,以达到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法,又有自然清静的作用。而以道教、佛教及儒教而言,均用清香(主香)与神佛圣尊或先人来传达,内心的尊敬与虔诚之意。但又不知主香有何涵义?
所谓“一主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再道教中以三主香代表三清,(三清为玉清、上清、太清。)亦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仰宇宙万物,所以也成了多神教了。
参香,插香是道教一种敬神礼佛与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礼仪。一般习俗,参香完后,均是三柱清香一齐插于香炉中,这属于一气化三清之意;若是将香先插在中间,再插在龙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右方)再插香于虎方(亦是面向神像的左方),就代表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之意。但须把香柱插正,不宜插的东歪西斜,或是将香柱插于香炉最边缘,造成后者插香的不便而使手掌被香头所触烫。或是把香脚完全插入香炉中而造成“发炉”的现象,既是香脚相互引燃起火的,并非真的发炉。有些信众则用抛的方式将香柱直抛于香炉中,这种种方式都是不敬之举。
抢上头香亵渎神灵:
近年来更有迷信上头香之信众,为抢插头香而把整个香炉弄得东倒西歪,更是不智与不敬之举。所谓上头香是每人在每年的年初一的第一柱香,还有每日凌晨卯时(早上五点),开庙门时,自己所插的第一柱香也算是上头香。而非各庙宇的第一柱香。另外还有一种世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双手在胸前握太极,虔心奉无形香的心香,随时随地虔诚奉心香,即可得到圣尊之感应。
由于插头香、抢头香以致人挤人,众人抢挤一个香炉,造成强者得标,弱者受伤,而力有未逮,这非你敬拜的神明所愿意见到的。想想这般敬神求神有效吗?为了抢头香,而把香炉弄得东倒西歪,用抛的方式,将香抛于香炉中,实为不敬之举。愿虔诚的信众们能够纠正自己的不昧之举。
在家如何供奉神案:
在言,家中的香炉之香脚若是插得太拥挤,为安全起见,可于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前(既廿九日或三十日及十四日晚上九点左右)清理神案时顺便拔取香脚,但须剩三柱香脚,香炉中香灰若太满也可用未使用过的汤匙摇些起来与化金纸时同焚化,若无焚化金纸习惯,也可将香灰撒在盆栽上,以示尊敬之意。
而祖先之香炉未必在初一、十五日才能上香,平常向神佛上香时,就可同时上香,感念祖先之德泽常留于后代子孙而去敬仰,犹如其精神不灭。用一份虔诚与感恩及学习的心去奉祀神佛与祖先,让我们更拥有一处清净、庄严的神案。
(本文选自腾讯道学,略有修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律石 香花供养系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