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亚·多里亚级德系战列舰 舰长家电舰长是谁

意大利二战时期战舰_战舰世界意大利战列舰
意大利二战时期战舰
发表时间: 17:45:51 文章来源:
2战期间的意大利海军
  2战中意大利由于匆忙参战,武装部队既未完成战争准备,也未充分动员起来,海军部队不但战略失策,而且实力不足,意大利海军在战争爆发时虽然有6艘战列舰,但意大利军舰与盟军的同级舰相比,速度快但装甲薄,防空火力较弱,且夜战训练不够,意大利舰队也被讥笑为“纸板舰队”。更糟的是意大利海军没有航空兵。因此以战列舰为主的意大利舰队虽然在战争早期活动频繁,屡次与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交手,但战绩不多,1942年底起由于严重缺少燃油,意大利战列舰更是在地中海上销声匿迹,没法进行大范围行动,直至战争结束。2战期间在役的战列舰共有7艘,其中加富尔号在塔兰托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罗马号更是被昔日盟友德军炸沉。而因佩罗号1直未完工。其余幸存的除凯撒号在战后赔偿给苏联外,至60年代全部拆毁。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Conte Di Cavour Class) 排水量:标准23,619吨、满载29,100吨 尺度:舰长全长186.4米、水线169米、舰宽28米、最大吃水10.36米主机:蒸汽轮机、2轴、93,000马力 续航力:3100海里/20节、4800海里/10节 航速:28节 装甲:装甲带3.1⑼.8英寸、主甲板0.5⑷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⑴1英寸 武备:2门3联装及2门双联装12.6英寸/43.8倍口径主炮、12门4.72英寸/50倍口径副炮、8门3.93英寸/47倍口径防空炮、16门37毫米及12门20毫米防空炮 舰员:1236 以上为1937年现代化改装后的数据,作为旧式战列舰,该级舰曾于年进行大范围的现代化改装,改装后面貌1新,成为能与当时法国的敦克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对抗的高速战列舰。加富尔伯爵号(Conte Di Cavour) 建于拉斯佩齐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3年10月至1937年7月在得里雅斯特进行大范围现代化改装。日在庞塔斯提洛海战中,该舰与凯撒号组成的战役群与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交火,在凯撒号受伤后意舰队撤出了战役。日英国海军攻击塔兰托,加富尔号被1条鱼雷击中并沉没,后打捞上来将大部份武备撤除。1943年意大利投降时将其凿沉,后被德国人俘获并用于阻塞航道。日被炸沉,战后于1947年重新捞起,年拆毁。朱利奥?凯撒号(Giulio Cesare) 建于热那亚谢斯特里波内提的奥德罗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3年10月至1937年10月在热那亚进行大范围现代化改装。日在庞塔斯提洛海战中,该舰战役中被英国海军厌战号战列舰发射的1枚15英寸炮弹击中,受伤后撤出战役。1940年8月底与其他战列舰1起前往截击负责掩护驶往马耳他的护航运输队的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和“F”编队,但双方没有交火。日参加特乌拉达角海战。日至9日在那不勒斯被英国飞机投下的3颗炸弹炸伤,尔后,该舰即转移至拉斯佩齐亚港。1941年2月参与截击攻击热那亚的英国海军“H”编队,但未交火。日驶往由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2战结束后该舰曾重新命名为“Z11”号,并于日作为战争赔偿交给苏联,苏联将其改名为新罗西斯克号(Novorossiysk),苏联海军还曾于1955年对其主机和射击指挥装置进行改进。日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停靠时产生猛烈爆炸并翻沉,当时1般认为爆炸物是扫海后漏网的水雷,但真实的爆炸缘由至今可能还是个迷。本级舰还有1艘莱昂纳多?达?芬奇号(Leonardo Da Vinci),建于热那亚谢斯特里波内提的奥德罗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日由于爆炸事故沉于塔兰托,日重新捞起,日拆毁。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Andrea Doria Class) 排水量:标准23,887吨、满载28,882吨(杜伊利奥号为29,391吨)尺度:舰长186.9米、水线169米、舰宽28米、吃水10.4米 主机:蒸汽轮机、2轴、85,000马力 续航力:4250海里/12节 航速:27节 装甲:装甲带3.1⑼.8英寸、主甲板0.5⑷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⑴0.2英寸 武备:2门3联装及2门双联装12.6英寸/43.8倍口径主炮、12门5.3英寸/45倍口径副炮、10门3.5英寸/50倍口径防空炮、8门3.93英寸/47倍口径防空炮、12门37毫米及16门20毫米防空炮 舰员:1495 以上为1937年改装后的数据,作为旧式战列舰,该级舰曾于年进行大范围的现代化改装。安德烈亚?多里亚号(Andrea Doria) 建于拉斯佩齐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的里雅斯特进行大范围现代化改装,1941年2月参与截击攻击热那亚的英国海军“H”编队,但未交火。日由塔兰托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1944年归还意大利,作为练习舰使用。年拆毁。卡约?杜伊利奥号(Caio Dulio) 始建于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马尔的迪斯塔比亚造船厂,后转至热那亚安萨多造船厂完成建造工作。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热那亚进行大范围现代化改装。日英国海军攻击塔兰托,该舰被1条鱼雷击中右舷,不能不抢滩救险。至1941年5月修复。1942年3月进行改装。日由塔兰托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1944年归还意大利,作为练习舰使用。年曾充当舰队旗舰,后再次用作训练,年拆毁。1914年意大利海军开始建造“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在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海军除“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级以外,没有再开工建造新的战列舰。由于意大利决定站在美国和法国1方参战,从而感到建造重型远洋舰只是没必要要的,所以意大利集中气力建造合适于在亚得里亚海活动的较小型舰只。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原计划建4艘,但只有首舰下水。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Fransesco Caracciolo Class) 排水量:标准29,400吨、满载33,950吨 尺度:舰长212米、舰宽29.6米、吃水9.5米 主机:蒸汽轮机、4轴、108,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航速:29节以上 装甲:装甲带最大11.8英寸、主甲板1.5⑶.4英寸、炮塔5.9⑴5.6英寸、司令塔13.2英寸 武备:4门双联装15英寸/40倍口径主炮、12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12门3.5英寸及多门13.2毫米防空炮、8具17.7英寸鱼雷发射管 舰员:1480 该舰计划建造4艘,并陆续于1914年开工,由于意大利集中气力建造合适于在亚得里亚海活动的驱逐舰、潜艇和其他较小型舰只,建造计划于1916年全部停止。1919年继续首舰的建造工作,但1920年10月因资金缘由再次停建,首舰卡拉乔洛号出售并于1921年拆毁,其余3艘也同时拆毁。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号(Fransesco Caracciolo) 建于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马尔的迪斯塔比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1916年停止建造,1919年重新启动,日下水,1920年10月取消建造工作并出售,1921年拆毁。在1922年华盛顿海军会议召开之际,意大利正经历财政危机,从而无力参加海军武备的比赛。它接受了与法国同等的海军地位,但条件条件是允许意大利海军建造新战列舰,并同意将新建战列舰的总吨位限制在70,000吨。到1928年意大利海军现役的战列舰已显陈腐,为此,意大利海军开始研究能与华盛顿条约的限制相1致的主力舰,最初包括标准排水量为25,000吨级和35,000吨级两套设计方案。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上,意大利谢绝了英国提出的各国建造小型战列舰的方案,随后意大利海军也放弃了小型战列舰的研究。到1931年12月法国肯定建造敦刻尔克号新型战列巡洋舰后,意大利海军加快了对新型主力舰的研究和设计,并着手对现役的旧式战列舰进行大范围改装。1933年意大利海军终究决定采取35,000吨战列舰的设计方案。1935年7月意大利海军批准了新型战列舰的最后设计方案,并于1934年10月开始建造,这就是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Vittorio Veneto Class) 排水量:设计35,000吨、标准41,167吨(利托里奥号41,377吨,罗马号和因佩罗号为41,650吨)、正常43,624吨(利托里奥号43,835吨,罗马号和因佩罗号为44,050吨)、满载45,752吨(利托里奥号45,963吨,罗马号和因佩罗号为46,215吨) 尺度:舰长237.76米(罗马和因佩罗为240.7米)、水线232.4米、舰宽32.95米、吃水9.6⑴0.44米 主机:蒸汽轮机、4轴、140,000马力 续航力:4700海里/14节、3900海里/20节 航速:30节 装甲:装甲带2.4⑴3.8英寸、主甲板0.5⑹.4英寸、主炮塔3.9⑴3.8英寸、副炮塔1.4⑸.3英寸、司令塔7.9⑴0.2英寸 武备:3门3联装15英寸/50倍口径主炮、4门3联装6英寸/55倍口径副炮、12门90毫米防空炮、10门双联装37毫米及12门双联装20毫米防空炮、1942年又增加4门双联装20毫米防空炮、、3架Ro.43型水上飞机(后其中2架换成Reggiane Re2000型战役机)舰员:该级舰属于条约型战列舰,是1级充分体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作战意图的主力舰,其突出特点是续航力小,航速高,火力猛。该级舰的设计,由当时的意大利工程监察长普利策负责,并充分采取了新的水下舷侧防护系统(即通常所说的“普利策系统”)。其舷侧和主炮塔均有很好的装甲防护,不过在水平防护方面相对薄弱。9门15英寸/50倍口径身长的主炮与当时其他相同口径的主炮比较,具有威力大和射程远的特点。另外,由于该级舰作战海域为地中海,只要求相对有限的续航力,因此可以在不过分增加排水量和总长的情况下,安装大功率的动力装置,从而到达30节的最大航速。维托里奥?维内托号(Vittorio Veneto) 建于的里雅斯特的亚得里亚特伊戈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40年8月底维内托号与其他战列舰1起前往截击负责掩护驶往马耳他的护航运输队的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和“F”编队,但由于英方的规避,双方没有交火。日英国攻击塔兰托后,它虽未受损伤,但仍与其他战舰1起转移到那不勒斯。日在特乌拉达角海战中遭到英军鱼雷机的攻击,但未被命中。1941年1月英国空军空袭那不勒斯后,该舰转移到斯培西亚港。1941年2月参与截击攻击热那亚的英国海军“H”编队,但未交火。日在马塔潘角海战中,被英国剑鱼机命中1条鱼雷,进厂修理了4个月。1941年9月英国组织护航运输队驶往马耳他,并将行动命名为“长矛”护航作战,维内托号曾与利托里奥号前往截击,但双方水面舰只没有交火。日在墨西拿海峡被英国潜艇敦促号发射的其中1条鱼雷命中,再次进厂修理了数个月。1942年6月中旬,英国海军组织两只护航运输队前往马耳他岛输送补给品。其中由直布罗陀动身的称为“鱼叉”护航作战,由亚历山东大学动身的称为“雄浑”护航作战,在这两次护航作战中,英护航编队遭到德、意航空兵、水面舰艇和潜艇的攻击。6月14日,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与其它舰只出航攻击从亚历山东大学动身的英国护航运输队,6月15日该舰遭到美国B⑵4轰炸机的轰炸,但未受伤。后英国海军下令护航运输队返回亚力山东大学。意大利舰队不敢恋战,也于16日返回基地。虽然德、意军在这次破交作战中获得重大成功,但给英护航运输队以沉重打击的主要是德、意航空兵,反观意水面舰队则没有甚么战果。这次截击也是维内托号的最后1次作战行动,尔后由于缺油,维内托号及其姊妹舰1直呆在拉斯佩齐亚。日,拉斯佩齐亚遭盟军空袭,维内托号被命中两弹,修理结束后返回拉斯佩齐亚,用于城市的保卫战,抗击盟国的空中攻击,直到意大利投降,日与其姊妹舰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战后1947年10月回到拉斯佩齐亚,1948年1月退役,年在拉斯佩齐亚拆毁。利托里奥号(Littorio) 建于热那亚安萨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日改名为意大利号(Italia)。1940年8月底利托里奥号与其他战列舰1起前往截击负责掩护驶往马耳他的护航运输队的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和“F”编队,但由于英方的规避,双方没有交火。日在英国海军攻击塔兰托的行动中,被命中3条鱼雷,入坞修理直到1941年3月才重返舰队。1941年9月英国组织护航运输队驶往马耳他,并将行动命名为“长矛”护航作战,利托里奥号曾与维内托号前往截击,但双方水面舰只没有交火。日在第1次锡尔特湾海战中,该舰与其它战列舰1起为1支运输船队担负远距离掩护兵力,并与英方1支护航队遭受,利托里奥号曾在32,000米的最大距离上开火,后英舰退却,双方均未获得大的战果,意大利运输船队也顺利抵达目的地。日在第2次锡尔特湾海战中,以利托里奥号为核心的意舰队与英护航运输队展开炮战,由于意舰队在火力上占有明显优势,最后的结果除利托里奥号的甲板被弹片划破外,其他舰只未受任何损伤,而英舰船的损失较为严重。1942年6月参与攻击从亚历山东大学动身的英国护航运输队,6月15日上午该舰遭到美国B⑵4轰炸机的轰炸,前部炮塔被命中1弹,晚上在停止追击英护航队返回基地途中,又遭到英轰炸机的攻击,并被命中1条鱼雷。该舰修复后,意大利海军的燃油已10分短缺,1942年11月转移至那不勒斯,12月又返回塔兰托,尔后被用于城市的保卫战,抗击盟国的空中攻击。日意大利投降后,该舰即改称意大利号。9月9日与其姊妹舰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在航行至撒丁岛附近海域时,遭到昔日盟友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并被两颗无线电控制的重镑制导炸弹击中而受伤,9月18日被盟军扣留。战后1947年2月回到西西里的奥古斯塔,1948年6月退役,后在拉斯佩齐亚拆毁。当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还在建造时,意大利已退出国际同盟,并放弃了有关限制军备的谈判。意大利海军认为,即便4艘旧式战列舰现代化改装终了,再加上2艘新建的维内托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仍不具有足够的气力对抗英法在地中海的海军同盟。因此,决定在维内托号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再建造2艘新战列舰,即罗马号和因佩罗号。罗马号(Roma) 建于的里雅斯特的亚得里亚特伊戈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该舰是意大利最后服役且最短命的战列舰,由于燃油短缺,该舰从未履行过任何战役任务,连出港活动也遭到限制。日在拉斯佩齐亚遭到美军空袭,并被命中两颗炸弹,23日再次遭到空袭,再次被命中2颗炸弹,在热那亚修理后于8月13日返回拉斯佩齐亚。日与其姊妹舰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在航行至撒丁岛附近海域时,遭到昔日盟友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分别被两颗无线电控制的重镑制导炸弹重创,最后断成两段并沉没,其海上生涯仅延续了15个月。因佩罗号(Impero) 建于热那亚安萨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1940年拖至布林迪西继续未完成的建造工作,日,该舰依托自己的动力航行至威尼斯,虽然还没有完工,但舰上已配备舰长和全部舰员,并具有对空和水面防御的能力。后又航行至的里雅斯特,被抛弃给德国人。意大利投降后,曾被德国当作靶舰。日被盟军飞机炸伤。战后在威尼斯拆毁。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 &&
以上关于意大利二战时期战舰的相关信息是广德教育网收集并且整理,仅为查考。战舰少女:安德烈亚·多利亚 - 萌娘百科_万物皆可萌的百科全书& 安德烈亚·多里亚级安德烈亚·多里亚级  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Andrea Doria Class)是意大利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同型舰两艘:安德烈亚·多里亚号(Andrea Doria)、卡约·杜伊利奥号(Caio Dulio)。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是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的改进型,主要改进是缩短了艏楼,舰体中部主炮塔安装位置降低一层甲板,提高了舰体稳定性,副炮改用152毫米口径火炮,安装在舰体两舷,改变前主桅的布置位置,挪至前部烟囱之前,提高通观性能。相关推荐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是一战前由意大利海军建造一级超无畏舰,但由于一战的破坏,最终没有完成。本级共4艘,均在一战后不久拆解出售。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概况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是意大利皇家海军于1912年到1913年设计,并于1914年下达订单的一级战列舰。该级首舰,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号于1914年铺下龙骨。其他三艘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号(Cristoforo Colombo)、马卡提尼奥·卡罗那号(Marcantonio Colonna)、弗朗西斯科·莫罗斯尼号(Francesco Morosini)均在随后的1915年完成铺下龙骨工作。由于装备了381mm主炮和最高速度可达28节,如若建成卡拉乔洛级将成为意大利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然而,由于在1914年一战爆发材料的短缺和建造重心的转移,该级舰并没有一般完成。只有首舰得于下水,尽管有几个方案想把它改装成航空母舰,但预算的问题阻止了一切想法。卡拉乔洛号随后被出售给一家意大利船舶公司想把它改装成一艘商船,但这方案太过于昂贵了,所以卡拉乔洛号很快被废弃拆解。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设计
在1913年,保罗·陶内·迪·莱费尔海军上将(AdmiralPaolo Thaon di Revel)成为意大利皇家海军总参谋长。他获得授权进行一个新的庞大造舰计划,包括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以及更多的轻型舰艇。卡拉乔洛级是意大利皇家海军设计的第一个超无畏型战列舰,它们的假想敌便是当时风头正劲的外国快速战列舰,例如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随后海军上将埃德加多·法拉利被任命负责设计的准备工作。他最初希望新舰装备12门381mm的主炮和20门152mm的副炮,但等到他结束设计的时候,他已经将主炮数量减至了8门和副炮数量减到12门。
卡拉乔洛级线图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特点
卡拉乔洛级水线长201.6m,全长212m,宽29.6m,吃水9.5m。该级正常排水量31400吨,满载34000吨。建成时将配置2座三脚桅。
该级动力为4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由20台亚罗燃油锅炉提供蒸汽。锅炉排出的烟雾汇到两个巨大的烟囱里面。动力系统将拥有105000马力的澎湃动力,推动30000多吨的战列舰达到28节的极速。当卡拉乔洛级以10节的经济航速航行时,它将拥有8000海里的最大航程。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武备
卡拉乔洛号和她的姊妹舰将装备4座双联装共8门40倍径的381mm主炮,前后背负式布局。副炮由装备在舰舯的炮塔集群中12门152mm45倍径炮和8门102mm45倍径炮组成。防空火力是12门40mm机炮。作为那个时期典型的战列舰,卡拉乔洛级也配置了8个鱼雷发射管,直径是450mm或者533mm。
卡拉乔洛级装甲是由特尔尼(意大利城市)生产的克虏伯渗碳钢。主装甲带厚303mm,水平防御由一层50mm厚的甲板绊脚石,舰桥两侧装甲厚达400mm。主炮塔前装甲也同样的水准,同时副炮也有着高达220mm的防御。
弗朗西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建造过程
卡拉乔号在号于卡斯特拉马雷船厂铺下龙骨。马卡提尼奥号在号在热亚那的奥德罗船厂铺下龙骨,哥伦布号紧接着在十一天后于3月14号在同一城市的安萨尔多船厂完成工作,最后一艘莫罗斯尼号则于利沃诺的奥兰多造船厂于日开始建造。卡拉乔号在号于卡斯特拉马雷迪斯塔比港的皇家海军船厂下水,她也是她四艘姊妹舰唯一得以下水的,但也没有被完成。
卡拉乔洛号在1920年下水
钢材的短缺拉慢了该级舰的建造工作,而在意大利加入一战之后,其他舰艇像驱逐舰、潜艇和众多轻型作战舰艇都需要参与对同盟国的作战。结果,建造工作在1916年3月被暂停,此时卡拉乔号舰体已经有9000吨钢材被投入进去了。哥伦布号是进程第二快的,此时已完成舰体的12.5%和5%的机械组装工作。剩余的两艘舰在停止时则完全不成样。两门计划用于哥伦布号的主炮被装在了浅水重炮舰Faà di Bruno 号上,浅水重舰Alfredo Cappellini号则接收了莫罗斯尼号的一组381mm主炮,两艘Monte Santo和4艘Monte Grappa级浅水重炮舰则装备了剩余的381mm主炮。另外一些重炮则装备了威尼斯的阿马尔菲炮台防卫海港。
卡拉乔洛号战后1919年10月继续建造,当然没有完成。那时,意大利皇家海军便考虑将其改造成一艘像英国百眼巨人号那样平甲板航母,但贫弱的战后经济状态和意大利在利比亚的行动的昂贵开销,迫使海军预算一减再减。随后,改装方案没有了结果。安萨尔多公司想把卡拉乔号变成水上飞机母舰,这比先前的方案便宜了很多,但对于意大利海军来说仍然太贵了。
除去预算问题,战后意大利海军发展方向的讨论也是一大阻碍。一派拥护传统的水面舰队,另一派则认为由航母、鱼雷艇和潜艇组成的舰队更为理想,还有一个由海军上将Sechi领导的一派坚持由战列舰与巡洋舰为核心的舰队更为灵活。为了保证足够的预算给新的建造舰艇,Sechi大大减少了老旧舰艇的服役,同时更取消卡拉乔洛级战列舰的建造。卡拉乔洛号在日被出售给Navigazione Generale Italiana船舶公司,该公司打算将她改造为商船,但由于花费太大,她被暂时地封存在那不勒斯外的Baia湾内。
在现在,意大利皇家海军又打算将卡拉乔洛号改为航母了。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上,意大利的航母吨位分配了60000吨,足够空间去改装卡拉乔洛号甚至两艘新造航母了。于是,一个拥有舰岛的改装方案开始准备了,但很可惜意大利一贯的预算问题还是那样。卡拉乔洛号在1926年秋开始了拆解工作,而她的姊妹舰早在一战后短短一段时间便拆解废弃了。[1]
.wikipedia[引用日期]二战中的笑话,意大利海军战列舰盘点
二战中意大利由于匆忙参战,武装部队既未完成战争准备,也未充分动员起来,海军部队不仅战略失策,而且实力不足。意大利海军在战争爆发时虽然有6艘战列舰,但意大利军舰与盟军的同级舰相比,速度快但装甲薄,防空火力较弱,且夜战训练不够,意大利舰队也被讥笑为“纸板舰队”。
更糟的是意大利海军没有航空兵。因此以战列舰为主的意大利舰队尽管在战争初期活动频繁,多次与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交手,但战绩不多。
1942年底起由于严重缺乏燃油,意大利战列舰更是在地中海上销声匿迹,无法进行大规模行动,直至战争结束。
二战期间在役的战列舰共有7艘,其中加富尔号在塔兰托被英国海军舰队击沉,罗马号更是被昔日盟友德军炸沉。而因佩罗号一直未完工。其余幸存的除凯撒号在战后赔偿给苏联外,至60年代全部拆毁。
一、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
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Conte Di Cavour Class)是意大利海军建造的一级战列舰。同型舰3艘:加富尔伯爵号、朱利奥·凯撒号、莱昂纳多·达·芬奇号。
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
加富尔伯爵号
加富尔伯爵号,建于拉斯佩齐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3年10月至1937年7月在得里雅斯特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
日在庞塔斯提洛海战中,该舰与凯撒号组成的战斗群与英国皇家海军“H”编队交火,在凯撒号受伤后意舰队撤出了战斗。日英国海军袭击塔兰托,加富尔号被一条鱼雷击中并沉没,后打捞上来将大部分武备拆除。
1943年意大利投降时将其凿沉,后被德国人俘获并用于阻塞航道。日被炸沉,战后于1947年重新捞起,年拆毁。
朱利奥·凯撒号
建于热那亚谢斯特里波内提的奥德罗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3年10月至1937年10月在热那亚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日驶往由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
二战结束后该舰曾重新命名为“Z11”号,并于日作为战争赔偿交给苏联,苏联将其改名为新罗西斯克号(Novorossiysk),苏联海军还曾于1955年对其主机和射击指挥装置进行改良。
日该舰在塞瓦斯托波尔停泊时发生猛烈爆炸并翻沉,当时一般认为爆炸物是扫海后漏网的水雷,但真正的爆炸原因至今可能仍是个迷。
莱昂纳多·达·芬奇号
莱昂纳多·达·芬奇号,建于热那亚谢斯特里波内提的奥德罗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日由于爆炸事故沉于塔兰托,日重新捞起,日拆毁。
主要参数:
排水量:标准23,619吨、满载29,100吨
尺度:舰长全长186.4米、水线169米、舰宽28米、最大吃水10.36米
主机:蒸汽轮机、2轴、93,000马力
续航力:3100海里/20节、4800海里/10节
航速:28节
装甲:装甲带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1英寸
武备:2门三联装及2门双联装12.6英寸/43.8倍口径主炮、12门4.72英寸/50倍口径副炮、8门3.93英寸/47倍口径防空炮、16门37毫米及12门20毫米防空炮
舰员:1236
以上为1937年现代化改装后的数据,作为旧式战列舰,该级舰曾于年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改装后面貌一新,成为能与当时法国的敦克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对抗的高速战列舰。
二、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
意大利皇家海军的一种无畏型战列舰。同型舰两艘:安德烈亚·多里亚号(Andrea Doria)、卡约·杜伊利奥号(Caio Duilio)。
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是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的改进型,主要改进是缩短了艏楼,舰体中部主炮塔安装位置降低一层甲板,提高了舰体稳定性,副炮改用152毫米口径火炮,安装在舰体两舷,改变前主桅的布置位置,挪至前部烟囱之前,提高通观性能。该级舰1912年开工建造,年完工。
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投入使用,但在与同盟国的对抗中并未看出这种战列舰的作用。1937年至1940年,两艘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被进行现代化改装,完成后在二战期间用于护航,并参加了第一次苏尔特战役。
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战列舰
主要参数:
排水量:标准23,887吨、满载28,882吨(杜伊利奥号为29,391吨)
尺度:舰长186.9米、水线169米、舰宽28米、吃水10.4米
主机:蒸汽轮机、2轴、85,000马力
续航力:4250海里/12节
航速:27节
装甲:装甲带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0.2英寸
武备:2门三联装及2门双联装12.6英寸/43.8倍口径主炮、12门5.3英寸/45倍口径副炮、10门3.5英寸/50倍口径防空炮、8门3.93英寸/47倍口径防空炮、12门37毫米及16门20毫米防空炮
舰员:1495
以上为1937年改装后的数据,作为旧式战列舰,该级舰曾于年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
安德烈亚·多里亚号
该舰建于拉斯佩齐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的里雅斯特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1941年2月参与截击袭击热那亚的英国海军“H”编队,但未交火。日由塔兰托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1944年归还意大利,作为练习舰使用。年拆毁。
卡约·杜伊利奥号
始建于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马尔的迪斯塔比亚造船厂,后转至热那亚安萨多造船厂完成建造工作。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热那亚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装。
日英国海军袭击塔兰托,该舰被一条鱼雷击中右舷,不得不抢滩救险。至1941年5月修复。1942年3月进行改装。日由塔兰托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1944年归还意大利,作为练习舰使用。年曾充当舰队旗舰,后再次用作训练,年拆毁。
二、弗朗切斯科·卡拉乔洛级战列舰
该级舰计划建造4艘,并陆续于1914年开工。后因意大利集中力量建造适合于在亚得里亚海活动的驱逐舰、潜艇和其他较小型舰只,建造计划于1916年全部停止。
1919年继续首舰的建造工作,但1920年10月因资金原因再次停建,首舰卡拉乔洛号出售并于1921年拆毁,其余3艘也同时拆毁。
卡拉乔洛号
建于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马尔的迪斯塔比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1916年停止建造,1919年重新启动,日下水,1920年10月取消建造工作并出售,1921年拆毁。
主要参数:
排水量:标准29,400吨、满载33,950吨
尺度:舰长212米、舰宽29.6米、吃水9.5米
主机:蒸汽轮机、4轴、108,000马力
续航力:8,000海里/10节
航速:29节以上
装甲:装甲带最大11.8英寸、主甲板1.5-3.4英寸、炮塔5.9-15.6英寸、司令塔13.2英寸
武备:4门双联装15英寸/40倍口径主炮、12门6英寸/45倍口径副炮、12门3.5英寸及多门13.2毫米防空炮、8具17.7英寸鱼雷发射管
舰员:1480
四、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内托级战列舰,意大利建造的一种战列舰,是一级充分体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作战意图的主力舰,航速较高,最大航速达到30节,续航力14节/4700海里。
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
主要参数:
排水量:设计35,000吨、标准41,167吨(利托里奥号41,377吨,罗马号和因佩罗号为41,650吨)、正常43,624吨(利托里奥号43,835吨,罗马号和因佩罗号为44,050吨)、满载45,752吨(利托里奥号45,963吨,罗马号和因佩罗号为46,215吨)
尺度:舰长237.76米(罗马和因佩罗为240.7米)、水线232.4米、舰宽32.95米、吃水9.6-10.44米
主机:蒸汽轮机、4轴、140,000马力
续航力:4700海里/14节、3900海里/20节
航速:30节
装甲:装甲带2.4-13.8英寸、主甲板0.5-6.4英寸、主炮塔3.9-13.8英寸、副炮塔1.4-5.3英寸、司令塔7.9-10.2英寸
武备:3门三联装15英寸/50倍口径主炮、4门三联装6英寸/55倍口径副炮、12门90毫米防空炮、10门双联装37毫米及12门双联装20毫米防空炮、1942年又增加4门双联装20毫米防空炮、、3架Ro.43型水上飞机(后其中2架换成Reggiane Re2000型战斗机)
维内托号战列舰
维内托号,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同年8月加入意大利海军,战争期间多次参加作战行动并数次受损。
日与其姊妹舰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随后被扣留。战后1947年10月回到拉斯佩齐亚,1948年1月退役,年在拉斯佩齐亚拆毁。
利托里奥号
利托里奥号,建于热那亚安萨多造船厂,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日改名为意大利号(Italia)。二战中,该舰多次参与行动,并多次受损。
日意大利投降后,该舰即改称意大利号。9月9日与其姊妹舰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在航行至撒丁岛附近海域时,遭到昔日盟友德国空军的猛烈袭击,并被两颗无线电控制的重镑制导炸弹击中而受伤,9月18日被盟军扣留。战后1947年2月回到西西里的奥古斯塔,1948年6月退役,后在拉斯佩齐亚拆毁。
当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还在建造时,意大利已退出国际联盟,并放弃了有关限制军备的谈判。意大利海军认为,即使4艘旧式战列舰现代化改装完毕,再加上2艘新建的维内托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仍不具备足够的力量对抗英法在地中海的海军联盟。因此,决定在维内托号的基础上稍作改进,再建造2艘新战列舰,即罗马号和因佩罗号。
罗马号,日铺设龙骨,日下水,日完成。
该舰是意大利最后服役且最短命的战列舰,由于燃油短缺,该舰从未执行过任何战斗任务,连出港活动也受到限制。
日在拉斯佩齐亚遭到美军空袭,并被命中两颗炸弹,23日再次遭到空袭,再次被命中2颗炸弹,在热那亚修理后于8月13日返回拉斯佩齐亚。
日与其姊妹舰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在航行至撒丁岛附近海域时,遭到昔日盟友德国空军的猛烈袭击,分别被两颗无线电控制的重镑制导炸弹重创,最后断成两段并沉没,其海上生涯仅持续了15个月。
该舰于热那亚安萨多造船厂建造,日铺设龙骨,日下水,1940年拖至布林迪西继续未完成的建造工作。日,该舰依靠自己的动力航行至威尼斯,虽然尚未完工,但舰上已配备舰长和全体舰员,并具有对空和水面防御的能力。后又航行至的里雅斯特,被遗弃给德国人。意大利投降后,曾被德国当作靶舰。日被盟军飞机炸伤。战后在威尼斯拆毁。
意大利投入战争时三军备战不足,被英军夜袭塔兰托后意国海军更是没了精神,此后再未恢复元气。
意大利的战争潜力很差,资源也不足,举例来说加富尔级等战舰改装时的320mm主炮是用原装备的305mm炮铣成的;到了战争后期居然将战舰用来充当兵营!可见意国海军之窝囊。要说意国战舰的优点就是其381mm/50倍口径主炮的射程极长达到42,800米。
战争期间帝国号未能完工,后被德军虏获。恺撒号退役,加富尔号、罗马号被航空兵击沉。意大利号、威尼托号和恺撒号战后被分别赔偿给美、英、苏战胜国。
本文为“兵器迷”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系战列舰舰长加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