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师个人精准扶贫心得一刀切

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
&&从“走心舆论”视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精准扶贫”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阅读信息
精准扶贫需要解决好六个问题
【日期:】 【来源:东方网】 【阅读
  精准扶贫必须因地制宜,精准把握关键环节。资金整合要按财政权限自上而下、合并同类项整合,不搞“一刀切”。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易地搬迁扶贫要掌握好政策分寸,解决好资金问题,对接好就业培训。贫困退出要严格退出标准程序,实行动态管理,防止虚假脱贫、数字脱贫、被动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贫困地区千差万别,不能套用一个模式,应鼓励地方挖掘一些细化的措施。必须精准把握五个关键环节:一是科学化、合理化、合情化识别程序。二是精准了解建卡户贫困的原因,按贫困原因施策。三是要帮助建卡户找到解决脱贫的办法,因户因人施策。四是以村为单位建立退出与进入的动态监管台账。五是在贫困村识别上,不仅要关注贫困发生率和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情况这两个重要指标,同时还要坚守住民生底线,关注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是否实现。
  整合不能“一刀切”。整合资金可以,但不能把政策整没了,因为一项专项资金背后就有一项政策。整合对部门没有多大影响,关键是县上的项目审批权,要对县一级提相应要求,规划一定要搞好,被整合的部门也要参与进来,具体怎么用要有监督,不能“一刀切”。
  项目管理不能没章法。资金整合要按财政权限自上而下、合并同类项进行整合。以财政扶贫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涉农资金有多少能安排到贫困地区?要用“因素法”下达资金,把解决贫困县的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因素。现有的项目管理办法和整合这块,财政部门应该出个政策,不能没有章法。
  资金使用不能用来砸形象。紧紧围绕脱贫、提高公共服务、实现“三保障”目标,做好总体规划,省里按规划去考核到底落没落实。对口支援的项目和资金,不能用于砸形象,而是要着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
  拓展政策思路,深接地气。各地各部门现在都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政策能否落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接不接地气,要把各项政策措施定准定实。思路一定要拓展,政策一定要有底线,给基层创新留有空间。
  明确政策理念,坚持目标问题导向。从理念上讲,扶贫政策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达到扶贫标准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导向就是要围绕解决问题和补短板来出台政策。
  控制扶贫标准,政策效果到村到人。精准脱贫标准不能太高,防止引起新的不平衡、新的矛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还要体现在“两不愁三保障”,效果要体现到村到户到人。
  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产业扶贫是一个大概念,搞什么、在哪儿搞、谁来搞、卖给谁,都要精准。顶层设计上应加强研究,出台专项规划和支持措施。基层应当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花更多的精力。要以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因素,发挥新兴市场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强化市场营销,拓展产业功能,促进产业融合,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用市场化的方式聚集资本、人才和技术,搭建资源要素平台,坚持要素跟着能人走,能人带着穷人走。二是成立政策性开发银行,专门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三是引导中央企业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吸引企业到贫困地区从事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基金要完全市场化运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发挥供给侧改革在产业扶贫中的牵引动能。产业扶贫涉及供给侧改革,要发挥好产业扶贫比较优势,改善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建立公司+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贫困户在资本中的受益度。市场起决定作用,产业扶贫最终还要靠销售环节,要有需求市场,有供给优势。
  竞争选取评估机构。第三方评估是为了加强工作有效性,让社会公认。现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有些是附属在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有些社会机构、社会组织往往不接地气,他们评估出来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要考虑国际通行做法和地方实际,通过竞争机制选取一个客观、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独立开展工作,独立形成结果,作为客观指标。
  通盘实施评估过程。第三方评估怎么检验、怎么考核、怎么衡量,要通盘考虑。一是建立机制,保持客观,保证合理。二是设计好指标,设计好调查表。要先量化标准,核心是脱贫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法评估。三是不能搞一个模式,要有原则性定性要求,允许各省探索。
  合理运用评估结果。在评估结果使用上,要按评估结果打分,结果靠前的要宣传表扬,不好的要约谈。要坚持问题导向,评估进展,查找原因,提出建议。要通过第三方评估推动各方形成合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转变退出观念,防止盲目攀比。退出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不仅直接损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会引发新的社会稳定问题。要转变扶贫退出的指导思想,防止搞盲目攀比。中央制定了总体脱贫目标,地方需要出台细则。
  科学设定退出时序,防止两个极端。要制定符合省情的贫困退出时间表路线图,急不得,也拖不得。在贫困退出上,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是否脱贫,老百姓和基层干部最清楚。让村两委介入,让群众去评议。
  严格退出程序,防止虚假脱贫。要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制定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既要有收入指标,也要有发展指标,严格程序,从严从细。
  坚持逐户销号,防止数字脱贫。以前面上的统计数字,现在要由面到点,把脱贫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做到脱贫一户,验收一户。
  动态跟踪管理,防止只出不进。脱贫以后的政策要继续保持两年以上,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该脱的脱,该进的进,要有跟踪管理和后扶政策,“扶上马送一程”。(本文摘自2017年第6期《党政论坛》)
本网申明: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 ┊┊┊
Copy right 2015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四川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承办: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发展中心技术支持:成都博州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QQ: 网站QQ群: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推荐使用360、Firefox、Sogou)登陆本站点精准扶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2:04:09&)
1026字(13425/10)
( 06:44:29)
( 02:45:05)
( 07:58:48)
( 18:49:52)
411字(62/0)
( 18:16:16)
30字(48/0)
( 14:18:09)
58字(39/1)
( 17:28:25)
17字(30/0)
( 12:36:20)
13字(68/0)
( 12:34:55)
27字(54/1)
( 12:38:22)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精准扶贫切忌“一删了之”
09:11:15&&&&来源:&&&&&&&&责编:刘立峰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对所有农户进行筛查,做到精准扶贫“不漏一户一人”,让新增贫困户应进尽进。同时,清退建档立卡贫困户严禁简单化、“一刀切”,坚决防止和杜绝轻率删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现象。(6月5日&&《工人日报》)
一些地方在工作中,对“精准”内涵认识不到位,对“不漏一户一人”的要求重视不够,更多地倾向于数据删减,缩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精准扶贫需要数据的支撑,但却不是说采取“数据脱贫”,只看数据不看实际,失了“精准”要义,只会让精准扶贫成为空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要做到精准扶贫“不漏一户一人”,这样的精准扶贫才称得上“全面”。同时,精准扶贫要与市场接轨,要顺民意、接地气,要体现“精准”,避免“一删了之”的鲁莽之举。
精准扶贫决不是“嘴上功夫”。针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整改中存在的问题,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要求,各地要对所有农户进行筛查,将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做到应进尽进,不设上限。“精准扶贫”不只是瞄准区域,更要瞄准个体,因地制宜地为每一户贫困户找到脱贫路径。从“千篇一律”走向“量身定制”才能探索出更适合的脱贫路,避免了清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简单化和“一刀切”问题。
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精准扶贫不是造“盆景”,而是要成为致富的“好风景”,这就要求扶贫干部主动担责,对搞“数字脱贫”和弄虚作假的进行严惩,才能实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本网评论员:唐小兰)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电话:010-&|&投稿邮箱:&|&&|&对外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