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讲其他区块链超级账本项目的项目合并到初始区块链超级账本项目里?

20年的点点滴滴 都在我的账本里_网易新闻
20年的点点滴滴 都在我的账本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年的点点滴滴 都在我的账本里)
" class="group1" >
记得《华商报》创刊不久,曾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出门上街买张《华商报》看,有时还是迟了没买到,那就借人家的看,上饭馆吃饭问老板有《华商报》没?《华商报》大胆报道社会热点敢于监督,特别吸引人。20年了,我还在天天看《华商报》,这是我的精神快餐。  
——谢世兴 48岁 项目负责人  
盛夏,驻步停在城墙根下,零星的阳光和斑驳的树影交错,落在树下休闲的老陕身上,看着青瓦红砖,沉积的历史尘埃,依稀是汉唐的影子。这就是我热爱的长安。  
——史菁 29岁,IT人  
从呱呱落地到茁壮成长,一路风雨一路征程。在时代担当中,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  
——贺军荣 45岁 武警某部宣传干部  
富民强省,希望宜居西安,宜居陕西,希望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老百姓的收入都能更上一层楼。  
——许女士 46岁 彩票经营者  
20年,对一个城市来说,或许很短。对一个人来说,却是难舍的年华。在过去的20年里,宁波籍的张天德从中年迈入了老年,有了可爱的孙子孙女,与相濡以沫的老伴一起,步入了人生最宁静的阶段。  现在年收入是20年前的7.25倍  
在张老先生位于西安市光华路的家里,有一样特殊的宝贝——一本本历经沧桑甚至发黄变暗的账本,30多年来,每一天的消费账目都历历在目,大到买空气净化器、空调、电视,小到买菜、看场电影,都要一一记录,每个月一小结,每年年底再做一次总结。因为记过的账本太多、太杂,后来他把原来的很多账本做了一个总结,把数据归类整理后全部誊到一个账本上,还专门做了目录,比如《历年生活费开支》、《水电气支出》、《医药费开支》等。  
“1997年,我一个月工资700多元,老伴600多元;2017年,我的退休工资6000多元,老伴是3000多元。”张老先生说,1997年俩人的年收入是16188元,2017年预计是117444元,收入是20年前的7.25倍。  
他说,20年前大家普遍工资收入低,过日子都很节俭,攒上几年购置个大件的家具或电器,现在,老两口一个月退休工资加起来近万元,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收入增加了,那么月支出的变化有多大?账本显示,1997年伙食费年支出2376元,2016年是11705元。“单从吃饭花钱来看,1997年伙食费占收入比是 14.69%,现在是10.39%,日子宽松多了。”  比起家乡宁波  更热爱西安这座城  
在一天天的仔细经营、精打细算中,两个儿子先后研究生毕业,都出国留学定居。如今,家里就只有老两口相伴。  
孩子成家立业了,老人也没有经济负担,从此开始去看世界。这些年里,他们走遍了欧洲十几个国家,北京、广西、云南、港澳等地方都去了,偶尔去趟儿子定居的巴黎,还住不习惯,很快就开始想念西安的美食。“有一次刚回西安,就出门买了一堆烤肉串、肉夹馍、羊肉泡馍回家,摆了一桌子,觉得真香。”  
从20岁军校毕业来西安,到现在的75岁,张老先生在西安已经待了大半辈子了,尽管口音中仍是浓厚的宁波味道,但早已经是个“老西安”了。老伴也一样,15岁就从湖北来到西安,待了60年。  
“我喜欢这里的气候,喜欢我们单位家属院里的氛围。”张老先生说,这些年他已经很少回宁波,受不了潮湿多雨的气候,喜欢西安的干爽,喜欢单位里的朋友圈。退休后,老两口积极参加单位退休职工的各项活动,每天晨练逛公园,参加各种运动,每年都会参加打麻将比赛。  
两位老人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锻炼好身体,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继续在这座温暖的城市里,过着幸福的晚年。
华商报记者 李琳 摄影 黄利健  城中村家庭  城北肖家村村民胥余良  城中村改造分十套房  生活大变样  
西安城北肖家村的胥余良如今住进了16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内,回想起20年来一家人的变化,他说,感谢城改使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多年前  村里人都靠种地为生  
62岁的胥余良,一儿一女,如今儿孙满堂,一大家子其乐融融。“你肯定不知道20多年前,我们家的样子。”胥余良说。20多年前肖家村还没迎来大规模房客时,村里的人都依靠种地为生。  
“那时候拉了一架子车萝卜,就卖6块钱,一斤萝卜才2分5。”胥余良说,“村子里的劳力都想去城里的工厂上班,羡慕企业职工。我那时候接父亲的班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有80多元,勉强养活两个老人、两个孩子和老伴。”  最多的时候出租了30多间房  
胥余良的生活第一次大改变是在1994年前后。“现在想想,像是一夜间,村里来了大量的外地人租房子。”胥余良说,“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把房子租出去完了。”整村村民的生活有了颠覆性的改变,不再依靠种地,而是当起了房东,每家每户都靠收房租为生。  
最多的时候,胥余良家一共有30多间出租房,全部租出去了。每个月一间房房租最少200元,一下子每月家庭收入多了六七千元。“就是那个时候,一位房客是摄影工作者,让我也对摄影摄像有了极大的兴趣。白天给人做婚庆,晚上去单位上夜班,人有了钱也敢折腾了。也敢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胥余良说。  拆迁换来十套房  想都不敢想  
肖家村的拆迁是在2010年前后。“当时有的人觉得拆迁不好,觉得政府断了他们当房东的路,害怕生活又要回到那没有经济来源的日子。也有大部分人是欢迎的,毕竟城市要发展,想想以前的肖家村那就是脏乱差,现在的社区那叫一个干净整洁。”胥余良说。  
在拆迁时,胥余良的家丈量面积是1000余平方米,按拆迁政策给胥余良分了10套房子。“我把两套房子的名额合成了一套,要了个160平方米的房子自己住。”胥余良说,“还剩下8套房子,儿女各一套,还卖了一套用于装修其他房子,剩下的五套租出去了。每个月收租金还能收六七千元。”胥余良说,“这要放以前想都不敢想。咱也能住上环境这么好的小区,还有这么大的房子。”  有了钱的他们 没有忘本  
如今胥余良一大家人,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在他的房子里养了大量的花草。没事了约上三五好友骑着自行车旅游,用他的相机记录大自然的美妙。  
在胥余良的家中,还堆积了一些废旧纸箱,当废品卖。“这是老伴每天遛弯捡回来的。贫苦了一辈子,即便是现在生活好了,日子仍过得仔细。”胥余良说,“人不管是穷了还是富了,都不能忘了本”。
华商报记者 谢涛 摄影 陈团结  二孩家庭  西安38岁二孩母亲张女士  养二孩虽然辛苦  生活却更有滋味  
“我们算是全面二孩政策第一批受益者。”西安市民张女士说,她的“小宝”是踩着鼓点出生的,“刚好在2016年1月,早出生3天就不在政策内。”  “一切困难总有办法解决”  
张女士1979年出生,是西安城南一家公司的白领。老公比她大两岁,也是上班族。他们的大宝是女儿,今年6岁多,小宝是儿子,才1岁多。“老大三四岁的时候,我萌生了一个孩子太少的想法。后来意外怀孕,我想这就算天意吧,就要了小宝。”  
决定生二孩,一般夫妻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有没有时间照顾、经济能力能否承受等。张女士说:“我和老公的工作比较忙,有时候需要加班。幸运的是,宝贝们有个特给力的奶奶。”  
孩子虽可爱,但两个并不好带。张女士说,二孩给家里带来的是忙乱。“房间小,东西乱,我现在急需学习收纳本领和断舍离。因为是一儿一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生理特点、成长规律不同,我正在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我们是普通家庭,两个人月收入不到一万,经济方面压力并不小。但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我们平时不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和衣服,但会尽力每晚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要了二孩后再回头看,一切困难总有办法解决。”她说,“虽然受点辛苦,生活反倒更有滋味。”  希望给二孩更多政策支持  
在西安,不少一孩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感叹“上学难”,两个孩子上学困难又有多大?张女士说,如今,大宝已上幼儿园大班,“是在原来碑林区居住的房子附近就近找了一家私立幼儿园,一个月1500元。”小宝每天由她和家人一起带,有时候上班也不得不带上。“尽管孩子很闹,但看到孩子可爱的脸,我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很有成就感。”  
考虑到是两个孩子,家里又在曲江买了一套大户型的房子,准备让孩子将来在新小区所在的辖区公办小学上学。但她现在很担心,小区宣传的入学指标是“一房一孩”优先,老大上学用了指标,将来老二不优先、没指标了该怎么办?如果上不同的学校,接送太不方便。  
对于教育孩子,张女士考虑得很多。她说:“我的规划是让两个孩子都爱上一项运动,享受一门艺术。”对于将来,她的想法是等孩子上完中学有了自己的想法,再根据情况给孩子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我的想法是不一定上大学,去上职业教育,或者出国读书。我有时候在想,现在教育孩子,就是培养20年后的社会人,我能胜任这份职责吗?这需要我们这些家长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充实自己。”  
张女士说,其实很多家庭都有生二孩意愿,但因为经济状况和抚养压力而放弃。希望有关部门能围绕抚养子女全周期过程,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补齐服务短板,解决后顾之忧,推动二孩政策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创业家庭  企业家王鹏  一笔笔创业贷款  帮他创出千万级企业  
在20岁出头最有干劲的年纪,王鹏遇上了国企改制。一无所有的他选择下岗,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现在有了稳定事业的他最要感谢的,是这些年国家政策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扶持。  瞒着父母把工作辞了  
1998年,王鹏原本在城东一电机厂当司机。“那时候我26岁,上班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百元,刚够养活自己,结婚的事想都不敢想。”  
没多久,国企改制大潮袭来,王鹏所在的厂子也进行了改制。“厂里好多人都无心上班。我也顺势辞职,和另外一个也辞职的同学一起打算闯一闯。”王鹏说。  
关于这次辞职,王鹏是背着父母决定的。“那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没告诉他们,直到我辞职后两年,他们在收拾房子时才发现我原单位发的下岗通知。木已成舟,他们也就没再说什么。”  创业贷款帮他起步并发展  
辞职后的王鹏和同学做了一家办公用品的代理。干了不到两年,因为和朋友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分歧,两人分道扬镳。王鹏又去了一家销售摩托的企业,其间被派去兰州的分公司从事管理岗位。  
“这段时期我结了婚,父母凑了36万在小东门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从摩托销售公司出来后,我弄了个门面卖家具。”王鹏回忆说,“大概到了2007年左右,听说我这类下岗员工可以申请到无息创业贷款,我就贷了三万元,再加自己攒下来的钱,弄了个家具生产小作坊。“  
如此一来,王鹏就有了家具生产线和销售门店,生意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后来又注册了公司和商标,一直稳固发展。那时一直想把公司规模扩大一点,更新生产线、再在陕西其他城市铺一些门店,可一直苦于没有太多钱,很多计划无法实施。”王鹏说,“就在2012年,听说大学生创业可以申请到大额贷款,正好我爱人就是大学生毕业,我们申请到了40万减免50%利息的贷款,一下子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生产线得到了扩大,销售网络也更加完善。”  
2014年还完贷款时,王鹏的企业全年产值已经接近1000万。  家居创业瞄准高端转型  
如今王鹏日子过得不错,投资了好几套房用于养老,还和朋友开起了茶叶销售店。“以前不懂茶,这两年也慢慢懂了一些茶道。”王鹏说,“想想20年前,自己穷小子一个,从一个企业里走出来,在社会上独闯,到如今有了稳定的事业,确实要感谢这些年国家政策上对我们这些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扶持。”
如今家居产业也正在转型。王鹏之前从事低端板式家居生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几年企业转型走高端整套实木定制,家居用料上更注重品质。”王鹏说,“每年都特别关注沿海城市的发展趋势,培养自己员工的设计能力,让自己的企业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华商报记者 谢涛 摄影 强军
(原标题:20年的点点滴滴 都在我的账本里)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万达商管、百货系统或将合并 梳理万达“账本”
有媒体的小伙伴们前些日子花了巨大的篇幅来说万达百货20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并且新一代的万达广场将没有万达百货。丁瑶那会儿信誓旦旦,万达百货将在年依靠精准定位和提升运营品质增强单店盈利能力,年依靠服务创新和商品差异化形成独特竞争能力。
  有万达的地方就有烟雾弹。  有媒体的小伙伴们前些日子花了巨大的篇幅来说万达百货20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并且新一代的万达广场将没有万达百货。  前半句是真的,而且离职的也确多是万达百货A店的高管,一二线城市百货难做嘛。至于后半句,第君显然是不相信的,没了万达百货,万达广场在三四线城市玩什么?  翻翻万达2013年年度工作报告,王健林BOSS那会说今年要新开24家万达广场,24家万达百货,租金收入破百亿。  万达是一个从来不会更改目标的企业。万达从来没有放弃过百货,而且还把天平倒向了百货的这端。BOSS WANG还在给百货机会。万达A君告诉第君,原本商管和百货是2个系统,分开管账,但今年商管的物业工程开始覆盖到百货系统,商管的工作也会涉足百货。两个系统逐渐合并是未来趋势,可能过完今年就开始合并了。未来可能是2个体系,一套班子。1个总经理去管理步行街和百货。  此时,万达百货三年来第一次完成半年目标。万达百货收入111.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4%、上半年目标的108%,同比增长62%,净利润目标也超额完成。BOSSWANG都在2014年上半年报告点名表扬说,尽管线上购物快速发展,但线下业务只要调整到位、方法对头,同样可以创造好成绩,“百货已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谁能将万达百货扭亏为盈  2007年,依附于万达第三代城市综合体,万达开始组建自己的百货。万千百货开始成为万达广场的标配,商业配套这个卖点,也加速了销售,资金滚啊滚啊滚出了如今响当当的万达模式。  现在,你去万达官网看看,万达广场已开业90家,万达百货已开业80家。BUT万达去年的租金收入仅85.6亿元,一个万达广场的租金只有1亿元不到。如果要让对比来得猛烈一些,也是2013年,上海恒隆广场收租收了将近16亿元。90个万达广场,就相当于5个上海恒隆广场租金收入。  万达百货的职业经理人很痛苦啊,规模不能放慢,地段没得选,万达广场开哪儿就哪儿嘎达,怎么赚钱啊!能招满商,已是亚历山大了!  第君梳理了一下万达百货的换将史,也是泪了!什么半年内四个副总经理走掉三个都不想再说了,这里只说老大,万达百货前两任总经理,丁瑶、孙靖寰,他们都没有将百货扭亏为盈,一个走了,一个被降级了还在。  丁瑶是万千百货的带头大哥,老东家是苏宁,2007年被选中直接从商管公司总经理转而筹建百货系统业务。在他长达5年的任命生涯中,万千百货以每年10家店的速度扩张。2012年7月,万千百货开满40家店之际,更名为万达百货。  丁瑶那会儿信誓旦旦,万达百货将在年依靠精准定位和提升运营品质增强单店盈利能力,年依靠服务创新和商品差异化形成独特竞争能力。  万达百货那时发布的新品牌战略:  高端奢华店:国际顶级和一线奢侈品、国际一线化妆品、国际二线及国内一线服装服饰品牌  精致生活店:国际二线奢侈品、国际一线化妆品、国内一线及二线服装服饰品牌  时尚流行店:国际二线及国内一线化妆品、国际国内时尚流行服装服饰品牌  社区生活店:国际二线及国内一线化妆品、部分国际国内时尚流行服装服饰品牌、儿童家用品类  丁瑶在他五年的任期里,见证了57个万达百货开业,但万达百货的利润率一直没做上去。丁瑶曾说过,万达百货毛利率还要略低于行业平均17%的水平。万达百货毛利率最高的单店约为12%-13%;而最低的新开店仅为1%-2%。就在2012年,万达在百货投的10亿都用完了,接下来要靠百货自给自足。规模时代稳定过后,不赚钱就走人。  这太不容易了。第君后来看到万达仍然在发信托,为了百货能继续开店。2013年元旦,丁瑶离职。此后的大半年,万达百货总经理一职一直空着。其实丁瑶走后,万达从广百挖角亢小燕,但这半年万达对小燕子的表现不是很满意。  于是,万达迎来第二任总经理孙靖寰。这次也是重金挖角,孙出身山东银座系。孙靖寰注重大品牌、超级会员、门店拓展,银座旗舰店的国际品牌都是孙任期内敲定。在国资系统干到了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跳到万达一年不到,就被降级为副总经理。也是蛮伤的!  孙靖寰降级的致命伤就在于2013年的业绩难看了。万达百货2013年完成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39%,只完成调整后计划的91%,净利润增亏7%。这是万达百货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完成利润计划,也是集团唯一完成指标不佳的公司。  天蝎座的BOSS WANG完全无法忍受这个唯一。今年3月,万达干脆不再高新挖角空降,用了自己人,将商管公司常务副总沈佳颖调到百货系统做老大。沈在万达已经干了10多年了,从营销经理,一步步走到现在。考虑到万达内部的升级加薪制度,也是蛮拼的!  BOSS WANG估计发飙了,万达百货的高管和架构一起变。万达百货调整为总部、区域、门店三级管控架构,成立北区、中区、南区三个大区事业部,下辖各区和直属门店。  再看万达百货最新高管(按内部级别):  沈佳颖,万达百货总经理。  孙靖寰,万达百货常务副总经理、综合管理中心总经理。  牛伟(新世界挖来的),万达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万达百货副总经理、中区营运中心总经理。  娄云,出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兼万达百货副总经理、北区营运中心总经理。  亢小燕,出任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万达百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南区营运中心总经理。(联商注:亢小燕已经离职了)  BOSS WANG这次说了,两年内百货就要盈利。“抓好百货营运。这作为今年集团总裁和分管副总裁的工作重点,必须完成今年目标,确保两年内实现百货公司整体盈利。”今年万达在武汉的年会,将是沈佳颖时代的重要节点,如果没达标·······呵呵呵呵!  万达自己说了,一般来说,购物中心开业的前三年,第一年的掉铺率会达到30%,补充上来后,第二年会掉20%。开业并不意味着开张大吉,招商是一个无穷的循环。  第君觉得,在万达这种军事化管理、人员流动极大的地方,能把运营管理做到多极致,才能赚钱。  合二为一:商管出钱给百货办活动  自从万达百货成立以后,百货系统和商管系统都是分开运行,各自管账。  但今年,一切开始不一样了。  A君表示,人员编制和体制今年刚调整,还会继续调。奇葩的是,今年总部要求,商管要掏出自己的预算去支撑百货的推广、场地使用等。比如说万达的三大区的某个区挑了12家店,给百货做营销扶持。商管的钱流到百货系统,这从未有过。  百货、商管这合并时间节点还不好说,但这是趋势。万达已经在压缩百货主力店的面积,A君说,“现在就1楼到3楼是百货,4楼以上都给商管了,百货负担不了那么多面积。”  曾经的标准万达广场业态组合:  接下来,新一代的万达广场,不是个个都标配万达百货。万达A店的高管流失最多,因为A店品牌最难招、竞争最激烈、压力最大。上海万达广场销售额最高的是五角场万达,但并没有万达百货。五角场万达就是品牌主力店,也是2013年万达广场日均客流量排名第一,达17万人次。  戴德梁行高级助理董事、华东区商业地产服务部主管范红娟表示,万达百货成立之初,面积很大,这也是为了万达早期招商考虑,线下百货店对整体万达广场的招商都很有帮助,也是万达的支柱产业。  “一线城市的万达广场将不一定会保留百货,二三线城市可能还是会保留百货。”范红娟认为减免百货面积的理由不外乎,百货占地面积大、租金收益低,如果把百货的面积给其他品牌,付租能力更强;从百货是纯做零售,产品比较标准化而且定位中低端,受电商冲击很大,且百货是联营模式,品牌商如果直接谈租金,利润就少扣一个环节。  百货难做。最近,西湖银泰百货停业三个月要变购物中心。大家都觉得,大主力店、餐饮娱乐等体验性强的业态品牌能带来更多人流。现在的万达广场售、休闲娱乐和餐饮的比例是5:3:2。  BOSS WANG说了,计划3年内,体验业态在万达广场中的占比要达到60%。  曾经的万达百货模式显然要改了要改了要改了:  万达式捆绑  “每一座万达广场,每一个城市副中心。”  某地方领导曾对第君说,这广告说得真好,一看到就印象深刻。  大骗子啊!金山、宝山、松江、周浦什么时候成了城市副中心啊,第君在上海除了采访就压根没有去过万达广场,连正儿八经的副中心五角场都嫌太远了!  粗略统计个华东区的万达广场,你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副!中!心!  (数据呢是之前某商业地产君友情提供的,不是最新数据,但这格局却是没错滴)  万达拿那些地,自然是图个便宜,自然是图个政府承诺的未来发展机遇。在三四线城市,万达确实是火了一个个新区,也由此,达达在长达14年的万达广场高歌猛进时代,绑定了地方政府、银行、品牌商家、合作伙伴。多少利益系于万达,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是万达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不是!  万达也酝酿了四代产品。第一代万达广场项目是简单的大盒子;第二代万达广场项目为超市主力店;第三代万达广场项目为商业综合体,通过街区销售回笼资金,内设万达百货;而第四代万达广场项目为结合文化、商业、旅游、写字楼、公寓等业态的大型综合片区规划,以街区为轴心,分布各类功能区。  万达“订单式商业”大热。但品牌商们很苦闷,万达每年二三十家的新开速度,跟不上啊!跟不上啊!但没得选择,万达会给你2个选择,要么来这家万达广场,要么去那家万达广场。几十家店和万达广场捆绑在一起,就是这么的简单!  万达账本  万达还没整体上市,看不到财报的第君却仍然可以从某些公开数据给诸位理一理这万达的账本。  万达广场=万达百货+商铺+公寓+办公楼+酒店  商铺、办公、住宅全部卖掉,百货和酒店自持。一个万达广场的项目总要做的事就是,销售回款可以覆盖总投资+持有成本。第君插播一句,这会的万达广场,租金收益实在太低,第君就不把算进去了,毕竟某些品牌还要贴装修免租金,更不用说沃尔玛等主力店的租金一两元/平方米/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某天,第君去某牛叉叉的商业地产开发商那儿串门聊天,发现他们也研究了万达模式,数据就分享给大家,以华东区所有万达广场的模式来看万达是如何算账的。数据不是最新数据,但这逻辑却是不错的。  万达是尽可能每块地都有尽可能多的可售面积,最砸钱的酒店并不是标配:  持有出售基本上五五开:  万达比较有口碑的项目真的都在三四线城市,那里的老百姓们还是很爱万达的:  万达的楼板价很低,三四线城市更是,政府不要太欢迎万达了;建设费用(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建设成本)很低,这样低成本的管控才能支撑万达的高速扩张:  算一笔账,以宝山万达为例,总投资30亿元,销售回款34亿,基本上可以实现零成本持有。  万达的资金链管控是非常严格的,集团实时掌握每个项目公司的现金流。但显而易见的是,万达模式最危险的地方也在于此,再强大的执行力也拼不过市场,假若销售放缓,万达如此大规模的体量,真真是难以维持。  BOSS WANG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加快整体上市啊,正在注册一家300亿的万达金融集团,“今后万达所有的控股、参股以及财务投资都由金融控股公司负责。”  且看万达怎么把金融再玩到极致,也是醉了!  最后,第君必须说,万达百货在一线城市的口碑有待提升啊。以下选自部分业内朋友们的吐槽:“万达百货没逛过”,“万达配套头号大坑”, “为了迎合高速扩张的产物,占地盘用,反正还能调”“坑了很多珠宝商”。  但万达确实是学不来,这执行力谁能比一比是,随便列几项:  万达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共分为筹备、摘牌、交地、四证、设计、经营、招标、招商、工程、销售、验收与交付共计12个阶段,325个节点,无酒店综合体项目遵循工期为22个月的标准模板。  样板房开放日活动,应在开盘前30天进行,政府、媒体、所有意向客户等,到场人数不得低于800人。  各项目开盘前,万达的项目经理手中都会有一份开盘前工作计划清单共228项。  所以,万达君,继续努力哦!以上是第君想说的万达,你们想说的,也欢迎说给第君听。Last,强烈感谢计思敏童鞋的制图!   (来源:及第行微信 经联商网编辑整理)  万达百货  万达商管  万达集团
声明:以上万达商管、百货系统或将合并 梳理万达“账本”内容由“中国服装网内容部”收集整理自互联网,并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果您对本文版权的归属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我们会马上更改!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相关资讯
您最多能输入140字
2006年7月,全球超市巨头沃尔玛宣布全面撤出德国市场,将当地的85家门店出售给德国麦德龙公司。在德国将沃尔玛扫出门外后,这家老牌超市连锁近几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地尽可能地延伸触角,进军各国的零售市场。
近几年,购物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同时,也因为千篇一律的购物模式与环节,正在逐渐吞噬着消费者的审美,甚至导致审美疲劳。尤其在电商的冲击下同质化竞争显得愈加惨烈,也让商业地产面临着行业的窘境——缺少主题特色。如何让购物中心在当前的窘境下冲出重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3月14日消息,日前,新华百货发布2015年年报修订版,报告显示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 同比增长8.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29.4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同比下降3.81%)。
彼时的中百业绩并不景气,其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3.89亿元,同比下降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159.37%。今年1月,万明治再次表示,在运营管理生鲜业务上,中百计划阶段性引入老伙伴永辉的管理团队。
服装热门地区
品牌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级账本项目相关新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