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心制造原子弹跟什么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有直接关系

金正日核谜局:坚信拥有核武器才能强盛国家-金正日 朝鲜 核不扩散条约 核武器 1950年 1980年 核谈判 核危机-国际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金正日核谜局:坚信拥有核武器才能强盛国家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王 生
王文志 选稿:袁野
  金正日核谜局
  朝鲜半岛核危机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早在半个世纪前的朝鲜战争时期,朝鲜深切感到来自美国的核威胁,就产生了“敌人拥有的核武器,我们都要拥有”的梦想。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朝鲜核问题开始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焦点,核危机阴云始终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空。朝鲜有关“核”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也成为拨动朝核危机“敏感神经”的关键人物。
  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称,朝鲜当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在最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朝鲜已经先后进行了“卫星”发射、核试爆和多次导弹发射。这一连串动作极大地震动了国际社会并引来诸多猜测:朝鲜怎么了?金正日为何连续推出这一系列大动作?朝鲜半岛局势将“何去何从”?
  美韩日可谓朝鲜的“宿敌”。美韩日媒体也常常把核危机直接地看成是金正日和三国首脑的博弈。如今,朝鲜半岛出现第三次核危机,金正日与他的美韩日对手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金正日此次又会使用怎样的“对敌策略”?美国总统奥巴马、韩国总统李明博和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将如何应对?通过下面的文章,你也许就会看透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空的“核迷雾”……
  核危机,一次比一次急
  第一次危机:
  金正日“接手”核谈判
  在朝鲜半岛,第一次提到“核”是在朝鲜战争时期。
  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要求,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不久,志愿军粉碎了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打完胜仗“回家过圣诞节”的梦想。“联合国军”被迫从鸭绿江边溃退至“三八线”附近。情急之下,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亮出最后一张“王牌”――要使用原子弹。最终,在英、法等国的干预下,美国放弃了对朝鲜实施核打击的念头。
  朝鲜从此感受到了来自美国的核威胁。时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的金日成明确提出了“敌人拥有的核武器,我们都要拥有”的口号。1956年和1959年,朝鲜与苏联相继签订了两个核技术协定。后来,朝苏关系疏远,朝鲜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宁边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核研究基地。1985年,美国的间谍卫星侦察出朝鲜的可疑核设施。迫于压力,朝鲜于1985年12月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
  《核不扩散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是日由英、美、苏等59个国家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正式生效。至今,条约缔约国共有188个。
  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非核国家,不援助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按照这个条约的规定,朝鲜不能制造核武器,也不能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仍对朝鲜采取高压封锁政策。而朝鲜则悄悄加快了核计划步伐。1990年,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提出联合国应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核问题开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在老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曾于1991年底做出“高姿态让步”,宣布从韩国的驻军中撤走全部核武器。朝鲜也做出回应,配合国际原子能组织对宁边核设施进行常规检查,并和韩国签署了《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993年1月,克林顿上台初期,朝美关系一度紧张。3月2日,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同年12月,美国国防部制定了《朝鲜半岛战争方案》,声称“对可能再次发生的朝鲜战争进行了周密部署”。作为回应,朝鲜宣布全国进入“准战时状态”并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战争阴云瞬间笼罩朝鲜半岛。
  幸运的是,正当战争一触即发时,应金日成主席邀请,美国前总统卡特作为克林顿的特使于1994年6月访问了朝鲜。由于卡特的成功调停,朝美各自作出让步,宣布开始就核问题举行直接谈判。其间,虽然金日成在7月8日突然病逝,但是在其接班人金正日(1974年被正式确定为金日成接班人)的主导下,朝美关于核问题的会谈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并于日在日内瓦签署了《朝美框架协议》。其核心内容是:朝鲜放弃核计划,作为交换,美国作出两条承诺――一是2003年前,美国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在核电站发电前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作为取暖发电燃料;二是谋求最终实现美朝外交关系正常化。
  朝核危机得以暂时解决。
  金正日的神秘人生
  第二次危机:
  “六方会谈”中进进出出
  2002年是《朝美框架协议》签署的第8个年头,但协议的执行情况很不好。金正日发现,不仅两座轻水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慢得出奇,美国情报部门还宣称掌握了朝鲜在国际市场上采购核技术的证据。小布什政府还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名单。日,美国甚至派出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赴朝鲜追究“违约”责任。所有这些,都坚定了金正日要尽早拥有核武器确保自身安全的决心。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起初,朝鲜否认违约,指责美国不履行协议;之后,又干脆承认朝鲜业已恢复核计划,提出如果美国同意双方签订和平条约等4项条件,朝鲜就放弃核计划。凯利恼羞成怒,认为这是“讹诈”,并因此建议小布什政府对朝鲜采取“不谈判、不交易”的冷却策略。即朝鲜必须先放弃核计划,美国才能回到谈判桌前。
  金正日从来都是以“超强硬”对付强硬。日,朝鲜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设备,并驱逐监控人员。日,朝鲜宣布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朝美双方寸步不让,第二次朝核危机终于爆发。
  在国际社会一片紧张的气氛中,金正日一步步亮出了他的策略目标:朝鲜要迫使美国直接对话,在外交上,实现朝美关系的正常化,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在经济上,作为朝鲜弃核的交换条件,美国必须向朝鲜提供燃料、粮食和资金援助。2003年4月,朝鲜甚至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
  在金正日的策略面前,美国终于变“不谈判,不交易”为“准备打,也准备谈”。但是对话的方式要变,不是“朝美对话”,而是“国际对话”。日,在中国的推动下,朝鲜表示同意参加由中、美、朝、韩、俄、日共同参与的“六方会谈”,并希望在“六方会谈”框架内举行朝美双边会谈。
  第一轮“六方会谈”由此展开。尽管朝美双方有着尖锐的分歧,但谈判桌前,双方代表都保持了冷静,最终达成六大共识――以对话方式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半岛应该无核化;要用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式实现无核化;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保持对话;继续会谈。
  金正日随后采用了缓兵之策。2004年1月,朝鲜外务省邀请由美国国会议员的助手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代表团来到朝鲜,参观了宁边秘密核设施。代表团团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教授约翰?路易斯表示,在朝鲜参观期间,他们看到了想看到的一切,对他们的一些额外要求,朝鲜也照单全收,这样友好配合的表现是以往没有的。
  但在此后的第二轮、第三轮“六方会谈”中,美国没有做出更大的实质性让步。日,朝鲜突然宣布已经拥有核武器。几个月后,美国以朝鲜涉嫌“伪造美元”等为由,对朝实施“金融制裁”。面对美国重新拾起的“大棒”,金正日采取了异乎寻常的动作:日上午,朝鲜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爆。
  一个“有核”的朝鲜半岛,让国际社会震惊不已。在各方的努力下,金正日同意重返“六方会谈”。第四和第五轮会谈无果而终。2008年5月,第六轮“六方会谈”在北京重新启动,朝鲜同意提交核计划申报清单,美国同意启动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的程序。
  一个月后,6月27日,朝鲜炸毁了宁边核基地5兆瓦反应堆的冷却塔。随着一声巨响,宁边冷却塔轰然倒下,标志着第二次朝核危机在反复和曲折中得以平息。
  第三次危机:
  “大动作”接二连三
  日,朝鲜卫星控制综合指挥所里传出“火箭发射”的命令。位于朝鲜东海卫星发射场的“银河2号”三级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将“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带入太空。据朝鲜媒体宣布,9分2秒后,卫星进入轨道。
  控制室响起了庆贺的掌声。和工作人员一起鼓掌的,还有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随后,他对相关科研人员“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技术”成功发射卫星表示赞赏和感谢。在讲话中,他强调朝鲜要以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为基础,进一步征服外太空。讲完话后,金正日与相关科研人员一道合影留念,照片上他身着休闲装,精神状态颇为振奋。
  朝鲜的这次发射活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很多外国媒体称,这是一次“蹊跷”的火箭发射:尽管朝鲜坚称卫星已进入轨道,并开始播放革命歌曲,但美、日、韩三国均公开表示没有发现朝鲜的在轨卫星,也没有接收到卫星所发射的信号,“卫星已经随发射的二、三级助推火箭一起坠入了太平洋”。另外,朝鲜发射的到底是“银河2号”三级运载火箭,还是“大浦洞2”导弹,也一时成为广为争论的话题。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份主席声明,称朝鲜的发射活动违背了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对此表示“谴责”。
  金正日毫不示弱。第二天,朝鲜宣布“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所有合作”。朝鲜外务省随后发表声明称“已经不再有进行六方会谈的必要了”,并以强硬的措辞要求联合国立即就之前对朝鲜的决议和制裁道歉。
  在发表这一连串的强硬言论后,朝鲜于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试验。此次核试爆正值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去世2天后,朝鲜的这一举动,不仅极大地震撼了韩国民众,更引起国际社会的多方猜测和强烈反应。
  两天后,朝鲜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定。截至5月29日,朝鲜又在5天内连续发射了6枚导弹。
  可以说,朝鲜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次进行核试爆,事先必然经历了内政、外交层面的审慎思考。金正日为何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宁愿忍受制裁,也要进行核试验呢?
  首先,朝鲜是要吸引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注意,并由此获得更多外交筹码乃至经济上的实惠。最近一段时间,刚经历过政府轮替,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的对朝政策可以说是“处于忽略状态下的真空阶段”。虽然奥巴马政府任命了博斯沃斯为朝鲜半岛特使,但美国处理东亚及朝鲜半岛问题的班子尚未搭好。在朝鲜看来,自己明显受到了美国新政府的冷落。从日开始,韩国与美国进行了为期12天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这更加重了朝鲜对美国的不信任感。
  其次,金正日多年来始终坚定地认为,朝鲜只有成为真正的核武器拥有国,才能实现其“社会主义强盛国家”的政治目标。“强盛国家”是金正日提出的口号,这一口号不仅成为朝鲜治国理政的原则和目标,更是金正日本人日后留给朝鲜的最大政治遗产。成功拥有核武器,不仅能够自卫并彻底根除来自美国等敌对势力的威胁,更将在外交和国际政治角力中具备不可替代的威慑力和发言权。金正日的既定目标显然是――只要美国不停止对朝鲜的威胁政策,朝鲜就必须发展核武器。
  第三,金正日有意将以核武器和导弹武装的“核国家”作为政治遗产传给他的接班人。目前,平壤面临最高权力的交接,国际舆论认为,金正日在此时进行核试爆有助于加强领袖威望、国内凝聚力和国民忠诚度,更有利于在其国内为接班人顺理成章走向前台铺垫必要的平台和氛围。
  金正日的神秘人生
  金正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美国媒体总是根据一些零零碎碎、真假难辨的情报,将金正日描绘成一个“集恐怖分子、疯子、花花公子和‘罗马皇帝尼禄’于一身的人”。而见过金正日本人的日韩领导人,看法则大不相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金正日“既冷静又开朗,而且还不时地开一句玩笑,头脑非常精敏”;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评价说,金正日“思维敏捷、不固步自封,且具有亚洲人的、儒家的、讲道德的特征”。
  万景台的好后代
  金正日是金日成的长子,现年67岁。据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金正日传略》披露:日,他出生于白头山地区抗日游击队的宿营地,母亲金正淑是一位抗日英雄。金正日的名字来源于父母名字的中间字,是父母琴瑟相谐、志同道合的美好结晶。
  幼年的金正日长相“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用星象学来说,这个孩子“日角珠庭,非庸人相”。1946年1月初,4岁的金正日随母亲到父亲的出生地万景台游玩。他的曾祖父金辅铉把毛笔和砚台放在金正日面前说:“你的祖父曾用这支毛笔和砚台写过‘志远’两个字,你父亲则写了‘朝鲜独立’4个字。曾孙,你要写什么?”金正日沉思了片刻,提起毛笔在白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上“金日成将军万岁”几个大字。曾祖父看了非常高兴:“果然是万景台的好后代。”
  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幼小的金正日与父母一起结束了动荡岁月,住进了万景台。他的生活依然俭朴,穿着胶鞋,背着书包,徒步上幼儿园,跟一般孩子没有两样。寒冬腊月,他和同学一样,值班烧火炉。1949年9月,母亲金正淑的早逝,给年幼的金正日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安葬母亲的那天,他在牡丹峰母亲的陵墓前,站到黄昏才肯离去。从那以后,幼年的金正日在家里就承担了照顾妹妹金敬姬的责任。也正因为如此,金正日金敬姬兄妹的感情几十年来都没有任何变化。有朝鲜人说,妹妹金敬姬“是全朝鲜唯一一个敢于对金正日发脾气的人”。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安全起见,他和妹妹一同离开了父亲金日成,直到1952年6月才和父亲重新团聚。
  有一次,金正日在学校听到美军狂轰滥炸的新闻,十分担忧父亲的安危,便写了一封信给金日成。“日夜想念的父亲:您好吗?在激烈的祖国解放战争中,为了打败美国佬,您多么受苦啊……父亲,请您千万保重,注意敌机,注意安全。这是全体朝鲜人民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遥祝您千万多多保重。日,金正日谨呈。”金日成收到这封信,非常高兴,不仅在最高司令部,就是在视察前线时也把它珍藏在贴身的衣兜里。
  1954年9月,金正日从平壤第四小学毕业,升入平壤第一中学。一天晚上,金日成问金正日:“今天的通讯登了一篇重要资料,对这个资料你有什么看法?”金正日回答不上来,因为当天下午他忙于少年团分团大会的准备工作,还去看望了一个患病的同学,没有来得及看通讯。金日成说:“每天研究时事资料并不容易,但一天也不能中断。我们念中学时要闹革命,即使住在寒冷的屋里饿一顿饭,也没有放下过书本。”
  金正日把父亲的这番教诲写成座右铭,压在写字台玻璃板下面。从此以后,他更加发奋求学,书架上摆满了国内外社会政治书籍、文艺作品及各种报刊。
  少年时的金正日,异常机敏,能言善辩,尤其擅长人际关系,颇得金日成喜爱。
  有为青年,忠孝双全
  在金正日的成长过程中,金日成无论是在军事、政治还是在外交能力方面,都对他悉心栽培。
  朝鲜战争期间,金日成一度把只有10岁的金正日带到最高司令部的作战指挥台,父子俩一起熬夜,甚至一起去前线阵地和坑道工地,一起视察遭到敌机狂轰滥炸而燃烧的平壤市街道和村庄。进攻战、围歼战、遭遇战,这些军事指挥艺术,金日成都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幼年的金正日。
  1964年,22岁的金正日大学毕业,进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金日成从此开始培养他的政务能力,先后安排他在平安北道昌城、朔州及两江道地区锻炼,又让他担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组织指导部科长、副部长、部长等重要职务。1973年9月,年仅31岁的金正日当选为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
  据《金正日传略》记载:在外交活动中,金日成也不忘带着儿子。1965年,为纪念万隆会议10周年,金日成访问印度尼西亚,日程安排得异常紧凑。当时,万隆右翼势力强大,印尼总统苏加诺十分担心金日成的安全。当他得知朝鲜一位“年轻司令官”为保障金日成的安全,安排了“满分的活动”后,就问金日成:“贵国的‘年轻司令官’,官衔是什么?”金日成哈哈大笑:“他叫金正日,是负责我安全的责任副官。”
  在金日成的语录集中,有这样几段话,足可以窥见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满意:“金正日同志是文武兼备的真正的人民领导者……我对我国有金正日同志这样的哲学家和理论家感到自豪”。1974年,金正日在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会议上被推荐为金日成的接班人。1980年,在朝鲜劳动党六大上,金正日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当时的常委只有3人,除了父亲金日成,还有一位是军队元老李振宇元帅。
  父慈子孝。金正日孝敬父亲也是有口皆碑。1959年,17岁的金正日随父亲一起访问莫斯科。一次,金日成要到下榻的宾馆外去迎接苏联客人。大家亲眼看到金正日当着众人的面跪下,为父亲穿上鞋子。他的神情专注而自然。此举在外交界被传为佳话。
  日,金日成逝世,金正日哀痛至极,他为父亲延长了治丧期,打破了用炮车装载国家元首灵柩的惯例,把金日成生前乘用的轿车作为灵柩车,并亲自用洁白的木兰花装饰满车身。葬礼结束后,金正日决定为父亲守孝三年,深居简出,摈弃宴乐,不履新职。这无疑又被朝鲜人民视为孝子典范。
  “坐稳江山的好办法”
  日,金正日守孝三年期满。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一致推举金正日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
  金正日继承父亲的遗志,在朝鲜继续倡导“先军政治”。
  “没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没有子弹就不能生存。”这句话生动概括了金正日倡导的“先军政治”思想。简单地说,“先军政治”就是一切以军事工作为先,一切以军事工作为重。金正日在多个公开场合说,“先军政治就是万能宝剑”。他也确实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思想。他每年外出视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部队。有资料统计,从1995年到2002年,金正日行程17.7万多公里,走访、视察军事单位达700余个。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朝鲜能够同美国的孤立扼杀活动针锋相对,维护并弘扬“朝鲜式社会主义”,其秘诀就在于金正日实行“先军政治”。牢牢掌握住军队也是金正日“坐稳江山的好办法”。
  近年来,在振兴和发展朝鲜经济方面金正日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他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果最为朝鲜人民称道,在同美国的斗争中,朝鲜可谓每每名利双收。在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上,金正日与韩国开展的外交活动也颇有成果。
  韩国现代集团名誉主席郑周永,曾应金日成之邀访问过平壤,当时他特意把一件白衬衣交给老家的亲人,并告诉他们:“把这件衬衣挂在衣橱里,我有一天会回来穿它。”言外之意是对南北和解感到乐观。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朝韩关系恶化,郑周永以为不会有机会了。后来,当他听到金日成逝世的消息时,更觉得希望渺茫。然而,令他备感吃惊的是,1998年金正日不仅同意他再次访问平壤,而且允许他赶着500头牛穿越敏感的“三八线”,以表达期盼国家统一的愿望。此事被称为金正日的“群牛外交”。这一切都使金正日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接班人或将不再是谜
  生活中的金正日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上世纪70年代,一部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风靡一时,许多中国老百姓都还记得当时在电影院里泣不成声的场面。它被誉为“一部眼泪凝成的胶片”,其监制正是金正日。金正日对歌曲创作也情有独钟,由他创作的《我的母亲》至今仍被人传唱。他酷爱读书,小说、哲学、经济读物都在他的阅读范围之内。尤其是各国小说,更是他的最爱。
  金正日的家庭生活一直充满神秘色彩。最早见诸于媒体报道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成慧琳。演员出身的成慧琳年长金正日5岁,早在学生时代就因出演电影而闻名朝鲜。1971年,成慧琳生下了金正日的长子金正男。但由于长期患病,成慧琳一直在莫斯科治疗,于2002年5月病逝。
  在成慧琳之后,出身于旅日朝侨家庭的高英姬成为金正日的夫人。高英姬原是万寿台艺术团舞蹈演员。高英姬生下了金正日的次子金正哲和三子金正云。
  近两年来,金正日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于是,关于接班人的传闻一直甚嚣尘上。近日,韩国《朝鲜日报》报道,6月3日韩国国家情报院首次确认:“我们掌握,朝鲜在上星期一进行核试验后,已在5月28日向朝鲜劳动党、人民军、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内阁部门和朝鲜驻海外使馆,通知了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的三子金正云为接班人的事实。”据称,朝鲜已经制作一首名为《脚步》的歌曲赞扬金正云,歌词是“嗒嗒嗒嗒!脚步声,我们金队长的脚步声,弘扬二月的精神,前进嗒嗒嗒,有劲脚步,全国江山迎接嗒嗒嗒”。韩国专家分析认为:“金正云在朝鲜被称为‘金队长’。‘二月精神’就是金正日的意志。这首歌明确表明,金正云就是金正日的接班人。”
  金正云现年25岁,曾在瑞士伯尔尼国际学院接受过教育,会英语、德语和法语。据他的瑞士同学回忆,金正云态度谦虚,个性内向,一下课就坐上在校外等候的车子回家。平时喜欢滑雪和打篮球,是美国NBA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的粉丝,与美国外交官的孩子关系极为亲近。曾担任金正日私人厨师的日本人藤本健二曾在个人传记中指出:“金正云各方面都很像他的父亲金正日,包括相貌和体格。由于金正云喜欢积极参与政治问题的讨论,显示他具备领导素质,这一点深受金正日的喜欢。”
  韩国的情报专家还信誓旦旦地说:“朝鲜可能选今年9月9日国庆节或10月10日劳动党创建日,宣布接班人问题。”但是,有中国的朝鲜问题专家明确表示,过去的事实证明,韩国方面发布的关于朝鲜的内部消息,90%都是不可靠或是缺乏事实依据的。但愿这一次关于接班人的传言是个例外。何亮亮:如果中国不再保护 朝鲜有核武器也没什么用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看第段
凤凰卫视播出《新闻今日谈》,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娟:针对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美国总统奥巴马和韩国总统李明博12日通了电话,两人谴责朝鲜行为,而且警告将会寻求一系列的手段来遏制朝鲜的核子和导弹的项目,并且表示说,在对韩国的核保护伞的承诺之下,一旦是韩国遭受到攻击,美国将会对朝鲜进行核武反击,相关话题,我们继续和何先生来聊一聊。
何先生,我们现在看到朝鲜半岛的局势是相当的剑拔弩张,首先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国际社会施加了这么多的压力,这么多警告,朝鲜还是一意孤行要进行核试。
何亮亮:朝鲜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一次又一次,这次是第三次核试验,正好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也给新年增加了一些不一样的气氛。
杨娟:很多人说了一个大鞭炮。
何亮亮:说起来真的是朝鲜为什么要坚持要研发核武器,我想朝鲜是个小国,而且朝鲜的经济已经是多年的几乎没有发展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把他很有限的资源全部用于发展核武器,他到底是为什么?朝鲜官方的理由就是为了回击美国的挑衅,为了保护他自己,这个说法我觉得是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我们知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8年建国的,建国两年之后,1950年他就发动了解放战争,打到韩国去,这场战争情况我们都知道,后来就演变成了,原来是朝鲜战争,后来又演变成了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朝鲜结果还是回到了三八线,什么也没有得到,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打了个平手,但是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三八线作为一条停火线延续到现在。
朝鲜方面一直就是指控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的制裁和封锁他,他把这一切原因,他自己没有任何原因,我想任何到过朝鲜和朝鲜的南方,他们同一个民族,韩国的人,即使没有到过你都可以看得出,同一个民族居然可以有这样巨大的反差,一个至今还停留在这样一种封建家族的统治的,这是当然是他们自己内政,但是你从建设的方针来说,他完全是闭关锁国,当然他可以说闭关锁国不是我要闭关锁国,是你不让我开放,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韩国,各方面的发展确实是令全世界都佩服的,你说一个民族为什么他的一部分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另一个却是总是在跟全世界过不去。
反过来,我想问为什么韩国就没有需要制造核武器呢?韩国有美国的保护。
杨娟:朝鲜不认为他自己有中国的保护吗?
何亮亮:朝鲜好像从来不谈中国,中国当然在保护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金正日先是打到南边,后来又被美国军队一直打到的中朝边界,已经是没有地方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力排众议,党中央跟领导人都反对,刚刚我们才取得了胜利,百废待兴,为什么要去帮助朝鲜,结果就帮助了朝鲜,这不是在帮朝鲜吗?
我们远了不讲,我们只讲,一个是中朝之间有同盟条约,如果朝鲜遭到第三方的入侵,中国肯定会援助他,你说如果有人还怀疑他,我请他只要想想1950年,中国出兵朝鲜就知道,中国会不会履行自己老大哥,作为同盟的义务,当然会,我们再看近一点,11年前,2002年,你记得事件发生之后不久,当时小布什采取确实是一个咄咄逼人的政策,他在亚洲指定了三个邪恶轴心,一个平壤,一个仰光,当时缅甸没有迁都,还有一个就是巴格达。
在911事件之后不久,美国军方就有这样的计划,阿富汗战争打了,伊拉克战争也打了这另外一个,他们想同时对仰光和平壤最高领导人采取定点打击的方式,这个计划被中国获悉了,中国表示,这个是私下的,中国方面从来没有公开过,后来中国跟美国提出了紧急的强硬的交涉,不允许对中国的这两个邻国的首都采取这种所谓这样的一种打击的方式,那时候中国是不是在保护朝鲜,我们不说缅甸。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答,中国方面没有办法回答,中国方面一直在援助朝鲜,联合国对朝鲜制裁的决议通过多少次没有用,为什么?因为中国不坚决的执行,如果中国坚决执行联合国的决议的话,朝鲜撑不了几天,别的不讲,朝鲜领导人所用的奢侈品,是从欧洲通过陆路,通过中国运到朝鲜的,这是违反联合国安理会,这个决议已经通过好几次,中国曾经执行过一两次,把运到朝鲜的,比方说那种非常名贵法国的红酒,意大利的食品等等,拦截了一两次,你说这些食品是给处于半饥荒状态的朝鲜人民享用吗?当然不是,但是中国后来就是放行了。
所以朝鲜的理由,我觉得他这个理由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成立的,他说为什么韩国发射卫星你们不去制裁他,我发射卫星你就要来制裁我,我觉得这个问题上确实美国是有双重标准的,但是我们也反过来想,朝鲜你有了核武器,全国人民勒紧了裤腰带,你有了核武器,你能不能达到你的这个目的呢?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你说朝鲜有了核武器以后,是不是他就更安全了,我觉得他也不是更安全了,这个关键还在看中国。
包括这几天中国内地的网络,包括海外的媒体都有这样的声音,如果中国宣布我不再保护朝鲜,因为你已经有核武器,你可以保护自己了,你朝鲜的核武器有什么用,刚才你说了奥巴马和李明博,其实奥巴马和李明博这个话说和不说是一样的,因为他肯定会这样做,但是这个情节指的是朝鲜动用核武器,但是我相信朝鲜还没有疯狂到那个程度,在他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枚很初级的原子弹,而且还没有远程投放能力的情况下,他要发动,不管是对韩国,还是对日本,对日本也不太可能,如果对韩国发动核袭击的话,只能是自取灭亡。
所以这个问题就回到了原点,就朝鲜发展核武器,我认为是没有必要,我认为没有必要,如果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中国当然可以保护,中国也已经保护了他好几次,在这种情况下,他如果不信任中国的保护,其他人是无能为力的,我觉得中国也无能为力,这不是我三番五次,我信誓旦旦都没有用,我是用实际行动在保护你,如果没有中国的保护的话,朝鲜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局面。
我们看这次朝鲜的举动确实是,其实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他又来了,你说东北亚的局势,从今年停战正好是60周年,实际上长期是处于时而紧张,时而缓和的这样的阶段,只不过是近几年,特别是在金正日统治的最后几年,这样的一个的频率是加快的,但是他最后能不能达到朝鲜所需要的目的。朝鲜的目的也有人很形象的形容,手上拿着原子弹要跟美国,给我谈吧,我要跟你好,美国基本上也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国家,美国有多少核武器,他怎么可能因为你朝鲜有了核武器就对你低头,你有核武器,我服了,我打不过你,我怕你了,咱们现在来谈吧,不可能。所以这个局面只可能是继续的持续下去。
杨娟:但是朝鲜进行核试之后,大家都在看中国的反应,看到中国的第一个反应,外长是非常罕见召见朝鲜驻华大使,表示强烈不满,我们也看到有外媒的分析说,北京现在已经对朝鲜这种盟国,这种行为觉得很失望,但是也不愿意进一步采取对他很严厉的制裁,你怎么看北京对于朝鲜现在的影响力,对于平壤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何亮亮:影响力显然不大,显然没有大到,我劝说你不要核试验,朝鲜就接受中国的劝说,也有西方的观察家这样再看,其实包括整个东亚,中国、韩国、日本、朝鲜领导人都是在去年,就是在短期内成为领导人,都是新产生的领导人,但是金正恩就是不给习近平面子,怎么劝说都没用,我爱试验就试验,我就是要造原子弹,事实也就是如此。
所以这几天的海外很多人都在分析,为什么中国就不能对朝鲜采取强硬的态度,确实中国态度其实不算强硬,你刚才说中国外长罕见的召见了朝鲜大使,但是那个语词其实还是很温和的,只是坚决反对,对于朝鲜反对是没有用的,他谁都不怕,他说美国我也不怕,联合国也不怕,中国我就怕你了吗?你说什么都没有用,而且中国说希望朝鲜履行契合的程度,朝鲜自己已经宣布了,我不会契合,他也说过这个话,换句话说,再说也没有用,但是同时中国也只是这样而已,所以我们只说一个最简单的理由。
有人认为,朝鲜是中国和东北亚,主要是跟美国、日本、韩国这样一个军事同盟隔绝的缓冲区,我觉得这个也说不过去,这个缓冲区有什么用,中国是不是这么脆弱,其实不可能,只是说如果现在朝鲜半岛实现了统一,这个统一是以韩国主导,这样的一个统一之后,当然整个朝鲜半岛就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他跟美国是东盟,但是难道现在韩国跟中国不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吗?中国跟美国不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和平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只是退一万步来说朝鲜变天了,朝鲜成为韩国的一部分,而不是实现朝鲜所主导的,通过战争来实现的统一。
在那种情况下,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就会轻易的被摧毁了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中国也只能这样承受,因为中国也从来不说朝鲜是我的缓冲区,所以我要保护朝鲜,在实际情况中,中国确实一直在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在保护朝鲜,我相信这个局面还会在维持下去。
杨娟:但是您认为这个局面应该要出现某些改变。
何亮亮:那要看各方面博弈的结果了。
[责任编辑:PN026]
相关专题:
关注核辐射:
中国反应:
朝鲜反应:
国际反应:
相关评论: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与和平人物关系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